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3092B - 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3092B
CN112983092B CN202110168651.1A CN202110168651A CN112983092B CN 112983092 B CN112983092 B CN 112983092B CN 202110168651 A CN202110168651 A CN 202110168651A CN 112983092 B CN112983092 B CN 112983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asement
water
close
pressure reli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86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3092A (zh
Inventor
夏加洪
贾华桥
贾水军
陈建忠
夏金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uan Construction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uan Constructio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uan Construction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uan Constructio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86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3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3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3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3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3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4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s
    • E04H9/10Independent shelters; Arrangement of independent splinter-proof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03F3/046Open sewage cha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03F5/105Accessories, e.g. flow regulators or clea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4Devices for separating liquid or solid substances from sewage, e.g. sand or sludge traps, rakes or gr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5/00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 G08B5/22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08B5/36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light sourc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设置于建筑下方的顶板、设置于顶板下方的底板以及多个连接顶板和底板的外侧墙,所述顶板、底板以及多个外侧墙之间形成地下室空间,所述外侧墙设置有多个连通地面上方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内壁设置有反光材料,所述排气管道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围挡装置,另一端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外侧墙远离地下室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启闭围挡装置的集水装置。本申请具有降低被困人员的求救难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施工方法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人民防空工程亦称人防工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防指挥、医疗救护等需要而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防空地下室是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用于人民防空的,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下室。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类型人防工程一样,它具有国家规定的防护能力和各项战时防空功能,是实施人民防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口。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9113094B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位于建筑下方的顶板、位于顶板下方的底板、连接顶板以及底板的若干侧板,顶板、底板以及侧板包围形成地下室空间,底板设有支撑顶板的支撑柱,顶板预留防爆门安装孔,底板设有楼梯,楼梯顶部与顶板底部抵接,还包括若干连通地下室空间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进气管以及出气管远离地下室空间的一端连通地面上方的空间,进气管设有过滤件以及朝向地下室空间抽气的抽风装置,出气管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若地面受到空袭导致建筑坍塌,建筑坍塌后的碎块可能会将出气管靠近地面的一端堵住,从而导致地下室内的被困人员无法通过出气管折射求救光线,从而增加被困人员求救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被困人员的求救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包括设置于建筑下方的顶板、设置于顶板下方的底板以及多个连接顶板和底板的外侧墙,所述顶板、底板以及多个外侧墙之间形成地下室空间,所述外侧墙设置有多个连通地面上方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内壁设置有反光材料,所述排气管道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围挡装置,另一端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外侧墙远离地下室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启闭围挡装置的集水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规状态下,通过排气管道保持地下空间的通风换气,围挡装置可防止雨水或其他杂质进入排气管道内,同时还可以防止建筑倒塌后,建筑的碎块堵塞排气管道,从而提高地下室人防结构的安全性;设置集水装置将建筑周围的水分收集,当有遭受空袭后,用于通过集水装置开启围挡装置,以便于用户可通过照明装置向排气管道内发出光源,通过排气管道内的反光材料将光源折射以传递,从而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用户所在位置。
可选的,所述集水装置包括环绕建筑的集水槽和连通集水槽的排水槽,所述外侧墙远离地下室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池,所述集水槽开设有连通储水池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有过滤件,所述储水池侧壁设置有位于排气管道一侧的液压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集水槽汇集建筑周围地面的水分,水分可通过进水管进入储水池内,多余的水分通过排水槽排入市政污水中,设置过滤件将排入储水池的水分进行过滤,从而减少进入储水池的杂质,设置液压管以使用储水池内的水分,以便于通过液压远离启闭围挡装置。
可选的,所述储水池内铰接有启闭进水管的弹性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弹性球启闭进水管,当储水池内水位高于阈值,弹性球受水位上升向上推动,从而闭合进水管,从而避免多余的水分进入储水池内。
可选的,所述围挡装置包括环绕设置于排气管道靠近地面一端上方的防水挡边和铰接于防水挡边远离地面一侧的盖板,所述盖板滑移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远离盖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漂浮块,所述第一漂浮块设置于液压管内,所述防水挡边靠近盖板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水挡边防止地面的雨水流入排气管道内,设置盖板盖合排气管道,避免较大异物堵塞排气管道,同时可防止雨水直接进入排气管道内,通过透气孔进行空气交换,设置第一漂浮块位于液压管内,当液压管内液位上升时,即可迫使第一漂浮块在液压管内上移,从而通过顶杆将盖板顶起,以便于发生空袭时,处于断电断水的情况下开启排气管道,以便于照明装置通过排气管道内的折射材料发出光芒,以便于求救。
可选的,所诉液压管的两端端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端的管段分为储水区和泄压区,所述漂浮块位于泄压区,所述储水池与储水区连通,所述地下室空间内部设置有连通泄压区的泄压管,所述泄压管靠近地下室空间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向液压管内灌注少量水分,灌注至储水区和泄压区处于不连通的状态即可,通过真空设备将泄压区内空气抽完,向储水区内灌注水分,储水区内液面高于泄压区,第一漂浮块处于下沉状态,盖板处于盖合排气管道的状态,当发生空袭时,用户在空袭结束后,通过取下密封塞,开启泄压管,解除泄压区的真空状态,泄压区内气压恢复,储水池内水分进入储水区,泄压区内液面上升,储水池内水分通过以便于迫使第一漂浮块带动顶杆上升。
可选的,所述盖板靠近防水挡边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材料,所述防水挡边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远离地面的一侧呈倾斜设置,且设置有反光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反光材料铺设于盖板靠近防水挡边的一侧,当光源折射从排气管道内折射出后,光源折射于盖板设置有反光材料的一侧,然后折射于反光板上,反光板将光源折射向天空,以便于救援人员发现。
可选的,所述反光板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漂浮块,所述排气管道一侧设置有供第二漂浮块沿竖直方向往返移动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连通液压管的连接管,且开设有可供反光板通过的出口,所述排气管道靠近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启闭连接管的挡块,所述挡块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可供第一漂浮板上表面抵接的提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漂浮块随泄压区内液面上升时,带动提杆向靠近地面的一侧滑移,从而带动挡块向靠近地面的一侧滑移,从而开启连接管,当泄压区内水位上升至连接管远离凹槽的一端端口时,泄压区内水分进入凹槽,从而带动第二漂浮块上升,从而带动反光板上升。
可选的,所述凹槽铰接有两个启闭出口的封板,两个所述封板呈对称设置,且远离地面的一侧可供反光板远离第二浮漂块的一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封板盖合凹槽,防止人或动物跌落至凹槽内,或防止杂质堆积在凹槽内,从而防止方光板在的正常使用。
可选的,所述凹槽底壁内凹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与连接管远离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且宽度小于第二漂浮块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宽度小于第二漂浮块的宽度,迫使第二漂浮块的底部与进水槽底部存在间隙,当液压管内泄压区的水位上升时,水从连接管进入凹槽内,以便于将第二漂浮块随液面上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土方开挖,具体如下:
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部标高,整平土方底部以及侧壁;
(2)浇筑底板、外侧墙以及顶板;
(3)安装排气管道、液压管和泄压管;
(4)浇筑排气管道和液压管之间的部分间隙,保持排气管道和液压管靠近地面的管段外露;
(4)安装储水池、进水管、连接管、凹槽和集水槽;
(6)向储水池内注水,注水至液压管内泄压区和储水区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7)推动顶杆迫使泄压区液面下降,抽空泄压区内空气;
(8)浇筑混凝土至地下室顶部标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排气管道以便于地下室空间内通风换气,保持一个可暂住的生活环境,向储水池内注水,同时迫使液压管的泄压区处于真空状态,迫使顶杆处于下沉状态,迫使盖板处于盖在排气管道上方的状态,防止空袭产生的异物通过排气管道进入地下室空间,从而提高被困人员求生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常规状态下,通过排气管道保持地下空间的通风换气,围挡装置可防止雨水或其他杂质进入排气管道内,同时还可以防止建筑倒塌后,建筑的碎块堵塞排气管道,当有遭受空袭后,用于通过集水装置开启围挡装置,以便于用户可通过照明装置向排气管道内发出光源,通过排气管道内的反光材料将光源折射以传递;
当发生空袭时,用户在空袭结束后,通过取下密封塞,开启泄压管,解除泄压区的真空状态,泄压区内气压恢复,储水池内水分进入储水区,泄压区内液面上升,储水池内水分通过以便于迫使第一漂浮块带动顶杆上升;
安装排气管道以便于地下室空间内通风换气,保持一个可暂住的生活环境,向储水池内注水,同时迫使液压管的泄压区处于真空状态,迫使顶杆处于下沉状态,迫使盖板处于盖在排气管道的上方,防止空袭产生的异物通过排气管道进入地下室空间,从而提高被困人员求生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地下室人防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F-F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液压管中泄压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凹槽和连接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用于使用排气管道求救时的光线折射示意图;
图9是液压管内部处于常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液压管内部处于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下室空间;11、底板;12、外侧墙;13、顶板;2、排气管道;3、围挡装置;31、防水挡边;311、透气孔;32、盖板;33、顶块;34、顶杆;35、第一漂浮块;4、照明装置;41、卡座;42、照明灯;5、集水装置;51、集水槽;52、排水槽;53、进水管;54、储水池;541、定位座;542、弹性球;55、过滤件;551、过滤网;552、固定螺栓;56、液压管;561、储水区;562、泄压区;57、泄压管;571、密封塞;6、连接管;61、提杆;62、挡块;7、凹槽;71、进水槽;72、第二漂浮块;73、安装杆;74、反光板;75、阻挡块;76、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
参照图1和图2,地下室人防结构包括浇筑于建筑下方的底板11、环绕浇筑于底板11外侧的多个外侧墙12以及浇筑于底板11正上方的顶板13,顶板13的下表面均与外侧墙12连接,顶板13、底板11以及多个外侧墙12之间形成地下室空间1,地下室空间1的四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2;排气管道2一端连通地面上方且设置有启闭排气管道2的围挡装置3,另一端连通地下室空间1,且端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照明装置4,地下室空间1的外部设置有通过液压原理控制围挡装置3启闭排气通道的集水装置5。
参照图2和图3,围挡装置3包括浇筑于地面且环绕排气管道2靠近地面一端侧壁的防水挡边31和铰接于防水挡边31靠近建筑一侧的盖板32,防水挡边31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11,盖板32远离排气管道2的一侧呈靠近建筑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若发生空袭时,建筑物遭受损坏时产生的建筑碎块可沿盖板32的倾斜面滑落至排气管道2的一侧。
参照图3和图4,盖板32靠近排气管道2的一侧滑移连接有顶块33,顶块33铰接有可沿竖直方向往返滑移的顶杆34,顶杆34远离盖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漂浮块35。
参照图2和图4,储水池54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管56,液压管56内包括分别位于排气管道2两侧的储水区561和泄压区562,液压管56的储水区561与储水池54的内部连通,第一漂浮块35和顶杆34远离顶块33的一端周壁均位于泄压区562内,液压管56的泄压区562固定连接有连通地下室空间1内部的泄压管57,泄压管57呈水平设置,且靠近地下室空间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塞571。
参照图4和图5,液压管56的泄压区562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管6远离液压管5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凹槽7,连接管6的固定位置低于泄压管57的固定位置;液压管56靠近泄压区562一端的端部滑移连接有可供第一漂浮块35上表面抵接的提杆61,提杆61在启闭连接管6时沿竖直方向往返滑移;提杆61靠近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启闭连接管6的挡块62,连接管6开设有可供提杆61穿过的缺口,缺口直径大于提杆61的直径,但小于挡块62的直径,从而防止挡块62脱离连接管6,同时出口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液压管56和凹槽7之间开设有供提杆61往返滑移的空腔。
参照图5,凹槽7底部内凹设置有连通连接管6的进水槽71,顶部开设有连通地面的出口;凹槽7内设置有第二漂浮块72,第二漂浮块72远离进水槽71的一侧垂直固定有安装杆73,安装杆73远离第二漂浮块72的一端固定有呈靠近建筑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反光板74;凹槽7靠近出口的内壁凸出设置有阻挡块75,第二漂浮块72的宽度大于阻挡块75之间的间距,同时也大于进水槽71的宽度;凹槽7铰接有两个启闭出口的封板76,两个封板76呈对称设置,封板76的宽度小于安装杆73的高度,防止影响反光板74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1和图2,集水装置5包括集水槽51和排水槽52,集水槽51环绕建筑的四周安装且低于地面,排水槽52与集水槽51连通,用于将集水槽51内收集的水流排离建筑。
参照图6,集水槽51的底部垂直固定有进水管53;进水管53一端与集水槽51连通,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池54,并与储水池54内部连通,进水管53内卡接有用于减少集水槽51内杂质进入储水池54的过滤件55。
参照图6,过滤件55包括卡接于进水管53靠近排水槽52一端端口的过滤网551和螺纹连接于进水管53的固定螺栓552,固定螺栓552穿过过滤网551与进水管53螺纹连接。
储水池54内靠近进水管5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座541,定位座541铰接有直径大于进水管53内壁直径的弹性球542,弹性球542呈空心设置,其中弹性球542仅可向靠近进水管53的一侧转动。
参照图2和图7,照明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于排气管道2远离地面一端内壁的卡座41和卡接于卡座41内的照明灯42,照明灯42的灯光方向朝向排气管道2内,且照明灯42的能源为蓄电池;将照明灯42卡接于卡座41内,以便于减少用户在求救时的体力输出。
参照图8,反光板74远离安装杆73的一侧、盖板32靠近排气管道2的一侧以及排气管道2内壁均设置有反光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参照图9,常规状态下:集水槽51内收集地面雨水,集水槽51内雨水大部分通过排水槽52排离建筑,少部分由进水管53流入储水池54内,期间由过滤网551将较大体积的杂质过滤,当堆积于过滤网551上杂质过多以至于将进水管53完全堵塞时,用于手动将过滤网551上杂质清除,通过拆装固定螺栓552完成过滤网551的拆装;当储水池54内水位上升,液面迫使弹性球542向靠近进水管53的一侧转动,直至弹性球542周壁与进水管53靠近储水池54的一端端面抵接,减少进入储水池54内的雨水;盖板32闭合,通过透气孔311实现排气管道2内空气的流通,以便于实现地下室空间1内的空气流通;安装液压管56时,向液压管56内注水,当液压管56内储水区561和泄压区562的水面齐高后,做好泄压区562的密封,将液压管56内泄压区562内的空气抽空,一直抽至泄压区562内的液面低于储水区561液面,同时低于连接管6的固定位置;
参照图10,当发生空袭等紧急事件时,用户躲至地下室空间1,当空袭结束后,将密封塞571从泄压管57内旋出,解除液压管56泄压区562的密封状态,液压管56内压力恢复,泄压区562的液面上升,带动第一漂浮块35沿靠近地面的方向上升,从而带动顶杆34上升,以便于将盖板32从防水挡边31上顶起,当第一漂浮块35上升至与提杆61抵接时,带动提杆61上升,从而带动挡块62移动,连接管6开启,储水池54内水分持续进入液压管56,直至液压管56内泄压区562和储水区561内液面齐高,此时液压管56泄压区562内水分通过连接管6进入进水槽71,进水槽71内液面上升,从而带动第二漂浮块72液面上升,第二漂浮块72随液面上升中将封板76顶开,以便于反光板74伸出凹槽7,第二漂浮块72上升至与阻挡块75的下表面抵接时,第二漂浮块72停止上升,当液压管56内泄压区562的水分通过泄压管57进入地下室空间1后,用于将密封塞571选入泄压管57内,液压管56内水位停止上升,用户即可将照明灯42开启,通过排气通道将光线折射至盖板32的下表面,盖板32下表面将光线折射至反光板74,反光板74将光线折射向天空,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被困人员。
一种用于地下室人防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方开挖,具体如下:
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部标高,整平土方底部以及侧壁;
(2)浇筑底板11、外侧墙12以及顶板13,在底板11、外侧墙12和顶板13的连接处浇筑防水材料;;
(3)安装排气管道2、液压管56和泄压管57,将排气管道2一端与地下室空间1连通,另一端连通地面上方;液压管56的储水区561和泄压区562分别安装于排气管道2的两侧;泄压管57一端与地下室空间1连通并螺纹连接密封塞571,另一端与液压管56的泄压区562连通;
(4)浇筑排气管道2、液压管56和泄压管57之间的部分间隙,混凝土浇筑至液压管56高度的三分之一处。
(5)安装储水池54、进水管53、连接管6、凹槽7和集水槽51,具体如下:
安装储水池54,将弹性球542安装到储水池54内壁位于进水管53安装位置的下方,固定储水池54;然后将进水管53的一端连通到储水池54;将液压管56的储水区561一端与储水池54连通,将第一浮漂从液压管56泄压区562的一端放入,安装顶杆34和提杆61;将连接管6一端与液压管56的泄压区562连通,将挡块62封闭连接管6,并做好密封处理;固定凹槽,然后将连接管6另一端与凹槽7的进水槽71部分连通;
(6)向储水池54内注水,注水至液压管56内泄压区562和储水区561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7)推动顶杆34迫使泄压区562液面下降,抽空泄压区562内空气;
(8)预留供提杆61往返滑移的空腔,浇筑混凝土至地下室顶部标高。
(9)安装防水挡边31、封板76和盖板32。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建筑下方的顶板(13)、设置于顶板(13)下方的底板(11)以及多个连接顶板(13)和底板(11)的外侧墙(12),所述顶板(13)、底板(11)以及多个外侧墙(12)之间形成地下室空间(1),所述外侧墙(12)设置有多个连通地面上方的排气管道(2),所述排气管道(2)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围挡装置(3),另一端设置有照明装置(4),所述外侧墙(12)远离地下室空间(1)的一侧设置有启闭围挡装置(3)的集水装置(5);
所述集水装置(5)包括环绕建筑的集水槽(51)和连通集水槽(51)的排水槽(52),所述外侧墙(12)远离地下室空间(1)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池(54),所述集水槽(51)开设有连通储水池(54)的进水管(53),所述进水管(53)内设置有过滤件(55),所述储水池(54)侧壁设置有位于排气管道(2)一侧的液压管(56);
所述围挡装置(3)包括环绕设置于排气管道(2)靠近地面一端上方的防水挡边(31)和铰接于防水挡边(31)远离地面一侧的盖板(32),所述盖板(32)滑移连接有顶杆(34),所述顶杆(34)远离盖板(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漂浮块(35),所述第一漂浮块(35)设置于液压管(56)内,所述防水挡边(31)靠近盖板(32)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孔(311);
所诉液压管(56)的两端端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端的管段分为储水区(561)和泄压区(562),所述漂浮块位于泄压区(562),所述储水池(54)与储水区(561)连通,所述地下室空间(1)内部设置有连通泄压区(562)的泄压管(57),所述泄压管(57)靠近地下室空间(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5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人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54)内铰接有启闭进水管(53)的弹性球(5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人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2)靠近防水挡边(31)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材料,所述防水挡边(31)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板(74),所述反光板(74)远离地面的一侧呈倾斜设置,且设置有反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人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74)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漂浮块(72),所述排气管道(2)一侧设置有供第二漂浮块(72)沿竖直方向往返移动的凹槽(7);所述凹槽(7)设置有连通液压管(56)的连接管(6),且开设有可供反光板(74)通过的出口,所述排气管道(2)靠近凹槽(7)的一侧设置有启闭连接管(6)的挡块(62),所述挡块(62)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可供第一漂浮板上表面抵接的提杆(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人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铰接有两个启闭出口的封板(76),两个所述封板(76)呈对称设置,且远离地面的一侧可供反光板(74)远离第二浮漂块的一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人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底壁内凹设置有进水槽(71),所述进水槽(71)与连接管(6)远离排气管道(2)的一端连通。
7.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方开挖,具体如下:
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部标高,整平土方底部以及侧壁;
(2)浇筑底板(11)、外侧墙(12)以及顶板(13);
(3)安装排气管道(2)、液压管(56)和泄压管(57);
(4)浇筑排气管道(2)和液压管(56)之间的部分间隙,保持排气管道(2)和液压管(56)靠近地面的管段外露;
(4)安装储水池(54)、进水管(53)、连接管(6)、凹槽(7)和集水槽(51);
(6)向储水池(54)内注水,注水至液压管(56)内泄压区(562)和储水区(561)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7)推动顶杆(34)迫使泄压区(562)液面下降,抽空泄压区(562)内空气;
(8)浇筑混凝土至地下室顶部标高。
CN202110168651.1A 2021-02-07 2021-02-07 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983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8651.1A CN112983092B (zh) 2021-02-07 2021-02-07 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8651.1A CN112983092B (zh) 2021-02-07 2021-02-07 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3092A CN112983092A (zh) 2021-06-18
CN112983092B true CN112983092B (zh) 2022-06-07

Family

ID=76348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8651.1A Active CN112983092B (zh) 2021-02-07 2021-02-07 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30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3083B (zh) * 2021-08-12 2022-08-30 重庆大学 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
CN114679978B (zh) * 2022-04-25 2023-03-14 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中央分隔带绿植雨水浇灌系统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45027A (ko) * 2011-10-25 2013-05-03 주식회사 인우 (Inwoo.Co.Ltd) 블록식 우수 저류조
CN103306298A (zh) * 2013-07-11 2013-09-18 江南大学 排水井安全警示装置及其系统
CN107476424A (zh) * 2017-08-31 2017-12-15 江苏远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下室及其施工工艺
CN109113094A (zh) * 2018-08-24 2019-01-01 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CN208777361U (zh) * 2018-07-24 2019-04-23 南京淮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基于雨水收集的循环洗车装置
CN110206066A (zh) * 2019-06-06 2019-09-06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入口构造及建筑方法
CN209798475U (zh) * 2019-03-09 2019-12-17 广州市芳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0395616U (zh) * 2019-07-23 2020-04-24 广东宏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人防地下排水系统的调节机构
CN111236284A (zh) * 2020-03-16 2020-06-05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部及四周地下水引排方法及结构
CN111237936A (zh) * 2020-01-16 2020-06-0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改善地下室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装置及方法
CN210917208U (zh) * 2019-08-12 2020-07-03 裘英杰 一种防洪挡墙
CN111779128A (zh) * 2020-07-28 2020-10-16 上海屹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防汛地下室
CN211735721U (zh) * 2019-12-31 2020-10-23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一种新型地下泵坑
CN112049121A (zh) * 2020-08-31 2020-12-08 广东劲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
CN112195717A (zh) * 2020-08-26 2021-01-08 广东九万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45027A (ko) * 2011-10-25 2013-05-03 주식회사 인우 (Inwoo.Co.Ltd) 블록식 우수 저류조
CN103306298A (zh) * 2013-07-11 2013-09-18 江南大学 排水井安全警示装置及其系统
CN107476424A (zh) * 2017-08-31 2017-12-15 江苏远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下室及其施工工艺
CN208777361U (zh) * 2018-07-24 2019-04-23 南京淮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基于雨水收集的循环洗车装置
CN109113094A (zh) * 2018-08-24 2019-01-01 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CN209798475U (zh) * 2019-03-09 2019-12-17 广州市芳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10206066A (zh) * 2019-06-06 2019-09-06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入口构造及建筑方法
CN210395616U (zh) * 2019-07-23 2020-04-24 广东宏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人防地下排水系统的调节机构
CN210917208U (zh) * 2019-08-12 2020-07-03 裘英杰 一种防洪挡墙
CN211735721U (zh) * 2019-12-31 2020-10-23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一种新型地下泵坑
CN111237936A (zh) * 2020-01-16 2020-06-0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改善地下室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装置及方法
CN111236284A (zh) * 2020-03-16 2020-06-05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部及四周地下水引排方法及结构
CN111779128A (zh) * 2020-07-28 2020-10-16 上海屹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防汛地下室
CN112195717A (zh) * 2020-08-26 2021-01-08 广东九万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施工方法
CN112049121A (zh) * 2020-08-31 2020-12-08 广东劲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3092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3092B (zh) 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017224U (zh) 分流式屋面雨水自动弃流装置
CN205421504U (zh) 一种弃流式雨水口
CN1139312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蓄水排水结构
JPS6149013A (ja) 浮函式防潮水門
CN214302102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07366347A (zh) 一种地下通道防淹防倒灌排水系统
CN104164892A (zh) 一种电缆隧道多功能检查井
CN110005041A (zh) 一种地漏
CN213204424U (zh) 一种一体化截流井
CN212837009U (zh) 一种车库挡水排水装置
CN113846740A (zh) 一种初期雨水收集装置
CN210342164U (zh) 一种雨污水管道检测处理一体装置
CN210117787U (zh) 一种地下车库排水系统
CN208634046U (zh) 一种河水抽取保险装置
CN208201937U (zh) 一种防堵塞井盖
CN113404143A (zh) 一种具有保护能力的窨井盖
CN217204186U (zh) 一种装配式降水井
CN110397097A (zh) 一种垃圾渗沥液与地下水综合抽排井
CN217517630U (zh) 一种绿色环保基坑降水设备
CN214994146U (zh) 地下室抗浮结构
CN213897458U (zh) 一种下水道生物阻隔闸门
CN208792471U (zh) 一种带有除臭功能的地漏
CN217923735U (zh) 市政工程用防堵塞的井盖
CN218346128U (zh) 一种智慧水环卫水面漂浮物自动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