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0086A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0086A
CN112970086A CN201980072870.0A CN201980072870A CN112970086A CN 112970086 A CN112970086 A CN 112970086A CN 201980072870 A CN201980072870 A CN 201980072870A CN 112970086 A CN112970086 A CN 112970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device
push
circuit board
push switch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28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井敏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70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0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输入装置具备:基体构件;操作构件,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基体构件上下移动,且被进行下压操作;电路基板,其固定于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操作构件的下侧;按压式开关,其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以及连杆机构,其具有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以能够绕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保持于基体构件且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下侧,且该旋转构件承受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旋转,由此将按压式开关向上方推压。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在具备可动触点的按压式开关中,将按压式按钮的推压力经由转动构件传递至按压式开关。根据该技术,无论对按压式按钮的哪个位置进行推压,均能够以相同程度的操作负载使按压式开关工作,因而,能够得到相同程度的点击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30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需要在安装有按压式开关的电路基板与操作构件之间设置转动构件,因此无法有效地活用电路基板与操作构件之间的空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具备:基体构件;操作构件,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基体构件上下移动,且被进行下压操作;电路基板,其固定于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操作构件的下侧;按压式开关,其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以及连杆机构,其具有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以能够使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保持于基体构件且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下侧,且该旋转构件承受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旋转,由此将按压式开关向上方推压。
发明效果
根据一实施方式,在通过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对按压式开关进行下压的输入装置中,能够有效地活用安装有按压式开关的电路基板与操作构件之间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所具备的上推构件的下表面侧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所具备的上推构件的仰视图。
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所具备的连杆机构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所具备的连杆机构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基于XZ平面的立体剖视图。
图8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基于XZ平面的剖视图。
图9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基于YZ平面的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动作的基于XZ平面的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动作的基于XZ平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例,将图中Z轴正方向设为上、将图中Z轴负方向设为下来进行说明,但部件的配置、操作方向等并不限定于此。即,配置的部件彼此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操作方向等只要满足本发明的主旨,则并不局限于图中Z轴的方向,也可以涉及图中X轴、Y轴或任意的方向。
(输入装置100的概要)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100例如是作为用于对机动车等车辆的电气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开关来使用的装置。但是,并不局限于此,输入装置100例如也可以用于家电产品、移动信息终端等各种各样的用途。
如图1所示,输入装置100通过将壳体170与盖构件110相互组合而成为大体上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外形的装置。壳体170以及盖构件110是“基体构件”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构件”由两个部件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基体构件”也可以一体地成形,还可以组合有3个以上的部件。在输入装置100中,在盖构件110的上表面形成有从上方俯视时呈长方形的开口部110A。从开口部110A露出有操作构件120的操作部120A。由此,输入装置100能够供用户对操作部120A进行下压操作。
对于输入装置100,在由用户进行操作部120A的下压操作时,设置于壳体170的内部的按压式开关152(参照图8)被推压而切换为接通状态,表示该接通状态的控制信号经由省略了图示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电缆、连接器等)向作为输入装置100的控制对象的外部装置输出。
另外,输入装置100在操作部120A的下侧设置有静电传感器130(参照图2),由此,在由用户进行操作部120A的下压操作时,由静电传感器130检测出接触位置,且表示该接触位置的控制信号经由省略了图示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电缆、连接器等)向作为输入装置100的控制对象的外部装置输出。
在此,输入装置100构成为,操作部120A具有较宽的操作面,但在在壳体170的内部设置的连杆机构160(利用图2及之后的图进行说明)的作用下,无论在推压该操作面中的哪个部位的情况下,均能够得到同样的操作感。例如,输入装置100构成为,在作为操作部120A的中央的下侧的位置设置有能够得到点击操作感的按压式开关152,但在对操作部120A的中央进行推压的情况、以及对操作部120A的端部进行推压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同样的点击操作感。
(输入装置100的结构)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输入装置100构成为从图中上方依次具备盖构件110、操作构件120、静电传感器130、下压构件140、电路基板150、连杆机构160、以及壳体170。
盖构件110是安装于壳体170的上部且将壳体170的上部开口闭塞的盖状的构件。在盖构件110的上表面形成有从上方俯视时呈长方形的开口部110A。开口部110A是为了使在盖构件110的下侧设置的操作构件120的操作部120A露出以能够供用户进行操作部120A的下压操作而设置的。
操作构件120是以能够沿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在壳体170的内部中的盖构件110的下侧设置且供用户完成下压操作的构件。操作构件120大体上具有下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状。在操作构件120的上表面设置有从上方俯视时呈长方形的操作部120A。操作部120A是从盖构件110的开口部110A露出以供用户完成下压操作的部分。在操作构件120的内部(即,操作部120A的下侧)从下部的开口组装有静电传感器130以及下压构件140。
静电传感器130是在操作构件120的内部重叠地设置于操作部120A的下侧的薄膜状的构件。静电传感器130具有多个检测电极(省略图示),基于该多个检测电极中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操作部120A的操作面中的接触位置。静电传感器130通过FPC132与设置于壳体170的内部的控制器134连接。由此,静电传感器130构成为能够根据控制器134来对多个检测电极进行驱动。
下压构件140是在操作构件120的内部(即,操作部120A的下侧)重叠地设置于静电传感器130的下侧的平板状的构件。在完成了操作构件120的下压操作时,下压构件140与操作构件120一起向下方移动。由此,下压构件140通过设置于该下压构件140的下表面的4支下压部142a、142b、142c、142d(参照图3以及图4)来对连杆机构160所具备的4个旋转构件162a、162b、162c、162d各自的一方的端部进行下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4支下压部以及4个旋转构件是“多个下压部”的一例以及“多个旋转构件”的一例。
电路基板150是玻璃环氧树脂等较为硬质的平板状的构件。电路基板150在壳体170的内部水平地(即,与XY平面平行地)配置,且四角螺纹固定于壳体170。作为电路基板150,例如使用了PWB(Printed Wiring Board)。在电路基板150的下表面朝下地安装有按压式开关152。按压式开关152是所谓的金属圆顶开关,在该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被按压时,设置于内部的金属圆顶状的可动触点构件(未图示)的顶部进行反转动作,由此切换为接通状态。此时,在按压式开关152中,通过可动触点构件的反转动作而在操作面产生点击感。按压式开关152经由省略了图示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电缆、连接器等)与作为输入装置100的控制对象的外部装置电连接。在电路基板150的上表面安装有LED154。LED154是“发光单元”的一例且朝向操作构件120照射光。
连杆机构160具有旋转构件162a、162b、162c、162d、以及上推构件164。各旋转构件162的旋转中心轴162A、162B、162C、162D被在壳体170的内部与壳体170一体地设置的一对支柱174a、174b、174c、174d保持为旋转自如。各旋转构件162的一方的端部(远离下压中心点P一侧的端部。以下,表示为“外侧的端部”)被下压构件140所具备的4个下压部142中的最靠近下压操作的点的下压部142下压而旋转,从而另一方的端部(靠近下压中心点P一侧的端部。以下,表示为“内侧的端部”)被上推。各旋转构件162的另一方的端部在初始状态下与上推构件164的下端面164b(参照图8、图9)抵接。因此,各旋转构件162能够通过使一方的端部被下压而由另一方的端部将上推构件164上推。
上推构件164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构件,且对置地配置于按压式开关152的下侧。上推构件164的上端面164a(参照图8、图9)与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抵接。上端面164a只要具有足够对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进行推压的大小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与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几乎相同大小的半径。另外,上推构件164的下端面164b与上端面164a相比在半径方向上扩大,而具有能够与多个旋转构件162的上表面中的内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a2、162b2、162c2、162d2全部抵接的大小的半径。上推构件164的上端面164a侧的一部分将形成于保持构件172的贯通孔172A内贯通,且设置为能够在该贯通孔172A内沿上下方向滑动。由此,旋转构件162被贯通孔172A引导上下方向的移动。即,上推构件164在被各旋转构件162上推时,能够保持直立状态向上方移动,因此能够可靠地对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进行推压。
壳体170大体上是具有长方体形状且上部开口的容器状的构件。壳体170以在内部组装有各构成部件(静电传感器130、下压构件140、电路基板150、以及连杆机构160)的状态被盖构件110闭塞上部开口。
(下压构件140的结构)
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所具备的下压构件140的下表面侧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所具备的下压构件140的仰视图。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下压构件140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向下方延伸的柱状的4支下压部142a、142b、142c、142d。
下压部142a设置于从按压式开关152的下压中心点P向X轴负方向分开规定距离x1的位置。下压部142a延伸至电路基板150的下侧,且下端面142a1与旋转构件162a的上表面中的外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a1抵接而进行下压。
下压部142b设置于从按压式开关152的下压中心点P向Y轴负方向分开规定距离y1的位置。下压部142b延伸至电路基板150的下侧,且下端面142b1与旋转构件162b的上表面中的外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b1抵接而进行下压。
下压部142c设置于从按压式开关152的下压中心点P向X轴正方向分开规定距离x1的位置。下压部142c延伸至电路基板150的下侧,且下端面142c1与旋转构件162c的上表面中的外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c1抵接而进行下压。
下压部142d设置于从按压式开关152的下压中心点P向Y轴正方向分开规定距离y1的位置。下压部142d延伸至电路基板150的下侧,且下端面142d1与旋转构件162d的上表面中的外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d1抵接而进行下压。
(连杆机构160的结构)
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所具备的连杆机构160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所具备的连杆机构160的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5以及图6所示,连杆机构160具备:上推构件164,其配置于与按压式开关152对置的位置(即,下压中心点P);以及4个旋转构件162a、162b、162c、162d,它们从上推构件164的下侧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并且从上方俯视时呈十字状地配置。
旋转构件162a设置为从上推构件164的下侧向X轴负方向延伸。旋转构件162a的旋转中心轴162A由从壳体170的底部垂直地立起设置的一对支柱174a枢轴支承,从而旋转构件162a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旋转。
旋转构件162b设置为从上推构件164的下侧向Y轴负方向延伸。旋转构件162b的旋转中心轴162B由从壳体170的底部垂直地立起设置的一对支柱174b枢轴支承,从而旋转构件162b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旋转。
旋转构件162c设置为从上推构件164的下侧向X轴正方向延伸。旋转构件162c的旋转中心轴162C由从壳体170的底部垂直地立起设置的一对支柱174c枢轴支承,从而旋转构件162C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旋转。
旋转构件162d设置为从上推构件164的下侧向Y轴负方向延伸。旋转构件162d的旋转中心轴162D由从壳体170的底部垂直地立起设置的一对支柱174d枢轴支承,从而旋转构件162d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旋转。
在各个旋转构件162a、162b、162c、162d中的内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a2、162b2、162c2、162d2与上推构件164的下端面164b抵接。由此,旋转构件162a、162b、162c、162d各自的外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a1、162b1、162c1、162d1被下压,从而能够由内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a2、162b2、162c2、162d2对上推构件164进行上推。
保持构件172与上推构件164一起设置于在俯视下与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对置的位置(即,下压中心点P)。保持构件172大体上具有长方体形状,且各角部由从壳体170的底部立起设置的4个支承壁176支承。保持构件172具有向上方延伸的一对钩172B(“保持臂”的一例),该一对钩172B贯通电路基板150中的在间隔着按压式开关152而接近的位置形成的一对开口部150A(参照图9)而与电路基板150的上表面卡合,由此从下侧保持电路基板150。在保持构件172的中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该保持构件172的贯通孔172A。上推构件164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贯通孔172A。
(下压旋转构件162的结构)
图7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基于XZ平面的立体剖视图。图8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基于XZ平面的剖视图。图9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基于YZ平面的剖视图。
如图7~图9所示,在下压构件140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向下方延伸的柱状的4支下压部142a、142b、142c、142d。
下压部142a的下端面142a1与在旋转构件162a的外侧的端部的上表面形成的突起部162a1抵接。由此,在下压构件140与操作构件120一起被下压时,下压部142a能够下压旋转构件162a的外侧的端部。
另外,下压部142b的下端面142b1与在旋转构件162b的外侧的端部的上表面形成的突起部162b1抵接。由此,在下压构件140与操作构件120一起被下压时,下压部142b能够下压旋转构件162b的外侧的端部。
另外,下压部142c的下端面142c1与在旋转构件162c的外侧的端部的上表面形成的突起部162c1抵接。由此,在下压构件140与操作构件120一起被下压时,下压部142c能够下压旋转构件162c的外侧的端部。
另外,下压部142d的下端面142d1与在旋转构件162d的外侧的端部的上表面形成的突起部162d1抵接。由此,在下压构件140与操作构件120一起被下压时,下压部142d能够下压旋转构件162d的外侧的端部。
(输入装置100的动作)
图10以及图1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动作的基于XZ平面的剖视图。图10表示输入装置100的下压操作前的状态(即,开关断开状态),图11表示输入装置100的下压操作后的状态(即,开关接通状态)。在此,以不是操作构件120的操作部120A的中央部而是下压部142a成为最靠近的位置的偏移了的点处的下压操作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在从盖构件110的开口部110A对(图中箭头A)操作构件120的操作部120A进行下压操作时,下压构件140与操作构件120一起被下压。在此,在操作构件120的4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引导肋122(参照图2)。各引导肋122在形成于壳体170的内部的引导槽178(参照图2)的作用下,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使横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由此,即使在操作部120A中的中央部以外的点被进行了下压操作的情况下,操作构件120以及下压构件140也能够在俯视下向下方的规定的位置移动。但是,由于在各引导肋122与各引导槽178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因此下压构件140也能够以从中央部向进行了下压操作的点侧略微倾斜的状态向下方移动。
并且,由于下压构件140以略微倾斜的状态被下压,从而4支下压部142a、142b、142c、142d中的位于最靠近进行了下压操作的点的位置的下压部142a先行于剩余的下压部142b、142c、142d,对连杆机构160所具有的旋转构件162a的外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a1进行下压(图中箭头B)。
由此,如图11所示,旋转构件162a以旋转中心轴162A为中心旋转,由旋转构件162a的内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a2将连杆机构160所具有的上推构件164上推(图中箭头C)。此时,上推构件164通过被形成于保持构件172的贯通孔172A引导,能够维持着直立状态向上方移动来对按压式开关152进行按压。因此,能够将来自操作部120A的操作力经由连杆机构160高效且直接地传递给按压式开关152。
其结果是,由上推构件164的上端面164a对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进行按压,从而设置于按压式开关152的内部的金属圆顶状的可动触点构件的顶部进行反转动作,由此按压式开关152切换为接通状态。此时,在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由于可动触点构件的反转动作而产生点击感。
此时,操作构件120的操作部120A成为经由下压构件140以及连杆机构160而在物理上与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直接连结的状态(参照图中虚线)。因此,在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上产生的点击感经由连杆机构160以及下压构件140而几乎无衰减地传递至操作构件120的操作部120A。其结果是,用户能够直接得到在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上产生的点击感。
另外,比其他下压部先行对旋转构件162a进行了下压的下压部142a以外的下压部142b、142c、142d分别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方移动(图中箭头D),且伴随于此而与剩余的旋转构件162b、162c、162d的外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b1、162c1、162d1无间隙地抵接,从而由剩余的旋转构件162b、162c、162d施加持续的旋转力。因此,在由旋转构件162a先行将上推构件164上推(图中箭头C)时,剩余的旋转构件162b、162c、162d的内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b2、162c2、162d2分别跟随着上推构件164向上方的移动而保持无间隙地抵接的状态(图中箭头E),从而剩余的旋转构件162b、162c、162d进行旋转动作。其结果是,下压操作后的所有旋转构件162a、162b、162c、162d成为从下压操作前的初始状态其旋转了几乎相同的旋转量的状态,因此与各自的外侧的端部的突起部162a1、162b1、162c1、162d1无间隙地抵接着的下压部的下端面142a1、142b1、142c1、142dl也成为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几乎相同的水平状态。即,下压构件140以及与其一体设置的操作构件120从初始的水平状态向几乎水平状态移动,因此即使用户对操作部120A的中央部以外进行下压操作,也不会发生倾斜,从而能够以几乎水平状态下压操作构件12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即使在下压操作操作部120A中的中央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同样的动作原理,经由4个旋转构件162中的仔细观察时最接近的某一个以及上推构件164,而将下压操作的操作力直接传递至按压式开关152,并且能够直接得到来自按压式开关152的点击感。另外,能够以几乎水平状态下压操作构件120。
根据图10以及图11也明确了,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在电路基板150的下表面安装有按压式开关152,且连杆机构160也配置于电路基板150的下侧,因此在电路基板150的上表面仅安装有LED154。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电路基板150与操作构件120之间的空间变得空置而能够有效地活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电路基板150与操作构件120之间的空间没有遮挡,因此能够作为从LED154照射的光的导光路而加以利用。或者,能够自由地配置导光构件、反射构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为了照射操作构件120的背侧而设置有LED154,但在无此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设为在电路基板150的上表面不安装LED154而得到的结构。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具备:操作构件120,其被进行下压操作;电路基板150,其设置于操作构件120的下侧;按压式开关152,其设置于电路基板150的下表面;以及连杆机构160,该连杆机构160具有旋转构件162,该旋转构件162旋转自如地设置于电路基板150的下侧且承受下压操作而旋转,由此向上方推压按压式开关152。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能够利用操作构件120进行直接的按压式开关操作,并且能够使电路基板150与操作构件120之间的空间空置而有效利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按压式开关152是金属圆顶开关,且连杆机构160具备:上推构件164,其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在按压式开关152的下侧设置;以及旋转构件162,其承受下压操作而旋转,从而向上方上推上推构件164,由此经由上推构件164将按压式开关152向上方推压。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能够在操作构件120直接得到由按压式开关152产生的点击操作感。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能够利用上推构件164将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向上方笔直地推压。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不容易发生对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倾斜地进行按压的情况,因此能够使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负载的变动不容易发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在与按压式开关152对置的位置还具备保持电路基板150的保持构件172,保持构件172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72A,上推构件164设置为能够在贯通孔172A内沿上下方向移动。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能够利用上推构件164将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向上方笔直地推压。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不容易发生对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面倾斜地进行按压的情况,因此能够使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负载的变动不容易发生。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能够利用保持构件172来限制上推构件164向上方的移动量,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按压式开关152的过按压而引起的按压式开关152的损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由保持构件172的钩172B对电路基板150中的按压式开关152的附近从上表面侧进行保持,由此能够使由于电路基板150的挠曲等引起的按压式开关152的位置变动不容易发生,因此能够使按压式开关152的操作感的变动不容易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连杆机构160具备从上推构件164的下侧向彼此不同的水平方向(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延伸的多个旋转构件162。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即使在对操作构件120的中央部以外的位置完成了下压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与操作构件120的操作位置对应的旋转构件162来直接地推压按压式开关152,并且直接得到来自按压式开关152的点击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还具备LED154,该LED154设置于电路基板150的上表面且朝向操作构件120的背侧照射光。即,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由于在从LED154射出的光的照射方向上不存在连杆机构160等,因此能够高效地将从LED154射出的光朝向操作构件120的背侧照射。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而能够在专利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或者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操作构件120和下压构件140作为分体而组合,但也可以将它们一体成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按压式开关152而使用了金属圆顶开关,但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橡胶圆顶开关等其他方式的按压式开关。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装置100在电路基板150与操作构件120之间的空置的空间安装有LED154,但除此以外,也可以设置对用户的下压操作力进行感测的机构等。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在2018年12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8-248491号的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援引于本国际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输入装置
110 盖构件(基体构件)
120 操作构件
130 静电传感器
140 下压构件
142a、142b、142c、142d 下压部
150 电路基板
152 按压式开关
154 LED(发光单元)
160 连杆机构
162a、162b、162c、162d 旋转构件
162A、162B、162C、162D 旋转中心轴
164 上推构件
170 壳体(基体构件)
172 保持构件
172A 贯通孔
172B 钩(保持臂)。

Claims (8)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具备:
基体构件;
操作构件,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上下移动,且被进行下压操作;
电路基板,其固定于所述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所述操作构件的下侧;
按压式开关,其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以及
连杆机构,其具有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以能够绕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侧,且该旋转构件承受所述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旋转,由此将所述按压式开关向上方推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具备:
上推构件,其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在所述按压式开关的下侧设置;以及
所述旋转构件,其承受所述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旋转,从而向上方上推所述上推构件,由此经由所述上推构件将所述按压式开关向上方推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还具备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在所述按压式开关的下侧支承于所述基体构件,
所述保持构件沿上下方向具有贯通孔,
所述上推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贯通孔内沿上下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具备保持臂,该保持臂在接近所述按压式开关的位置贯通所述电路基板并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卡合,从而保持所述电路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具备从所述上推构件的下侧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所述旋转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具备多个下压部,所述多个下压部设置于所述操作构件的下侧且对多个所述旋转构件分别进行下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式开关是金属圆顶开关,且伴随所述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产生点击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还具备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且朝向所述操作构件的背侧照射光。
CN201980072870.0A 2018-12-28 2019-11-12 输入装置 Pending CN1129700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8491 2018-12-28
JP2018-248491 2018-12-28
PCT/JP2019/044327 WO2020137210A1 (ja) 2018-12-28 2019-11-12 入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0086A true CN112970086A (zh) 2021-06-15

Family

ID=7112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2870.0A Pending CN112970086A (zh) 2018-12-28 2019-11-12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5521B2 (zh)
JP (1) JP7097992B2 (zh)
CN (1) CN112970086A (zh)
DE (1) DE112019006511T5 (zh)
WO (1) WO20201372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3035U (ja) * 1982-12-16 1984-06-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キ−ヘツド駆動機構
JP4584138B2 (ja) 2005-12-21 2010-11-1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WO2009110422A1 (ja) * 2008-03-06 2009-09-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JP5620311B2 (ja) * 2011-03-15 2014-11-05 Idec株式会社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JP2012243406A (ja) * 2011-05-16 2012-12-10 Tokai Rika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US9449770B2 (en) * 2014-02-12 2016-09-20 Apple Inc. Shimless button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664804B1 (ko) * 2014-05-09 2016-10-11 이수호 방수용 기판스위치 및 방수용 기판스위치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9006511T5 (de) 2021-10-07
JP7097992B2 (ja) 2022-07-08
US20210265119A1 (en) 2021-08-26
JPWO2020137210A1 (ja) 2021-09-27
WO2020137210A1 (ja) 2020-07-02
US11335521B2 (en)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13600A (en) Rotatively-operated electronic component with push switch
JP5617389B2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JP4075335B2 (ja) 電子機器
US20080211609A1 (en) Lever switch
CN106133866B (zh) 电按键开关和具有电按键开关的操作元件
WO2001020629A1 (fr) Dispositif d'entree multidirectionnel
US11152170B2 (en) Input device
US8129643B2 (en) Pushbutton type switch device
US11424086B2 (en) Operation device and operation member
CN112970086A (zh) 输入装置
CN113168987A (zh) 输入装置
JP4187035B2 (ja) 電子機器に用いるトラックボール装置
JP2010003424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1233007C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2006286328A (ja) 複合操作型入力装置
EP3582243B1 (en) Four-way switch including malfunction prevention structure
JP2007080279A5 (zh)
JP5617433B2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CN112840427A (zh) 按压式输入装置以及按压兼旋转式输入装置
JP2014099254A (ja) 入力装置
JP2012089405A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5584589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US11726518B2 (en) Operating device
KR101773933B1 (ko) 2개축을 이용한 4웨이 피벗구조를 포함하는 복합스위치
US20230095864A1 (en) Switch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