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4194A -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4194A
CN112994194A CN202110490586.4A CN202110490586A CN112994194A CN 112994194 A CN112994194 A CN 112994194A CN 202110490586 A CN202110490586 A CN 202110490586A CN 112994194 A CN112994194 A CN 112994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driving
charging
supporting plat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05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iduc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Yiduc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Yiduc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Yiduc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905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41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4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41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07F15/006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dispensed for the electrical charging of other devices than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安装在壳体内的自动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支撑装置中的动力传动机构驱使支撑板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把手机设备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并在动力供应装置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定位装置的两个定位块对手机设备进行定位,并驱使充电装置中的充电接头对手机设备进行充电;手机充电完成后,支撑板在动力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由充电位置运动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从支撑板上取走已充电的手机设备,驱动电机开始反向工作,驱使支撑盘向下运动,支撑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存取位置下降至待存取位置,自动门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充电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通信(WhatsApp messenger)安卓版是一款支持Android、黑莓、iPhone和诺基亚手机使用的跨平台通讯应用程序,可以互相发送文本、图片、地点、语音、视频。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早已进入白热化状态,为了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部分手机厂商选择了机海战术,新机频出,同时也有不少手机厂商因跟不上步伐而渐渐退出竞争。
目前市场对于共享手机充电所设计的产品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以计算机系统驱动控制为主的公共场所手机充电器目前还处于主流地位,由于计算机电力驱动方式对手机进行充电,不仅很容易受恶劣天气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正常充电,而且对手机充电响应较慢从而浪费了充电者的时间,同时,由于充电者大部分直接触碰充电设备,电力驱动很容易造成漏电情况,从而对充电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次设计放弃了主要的电力系统驱动区域,而采用机械自动驱动的方式来实现共享手机充电,并且充电环境采用的是密封式环境,本发明不仅降低了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通过手机自身重力做充电响应,加快了响应的时间从而节约了充电者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对充电者的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本次设计放弃了主要的电力系统驱动区域,而采用机械自动驱动的方式来实现共享手机充电,并且充电环境采用的是密封式环境,本发明不仅降低了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通过手机自身重力做充电响应,加快了响应的时间从而节约了充电者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对充电者的人身伤害。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充电前的放置阶段;
S1:安装在壳体内的自动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支撑装置中的动力传动机构驱使支撑板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把手机设备放置在支撑板上;
所述的自动门包括封堵板、驱动电机架,所述的封堵板为矩形板体结构且封堵板的长度方向与壳盖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架、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的支撑板为矩形板体结构,支撑板设置成三种位置状态分别为存取位置、充电位置以及位于存取位置与充电位置之间的待存取位置且待存取位置为初始位置,所述的支撑板处于待存取位置时,支撑板位于设置于壳盖上的存取口的下方,支撑板处于存取位置时,支撑板位于设置于壳盖上的存取口处,所述的支撑板处于充电位置时,支撑板位于待存取位置的下方;
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杆一、支撑盘,所述的连接杆一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垂直,连接杆一的一端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B铰接且连接杆一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B构成的铰接轴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连接杆一的长度大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B与套孔一之间的距离;
驱动电机开始工作,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杆一同步转动,驱动杆一转动依次通过驱动杆一的驱动端A、过渡杆、封堵杆驱使封堵板沿设置于壳盖上的引导槽的引导方向进行移动;
驱动杆一转动的同时,驱动杆一的驱动端B通过连接杆一带动连动架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当连动架做竖直向上的运动时,会依次通过导向杆、连接杆二、连接杆三驱动支撑盘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支撑盘与支撑板接触并推动支撑板向上运动;
当封堵板解除对设置于壳盖上存取口的封堵,驱动电机停止运动,此时自动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与此同时,支撑板向上运动并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把手机充电口朝向充电接头放置在支撑板上;
(二)、充电阶段;
S2:支撑板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并在动力供应装置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定位装置的两个定位块对手机设备进行定位,并驱使充电装置中的充电接头对手机设备进行充电;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A、定位机构B,所述的定位机构A与定位机构B结构完全相同并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分布于支撑板的两侧;
所述的定位机构A与定位机构B均包括定位组件、动力传动组件、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用于接收动力供应装置的动力并将动力传递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用于驱使定位组件对待充电的手机设备进行定位;
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架、滑动块、定位块,定位架固定安装在壳盖上,定位架与支撑杆二之间设置有紧固架,所述的紧固架的顶端与定位架固定、底端活动套接在支撑杆二的外部;
所述的驱动构件用于接收传动杆二的动力并驱动传动杆一做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的驱动构件包括与传动杆二上端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轮、与传动杆一下端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轮;
所述的主动轮包括驱动盘一、契合块一,所述的驱动盘一为圆形盘体结构并同轴固定在传动杆二的上端,所述的契合块一固定安装在驱动盘一的顶部端面且契合块一上设置有契合斜面一;
所述的从动轮包括驱动盘二、契合块二,所述的驱动盘二维圆形盘体结构并同轴固定在传动杆一的下端,所述的契合块二固定安装在驱动盘二的底部端面且契合块二上设置有契合斜面二,所述的契合斜面二与契合斜面一平行并且当契合斜面二与契合斜面一重合时,契合块二与契合块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盘体结构;
所述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机构A、充电机构B,所述的充电机构A与充电机构B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分布于支撑板的两侧;
所述的充电机构A与充电机构B均包括充电架、充电块、曲杆组件,所述的充电架固定安装在壳盖上且充电架上开设有引导方向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导向槽,充电架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槽且所述的避让槽与导向槽连通;
上述的充电机构A中的充电板上安装有充电接头,所述的充电接头固定安装在充电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
所述的动力供应装置包括控制机构、驱动机构、卡紧机构,所述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向定位装置与充电装置进行动力传动并驱使定位装置与充电装置进行状态切换,卡紧机构用于对支撑板处于存取位置时进行锁紧;
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约束架、驱动组件、传递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用于向驱动机构传递动力;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控制电机、驱动块,所述的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壳身内且控制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
所述的卡紧机构设置成相互切换的卡紧状态与支撑状态且卡紧状态为初始状态,卡紧机构包括伸缩杆、卡紧块、卡紧架,所述的卡紧架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卡紧架上开设有引导方向平行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卡紧槽;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连动轴一、动力输出组件,所述的连动轴一呈竖直布置且连动轴的下端活动安装在壳身的底端,连动轴一与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且两者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进行动力传递;
驱动电机反向工作,并驱使连动架与支撑盘同步向下运动,同时支撑板会在手机设备的重力作用下并通过支撑架引导做向下运动;
支撑板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通过伸缩杆驱使卡紧块做远离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做远离约束架的运动,直至支撑板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时,卡紧块停止运动,此时,卡紧块的滑动段与驱动块的驱动段的底端脱离接触;
此时,连动架会带动驱动杆二向下运动并通过约束块的支撑下驱使驱动块同步运动,驱动块并驱使触发杆同步向下运动,当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的下端时,感应开关一会给控制电机一个正转工作指令,控制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把动力传递至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驱使传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传动杆二同步转动,传动杆二转动带动主动轮同步转动,主动轮转动并通过从动轮驱使传动杆一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当传动杆一竖直向上运动时,传动杆一的上端通过设置于滑动块上的引导斜面的引导下驱使滑动块克服定位弹簧的弹力做靠近支撑板的运动,驱动块运动并依次通过缓冲弹簧、定位杆带动定位块同步运动,从而使两个定位块做相互靠近的运动;
同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两个充电块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同时进行运动,并带动两个充电板做相互靠近的运动;
当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的上端且感应开关二感应到触发杆的下端时,感应开关驱使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此时,主动轮的顶端与从动轮的底端接触且契合斜面一与契合斜面二脱离,两个定位块停止运动并通过缓冲弹簧对手机设备进行夹紧定位,定位装置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定位状态,与此同时,两个充电板停止运动,传动机构A中的充电接头与手机设备充电口连接,充电装置由自由状态切换至充电状态,且充电接头开始对手机进行充电,卡紧块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限位段的底部端面,卡紧机构由卡紧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
(三)、充电后收取阶段;
S3:手机充电完成后,支撑板在动力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由充电位置运动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从支撑板上取走已充电的手机设备;
手机充电完成后,驱动电机开始正向工作,驱动块会在驱动杆二驱使下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并带动感应杆同步运动,当触发杆的上端离开感应开关一的感应区时,控制电机反向工作,并通过驱动机构驱使定位装置中的两个定位块做相互远离的运动,同时驱使充电装置中的两个充电板做相互远离的运动,直至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的下端时,控制电机停止工作,定位装置由定位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充电装置由充电状态切换至自由状态;
支撑盘带动支撑板由充电位置向存取位置进行运动,并通过伸缩杆驱动卡紧块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做靠近约束架的运动,当支撑板运动至待存取位置时,卡紧块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的驱动段的底部端面,此时卡紧机构由支撑状态切换至卡紧状态,然后支撑板继续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当自动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支撑板运动至存取位置,此时充电者把手机设备从支撑板上取走;
S4:驱动电机开始反向工作,驱使支撑盘向下运动,支撑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存取位置下降至待存取位置,接着,自动门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包括壳身、壳盖,所述的壳身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矩形壳体结构;
所述的壳盖为矩形板体结构且壳盖与壳身的上开口端相匹配连接,壳盖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存取口,壳体上安装有自动门,所述的自动门设置成相互切换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且关闭状态为初始状态;
所述的壳盖沿自身宽度方向开设有与存取口连通的引导槽,所述的封堵板设置于引导槽内且两者构成沿壳盖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自动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封堵板堵塞设置于壳盖上的存取口,自动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封堵板解除对设置于壳盖上的存取口的封堵;
所述的封堵板上设置有封堵杆,所述的封堵杆的轴线与壳盖的宽度方向平行,封堵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封堵板上、另一端为封堵杆的悬置端;
所述的驱动电机架固定安装在壳盖的底部端面且驱动电机架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壳盖的宽度方向平行,驱动电机与封堵杆之间设置有连动组件,所述的连杆组件用于接收驱动电机的动力并驱动封堵板沿壳盖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
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封堵板宽度方向的驱动杆一、过渡杆,所述的驱动杆一上设置有套孔一并通过套孔一固定套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杆一的一端为驱动端A、另一端为驱动端B且驱动杆一的驱动端A与套孔一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端B与套孔一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过渡杆一端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A铰接且过渡杆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A构成的铰接轴与封堵板的宽度方向平行,过渡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套孔二且过渡杆通过套孔二活动套接在封堵杆的悬置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共享式手机充电设备,其有益效果为:
1、本次设计放弃了主要的电力系统驱动区域,而采用机械自动驱动的方式来实现共享手机充电,并且充电环境采用的是密封式环境,本发明不仅降低了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通过手机自身重力做充电响应,加快了响应的时间从而节约了充电者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对充电者的人身伤害。
2、为了加强对支撑板支撑的稳定性,四个固定杆一分别位于支撑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并呈矩形结构分布。
3、可通过缓冲弹簧的弹力定位不同大小的手机设备,从而使本发明对手机设备的适应类型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自动门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自动门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的定位装置与充电装置配合图;
图11本发明的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的定位组件与动力传动组件配合图;
图13本发明的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的滑动块剖视图;
图15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本发明的定位装置与动力供应装置配合图;
图17本发明的动力供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发明的控制机构与卡紧机构配合图;
图19本发明的控制机构爆炸图;
图20本发明的控制电机与驱动机构配合图;
图21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充电前的放置阶段;
S1:安装在壳体100内的自动门20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支撑装置300中的动力传动机构330驱使支撑板310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把手机设备放置在支撑板310上;
驱动电机220开始工作,驱动电机220带动驱动杆一240同步转动,驱动杆一240转动依次通过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A、过渡杆250、封堵杆260驱使封堵板210沿设置于壳盖120上的引导槽的引导方向进行移动;
驱动杆一240转动的同时,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B通过连接杆一331带动连动架332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当连动架332做竖直向上的运动时,会依次通过导向杆334、连接杆二335、连接杆三336驱动支撑盘337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支撑盘337与支撑板310接触并推动支撑板310向上运动;
当封堵板210解除对设置于壳盖120上存取口的封堵,驱动电机220停止运动,此时自动门20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与此同时,支撑板310向上运动并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把手机充电口朝向充电接头540放置在支撑板310上;
(二)、充电阶段;
S2:支撑板310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并在动力供应装置600的驱动机构630的驱动下,定位装置400的两个定位块415对手机设备进行定位,并驱使充电装置500中的充电接头540对手机设备进行充电;
驱动电机220反向工作,并驱使连动架332与支撑盘337同步向下运动,同时支撑板310会在手机设备的重力作用下并通过支撑架320引导做向下运动;
支撑板31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310通过伸缩杆641驱使卡紧块642做远离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做远离约束架611的运动,直至支撑板310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时,卡紧块642停止运动,此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与驱动块618的驱动段的底端脱离接触;
此时,连动架332会带动驱动杆二612向下运动并通过约束块614的支撑下驱使驱动块618同步运动,驱动块618并驱使触发杆617同步向下运动,当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下端时,感应开关一会给控制电机615一个正转工作指令,控制电机615通过第一传动机构620把动力传递至驱动机构630;
驱动机构630驱动传动齿轮450转动,传动齿轮450转动驱使传动轴440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轴44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430带动传动杆二425同步转动,传动杆二425转动带动主动轮424同步转动,主动轮424转动并通过从动轮423驱使传动杆一421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当传动杆一421竖直向上运动时,传动杆一421的上端通过设置于滑动块412上的引导斜面的引导下驱使滑动块412克服定位弹簧412的弹力做靠近支撑板310的运动,驱动块412运动并依次通过缓冲弹簧416、定位杆414带动定位块415同步运动,从而使两个定位块415做相互靠近的运动;
同时,在驱动机构630的驱动下,两个充电块520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同时进行运动,并带动两个充电板530做相互靠近的运动;
当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上端且感应开关二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下端时,感应开关616驱使控制电机615停止工作,此时,主动轮424的顶端与从动轮423的底端接触且契合斜面一与契合斜面二脱离,两个定位块415停止运动并通过缓冲弹簧416对手机设备进行夹紧定位,定位装置400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定位状态,与此同时,两个充电板530停止运动,传动机构A中的充电接头540与手机设备充电口连接,充电装置500由自由状态切换至充电状态,且充电接头540开始对手机进行充电,卡紧块642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618限位段的底部端面,卡紧机构610由卡紧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
(三)、充电后收取阶段;
S3:手机充电完成后,支撑板310在动力传动机构330的驱动下,由充电位置运动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从支撑板310上取走已充电的手机设备;
手机充电完成后,驱动电机220开始正向工作,驱动块618会在驱动杆二612驱使下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并带动感应杆617同步运动,当触发杆617的上端离开感应开关一的感应区时,控制电机615反向工作,并通过驱动机构630驱使定位装置400中的两个定位块415做相互远离的运动,同时驱使充电装置500中的两个充电板530做相互远离的运动,直至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下端时,控制电机615停止工作,定位装置400由定位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充电装置500由充电状态切换至自由状态;
驱动电机220再次工作并通过支撑盘337带动支撑板310由充电位置向存取位置进行运动,并通过伸缩杆641驱动卡紧块642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做靠近约束架611的运动,当支撑板310运动至待存取位置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618的驱动段的底部端面,此时卡紧机构640由支撑状态切换至卡紧状态,然后支撑板310继续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当自动门20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支撑板310运动至存取位置,此时充电者把手机设备从支撑板310上取走;
S4:驱动电机220开始反向工作,驱使支撑盘337向下运动,支撑板3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存取位置下降至待存取位置,接着,自动门200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一种共享式固定手机充电设备,其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壳体100,壳体100内安装有支撑装置300、定位装置400、充电装置500、动力供应装置600,所述的支撑装置300用于支撑待充电的手机设备,所述的定位装置400用于对充电前的手机设备进行定位,定位装置400设置成相互切换的定位状态、收缩状态且收缩状态为初始状态,所述的充电装置500用于将待充电的手机设备进行充电,充电装置500设置成相互切换的充电状态与自由状态且自由状态为初始状态,动力供应装置600用于控制定位装置400与充电装置500做状态切换。
所述的壳体100包括壳身110、壳盖120,所述的壳身110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矩形壳体结构。
所述的壳盖120为矩形板体结构且壳盖120与壳身110的上开口端相匹配连接,壳盖120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存取口,壳体120上安装有自动门200,所述的自动门200设置成相互切换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且关闭状态为初始状态。
所述的自动门200包括封堵板210、驱动电机架230,所述的封堵板210为矩形板体结构且封堵板210的长度方向与壳盖120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的壳盖120沿自身宽度方向开设有与存取口连通的引导槽,所述的封堵板210设置于引导槽内且两者构成沿壳盖120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具体的,自动门200处于关闭状态时,封堵板210堵塞设置于壳盖120上的存取口,自动门200处于打开状态时,封堵板210解除对设置于壳盖120上的存取口的封堵。
所述的封堵板210上设置有封堵杆260,所述的封堵杆260的轴线与壳盖120的宽度方向平行,封堵杆26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封堵板210上、另一端为封堵杆260的悬置端。
所述的驱动电机架230固定安装在壳盖120的底部端面且驱动电机架230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20,所述的驱动电机220的输出轴与壳盖120的宽度方向平行,驱动电机220与封堵杆260之间设置有连动组件,所述的连杆组件用于接收驱动电机220的动力并驱动封堵板210沿壳盖120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
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封堵板210宽度方向的驱动杆一240、过渡杆250,所述的驱动杆一240上设置有套孔一并通过套孔一固定套接在驱动电机220的输出轴上,驱动杆一240的一端为驱动端A、另一端为驱动端B且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A与套孔一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端B与套孔一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过渡杆250一端与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A铰接且过渡杆250与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A构成的铰接轴与封堵板210的宽度方向平行,过渡杆250的另一端设置有套孔二且过渡杆250通过套孔二活动套接在封堵杆260的悬置端。
自动门20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220开始工作,驱动电机220带动驱动杆一240同步转动,驱动杆一240转动依次通过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A、过渡杆250、封堵杆260驱使封堵板210沿设置于壳盖120上的引导槽的引导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的支撑装置300包括支撑板310、支撑架320、动力传动机构330,所述的支撑板310为矩形板体结构,支撑板310设置成三种位置状态分别为存取位置、充电位置以及位于存取位置与充电位置之间的待存取位置且待存取位置为初始位置;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板310处于待存取位置时,支撑板310位于设置于壳盖120上的存取口的下方,支撑板310处于存取位置时,支撑板310位于设置于壳盖120上的存取口处,所述的支撑板310处于充电位置时,支撑板310位于待存取位置的下方。
所述的支撑架320用于驱使支撑板310在存取位置与充电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支撑架320包括支撑杆组、固定杆二322、支撑杆二325,所述的支撑杆组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曲杆323且两个曲杆323沿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的曲杆323包括约束杆一、约束杆二,约束杆一的一端与约束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约束杆一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约束杆二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约束杆一与支撑板310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一321。
所述的固定杆一321呈竖直布置,固定杆一321的上端与支撑板310的底部端面固定、下端与约束杆一的另一端铰接且固定杆一321与约束杆一构成的铰接轴与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平行;具体的,两个约束杆二之间同轴活动套接有支撑杆一324,所述的支撑杆一324的轴线与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平行且支撑杆一324位于约束杆二的另一端。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杆组设置有两组并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组的支撑杆一324之间设置有连动杆327且连动杆327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平行,连动杆327的一端活动套接在任一支撑杆一324的外部、另一端活动套接在另一支撑杆一324的外部。
所述的固定杆二322的轴线与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平行且固定杆二322固定安装在壳身110上。
所述的支撑杆二325的轴线与固定杆二322轴线平行;具体的,一组支撑杆组的约束杆一与约束杆二连接处活动套接在固定杆二322的外部,另一组支撑杆组的约束杆一与约束杆二的连接处活动套接在支撑杆二325的外部;更优的,为了加强对支撑板310支撑的稳定性,四个固定杆一321分别位于支撑板310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并呈矩形结构分布。
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330包括连接杆一331、支撑盘337,所述的连接杆一331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垂直,连接杆一331的一端与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B铰接且连接杆一331与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B构成的铰接轴与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平行;具体的,连接杆一331的长度大于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B与套孔一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支撑盘337为圆形盘体结构并设置于支撑板310的下方,连接杆一331与支撑盘337之间设置有控制支撑盘337做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杆组。
所述的驱动杆组包括连动架332、连接杆二335,所述的连动架332由主动段与从动段构成,连动架332的主动段为矩形板体结构并呈竖直布置且连动架332主动段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平行,连动架332的从动段为长方杆体结构,连动架322从动段的长度方向与连动架332主动段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与连动架332的主动段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动架332主动段与连接杆一331的另一端铰接且连动架332主动段与连接杆一331构成的铰接轴与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的连接杆二335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平行且连接杆二335与连动架332之间设置有导向杆334,所述的导向杆334呈竖直布置,导向杆334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连动架332主动段的下端面。
所述的导向杆33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杆套333且导向杆334沿自身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的杆套333固定安装在壳身110的腔壁上;具体的,所述的导向杆334设置有两个并沿连动架332的主动段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任意一个导向杆334的下端与连接杆二335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接杆二335与支撑盘337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三336,所述的连接杆三336呈竖直布置且连接杆三336的上端同轴固定在支撑盘337上、下端与连接杆三336的另一端固定。
支撑装置30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驱动杆一240转动,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B通过连接杆一331带动连动架332做竖直方向的运动,当连动架332做竖直向上的运动时,会依次通过导向杆334、连接杆二335、连接杆三336驱动支撑盘337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支撑盘337与支撑板310接触并推动支撑板310向上运动,且支撑板310会在支撑架320的引导作用下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然后充电者把需要充电的手机设备放置支撑板310上。
当连动架332竖直向下运动时,会带动支撑盘337同步向下运动并直至运动至原始位置,同时,支撑板310会在手机设备的重力作用下并通过支撑架320引导向下运动,并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待存取位置,直至再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
所述的定位装置400包括定位机构A、定位机构B,所述的定位机构A与定位机构B结构完全相同并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对称分布于支撑板310的两侧。
所述的定位机构A与定位机构B均包括定位组件410、动力传动组件420、传动轴440,所述的传动轴440用于接收动力供应装置600的动力并将动力传递至控制机构420,控制机构420用于驱使定位组件410对待充电的手机设备进行定位。
所述的定位组件410包括定位架411、滑动块412、定位块415,定位架411固定安装在壳盖120上,定位架411与支撑杆二325之间设置有紧固架326,所述的紧固架326的顶端与定位架411固定、底端活动套接在支撑杆二325的外部。
所述的定位架411上开设有引导方向平行于支撑板310宽度方向的滑动槽。
所述的滑动块412设置于滑动槽内且两者构成沿支撑板310宽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滑动块412与定位架411之间设置有定位弹簧413,所述的定位弹簧413一端与滑动块412抵触、另一端与定位架411抵触且定位弹簧413的弹力驱使滑动块412沿滑动槽的引导方向做远离支撑板310的运动。
所述的滑动块412靠近支撑板310的一端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缓冲槽。
所述的定位块415位于滑动块412靠近支撑板310的一侧且定位块415与滑动块412之间设置有定位杆414,所述的定位杆414长度方向与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平行,定位杆414的一端与定位块415固定,定位杆414的另一端延伸至缓冲槽内且两者构成沿支撑板310宽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定位杆414与滑动槽412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416,所述的缓冲弹簧416的一端与缓冲槽的槽底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杆414连接且缓冲弹簧416的弹力驱使定位杆414沿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做靠近支撑板310的运动。
具体的,上述设置缓冲弹簧416优处为,可通过缓冲弹簧416的弹力定位不同大小的手机设备,从而使本发明对手机设备的适应类型更广。
所述的滑动块412背离支撑板310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且引导斜面与定位块415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递增。
更为具体的,上述的支撑板310处于充电位置时,支撑板310的最大水平高度与定位块415的最小水平高度相等。
所述的动力传递组件420包括传动杆一421、传动杆二425、驱动构件,所述的传动杆一421呈竖直布置,传动杆一421外部活动套接有传动架422且两者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传动架422固定安装在定位架411上。
所述的传动杆二425同轴设置于传动杆一421的下方,传动杆二425与壳身110之间设置有固定架426,传动杆二425的下端活动安装在固定架426上并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所述的固定架426固定安装在壳身110上。
所述的驱动构件用于接收传动杆二425的动力并驱动传动杆一421做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的驱动构件包括与传动杆二425上端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轮424、与传动杆一421下端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轮423。
所述的主动轮424包括驱动盘一、契合块一,所述的驱动盘一为圆形盘体结构并同轴固定在传动杆二425的上端,所述的契合块一固定安装在驱动盘一的顶部端面且契合块一上设置有契合斜面一。
所述的从动轮423包括驱动盘二、契合块二,所述的驱动盘二维圆形盘体结构并同轴固定在传动杆一421的下端,所述的契合块二固定安装在驱动盘二的底部端面且契合块二上设置有契合斜面二,所述的契合斜面二与契合斜面一平行并且当契合斜面二与契合斜面一重合时,契合块二与契合块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盘体结构。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定位装置400处于收缩状态时,主动轮424中契合块一顶端与从动轮423中的驱动盘二底端接触且设置于契合块一上的契合斜面一与设置于契合块二上的契合斜面二接触,传动杆一421的上端与设置于滑动块412上的引导斜面接触;定位装置400处于定位状态时,主动轮424中契合块一的顶端与从动轮423中契合块二底端接触且契合斜面一与契合斜面二脱离接触,传动杆一421的上端脱离与引导斜面的接触并位于滑动块412背离定位块415的一侧。
所述的传动轴440呈竖直布置,传动轴440的下端活动安装在壳身110上并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轴440上同轴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450;具体的,所述的传动齿轮450为直齿轮结构。
所述的传动轴440与传动杆二425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430且两者通过第一传动组件430进行动力传递;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传动组件430为带传动组件。
定位装置40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传动齿轮450转动并驱使传动轴440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轴44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430带动传动杆二425同步转动,传动杆二425转动带动主动轮424同步转动,主动轮424转动并通过从动轮423驱使传动杆一421做竖直方向的运动。
当传动杆一421竖直向上运动时,传动杆一421的上端通过设置于滑动块412上的引导斜面的引导下驱使滑动块412克服定位弹簧412的弹力做靠近支撑板310的运动,驱动块412运动并依次通过缓冲弹簧416、定位杆414带动定位块415同步运动,直至主动轮424的顶端与从动轮423的底端接触且契合斜面一与契合斜面二脱离时,滑动块412停止运动。
当传动杆一421竖直向下运动时,滑动块412会在定位弹簧412的弹力作用下做远离支撑板310的运动,并带动定位块415同步运动,直至主动轮424的驱动盘一的顶端与从动轮423的底端接触且契合斜面一与契合斜面二接触时,滑动块412停止运动。
所述的充电装置500包括充电机构A、充电机构B,所述的充电机构A与充电机构B沿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对称分布于支撑板310的两侧。
所述的充电机构A与充电机构B均包括充电架510、充电块520、曲杆组件,所述的充电架510固定安装在壳盖120上且充电架510上开设有引导方向与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导向槽,充电架510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槽且所述的避让槽与导向槽连通。
所述的充电块520设置于导向槽内且两者构成沿导向槽引导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充电块520靠近支撑板3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板530,所述的充电板530为矩形板体结构并呈水平布置,且充电板530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平行。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板310处于充电位置时,充电板530的最小水平高度与支撑板310的最大水平高度相等。
所述的曲杆组件用于接收动力供应装置600的动力并驱动充电块520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曲杆组件包括充电杆一550、充电杆二560,所述的充电杆一550呈竖直布置且充电杆一550的上端穿过设置于充电架510底部的避让槽与充电块520固定连接,充电杆一550与避让槽之间构成沿支撑板310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充电杆二560呈水平布置,充电杆二560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且充电杆二560通过安装孔活动套接在充电杆一550的下端。
更为具体的,上述的充电机构A中的充电板530上安装有充电接头540,所述的充电接头540固定安装在充电板530靠近支撑板310的一侧。
所述的充电装置500处于充电位置时,充电板530位于支撑板310处于充电位置的上端且充电机构A中的充电接头540与设置于手机设备上的充电口连接;充电装置500处于自由状态时,充电板530与充电架510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支撑板310处于充电位置时与充电架510的最小距离。
充电装置50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传动机构A与传动机构B的曲杆组件传动下,两个充电块520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同时进行运动,并带动两个充电板530同步运动,当两个充电板530做相互靠近的运动且传动机构A中的充电接头540运动至手机设备充电口内时,两个充电板530停止运动,充电接头540开始对手机进行充电。
所述的动力供应装置600包括控制机构610、驱动机构630、卡紧机构640,所述的控制机构610用于控制驱动机构630向定位装置400与充电装置500进行动力传动并驱使定位装置400与充电装置500进行状态切换,卡紧机构640用于对支撑板310处于存取位置时进行锁紧。
所述的控制机构610包括约束架611、驱动组件、传递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用于向驱动机构630传递动力。
所述的约束架611固定安装在壳盖120上且约束架611上开设有引导方向为竖直方向的约束槽。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控制电机615、驱动块618,所述的控制电机615固定安装在壳身110内且控制电机615的输出轴竖直朝下。
所述的驱动块618位于约束槽内且两者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驱动块618由限位段与驱动段构成,所述的驱动块618的驱动段呈竖直布置且驱动块618的驱动段上端与驱动块618的限位段背离支撑板310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驱动块618的驱动段开设有引导方向呈竖直方向的驱动槽。
所述的驱动块618的驱动段靠近控制电机615的侧壁上设置有呈竖直布置的触发杆617。
上述的约束架611靠近控制电机615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避让触发杆617的避让口,且所述的避让口与约束槽连通。
更为具体的,上述的控制电机615上安装有感应开关616,所述的感应开关616用于感应触发杆617的位置并驱使控制电机615做正向或反向的工作。
所述的感应开关616包括感应开关一、感应开关二,所述的感应开关一位于感应开关二的上方;具体的,触发开关616为现有的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所述的传递组件用于接收连动架332的动力并驱使驱动块618做竖直向上的运动,传递组件包括驱动杆二612、驱动杆三613,所述的驱动杆二612呈竖直布置且驱动杆二61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约束块614,所述的约束块614位于驱动槽内且两者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驱动杆三613的长度方向与壳盖120的宽度方向平行,驱动杆三613的一端与驱动杆二612的上端固定,驱动杆三613的另一端与连动架332的从动段固定连接。
所述的卡紧机构640设置成相互切换的卡紧状态与支撑状态且卡紧状态为初始状态,卡紧机构640包括伸缩杆641、卡紧块642、卡紧架643,所述的卡紧架643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平行,卡紧架643上开设有引导方向平行与支撑板310长度方向的卡紧槽。
所述的卡紧架643与壳身110之间设置有卡紧杆644,所述的卡紧杆644呈竖直布置且卡紧杆644的上端与卡紧架643的底端固定、下端与壳身110的底端固定。
所述的卡紧块642由相互垂直的滑动段与支撑段构成且卡紧块642的支撑段位于卡紧块642的滑动段背离约束架611的一端,卡紧块642滑动段的另一端位于约束架611的下方。
所述的卡紧块642的滑动段位于卡紧槽310内且两者构成沿卡紧槽引导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具体的,所述的卡紧机构640处于卡紧状态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618的驱动段的底部端面,卡紧机构640处于支撑状态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618的限位段的底部端面。
所述的卡紧块642的支撑段开设有引导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安装槽。
所述的伸缩杆641呈竖直布置且伸缩杆641的下端位于安装槽内且两者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伸缩杆641的上端与支撑板310铰接且伸缩杆641与支撑板310铰接处构成的铰接轴与支撑板310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的驱动机构630包括主动齿轮631、连动轴一632、动力输出组件,所述的连动轴一632呈竖直布置且连动轴632的下端活动安装在壳身110的底端,连动轴一632与控制电机615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620且两者通过第一传动机构620进行动力传递。
所述的主动齿轮631同轴固定安装在连动轴一632的外部;具体的,所述的主动齿轮631为直齿轮结构,上述的传动齿轮450与主动齿轮631啮合连接且两个传动齿轮450沿主动齿轮631的径向分布,主动齿轮631与传动齿轮450的传动比小于一。
所述的动力输出组件用于接收连动轴一632的动力并驱使两个充电杆一550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动力输出组件包括从动齿轮633、传动构件、同步杆二639,所述的从动齿轮633同轴固定套接在连动轴一632的外部。
所述的同步杆639设置于从动齿轮633与主动齿轮631之间且同步杆二639的长度方向与连动轴一632的轴向垂直,同步杆二639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套孔三且同步杆二639通过套孔三固定套设在连动轴一632的外部。
所述的传动构件用于驱使充电杆一550做沿支撑板310长度方向的运动且传动构件对应设置有两组,两组传动构件均包括连动轴二637、连动轴三638,所述的连动轴三638呈竖直布置且连动轴三638的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634;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齿轮634为直齿轮结构并与从动齿轮633啮合连接。
所述的连动轴二637轴线与连动轴三638轴线平行,所述的连动轴二637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636;具体的,所述的第二齿轮636为直齿轮结构并与第一齿轮634啮合连接。
所述的连动轴二637与连动轴三638之间设置有同步杆一635,所述的同步杆一638的一端与连动轴637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连动轴三638活动连接且连动轴二637与连动轴三638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的连动轴二637的上端与充电杆二560背离安装孔的一端活动连接且连动轴二637绕自身轴线转动。
更为具体的,上述的同步杆二639的一端与任一连动轴三638的下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连动轴三638的下端活动连接且两个连动轴三638绕自身轴线转动。
动力供应装置60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支撑板310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的过程中,支撑板310通过伸缩杆641驱使卡紧块642做远离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做远离约束架611的运动,直至支撑板310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时,卡紧块642停止运动,此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与驱动块618的驱动段的底端脱离接触。
同时,驱动杆二向下运动并通过约束块614的支撑下驱使驱动块618同步运动,驱动块618并驱使触发杆617同步向下运动,当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下端时,感应开关一会给控制电机615一个正转工作指令,控制电机615通过第一传动机构620把动力传递至驱动机构630,驱动机构630驱使定位装置400中的两个定位块415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同时驱使充电装置500中的两个充电板530做相互靠近的运动,直至,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上端且感应开关二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下端时,感应开关616驱使控制电机615停止工作,同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618的限位段的底部端面,充电机构A的充电接头与手机设备的充电口连接并开始对手机进行充电,此时,卡紧机构640由卡紧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定位装置400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定位状态,充电装置500由自由状态切换至充电状态。
手机充电完成后,驱动块618会在驱动杆二612驱使下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并带动感应杆617同步运动,当触发杆617的上端离开感应开关一的感应区时,控制电机615反向工作,并通过驱动机构630驱使定位装置400中的两个定位块415做相互远离的运动,同时驱使充电装置500中的两个充电板530做相互远离的运动,直至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下端时,控制电机615停止工作,定位装置400由定位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充电装置500由充电状态切换至自由状态。
接着,支撑板310开始由充电位置向存取位置进行运动,并通过伸缩杆641驱动卡紧块642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做靠近约束架611的运动,当支撑板310运动至待存取位置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618的驱动段的底部端面,此时卡紧机构640由支撑状态切换至卡紧状态,然后支撑板310继续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
一种共享式固定手机充电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手机需要充电时,充电者扫描设置于壳盖120上的机器二维码,然后手机会收到一个数字密码,随后驱动电机220开始工作,驱动电机220带动驱动杆一240同步转动,驱动杆一240转动依次通过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A、过渡杆250、封堵杆260驱使封堵板210沿设置于壳盖120上的引导槽的引导方向进行移动。
驱动杆一240转动的同时,驱动杆一240的驱动端B通过连接杆一331带动连动架332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当连动架332做竖直向上的运动时,会依次通过导向杆334、连接杆二335、连接杆三336驱动支撑盘337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支撑盘337与支撑板310接触并推动支撑板310向上运动,直至,直至封堵板210解除对设置于壳盖120上存取口的封堵,驱动电机220停止运动,此时自动门20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与此同时,支撑板310会在支撑架320的引导作用下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
接着,充电者把手机充电口朝向充电接头540放置在支撑板310上,驱动电机220反向工作,并驱使连动架332与支撑盘337同步向下运动,同时支撑板310会在手机设备的重力作用下并通过支撑架320与支撑盘337同步向下运动。
支撑板31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310通过伸缩杆641驱使卡紧块642做远离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做远离约束架611的运动,直至支撑板310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时,卡紧块642停止运动,此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与驱动块618的驱动段的底端脱离接触。
接着,连动架332会带动驱动杆二612向下运动并通过约束块614的支撑下驱使驱动块618同步运动,驱动块618并驱使触发杆617同步向下运动,当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下端时,感应开关一会给控制电机615一个正转工作指令,控制电机615通过第一传动机构620把动力传递至驱动机构630。
驱动机构630驱动传动齿轮450转动,传动齿轮450转动驱使传动轴440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轴44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430带动传动杆二425同步转动,传动杆二425转动带动主动轮424同步转动,主动轮424转动并通过从动轮423驱使传动杆一421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当传动杆一421竖直向上运动时,传动杆一421的上端通过设置于滑动块412上的引导斜面的引导下驱使滑动块412克服定位弹簧412的弹力做靠近支撑板310的运动,驱动块412运动并依次通过缓冲弹簧416、定位杆414带动定位块415同步运动,直至主动轮424的顶端与从动轮423的底端接触且契合斜面一与契合斜面二脱离时,此时,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上端且感应开关二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下端时,感应开关616驱使控制电机615停止工作,并使滑动块412停止运动。
此时两个定位块415通过缓冲弹簧416对手机设备进行夹紧定位,并使手机设备的充电口正对充电接头540,此时,定位装置400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定位状态。
同时,在驱动机构630的驱动下,两个充电块520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同时进行运动,并带动两个充电板530做相互靠近的运动,直至传动机构A中的充电接头540运动至手机设备充电口内时,两个充电板530停止运动,此时充电装置500由自由状态切换至充电状态,且充电接头540开始对手机进行充电。
于此同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618限位段的底部端面,卡紧机构610由卡紧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
手机充电完成后,充电者输入密码,驱动电机220开始正向工作,驱动块618会在驱动杆二612驱使下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并带动感应杆617同步运动,当触发杆617的上端离开感应开关一的感应区时,控制电机615反向工作,并通过驱动机构630驱使定位装置400中的两个定位块415做相互远离的运动,同时驱使充电装置500中的两个充电板530做相互远离的运动,直至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617的下端时,控制电机615停止工作,定位装置400由定位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充电装置500由充电状态切换至自由状态。
接着,支撑盘337带动支撑板310由充电位置向存取位置进行运动,并通过伸缩杆641驱动卡紧块642沿支撑板310的长度方向做靠近约束架611的运动,当支撑板310运动至待存取位置时,卡紧块642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618的驱动段的底部端面,此时卡紧机构640由支撑状态切换至卡紧状态,然后支撑板310继续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当自动门20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支撑板310运动至存取位置,此时充电者把手机设备从支撑板310上取走。
接着驱动电机220开始反向工作,此时,支撑板3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存取位置下降至待存取位置,同时,自动门200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Claims (10)

1.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充电前的放置阶段;
S1:安装在壳体内的自动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支撑装置中的动力传动机构驱使支撑板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把手机设备放置在支撑板上;
驱动电机开始工作,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杆一同步转动,驱动杆一转动依次通过驱动杆一的驱动端A、过渡杆、封堵杆驱使封堵板沿设置于壳盖上的引导槽的引导方向进行移动;
驱动杆一转动的同时,驱动杆一的驱动端B通过连接杆一带动连动架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当连动架做竖直向上的运动时,会依次通过导向杆、连接杆二、连接杆三驱动支撑盘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支撑盘与支撑板接触并推动支撑板向上运动;
当封堵板解除对设置于壳盖上存取口的封堵,驱动电机停止运动,此时自动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与此同时,支撑板向上运动并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把手机充电口朝向充电接头放置在支撑板上;
(二)、充电阶段;
S2:支撑板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并在动力供应装置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定位装置的两个定位块对手机设备进行定位,并驱使充电装置中的充电接头对手机设备进行充电;
驱动电机反向工作,并驱使连动架与支撑盘同步向下运动,同时支撑板会在手机设备的重力作用下并通过支撑架引导做向下运动;
支撑板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通过伸缩杆驱使卡紧块做远离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做远离约束架的运动,直至支撑板由存取位置运动至充电位置时,卡紧块停止运动,此时,卡紧块的滑动段与驱动块的驱动段的底端脱离接触;
此时,连动架会带动驱动杆二向下运动并通过约束块的支撑下驱使驱动块同步运动,驱动块并驱使触发杆同步向下运动,当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的下端时,感应开关一会给控制电机一个正转工作指令,控制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把动力传递至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驱使传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传动杆二同步转动,传动杆二转动带动主动轮同步转动,主动轮转动并通过从动轮驱使传动杆一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当传动杆一竖直向上运动时,传动杆一的上端通过设置于滑动块上的引导斜面的引导下驱使滑动块克服定位弹簧的弹力做靠近支撑板的运动,驱动块运动并依次通过缓冲弹簧、定位杆带动定位块同步运动,从而使两个定位块做相互靠近的运动;
同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两个充电块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同时进行运动,并带动两个充电板做相互靠近的运动;
当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的上端且感应开关二感应到触发杆的下端时,感应开关驱使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此时,主动轮的顶端与从动轮的底端接触且契合斜面一与契合斜面二脱离,两个定位块停止运动并通过缓冲弹簧对手机设备进行夹紧定位,定位装置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定位状态,与此同时,两个充电板停止运动,传动机构A中的充电接头与手机设备充电口连接,充电装置由自由状态切换至充电状态,且充电接头开始对手机进行充电,卡紧块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限位段的底部端面,卡紧机构由卡紧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
(三)、充电后收取阶段;
S3:手机充电完成后,支撑板在动力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由充电位置运动运动至存取位置,充电者从支撑板上取走已充电的手机设备;
手机充电完成后,驱动电机开始正向工作,驱动块会在驱动杆二驱使下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并带动感应杆同步运动,当触发杆的上端离开感应开关一的感应区时,控制电机反向工作,并通过驱动机构驱使定位装置中的两个定位块做相互远离的运动,同时驱使充电装置中的两个充电板做相互远离的运动,直至感应开关一感应到触发杆的下端时,控制电机停止工作,定位装置由定位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充电装置由充电状态切换至自由状态;
驱动电机再次工作并通过支撑盘带动支撑板由充电位置向存取位置进行运动,并通过伸缩杆驱动卡紧块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做靠近约束架的运动,当支撑板运动至待存取位置时,卡紧块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的驱动段的底部端面,此时卡紧机构由支撑状态切换至卡紧状态,然后支撑板继续由待存取位置运动至存取位置,当自动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支撑板运动至存取位置,此时充电者把手机设备从支撑板上取走;
S4:驱动电机开始反向工作,驱使支撑盘向下运动,支撑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存取位置下降至待存取位置,接着,自动门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壳身、壳盖,所述的壳身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矩形壳体结构;
所述的壳盖为矩形板体结构且壳盖与壳身的上开口端相匹配连接,壳盖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存取口,壳体上安装有自动门,所述的自动门设置成相互切换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且关闭状态为初始状态;
所述的自动门包括封堵板、驱动电机架,所述的封堵板为矩形板体结构且封堵板的长度方向与壳盖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的壳盖沿自身宽度方向开设有与存取口连通的引导槽,所述的封堵板设置于引导槽内且两者构成沿壳盖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自动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封堵板堵塞设置于壳盖上的存取口,自动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封堵板解除对设置于壳盖上的存取口的封堵;
所述的封堵板上设置有封堵杆,所述的封堵杆的轴线与壳盖的宽度方向平行,封堵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封堵板上、另一端为封堵杆的悬置端;
所述的驱动电机架固定安装在壳盖的底部端面且驱动电机架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壳盖的宽度方向平行,驱动电机与封堵杆之间设置有连动组件,所述的连杆组件用于接收驱动电机的动力并驱动封堵板沿壳盖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
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封堵板宽度方向的驱动杆一、过渡杆,所述的驱动杆一上设置有套孔一并通过套孔一固定套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杆一的一端为驱动端A、另一端为驱动端B且驱动杆一的驱动端A与套孔一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端B与套孔一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过渡杆一端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A铰接且过渡杆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A构成的铰接轴与封堵板的宽度方向平行,过渡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套孔二且过渡杆通过套孔二活动套接在封堵杆的悬置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架、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的支撑板为矩形板体结构,支撑板设置成三种位置状态分别为存取位置、充电位置以及位于存取位置与充电位置之间的待存取位置且待存取位置为初始位置,所述的支撑板处于待存取位置时,支撑板位于设置于壳盖上的存取口的下方,支撑板处于存取位置时,支撑板位于设置于壳盖上的存取口处,所述的支撑板处于充电位置时,支撑板位于待存取位置的下方;
所述的支撑架用于驱使支撑板在存取位置与充电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支撑架包括支撑杆组、固定杆二、支撑杆二,所述的支撑杆组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曲杆且两个曲杆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的曲杆包括约束杆一、约束杆二,约束杆一的一端与约束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约束杆一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约束杆二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约束杆一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一;
所述的固定杆一呈竖直布置,固定杆一的上端与支撑板的底部端面固定、下端与约束杆一的另一端铰接且固定杆一与约束杆一构成的铰接轴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两个约束杆二之间同轴活动套接有支撑杆一,所述的支撑杆一的轴线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且支撑杆一位于约束杆二的另一端;
所述的支撑杆组设置有两组并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组的支撑杆一之间设置有连动杆且连动杆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连动杆的一端活动套接在任一支撑杆一的外部、另一端活动套接在另一支撑杆一的外部;
所述的固定杆二的轴线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且固定杆二固定安装在壳身上;
所述的支撑杆二的轴线与固定杆二轴线平行,一组支撑杆组的约束杆一与约束杆二连接处活动套接在固定杆二的外部,另一组支撑杆组的约束杆一与约束杆二的连接处活动套接在支撑杆二的外部,四个固定杆一分别位于支撑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并呈矩形结构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杆一、支撑盘,所述的连接杆一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垂直,连接杆一的一端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B铰接且连接杆一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B构成的铰接轴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连接杆一的长度大于驱动杆一的驱动端B与套孔一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支撑盘为圆形盘体结构并设置于支撑板的下方,连接杆一与支撑盘之间设置有控制支撑盘做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杆组;
所述的驱动杆组包括连动架、连接杆二,所述的连动架由主动段与从动段构成,连动架的主动段为矩形板体结构并呈竖直布置且连动架主动段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连动架的从动段为长方杆体结构,连动架从动段的长度方向与连动架主动段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与连动架的主动段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动架主动段与连接杆一的另一端铰接且连动架主动段与连接杆一构成的铰接轴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的连接杆二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且连接杆二与连动架之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呈竖直布置,导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连动架主动段的下端面;
所述的导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杆套且导向杆沿自身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的杆套固定安装在壳身的腔壁上,所述的导向杆设置有两个并沿连动架的主动段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任意一个导向杆的下端与连接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接杆二与支撑盘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三,所述的连接杆三呈竖直布置且连接杆三的上端同轴固定在支撑盘上、下端与连接杆三的另一端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A、定位机构B,所述的定位机构A与定位机构B结构完全相同并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分布于支撑板的两侧;
所述的定位机构A与定位机构B均包括定位组件、动力传动组件、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用于接收动力供应装置的动力并将动力传递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用于驱使定位组件对待充电的手机设备进行定位;
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架、滑动块、定位块,定位架固定安装在壳盖上,定位架与支撑杆二之间设置有紧固架,所述的紧固架的顶端与定位架固定、底端活动套接在支撑杆二的外部;
所述的定位架上开设有引导方向平行于支撑板宽度方向的滑动槽;
所述的滑动块设置于滑动槽内且两者构成沿支撑板宽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滑动块与定位架之间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的定位弹簧一端与滑动块抵触、另一端与定位架抵触且定位弹簧的弹力驱使滑动块沿滑动槽的引导方向做远离支撑板的运动;
所述的滑动块靠近支撑板的一端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缓冲槽;
所述的定位块位于滑动块靠近支撑板的一侧且定位块与滑动块之间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定位杆的一端与定位块固定,定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缓冲槽内且两者构成沿支撑板宽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定位杆与滑动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的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缓冲槽的槽底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杆连接且缓冲弹簧的弹力驱使定位杆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做靠近支撑板的运动;
所述的滑动块背离支撑板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且引导斜面与定位块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递增;
上述的支撑板处于充电位置时,支撑板的最大水平高度与定位块的最小水平高度相等;
所述的动力传递组件包括传动杆一、传动杆二、驱动构件,所述的传动杆一呈竖直布置,传动杆一外部活动套接有传动架且两者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传动架固定安装在定位架上;
所述的传动杆二同轴设置于传动杆一的下方,传动杆二与壳身之间设置有固定架,传动杆二的下端活动安装在固定架上并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壳身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构件用于接收传动杆二的动力并驱动传动杆一做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的驱动构件包括与传动杆二上端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轮、与传动杆一下端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轮;
所述的主动轮包括驱动盘一、契合块一,所述的驱动盘一为圆形盘体结构并同轴固定在传动杆二的上端,所述的契合块一固定安装在驱动盘一的顶部端面且契合块一上设置有契合斜面一;
所述的从动轮包括驱动盘二、契合块二,所述的驱动盘二维圆形盘体结构并同轴固定在传动杆一的下端,所述的契合块二固定安装在驱动盘二的底部端面且契合块二上设置有契合斜面二,所述的契合斜面二与契合斜面一平行并且当契合斜面二与契合斜面一重合时,契合块二与契合块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盘体结构;
所述的定位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主动轮中契合块一顶端与从动轮中的驱动盘二底端接触且设置于契合块一上的契合斜面一与设置于契合块二上的契合斜面二接触,传动杆一的上端与设置于滑动块上的引导斜面接触;定位装置处于定位状态时,主动轮中契合块一的顶端与从动轮中契合块二底端接触且契合斜面一与契合斜面二脱离接触,传动杆一的上端脱离与引导斜面的接触并位于滑动块背离定位块的一侧;
所述的传动轴呈竖直布置,传动轴的下端活动安装在壳身上并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轴上同轴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为直齿轮结构;
所述的传动轴与传动杆二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且两者通过第一传动组件进行动力传递,所述的第一传动组件为带传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机构A、充电机构B,所述的充电机构A与充电机构B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分布于支撑板的两侧;
所述的充电机构A与充电机构B均包括充电架、充电块、曲杆组件,所述的充电架固定安装在壳盖上且充电架上开设有引导方向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导向槽,充电架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槽且所述的避让槽与导向槽连通;
所述的充电块设置于导向槽内且两者构成沿导向槽引导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充电块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板,所述的充电板为矩形板体结构并呈水平布置,且充电板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的支撑板处于充电位置时,充电板的最小水平高度与支撑板的最大水平高度相等;
所述的曲杆组件用于接收动力供应装置的动力并驱动充电块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曲杆组件包括充电杆一、充电杆二,所述的充电杆一呈竖直布置且充电杆一的上端穿过设置于充电架底部的避让槽与充电块固定连接,充电杆一与避让槽之间构成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充电杆二呈水平布置,充电杆二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且充电杆二通过安装孔活动套接在充电杆一的下端;
上述的充电机构A中的充电板上安装有充电接头,所述的充电接头固定安装在充电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
所述的充电装置处于充电位置时,充电板位于支撑板处于充电位置的上端且充电机构A中的充电接头与设置于手机设备上的充电口连接;充电装置处于自由状态时,充电板与充电架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支撑板处于充电位置时与充电架的最小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供应装置包括控制机构、驱动机构、卡紧机构,所述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向定位装置与充电装置进行动力传动并驱使定位装置与充电装置进行状态切换,卡紧机构用于对支撑板处于存取位置时进行锁紧;
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约束架、驱动组件、传递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用于向驱动机构传递动力;
所述的约束架固定安装在壳盖上且约束架上开设有引导方向为竖直方向的约束槽;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控制电机、驱动块,所述的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壳身内且控制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
所述的驱动块位于约束槽内且两者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驱动块由限位段与驱动段构成,所述的驱动块的驱动段呈竖直布置且驱动块的驱动段上端与驱动块的限位段背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驱动块的驱动段开设有引导方向呈竖直方向的驱动槽;
所述的驱动块的驱动段靠近控制电机的侧壁上设置有呈竖直布置的触发杆;
上述的约束架靠近控制电机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避让触发杆的避让口,且所述的避让口与约束槽连通;
上述的控制电机上安装有感应开关,所述的感应开关用于感应触发杆的位置并驱使控制电机做正向或反向的工作;
所述的感应开关包括感应开关一、感应开关二,所述的感应开关一位于感应开关二的上方;
所述的传递组件用于接收连动架的动力并驱使驱动块做竖直向上的运动,传递组件包括驱动杆二、驱动杆三,所述的驱动杆二呈竖直布置且驱动杆二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约束块,所述的约束块位于驱动槽内且两者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驱动杆三的长度方向与壳盖的宽度方向平行,驱动杆三的一端与驱动杆二的上端固定,驱动杆三的另一端与连动架的从动段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紧机构设置成相互切换的卡紧状态与支撑状态且卡紧状态为初始状态,卡紧机构包括伸缩杆、卡紧块、卡紧架,所述的卡紧架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卡紧架上开设有引导方向平行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卡紧槽;
所述的卡紧架与壳身之间设置有卡紧杆,所述的卡紧杆呈竖直布置且卡紧杆的上端与卡紧架的底端固定、下端与壳身的底端固定;
所述的卡紧块由相互垂直的滑动段与支撑段构成且卡紧块的支撑段位于卡紧块的滑动段背离约束架的一端,卡紧块滑动段的另一端位于约束架的下方;
所述的卡紧块的滑动段位于卡紧槽内且两者构成沿卡紧槽引导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卡紧机构处于卡紧状态时,卡紧块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的驱动段的底部端面,卡紧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时,卡紧块的滑动段的顶部端面抵触在驱动块的限位段的底部端面;
所述的卡紧块的支撑段开设有引导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安装槽;
所述的伸缩杆呈竖直布置且伸缩杆的下端位于安装槽内且两者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伸缩杆的上端与支撑板铰接且伸缩杆与支撑板铰接处构成的铰接轴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连动轴一、动力输出组件,所述的连动轴一呈竖直布置且连动轴的下端活动安装在壳身的底端,连动轴一与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且两者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进行动力传递;
所述的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安装在连动轴一的外部,所述的主动齿轮为直齿轮结构,上述的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且两个传动齿轮沿主动齿轮的径向分布,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的传动比小于一;
所述的动力输出组件用于接收连动轴一的动力并驱使两个充电杆一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动力输出组件包括从动齿轮、传动构件、同步杆二,所述的从动齿轮同轴固定套接在连动轴一的外部;
所述的同步杆设置于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且同步杆二的长度方向与连动轴一的轴向垂直,同步杆二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套孔三且同步杆二通过套孔三固定套设在连动轴一的外部;
所述的传动构件用于驱使充电杆一做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运动且传动构件对应设置有两组,两组传动构件均包括连动轴二、连动轴三,所述的连动轴三呈竖直布置且连动轴三的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为直齿轮结构并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的连动轴二轴线与连动轴三轴线平行,所述的连动轴二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为直齿轮结构并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的连动轴二与连动轴三之间设置有同步杆一,所述的同步杆一的一端与连动轴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连动轴三活动连接且连动轴二与连动轴三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的连动轴二的上端与充电杆二背离安装孔的一端活动连接且连动轴二绕自身轴线转动;
上述的同步杆二的一端与任一连动轴三的下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连动轴三的下端活动连接且两个连动轴三绕自身轴线转动。
CN202110490586.4A 2021-05-06 2021-05-06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 Pending CN1129941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0586.4A CN112994194A (zh) 2021-05-06 2021-05-06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0586.4A CN112994194A (zh) 2021-05-06 2021-05-06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4194A true CN112994194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3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0586.4A Pending CN112994194A (zh) 2021-05-06 2021-05-06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41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3724B (zh) 适用于多种电动汽车的全自动充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11677278B2 (en) Wireless charger
CN103236730B (zh) 一种自适应对接自动充电装置
CN111624524A (zh) 一种插拔测试方法和插拔测试装置
CN214728244U (zh) 一种机械臂式的智能充电桩
CN106385069B (zh) 一种自动对接充电装置
CN112994194A (zh)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方法
CN115865186A (zh) 一种电力通信光缆故障监测装置
CN108868275B (zh) 一种接驳装置及立体车库
CN213562607U (zh) 机械臂自动升降收纳装置和自动艾灸设备
CN208469580U (zh) 一种自由调节充电线的吸顶式安装智能充电装置
KR200496771Y1 (ko) 무선 충전 지지대
CN113223236B (zh) 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充电组件
CN112994195A (zh)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充电系统
CN104716711B (zh) 一种防水型吊装式自动充电机构及其工作过程
CN116896135A (zh) 用于煤矿井下皮带巡检机器人的充电安全屋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1515704A (zh) Sf6全封闭组合电器装配方法及装配用的工作台
CN109193859A (zh) 基于共享模式的手机智能化共享充电系统
CN209462052U (zh) 一种电瓶车移动电源存储柜
CN21043161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安全装置
CN210102016U (zh) 一种无人机驻留站
CN208918382U (zh) 一种接驳装置及立体车库
CN114069454A (zh) 一种一体化机巢及变电站巡检系统
CN110649955A (zh) 一种用于增强公共区域物联网覆盖的中继设备
CN208316800U (zh) 自动化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