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7847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7847A
CN112987847A CN201911209867.7A CN201911209867A CN112987847A CN 112987847 A CN112987847 A CN 112987847A CN 201911209867 A CN201911209867 A CN 201911209867A CN 112987847 A CN112987847 A CN 112987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portion
electronic device
pivot
sliding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98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友史
刘志钧
凌正南
戴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2098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7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7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78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机体、连接环、第二机体以及第三机体。连接环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环的第一连接部滑接第一机体,且连接环的第二连接部枢接第二机体。第三机体设置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第三机体的两端分别枢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整合有双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具备多任务处理与高效能运算等优势,且便于随身携带,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显示器技术的发展并考虑到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整合有双显示器的笔记本电脑遂被提出。一般而言,双显示器包括主显示器与辅助显示器,用以分别显示母子画面。另一方面,辅助显示器可整合有触控功能,用以显示虚拟键盘。
一般来说,主显示器枢接辅助显示器,且辅助显示器枢接主机。彼此枢接的主显示器与辅助显示器采用高扭力设计,而彼此枢接的辅助显示器与主机同样采用高扭力设计,用以支撑住相对于主机展开或抬升后的主显示器与辅助显示器。然而,前述高扭力设计容易造成使用者无法顺畅地翻动主显示器与辅助显示器,或者是,主显示器与辅助显示器容易因使用者施力过大而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良好的操作便利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机体、连接环、第二机体以及第三机体。连接环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环的第一连接部滑接第一机体,且连接环的第二连接部枢接第二机体。第三机体设置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第三机体的两端分别枢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第二机体透过连接环连接第一机体,其中连接环具有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的运动自由度,且连接环具有相对于第一机体滑动的运动自由度。因此,第二机体可透过连接环顺畅地且稳定地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与滑动。另一方面,因第三机体的两端分别枢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与滑动时的第二机体可同步带动第三机体,使第三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操作便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两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自闭合状态转换至展开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
100: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1:第一枢接部;
112:滑接部;
112b:滑槽;
113、123:沟槽;
114:第一凹陷;
115:第二凹陷;
116:耐磨条;
120:第二机体;
121:第二枢接部;
122:第三枢接部;
130:第三机体;
131:第四枢接部;
132:第五枢接部;
140:连接环;
140a:O型环;
140b:第一销轴;
140c:第二销轴;
141:第一连接部;
142: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与图1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两不同状态的示意图。图2A至图2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自闭合状态转换至展开状态的侧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其包括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以及第三机体130。第一机体110可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机,且具备数据运算与数据储存等功能。第二机体120可为主显示器,且电性连接第一机体110。第三机体130设置在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其中第三机体130可为辅助显示器,且电性连接第一机体110。
如图1A与图2A所示,在闭合状态下,第三机体130盖合于第一机体110上,且第二机体120盖合于第三机体130上。此时,第三机体130被夹持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且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被第三机体130隔开。如图1B与图2C,在展开状态下,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且第三机体13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抬升。此时,主显示器的显示面与辅助显示屏幕的显示面皆暴露于外,以便于使用者观看或操作。
请参考图1A、图1B以及图2A,电子装置100更包括连接环140,用以连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具体而言,连接环140包括第一连接部141与第二连接部142,其中第一连接部141滑接第一机体110,且第二连接部142枢接第二机体120。第三机体130的两端分别枢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因连接环140具有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的运动自由度,且连接环140具有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滑动的运动自由度,第二机体120可透过连接环140顺畅地且稳定地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滑动。因第三机体130的两端分别枢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滑动时的第二机体120可同步带动第三机体130,使第三机体13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电子装置100具有良好的操作便利性。
第一机体110包括第一枢接部111与相对于第一枢接部111的滑接部112,且第一枢接部111与滑接部112分别位在第一机体110的两侧。举例来说,第一枢接部111位在第一机体110的前侧,且滑接部112位在第一机体110的后侧。第二机体120包括第二枢接部121与并邻于第二枢接部121的第三枢接部122,其中第二枢接部121与第三枢接部122位在第二机体120的同一侧,且第三枢接部122较第二枢接部121靠近第一机体110的第一枢接部111。举例来说,第二枢接部121与第三枢接部122位在第二机体120的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140的第一连接部141滑接第一机体110的滑接部112,且第二连接部142枢接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枢接部121。另一方面,第三机体130包括第四枢接部131与相对于第四枢接部131的第五枢接部132,且第四枢接部131与第五枢接部132分别位在第三机体130的两侧。举例来说,第四枢接部131位在第三机体130的前侧,且第五枢接部132位在第三机体130的后侧。第三机体130的第四枢接部131枢接第一机体110的第一枢接部111,且第三机体130的第五枢接部132枢接第二机体120的第三枢接部122。
举例来说,彼此枢接的第三机体130的第四枢接部131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枢接部111采用无扭力设计,故能提高第三机体13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时的顺畅度,并提高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滑动时的顺畅度。
如图1A与图2A所示,第一机体110的滑接部112具有相连通的卡槽112a与滑槽112b。在闭合状态下,连接环140的第一连接部141卡合于卡槽112a,以确保第二机体120与第三机体130不会任意地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滑动。
如图2B与图2C所示,当使用者施力于第二机体120中远离第二枢接部121的一侧以使第二机体120透过连接还14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滑动时,连接环140的第一连接部141移出卡槽112a并移入滑槽112b。在第二机体120持续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滑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部141在滑槽112b内往第一枢接部111滑动。另一方面,第一机体110的第一枢接部111作为第三机体130的旋转支点,且第三机体130的第五枢接部132作为第二机体120的施力点,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滑动时的第二机体120透过第三枢接部122施力于第三机体130的第五枢接部132,使得第三机体130依第一枢接部111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抬升,且第二机体120的转向与第三机体130的转向互为相反。
举例来说,彼此枢接的第三机体130的第五枢接部132与第二机体120的第三枢接部122采用高扭力设计,故能维持住相对展开后的第二机体120与第三机体130所处的状态,避免第二机体120与第三机体130相对滑脱。因此,电子装置100不仅便于使用者操作,也具有良好的可靠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140可包括O型环140a、第一销轴140b以及第二销轴140c,其中第一销轴140b与第二销轴140c穿设于O型环140a,且第一销轴140b并列或平行于第二销轴140c。第一销轴140b作为第一连接部141,且用以卡入卡槽112a或在滑槽112b内滑动。第二销轴140c作为第二连接部142,且用以枢接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枢接部121。连接环140可用以防止第二机体120脱离第一机体110,并提高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滑动时的顺畅度与稳定度。
请参考图1A、图1B以及图2A,第一机体110具有连通滑槽112b的沟槽113,且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枢接部121具有对位于沟槽113的沟槽123。沟槽113用以容纳连接环140的一部分,且沟槽123用以容纳连接环140的另一部分,以提高电子装置100的机构整合度。
另一方面,第一机体110具有第一凹陷114与相对于第一凹陷114的第二凹陷115,且第一凹陷114与第二凹陷115分别位在第一机体110的两侧。举例来说,第一凹陷114位在第一机体110的前侧,而第二凹陷115位在第一机体110的后侧。进一步而言,第一凹陷114邻近第一枢接部111,且用以容纳第三机体130的第四枢接部131。第二凹陷115邻近滑接部112,且用以容纳第三机体130的第五枢接部132与第二机体120的第三枢接部122。
如图2B与图2C所示,当连接环140的第一连接部141在滑槽112b内往第一枢接部111滑动时,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枢接部121接触第一机体110,以提高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与滑动时的顺畅度与稳定度。由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枢接部121接触第一机体110,且第三机体130的第四枢接部131枢接第一机体110的第一枢接部111,因此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枢接部121与第三机体130的第四枢接部131构成两点支撑。前述两点支撑配合彼此枢接的第三机体130的第五枢接部132与第二机体120的第三枢接部122的高扭力设计,便能稳固地支撑起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后的第二机体120与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抬升后的第三机体130,并维持住相对展开后的第二机体120与第三机体130所处的状态。
如图1A与图1B所示,第一机体110设有耐磨条116,且耐磨条116位在第一机体110中面向第二机体120的表面上。当连接环140的第一连接部141在滑槽112b内往第一枢接部111滑动时,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枢接部121接触耐磨条116,以避免损伤第一机体110的表面。当连接环140的第一连接部141卡合于卡槽112a时,第二机体120的第二枢接部121与耐磨条116分离开来。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第二机体透过连接环连接第一机体,其中连接环具有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的运动自由度,且连接环具有相对于第一机体滑动的运动自由度。因此,第二机体可透过连接环顺畅地且稳定地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与滑动。另一方面,因第三机体的两端分别枢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与滑动时的第二机体可同步带动第三机体,使第三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操作便利性。
在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下,由于第二机体的第二枢接部接触第一机体,且第三机体的第四枢接部枢接第一机体的第一枢接部,因此第二机体的第二枢接部与第三机体的第四枢接部构成两点支撑。前述两点支撑配合彼此枢接的第三机体的第五枢接部与第二机体的第三枢接部的高扭力设计,便能稳固地支撑起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后的第二机体与相对于第一机体抬升后的第三机体,并维持住相对展开后的第二机体与第三机体所处的状态。因此,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
连接环,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
第二机体,其中该连接环的该第一连接部滑接该第一机体,且该连接环的该第二连接部枢接该第二机体;以及
第三机体,设置在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该第三机体的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体包括第一枢接部与相对于该第一枢接部的滑接部,该第二机体包括并邻的第二枢接部与第三枢接部,且该第三机体包括第四枢接部与相对于该第四枢接部的第五枢接部,该第一连接部滑接该滑接部,且该第二连接部枢接该第二枢接部,该第四枢接部枢接该第一枢接部,且该第五枢接部枢接该第三枢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接部具有相连通的卡槽与滑槽,且该第一连接部卡合于该卡槽或移出该卡槽并移入该滑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体具有连通该滑槽的沟槽,且该第二机体具有对位于该第一机体的该沟槽的另一沟槽,该第一机体的该沟槽容纳该连接环的一部分,且该第二机体的该沟槽容纳该连接环的另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环包括O型环、第一销轴以及第二销轴,且该第一销轴与该第二销轴穿设于该O型环,该第一销轴滑接该滑接部,且该第二销轴该第二枢接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体具有第一凹陷与相对于该第一凹陷的第二凹陷,该第一凹陷邻近该第一枢接部,且用以容纳该第四枢接部,该第二凹陷邻近该滑接部,且用以容纳该第五枢接部与该第三枢接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体设有耐磨条,且该耐磨条位在该第一机体中面向该第二机体的表面上,该第二枢接部接触该耐磨条或该第二枢接部与该耐磨条分离开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机体为主显示器,且该第三机体为辅助显示器。
CN201911209867.7A 2019-12-02 2019-12-02 电子装置 Withdrawn CN112987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9867.7A CN112987847A (zh) 2019-12-02 2019-12-02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9867.7A CN112987847A (zh) 2019-12-02 2019-12-02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7847A true CN112987847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30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9867.7A Withdrawn CN112987847A (zh) 2019-12-02 2019-12-02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784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8277U (en) * 2009-06-05 2009-11-01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structure capable of angle adjust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60334052A1 (en) * 2015-05-12 2016-11-17 Asustek Computer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253154A (zh) * 2017-07-16 2019-01-22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与应用此转轴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10005698A (zh) * 2017-12-26 2019-07-12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CN110045790A (zh) * 2018-01-04 2019-07-2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8277U (en) * 2009-06-05 2009-11-01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structure capable of angle adjust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60334052A1 (en) * 2015-05-12 2016-11-17 Asustek Computer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253154A (zh) * 2017-07-16 2019-01-22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与应用此转轴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10005698A (zh) * 2017-12-26 2019-07-12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CN110045790A (zh) * 2018-01-04 2019-07-2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359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201466B2 (en) Portable computer
US2021012439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4915448B2 (ja) 電子機器
US6845005B2 (en) Portable computer usable in a laptop and tablet configurations
US9003607B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pplied to rotary shafts
EP262676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4638403B2 (ja) スライド・回転取付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US1184174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913526B (zh) 电子装置
CN113534893B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2987847A (zh) 电子装置
CN107368148B (zh) 支撑机构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US20210325938A1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15308B (zh) 電子裝置
US7881049B2 (e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WM601511U (zh) 電子裝置
CN112524143B (zh) 电子装置
CN111684389A (zh) 用于处理、发送和接收信息、声音和视频的便携式设备
CN212411105U (zh) 电子装置
CN113093865B (zh) 电子装置
CN212749670U (zh) 电子装置
EP4020119B1 (en) Touch pad structure with a rotatable guiding component
CN108506686B (zh) 电子装置及其支撑架
CN114237350A (zh) 笔记本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