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0725A - 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0725A
CN112990725A CN202110314147.8A CN202110314147A CN112990725A CN 112990725 A CN112990725 A CN 112990725A CN 202110314147 A CN202110314147 A CN 202110314147A CN 112990725 A CN112990725 A CN 112990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supplementing
flight
flights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41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臻诣
沈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41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0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0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0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中,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先配置补班方式;补班方式包括补班跑道、补班时段以及补班数量;确定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获取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根据补班数量将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根据已排航班数量、目标值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本发明解决了针对非正常情况下的航班变更,进行批量补班时全部依赖人工操作的问题,缩短了补班调整所需的时长、降低了人工沟通的成本,最终提高补班效率。

Description

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班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航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民航航班数量的增长对于机场的运营要求所有提高,而航班计划是机场运行的基础,航班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机场的运行情况。传统航空公司业务流程中,针对特殊异常天气而造成航班停飞的情况,通常会在第二日安排飞行的延误补班航班;此外,针对航班调减则造成航班延误或者取消的情况,通常也会在第二日进行补班。
机场跑道存在空余时段时,通常机场的工作人员会通知航司补充更多的执飞航班,从而可以填充延误补班航班。针对非正常情况下的航班变更,进行批量补班时全部依赖人工操作,该方式工作时间长、沟通成本高以及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进行批量补班时,全部依赖人工操作、工作时间长、沟通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预先配置补班方式;所述补班方式包括补班跑道、补班时段以及补班数量;
确定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
获取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
根据所述补班数量将所述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
根据所述已排航班数量、所述目标值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
较佳地,所述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所述根据所述已排航班数量、所述目标值和所述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值和所述已排航班数量计算得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所述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确定国外航班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以及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二总补班班次;所述第一总补班班次和所述第二总补班班次之和为所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总补班班次、所述第二总补班班次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所述目标补班信息。
较佳地,所述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所述根据所述已排航班数量、所述目标值和所述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和所述目标值确定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三总补班班次;
获取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各国内航班下不同航司的已排航班数的占比,并根据不同的所述占比以及所述第三总补班班次,确定不同航司分别对应的总调整班次;
根据各所述总调整班次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所述目标补班信息。
较佳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包括:
预先设置所述国内航班和/或所述国外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根据所述补班优先级和所述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较佳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包括:
预先设置所述国内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根据所述补班优先级和所述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预先配置补班方式;所述补班方式包括补班跑道、补班时段以及补班数量;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班数量将所述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已排航班数量、所述目标值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
较佳地,所述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值和所述已排航班数量计算得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所述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确定国外航班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以及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二总补班班次;所述第一总补班班次和所述第二总补班班次之和为所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总补班班次、所述第二总补班班次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所述目标补班信息。
较佳地,所述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和所述目标值确定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三总补班班次;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各国内航班下不同航司的已排航班数的占比,并根据不同的所述占比以及所述第三总补班班次,确定不同航司分别对应的总调整班次;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总调整班次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所述目标补班信息。
较佳地,所述生成模块还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所述国内航班和/或所述国外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第二补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补班优先级和所述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较佳地,所述生成模块还包括: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所述国内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第二补班单元,根据所述补班优先级和所述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预先配置补班方式;确定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获取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根据补班数量将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根据已排航班数量、目标值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本发明解决了针对非正常情况下的航班变更,进行批量补班时全部依赖人工操作的问题,缩短了补班调整所需的时长、降低了人工沟通的成本,最终提高补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的步骤S5的第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的步骤S5的第二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的第一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的第二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适用于AOC(AirportOperations Center,机场运营指挥中心)服务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先配置补班方式;该补班方式包括补班跑道、补班时段以及补班数量。
步骤S2、确定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
步骤S3、获取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
步骤S4、根据补班数量将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
步骤S5、根据已排航班数量、目标值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
例如,9月30日凌晨空管部门发布10月1日在机场上空将会出现大范围的强雷暴天气,持续一整天,所有在西跑道的航班被迫全部停飞,该次强雷暴天气将在10月2日2:00结束。针对该次延误航班,机场AOC服务端预先配置补班方式,确定于10月2日2:00-22:59时段对西跑道进行补班操作。由于已经延误或者取消的航班数量为5个架次,因此确定的补班数量也为5个架次。需要说明的是,补班数量可以根据航空公司前序累积超额航班的数量而确定,例如,若一周内出现多次强雷暴天气,每次强雷暴天气延误航班为4架,3架以及5架,则补班数量为4+3+5=12架。
获取位于西跑道上在2:00-2:59时段内的可供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该空闲时刻的数量可以大于或者等于补班航班对应的架次数量。可以理解的是,该空闲时刻的确定可以由AOC服务端依据预设算法自动计算后确定的空闲时刻,也可以是从航空公司的数据库中获取的原始数据,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西跑道确定的补班数量也为5个架次,则根据该补班数量将西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进行调整,例如,从原始通行能力为10个架次调整至10+5=15个架次的目标值。获取西跑道在2:00-2:59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为5个架次,根据已排航班数量5架次、目标值15架次以及空闲时刻生成对应的目标补班信息,机场的AOC服务端根据该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操作。
在一可实施例的方案中,该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如图2所示,步骤S5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根据目标值和已排航班数量计算得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步骤S52、根据目标补班航班数量、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确定国外航班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以及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二总补班班次;第一总补班班次和第二总补班班次之和为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步骤S53、根据第一总补班班次、第二总补班班次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
步骤S54、预先设置国内航班和国外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步骤S55、根据补班优先级和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本实施例中,参与补班的航班类型包括国内航班和国外航班,目标值为5架次,已排航班数量为5架次,则目标补班航班数量为5+5=10个架次。获取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为40%,则国外航班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为10*40%=4架次,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二总补班班次为10*(1-40%)=6架次。
根据第一总补班班次4架次、第二总补班班次6架次以及获取的位于2:00-2:59时段内的可供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预先设置国内航班和国外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国外航班的优先级大于国内航班的补班优先级。进一步的,若国内航班包括东航航空以及春秋航空时,东航航空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高于春秋航空对应的补班优先级;若国外航班包括航班A、航班B以及航班C,航班A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高于航班B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航班B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高于航班C对应的班次。需要说明的是,补班优先级的设置规则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补班优先级和目标补班信息,生成了新的航班配额单。应该理解,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机场的工作人员的指令对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进行调整,从而再进行自动补班操作。
当航班配额单发布后,在机场的AOC的服务端,就会从待补班的航班中选择目标航班,并将选择的目标航班自动拖到至空闲时刻位置上,即可进行自动补班。
在一可实施例的方案中,该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如图3所示,步骤S5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6、根据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和目标值确定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三总补班班次。
步骤S57、获取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各国内航班下不同航司的已排航班数的占比,并根据不同的占比以及第三总补班班次,确定不同航司分别对应的总调整班次。
步骤S58、根据各总调整班次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
步骤S59、预先设置国内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步骤S60、根据补班优先级和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本实施例中,参与补班的航班类型包括国内航班和国外航班,目标值为5架次,已排航班数量为5架次,则目标补班航班数量5+5=10个架。获取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为0%,也即,参与补班的航班类型仅为国内航班。则根据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0%和目标值15架次确定国内航班对对应的第三总补班架次为10架次。
获取西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国内航班中东航航空和春秋航空对应的已排航班数的占比为3:2,则东航航空在此次补班调整操作中总调整班次为6架次,春秋航空在此次补班调整操作中总调整班次为4架次。根据不同航司对应的总调整班次以及获取的位于2:00-2:59时段内的可供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
若国内航班包括东航航空以及春秋航空时,东航航空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高于春秋航空对应的补班优先级,根据该补班优先级和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应该理解,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机场的工作人员的指令对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进行调整,从而再进行自动补班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航班和国内航班可以在ACDM(Airport-CollaborativeDecision Making,中国航信机场协同决策系统)系统的操作界面上分别查询到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以及第二总补班班次。例如,若东航航班对应的补班班次为4架次,春秋航空对应的补班班次为2架次。在ACDM系统的显示时刻矩阵上,在2:00-2:59时段内存在10个空闲时刻,则国外航班和国内航班进行补班操作时,在航司端,管控席位只需根据目标补班信息按照优先级顺序,从这些空闲时刻中任意选择4架次作为东航航空的补班航班,随后,再在剩余的空闲时刻中任意选择2架次作为春秋航空的补班航班。最后,可以按照预设规范在ACDM系统的操作界面上录入补班航班的航班号,每个航班号都存在对应的起降地以及航路信息,所有信息全部录入以后,各航司端将各补班信息汇总之后,生成目标补班信息,提交至民航总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该方法预先配置补班方式;补班方式包括补班跑道、补班时段以及补班数量;确定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获取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根据补班数量将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根据已排航班数量、目标值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本发明解决了针对非正常情况下的航班变更,进行批量补班时全部依赖人工操作的问题,缩短了补班调整所需的时长、降低了人工沟通的成本,最终提高补班效率;另外,可以实现当只存在国内航司时,根据已排航班数量、补班数量增大后生成的目标值以及空闲时刻自动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该补班信息进行补班,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航班补班调整的效率,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适用于AOC服务端,该系统包括:配置模块110、确定模块120、获取模块130、调整模块140、生成模块150。
其中,配置模块110,用于预先配置补班方式;补班方式包括补班跑道、补班时段以及补班数量。
确定模块120,用于确定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
获取模块130,用于获取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
调整模块140,用于根据补班数量将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
生成模块150,用于根据已排航班数量、目标值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
例如,9月30日凌晨空管部门发布10月1日在机场上空将会出现大范围的强雷暴天气,持续一整天,所有在西跑道的航班被迫全部停飞,该次强雷暴天气将在10月2日2:00结束。针对该次延误航班,机场AOC服务端的配置模块110预先配置补班方式,确定于10月2日2:00-22:59时段对西跑道进行补班操作。由于已经延误或者取消的航班数量为5个架次,因此确定的补班数量也为5个架次。需要说明的是,补班数量可以根据航空公司前序累积超额航班的数量而确定,例如,若一周内出现多次强雷暴天气,每次强雷暴天气延误航班为4架,3架以及5架,则补班数量为4+3+5=12架。
确定模块120获取位于西跑道上在2:00-2:59时段内的可供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该空闲时刻的数量可以大于或者等于补班航班对应的架次数量。可以理解的是,该空闲时刻的确定可以由AOC服务端依据预设算法自动计算后确定的空闲时刻,也可以是从航空公司的数据库中获取的原始数据,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西跑道确定的补班数量也为5个架次,则根据该补班数量将西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进行调整,例如,从原始通行能力为10个架次调整至10+5=15个架次的目标值。获取模块130获取西跑道在2:00-2:59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为5个架次,根据已排航班数量5架次、调整模块140确定目标值15架次以及空闲时刻,生成模块150生成对应的目标补班信息,机场的AOC服务端根据该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操作。
在一可实施例的方案中,生成模块150包括:
计算单元151,用于根据目标值和已排航班数量计算得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152,用于根据目标补班航班数量、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确定国外航班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以及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二总补班班次;第一总补班班次和第二总补班班次之和为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第一生成单元153,用于根据第一总补班班次、第二总补班班次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
第一配置单元154,用于预先设置国内航班和/或国外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第一补班单元155,用于根据补班优先级和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本实施例中,参与补班的航班类型包括国内航班和国外航班,目标值为5架次,已排航班数量为5架次,则计算单元151计算出目标补班航班数量5+5=10个架次。获取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为40%,则第一确定单元152确定的国外航班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为10*40%=4架次,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二总补班班次为10*(1-40%)=6架次。
第一生成单元153根据第一总补班班次4架次、第二总补班班次6架次以及获取的位于2:00-2:59时段内的可供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第一配置单元154预先设置国内航班和国外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国外航班的优先级大于国内航班的补班优先级。进一步的,若国内航班包括东航航空以及春秋航空时,东航航空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高于春秋航空对应的补班优先级;若国外航班包括航班A、航班B以及航班C,航班A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高于航班B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航班B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高于航班C对应的班次。需要说明的是,补班优先级的设置规则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补班单元155根据补班优先级和目标补班信息,生成了新的航班配额单。应该理解,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机场的工作人员的指令对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进行调整,从而再进行自动补班操作。
当航班配额单发布后,在机场的AOC的服务端,自动从待补班的航班中选择目标航班,并将选择的目标航班自动拖到至空闲时刻位置上,即可进行自动补班。
在一可实施例的方案中,如图5所示,该生成模块150包括:第二确定单元156、获取单元157、第二生成单元158、第二配置单元159、第二补班单元160。
其中,第二确定单元156,用于根据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和目标值确定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三总补班班次。
获取单元157,用于获取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各国内航班下不同航司的已排航班数的占比,并根据不同的占比以及第三总补班班次,确定不同航司分别对应的总调整班次。
第二生成单元158,用于根据各总调整班次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
第二配置单元159,用于预先设置国内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第二补班单元160,用于根据补班优先级和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本实施例中,参与补班的航班类型包括国内航班和国外航班,目标值为5架次,已排航班数量为5架次,则第二确定单元156计算的目标补班航班数量5+5=10个架。获取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为0%,也即,参与补班的航班类型仅为国内航班。则获取单元157根据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0%和目标值15架次确定国内航班对对应的第三总补班架次为10架次。
获取西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国内航班中东航航空和春秋航空对应的已排航班数的占比为3:2,则东航航空在此次补班调整操作中总调整班次为6架次,春秋航空在此次补班调整操作中总调整班次为4架次。第二生成单元158根据不同航司对应的总调整班次以及获取的位于2:00-2:59时段内的可供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
若国内航班包括东航航空以及春秋航空时,第二配置单元159预先设置东航航空对应的班次的补班优先级高于春秋航空对应的补班优先级,第二补班单元160根据该补班优先级和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并进行自动补班。应该理解,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机场的工作人员的指令对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进行调整,从而再进行自动补班操作。
当航班配额单发布后,在机场的AOC的服务端,自动从待补班的航班中选择目标航班,并将选择的目标航班自动拖到至空闲时刻位置上,即可进行自动补班。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航班和国内航班可以在ACDM系统的操作界面上分别查询到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以及第二总补班班次。例如,若东航航班对应的补班班次为4架次,春秋航空对应的补班班次为2架次。在ACDM系统的显示时刻矩阵上,在2:00-2:59时段内存在10个空闲时刻,则国外航班和国内航班进行补班操作时,在航司端,管控席位只需根据目标补班信息按照优先级顺序,从这些空闲时刻中任意选择4架次作为东航航空的补班航班,随后,再在剩余的空闲时刻中任意选择2架次作为春秋航空的补班航班。最后,可以按照预设规范在ACDM系统的操作界面上录入补班航班的航班号,每个航班号都存在对应的起降地以及航路信息,所有信息全部录入以后,各航司端将各补班信息汇总之后,生成目标补班信息,提交至民航总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该系统的配置模块预先配置补班方式;确定模块确定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获取模块获取补班跑道在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调整模块根据补班数量将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生成模块根据已排航班数量、目标值以及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本发明解决了针对非正常情况下的航班变更,进行批量补班时全部依赖人工操作的问题,缩短了补班调整所需的时长、降低了人工沟通的成本,最终提高补班效率;另外,可以实现当只存在国内航司时,根据已排航班数量、补班数量增大后生成的目标值以及空闲时刻自动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该补班信息进行补班,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航班补班调整的效率,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实施例3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实施例1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9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电子设备90可以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例如其可以为服务器设备。电子设备9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9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9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92和处理器91)的总线93。
总线93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存储器9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9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923。
存储器9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4的程序/实用工具925,这样的程序模块9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处理器9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本发明实施例1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
电子设备9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9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5进行。并且,模型生成的设备9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通过总线93与模型生成的设备9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模型生成的设备9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磁盘阵列)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电子设备的若干单元/模块或子单元/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模块来具体化。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施例1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的步骤。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的更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擦拭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实现实施例1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的步骤。
其中,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设备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设备上执行。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预先配置补班方式;所述补班方式包括补班跑道、补班时段以及补班数量;
确定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
获取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
根据所述补班数量将所述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
根据所述已排航班数量、所述目标值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所述根据所述已排航班数量、所述目标值和所述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值和所述已排航班数量计算得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所述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确定国外航班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以及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二总补班班次;所述第一总补班班次和所述第二总补班班次之和为所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总补班班次、所述第二总补班班次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所述目标补班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所述根据所述已排航班数量、所述目标值和所述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和所述目标值确定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三总补班班次;
获取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各国内航班下不同航司的已排航班数的占比,并根据不同的所述占比以及所述第三总补班班次,确定不同航司分别对应的总调整班次;
根据各所述总调整班次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所述目标补班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包括:
预先设置所述国内航班和/或所述国外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根据所述补班优先级和所述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5.如权利要求3所示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包括:
预先设置所述国内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根据所述补班优先级和所述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6.一种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预先配置补班方式;所述补班方式包括补班跑道、补班时段以及补班数量;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的可供补班调整的多个空闲时刻;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已排航班数量;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班数量将所述补班跑道对应的进港通行能力或者出港通行能力增大至目标值;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已排航班数量、所述目标值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目标补班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补班信息进行补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值和所述已排航班数量计算得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所述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确定国外航班对应的第一总补班班次以及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二总补班班次;所述第一总补班班次和所述第二总补班班次之和为所述目标补班航班数量;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总补班班次、所述第二总补班班次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所述目标补班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班方式还包括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国内外航司航班的分配比例和所述目标值确定国内航班对应的第三总补班班次;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补班跑道在所述补班时段内各国内航班下不同航司的已排航班数的占比,并根据不同的所述占比以及所述第三总补班班次,确定不同航司分别对应的总调整班次;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总调整班次以及所述空闲时刻,生成所述目标补班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还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所述国内航班和/或所述国外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第一补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补班优先级和所述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还包括: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所述国内航班进行补班调整时,不同航司对应的补班优先级;
第二补班单元,根据所述补班优先级和所述目标补班信息,生成新的航班配额单以进行自动补班。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314147.8A 2021-03-24 2021-03-24 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2990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4147.8A CN112990725A (zh) 2021-03-24 2021-03-24 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4147.8A CN112990725A (zh) 2021-03-24 2021-03-24 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0725A true CN112990725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34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4147.8A Pending CN112990725A (zh) 2021-03-24 2021-03-24 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072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21233A1 (en) * 2010-07-15 2012-08-30 Thomas Whi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arture Metering from Airports
CN102930342A (zh) * 2012-09-10 2013-02-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跑道进离场航班时隙协同分配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03218681A (zh) * 2013-03-19 2013-07-24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航空枢纽应急管控方法
CN106530174A (zh) * 2016-11-02 2017-03-22 合肥飞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定义计算的航班调减运行监控方法
CN108985621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风险管控的区域多机场不正常航班恢复方法
CN112070291A (zh) * 2020-08-28 2020-12-11 飞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航班正常性的tsat时刻优化方法
CN112132484A (zh) * 2020-09-30 2020-12-25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航班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2330983A (zh) * 2020-10-23 2021-02-05 杭州优迈科思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不正常航班一体化智能恢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21233A1 (en) * 2010-07-15 2012-08-30 Thomas Whi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arture Metering from Airports
CN102930342A (zh) * 2012-09-10 2013-02-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跑道进离场航班时隙协同分配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03218681A (zh) * 2013-03-19 2013-07-24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航空枢纽应急管控方法
CN106530174A (zh) * 2016-11-02 2017-03-22 合肥飞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定义计算的航班调减运行监控方法
CN108985621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风险管控的区域多机场不正常航班恢复方法
CN112070291A (zh) * 2020-08-28 2020-12-11 飞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航班正常性的tsat时刻优化方法
CN112132484A (zh) * 2020-09-30 2020-12-25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航班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2330983A (zh) * 2020-10-23 2021-02-05 杭州优迈科思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不正常航班一体化智能恢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0309B2 (en) Resilient enhancement of trajectory-based operations in aviation
Jacquillat et al. A roadmap toward airport demand and capacity management
US7500001B2 (en) Computer resource distribution method based on prediction
US8793365B2 (en) Environmental and computing cost reduction with improved reliability in workload assignment to distributed computing nodes
Saddoune et al. Integrated airline crew pairing and crew assignment by dynamic constraint aggregation
TW201818307A (zh) 飛機維修方法及其配置系統和計算設備
TW202038182A (zh) 航班調整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儲存媒體
CN111191920A (zh) 大规模地面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462533B (zh) 航班起飞时刻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180039679A1 (en)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disparate data from isolated data sources
US20050246208A1 (en) Using software agents to schedule airline flights
CN111932099A (zh) 营销业务管理系统及营销业务管理方法
CN111651673A (zh) 往返机票组合产品呈现的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US1189352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holistic airline schedule recovery solutions accounting for operations, crew, and passengers
CN112990725A (zh) 航班自动补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966950A (zh) 限流条件下航班排期的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8492088B (zh) 航班登机口最佳发布时刻探寻方法与业务执行方法
US20130110564A1 (en) Spot pricing to reduce workload in a data center
CN116090959A (zh) 邮轮物资采购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66942A (zh) 自动调整航班排期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8986557B (zh) 一种多对多航班时刻调换系统及方法
CA3021282A1 (en)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disparate data from isolated data sources
CN117726050B (zh) 目标航班任务的执行数量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hitt Using different response-time requirements to smooth time-varying demand for service
CN117273406B (zh) 基于甘特图的民航机场运行指挥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