CN112996333B - 理线总成 - Google Patents

理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6333B
CN112996333B CN201911281889.4A CN201911281889A CN112996333B CN 112996333 B CN112996333 B CN 112996333B CN 201911281889 A CN201911281889 A CN 201911281889A CN 112996333 B CN112996333 B CN 112996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feature
wire
wire arranging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18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6333A (zh
Inventor
陈庚金
杨顺和
游凯文
王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18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63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6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6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38Back panels or connecting means therefor; Terminals; Coding means to avoid wrong insertion
    • H05K7/1447External wirings; Wiring ducts; Laying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一种理线总成,包含有一理线装置以及一支撑装置。该理线装置包含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与一中间架安装在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之间。该中间架包含一第一安装特征;该支撑装置用以支撑该第一臂、该第二臂及该中间架的其中之一。该支撑装置包含一基座及一弹性件设置在该基座,该弹性件具有一第二安装特征,且该第二安装特征用以可拆卸地安装至该第一安装特征。

Description

理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理线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可用以整理线材的理线总成。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理线总成包含二个理线臂,且所述二个理线臂通过一第一连接装置与一第二连接装置可分别安装至一固定轨与一活动轨。该活动轨可用以承载一承载物(例如电子设备)。当该活动轨相对该固定轨往一开启方向位移时,所述二个理线臂可相对彼此展开;当该活动轨相对该固定轨往一收合方向位移时,所述二个理线臂可相对彼此靠拢。其中,所述理线臂可用以整理该承载物后方的线材。在较佳的实施型态中,理线总成通常还包含支撑装置可用以支撑所述二个理线臂的底部。
如美国专利US 8,186,634B2揭露一种理线臂支撑装置,其包含有相互可展开及收合的理线臂以及可伸缩的支撑架用以支撑该理线臂。其中,该理线臂与该支撑架之间并无连接关系,而是分属两组独立的配件。
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 9,072,190B2揭露一种理线臂。所述理线臂包含二个理线臂通过一框架而相对彼此枢接。其中,所述二个理线臂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件与一第二连接件能够连接至第一滑轨总成的固定轨与活动轨。另一方面,一支撑装置,例如二个可相对彼此伸缩的支撑件,可通过所述框架支撑在二个理线臂的底部。进一步而言,该支撑装置通过一滑块枢接在所述二个理线臂的底部,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臂彼此是不可拆卸的。
因此,随着市场需求的不同,如何开发一种不同的理线产品,便成为一项值得探讨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线总成,以实现支撑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至理线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理线总成,该理线总成包含有相互枢接的理线臂,并结合安全防护装置,以实现避免使用者操作不慎让该理线臂相互快速靠拢,造成使用者的手被该理线臂夹伤。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理线总成包含一理线装置以及一支撑装置。该理线装置包含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与一中间架枢接在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之间,该中间架包含一上支架及一下支架,该上支架及该下支架皆具有一第一安装特征;该支撑装置用以支撑该第一臂、该第二臂及该中间架的其中之一,且该支撑装置包含一基座及一弹性件,其中,该弹性件设置在该基座,该弹性件具有一第二安装特征,且该第二安装特征用以可拆卸地安装至该第一安装特征。
较佳地,该弹性件的第二安装特征包含一导引部;当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装置的其中之一相对其中的另一往一安装方向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该导引部能导引该支撑装置的第二安装特征与该理线装置的第一安装特征相互安装。
较佳地,该理线装置与该支撑装置的其中之一包含一阻挡特征;当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装置的其中之一相对其中的另一以该基座的后端往该安装方向安装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该阻挡特征使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装置相互阻挡,用以防止该支撑装置的第二安装特征与该理线装置的第一安装特征相互安装。
较佳地,该上支架及该下支架皆还具有一第一连接特征,且该基座具有一第二连接特征用以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连接特征;通过该第二连接特征连接至该第一连接特征,用以防止该理线装置与该支撑装置往一高度方向相对彼此脱离。
较佳地,该高度方向与该安装方向为两个实质上相互垂直的方向。
较佳地,该第一连接特征与该第二连接特征的其中之一为一缺口,且该第一连接特征与该第二连接特征的其中的另一包含一头部与一身部;当该缺口卡掣至该身部时,该缺口周围的一缘壁与该头部往该高度方向相互阻挡。
较佳地,该支撑装置还包含至少一支撑轨,且该基座相对该至少一支撑轨枢接;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皆具有一第一端部,且该第一臂的第一端部与该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分别通过一第一枢接件与一第二枢接件而枢接至该中间架。
较佳地,该理线装置还包含一第一辅助弹性件与一第二辅助弹性件,该第一辅助弹性件用以提供弹力至该第一臂,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用以提供弹力至该第二臂。
较佳地,该第一辅助弹性件安装至该第一枢接件,该第二辅助弹性件安装至该第二枢接件。
较佳地,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皆具有一第二端部远离该第一端部,且该第一臂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分别枢接有一第一连接装置与一第二连接装置;该至少一支撑轨枢接有一第三连接装置。
较佳地,该第一臂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一连接装置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挡件,用以限制该第一连接装置相对该第一臂的第二端部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
较佳地,该第二臂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二连接装置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挡件,用以限制该第二连接装置相对该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在该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理线总成包含一理线装置。该理线装置包含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与一中间架枢接在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之间;其中,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皆具有一第一端部,且该第一臂的第一端部与该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分别通过一第一枢接件与一第二枢接件而枢接至该中间架;其中,该理线装置还包含一第一辅助弹性件与一第二辅助弹性件,该第一辅助弹性件安装在该第一臂与该中间架之间,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安装在该第二臂与该中间架之间,且该第一辅助弹性件与该第二辅助弹性件提供的弹力方向是有助于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打开,而非关闭。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支撑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支撑装置与理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支撑装置与理线装置的安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支撑装置与理线装置已相互安装的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支撑装置以错误的安装方向与理线装置的安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支撑装置与理线装置通过阻挡特征无法相互安装的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连接装置相对理线臂处于一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1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连接装置相对理线臂枢转至一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两个理线臂可相对彼此处于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的两个理线臂可相对彼此处于一靠拢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理线总成20包含一理线装置22以及一支撑装置24。
该理线装置22包含一第一臂26、一第二臂28与一中间架30枢接在该第一臂26与该第二臂28之间,该中间架30包含一上支架32及一下支架34。该上支架32与该下支架34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配置,以该下支架34为例,该下支架34具有一第一安装特征36与一第一连接特征38。其中,该第一安装特征36以孔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较佳地,该第一臂26与该第二臂28皆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远离该第一端部。其中,该第一臂26的第一端部26a与该第二臂28的第一端部28a分别通过一第一枢接件40a与一第二枢接件40b而枢接至该中间架30。
较佳地,该理线装置20还设置一安全防护装置,该安全防护装置包含一第一辅助弹性件42a与一第二辅助弹性件42b,该第一辅助弹性件42a用以提供弹力至该第一臂26,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42b用以提供弹力至该第二臂28。
较佳地,该第一辅助弹性件42a安装至该第一枢接件40a,该第二辅助弹性件42b安装至该第二枢接件40b。该第一辅助弹性件42a与该第二辅助弹性件42b皆具有一第一弹性部与一第二弹性部。其中,该第一辅助弹性件42a的第一弹性部K11与第二弹性部K12可分别用以支撑至该第一臂26与该中间架30,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42b的第一弹性部K21与第二弹性部K22可分别用以支撑至该第二臂28与该中间架30。
较佳地,该第一臂26的第二端部26b与该第二臂28的第二端部28b分别枢接有一第一连接装置44与一第二连接装置46。
较佳地,该第一臂26的第二端部26b与该第一连接装置44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挡件45;相似地,该第二臂28的第二端部28b与该第二连接装置46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挡件47。该第二挡件47与该第一挡件45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配置。
较佳地,该第一臂26、该第二臂28及该中间架30的其中之一设置有至少一理线特征48,所述至少一理线特征48用以整理一电子设备的线材(未绘示)。于此,以该第一臂26、该第二臂28及该中间架30皆设置有所述理线特征48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如图2、图3与图4所示,该支撑装置24用以支撑该第一臂26、该第二臂28及该中间架30的其中之一,且该支撑装置24包含一基座50及一弹性件52,其中,该弹性件52设置在该基座50,该弹性件52具有一第二安装特征54,且该第二安装特征54用以可拆卸地安装至该中间架30的第一安装特征36。
较佳地,该基座50具有一上侧与一下侧,且该基座50具有一开口56与一对应孔58皆连通该上侧与该下侧。另一方面,该弹性件52设置在该基座50的下侧,且该弹性件52还具有一连接部60、一弹性臂62与一操作部64。该连接部60连接(例如固接)至该基座50,该弹性臂62连接该连接部60,且该操作部64与该第二安装特征54皆设置在该弹性臂62。其中,该操作部64的位置对应至该开口56,且该第二安装特征54的位置对应至该对应孔58,较佳地,该第二安装特征54通过该对应孔58伸出至该基座50的上侧。
较佳地,该操作部64为一凸出物,且该第二安装特征54为一卡勾,并设置有一对。
较佳地,该支撑装置24还包含一操作件66设置在该基座50的上侧,且该操作件66具有一连接段68、一弹性段70与一驱动段72。该连接段68连接(例如通过一固定件69固接)至该基座50,该弹性段70连接该连接段68,且该驱动段72设置在该弹性段70。其中,该驱动段72的位置对应至该开口56;当用户施力按压该弹性段70的预定部位时(例如直接按压相对该驱动段72位置的部位),该驱动段72能用以接触该弹性件52的操作部64,以带动该弹性件52的弹性臂62弹性地偏摆一角度,使该第二安装特征54自该基座50的对应孔58离开。
较佳地,该弹性件52的第二安装特征54包含一导引部71与一立部73相邻该导引部71,其中,该导引部71包含斜面或弧面。
较佳地,该基座50具有一第二连接特征74与该中间架30的第一连接特征38可相互抵接。
较佳地,该第一连接特征38与该第二连接特征74的其中之一为一缺口,于此,以该第一连接特征38为该缺口为例。另一方面,该第一连接特征38与该第二连接特征74的其中的另一包含一头部76与一身部78,于此,以该第二连接特征74包含该头部76与该身部78为例。
较佳地,该理线装置22与该支撑装置24的其中之一包含一阻挡特征80。于此,以该支撑装置24包含该阻挡特征80为例。该阻挡特征80例如是一凸出物相邻该第二连接特征74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较佳地,该支撑装置24还包含至少一支撑轨,于此以一第一支撑轨82与一第二支撑轨84可伸缩地相互连接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该基座50相对该至少一支撑轨(第一支撑轨82)枢接,例如,该基座50通过一轴件86枢接在该至少一支撑轨(第一支撑轨82)上的一活动件88,且该活动件88可沿着该至少一支撑轨(第一支撑轨82)的一长度方向活动。
较佳地,该至少一支撑轨(第一支撑轨82)具有一限位部89,用以允许该活动件88只能往一方向活动至一位置。
较佳地,该至少一支撑轨(第二支撑轨84)的一端部枢接有一第三连接装置90。进一步而言,该支撑装置24还包含一安装座92,且该安装座92包含一第一安装部94与一第二安装部96实质上垂直地连接该第一安装部94。该第一安装部94连接该至少一支撑轨(第二支撑轨84),且该第三连接装置90通过一连接轴98枢接至该第二安装部96。
如图5、图6与图7所示,当该支撑装置24与该理线装置22(图5、图6与图7仅绘示该理线装置22的该中间架30来表示该理线装置22)的其中之一相对其中的另一往一安装方向D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该支撑装置24的基座50的前端f1的导引部71能导引该支撑装置24的第二安装特征54与该理线装置22的第一安装特征36相互安装。于此,以该支撑装置24往该安装方向D安装至该理线装置22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例如,当该支撑装置24相对该理线装置22往该安装方向D(如图5所示)安装的过程中,该弹性件52的第二安装特征54的导引部71能接触该理线装置22的中间架30的上支架32与下支架34的其中之一(例如该弹性件52的第二安装特征54的导引部71接触该下支架34的下部100,如图6所示)而产生一作用力至该弹性件52的弹性臂62,使该弹性臂62弹性地偏摆而累积一弹力,直到该第二安装特征54的位置对应至该理线装置22的中间架30的下支架34的第一安装特征36时,该第二安装特征54响应该弹性臂62释放该弹力而再次地伸出至该基座50的上侧,使该第二安装特征54通过该立部73能够卡掣至该第一安装特征36(如图7所示)。据此,可完成该支撑装置24的第二安装特征54与该理线装置22的第一安装特征36相互安装。
较佳地,当该支撑装置24的第二安装特征54与该理线装置22的第一安装特征36完成相互安装时,另一方面,也通过该第二连接特征74连接至该第一连接特征38,用以防止该理线装置22与该支撑装置24往一高度方向H相对彼此脱离(如图7所示)。其中,该高度方向H与该安装方向D为两个实质上相互垂直的方向。
较佳地,当该第一连接特征38(例如缺口)卡掣至该第二连接特征74的身部78时,该第一连接特征38(例如缺口)周围的一缘壁102(配合图5与图7所示)与该第二连接特征74的头部76往该高度方向H相互阻挡。
如图8与图9显示的是一种错误的安装型态,当该支撑装置24相对该理线装置22以该基座50的后端r1往该安装方向D活动安装的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该阻挡特征80,使该支撑装置24与该理线装置22相互阻挡(如图9所示),用以防止该支撑装置24的第二安装特征54与该理线装置22的第一安装特征36相互安装。据此,具有防反装或防呆的功能。例如,当该支撑装置24相对该理线装置22往该安装方向D安装的过程中,该阻挡特征80会阻挡该第一连接特征38(如图9所示),使该支撑装置24的第二安装特征54与该理线装置22的第一安装特征36无法相互安装,且该第二连接特征74无法连接至该第一连接特征38。
如图10与图11所示,设置在该第一臂26的第二端部26b与该第一连接装置44之间的第一挡件45可用以限制该第一连接装置44相对该第一臂26的第二端部26b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而具有角度限制的功能。较佳地,该预定角度范围实质上大约为180度。进一步而言,该第一连接装置44可相对该第一臂26的第二端部26b从一第一位置P1(如图10所示)往一第一枢转方向R1枢转至一第二位置P2(如图11所示);或者,该第一连接装置44可从该第二位置P2往相反该第一枢转方向R1的一第二枢转方向R2枢转至该第一位置P1。其中,当该第一连接装置44处于该第二位置P2时(如图11所示),该第一连接装置44通过该第一挡件45的一挡部104与该第一臂26的第二端部26b相互阻挡,用以防止该第一连接装置44从该第二位置P2相对该第一臂26继续往该第一枢转方向R1枢转。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图2所绘示设置在该第二臂28的第二端28b与该第二连接装置46之间的第二挡件47亦可用以限制该第二连接装置46相对该第二臂28的第二端部28b在该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
如图12与图13所示,该理线装置22的第一臂26与第二臂28可相对彼此枢转而呈展开状态(如图12所示),或者可相对彼此枢转而呈靠拢状态(如图13所示)。其中,该安全防护装置包含该第一辅助弹性件42a安装在该第一臂26与该中间架30之间,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42b安装在该第二臂28与该中间架30之间。当该第一臂26与该第二臂28相对彼此枢转而呈靠拢状态时(如图13所示),该第一辅助弹性件42a的第一弹性部K11与第二弹性部K12可分别支撑至该第一臂26与该中间架30,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42b的第一弹性部K21与第二弹性部K22可分别支撑至该第二臂28与该中间架30。根据此配置,可防止该第一臂26与该第二臂28因为相对枢转而过度地靠拢,亦即,该第一辅助弹性件42a与该第二辅助弹性件42b提供的弹力方向A1及A2是有助于该第一臂26与该第二臂28打开,而非关闭。因此,可避免使用者拿着该理线总成时,该第一臂26与该第二臂28因本身的重力以及枢接关系导致自动闭合而夹伤使用者的手。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1)通过该阻挡特征80使该支撑装置24与该理线装置22相互阻挡(如图9所示),用以防止该支撑装置24的第二安装特征54与该理线装置22的第一安装特征36相互安装,具有防反装或防呆的功能。
(2)设置在该第一臂26的第二端部26b与该第一连接装置44之间的第一挡件45可用以限制该第一连接装置44相对该第一臂26的第二端部26b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而具有角度限制的功能。
(3)设置在该第二臂28的第二端部28b与该第二连接装置46之间的第二挡件47可用以限制该第二连接装置46相对该第二臂28的第二端部28b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而具有角度限制的功能。
(4)通过该第一辅助弹性件42a与该第二辅助弹性件42b可防止该第一臂26与该第二臂28因为相对枢转而过度地靠拢,避免使用者拿着该理线总成时,该第一臂26与该第二臂28夹伤使用者的手。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理线总成,包含一理线装置及一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理线装置包含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与一中间架枢接在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之间,该中间架包含一上支架及一下支架,该上支架及该下支架皆具有一第一安装特征;以及
所述支撑装置用以支撑该第一臂、该第二臂及该中间架的其中之一,且该支撑装置包含一基座及一弹性件,其中,该弹性件设置在该基座,该弹性件具有一第二安装特征,且该第二安装特征用以可拆卸地安装至该第一安装特征;
该支撑装置的基座包含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安装特征包含一导引部;当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装置的其中之一相对其中的另一,以该基座的前端往一安装方向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该导引部能导引该支撑装置的第二安装特征与该理线装置的第一安装特征相互安装;
所述理线装置与该支撑装置的其中之一包含一阻挡特征;当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装置的其中之一相对其中的另一,以该基座的后端往该安装方向活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该阻挡特征使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装置相互阻挡,用以防止该支撑装置的第二安装特征与该理线装置的第一安装特征相互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及该下支架皆还具有一第一连接特征,且该基座具有一第二连接特征用以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连接特征;通过该第二连接特征连接至该第一连接特征,用以防止该理线装置与该支撑装置往一高度方向相对彼此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方向与该安装方向为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特征与该第二连接特征的其中之一为一缺口,且该第一连接特征与该第二连接特征的其中的另一包含一头部与一身部;当该缺口卡掣至该身部时,该缺口周围的一缘壁与该头部往该高度方向相互阻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含至少一支撑轨,且该基座相对该至少一支撑轨枢接;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皆具有一第一端部,且该第一臂的第一端部与该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分别通过一第一枢接件与一第二枢接件而枢接至该中间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装置还包含一第一辅助弹性件与一第二辅助弹性件,该第一辅助弹性件用以提供弹力至该第一臂,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用以提供弹力至该第二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弹性件安装至该第一枢接件,该第二辅助弹性件安装至该第二枢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皆具有一第二端部远离该第一端部,且该第一臂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分别枢接有一第一连接装置与一第二连接装置;该至少一支撑轨枢接有一第三连接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一连接装置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挡件,用以限制该第一连接装置相对该第一臂的第二端部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二连接装置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挡件,用以限制该第二连接装置相对该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在该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
11.一种理线总成,包含一理线装置,该理线装置包含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与一中间架枢接在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皆具有一第一端部,且该第一臂的第一端部与该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分别通过一第一枢接件与一第二枢接件而枢接至该中间架;
其中,该理线装置还包含一第一辅助弹性件与一第二辅助弹性件,该第一辅助弹性件安装在该第一臂与该中间架之间,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安装在该第二臂与该中间架之间,且该第一辅助弹性件与该第二辅助弹性件提供的弹力方向是有助于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打开,而非关闭;
所述中间架包含一支架,该支架具有一第一安装特征,且该理线总成还包含一支撑装置用以支撑该第一臂、该第二臂及该中间架之一,该支撑装置包含一基座及一弹性件,其中,该弹性件设置在该基座,该弹性件具有一第二安装特征,且该第二安装特征用以可拆卸地安装至该第一安装特征;
该支撑装置的基座包含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安装特征包含一导引部;当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装置的其中之一相对其中的另一,以该基座的前端往一安装方向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该导引部能导引该支撑装置的第二安装特征与该理线装置的第一安装特征相互安装;
所述理线装置与该支撑装置的其中之一包含一阻挡特征;当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装置的其中之一相对其中的另一,以该基座的后端往该安装方向安装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该阻挡特征使该支撑装置与该理线装置相互阻挡,用以防止该支撑装置的第二安装特征与该理线装置的第一安装特征相互安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弹性件安装至该第一枢接件,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安装至该第二枢接件;该第一辅助弹性件与该第二辅助弹性件皆具有一第一弹性部与一第二弹性部;该第一辅助弹性件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可分别用以支撑至该第一臂与该中间架,且该第二辅助弹性件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可分别用以支撑至该第二臂与该中间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皆具有一第二端部远离该第一端部,且该第一臂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分别枢接有一第一连接装置与一第二连接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具有一第一连接特征,且该基座具有一第二连接特征用以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连接特征;通过该第二连接特征连接至该第一连接特征,用以防止该理线装置与该支撑装置往一高度方向相对彼此脱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理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方向与该安装方向为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CN201911281889.4A 2019-12-13 2019-12-13 理线总成 Active CN112996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1889.4A CN112996333B (zh) 2019-12-13 2019-12-13 理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1889.4A CN112996333B (zh) 2019-12-13 2019-12-13 理线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333A CN112996333A (zh) 2021-06-18
CN112996333B true CN112996333B (zh) 2022-06-10

Family

ID=76332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1889.4A Active CN112996333B (zh) 2019-12-13 2019-12-13 理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633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4228A (zh) * 2010-01-29 2012-12-26 亚基马产品公司 车顶运载装置的盖支承装置
TW201418607A (zh) * 2012-11-13 2014-05-16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理線架
EP3041329A1 (en) * 2014-12-30 2016-07-06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rm
EP3445140A1 (en) * 2017-08-18 2019-02-20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upling assembly for rack system
CN109429465A (zh) * 2017-08-22 2019-03-05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架系统、理线装置与连接总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4228A (zh) * 2010-01-29 2012-12-26 亚基马产品公司 车顶运载装置的盖支承装置
TW201418607A (zh) * 2012-11-13 2014-05-16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理線架
EP3041329A1 (en) * 2014-12-30 2016-07-06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rm
EP3445140A1 (en) * 2017-08-18 2019-02-20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upling assembly for rack system
CN109429465A (zh) * 2017-08-22 2019-03-05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架系统、理线装置与连接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333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21027B1 (en) Stand for display device
CN105682403B (zh) 理线总成
EP3193569B1 (en) Bracket device
US9072194B2 (en) Cable management device
TWI603560B (zh) 滑軌總成及其理線裝置
EP3614816B1 (en) Coupling assembly and cable management device thereof
TW201919294A (zh) 連接總成及其理線裝置
EP1471300B1 (en) Device suitable for supporting a component
CN112996333B (zh) 理线总成
US5841594A (en) Pivot connection
TWI717151B (zh) 理線總成
EP3076774B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US8867774B2 (en) Portable audio output device
CN210074414U (zh) 一种激光测量装置
CN110139523B (zh) 用于理线装置与滑轨总成的连接装置
CN111457229A (zh) 显示设备
CN108076610B (zh) 托架装置
CN112449541B (zh) 连接总成及其理线装置
TW202119893A (zh) 連接機構及其理線裝置
JP7363282B2 (ja) テーブル
CN109027585A (zh) 电子设备支架
JP2001144462A (ja) ラックマウント用電子機器のケーブル保持構造
CN217864529U (zh) 折叠机构和车体
TWI829509B (zh) 滑軌總成
CN218564797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