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1654A - 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1654A
CN112961654A CN202110181094.7A CN202110181094A CN112961654A CN 112961654 A CN112961654 A CN 112961654A CN 202110181094 A CN202110181094 A CN 202110181094A CN 112961654 A CN112961654 A CN 112961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raw material
control module
central contro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10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艳晶
王瑜
张克勤
李克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Fanyi High Speed Railway Friction Mate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Fanyi High Speed Railway Friction Mate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Fanyi High Speed Railway Friction Mate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Fanyi High Speed Railway Friction Mate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10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1654A/zh
Priority to CN202111072283.7A priority patent/CN113969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1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16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14Anti-slip materials; Abrasi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9/00Friction linings; Attachment thereof; Selection of coacting friction substances or surfaces
    • F16D69/02Composition of linings ;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200/00Materials;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F16D2200/0034Materials;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for non-metall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200/00Materials;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F16D2200/0082Prod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F16D2200/0086Moulding materials together by application of heat an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所述摩擦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设有摩擦材料制备单元,在存储过程中摩擦材料存储单元;在运用所述摩擦材料制备闸瓦/闸片时设有闸瓦/闸片制备单元。本发明生成的材料具有在潮湿工况制动性能稳定、不影响摩擦制品使用寿命等特点,所述闸瓦/闸片制备中添加一种潮湿工况下摩擦系数的摩擦材料,该摩擦材料能够稳定潮湿环境下的摩擦材料摩擦系数,本发明对摩擦材料制备单元设有用以调节原料添加量和原料混合环境的中控模块,使摩擦材料制备过程实现智能控制;对摩擦材料存储单元设有调节存储环境的环境调节模块,使摩擦材料存储环境实现智能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
背景技术
火车运行制动时直接摩擦车轮使火车停车的制动零件就是闸瓦/闸片。用铸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瓦状制动块,在制动时抱紧车轮踏面,通过摩擦使车轮停止转动。在这一过程中,制动装置要将巨大的动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之中。而这种制动效果的好坏,却主要取决于摩擦热能的消散能力。我国铁路铺设长度已成为世界第一,雨雪天气和潮湿环境是列车不可避免使用环境,在此环境下闸瓦 /闸片的摩擦系数会产生一定的衰退,增大了雨雪天气和潮湿环境的危险系数。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雨雪天气和潮湿环境中闸瓦/闸片的摩擦系数产生衰退导致危险系数增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摩擦系数,使列车的制动性能在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所述摩擦材料用以制备闸瓦/闸片;
所述摩擦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第一原料硫酸钙晶须、第二原料白炭黑、第三原料蛭石、第四原料硅藻土、第五原料陶土,各原料其具体配比为,硫酸钙晶须35%-38%、白炭黑12%-15%、蛭石17%-23%、硅藻土5%-10%、陶土18%-22%;
所述摩擦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设有摩擦材料制备单元,在存储过程中摩擦材料存储单元;在运用所述摩擦材料制备闸瓦/闸片时设有闸瓦/闸片制备单元。
所述摩擦材料制备单元内设有高速混料机、第一料仓、第二料仓、第三料仓、第四料仓、第五料仓、中控模块和纯度检测器;所述高速混料机设有微控模块、出料口、喷淋头、加热装置、湿度检测器和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第四料仓内设有第二湿度检测器;所述中控模块设有优选配比方案矩阵组A0,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矩阵B0,第四原料湿度矩阵C0,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矩阵D0;中控模块根据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选取优选配比方案,当选取Ai作为优选配比方案进行摩擦材料制备时,预设第四原料添加量为Yi,纯度检测器检测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D与D0内矩阵做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Yi进行一次调节,调节后第四原料添加量为Yi’;第二湿度检测器检测第四原料湿度C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C与C0内参数做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Yi’进行一次调节,调节后第四原料添加量为Yi”;
中控模块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完成后控制各所述料仓向高速混料机内投放摩擦材料制备原料;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检测温度选择下一搅拌周期内高速混料机工作状态;当高速混料机内温度适宜时,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湿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检测湿度选择下一搅拌周期内高速混料机工作状态;当高速混料机内温度和湿度均适宜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时,对高速混料机内混合原料进行取样并检测所述摩擦材料完成度,根据完成度判定是否生成合格的摩擦材料并选取高速混料机工作状态;
所述摩擦材料存储单元设有存储室,所述存储室内设有货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除湿机和环境调节模块;所述环境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和除湿机相连,用以调节各部件工作模式,以使摩擦材料存储环境达标;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根据温度调节下一个存储时长内冷风机和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湿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根据湿度调节下一个存储时长内加湿器和除湿机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材料制备单元包括:
所述高速混料机,用以对所述摩擦材料的制备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以生成摩擦材料,所述高速混料机底部设有排放摩擦材料的出料口,顶部设有喷淋头,混料机壁设有加热装置,混料机内壁设有湿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和微控模块,所述微控模块与所述出料口、所述喷淋头、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湿度检测器和所述温度检测器分别相连;
所述第一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一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一出料口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一原料并将第一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第二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二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二出料口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二原料并将第二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第三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三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三出料口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三原料并将第三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第四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四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四出料口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四原料并将第四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第五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五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五出料口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五原料并将第五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微控模块和各所述料仓相连,用以控制各部件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第四料仓内部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检测第四原料湿度;
所述纯度检测器,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检测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优选配比方案矩阵组A0,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矩阵B0,第四原料湿度矩阵C0,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矩阵D0,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d0,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c0;
对于优选配比方案矩阵组A0,A0(A1,A2,A3),其中,A1为第一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A2为第二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A3为第三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
对于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Ai,i=1,2,3,Ai(Ui,Vi,Xi,Yi,Zi),其中,U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一原料添加量;V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二原料添加量;X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三原料添加量;Y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四原料添加量;Z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五原料添加量;
对于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矩阵B0,B0(B1,B2,B3),其中,B1为第一预设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B2为第二预设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B3为第三预设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
对于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2为第二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3为第三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4为第四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所述各湿度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
对于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 为第一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d2为第二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d3为第三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d4为第四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制备所述摩擦材料时,中控模块根据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选取优选配比方案:
当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为B1时,中控模块从矩阵组A0选取A1作为优选配比方案;
当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为B2时,中控模块从矩阵组A0选取A2作为优选配比方案i
当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为B3时,中控模块从矩阵组A0选取A3作为优选配比方案;
当选取Ai作为优选配比方案进行摩擦材料制备时,纯度检测器检测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D与D0内矩阵做对比:
当D≤D1时,中控模块不对第四原料添加量Yi进行调节;
当D1<D≤D2时,中控模块从d0矩阵中选取d1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D2<D≤D3时,中控模块从d0矩阵中选取d2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i
当D3<D≤D4时,中控模块从d0矩阵中选取d3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D>D4时,中控模块从d0矩阵中选取d4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选取选取dj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时,中控模块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Yi’,Yi’=Yi×dj;
进一步地,对于第四原料湿度矩阵C0,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第四原料湿度,C2为第二预设第四原料湿度,C3为第三预设第四原料湿度,C4为第四预设第四原料湿度,所述各湿度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i
对于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c0,c0(c1,c2,c3,c4),其中,c1 为第一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c2为第二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c3为第三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c4为第四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选取Ai作为优选配比方案进行摩擦材料制备且根据纯度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Yi’时,第二湿度检测器检测第四原料湿度C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C与C0内参数做对比:
当C≤C1时,中控模块不对第四原料添加量Yi’进行调节;
当C1<C≤C2时,中控模块从c0矩阵中选取c1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C2<C≤C3时,中控模块从c0矩阵中选取c2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C3<C≤C4时,中控模块从c0矩阵中选取c3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C>C4时,中控模块从c0矩阵中选取c4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选取选取cj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时,中控模块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Yi”,Yi”=Yi’×cj;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完成后控制第一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Ui的第一原料,控制第二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 Vi的第二原料,控制第三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Xi的第三原料,控制第四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Yi”的第四原料,控制第五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Zi的第五原料;
所述中控模块中还设有高速混料机内温度矩阵F0、混合原料湿度矩阵E0和摩擦材料完成度标准g;
对于高速混料机内温度矩阵F0,F0(F1,F2),其中,F1为第一预设高速混料机内温度,F2为第二预设高速混料机内温度,F1<F2;
对于混合原料湿度矩阵E0,E0(E1,E2),其中,E1为第一预设混合原料湿度,E2为第二预设混合原料湿度,E1<E2;
当各所述料仓均完成向高速混料机原料投放时,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温度F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F与F0矩阵内参数做对比:
当F≤F1时,中控模块判定所述高速混料机内温度过低并控制加热装置对高速混料机内原料进行加热,同时,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W;
当F1≤F≤F2时,中控模块判定所述高速混料机内温度适宜并控制高速混料机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W,所述湿度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湿度 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
当F>F2时,中控模块判定所述高速混料机内温度过高并控制喷淋头对高速混料机内原料进行喷淋降温,同时,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W;
当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对各原料进行搅拌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t1时,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温度F’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当F1 ≤F’≤F2时,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混合原料湿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当F’不在F1~F2范围内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F1≤F’≤F2;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将E与E0矩阵内参数做对比:
当E≤E1时,中控模块判定混合原料湿度不足,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喷淋头对混合原料进行喷淋,同时,中控模块控制加热装置转为恒温模式,恒温温度为 F2:
当E1<E≤E2时,中控模块判定混合原料湿度合格,中控模块控制加热装置转为恒温模式,恒温温度为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061
此时喷淋头不对混合原料进行喷淋;
当E>E2时,中控模块判定湿度过高,中控模块控制加热装置转为恒温模式,恒温温度为F2,中控模块计算湿度差值ΔE,ΔE=E-E1,中控模块根据ΔE将搅拌速度调节为W’,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071
α为湿度差值对搅拌速度调节参数;
进一步地,当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对温度合格原料进行搅拌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t1时,湿度检测器检测混合原料湿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当E1≤E’≤E2时,中控模块判定混合原料湿度合格i当E’不在E1~E2范围内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E1≤E’≤E2;
当高速混料机内混合原料温度和湿度均适宜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时,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出料口半开对混合后的原料进行取样;检测样品的完成度G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G与完成度标准g做对比:
当G≥g时,中控模块判定原料混合完成生成合格的摩擦材料,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停止搅拌并控制所述出料口全开以将生成的摩擦材料排出;
当G<g时,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继续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当搅拌时长经过t1时,对原料进行再次取料并检测样品的完成度G’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当G’≥g时,中控模块判定原料混合完成生成合格的摩擦材料;当G’<g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G’≥g。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和除湿机相连,用以调节各部件工作模式,以使摩擦材料存储环境达标;
所述环境调节模块设有存储环境温度矩阵H0、存储环境湿度矩阵J0、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组K0;
对于存储环境温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存储环境温度,H2为第二预设存储环境温度,H3为第三预设存储环境温度,H4为第四预设存储环境温度,所述各温度数值依次增大;
对于存储环境湿度矩阵J0,J0(J1,J2,J3,J4),其中,J1为第一预设存储环境湿度,J2为第二预设存储环境湿度,J3为第三预设存储环境湿度,J4为第四预设存储环境湿度,所述各湿度数值依次增大;
对于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组K0,K0(K1,K2),其中,K1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K2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对于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K1,K1(K11,K12,K13,K14),其中,K11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12 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13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14 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对于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K2, K2(K21,K22,K23,K24),其中,K21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22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23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24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温度H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将H 与H0内参数做对比:
当H≤H1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对存储室进行加热并选取K11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H1<H≤H2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对存储室进行加热并选取K12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H2<H≤H3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合格;
当H3<H≤H4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高、启动冷风机对存储室进行降温并选取K13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H>H4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高、启动冷风机对存储室进行降温并选取K14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存储环境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对存储室进行加热时,环境调节模块计算温度差值ΔHa,ΔHa=H3-H,加热器加热温度为M,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081
其中,m为加热器预设初始温度,p=1,2;
当存储环境温度过高启动冷风机对存储室进行降温时,环境调节模块计算温度差值ΔHb,ΔHb=H-H2,冷风机风速为N,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082
其中,n为冷风机预设初始风速,q=3,4;
当对温度环境进行调节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温度H’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将H’与H0 内参数做对比,当H2<H’≤H3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合格并控制冷风机/加热器停止工作;当H’仍不在H2~H3范围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H2<H’≤H3;
进一步地,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湿度J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将J与J0内参数做对比:
当J≤J1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低、启动加湿器对存储室进行加湿并选取K21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J1<J≤J2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低、启动加湿器对存储室进行加湿并选取K22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J2<J≤J3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合格;
当J3<J≤J4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高、启动除湿机对存储室进行除湿并选取K23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J>J4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高、启动除湿机对存储室进行除湿并选取K24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存储环境湿度过低启动加湿器对存储室进行加湿时,环境调节模块计算湿度差值ΔJa,ΔJa=J3-J,加湿器加湿速度为R,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091
其中,r为加湿器预设初始加湿速度,p=1,2;
当存储环境湿度过高启动除湿机对存储室进行除湿时,环境调节模块计算湿度差值ΔJb,ΔJb=J-J2,除湿机除湿风速为S,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092
其中,s为除湿机预设初始除湿风速,q=3,4;
当对湿度环境进行调节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湿度J’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将J’与J0 内参数做对比,当J2<J’≤J3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合格并控制加湿器/除湿机停止工作;当J’仍不在J2~J3范围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J2< J’≤J3。
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应用上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制备系统制备而成,所述摩擦材料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摩擦系数,使列车的制动性能在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该摩擦材料用以制备闸瓦/闸片。
进一步地,所述闸瓦/闸片制备步骤包括:
S1,利用辊炼机对丁腈橡胶分两段开炼;
S2,将S1得到的胶、摩擦剂和其余组分都加入密炼机中进行加压混合,温度控制在≤90℃,强力混合完成后,对混合物进行停放降温直至室温,得到混合料;
S3,将S2制得的混合料用模具压制到特定钢背上,热压机压力为 2500N/cm2,加温160-180℃热压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
S4,将S3压制完成后的半成品闸瓦/闸片放到专用夹具夹紧,施加大约 10KN/m2的压力,对半成品闸瓦/闸片进行压紧整形;
S5,将S4处理后的闸瓦/闸片在烘箱中采用热风循环电加热热处理34H,前 22H温度逐渐升高,直至最高热处理温度达到250℃,后12H保持热处理温度 250℃,让所有原材料充分反应,保证彻底熟透,制得合成闸瓦/闸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闸瓦/闸片主要由高分子材料构成,具有产品比重轻,潮湿工况制动性能稳定、不影响摩擦制品使用寿命等特点,所述闸瓦/闸片制备中添加一种潮湿工况下摩擦系数的摩擦材料,该摩擦材料能够稳定潮湿环境下的摩擦材料摩擦系数,使列车的制动性能在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降低了列车在雨雪天气和潮湿环境行驶的危险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设有摩擦材料制备单元,在存储过程中摩擦材料存储单元;在运用所述摩擦材料制备闸瓦/闸片时设有闸瓦/闸片制备单元;所述摩擦材料制备单元能够根据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选取优选配比方案并根据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与湿度对原料添加量进行调节,智能调节原料添加量使摩擦材料性能更加稳定,从而使闸瓦/闸片在潮湿工况制动性能稳定,进一步降低了列车在雨雪天气和潮湿环境行驶的危险系数。
进一步地,在所述摩擦材料制备单元中,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检测温度选择下一搅拌周期内高速混料机工作状态;当高速混料机内温度适宜时,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湿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检测湿度选择下一搅拌周期内高速混料机工作状态;当高速混料机内温度和湿度均适宜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时,对高速混料机内混合原料进行取样并检测所述摩擦材料完成度,根据完成度判定是否生成合格的摩擦材料并选取高速混料机工作状态;使摩擦材料性能更加稳定,从而使闸瓦/闸片在潮湿工况制动性能稳定,进一步降低了列车在雨雪天气和潮湿环境行驶的危险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材料存储单元设有存储室,所述存储室内设有货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除湿机和环境调节模块;所述环境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和除湿机相连,用以调节各部件工作模式,以使摩擦材料存储环境达标;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根据温度调节下一个存储时长内冷风机和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湿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根据湿度调节下一个存储时长内加湿器和除湿机的工作状态;使摩擦材料处于理想存储条件,延长了摩擦材料储存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摩擦材料制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存储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摩擦材料制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所述摩擦材料制备单元内设有高速混料机11、第一料仓12、第二料仓13、第三料仓 14、第四料仓15、第五料仓16、中控模块17和纯度检测器18;高速混料机11 设有微控模块112、出料口114、喷淋头115、加热装置116、湿度检测器111、所述温度检测器113和搅拌装置117;所述第四料仓15内设有第二湿度检测器 151;
所述高速混料机11,用以对所述摩擦材料的制备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以生成摩擦材料,所述高速混料机11底部设有排放摩擦材料的出料口114,顶部设有喷淋头115,混料机壁设有加热装置116,所述混料机内壁设有湿度检测器111、温度检测器113和微控模块112,所述微控模块112与所述出料口114、所述喷淋头115、所述加热装置116、所述湿度检测器111和所述温度检测器113分别相连,所述混料机内还设有与微控模块112相连的搅拌装置117;
所述第一料仓12,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11上方并通过第一出料口114 与高速混料机11相连,所述第一出料口114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料仓12 用以存储放置第一原料并将第一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11中;所述第二料仓 13,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11上方并通过第二出料口114与高速混料机11相连,所述第二出料口114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料仓13用以存储放置第二原料并将第二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11中;所述第三料仓14,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11上方并通过第三出料口114与高速混料机11相连,所述第三出料口 114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料仓14用以存储放置第三原料并将第三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11中;所述第四料仓15,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11上方并通过第四出料口114与高速混料机11相连,所述第四出料口114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料仓15用以存储放置第四原料并将第四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11 中;所述第五料仓16,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11上方并通过第五出料口114 与高速混料机11相连,所述第五出料口114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料仓16 用以存储放置第五原料并将第五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11中;所述中控模块17,其分别与所述微控模块112和各所述料仓相连,用以控制各部件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器151,其设置在所述第四料仓15内部并与所述中控模块17 相连用以检测第四原料湿度;所述纯度检测器18,其与所述中控模块17相连,用以检测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17内设有优选配比方案矩阵组A0,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矩阵B0,第四原料湿度矩阵C0,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矩阵D0,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d0,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c0;
对于优选配比方案矩阵组A0,A0(A1,A2,A3),其中,A1为第一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A2为第二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A3为第三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
对于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Ai,i=1,2,3,Ai(Ui,Vi,Xi,Yi,Zi),其中,U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一原料添加量;V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二原料添加量;X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三原料添加量;Y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四原料添加量;Z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五原料添加量;
对于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矩阵B0,B0(B1,B2,B3),其中,B1为第一预设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B2为第二预设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B3为第三预设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
对于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2为第二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3为第三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4为第四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所述各湿度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
对于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 为第一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d2为第二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d3为第三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d4为第四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制备所述摩擦材料时,中控模块17根据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选取优选配比方案:
当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为B1时,中控模块17从矩阵组A0选取A1作为优选配比方案;
当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为B2时,中控模块17从矩阵组A0选取A2作为优选配比方案;
当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为B3时,中控模块17从矩阵组A0选取A3作为优选配比方案;
当选取Ai作为优选配比方案进行摩擦材料制备时,纯度检测器18检测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17,中控模块17将D与D0内矩阵做对比:
当D≤D1时,中控模块17不对第四原料添加量Yi进行调节;
当D1<D≤D2时,中控模块17从d0矩阵中选取d1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D2<D≤D3时,中控模块17从d0矩阵中选取d2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D3<D≤D4时,中控模块17从d0矩阵中选取d3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D>D4时,中控模块17从d0矩阵中选取d4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选取选取dj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时,中控模块17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Yi’,Yi’=Yi×dj;
具体而言,对于第四原料湿度矩阵C0,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第四原料湿度,C2为第二预设第四原料湿度,C3为第三预设第四原料湿度,C4为第四预设第四原料湿度,所述各湿度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
对于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c0,c0(c1,c2,c3,c4),其中,c1 为第一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c2为第二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c3为第三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c4为第四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选取Ai作为优选配比方案进行摩擦材料制备且根据纯度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Yi’时,第二湿度检测器151检测第四原料湿度c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17,中控模块17将C与C0内参数做对比:
当C≤C1时,中控模块17不对第四原料添加量Yi’进行调节;
当C1<C≤C2时,中控模块17从c0矩阵中选取c1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C2<C≤C3时,中控模块17从c0矩阵中选取c2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C3<C≤C4时,中控模块17从c0矩阵中选取c3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C>C4时,中控模块17从c0矩阵中选取c4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选取选取cj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时,中控模块17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Yi”,Yi”=Yi’×cj;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17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完成后控制第一料仓12 向高速混料机11投放添加量为Ui的第一原料,控制第二料仓13向高速混料机11 投放添加量为Vi的第二原料,控制第三料仓14向高速混料机11投放添加量为Xi 的第三原料,控制第四料仓15向高速混料机11投放添加量为Yi”的第四原料,控制第五料仓16向高速混料机11投放添加量为Zi的第五原料;
所述中控模块17中还设有高速混料机11内温度矩阵F0、混合原料湿度矩阵E0和摩擦材料完成度标准g;
对于高速混料机11内温度矩阵F0,F0(F1,F2),其中,F1为第一预设高速混料机11内温度,F2为第二预设高速混料机11内温度,F1<F2;
对于混合原料湿度矩阵E0,E0(E1,E2),其中,E1为第一预设混合原料湿度,E2为第二预设混合原料湿度,E1<E2;
当各所述料仓均完成向高速混料机11原料投放时,所述温度检测器113检测高速混料机11内温度F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17,中控模块17将F 与F0矩阵内参数做对比:
当F≤F1时,中控模块17判定所述高速混料机11内温度过低并控制加热装置116对高速混料机11内原料进行加热,同时,中控模块17控制高速混料机11 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W;
当F1≤F≤F2时,中控模块17判定所述高速混料机11内温度适宜并控制高速混料机11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W,所述湿度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11内湿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17;
当F>F2时,中控模块17判定所述高速混料机11内温度过高并控制喷淋头 115对高速混料机11内原料进行喷淋降温,同时,中控模块17控制高速混料机 11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W;
当中控模块17控制高速混料机11对各原料进行搅拌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 t1时,所述温度检测器113检测高速混料机11内温度F’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17,当F1≤F’≤F2时,所述湿度检测器111检测混合原料湿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17;当F’不在F1~F2范围内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F1≤F’≤F2;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17将E与E0矩阵内参数做对比:
当E≤E1时,中控模块17判定混合原料湿度不足,中控模块17控制所述喷淋头115对混合原料进行喷淋,同时,中控模块17控制加热装置116转为恒温模式,恒温温度为F2;
当E1<E≤E2时,中控模块17判定混合原料湿度合格,中控模块17控制加热装置116转为恒温模式,恒温温度为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161
此时喷淋头115不对混合原料进行喷淋;
当E>E2时,中控模块17判定湿度过高,中控模块17控制加热装置116转为恒温模式,恒温温度为F2,中控模块17计算湿度差值ΔE,ΔE=E-E1,中控模块17根据ΔE将搅拌速度调节为W’,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162
α为湿度差值对搅拌速度调节参数;
具体而言,当中控模块17控制高速混料机11对温度合格原料进行搅拌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t1时,湿度检测器111检测混合原料湿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17,当E1≤E’≤E2时,中控模块17判定混合原料湿度合格;当 E’不在E1~E2范围内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E1≤E’≤E2;
当高速混料机11内混合原料温度和湿度均适宜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时,中控模块17控制所述出料口114半开对混合后的原料进行取样;检测样品的完成度G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17,中控模块17将G与完成度标准g做对比:
当G≥g时,中控模块17判定原料混合完成生成合格的摩擦材料,中控模块17控制高速混料机11停止搅拌并控制所述出料口114全开以将生成的摩擦材料排出;
当G<g时,中控模块17控制高速混料机11继续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当搅拌时长经过t1时,对原料进行再次取料并检测样品的完成度G’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17,当G’≥g时,中控模块17判定原料混合完成生成合格的摩擦材料;当G’<g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G’≥g。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存储室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摩擦材料存储单元设有存储室20,所述存储室内设有货架28、温度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26、加热器 22、加湿器25、冷风机24、除湿机27和环境调节模块21;所述环境调节模块21 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26、加热器22、加湿器25、冷风机24 和除湿机27相连,用以调节各部件工作模式,以使摩擦材料存储环境达标;
所述环境调节模块21设有存储环境温度矩阵H0、存储环境湿度矩阵J0、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组K0;
对于存储环境温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存储环境温度,H2为第二预设存储环境温度,H3为第三预设存储环境温度,H4为第四预设存储环境温度,所述各温度数值依次增大;
对于存储环境湿度矩阵J0,J0(J1,J2,J3,J4),其中,J1为第一预设存储环境湿度,J2为第二预设存储环境湿度,J3为第三预设存储环境湿度,J4为第四预设存储环境湿度,所述各湿度数值依次增大;
对于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组K0,K0(K1,K2),其中,K1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K2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对于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K1,K1(K11,K12,K13,K14),其中,K11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12 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13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14 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对于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K2, K2(K21,K22,K23,K24),其中,K21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22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23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24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所述存储室20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温度传感器23 检测器检测存储室20内温度H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21,环境调节模块21将H与H0内参数做对比:
当H≤H1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22对存储室20进行加热并选取K11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H1<H≤H2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22 对存储室20进行加热并选取K12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H2<H≤H3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温度合格;
当H3<H≤H4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高、启动冷风机24 对存储室20进行降温并选取K13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H>H4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高、启动冷风机24对存储室20进行降温并选取K14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存储环境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22对存储室20进行加热时,环境调节模块 21计算温度差值ΔHa,ΔHa=H3-H,加热器22加热温度为M,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181
其中, m为加热器22预设初始温度,p=1,2;
当存储环境温度过高启动冷风机24对存储室20进行降温时,环境调节模块 21计算温度差值ΔHb,ΔHb=H-H2,冷风机24风速为N,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182
其中,n 为冷风机24预设初始风速,q=3,4;
当对温度环境进行调节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温度传感器23检测器检测存储室20内温度H’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21,环境调节模块21 将H’与H0内参数做对比,当H2<H’≤H3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温度合格并控制冷风机24/加热器22停止工作;当H’仍不在H2~H3范围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H2<H’≤H3。
具体而言,当所述存储室20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湿度传感器26检测器检测存储室20内湿度J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21,环境调节模块21将J与J0内参数做对比:
当J≤J1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低、启动加湿器25对存储室20进行加湿并选取K21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J1<J≤J2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低、启动加湿器25 对存储室20进行加湿并选取K22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J2<J≤J3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湿度合格;
当J3<J≤J4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高、启动除湿机27 对存储室20进行除湿并选取K23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J>J4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高、启动除湿机27对存储室20进行除湿并选取K24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存储环境湿度过低启动加湿器25对存储室20进行加湿时,环境调节模块 21计算湿度差值ΔJa,ΔJa=J3-J,加湿器25加湿速度为R,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191
其中,r 为加湿器25预设初始加湿速度,p=1,2;
当存储环境湿度过高启动除湿机27对存储室20进行除湿时,环境调节模块 21计算湿度差值ΔJb,ΔJb=J-J2,除湿机27除湿风速为S,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192
其中, s为除湿机27预设初始除湿风速,q=3,4;
当对湿度环境进行调节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湿度传感器26检测器检测存储室20内湿度J’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21,环境调节模块21 将J’与J0内参数做对比,当J2<J’≤J3时,环境调节模块21判定存储环境湿度合格并控制加湿器25/除湿机27停止工作;当J’仍不在J2~J3范围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J2<J’≤J3。
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应用上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制备系统制备而成,所述摩擦材料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摩擦系数,使列车的制动性能在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该摩擦材料用以制备闸瓦/闸片。
具体而言,所述闸瓦/闸片制备步骤包括:
S1,利用辊炼机对丁腈橡胶分两段开炼;第一段辊温40℃-45℃,辊距2mm- 3mm,先加生胶,再加入氧化锌、防老剂、炭黑,出片停放;第二段辊温35℃- 40℃,辊距3mm-4mm,先加一段胶,割刀混均,加硫磺,待全部混入后割刀薄通;
S2,将S1得到的胶、摩擦剂和其余组分都加入密炼机中进行加压混合,温度控制在≤90℃,强力混合完成后,对混合物进行停放降温直至室温,得到混合料;
S3,将S2制得的混合料用模具压制到特定钢背上,热压机压力为 2500N/cm2,加温160-180℃热压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
S4,将S3压制完成后的半成品闸瓦/闸片放到专用夹具夹紧,施加大约 10KN/m2的压力,对半成品闸瓦/闸片进行压紧整形;
S5,将S4处理后的闸瓦/闸片在烘箱中采用热风循环电加热热处理34H,前 22H温度逐渐升高,直至最高热处理温度达到250℃,后12H保持热处理温度 250℃,让所有原材料充分反应,保证彻底熟透,制得合成闸瓦/闸片,具体加温过程参见表1。
表1热处理过程中温度与时间
Figure BDA0002942258450000201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原料为硫酸钙晶须、第二原料为白炭黑、第三原料为蛭石、第四原料为硅藻土、第五原料为陶土,各原料其具体配比为,硫酸钙晶须35%- 38%、白炭黑12%-15%、蛭石17%-23%、硅藻土5%-10%、陶土18%-22%;
具体而言,所述三种优选配比方案为:第一方案,硫酸钙晶须35%、白炭黑12%、蛭石17%、硅藻土10%、陶土21%;第二方案,:硫酸钙晶须38%、白炭黑 15%、蛭石23%、硅藻土5%、陶土19%;第三方案,硫酸钙晶须36%、白炭黑14%、蛭石20%、硅藻土8%、陶土22%。
具体而言,所述闸瓦/闸片制备单元应用原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丁腈橡胶9%、耐潮湿摩擦材料10%、橡胶促进剂0.7%、橡胶硫化剂0.8%、防老剂0.5%、硼改性酚醛树脂6%、丁腈胶粉4%、泡沫铁粉6%、碳化硅2%、氧化铝2%、人造石墨6%、炭黑5%、硫酸钡8%、鳞片石墨5%、棉纤维10%、聚乙烯醇纤维10%、陶瓷纤维5%、钢纤维5%、玻璃纤维5%。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摩擦系数,使列车的制动性能在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所述摩擦材料用以制备闸瓦和闸片;
所述摩擦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第一原料硫酸钙晶须、第二原料白炭黑、第三原料蛭石、第四原料硅藻土、第五原料陶土,各原料具体配比为,硫酸钙晶须35%-38%、白炭黑12%-15%、蛭石17%-23%、硅藻土5%-10%、陶土18%-22%;
所述摩擦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设有摩擦材料制备单元,在存储过程中摩擦材料存储单元;在运用所述摩擦材料制备闸瓦/闸片时设有闸瓦/闸片制备单元;
所述摩擦材料制备单元内设有高速混料机、第一料仓、第二料仓、第三料仓、第四料仓、第五料仓、中控模块和纯度检测器;所述高速混料机设有微控模块、出料口、喷淋头、加热装置、湿度检测器和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第四料仓内设有第二湿度检测器;所述中控模块设有优选配比方案矩阵组A0,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矩阵B0,第四原料湿度矩阵C0,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矩阵D0;中控模块根据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选取优选配比方案,当选取Ai作为优选配比方案进行摩擦材料制备时,预设第四原料添加量为Yi,纯度检测器检测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D与D0内矩阵做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Yi进行一次调节,调节后第四原料添加量为Yi’;第二湿度检测器检测第四原料湿度c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C与c0内参数做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Yi’进行一次调节,调节后第四原料添加量为Yi”;
中控模块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完成后控制各所述料仓向高速混料机内投放摩擦材料制备原料;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检测温度选择下一搅拌周期内高速混料机工作状态;当高速混料机内温度适宜时,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湿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检测湿度选择下一搅拌周期内高速混料机工作状态;当高速混料机内温度和湿度均适宜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时,对高速混料机内混合原料进行取样并检测所述摩擦材料完成度,根据完成度判定是否生成合格的摩擦材料并选取高速混料机工作状态;
所述摩擦材料存储单元设有存储室,所述存储室内设有货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除湿机和环境调节模块;所述环境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和除湿机相连,用以调节各部件工作模式,以使摩擦材料存储环境达标;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根据温度调节下一个存储时长内冷风机和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湿度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根据湿度调节下一个存储时长内加湿器和除湿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闸瓦/闸片制备单元设有辊炼机、密炼机、热压机和烘箱;制备步骤包括:
S1,利用辊炼机对丁腈橡胶分两段开炼;
S2,在温度控制≤90℃密炼机中对所有原料强力混合;
S3,将S2制得的混合料用模具压制到特定钢背上,放入热压机加热加压成半成品;
S4,将S3压制完成后的半成品闸瓦/闸片放到专用夹具夹紧,放入热压机中整形;
S5,将S4处理后的闸瓦/闸片在烘箱用热风循环电加热热处理3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制备单元包括:
所述高速混料机用以对所述摩擦材料的制备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以生成摩擦材料,所述高速混料机底部设有排放摩擦材料的出料口,顶部设有喷淋头,混料机壁设有加热装置,混料机内壁设有湿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和微控模块,所述微控模块与所述出料口、所述喷淋头、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湿度检测器和所述温度检测器分别相连;
所述第一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一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一出料口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一原料并将第一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第二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二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二出料口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二原料并将第二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第三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三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三出料口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三原料并将第三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第四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四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四出料口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四原料并将第四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第五料仓,其设置在所述高速混料机上方并通过第五出料口与高速混料机相连,所述第五出料口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五原料并将第五原料投放至高速混料机中;
所述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微控模块和各所述料仓相连,用以控制各部件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第四料仓内部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检测第四原料湿度;
所述纯度检测器,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检测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内设有优选配比方案矩阵组A0,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矩阵B0,第四原料湿度矩阵C0,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矩阵D0,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d0,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c0;
对于优选配比方案矩阵组A0,A0(A1,A2,A3),其中,A1为第一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A2为第二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A3为第三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
对于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矩阵Ai,i=1,2,3,Ai(Ui,Vi,Xi,Yi,Zi),其中,U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一原料添加量;V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二原料添加量;X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三原料添加量;Y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四原料添加量;Zi为第i预设优选配比方案第五原料添加量;
对于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矩阵BO,BO(B1,B2,B3),其中,B1为第一预设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B2为第二预设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B3为第三预设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
对于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矩阵DO,DO(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2为第二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3为第三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4为第四预设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所述各湿度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
对于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d2为第二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d3为第三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d4为第四预设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制备所述摩擦材料时,中控模块根据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选取优选配比方案:
当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为B1时,中控模块从矩阵组A0选取A1作为优选配比方案;
当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为B2时,中控模块从矩阵组A0选取A2作为优选配比方案;
当待生产闸瓦/闸片型号为B3时,中控模块从矩阵组A0选取A3作为优选配比方案;
当选取Ai作为优选配比方案进行摩擦材料制备时,纯度检测器检测第四原料主成分纯度D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D与D0内矩阵做对比:
当D≤D1时,中控模块不对第四原料添加量Yi进行调节;
当D1<D≤D2时,中控模块从d0矩阵中选取d1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D2<D≤D3时,中控模块从d0矩阵中选取d2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D3<D≤D4时,中控模块从d0矩阵中选取d3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D>D4时,中控模块从d0矩阵中选取d4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选取选取dj作为纯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时,中控模块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Yi’,Yi’=Yi×dj。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对于第四原料湿度矩阵C0,CO(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第四原料湿度,C2为第二预设第四原料湿度,C3为第三预设第四原料湿度,C4为第四预设第四原料湿度,所述各湿度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
对于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矩阵c0,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c2为第二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c3为第三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c4为第四预设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选取Ai作为优选配比方案进行摩擦材料制备且根据纯度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Yi’时,第二湿度检测器检测第四原料湿度C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C与CO内参数做对比:
当C≤c1时,中控模块不对第四原料添加量Yi’进行调节;
当C1<C≤C2时,中控模块从c0矩阵中选取c1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C2<C≤C3时,中控模块从c0矩阵中选取c2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C3<C≤C4时,中控模块从c0矩阵中选取c3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C>C4时,中控模块从c0矩阵中选取c4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
当选取选取cj作为湿度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参数时,中控模块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Yi”,Yi”=Yi’×cj。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对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完成后控制第一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Ui的第一原料,控制第二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Vi的第二原料,控制第三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Xi的第三原料,控制第四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Yi”的第四原料,控制第五料仓向高速混料机投放添加量为Zi的第五原料;
所述中控模块中还设有高速混料机内温度矩阵F0、混合原料湿度矩阵E0和摩擦材料完成度标准g;
对于高速混料机内温度矩阵F0,F0(F1,F2),其中,F1为第一预设高速混料机内温度,F2为第二预设高速混料机内温度,F1<F2;
对于混合原料湿度矩阵E0,E0(E1,E2),其中,E1为第一预设混合原料湿度,E2为第二预设混合原料湿度,E1<E2;
当各所述料仓均完成向高速混料机原料投放时,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温度F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F与F0矩阵内参数做对比:
当F≤F1时,中控模块判定所述高速混料机内温度过低并控制加热装置对高速混料机内原料进行加热,同时,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W;
当F1≤F≤F2时,中控模块判定所述高速混料机内温度适宜并控制高速混料机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W,所述湿度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湿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
当F>F2时,中控模块判定所述高速混料机内温度过高并控制喷淋头对高速混料机内原料进行喷淋降温,同时,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W;
当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对各原料进行搅拌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t1时,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高速混料机内温度F’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当F1≤F’≤F2时,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混合原料湿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当F’不在F1~F2范围内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F1≤F’≤F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将E与EO矩阵内参数做对比:
当E≤E1时,中控模块判定混合原料湿度不足,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喷淋头对混合原料进行喷淋,同时,中控模块控制加热装置转为恒温模式,恒温温度为F2;
当E1<E≤E2时,中控模块判定混合原料湿度合格,中控模块控制加热装置转为恒温模式,恒温温度为
Figure FDA0002942258440000061
此时喷淋头不对混合原料进行喷淋;
当E>E2时,中控模块判定湿度过高,中控模块控制加热装置转为恒温模式,恒温温度为F2,中控模块计算湿度差值ΔE,ΔE=E-E1,中控模块根据ΔE将搅拌速度调节为W’,
Figure FDA0002942258440000071
α为湿度差值对搅拌速度调节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当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对温度合格原料进行搅拌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t1时,湿度检测器检测混合原料湿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当E1≤E’≤E2时,中控模块判定混合原料湿度合格;当E’不在E1~E2范围内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E1≤E’≤E2。
当高速混料机内混合原料温度和湿度均适宜并经过一个搅拌周期时,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出料口半开对混合后的原料进行取样;检测样品的完成度G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G与完成度标准g做对比:
当G≥g时,中控模块判定原料混合完成生成合格的摩擦材料,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停止搅拌并控制所述出料口全开以将生成的摩擦材料排出;
当G<g时,中控模块控制高速混料机继续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当搅拌时长经过t1时,对原料进行再次取料并检测样品的完成度G’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当G’≥g时,中控模块判定原料混合完成生成合格的摩擦材料;当G’<g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G’≥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和除湿机相连,用以调节各部件工作模式,以使摩擦材料存储环境达标;
所述环境调节模块设有存储环境温度矩阵H0、存储环境湿度矩阵J0、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组K0;
对于存储环境温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存储环境温度,H2为第二预设存储环境温度,H3为第三预设存储环境温度,H4为第四预设存储环境温度,所述各温度数值依次增大;
对于存储环境湿度矩阵J0,J0(J1,J2,J3,J4),其中,J1为第一预设存储环境湿度,J2为第二预设存储环境湿度,J3为第三预设存储环境湿度,J4为第四预设存储环境湿度,所述各湿度数值依次增大;
对于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组K0,K0(K1,K2),其中,K1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K2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对于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K1,K1(K11,K12,K13,K14),其中,K11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12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13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14为第一预设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对于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矩阵K2,K2(K21,K22,K23,K24),其中,K21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22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23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K24为第一预设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温度H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将H与H0内参数做对比:
当H≤H1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对存储室进行加热并选取K11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H1<H≤H2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对存储室进行加热并选取K12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H2<H≤H3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合格;
当H3<H≤H4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高、启动冷风机对存储室进行降温并选取K13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H>H4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过高、启动冷风机对存储室进行降温并选取K14作为温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存储环境温度过低启动加热器对存储室进行加热时,环境调节模块计算温度差值ΔHa,ΔHa=H3-H,加热器加热温度为M,
Figure FDA0002942258440000081
其中,m为加热器预设初始温度,p=1,2;
当存储环境温度过高启动冷风机对存储室进行降温时,环境调节模块计算温度差值ΔHb,ΔHb=H-H2,冷风机风速为N,
Figure FDA0002942258440000082
其中,n为冷风机预设初始风速,q=3,4;
当对温度环境进行调节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温度H’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将H’与H0内参数做对比,当H2<H’≤H3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温度合格并控制冷风机/加热器停止工作;当H’仍不在H2~H3范围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H2<H’≤H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室内存有摩擦材料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湿度J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将J与J0内参数做对比:
当J≤J1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低、启动加湿器对存储室进行加湿并选取K21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J1<J≤J2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低、启动加湿器对存储室进行加湿并选取K22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J2<J≤J3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合格;
当J3<J≤J4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高、启动除湿机对存储室进行除湿并选取K23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J>J4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过高、启动除湿机对存储室进行除湿并选取K24作为湿度超差环境调节参数;
当存储环境湿度过低启动加湿器对存储室进行加湿时,环境调节模块计算湿度差值ΔJa,ΔJa=J3-J,加湿器加湿速度为R,
Figure FDA0002942258440000091
其中,r为加湿器预设初始加湿速度,p=1,2;
当存储环境湿度过高启动除湿机对存储室进行除湿时,环境调节模块计算湿度差值ΔJb,ΔJb=J-J2,除湿机除湿风速为S,
Figure FDA0002942258440000092
其中,s为除湿机预设初始除湿风速,q=3,4;
当对湿度环境进行调节并经过存储时长t2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器检测存储室内湿度J’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环境调节模块,环境调节模块将J’与J0内参数做对比,当J2<J’≤J3时,环境调节模块判定存储环境湿度合格并控制加湿器/除湿机停止工作;当J’仍不在J2~J3范围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J2<J’≤J3。
CN202110181094.7A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 Pending CN112961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094.7A CN112961654A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
CN202111072283.7A CN113969136B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耐高寒潮湿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094.7A CN112961654A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2283.7A Division CN113969136B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耐高寒潮湿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1654A true CN112961654A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2283.7A Active CN113969136B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耐高寒潮湿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系统
CN202110181094.7A Pending CN112961654A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耐高寒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材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2283.7A Active CN113969136B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耐高寒潮湿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9691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4713A (zh) * 2022-04-27 2022-08-02 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智能化的炼钢用镁碳砖原料配制系统及其原料配置产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442A (zh) * 2004-12-27 2006-07-05 朱建平 半金属基摩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058293A (ja) * 2017-09-26 2019-04-18 達男 戸川 発汗計
CN111075869A (zh) * 2019-12-04 2020-04-28 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铁道货车用合成闸瓦材料配方及合成闸瓦制备工艺
CN112452254A (zh) * 2020-11-10 2021-03-09 河北安耐胶带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7623B2 (en) * 2011-03-16 2015-02-1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storage devices
DE102013110530A1 (de) * 2013-09-24 2015-03-26 Tmd Friction Service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Reib- und Bremsbelägen
CN107021794A (zh) * 2017-04-07 2017-08-08 深圳市绿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垃圾高效好氧堆肥装置及方法
CN108749096A (zh) * 2018-06-28 2018-11-06 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 刹车片多工位热压系统
CN112240364A (zh) * 2020-10-13 2021-01-19 沈阳梵一高铁摩擦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韧性和抗拉强度的摩擦材料调节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442A (zh) * 2004-12-27 2006-07-05 朱建平 半金属基摩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058293A (ja) * 2017-09-26 2019-04-18 達男 戸川 発汗計
CN111075869A (zh) * 2019-12-04 2020-04-28 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铁道货车用合成闸瓦材料配方及合成闸瓦制备工艺
CN112452254A (zh) * 2020-11-10 2021-03-09 河北安耐胶带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9136B (zh) 2022-09-13
CN113969136A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9136B (zh) 一种耐高寒潮湿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系统
US8554375B2 (en) Air density comparison control
US20170159964A1 (en) Ventilation device
CN102173716A (zh) 类陶瓷耐高温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7850A (zh) 一种竹炭复合纤维摩擦材料及其制作的刹车片、制作方法
CN116004012B (zh) 一种柔性储热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9475A (zh) 一种耐磨导热硅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522B (zh) 晶须增强聚醚酮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26235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ynthesizing a geopolymer
CN113606872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的流化床干燥机及其干燥方法
CN108144575A (zh) 硫化石墨硅胶氯化锂固化复合除湿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2088638A1 (zh) 一种耐高温陶瓷基汽车摩擦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594134B (zh) 一种耐高温型汽车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及其生产方法
CN113045859B (zh) 一种长贮存期低温固化环氧树脂基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9558A (zh) 一种耐高温降噪弹性胶及其制备工艺
CN109135171A (zh) 一种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0393662A (ja) ゼオライト系調湿建材
CN113997681A (zh) 一种提高薄型陶瓷板抗冲击性能的方法
CN110897187B (zh) 一种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低能耗精准烘烤方法及系统
CN108912674A (zh) 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尼龙玻璃纤维复合粉末材料制备方法
CN111720464B (zh) 一种低磨损率刹车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6639A (zh) 一种电机制动器用摩擦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215832424U (zh) 一种具有高效除湿效果的烘干设备
CN109631502B (zh) 利用调控风速提高泡沫果浆温度均匀性的微波干燥方法
CN109780656B (zh) 一种基于红外传感技术的室内舒适健康环境控制辐射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