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2268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2268B
CN112952268B CN202110187674.7A CN202110187674A CN112952268B CN 112952268 B CN112952268 B CN 112952268B CN 202110187674 A CN202110187674 A CN 202110187674A CN 112952268 B CN112952268 B CN 112952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outlet
concave
electronic device
sm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76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2268A (zh
Inventor
李凤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76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2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2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2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2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2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设有安装部;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通过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粘接层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液体导流槽,进入所述液体导流槽内的降粘溶剂可与所述粘接层接触;所述液体导流槽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体导流槽包括至少一个收缩槽段,在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延伸的方向上,所述收缩槽段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上述方案可以解决部件通过粘接方式进行安装时容易因拆卸操作而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设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电子设备的电池、显示屏等部件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安装,既便于安装操作,又可以保证连接强度。
以电池为例,电子设备通常设有电池仓,电池可以通过双面胶粘接在电池仓内,拆卸电池时,可以向电池施加作用力,使得电池与双面胶分离,或者使双面胶与电池仓分离,以便于取出电池。此种方式中,电池与双面胶或者双面胶与电池仓不容易分离,导致拆卸电池的过程中电池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部件通过粘接方式进行安装时容易因拆卸操作而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设有安装部;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通过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粘接层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液体导流槽,进入所述液体导流槽内的降粘溶剂可与所述粘接层接触;
所述液体导流槽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体导流槽包括至少一个收缩槽段,在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延伸的方向上,所述收缩槽段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降粘溶剂可以首先通过进液口进入液体导流槽,当降粘溶剂与粘接层接触时,可以降低粘接层的粘性,以便于将第一部件与设备主体分离。由于收缩槽段的存在,使得降粘溶剂流入液体导流槽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形成压强差,因此可以驱动降粘溶剂更快速地从进液口向出液口流动,从而可以促进降粘溶剂大面积扩散,大量的降粘溶剂可以与粘接层接触,从而使得粘接层的粘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因此,需要拆卸第一部件时,可以将降粘溶剂导入液体导流槽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取下第一部件,该过程中第一部件不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粘接层设置于第一部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公开的粘接层设置于第一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主体、110-安装部、111-第一底面、112-第一侧面;
200-第一部件、201-第二底面、202-第二侧面;
300-粘接层、310-第一粘接部、311-第一进液口、312-第一出液口、320-第二粘接部、321-第二进液口、322-第二出液口、330-第三粘接部、331-辅助导流槽;
400-液体导流槽、401-进液口、402-出液口、403-第一侧壁、403a-第一内凹面、403b-第一平滑面、404-第二侧壁、404a-第二内凹面、404b-第二平滑面、410-收缩槽段;
500-导入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第一部件200、粘接层300以及液体导流槽400。
设备主体100是电子设备的基础构件,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基础。设备主体100设有安装部110,安装部110为第一部件200提供安装空间。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安装部1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一部件2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安装部110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部件2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安装部110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部件200的数量通常为多个。安装部110和第一部件200的数量均可以灵活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部件200通过粘接层300设置于安装部110,粘接层300通过其粘性将第一部件200固定于安装部110。粘接层300可以包括双面胶,双面胶具有粘性强、厚度小等特点,以满足电子设备内零部件布置得越来越紧凑的需求。
设备主体100、第一部件200和粘接层300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液体导流槽400,进入液体导流槽400内的降粘溶剂可与粘接层300接触。降粘溶剂具有降低粘接层300的粘性的性能,粘接层300的粘性下降后,其对第一部件200和安装部110的粘接作用将被削弱,使得第一部件200更容易与安装部110分离。可选地,降粘溶剂可以是酒精。
液体导流槽400具有进液口401和出液口402,液体导流槽400包括至少一个收缩槽段410,在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延伸的方向上,收缩槽段4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进液口401可以用于导入降粘溶剂,出液口402可以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由于在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延伸的方向上,收缩槽段4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因此降粘溶剂流入液体导流槽400后,进液口401和出液口402之间形成压强差,因此可以更快速地驱动降粘溶剂从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流动,从而可以促进降粘溶剂大面积扩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降粘溶剂可以首先通过进液口401进入液体导流槽400,当降粘溶剂与粘接层300接触时,可以降低粘接层300的粘性,以便于将第一部件200与设备主体100分离。由于收缩槽段410的存在,使得降粘溶剂流入液体导流槽400后进液口401和出液口402之间形成压强差,因此可以驱动降粘溶剂更快速地从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流动,从而可以促进降粘溶剂大面积扩散,大量的降粘溶剂可以与粘接层300接触,从而使得粘接层300的粘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因此,需要拆卸第一部件200时,可以将降粘溶剂导入液体导流槽400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取下第一部件200,该过程中第一部件200不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液体导流槽400具有第一侧壁403和第二侧壁404,第一侧壁403与第二侧壁404相对;第一侧壁403包括第一平滑面403b,第二侧壁404包括第二平滑面404b,第一平滑面403b与第二平滑面404b形成收缩槽段410。然而此种方式下,靠近进液口401的液体导流槽400的容纳空间较小,从而导致降粘溶剂与粘接层300的接触面积也较小。因此,进一步地,第一侧壁40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内凹面403a和第一平滑面403b,第一内凹面403a沿远离出液口402的方向凹陷;第二侧壁404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内凹面404a和第二平滑面404b,第二内凹面404a沿远离出液口402的方向凹陷。在此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内凹面403a和第二内凹面404a均沿远离出液口402的方向凹陷,且第一平滑面403b与第二平滑面404b形成收缩槽段410,因此,靠近进液口401的液体导流槽400的容纳空间更大,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降粘溶剂,并且可以使降粘溶剂与粘接层300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进一步缩短拆卸第一部件200时的静置时间,进而提升拆卸效率。与此同时,此种液体导流槽400类似特斯拉阀,该液体导流槽400可以向降粘溶剂施加推动力,从而减少降粘溶剂流动时的压力损失,使得降粘溶剂更快地与粘接层300接触。
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内凹面403a与第二内凹面404a对齐设置,也就是说,两者的间隔排列方向与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延伸的方向相垂直,在此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内凹面403a与第二内凹面404a对齐设置,从而导致第一平滑面403b和第二平滑面404b靠近出液口402的一端之间的距离较小,所形成的过流面积较小,不利于降粘溶剂的流动,且在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延伸的方向上,所能够形成的收缩槽段410的数量较少,导致促使降粘溶剂流动的驱动力不足,不利于降粘溶剂的连续性流动。因此,第一内凹面403a与第二内凹面404a错位设置。在此实施例中,错位设置的第一内凹面403a与第二内凹面404a可以使同一个液体导流槽400内出现更多的收缩槽段410,并且可以使液体导流槽400的各处的过流面积均较大,从而可以使降粘溶剂更快地连续流动扩散。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内凹面403a为多边形弯折面,第一平滑面403b为平面;和/或,第二内凹面404a为多边形弯折面,第二平滑面404b为平面。然而,此种方式下,由于第一内凹面403a和第二内凹面404a不够圆滑,容易对降粘溶剂的流动造成阻碍。因此,第一内凹面403a可以为拥有较小弧度的凹面,和/或,第二内凹面404a可以为拥有较小弧度的凹面,如此可以使降粘溶剂流动的流畅性更好。进一步地,第一内凹面403a为半圆面,第一内凹面403a与第一平滑面403b相切;和/或,第二内凹面404a为半圆面,第二内凹面404a与第二平滑面404b相切,如此可以进一步提升降粘溶剂流动的流畅性。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内凹面403a和第一平滑面403b的数量均为一个,和/或,第二内凹面404a和第二平滑面404b的数量均为一个,在此实施例中,液体导流槽400利用压强差对降粘溶剂进行驱动的次数较少,从而导致驱动降粘溶剂的动力不足。因此,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内凹面403a和第一平滑面403b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各第一内凹面403a与各第一平滑面403b依次交替连接;和/或,第二内凹面404a和第二平滑面404b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各第二内凹面404a与各第二平滑面404b依次交替连接。在此实施例中,液体导流槽400利用压强差对降粘溶剂进行驱动的次数较多,从而使得降粘溶剂流动的动力更大,因此更有利于驱动降粘溶剂流动扩散。
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平滑面403b和第二平滑面404b两者中的一个在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延伸的方向上倾斜延伸,另一个的延伸方向则平行于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延伸的方向,此种方式下,所形成的收缩槽段410的收缩程度较小,从而使得进液口401和出液口402之间的压强差较小,进而导致驱动降粘溶剂的动力较小。因此,进一步地,第一平滑面403b和第二平滑面404b均在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延伸的方向上倾斜延伸。此种方式下,所形成的收缩槽段410的收缩程度较大,从而使得进液口401和出液口402之间的压强差较大,进而提升驱动降粘溶剂的动力。此外,该实施例可以使液体导流槽400产生毛细管效应,即使电子设备并非水平放置,液体导流槽400也可以吸附降粘溶剂,使降粘溶剂克服自身重力而快速流动。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部件200包括电池,安装部110包括电池仓,电池仓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底面111和第一侧面112,电池具有朝向第一底面111的第二底面201以及朝向第一侧面112的第二侧面202,粘接层300分别与第一底面111和第二底面201粘接。第一侧面112与第二侧面202相对,第一底面111与第二底面201相对,粘接层300粘接于第一底面111和第二底面201之间,由于电池的第二底面201相对比较平整,并且面积较大,因此便于与粘接层300充分接触,可以更好地固定电池,且便于设置液体导流槽400。
可选地,粘接层300设有液体导流槽400,第一侧面112与第二侧面202之间具有供降粘溶剂进入液体导流槽400的导入间隙500,该导入间隙500与液体导流槽400相连通。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导入间隙500使降粘溶剂更快速地进入液体导流槽400,并且该导入间隙500更便于降粘溶剂进入液体导流槽400。
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同一个液体导流槽400的进液口401和出液口402分别位于电池两侧的导入间隙500处,如此可以在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更大的液体导流槽400,从而可以使降粘溶剂与粘接层300的接触面积更大,如此可以使降粘溶剂大幅度地对粘接层300进行降粘。并且,液体导流槽400的尺寸较大时,更有利于快速安装粘接层300。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提升拆卸的效率,粘接层3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粘接部310和第二粘接部320,第一粘接部310和第二粘接部320均设有液体导流槽400,第一粘接部310的液体导流槽400具有第一进液口311和第一出液口312,第二粘接部320的液体导流槽400具有第二进液口321和第二出液口322,第一进液口311和第二进液口321分别位于电池两侧的导入间隙500处,第一出液口312和第二出液口322均位于电池两侧的导入间隙500之间。在此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可以同时通过上述电池两侧的第一进液口311和第二进液口321添加降粘溶剂,因此,相比于只从电池一侧的导入间隙500添加降粘溶剂,降粘溶剂的流动距离更短,扩散时间也相应缩短,从而可以缩短操作人员等待的时间。
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如果粘接层300的液体导流槽400全部为“特斯拉阀”式的导流槽,那么会导致粘接层300的成本过高,且“特斯拉阀”式的液体导流槽400可能会因为降粘溶剂的流速过快,导致降粘溶剂与粘接层300的接触不够充分。因此,粘接层300还可以包括第三粘接部330,第三粘接部330位于第一粘接部310与第二粘接部320之间,第三粘接部330设有辅助导流槽331,辅助导流槽331朝向第一出液口312和第二出液口322中的至少一者,在进液口401向出液口402延伸的方向上,辅助导流槽331的横截面面积不变。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粘接部310、第二粘接部320和第三粘接部330配合使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适当控制降粘溶剂的流速,使降粘溶剂与粘接层300充分接触。
可选地,粘接层300包括丙烯酸双面胶,该双面胶的粘接强度较好,同时可以被大幅降粘,例如,在粘接层300与降粘溶剂接触良好的情况下,此种丙烯酸双面胶的降粘幅度可以达到70%~80%。当然,粘接层300还可以包括其他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电子游戏机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设有安装部;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通过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粘接层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液体导流槽,进入所述液体导流槽内的降粘溶剂可与所述粘接层接触;
所述液体导流槽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液体导流槽包括至少一个收缩槽段,在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延伸的方向上,所述收缩槽段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所述液体导流槽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
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内凹面和第一平滑面,所述第一内凹面沿远离所述出液口的方向凹陷;
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内凹面和第二平滑面,所述第二内凹面沿远离所述出液口的方向凹陷;
所述第一平滑面与所述第二平滑面形成所述收缩槽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凹面与所述第二内凹面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凹面为半圆面,所述第一平滑面为平面,所述第一内凹面与所述第一平滑面相切;和/或,
所述第二内凹面为半圆面,所述第二平滑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内凹面与所述第二平滑面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凹面和所述第一平滑面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一内凹面与各所述第一平滑面依次交替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内凹面和所述第二平滑面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二内凹面与各所述第二平滑面依次交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滑面和所述第二平滑面均在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延伸的方向上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电池,所述安装部包括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电池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底面的第二底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粘接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粘接;
所述粘接层设有所述液体导流槽,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具有供降粘溶剂进入所述液体导流槽的导入间隙,所述导入间隙与所述液体导流槽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液体导流槽的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电池两侧的所述导入间隙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粘接部和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一粘接部和所述第二粘接部均设有所述液体导流槽,所述第一粘接部的所述液体导流槽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粘接部的所述液体导流槽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分别位于所述电池两侧的所述导入间隙处,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均位于所述电池两侧的所述导入间隙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还包括第三粘接部,所述第三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第二粘接部之间,所述第三粘接部设有辅助导流槽,所述辅助导流槽朝向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辅助导流槽的横截面面积不变。
CN202110187674.7A 2021-02-18 2021-02-18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52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7674.7A CN112952268B (zh) 2021-02-18 2021-02-1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7674.7A CN112952268B (zh) 2021-02-18 2021-02-1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2268A CN112952268A (zh) 2021-06-11
CN112952268B true CN112952268B (zh) 2022-09-30

Family

ID=7624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7674.7A Active CN112952268B (zh) 2021-02-18 2021-02-1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226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2165A (zh) * 2017-05-02 2017-08-15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
CN211789174U (zh) * 2020-04-21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的易拆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3000791T5 (de) * 2012-02-01 2014-10-23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Formverpackungsmaterial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CN202899104U (zh) * 2012-10-09 2013-04-24 陕西省水利厅 一种黄土梯田田坎水土保持导流槽
CN206362028U (zh) * 2016-12-29 2017-07-28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的分液头及热水器
US20200106062A1 (en) * 2017-05-19 2020-04-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Battery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2174858U (zh) * 2020-04-13 2020-1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胶及移动终端
CN112153838B (zh) * 2020-09-27 2022-1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2165A (zh) * 2017-05-02 2017-08-15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
CN211789174U (zh) * 2020-04-21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的易拆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2268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3838B (zh) 电子设备
CN100397162C (zh) 显示装置
US20180090442A1 (en) Chip-on-film,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765196B (zh) 曲面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3018938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203086846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及包括该柔性线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645583B (zh) 背光模组
KR20150051280A (ko) 플렉서블 표시패널 박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렉서블 표시패널 박리 방법
CN112952268B (zh) 电子设备
CN107749240A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器
CN105467677B (zh) 背光源胶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源
CN103745663B (zh) 易拆解显示装置
CN209118664U (zh)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5514686A (zh) 电子卡固定机构及具有电子卡固定机构的移动终端
CN20384811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787464U (zh) 一种显示屏和fpc结构
US20230238396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01717011U (zh) 柔性显示装置的保护装置
CN205219994U (zh) Fpc容置装置
CN100493313C (zh) 平面显示器
CN219228119U (zh) 终端设备
CN104614879B (zh) 显示装置的固定结构
CN101936486A (zh) 背光模块
CN101699156B (zh) 背光模块的框体结构
CN109523914A (zh) 一种柔性屏的保护装置、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