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6173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6173B
CN112956173B CN201880099127.XA CN201880099127A CN112956173B CN 112956173 B CN112956173 B CN 112956173B CN 201880099127 A CN201880099127 A CN 201880099127A CN 112956173 B CN112956173 B CN 112956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machine
host
mobile terminal
wireless trans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91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6173A (zh
Inventor
余厚晖
黄茂昭
李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56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6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6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6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第一子机端及第二子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子机端和所述第二子机端中的一个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上,另一个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二面上,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作为所述主机端的输入装置,所述主机端设有支架及设于所述第一面的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主机端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支架能够支撑于所述第一子机端与所述主机端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子机端倾斜地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一子机端和所述支架在投影面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一面在所述投影面的正投影内,所述投影面为垂直于主机端的厚度方向的平面。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随着移动终端功能越来越多,移动终端内部安装的功能器件也越来越多,使得移动终端的体积越来越大,不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第一子机端及第二子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子机端和所述第二子机端中的一个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上,另一个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二面上,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作为所述主机端的输入装置,所述主机端设有支架及设于所述第一面的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主机端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支架能够支撑于所述第一子机端与所述主机端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子机端倾斜地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一子机端和所述支架在投影面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一面在所述投影面的正投影内,所述投影面为垂直于主机端的厚度方向的平面。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主机端、第一子机端、第二子机端能够层叠组合使用、组合使用、也能够分开单独使用,减少了显示端上的功能器件的数量,有利于显示端的轻薄化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示意图。
图2为移动终端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中的侧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中的示意图。
图4是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中的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第三种使用状态中的示意图。
图6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主机端与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主机端与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移动终端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中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0为主机端的轴测图。
图11为移动终端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13为第一子机端与主机端的一种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14为第一子机端与主机端的另一种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子机端与主机端的另一种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16为第一子机端与主机端的另一种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17为第一磁性件的一种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18为第一磁性件的另一种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19为移动终端的装置示意图。
图20和图21为工作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22和图23为工作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24为工作方式三的示意图。
图25为工作方式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包括主机端10、第一子机端20及第二子机端30,第一子机端20能够可拆卸的安装于主机端10,或者第一子机端20铰接于主机端10,第二子机端30能够可拆卸的安装于主机端10,或者第二子机端30铰接于主机端10。根据第一子机端20、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的相对位置关系,移动终端100可以具有多种使用状态。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示意图。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中,第一子机端20和第二子机端30可以层叠放置在主机端10的两侧上,使移动终端100处于层叠组合使用状态。在该使用状态下,移动终端100能够实现充电、信号传输等功能。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种使用状态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子机端20或第二子机端30电量不足时,第一子机端20或第二子机端30层叠在主机端10充电。
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中,第一子机端20和第二子机端30可以都层叠放置在主机端10上,也可以仅第一子机端20或第二子机端30层叠放置在主机端10上。
请参阅图2,图2是移动终端100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中的侧视图。主机端1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子机端20和第二子机端30中的一个能够安装于第一面上,另一个能够安装于第二面上。具体的,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一面上,第二子机端30安装于第二面上,或者,第二子机端30安装于第一面上,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二面上。进一步的,当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一面或第二面上时,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可以面向主机端10,也可以背离主机端10,当第二子机端30安装于第一面或第二面上时,第二子机端30的显示面可以面向主机端10,也可以背离主机端10。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中的示意图。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中,第一子机端20侧立放置在主机端10上,并依靠主机端10的支撑而保持侧立。在主机端10的支撑下,第一子机端20能够保持一个适合的放置角度以供用户观看,用户无需用手把持或通过外部工具对第一子机端20进行固定,方便使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种使用状态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在桌前看视频,将主机端10平放在桌面上,第一子机端20侧立放置在主机端10上并固定,第一子机端20向用户播放视频。
请结合图4,图4是移动终端100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中的侧视图。第二子机端30能够作为主机端10的输入装置,主机端10设有支架40及设于第一面10a的支架槽42,支架40能够相对主机端10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支架槽42。本实施例中,支架40于支架槽42内转动连接主机端10,支架40转出支架槽42时,支架40部分位于主机端10外,并且支架40与主机端10成一定的夹角。支架40转入支架槽42时,支架40可以完全收容于支架槽42内。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当支架40转出支架槽42时,支架40能够支撑于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之间,以使第一子机端20倾斜地放置在第一面10a上,第一子机端20和支架40在投影面50的正投影完全落入第一面10a在投影面50的正投影内,投影面50为垂直于主机端1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具体的,从侧面观察移动终端100,第一子机端20、支架40及主机端10之间形成类似三角形的结构。主机端10相当于基座,第一子机端20和支架40位于主机端10上,并支架40支撑第一子机端20,使第一子机端20保持倾斜于主机端10的姿态。本实施例中,投影面50为垂直于主机端1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具体的,投影面50可以是主机端10上的面,也可以不是主机端10上的面,即投影面50可以是非实体的辅助面。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中,第二子机端30的位置不限。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主机端10放置于桌面上时,第二子机端30可以与主机端10并排放置,如图3和图4所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子机端30也可以脱离主机端10,用户手握第二子机端30。本实施例中,第二子机端30可以作为主机端10的输入装置,具体的,第二子机端30设有触控屏,触控屏能够输入信息以控制主机端10。第二子机端30的触控屏可以作为键盘使用,用户通过在操作第二子机端30从而控制主机端10工作,进一步控制第一子机端20显示。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与投影面50形成第一角度a,第一角度a大于90°。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角度a的范围为120°至165°,具体的,第一角度a可以为145°、160°等等,以使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可以面向用户,方便用户观看。本实施例中,当主机端10放置在桌面上使用时,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与投影面50之间的第一角度a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子机端20的放置角度,具体的,第一子机端20的放置角度大于90°。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的放置角度的范围为120°至165°,具体的,第一子机端20的放置角度可以为145°、160°等等,以使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可以面向用户,方便用户观看。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铰接于主机端10。具体的,第一子机端20的一侧铰接主机端10,从而可以相对主机端10转动。例如,在第一种使用状态和第二种使用状态中切换时,操作第一子机端20相对主机端10转动,即可使第一子机端20层叠于主机端10上,或者倾斜放置于主机端10上。换言之,第一子机端20和主机端10为转动连接的一个整体。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能够可拆卸的安装于主机端10。具体的,第一子机端20可以与主机端10相互分离。例如,在第一种使用状态和第二种使用状态中切换时,先从主机端10上拆卸第一子机端20,再将第一子机端20平放或斜放在主机端10上,即可使第一子机端20层叠于主机端10上,或者倾斜放置于主机端10上。换言之,第一子机端20和主机端10为两个结构独立的个体。
本实施例中,第二子机端30也可以铰接主机端10,或者可拆卸的连接主机端10。
请参阅图5,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和第二子机端30均为可拆卸的连接主机端10时,移动终端100还具有第三种使用状态。具体的,在第三种使用状态中,第一子机端20和第二主机端10中的至少一个与主机端10相互分离,即第一子机端20和第二子机端30可以脱离主机端10单独使用。第一子机端20和第二子机端30可以显示图像。第一子机端20和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因此第一子机端20和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可以在分离一定距离的情况下通信。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种使用状态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外出时,用户将主机端10放置于背包中,手持体积小巧的第一子机端20或第二主机端10拔打电话、视频聊天、玩游戏、看视频等。
主机端10、第一子机端20、第二子机端30能够层叠组合使用、组合使用、也能够分开单独使用,减少了显示端上的功能器件的数量,有利于显示端的轻薄化设计。
请参阅图6和图7,其中,图6为支架4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主机端10与支架40的连接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支架40包括支撑部402和转动部404,转动部404连接于支撑部402的一端,转动部404转动连接于支架槽42的一端壁,以使支撑部402转入支架槽42或转出支架槽42。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架40为两端弯折的长杆形状,转动部404即支架40的两端,转动部40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主机端10。本实施例中,当支撑部402转入或转出支架槽42时,转动部404均位于支架槽42内。
结合图1和图8,当第一子机端20或第二子机端30安装于第一面10a上时,转动部404和支架40部位于支架槽42内,第一子机端20或第二子机端30覆盖支架槽42。具体的,支架40完全收容于支架槽42内,支架40不干涉第一子机端20与第二子机端30的连接。
请参阅图4,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包括与显示面相背设置的背面20b,当支撑部402转出支架槽42时,支撑部402背离转动部404的端面能够贴合背面20b。具体的,支撑部402的端面抵持于第一子机端20的背面20b,以支撑第一子机端20保持倾斜于主机端10的形态。支撑部402的端面或第一子机端20的背面20b可以通过磨砂等方式增加表面粗糙度,从而防止支撑部402与第一子机端20发生相对运动,提高第一子机端20的固定效果。
请参阅图9,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设有定位槽202,定位槽202自背面20b向第一子机端20内凹陷形成,当支撑部402转出支架槽42时,支撑部402能够部分位于定位槽202内。具体的,定位槽202用于将支撑部402卡合在其中,从而使支撑部402与第一子机端20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提高第一子机端20的固定效果。
请参阅图10,图10为主机端10的轴测图。本实施例中,主机端10包括第一面10a,第一面10a为曲面,第一面10a的中部向主机端10内部凹陷形成第一收容槽102。具体的,第一面10a为主机端10一侧的表面,第一面10a形成主机端10的外观面。第一收容槽102的形状尺寸可以与第一子机端20对应。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移动终端100的正视图,图12为图11的A-A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容槽102包括槽底壁102c和槽侧壁102a,第一子机端20能够全部或者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02,当第一子机端20全部或者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02时,周面20c抵持于槽侧壁102a。具体的,槽底壁102c和槽侧壁102a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的厚度大于第一收容槽102的深度,第一子机端20能够部分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02中,部分位于第一收容槽102外,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收容槽102的深度,第一子机端20能够全部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02中。
具体到图12,当第一子机端20全部或者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02时,周面20c抵持于槽侧壁102a。具体的,周面20c的外观轮廓与第一收容槽102的槽侧壁102a的形状对应,周面20c全部或者部分贴合在槽侧壁102a上。一种是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能够部分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02内,第一子机端20的周面20c部分与第一收容槽102的槽侧壁102a贴合,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能够全部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02,第一子机端20的周面20c全部与第一收容槽102的槽侧壁102a贴合。第一子机端20部分或全部容纳在第一收容槽102内,一方面可以保护第一子机端20,防止第一子机端20受到磕碰,另一方面减小了移动终端100整体的厚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子机端20全部或者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02时,第一子机端20与槽底壁102c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子机端20面向槽底壁102c的表面与槽底壁102c不接触。
本实施例中,第二面10b为曲面,第二面10b的中部向主机端10内凹陷形成第二收容槽104,第二子机端30能够全部或者部分收容于第二收容槽104。
当第二子机端30容纳于第二收容槽104时,第二子机端30可以显示面20a面向第二收容槽104的槽底壁104c,也可以背面20b面向第二收容槽104的槽底壁104c。一种是实施方式中,第二子机端30能够部分收容在第二收容槽104内,第二子机端30的周面20c部分与第二收容槽104的槽侧壁104a贴合,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子机端30能够全部收容在第二收容槽104,第二子机端30的周面20c全部与第二收容槽104的槽侧壁104a贴合。第二子机端30部分或全部容纳在第二收容槽104内,一方面可以保护第二子机端30,防止第二子机端30受到磕碰,另一方面减小了移动终端400整体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子机端20全部或者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02时,周面20c抵持于槽侧壁104a,或者显示面20a或背面20b抵持于槽底壁104c,或者周面20c抵持于槽侧壁104a,且显示面20a或背面20b抵持于槽底壁104c。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为可拆卸连接时,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能够通过磁性件相互吸和而相互固定,具体的,主机端10设有第一磁性件72,第一子机端20设有第二磁性件74,第一磁性件72与第二磁性件74位置对应且磁性相反,从而可以使主机端10和第一子机端20相互固定。
请参阅图13和图14,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组合状态或第二组合状态时,第二磁性件74与第一磁性件72相吸和,其中,第一组合状态为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20a背离主机端10,第二组合状态为第一子机端20以第一子机端20的长度方向L为轴,翻转至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20a面向主机端10。在第一组合状态和第二组合状态中,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都可以相互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5和图16,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组合状态或第三组合状态时,其中,第一组合状态为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20a背离主机端10,第三组合状态为第一子机端20以第一子机端20的宽度方向W为轴,翻转至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20a面向主机端10。在第一组合状态和第三组合状态中,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都可以相互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7,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7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磁性件72关于第一面10a的第一中心线对称,第一中心线平行于主机端10的长度方向L,第二磁性件7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磁性件74与多个第一磁性件72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第一磁性件72的数量为偶数个,第一磁性件72以第一中心线对称分布,第二磁性件74与第一磁性件72一一对应,使第一子机端20和主机的连接牢固,且受力均匀,并且可以实现在第一组合状态、第二组合状态及第三组合状态均可以固定连接的效果。
请参阅图18,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7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磁性件72环状排布于主机端10,第二磁性件7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磁性件74与多个第一磁性件72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子机端20和主机的连接牢固,且受力均匀,并且可以实现在第一组合状态、第二组合状态及第三组合状态均可以固定连接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为可拆卸连接时,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能够通过磁性件相互吸和而相互固定,具体的,第二子机端30上的磁性件的排布方式可以与第一子机端20的磁性件的排布方式相同。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机端20设有第一摄像头111,第一摄像头111的入光面的朝向与第一子机端20的显示面的朝向相同。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若用户将第一子机端20面向用户,则第一摄像头111用于自拍;若用户将第二子机端30面向用户,这第一摄像头111用于后置拍摄。
本实施例中,主机端10设有主机受话器和主机麦克风,第一子机端20设有子机受话器和子机麦克风。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中,用户可以通过主机受话器和主机麦克风进行通话;在第三种使用状态中,用户可以单独手持第一子机端20,通过子机受话器和子机麦克风进行通话。当然,第二子机端30也可以设有子机受话器和子机麦克风。
请参阅图19,图19为移动终端的装置示意图,第一子机端和主机端可以进行通信,具体的,主机端和第一子机端的工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工作方式一
请参阅图20和图21,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键盘、子机显示器、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能够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
在工作状态下,子机键盘输出的控制命令,经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主机无线收发模块,在主机主控制器控制下,经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来自空中的控制信号,经过主机主控制器,由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第一子机端,子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经子机主控制器,在子机显示屏中显示。
工作方式二
请参阅图22和图23,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子机话筒、子机听筒、子机音频编码器、子机音频解码器、能够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
在工作状态下,来自子机话筒的音频信号,经子机音频编码器编码后传输到子机主控制器中,经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被子机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出去,由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在主机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经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来自空中的信号,经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解调后传送到主机主控制器中,在主机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中,经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经主机音频编解码器编码后,发送到第一子机端中,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解调出的音频信号,在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经子机音频解码器解码后,由子机听筒输出。
这里的子机音频编码器,可以是单独的硬件单元,也可以集成在话筒中,也可以集成在子机主控制器中,就其功能而言可以是兼具有音频解码功能的音频编解码器;
这里的子机音频解码器可以是单独的硬件单元,也可以集成在听筒中,也可以集成在子机主控制器中,就其功能而言可以是兼具有音频编码功能的音频编解码器。
工作方式三
请参阅图24,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能够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端能够通过主机端接入通信网络。
工作方式四
请参阅图25,主机端包括第一主机无线收发模块、主机主控制器、第二主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第一子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能够与第一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第二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能够与基站通信。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端、第一子机端及第二子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子机端和所述第二子机端中的一个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上,另一个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二面上,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作为所述主机端的输入装置,所述主机端设有支架及设于所述第一面的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主机端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支架能够支撑于所述第一子机端与所述主机端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子机端倾斜地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一子机端和所述支架在投影面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一面在所述投影面的正投影内,所述投影面为垂直于主机端的厚度方向的平面;
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槽的一端壁,以使所述支撑部转入所述支架槽或转出所述支架槽,当所述第一子机端或所述第二子机端安装于所述第一面上时,所述转动部和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支架槽内,所述第一子机端或所述第二子机端覆盖所述支架槽;
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与显示面相背设置的背面,所述第一子机端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自所述背面向所述第一子机端内凹陷形成,当所述支撑部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支撑部能够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所述第一面为曲面,所述第一面的中部向靠近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能够用于可拆卸安装所述第一子机端或所述第二子机端;
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周面,所述周面连接在显示面和背面之间,当所述第一子机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时,所述周面抵持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侧壁,所述第一子机端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底壁间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的显示面与所述投影面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20°至1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机端设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能够输入信息以控制所述主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或者所述第一子机端铰接于所述主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子机端设有第二磁性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组合状态或第二组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吸和,
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子机端的显示面背离所述主机端,所述第二组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子机端以所述第一子机端的长度方向为轴,翻转至所述第一子机端的显示面面向所述主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子机端设有第二磁性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组合状态或第三组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吸和,
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子机端的显示面背离所述主机端,所述第三组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子机端以所述第一子机端的宽度方向为轴,翻转至所述第一子机端的显示面面向所述主机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关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中心线平行于所述主机端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件与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环状排布于所述主机端,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件与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设有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一子机端的显示面的朝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设有主机受话器和主机麦克风,所述第一子机端设有子机受话器和子机麦克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键盘、子机显示器、子机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能够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种工作状态下,所述子机键盘输出的控制命令,经所述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控制下,经所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来自空中的控制信号,经过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由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所述第一子机端,所述子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经所述子机主控制器,在所述子机显示器中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子机话筒、子机听筒、子机音频编码器、子机音频解码器、能够与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
在工作状态下,来自所述子机话筒的音频信号,经所述子机音频编码器编码后传输到所述子机主控制器中,经所述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被所述子机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出去,由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所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经所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来自空中的信号,经所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解调后传送到所述主机主控制器中,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中,经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经主机音频编解码器编码后,发送到所述第一子机端中,所述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解调出的音频信号,在所述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经所述子机音频解码器解码后,由所述子机听筒输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能够与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通过所述主机端接入通信网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一主机无线通信模块、主机主控制器、第二主机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第一子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子机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所述第一主机无线通信模块通信;
所述第二主机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基站通信。
CN201880099127.XA 2018-12-29 2018-12-29 移动终端 Active CN112956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25791 WO2020133482A1 (zh) 2018-12-29 2018-12-29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6173A CN112956173A (zh) 2021-06-11
CN112956173B true CN112956173B (zh) 2023-04-25

Family

ID=71125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9127.XA Active CN112956173B (zh) 2018-12-29 2018-12-29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6173B (zh)
WO (1) WO2020133482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0915U (ja) * 2006-02-08 2006-04-20 小精靈股▲ふん▼有限公司 オーディオ変換演奏装置
JP2008034999A (ja) * 2006-07-26 2008-02-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話システム
CN101547016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
CN106141512A (zh) * 2016-07-19 2016-11-23 洪明 一种焊接机械装置
CN206461862U (zh) * 2017-01-19 2017-09-01 无锡新奇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检测机柜伸缩翻转操作键盘架
CN207459839U (zh) * 2017-11-20 2018-06-05 深圳市柏德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无线充电底座
CN108563079A (zh) * 2018-03-22 2018-09-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62393A (zh) * 2018-05-28 2018-11-06 北京京东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6900A (ja) * 1999-11-11 2001-06-08 Chanjo Paku マイク付きイヤフォン
US7672699B2 (en) * 2003-06-19 2010-03-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iving apparatus using magnetic substance for sliding type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JP2008042384A (ja) * 2006-08-03 2008-0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lan電話通信方法、無線lan電話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lan電話通信用プログラム
CN201114223Y (zh) * 2007-08-23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折叠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移动终端
CN201267069Y (zh) * 2008-06-27 2009-07-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1274512Y (zh) * 2008-08-27 2009-07-15 北京天语君锐科技有限公司 带支架的手机
CN201629784U (zh) * 2010-03-31 2010-11-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便携式用户终端
CN202602738U (zh) * 2012-05-28 2012-1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双触摸屏手机
CN103455092B (zh) * 2012-06-01 2017-11-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系统
CN105867552A (zh) * 2013-04-25 2016-08-17 高燕妮 一种笔记本电脑
WO2014172894A1 (zh) * 2013-04-26 2014-10-3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移动终端和通信事件的交互处理方法
CN104166430A (zh) * 2013-05-20 2014-11-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3840388U (zh) * 2014-03-06 2014-09-17 畅琨 折叠式平板手机
CN104796504A (zh) * 2015-04-20 2015-07-22 张跃 折叠式多屏机
KR102406557B1 (ko) * 2015-07-15 2022-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키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단말 시스템
CN109101082A (zh) * 2018-08-20 2018-12-28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具有支撑底座的平板式计算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0915U (ja) * 2006-02-08 2006-04-20 小精靈股▲ふん▼有限公司 オーディオ変換演奏装置
JP2008034999A (ja) * 2006-07-26 2008-02-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話システム
CN101547016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
CN106141512A (zh) * 2016-07-19 2016-11-23 洪明 一种焊接机械装置
CN206461862U (zh) * 2017-01-19 2017-09-01 无锡新奇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检测机柜伸缩翻转操作键盘架
CN207459839U (zh) * 2017-11-20 2018-06-05 深圳市柏德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无线充电底座
CN108563079A (zh) * 2018-03-22 2018-09-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62393A (zh) * 2018-05-28 2018-11-06 北京京东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6173A (zh) 2021-06-11
WO2020133482A1 (zh) 2020-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34626B1 (ko) 자기 거치 기능을 구비한 슬라이딩/스윙 타입 휴대 장치
EP3675469A1 (en) Mobile phone comprising master and slave portions
KR101927201B1 (ko) 지지판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1909548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카메라 어셈블리
KR20060043993A (ko) 삼각 거치가 가능한 와이드 타입 휴대 통신 장치
EP1777923A1 (en)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a sliding and slanting housing carrying a display and loudspeakers
CN108024046B (zh) 拍摄装置及终端
CN101841584A (zh) 支撑结构及具该支撑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11635788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host device thereof
WO2019100951A1 (zh) 移动终端
CN112956173B (zh) 移动终端
US11800000B2 (en) Electronic terminal and mobile phone
CN110138905B (zh) 移动终端
KR101744788B1 (ko) 휴대전자기기용 힌지장치
CN112514357B (zh) 移动终端及其主机端
CN112956175B (zh) 移动终端
CN113039770B (zh) 移动终端
WO2019228371A1 (zh) 移动终端
WO2020010946A1 (zh) 手表模组、手表、电子设备、电子装置和移动终端
WO2020010942A1 (zh) 电子设备
WO2020048226A1 (zh) 移动终端及其主机端
CN112956174B (zh) 移动终端
US11750726B2 (en) Master device, mobile phon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0048228A1 (zh) 移动终端及其主机端
JP2010246030A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ホル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