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7350A - 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7350A
CN114237350A CN202111591096.XA CN202111591096A CN114237350A CN 114237350 A CN114237350 A CN 114237350A CN 202111591096 A CN202111591096 A CN 202111591096A CN 114237350 A CN114237350 A CN 114237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ebook computer
display
touch
supporting plate
touch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10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10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73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7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7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转动连接的显示器和主机,主机的操控面板上设有触摸板,触摸板位于主机的背离显示器的一侧;触摸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固定在操控面板上,第一部分的背离显示器的一侧为扩展侧,第二部分可绕扩展侧旋转;其中,触摸板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触摸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部分层叠在第一部分上,触摸板实现输入功能;触摸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部分展平在第一部分的扩展侧,触摸板实现显示功能。本发明提供的笔记本电脑,不同状态下的触摸板具有不同的功能,可分别满足用户的方便操作的需求和多屏显示的需求。

Description

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简称笔记本,特点是机身小巧、轻薄,是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
在相关技术中,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器外壳、机身外壳、显示屏、键盘、主板和电池等,其中,显示屏安装在显示器外壳上,键盘安装在机身外壳上,主板和电池等部件安装在机身外壳内。为方便操作,笔记本电脑的机身外壳上通常还设有触摸板。
然而,现有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功能单一,致使笔记本电脑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用于解决现有触摸板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转动连接的显示器和主机,主机的操控面板上设有触摸板,触摸板位于主机的背离显示器的一侧;
触摸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固定在操控面板上,第一部分的背离显示器的一侧为扩展侧,第二部分可绕扩展侧旋转;
其中,触摸板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触摸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部分层叠在第一部分上,触摸板实现输入功能;触摸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部分展平在第一部分的扩展侧,触摸板实现显示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包括转动连接的显示器和主机,显示器主要用于输出图像,主机主要用于计算处理信息,并且,主机的操控面板上还设有触摸板,触摸板位于主机的背离显示器的一侧,触摸板作为输入设备具有输入功能,触摸板可通过感应用户手指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器上光标的动作,以方便操控电脑,除此之外,本发明中的触摸板还具有显示功能,可用于输出图像,与显示器共同构成双屏显示,以便笔记本电脑可同时显示多个任务。具体的,触摸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固定在操控面板上,并靠近操控面板的边缘设置,第一部分的背离显示器的一侧为扩展侧,第二部分可绕扩展侧旋转,触摸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部分层叠在第一部分上,触摸板实现输入功能;触摸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部分展平在第一部分的扩展侧,触摸板实现显示功能,不同状态下的触摸板具有不同的功能,可分别满足用户的方便操作的需求和多屏显示的需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摸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部分的背离第一部分的表面,不超出操控面板的表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扩展侧不超出主机的侧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摸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柔性显示层和触摸感应层;
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操控面板上,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背离显示器的一侧;柔性显示层覆盖在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两者的相向的一侧表面,触摸感应层覆盖在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表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支撑板的侧边设有卡口,操控面板上设有卡接部,卡接部卡接于卡口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卡接部包括推钮、卡钩、连杆和弹簧;
操控面板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包括明槽段和暗槽段,推钮和弹簧设于明槽段内,并且,推钮伸出明槽段外,连杆设于暗槽段内,卡钩设于安装槽外,连杆的一端与推钮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卡钩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铰链结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铰链结构的两端分别伸出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有避让槽,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支撑板上的避让槽内,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的避让槽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铰链结构中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扭转段和第二扭转段,第一扭转段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内,第二扭转段设置于第二连接板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主板,主板安装在主机内,柔性显示层和触摸感应层均与主板电连接。
本发明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板处于折叠状态下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板处于展开状态下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断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断面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c断面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断面隐去铰链结构和扭转弹簧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触摸板;101-第一部分;1011-扩展侧;102-第二部分;110-第一支撑板;120-第二支撑板;121-卡口;1211-内卡口;1212-外卡口;130-柔性显示层;140-触摸感应层;150-铰链结构;151-第一连接板;152-第二连接板;160-扭转弹簧;161-第一扭转段;162-第二扭转段;171-第一侧壁;172-第二侧壁;180-避让槽;190-保护层;
200-主机;210-操控面板;211-安装槽;2111-明槽段;2112-暗槽段;212-卡接部;2121-推钮;2122-卡钩;2123-连杆;
30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笔记本电脑,简称笔记本,又称“便携式电脑,手提电脑、掌上电脑或膝上型电脑”,特点是机身小巧、轻薄,相较于台式电脑来说,携带更加方便,是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
笔记本电脑通常包括显示器外壳、机身外壳、显示屏、键盘、主板和电池等,其中,显示器外壳和机身外壳转动连接,显示屏安装在显示器外壳上并共同构成显示器,显示器主要用于输出图像;键盘安装在机身外壳上,主板和电池等部件安装在机身外壳内并共同构成主机,主机主要用于计算处理信息。
另外,由于笔记本电脑有着便携性的需求,一般情况下,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的尺寸最大只有15.6寸。
为方便操作,笔记本电脑的机身外壳上通常还设有触摸板,触摸板主要用于输入指令、控制显示屏上的光标,受笔记本电脑大小的限制,触摸板的大小通常只有4-6寸。
然而,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功能单一,在很多场景下,笔记本电脑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例如,需要同时显示多个文档时,一块只有15.6寸的显示屏,不能满足人们的信息显示需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包括转动连接的显示器和主机,主机的操控面板上设有触摸板,触摸板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触摸板处于折叠状态时,触摸板实现输入功能,触摸板处于展开状态时,触摸板实现显示功能,可分别满足用户的方便操作的需求和多屏显示的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板处于折叠状态下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板处于展开状态下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包括转动连接的显示器300和主机200,显示器300主要用于输出图像,主机200主要用于计算处理信息。
其中,显示器300包括显示器300外壳和显示屏,显示屏安装在显示器300外壳上;主机200包括机身外壳和主板、键盘和电池等,主板和电池安装在机身外壳内,键盘安装在机身外壳上,显示器300外壳和机身外壳转动连接。当显示器300外壳和机身外壳转动至重叠时,即当笔记本电脑处于闭合状态时,键盘位于主机200朝向显示器300的一面,主机200上安装有键盘的一面称为操控面板210。
另外,主机200的操控面板210上还设有触摸板100,触摸板100位于主机200的背离显示器300的一侧,本实施例的触摸板100不仅具有输入功能还具有显示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主机200的背离显示器300的一侧”是基于图1和图2中,处于打开状态的笔记本进行的描述。
具体的,触摸板100包括第一部分101和第二部分102,第一部分101固定在操控面板210上,第一部分101的背离显示器300的一侧为扩展侧1011,第二部分102可绕扩展侧1011旋转,以实现触摸板100在输入功能和显示功能之间的切换。
如图1和图2所示,触摸板100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触摸板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部分102层叠在第一部分101上,触摸板100实现输入功能,触摸板100可通过感应用户手指的移动来控制显示器300上光标的动作,以方便操控电脑;触摸板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部分102展平在第一部分101的扩展侧1011,触摸板100实现显示功能,可用于输出图像,与显示器300共同构成双屏显示,以避免笔记本电脑因屏幕太小,无法同时显示多个任务,例如,采用本笔记本电脑的用户便可以同时查看多个文档。可见,不同状态下的触摸板100具有不同的功能,可分别满足用户的方便操作的需求和多屏显示的需求。
例如上文提的主屏进行幻灯片放映,副屏要与其他人打开聊天软件的场景,另外还有如主屏放了正在编辑的文档,折叠屏放需要参照的文档或者模板的场景等
示例性的,触摸板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部分102的背离第一部分101的表面,可以不超出操控面板210的表面,以便触摸板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笔记本电脑也能够折叠在一起,方便收纳。
再次参看图1,第一部分101的扩展侧1011可以不超出主机200的侧边,以使在折叠状态下的触摸板100可以完全收纳在笔记本电脑的操控面板210内,避免在折叠状态下的触摸板100从笔记本电脑的侧边突出,造成收纳不便,并磕碰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主机200的侧边”指的是图1和图2中,当笔记本电脑处于打开状态时,主机200背离显示器300一侧的侧边。
图3为图1中a-a断面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断面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触摸板10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板110、第二支撑板120、柔性显示层130和触摸感应层140,其中,第一支撑板110固定在操控面板210上,第二支撑板120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10的背离显示器300的一侧,以便第二支撑板120向远离显示器300的方向展开。并且,柔性显示层130覆盖在第一支撑板110及第二支撑板120两者的相向的一侧表面,触摸感应层140覆盖在第二支撑板120的另一侧表面。
另外,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主板,主板安装在主机200内,柔性显示层130和触摸感应层140均与主板电连接,以分别连接到主板上的显示功能模块和输入功能模块。类似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屏手机,触摸板100显示功能和输入功能之间的切换可以由状态控制器实现,状态控制器可以安装在触摸板100内,也可以安装在主板内的其他位置上。
示例性的,柔性显示层130和触摸感应层140均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与主板电连接,触摸板100内可以设有一块柔性电路板,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可以为中空结构,柔性电路板可以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内,以降低成本,并且,柔性电路板也可弯折,方便布局。或者,触摸板100内也可以设有两块柔性电路板,一块安装在柔性显示层130与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之间,另一块安装在触摸板100和第二支撑板120之间。
柔性显示层130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层,OLED显示层由基板、阴极、阳极、发光层等部分构成,OLED的发光层比较轻,因此它的基板可使用富于柔韧性的材料,并且,除柔韧性好外,OLED显示层还具有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发光效率高等优点。
触摸感应层140是一种可以利用手指的滑动操作来控制移动游标的输入装置。触摸感应层140是借由电容感应来获知手指移动情况的,当手指接触到触摸感应层140时,触摸感应层140上的静电场会发生改变,使其电容量发生改变,与触摸感应层140连接的柔性电路板将会检测出电容改变量,转换成坐标,并传送给笔记本电脑的主板。柔性电路板会不停地测量和报告出坐标,多个坐标组成移动轨迹,从而使得笔记本电脑能够探知手指的动作和位置。并且,还可以将探知到不同的动作和位置设置为不同的指令,例如,手指双击的动作可以设置为确定,以方便使用者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不同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触摸感应层140的尺寸可以为4-6寸,例如,触摸感应层140的尺寸可以为5寸、5.6寸等,柔性显示层130的大小大概为触摸感应层140的两倍,如此,柔性显示层130的尺寸可以达到8-12寸,例如,柔性显示层130的尺寸可以为9寸、11寸等。
在本实施例中,触摸感应层140的尺寸可以为5寸,柔性显示层130的尺寸可以为10寸。若此时显示器300上屏幕的尺寸为15.6寸,15.6寸再加上一块10寸的柔性显示层130,足够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显示信息需求。例如,显示器300上的主屏进行幻灯片放映时,触摸板100上的副屏可以打开聊天软件与他人沟通,或者,显示器300上的主屏放有正在编辑的文档时,触摸板100上的副屏可以用于显示需要参照的文档或者模板等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另外,类似于手机或平板的显示屏,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层130可以为触控层,手指可以直接在柔性显示层130上滑动操作。当触摸板100处于展开状态时,显示器300上的主屏可以外接鼠标进行操作,以避免反复折叠触摸板100,可增长触摸板100的使用寿命。
图5为图2中c-c断面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触摸板100的侧边可以向上延伸形成第一侧壁171,触摸板100的侧边可以向下延伸形成第二侧壁172,柔性显示层130可以粘接在第一侧壁171、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围设成的安装空间内,触摸感应层140可以粘接在第二侧壁172和第二支撑板120围设成的安装空间内。第一侧壁171和第二侧壁172具有定位作用,可将柔性显示层130和触摸感应层140准确地粘贴在预设位置,提高组装效率,并且,第一侧壁171和第二侧壁172还具有保护柔性显示层130和触摸感应层140侧边的作用,可避免柔性显示层130和触摸感应层140出现翘边或脱落等问题,以增长触摸板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柔性显示层130可以通过点胶的方式粘接在第一侧壁171、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围设成的安装空间内,触摸感应层140可以通过点胶的方式粘接在第二侧壁172和第二支撑板120围设成的安装空间内,点胶方式可精确控制胶量,粘接牢固且操作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向上”、“向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进一步避免柔性显示层130和触摸感应层140出现翘边或脱落等问题,还可以增大第一侧壁171和第二侧壁172的高度,使第一侧壁171突出柔性显示层130的表层,使第二侧壁172突出触摸感应层140的表层,以将柔性显示层130和触摸感应层140的侧边分别完全保护在第一侧壁171和第二侧壁172内。
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可以通过铰链结构150连接,铰链结构150可以设置为表链式结构,材料可以为钛合金等金属材料,表链式结构成本低,性能好,方便维护,结构间隙小,不易进水和灰尘。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折叠屏手机中常用的铰链结构150包括齿轮式结构和表链式结构,在另一些示例中,铰链结构150也可以设置为齿轮式结构。
为方便装配,第一支撑板110还可以和主机200的壳体一体成型,以减少连接件的使用数量,简化装配流程,提高装配效率。
图6为图4中的断面隐去铰链结构和扭转弹簧的示意图。如图4和图6所示,铰链结构150的两端可以分别伸出有第一连接板151和第二连接板152,第一连接板151与第一支撑板110连接,第二连接板152与第二支撑板120连接。相应的,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上可以均设置有避让槽180,第一连接板151位于第一支撑板110上的避让槽180内,第二连接板152位于第二支撑板120上的避让槽180内,以实现铰链结构150与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的连接。
另外,在触摸板100背离操控面板210的一侧,即图4中的下侧,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之间可以设有保护层190,保护层190由柔性材料制成,可以保护铰链结构150,避免该处进水。
再次参看图3和图4,铰链结构150中可以设有扭转弹簧160,扭转弹簧16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扭转段161和第二扭转段162,第一扭转段161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51内,第二扭转段162设置于第二连接板152内。扭转弹簧160的第一扭转段161可以和第二扭转段162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板120相对与第一支撑板110旋转展开,以方便触摸板100由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
图7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支撑板120的侧边可以设有卡口121,操控面板210上可以设有卡接部212,卡接部212卡接于卡口121内,触摸板100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折叠状态后,以方便使触摸板100保持折叠状态,避免触摸板100自动展开。
示例性的,卡接部212可以包括推钮2121、卡钩2122、连杆2123和弹簧(图中未示出)。操控面板210上设有安装槽211,安装槽211包括明槽段2111和暗槽段2112,推钮2121和弹簧设于明槽段2111内,并且,推钮2121伸出明槽段2111外,连杆2123设于暗槽段2112内,卡钩2122设于安装槽211外,连杆2123的一端与推钮2121连接,连杆2123的另一端与卡钩2122连接。
其中,推钮2121的高度可以低于控制面板上键盘的高度,以避免影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
沿图7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推动推钮2121,弹簧受压压缩,推钮2121可通过连杆2123带动卡钩2122向箭头指示方向移动,松开推钮2121后,弹簧伸长复位,推钮2121可通过连杆2123带动卡钩2122向箭头指示相反方向移动到初始位置。
如图8所示,卡口121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20上的第一侧壁171上,卡口121可以包括内卡口1211和外卡口1212,外卡口1212位于第一侧壁171远离显示屏的一侧,内卡口1211位于外卡口1212靠近显示屏的一侧并与外卡口1212连通,卡钩2122可在外卡口1212内移动,卡钩2122可卡入内卡口1211内实现卡接,或者,卡钩2122可脱离内卡口1211解除卡接。
展开过程:沿图7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推动推钮2121,弹簧受压压缩,推钮2121带动卡钩2122向箭头指示方向移动,卡钩2122可移动至外卡口1212内,脱离内卡口1211解除卡接,此时,第二支撑板120在扭转弹簧160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支撑板110旋转展开。
折叠过程:第二支撑板12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支撑板110旋转合闭,卡钩2122可移动至外卡口1212内并接触到卡口121的壁面,此时,卡钩2122受到向图7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的外力,弹簧受压压缩,卡钩2122带动推钮2121向箭头指示方向移动,卡钩2122移动到内卡口1211的位置后,弹簧伸长,卡钩2122可卡入内卡口1211内实现卡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笔记本电脑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笔记本电脑的操控面板210上还可以设有左按钮和右按钮,左按钮可以靠近触摸板100的左侧设置,右按钮可以靠近触摸板100的右侧设置,以作为鼠标左键和右键的替代品。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的显示器和主机,所述主机的操控面板上设有触摸板,所述触摸板位于所述主机的背离所述显示器的一侧;
所述触摸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操控面板上,所述第一部分的背离所述显示器的一侧为扩展侧,所述第二部分绕所述扩展侧旋转;
其中,所述触摸板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触摸板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层叠在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触摸板实现输入功能;所述触摸板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展平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扩展侧,所述触摸板实现显示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板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部分的背离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不超出所述操控面板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侧不超出所述主机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柔性显示层和触摸感应层;
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操控面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背离所述显示器的一侧;所述柔性显示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两者的相向的一侧表面,所述触摸感应层覆盖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边设有卡口,所述操控面板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推钮、卡钩、连杆和弹簧;
所述操控面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明槽段和暗槽段,所述推钮和弹簧设于所述明槽段内,并且,所述推钮伸出所述明槽段外,所述连杆设于所述暗槽段内,所述卡钩设于所述安装槽外,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推钮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卡钩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铰链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的两端分别伸出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避让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避让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中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扭转段和第二扭转段,所述第一扭转段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内,所述第二扭转段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安装在所述主机内,所述柔性显示层和所述触摸感应层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CN202111591096.XA 2021-12-23 2021-12-23 笔记本电脑 Pending CN114237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1096.XA CN114237350A (zh) 2021-12-23 2021-12-23 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1096.XA CN114237350A (zh) 2021-12-23 2021-12-23 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7350A true CN114237350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2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1096.XA Pending CN114237350A (zh) 2021-12-23 2021-12-23 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735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41885U (zh) * 2013-05-20 2013-10-16 汤中亮 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
CN207473463U (zh) * 2017-05-16 2018-06-08 李吉杰 双屏带触摸功能笔记本电脑
CN209028592U (zh) * 2018-11-07 2019-06-25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带电子纸显示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
CN110347208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折叠式电子输入装置
CN212515725U (zh) * 2020-08-07 2021-02-09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折叠式触摸板及其构成的笔记本电脑
WO2021091542A1 (en) * 2019-11-06 2021-05-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Keyboard housings with flexible touch sensing componen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41885U (zh) * 2013-05-20 2013-10-16 汤中亮 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
CN207473463U (zh) * 2017-05-16 2018-06-08 李吉杰 双屏带触摸功能笔记本电脑
CN110347208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折叠式电子输入装置
CN209028592U (zh) * 2018-11-07 2019-06-25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带电子纸显示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
WO2021091542A1 (en) * 2019-11-06 2021-05-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Keyboard housings with flexible touch sensing components
CN212515725U (zh) * 2020-08-07 2021-02-09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折叠式触摸板及其构成的笔记本电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6580B2 (en) Instrument-activated sub-surface computer buttons and system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US6944012B2 (en) Tablet computer keyboard and system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US91043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754205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witching viewing orientations of a display
US7599178B2 (en)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bodie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ase using the same
US743317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universal human interface
US7025274B2 (en) Tablet computer protective display cover and system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JP4915448B2 (ja) 電子機器
JP4302088B2 (ja)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タブレット・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US6780019B1 (en) Pen-based computing system with a releasable socket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base unit to a tablet unit
CN110119218B (zh) 触控模块及具有触控模块的电子计算器
CN111258377A (zh) 键盘装置
US744700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moveable case
US1126280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90300251A1 (en) Computer equipment
US20080030942A1 (en)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US20030197745A1 (e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keyboard
CN114237350A (zh) 笔记本电脑
EP4086728A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27199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or
JP4983459B2 (ja) 電子機器
US2012024316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9302992U (zh) 复合触控与键盘总成及电子装置
CN221056873U (zh) 一种笔记本底座及具有其的笔记本电脑
CN113970955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