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3492A - 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3492A
CN112993492A CN202110164156.3A CN202110164156A CN112993492A CN 112993492 A CN112993492 A CN 112993492A CN 202110164156 A CN202110164156 A CN 202110164156A CN 112993492 A CN112993492 A CN 112993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contact
rail
lithium battery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41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3492B (zh
Inventor
宋长青
周生鹏
于雪
王旭
刘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aili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aili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aili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aili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41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3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3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3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3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3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锂电池本体、锂电池外壳以及设置在锂电池外壳上的锂电池供电接口,其中,锂电池接口包括:接口外壳、主轨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三触头、中心转轴。主轨道上承载着第一轨道的一端,第一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轨道上设置着第一触头,第二轨道的一端设置在主轨道上,第二轨道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触头设置在第二轨道上,第三轨道的一端设置在主轨道上,第三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三触头设置在第三轨道上,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触头位置的调控,提高接口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革新,电子电器设备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种类繁多,各不相同。这些电子电器设备赖以工作的能源多数来自于电池,目前,我们使用数量最多的电池是锂电池,据统计,2016年我国锂电池制造企业已超过500家。近几年,我国锂电池制造规模也在逐渐增大中。不同的锂电池制造企业,生产锂电池的种类以及规格也不尽相同。企业各自有自己的一套规格,这就使得一些电子电器设备的制造企业在与锂电池生产厂商进行双向选择时受到局限,而这种局限更多的体现在接口兼容性的问题上。为了打破这种选择局限,让锂电池制造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服务于更多的电子电器制造企业。如何使得锂电池接口具有高兼容性,则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使得锂电池的各个接线端子的位置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随时调节,提高锂电池接口的兼容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以及锂电池外接装置,锂电池外接装置包括锂电池外壳以及设置在锂电池外壳的供电接口,供电接口包括接口外壳、主轨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三触头、中心转轴,接口外壳内表面上套接着主轨道,主轨道承载有第一轨道的一端,第一轨道的另一端固定在中心转轴上,第一轨道承载有第一触头,主轨道承载有第二轨道的一端,第二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轨道承载有第二触头,主轨道承载有第三轨道的一端,第三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三轨道承载有第三触头,主轨道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轨道之间设置有正极金属轨道触片,正极轨道金属触片与锂电池本体正极极耳相连接,主轨道的第二表面与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负极轨道金属触片,负极轨道金属触片与锂电池本体负极极耳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第一轨道金属触片,第一轨道金属触片贴合在正极金属轨道触片上。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第二轨道金属触片,第二轨道金属触片贴合在负极金属轨道触片上。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三轨道上设置有第三轨道金属触片,第三触头贴合在第三轨道金属触片上,第三轨道金属触片与接地线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正极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使用超声波焊接在锂电池本体的正极极耳上,负极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使用超声波焊接在锂电池本体的负极极耳上。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一触头贴合在第一轨道金属触片上。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二触头贴合在第二轨道金属触片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承载在主轨道的第一轨道,以及承载在主轨道的第二轨道和承载在主轨道的第三轨道的结构,实现了第一触头、第二触头以及第三触头在外壳所包围的圆形区域内周向移动的效果,第一触头贴合在第一轨道上,使得第一触头能够径向移动。第二触头贴合在第二轨道上,使得第二触头能够径向移动。第三触头贴合在第三轨道上,使得第三触头能够径向移动。以上所述结构整体结合能够实现对供电接口触头位置的控制,提高锂电池接口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兼容性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A-A半剖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B-B半剖示意图。
图中:1.锂电池壳体、2.锂电池接口、3.主轨道、4.第二轨道、5.中心转轴、6.第一轨道、7.第一触头、8.第三轨道、9.第三触头、11.第二触头、13.正极轨道金属触片、14.第一轨道金属触片、15.负极轨道金属触片、16.第二轨道金属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以及锂电池外接装置,锂电池外接装置包括锂电池外壳1以及设置在锂电池外壳上的供电接口2,供电接口包括接口外壳、主轨道3、第一轨道6、第二轨道4、第三轨道8、第一触头7、第二触头11、第三触头9、中心转轴5,接口外壳内表面上套接有主轨道,主轨道承载有第一轨道的一端,第一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轨道上承载有第一触头,主轨道承载有第二轨道的一端,第二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轨道承载有第二触头,主轨道承载有第三轨道的一端,第三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三轨道承载有第三触头。
如图3、图4所示,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主轨道在第一表面与第一轨道之间设置有正极金属轨道触片13,正极轨道金属触片与锂电池正极极耳相连接。主轨道在第二表面17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设置负极轨道金属触片15,负极轨道金属触片与锂电池负极极耳相连接。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第一轨道金属触片14,第一轨道金属触片的贴合在正极金属轨道触片上。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第二轨道金属触片16,第二轨道金属触片贴合在负极金属轨道触片上。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第三轨道上设置有第三轨道金属触片,第三触头贴合在第三轨道金属触片上,第三轨道金属触片与接地线相连接。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正极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使用超声波焊接在锂电池本体的正极极耳上,负极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使用超声波焊接在锂电池本体的负极极耳上。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第一触头贴合在第一轨道金属触片上。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第二触头贴合在第二轨道金属触片上。
在该实施例中,主轨道承载有第一轨道的一端,第一轨道的另一端焊接在中心转轴的上,第一轨道上承载有第一触头,第一触头贴合在第一轨道上的第一轨道金属触片上,第一轨道金属触片贴合在正极轨道金属触片上,当第一轨道的一端沿着主轨道移动时,第一触头就能够在主轨道所围成的圆形范围内做周向运动,同时,第一触头能够在第一轨道中做沿第一轨道做直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结合使得第一触头在主轨道所围成的圆形范围内任意移动,主轨道还承载有第二轨道的一端,第二轨道的另一端焊接在中心转轴上,第二轨道上承载有第二触头,第二触头贴合在第二轨道上的第二轨道金属触片上,第二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贴合在负极轨道金属触片上,当第二轨道的一端沿着主轨道移动时,第二触头就能够在主轨道所围成的圆形范围内做周向运动,同时,第二触头能够在第二轨道中做沿第二轨道做直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的结合使得第二触头在主轨道所围成的范围内任意移动,同样,第三触头也能够在主轨道所围成的范围内任意移动,当向锂电池的供电接口插入接头时,可以根据所插入的接头的触点位置对锂电池接口触头的位置进行调控,提高了接口的兼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本体以及锂电池外接装置,所述锂电池外接装置包括锂电池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锂电池外壳上的供电接口,所述供电接口包括:接口外壳、主轨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三触头、中心转轴,所述接口外壳内表面套接所述主轨道,所述主轨道承载有所述第一轨道的一端,所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触头,所述主轨道承载有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所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承载有所述第二触头,所述主轨道承载有所述第三轨道的一端,所述第三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轨道承载有所述第三触头,所述主轨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轨道之间设置有正极金属轨道触片,所述正极轨道金属触片与所述锂电池本体的正极极耳相连接,所述主轨道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负极轨道金属触片,所述负极轨道金属触片与所述锂电池本体负极极耳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第一轨道金属触片,所述第一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贴合在所述正极金属轨道触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第二轨道金属触片,所述第二轨道金属触片贴合在所述负极金属轨道触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轨道上设置有第三轨道金属触片,所述第三触头贴合在所述第三轨道金属触片上,所述第三轨道金属触片与接地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使用超声波焊接在所述锂电池本体的正极极耳上,所述负极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使用超声波焊接在所述锂电池本体的负极极耳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贴合在所述第一轨道金属触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头的贴合在所述第二轨道金属触片上。
CN202110164156.3A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Active CN112993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4156.3A CN112993492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4156.3A CN112993492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3492A true CN112993492A (zh) 2021-06-18
CN112993492B CN112993492B (zh) 2023-01-06

Family

ID=76348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4156.3A Active CN112993492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349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4756A (zh) * 2006-09-19 2007-09-12 罗纯明 一种通用电池及其充电器
CN101673815A (zh) * 2009-09-22 2010-03-17 龚永祥 便携式电池箱
CN204789630U (zh) * 2015-05-27 2015-11-1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测试夹具和电池测试装置
CN106385090A (zh) * 2016-12-08 2017-02-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明县供电公司 移动充电器
CN107293676A (zh) * 2017-08-07 2017-10-24 中北智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CN206727373U (zh) * 2017-03-23 2017-12-08 天津鑫畅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型号的转接插头
CN207426376U (zh) * 2017-11-30 2018-05-29 陈清年 一种新型旋转导电装置
CN209503282U (zh) * 2018-12-14 2019-10-18 领新(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焊接风电基础塔筒的旋转式工作平台
CN209804789U (zh) * 2019-07-03 2019-12-17 蚂蚁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锂电池接口结构
CN111786215A (zh) * 2020-07-12 2020-10-16 羊云霞 插座
CN212230667U (zh) * 2020-03-11 2020-12-25 龙道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兼容性的电源插座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4756A (zh) * 2006-09-19 2007-09-12 罗纯明 一种通用电池及其充电器
CN101673815A (zh) * 2009-09-22 2010-03-17 龚永祥 便携式电池箱
CN204789630U (zh) * 2015-05-27 2015-11-1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测试夹具和电池测试装置
CN106385090A (zh) * 2016-12-08 2017-02-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明县供电公司 移动充电器
CN206727373U (zh) * 2017-03-23 2017-12-08 天津鑫畅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型号的转接插头
CN107293676A (zh) * 2017-08-07 2017-10-24 中北智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CN207426376U (zh) * 2017-11-30 2018-05-29 陈清年 一种新型旋转导电装置
CN209503282U (zh) * 2018-12-14 2019-10-18 领新(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焊接风电基础塔筒的旋转式工作平台
CN209804789U (zh) * 2019-07-03 2019-12-17 蚂蚁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锂电池接口结构
CN212230667U (zh) * 2020-03-11 2020-12-25 龙道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兼容性的电源插座
CN111786215A (zh) * 2020-07-12 2020-10-16 羊云霞 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3492B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3492B (zh) 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CN202523879U (zh) 接头模块及其公接头与母接头
CN206378294U (zh) 模拟电机轴承轴电流产生装置
CN207460434U (zh)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配套的充电装置
CN207611835U (zh) 一种大容量镍氢电池
CN215845890U (zh) 一种锂电池盒生产用冲孔装置
CN212136570U (zh) 一种锂电池的快速连接装置
CN208315675U (zh) 一种圆柱电池结构
CN201733183U (zh) 滑环室及发电机
CN220272779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弹性连接件安装结构
CN110695884A (zh) 一种锂电池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0558307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集流盘
CN214798902U (zh) 无线充电的智能电子产品支架
CN211089893U (zh) 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
CN219497885U (zh) 一种用于单节锂电池充电的连体座
CN218039407U (zh) 一种充电电池
CN212649149U (zh) 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充电器
CN220934348U (zh) 一种组合式电池盖板组件
CN211404660U (zh) 针式出线式扣式软包蓝牙耳机电池
CN203895657U (zh) 一种电动客车电池连接器
CN214413003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宝
CN203983690U (zh) 一种卡槽式环道的风电信号滑环
CN210778848U (zh) 一种充电宝用锂电池组
CN21546345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装置
CN214706131U (zh) 一种移动设备低温聚合物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