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5375A - 漏针缝编元件的倒圆 - Google Patents

漏针缝编元件的倒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5375A
CN112955375A CN201980070304.6A CN201980070304A CN112955375A CN 112955375 A CN112955375 A CN 112955375A CN 201980070304 A CN201980070304 A CN 201980070304A CN 112955375 A CN112955375 A CN 112955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
drop
stitchbonded
miss
b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03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恩斯特弗里德·普拉德
丹尼尔·温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 SitefulidePulade
Original Assignee
En SitefulidePulad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 SitefulidePulade filed Critical En SitefulidePula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19/06774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083539A1/de
Publication of CN112955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4/00Vesse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 sports or leisure; Body-suppor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 sports or leisure
    • B63B34/20Canoes, kayaks or the like
    • B63B34/21Canoes, kayak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3B34/22Inflatable; having inflatabl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00Collapsible, foldable, inflatable or like vessels
    • B63B7/06Collapsible, foldable, inflatable or like vessels having parts of non-rigid material
    • B63B7/08Infla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00Collapsible, foldable, inflatable or like vessels
    • B63B7/06Collapsible, foldable, inflatable or like vessels having parts of non-rigid material
    • B63B7/08Inflatable
    • B63B7/082Inflatable having parts of rigi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2Inflatable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D11/02Fabrics formed with pockets, tubes, loops, folds, tucks or fl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揭示了一种漏针缝编元件,其中,将至少一个在其深度方面有所变化的褶皱(9、10)引入平整的漏针缝编构件(8)中,使得所述漏针缝编部件的外蒙皮能够根据所述褶皱的位置在所述漏针缝编构件的一侧上或者交替地在两侧上折入。

Description

漏针缝编元件的倒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漏针缝编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漏针缝编材料时,数千条相同长度的聚酯丝将两个相对的材料(也称为顶部和底部)平行地聚合在一起。这种特殊的漏针缝编材料设计相关地被制成幅状。垂直于张紧的聚酯丝来看,起始材料在所有侧面上都是敞开的,必须为其配设侧壁,以便获得闭合体。这个闭合体可以充满空气。这些充气体是设计相关地完全平坦的,并且沿表面来看,没有弯曲的元件。
充气式船只,例如皮划艇、独木舟和冲浪板,都可以由漏针缝编材料制成。常规的皮划艇具有底部,其沿船纵轴以某种方式裁剪,从而确定船的造型。两个侧壁都粘到底部的外侧上。
就这种粘接方法而言,侧壁根据底部的造型沿纵向,即沿行进方向而弯曲。在此情况下,船头和船尾大多是相对渐尖的,例如尖至某种程度,从而可以形成流体动力学优化的船头结构,因为在采用漏针缝编材料时,基于材料原因而无法实现渐尖。通过附加的粘接外蒙皮实现侧壁的倾斜度,这个外蒙皮在进行充气以及底部和侧壁与此相关地间隔一定距离之后,会受到张力作用并将侧壁保持在预定的稳定角度,通常如此选定这个角度,使得船的顶部越来越宽,其底部也越来越窄。此结构的最大问题一方面在于船的气密性,另一方面在于待精确完成的粘合的大量手工劳动。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列出了五米长的皮划艇的粘合长度:
此外,这种皮划艇由两个侧壁组成,在这些侧壁上,相当于漏针缝编厚度的封边条分别粘接在端侧上。这样就形成了具有左侧和右侧粘合部的四个侧条,从而共同形成20m的粘接长度。同样长五米的要在左右两侧借助封边条进行粘合的底部会产生十米的粘接长度。为了实现良好的气密性,必须用施加在第一粘合部上的形式为胶带的附加第二粘合部对所有粘合部进行密封。
这意味着需要增加60m的粘接长度,因为第一粘合部必须分别在左侧和右侧进行密封。总而言之,就由漏针缝编材料制成的尽可能气密的皮划艇而言,需要手工完成大约90延米的粘合。需要手工劳动的原因在于不断变化的弯曲粘合无法进行机器制造。
迄今所使用的用于船的漏针缝编材料的粘接技术的主要缺点在于,由于漏针缝编织物的平直面,仅能关于船体进行有限的设计。基本上仅能采用具有两个平直的附件侧壁的平直底部,因为在进行充气之后,漏针缝编材料自然会借助其位于壁部之间的保持丝而形成平直形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尽可能少的开口且进而具有粘接面的用于提高气密性的漏针缝编元件,其使得平放的漏针缝编构件能够进行倒圆。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一种制造所述漏针缝编元件的方法。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漏针缝编元件的方法。有利的改进方案参阅从属权利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漏针缝编元件如此构建,使得至少一个褶皱引入漏针缝编构件中。这个褶皱在其深度方面是可变的,即在因折叠而彼此相对的部分的重叠方面是可变的。漏针缝编构件的重叠区域,即外蒙皮的区域(漏针缝编材料顶部或底部)彼此粘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所述褶皱的深度根据所述褶皱在所述漏针缝编元件中的位置和/或方位而变化。但是,无论褶皱的深度多大,这个褶皱都位于漏针缝编元件或漏针缝编构件的内部区域并在一侧和/或两侧(即例如交替地)或者在这个漏针缝编构件的另一侧上引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褶皱始于所述表面,即始于漏针缝编构件的漏针缝编材料的顶部或底部上,在此具有最小深度,即特别小的外蒙皮的重叠区域。在进一步折叠的过程中,深度发生变化,即增大,使得这个重叠区域扩大。这一直延伸至漏针缝编构件中的某个点,因此,在这个点上设有最大的重叠并且这个重叠以曲线形状延伸至这个点,其中也可以采用直线或线性设计方案。一旦到达设有褶皱的最大深度的点,深度和重叠区域就会以另一曲线、直线或线性走向再次减小,以便再次终止在在表面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漏针缝编构件中设有多个褶皱,所述褶皱在所述漏针缝编材料的一侧上,即在顶侧或底侧上彼此并排地引入。这些褶皱也分别彼此粘合在一起。
在这个漏针缝编元件或漏针缝编构件(也称为漏针缝编体)的倒圆形形状是期望的情况下,采用由外而内逐渐变尖的设计方案的楔形冲孔,即漏针缝编材料从顶部到底部的材料去除或从底部到顶部的材料去除,已证实是特别有利的。这些楔形的冲孔迫使漏针缝编元件与一个或多个褶皱组合成圆形形状,由此使得这个漏针缝编元件的造型仍然可变。
出于美学、视觉和/或触觉原因,可以借助平整的坯料来覆盖这些褶皱。为此,例如将类似于顶部或底部的材料粘接到在折叠过程中产生的接合处上或这以其他方式固定在这个接合处上。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双粘合结构相比,可以实现比原本通过这些褶皱已实现的表面结构还要均匀的表面结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褶皱交替地,即在两侧引入所述漏针缝编构件中。因此,由此产生的漏针缝编元件例如具有双船体,因为褶皱是在这个漏针缝编构件的顶部和底部上引入且粘合的。
为了实现漏针缝编元件的长条形船体形状,可以将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褶皱的两个漏针缝编构件彼此镜像对齐,使得位于两个漏针缝编构件之间的固体元件,例如一个环形元件被这两个漏针缝编构件包缠并且在至少一个优选上部中间区域中将这两个漏针缝编构件彼此间隔开,而下部区域优选形成两个漏针缝编元件之间的连续齐平的封闭件或过渡区。
为了形成尖船尾和尖船头,优选的是,在漏针缝编构件的端侧上,在所述端侧彼此间隔较小距离的位置处,即在从渐尖的上部区域到下部区域的过渡区域中,安装有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这个船头或船尾元件被水密的护套包覆,这个护套在对漏针缝编构件进行充气时张紧并且与这个船头和船尾元件共同形成漏针缝编元件上的尖船头和尖船尾。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弹性地固定在所述端侧(即所述漏针缝编元件的船头和/或船尾)或所述漏针缝编构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漏针缝编元件的方法的特征在于粘接技术。这种新型粘接技术在于,例如先前由三个独立的主体(即两个侧壁和一个底部)组成的船以根据本发明的形式仅由一个或两个漏针缝编体构成。这些漏针缝编体具有较少的粘合部,从而提高气密性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优点在于,在发生泄漏的情况下,这些粘合部可以自由接近以进行任何维修,而就先前所使用的粘接方法而言,在损坏时,受损的粘接处不再可接近,因为这些粘接处被外蒙皮覆盖。在根据本发明的粘接技术中,向内折叠漏针缝编体的一侧,从而使得这个漏针缝编体弯折。此外,以曲线形状向内折叠,从而实现这个漏针缝编体的球形形状。
为了实现顺利的生产流程,可以将两个对称(即镜像对称)的侧面合并成一个部分。这个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容易且更快速地将多个褶皱粘合部实施到左侧和右侧的各个半部上。
位于特别是待倒圆的面上的冲孔经证实是非常实际的。移除,即冲压出漏针缝编材料的楔形,将这些侧面再次接合在一起并且借助覆盖物对漏针缝编材料中的接缝进行封闭。
褶皱粘接部可以构建有多个彼此并排的褶皱,这些褶皱始于漏针缝编材料的表面上并且以曲线形状延伸至最大深度,以便随后返回至漏针缝编表面。这例如对于球状的划艇而言是必需的。
运输特别长的常规船只(也称为所谓的冲浪橇)可能很困难,因此,在此提供充气式结构。这些非常长的漏针编织结构可以通过中间区段保持形状稳定。在轻型版本中,这个中间区段由外部牢固编织的护套和内部可充气的气密护套组成。但是,这个中间区段也可以仅由一个可充气的塑料护套组成。也可以将多个固体区段用作中间区段,两个侧壁围绕这些固体区段而张紧。
出于视觉原因,也可以借助覆盖层覆盖船顶侧上的褶皱。
附图说明
其他细节参见对实施例的说明,其中参照了附图。
其中: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漏针缝编元件的横截面。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漏针缝编元件的横截面;
图3为划艇的透视图;
图4为褶皱面的透视图;
图5为划艇的剖视图;
图6为划艇的俯视图;
图7为划艇的坯料;
图8为划艇的船头;
图9为船头区域的水密护套;
图10为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
图11为船头、船尾元件的一个变体;
图12为较窄的船只的视图;
图13为由两部分组成的双体船;以及
图14为较长的船只。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由漏针缝编材料制成的皮划艇的横截面,这个皮划艇是根据现有技术制成的,其由左侧壁1、右侧壁2和底部3组成。侧壁和底部分别借助封边条4a、4b、4c气密地进行粘合。所有粘合部均补充性地用密封带5进行遮盖,以获得更好的气密性。两个侧壁必须借助底层6和内部粘合部7来保持其倾斜形状的稳定。
图2示出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而粘接的皮划艇的横截面。左侧壁和右侧壁以及底部仅由一个漏针缝编构件8组成。位于漏针缝编元件内侧的向内折叠并粘合的左侧褶皱9和右侧褶皱10使侧壁相对底部而弯曲。在采用这种粘接技术时,只需要一个环绕式封边条4d。这样就将空气逸出的可能性以及皮划艇所需的粘接成本降至最低。与需要大量粘合的现有技术相比,在加工封边条4d时,出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由于省去了用于制造在此所示的漏针缝编元件的底层6和内部粘合部7,故而也大大减少了加工时间,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除了简化制造之外,还确保了明显的成本节省。
图3示出划艇的透视图,其中,除了上边缘11之外,在内侧上还粘接了上部环绕式褶皱12a和底部环绕式褶皱12b,从而缩短了漏针缝编元件的内侧,同时外侧保持未缩短。由此,漏针缝编元件分段地采用倒圆形状。褶皱12a、12b终止于划艇的第一个四分之一处,使得漏针缝编元件的两侧从此处起保持平直,即不倒圆,进而形成直且渐尖的船头形状13。与通过上部褶皱12a在侧壁的中部区域中产生的倒圆相比,通过较深的褶皱12b在从底部到侧壁的过渡区中产生更强烈的倒圆。下面在图5中示出这个造型。
在图4中也可以看出图3所示渐尖的船头形状。在此示出了上部褶皱面12a和底部褶皱面12b的透视图。在底部褶皱12b延伸至漏针缝编壁部的最大深度并因此引起强烈的弯折时,上部褶皱12a则更窄,从而引起较弱的弯折。两个褶皱均遵循计算出的曲线,这个曲线负责划艇的腹部。这两个褶皱开始于内壁表面12c、12d并且延伸至漏针缝编元件的最大深度12e、12f,以便随后以曲线形状返回至内壁表面。由此产生图3中的透视图所示出的划艇形状。
图5示出根据图3或图4中的一个的划艇的剖视图,这个划艇具有两个褶皱12a和12b。深度较小的上部褶皱12a引起较弱的弯折。深度较大的底部褶皱12b引起强烈的弯折。底部褶皱12b实施得比褶皱12a更深,从而实现漏针缝编材料的更强烈的倒圆,这个倒圆使划艇具有起典型形状。除图3和图4所示倒圆以及褶皱12a和12b的有所变化的深度之外,图5已经表明,划艇也可以由2个镜像对称的漏针缝编构件制成。这一点通过示出粘接处的中心线而表明。下图更详细地示出漏针缝编元件的两部分设计方案。用附图标记33来表示覆盖褶皱12a,12b的覆盖层。在所有实施例中都可以将这种覆盖层33用于覆盖各个褶皱。
图6为划艇的俯视图,这个划艇具有左半部14和右半部15以及褶皱12a、12b。两个半部14和15以及褶皱12a和12b以彼此镜像对称的方式构建。在两个半部14和15上均设有冲孔15a,其中分别进行材料去除,从而从漏针缝编材料中提取出图7所示大致呈楔形的由外而内渐尖的切口。在粘合褶皱12a、12b之前,将冲孔15a接合以形成冲孔的合缝15b并借助气密覆盖物15c进行封闭。
图7示出坯料,即具有划艇的左半部14、镜像对称的右半部15以及褶皱12a、12b的褶皱面的未粘合且未折叠的漏针缝编材料。冲孔15a以可能的初始形状示出,其以从划艇的上边缘11到底部渐细的方式实施。沿划艇的行进方向来看,冲孔15a布置在后部区域中,从而可以通过将冲孔接合以形成冲孔的合缝15b来实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具有相对较宽的船尾和渐窄的船头的划艇的最终形状。
图8示出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具有粘合部的船头,其中,右侧壁贴靠在左侧壁旁,其彼此粘合在一起。左侧壁的左端侧16a和右侧壁的右端侧16b形成具有漏针缝编侧壁的两倍宽度的船头凸缘。除了漏针缝编侧壁的两倍宽度之外,在这两个侧壁之间以及在两个端侧16a和16b之间也存在接合点,划艇的左半部14和右半部15在这个接合点处合拢。
图9示出作为尖船头的水密护套17。为了将通过漏针缝编侧壁的两个端侧而产生的较宽船头凸缘转变成较窄的尖船头,设有水密护套17,这个护套借助其后端18粘接到漏针缝编壁部上。将护套17施覆到端侧16a和16b上并且以部分重叠的方式施覆到划艇的两个侧壁上,从而实现护套17的内侧与相应侧壁的外侧之间的粘合。
在图10中示出了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借助其两端插入固定管20中并且通过位于固定管20中的弹簧元件被不断向前压向护套17,从而张紧这个护套。如果船只撞到固体物体,则将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推回到固定管20中,从而将管件长度A缩短至管件长度B。在此情况下,护套17也被缩短和变形。在碰撞之后,弹簧元件再次向前推动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使得护套17再次自动张紧并且回弹成渐尖的形状(参见图9),这个形状对于良好的流体动力学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图11为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的侧视透视图和俯视透视图,这个船头和船尾元件借助两个舌片21固定在漏针缝编侧壁的端面上。例如借助位于这些侧壁的端面16a和16b之间的支柱通过分别以一侧固定在端面16a和16b中的一个上的舌片21对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进行保持和/或导引。在对侧壁进行充气之后,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张紧在侧壁的端面与水密护套17之间,从而产生具有尖船头的坚固的结构单元。这个尖船头由护套17构成。尖护套17以张紧到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上方的方式作为侧壁在上边缘11的高度上的延长部而延伸。在未示出的漏针缝编元件未充气的状态下,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可动地固定在舌片中,从而可以将其沿这些侧壁中的一个的方向翻折下来以简化运输,而不必将其完全拆卸。下次使用时,迫使这个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再次进入其指向前方的由护套17界定的末端位置。
图12中的图示为特别长且较窄的船只的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这个船只的侧壁22在两侧(即船头侧和船尾侧以及右舷和左舷侧)终止于粘接的水密护套17中。可拆卸的座椅23位于中部,船的船头侧部分通过可充气的中间区段24而稳定,侧壁22围绕这个中间区段略微弯曲。船的船尾部分通过两个彼此并排粘接的可充气的中间区段24而稳定,侧壁22同样围绕这个中间区段略微弯曲。在另一俯视图中,示出了稳定中间区段的替代性设计方案。代替可充气的中间区段24,引入了例如由玻璃纤维或碳构成的环形固体元件25,这些固体元件确保了两个侧壁之间的必要稳定性,并且同时确保了这些侧壁的略微弯曲的形状。通过从船只的中心到船头和船尾的具有逐渐减小的直径的固体元件25的不同尺寸设计,在增加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船只的期望形状。底部褶皱12b始于侧壁22的内侧12c的表面的前三分之一处并且在船的中心以圆形走向加宽至最大深度12e。褶皱深度的影响已在图3至图5的描述中进行了详细说明。
图13为具有底侧褶皱26和顶侧褶皱27的两分式双体船。沿船纵轴的两个褶皱的不同深度实现了浮子的圆形轮廓28。桥接件29是浮子的内侧壁30的一部分。在褶皱的接合状态下,顶侧褶皱27形成双体船的各个浮子的狭窄底侧。通过接合顶侧褶皱27,迫使在漏针缝编材料的位于顶侧褶皱27旁的顶侧或顶部的左侧和右侧(根据图13的上部视图)形成图13上部所示的彼此互成角度地定向的形状。通过顶侧褶皱27的不同深度实现图13下部所示的形状,这个形状在船头侧比在船尾侧更窄。除了顶侧褶皱27之外,还需要底侧褶皱26,以便形成将双体船的两个浮子连接在一起的桥接件29。为此,将在其深度方面有所改变的底侧褶皱26引入漏针缝编材料的底侧或底部的起始材料中。在随后接合底侧褶皱26时,桥接件29以某种方式与浮子的轮廓28成角度,使得其大致平行于两个浮子所处的未示出的基底而延伸。因此,可以由两个漏针缝编构件以简单的方式制造双体船。也可以采用仅具有一个漏针缝编构件的设计方案。
图14较长的船只的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人坐在这个船只上并进行划船。这个船只在其顶侧上具有中部褶皱31,这个中部褶皱在其底侧上形成龙骨32。由于褶皱的深度变化,龙骨32可以具有不同的深度。覆盖层33覆盖位于下方的褶皱。
揭示了一种漏针缝编元件,其中,将至少一个深度可变的粘合褶皱引入平整的漏针缝编构件中,使得这个漏针缝编构件的外蒙皮能够根据所述褶皱的位置在这个漏针缝编构件的一侧上或者交替地在两侧上折入。
附图标记表
1 左侧壁
2 右侧壁
3 底部
4a、4b、4c 封边条
4d 环绕式封边条
5 密封带
6 底层
7 内部粘合部
8 漏针缝编部件
9 左侧褶皱
10 右侧褶皱
11 上边缘
12a 上部褶皱
12b 底部褶皱
12c、12d 内壁表面
12e、12f 最大深度
13 渐尖的船头
14 左半部
15 右半部
15a 冲孔
15b 冲孔的合缝
15c 气密覆盖物
16a 左端侧
16b 右端侧
17 水密护套
18 后端
19 刚性船头和船尾元件
20 固定管
21 舌片
22 侧壁
23 可拆卸的座椅
24 可充气的中间区段
25 固体元件
26 底侧褶皱
27 顶侧褶皱
28 圆形轮廓
29 桥接件
30 内侧壁
31 中部褶皱
32 龙骨
33 覆盖层
A 长度
B 长度

Claims (11)

1.一种漏针缝编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在其深度方面有所变化的褶皱(9、10、12a、12b)粘合到平整的漏针缝编构件中,在所述褶皱中,所述漏针缝编部件的外蒙皮在所述构件(8)的一侧上或者交替地在两侧上向内折叠或折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其中所述褶皱(9、10、12a、12b)悬挂在所述漏针缝编构件(8)的表面上,而后以曲线延伸至更深处,直至达到最大深度(12e、12f),以便随后再次遵循曲线终止于所述表面(12c、12d)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其中多个彼此并排的褶皱(9、10、12a、12b)粘接在所述漏针缝编材料的一侧上。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其中除所述褶皱(9、10、12a、12b)之外,还设有楔形冲孔(15a)以便迫使所述漏针缝编体形成圆形形状。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其中所述褶皱(9、10、12a、12b)被覆盖层(33)覆盖以及/或者冲孔(15a)被覆盖物(15c)覆盖。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其中通过交替的褶皱(26、27)产生双船体。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其中通过漏针缝编构件(8)借助至少一个褶皱(12b)和与所述第一漏针缝编构件成镜像的第二漏针缝编构件(8)产生长条形的双船体,具体方式在于,所述镜像的漏针缝编构件(8)围绕可充气或固体元件(25)而张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其中在所述两个漏针缝编体(8)的端侧(16a、16b)上,在船头和船尾处安装有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所述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在进行充气之后再水密的护套(17)中张紧并且形成优选尖细的船头(13)和/或优选尖细的船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其中所述刚性的船头和船尾元件(19)在所述水密的护套(17)中优选弹性地固定在所述船头和船尾处的所述漏针缝编体的端侧(16a、16b)上。
10.一种接合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漏针缝编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接技术,其中折叠至少一个漏针缝编构件(8)的一侧并在所述褶皱(9、10、12a、12b)的区域中对其进行粘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个对称的漏针缝编构件(8)合并成一个漏针缝编元件。
CN201980070304.6A 2018-10-25 2019-07-02 漏针缝编元件的倒圆 Pending CN1129553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008400 2018-10-25
DE102018008400.1 2018-10-25
DE102018010130.5A DE102018010130A1 (de) 2018-10-25 2018-12-24 Verrundung von Dropstitch-Elementen
DE102018010130.5 2018-12-24
PCT/EP2019/067743 WO2020083539A1 (de) 2018-10-25 2019-07-02 Verrundung von dropstitch-element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5375A true CN112955375A (zh) 2021-06-11

Family

ID=70416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0304.6A Pending CN112955375A (zh) 2018-10-25 2019-07-02 漏针缝编元件的倒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54785A1 (zh)
EP (1) EP3870506A1 (zh)
CN (1) CN112955375A (zh)
DE (1) DE1020180101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7195A (zh) * 2020-06-10 2020-08-18 吉龙塑胶制品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独木舟
CN213139080U (zh) * 2020-08-24 2021-05-07 威海荣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气囊充气船
FR3114228A1 (fr) * 2020-09-24 2022-03-25 Airmaan Elément de mobilier gonflable en une seule pièce de structure à point lancé
US11805751B1 (en) 2023-03-03 2023-11-07 Diggs Inc. Inflatable animal crat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2004A (ja) * 1999-09-16 2001-03-27 Achilles Corp エアマットの折曲げ構造
US20090078186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Stefano Rista Inflatable kayak type boat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WO2013057395A1 (fr) * 2011-10-21 2013-04-25 Sas Tiwal Coque gonflable et engin flottant, notamment de type dériveur
GB201411230D0 (en) * 2014-06-24 2014-08-06 Bwm Ribs Ltd Watercraft
US8800466B1 (en) * 2010-06-23 2014-08-12 Navatek, Ltd. Inflatable watercraft with reinforced panels
US20160096591A1 (en) * 2014-10-03 2016-04-07 Sea Eagle Boats, Inc. Drop stitch inflatable kayak
US20170008602A1 (en) * 2014-10-03 2017-01-12 Sea Eagle Boats, Inc. Drop stitch inflatable boat
US9598145B1 (en) * 2016-04-13 2017-03-21 Richard DeChant Inflatable drift boa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2004A (ja) * 1999-09-16 2001-03-27 Achilles Corp エアマットの折曲げ構造
US20090078186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Stefano Rista Inflatable kayak type boat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8800466B1 (en) * 2010-06-23 2014-08-12 Navatek, Ltd. Inflatable watercraft with reinforced panels
WO2013057395A1 (fr) * 2011-10-21 2013-04-25 Sas Tiwal Coque gonflable et engin flottant, notamment de type dériveur
GB201411230D0 (en) * 2014-06-24 2014-08-06 Bwm Ribs Ltd Watercraft
US20160096591A1 (en) * 2014-10-03 2016-04-07 Sea Eagle Boats, Inc. Drop stitch inflatable kayak
US20170008602A1 (en) * 2014-10-03 2017-01-12 Sea Eagle Boats, Inc. Drop stitch inflatable boat
US9598145B1 (en) * 2016-04-13 2017-03-21 Richard DeChant Inflatable drift boa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54785A1 (en) 2021-11-18
EP3870506A1 (de) 2021-09-01
DE102018010130A1 (de) 202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5375A (zh) 漏针缝编元件的倒圆
AU2017206779B2 (en) Inflatable watercraft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0944905B (zh) 充气船及其生产方法
US9694875B2 (en) Inflatable hull and buoyant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dinghy
US8286573B2 (en) External inflatable keel for portable inflatable boats
US20180141623A1 (en) Collapsible kayak with large cockpit
CN111547195A (zh) 一种充气独木舟
EP0437486B1 (en) Collapsible boat
AU2014201579B2 (en) Buoyant board
RU2587305C2 (ru) Оконечность надувной лодки
US3451078A (en) Inflatable boats
WO2006016836A1 (en) Collapsible kayak
KR101470471B1 (ko) 공기 튜브가 선체와 분리 가능한 고속단정
RU55728U1 (ru) Складная надувная лодка с жестким днищем
US1889368A (en) Boat
RU164898U1 (ru) Моторная надувная лодка с килеватым надувным днищем
US10926840B2 (en) Inflatable watercraft
EP0236544B1 (en) Foldable boat
GB2152441A (en) Inflatable vessels and sails
KR101929470B1 (ko) 절첩식 보트
KR20190123862A (ko) 공기주입식 카약
CN212332898U (zh) 一种充气独木舟
US20110214594A1 (en) Multi-hull rebuilt vessels with variable shape
KR20140099142A (ko) 합성수지 시트를 이용한 롤업 구조의 소형 보트
GB2415415A (en) A frameless hull for a double-ended small cra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