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1152A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1152A
CN112951152A CN202110184865.8A CN202110184865A CN112951152A CN 112951152 A CN112951152 A CN 112951152A CN 202110184865 A CN202110184865 A CN 202110184865A CN 112951152 A CN112951152 A CN 112951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node
driving
sub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48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1152B (zh
Inventor
邱远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48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1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1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1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1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1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预充电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预充电电流;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驱动电流。该像素驱动电路能够克服显示面板在低灰阶画面下容易出现闪屏的问题。

Description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置屏下摄像头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其中,第二显示区同时具备显示和图像采集的功能。为了保证图像采集的质量,通常将第二显示区的开口率和透光率提高。在一些产品设计中,将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的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一显示区中;然而,该类产品在低灰阶画面下容易出现闪屏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克服显示面板在低灰阶画面下容易出现闪屏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相邻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具有发光元件,且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延伸引线,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延伸引线连接;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预充电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预充电电流;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驱动电流;所述发光元件能够在所述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均包括存储电容和多个晶体管;
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中的所述晶体管与所述存储电容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中的所述晶体管与所述存储电容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
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中的各个所述晶体管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中的各个所述晶体管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晶体管,连接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控制下输出所述预充电电流至所述第二节点;
第一存储电容,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第一阈值补偿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用于响应扫描信号而使得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导通;
第一数据写入单元,连接所述第三节点,用于响应所述扫描信号而输出预充电数据电压至所述第三节点;
第一预充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所述预充电控制信号而使得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导通;
第二预充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三节点,用于响应所述预充电控制信号而向所述第三节点加载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还包括:
第一复位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用于响应复位控制信号而输出复位电压或者电极复位电压至所述第一节点。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包括:
第二驱动晶体管,连接第四节点、第五节点和第六节点,用于在所述第四节点的控制下输出所述驱动电流至所述第五节点;
第二存储电容,一端用于加载所述第一电源电压或者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节点电连接;
第二阈值补偿单元,连接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五节点,用于响应所述扫描信号而使得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五节点之间导通;
第二数据写入单元,连接所述第六节点,用于响应所述扫描信号而输出数据电压至所述第六节点;
第一发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五节点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而使得所述第五节点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导通;
第二发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六节点,用于响应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而向所述第六节点加载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还包括:
第二复位单元,连接所述第四节点,用于响应复位控制信号而输出复位电压至所述第四节点。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电极复位子电路;所述电极复位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第二复位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电极加载电极复位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预充电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预充电电流;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驱动电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
在预充电阶段,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加载所述预充电控制信号;
在预充电阶段之后的发光阶段,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加载所述发光控制信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预充电控制信号的时序以及第一驱动子电路输出的电流大小变化图。
图9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流经第二发光元件的电流大小的变化图。
图10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的电压的变化图。
图11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衬底基板;200、驱动电路层;201、晶体管;202、阻隔层;203、缓冲层;204、平坦化层;210、半导体层;220、栅极绝缘层;230、栅极层;240、层间电介质层;250、源漏金属层;300、像素层;310、像素电极层;320、像素定义层;330、支撑柱层;340、有机发光功能层;350、公共电极层;400、薄膜封装层;410、第一无机封装层;420、有机封装层;430、第二无机封装层;501、触控功能层;502、降反层;600、发光元件;610、第一发光元件;620、第二发光元件;601、像素电极;6011、电极本体;6012、延伸引线;701、第一像素驱动电路;T03、第三驱动晶体管;C3、第三存储电容;731、第三阈值补偿单元;T31、第三阈值补偿晶体管;732、第三数据写入单元;T32、第三数据写入晶体管;733、第三发光控制单元;T33、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734、第四发光控制单元;T34、第四发光控制晶体管;735、第三复位单元;T35、第三复位晶体管;736、第四复位单元;T36、第四复位晶体管;702、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10、第一驱动子电路;T01、第一驱动晶体管;C1、第一存储电容;711、第一阈值补偿单元;T11、第一阈值补偿晶体管;712、第一数据写入单元;T12、第一数据写入晶体管;713、第一预充电控制单元;T13、第一预充电控制晶体管;714、第二预充电控制单元;T14、第二预充电控制晶体管;715、第一复位单元;T15、第一复位晶体管;720、第二驱动子电路;T02、第二驱动晶体管;C2、第二存储电容;721、第二阈值补偿单元;T21、第二阈值补偿晶体管;722、第二数据写入单元;T22、第二数据写入晶体管;723、第一发光控制单元;T23、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724、第二发光控制单元;T24、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725、第二复位单元;T25、第二复位晶体管;730、电极复位子电路;T31、电极复位晶体管;N1、第一节点;N2、第二节点;N3、第三节点;N4、第四节点;N5、第五节点;N6、第六节点;N7、第七节点;N8、第八节点;N9、第九节点;A、外围区;B、显示区;C、第一显示区;D、第二显示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参见图1和图2,该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C和位于第一显示区C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区D,第二显示区D的透光率大于第一显示区C。
在本公开中,该显示面板具有透光率更高的第二显示区D,该第二显示区D可以用于感光组件感测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光线。换言之,在应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感光组件可以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且正对该第二显示区D。第二显示区D的透光率更高,可以提高感光组件感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提高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准确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该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基板100、驱动电路层200和像素层300。驱动电路层200可以形成有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像素层300可以形成有多个作为子像素的发光元件600,各个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对应的子像素。其中,第一显示区C和第二显示区D内均设置有发光元件600。
在本公开中,发光元件600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或者迷你发光二极管等电流驱动的发光元件600。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以发光元件600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为例,对显示面板的结构、原理和效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当本公开中的发光元件600的类型或者结构改变时,本公开的像素层300的结构也可以相应的改变。
可选地,在驱动电路层200中,任意一个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有晶体管201和存储电容。进一步地,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可以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底栅型薄膜晶体管或者双栅型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材料可以为非晶硅半导体材料、低温多晶硅半导体材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或者其他类型的半导体材料;薄膜晶体管可以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者P型薄膜晶体管。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薄膜晶体管为低温多晶硅晶体管。
可以理解的是,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各个晶体管中,任意两个晶体管之间的类型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示例性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像素驱动电路中,部分晶体管可以为N型晶体管且部分晶体管可以为P型晶体管。再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像素驱动电路中,部分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材料可以为低温多晶硅半导体材料,且部分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
晶体管可以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个可以为晶体管的源极且另一个可以为晶体管的漏极,控制端可以为晶体管的栅极。可以理解的是,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为两个相对且可以相互转换的概念;当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改变时,例如电流方向改变时,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
可选地,参见图3,驱动电路层200可以包括层叠于衬底基板100和像素层300之间的半导体层210、栅极绝缘层220、栅极层230、层间电介质层240和源漏金属层250等。其中,各个薄膜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可以由半导体层210、栅极绝缘层220、栅极层230、层间电介质层240、源漏金属层250等膜层形成。其中,各个膜层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薄膜晶体管的膜层结构确定。举例而言,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层20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半导体层210、栅极绝缘层220、栅极层230、层间电介质层240和源漏金属层250,如此所形成的薄膜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再举例而言,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层20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栅极层230、栅极绝缘层220、半导体层210、层间电介质层240和源漏金属层250,如此所形成的薄膜晶体管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层200还可以采用双栅极层230结构,即栅极层230可以包括第一栅极层230和第二栅极层230,栅极绝缘层220可以包括用于隔离半导体层210和第一栅极层230的第一栅极绝缘层220,以及包括用于隔离第一栅极层230和第二栅极层230的第二栅极绝缘层220。举例而言,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层20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衬底基板100一侧的半导体层210、第一栅极绝缘层220、第一栅极层230、第二栅极绝缘层220、第二栅极层230、层间电介质层240和源漏金属层250。
可选地,驱动电路层200还可以包括有钝化层,钝化层可以设于源漏金属层250远离衬底基板100的表面,以便保护源漏金属层250。
可选地,驱动电路层还可以包括设于衬底基板100与半导体层210之间的缓冲材料层,且半导体层210、栅极层230等均位于缓冲材料层远离衬底基板100的一侧。缓冲材料层的材料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无机绝缘材料。缓冲材料层可以为一层无机材料层,也可以为多层层叠的无机材料层。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缓冲材料层可以包括靠近衬底基板100一侧的阻隔层202和位于阻隔层202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的缓冲层203。阻隔层202用于阻挡衬底基板100中的离子等组分向驱动电路层200渗透,使得驱动电路层200保持性能稳定。缓冲层203可以提高驱动电路层200与衬底基板100之间的结合力,并为驱动电路层200提供稳定环境。
可选地,参见图3,驱动电路层200还可以包括位于源漏金属层250和像素层300之间的平坦化层204,平坦化层204可以为像素电极601提供平坦化表面。可选地,平坦化层204的材料可以为有机材料。
可选地,参见图3,像素层300可以设置于驱动电路层200远离衬底基板100的一侧,其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像素电极层310、像素定义层320、支撑柱层330、有机发光功能层340和公共电极层350。其中,像素电极层310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B具有多个像素电极601;像素定义层320在显示区B具有与多个像素电极60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贯通的像素开口,任意一个像素开口暴露对应的像素电极601的至少部分区域。支撑柱层330在显示区B包括多个支撑柱,且支撑柱位于像素定义层320远离衬底基板100的表面,以便在蒸镀制程中支撑精细金属掩模版(Fine Metal Mask,FMM)。有机发光功能层340至少覆盖被像素定义层320所暴露的像素电极601。其中,有机发光功能层340可以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以及可以包括有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可以通过蒸镀工艺制备有机发光功能层340的各个膜层,且在蒸镀时可以采用精细金属掩模版或者开放式掩膜板(Open Mask)定义各个膜层的图案。公共电极层350在显示区B可以覆盖有机发光功能层340。如此,像素电极601、公共电极层350和位于像素电极601和公共电极层350之间的有机发光功能层340形成有机发电致光二极管,任意一个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可以作为显示面板的一个子像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像素层300还可以包括位于公共电极层35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的光取出层,以增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显示区D,像素电极601和公共电极均为透明电极,以提高第二显示区D的透光率。当然地,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D的像素电极601也可以具有反射层,以保证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区D的发光亮度。
可选地,参见图3,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薄膜封装层400。薄膜封装层400设于像素层300远离衬底基板100的表面,可以包括交替层叠设置的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420。其中,无机封装层可以有效的阻隔外界的水分和氧气,避免水氧入侵有机发光功能层340而导致材料降解。可选地,无机封装层的边缘可以位于外围区AA。有机封装层420位于相邻的两层无机封装层之间,以便实现平坦化和减弱无机封装层之间的应力。其中,有机封装层420的边缘,位于显示区B和无机封装层的边缘之间。示例性地,参见图3,薄膜封装层400包括依次层叠于像素层30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的第一无机封装层410、有机封装层420和第二无机封装层430。
可选地,参见图3,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降反层502,降反层502可以设置于薄膜封装层400远离像素层300的一侧,用于降低显示面板对环境光线的反射,进而降低环境光线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降反层502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彩膜层和黑矩阵层,如此可以在实现降低环境光线干扰的同时,可以避免降低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降反层502可以为偏光片,例如可以为图案化的涂布型圆偏光片。
可选地,参见图3,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触控功能层501,触控功能层501设于薄膜封装层400远离衬底基板100的一侧,用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操作。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触控功能层501可以设于薄膜封装层400和降反层502之间。
图1和图2为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结构图。参见图1和图2,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B和围绕显示区B的外围区A。其中,显示区B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C和第一显示区C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区D。在第一显示区C和第二显示区D内,像素层300均可以设置有发光元件,以便使得第一显示区C和第二显示区D均能够实现画面显示。
应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感光组件。其中,感光组件可以与第二显示区D一一对应设置,且感光组件可以正对对应的第二显示区D,以便接收从第二显示区D透射的光线。感光组件可以具有用于感测光线的感光区域,感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第二显示区D内。感光组件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光线传感器,例如可以为摄像头、光学指纹识别芯片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光组件可以为一摄像头,例如可以为一个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头;如此,该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屏下摄像头,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第二显示区D可以嵌于第一显示区C中,即第一显示区C环绕第二显示区D。当第二显示区D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二显示区D可以分散设置,也可以相邻设置。
可选地,任意一个第二显示区D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菱形、正六边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D的形状可以为圆形。
第二显示区D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以满足感光组件的设置为准。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D的数量为一个。如此,显示装置可以设置一个屏下感光组件,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屏下摄像头或者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芯片。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D的数量为多个。如此,该显示装置可以设置多个感光组件,任意两个感光组件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示例性地,参见图2,第二显示区D的数量为三个且相邻设置。如此,显示装置可以设置有与三个第二显示区D一一对应的不同的感光组件,例如设置有成像摄像头、深景摄像头、红外摄像头三种不同的感光组件。
参见图4,在第二显示区D可以不设置像素驱动电路,以便降低像素驱动电路对透光率的影响并提高发光元件600在第二显示区D的开口率,提高第二显示区D的透光率。位于第二显示区D的各个发光元件600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设置于第一显示区C内。进一步地的,位于第二显示区D的各个发光元件600的像素电极601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极本体6011和延伸引线6012。其中,电极本体6011位于第二显示区D内且用于作为发光元件600的阴极或者阳极;延伸引线6012设于第一显示区C和第二显示区D,其一端与电极本体6011连接,另一端与该发光元件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延伸引线6012可以采用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采用透镜金属氧化物。示例性地,延伸引线6012的材料可以为ITO(氧化铟锡)。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延伸引线6012的材料可以与电极本体6011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这使得延伸引线6012与电极本体6011可以在相同的工序中制备出来。
换言之,本公开的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元件600根据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位于第一显示区C的第一发光元件610和位于第二显示区D的第二发光元件620。本公开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根据其所驱动的发光元件600,分为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元件610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和用于驱动第二发光元件620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其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光元件610的像素电极601电连接,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的输出端与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延伸引线6012电连接。换言之,延伸引线60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电极本体6011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的输出端。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C可以包括与第二显示区D相邻的辅助显示区B,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可以设置于辅助显示区B内。
在本公开的显示面板中,参见图5和图6,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和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其中,第一驱动子电路710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720的输出端均与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的输出端OUT电连接,即均与延伸引线6012远离电极本体6011的一端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子电路710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720的输出端中的一个可以作为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的输出端。
第一驱动子电路710用于响应预充电控制信号EN而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预充电电流;第二驱动子电路720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EM而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驱动电流;第二发光元件600在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参见图7和图13,在本公开的显示面板工作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S110和步骤S120所示的方法驱动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
步骤S110,在预充电阶段t3,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加载预充电控制信号EN。如此,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在预充电阶段t3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的输出端输出预充电电流。
步骤S120,在预充电阶段t3之后的发光阶段t4,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加载发光控制信号EM。如此,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在预充电阶段t3之后的发光阶段t4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的输出端输出驱动电流,进而控制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发光。
在本公开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设置有延伸引线6012,这使得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具有较大的电容。如果采用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作为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这会导致第二发光元件620在低灰阶画面下发光启动慢,在一帧内的不发光时间占比增加,进而使得第二显示区D在低灰阶下容易出现闪屏问题。针对该问题,本公开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和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在预充电阶段t3,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可以向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输入预充电电流,进而使得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预先累积电荷并调整其电动势,降低第二发光元件620启动发光时所需的电荷量,使得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上的电动势趋近于使得发光元件600启动发光时的电动势,或者接近发光元件600在发光阶段t4发光时的电动势。在发光阶段t4,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向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输入驱动电流,这使得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电荷继续累积并使得其电动势迅速跨过使得第二发光元件620开始发光的电动势进而使得第二发光元件620能够迅速发光,或者使得第二发光元件620迅速达到所需的发光亮度。换言之,本公开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可以在向第二发光元件620输入驱动电流之前对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进行预充电,减小第二发光元件620在发光阶段t4之后的充电时间,进而使得第二发光元件620能够迅速开始发光并迅速达到所需的发光亮度。尤其是,在显示低灰阶画面时,本公开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可以克服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小、驱动能力弱的缺陷,使得本公开的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区D可以避免闪屏的问题。
可选地,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输出的预充电电流的大小可以调节;当第二发光元件620需要显示不同灰阶的画面(即第二发光元件620在发光阶段t4后发光稳定时的发光亮度不同)时,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输出的预充电电流的大小可以不同。即,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驱动子电路710的预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而调整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对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充电能力,使得第一驱动子电路710的充电能力与第二驱动子电路720的充电能力相匹配。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显示帧内,第二驱动子电路720输出的驱动电流越大时,则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输出的预充电电流可以越小。当然的,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驱动子电路720输出的驱动电流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时,则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输出的预充电电流可以维持不变或者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
可选地,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输出预充电电流的持续时间长度可以调节;当第二发光元件620需要显示不同灰阶的画面时,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输出的预充电电流的时间长度可以不同。即,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驱动子电路710的预充电电流的持续时间长度,进而调整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对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充电量,使得第一驱动子电路710的充电量与第二驱动子电路720的充电能力相匹配。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显示帧内,第二驱动子电路720输出的驱动电流越大,则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输出的预充电电流的持续时间越短。当然的,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驱动子电路720输出的驱动电流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时,则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输出的预充电电流的持续时间长度可以维持不变或者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输出预充电电流的电流大小和持续时间长度均可以调整。在每次调整时,既可以仅仅调整预充电电流的电流大小或者持续时间长度,也可以同时调整预充电电流的电流大小和持续时间长度。
当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在发光阶段t4输出的驱动电流越小时,驱动电流对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充电速度越慢。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可以在预充电阶段t3提前向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输入预充电电流;预充电电流可以越大,或者预充电电流的持续时间长度可以越长,这均可以提高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对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预充电程度,加快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发光启动时间,避免驱动电流的充电速度慢而导致的第二发光元件620发光启动延迟。
反之,当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在发光阶段t4输出的驱动电流越大时,驱动电流对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充电速度越快,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对预充电的需求越小。因此,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在预充电阶段t3提前向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输入预充电电流时,预充电电流可以越小,或者预充电电流的持续时间长度可以越短。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对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预充电,同样可以加快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发光启动时间。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第二发光元件620需要显示的画面为高灰阶画面时,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可以不输出预充电电流。在第二发光元件620需要显示的画面为高灰阶画面时,第二驱动子电路720输出的驱动电流大,其具有很强的驱动能力,因此即便在预充电阶段t3不向第二发光元件620进行预充电,也不会影响第二发光元件620在发光阶段t4的快速启动发光。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第二发光元件620需要显示的画面为低灰阶画面而导致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需要较大的预充电量时,第一驱动电路的预充电电流可以被限制于一个阈值电流以下,且通过延长预充电电流的持续时间长度来提高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的预充电量。该阈值电流可以根据第一驱动子电路710的具体电路结构进行确定。示例性地,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可以设置有用于生成预充电电流的第一驱动晶体管T01,其中,第一驱动晶体管T01在输出不同的预充电电流时均工作于饱和区。换言之,当第一驱动晶体管T01输出的预充电电流为阈值电流时,第一驱动晶体管T01工作于饱和区。
可选地,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可以为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且第一驱动子电路710的输出端为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该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为3T1C、5T1C、6T1C、7T1C、7T2C或者其他类型常规像素驱动电路,且具有用于控制预充电电流输出或者截止的控制晶体管。其中,xTyC类型的常规像素驱动电路中,T表示晶体管,C表示存储电容。xTyC表示晶体管的数量为x个,存储电容的数量为y个。相应的,第二驱动子电路720也可以为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尤其是也可以为具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流输出或者截止的控制晶体管。
在本公开中,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指的是在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发光元件600后,在与适当的外部信号的配合下,该像素驱动电路能够有效地驱动发光元件600的发光。换言之,本公开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可以包括两个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一个像素驱动电路对发光元件600的像素电极601进行预充电,在预充电之后的发光阶段t4,另一个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元件600发光。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和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均包括存储电容和多个晶体管;第一驱动子电路710中的晶体管与存储电容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与第二驱动子电路720中的晶体管与存储电容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第一驱动子电路710中的各个晶体管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与第二驱动子电路720中的各个晶体管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换言之,第一驱动子电路710与第二驱动子电路720的等效电路相同,包括相同数量的晶体管,且各个晶体管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晶体管与存储电容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同。当然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子电路710与第二驱动子电路720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架构,例如采用不同数量的晶体管等。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子电路710与第二驱动子电路720的等效电路相同,仅仅是指第一驱动子电路710与第二驱动子电路720所包含的各个电子元件(电子元件为晶体管和存储电容)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而不包含对各个电子元件与外部信号引线的连接关系的限定。
当然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和第二驱动子电路720的电路结构也可以不相同,以能够达成对第二发光元件620的驱动为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能够接收预充电数据电压Data(sub),并根据预充电数据电压而响应预充电控制信号EN,输出预充电电流。换言之,可以通过控制向第一驱动子电路710所输入的预充电数据电压,来控制第一驱动子电路710所输出的预充电电流的大小。不同灰阶对应的预充电数据电压的大小,可以通过相应的伽马寄存器参数进行确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子电路720能够接收数据电压Data,并根据数据电压而响应发光控制信号EM,输出驱动电流。换言之,可以通过控制向第二驱动子电路720所输入的数据电压,来控制第二驱动子电路720所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不同灰阶对应的数据电压的大小,可以通过相应的伽马寄存器参数进行确定。
示例性地,根据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当预充电数据电压增大时,预充电电流减小;当预充电数据电压减小时,预充电电流增大。根据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当数据电压增大时,驱动电流减小;当数据电压减小时,驱动电流增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充电数据电压和数据电压可以存在如下定性地趋势:当数据电压增大时,驱动电流减小而导致其充电能力弱;预充电数据电压可以减小以提高预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而加速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发光启动速度。当第二发光元件620所需显示的画面为高灰阶画面时,驱动电流大而数据电压小,此时驱动电流的驱动能力强而降低了像素电极601的电容的影响。此时,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可以选择不输出预充电电流,也可以输出很小电流值的预充电电流。
本公开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其中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如图6所示。在该实验验证中,像素电极601的电容值为1pF,电阻为100kΩ。通过对预充电数据电压的调整,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子电路710所输出的预充电电流的大小。图8示出了预充电控制信号EN的时序以及第一驱动子电路输出的电流大小变化。当预充电控制信号EN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处于预充电阶段,此时第一驱动子电路输出预充电电流。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曲线④展示了不同预充电数据电压下第一驱动子电路输出的电流的大小变化。其中,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曲线④对应的预充电数据电压分别为2.6V、3.1V、3.6V和6.5V。参见图8,当预充电数据电压越低时,预充电电流越大。
图9为在整个第二发光元件的驱动过程中,流经第二发光元件的电流大小的变化图。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曲线④分别对应的预充电数据电压分别为2.6V、3.1V、3.6V和6.5V。根据图9可以看出,当预充电数据电压越小时,第二发光元件开始出现电流的时间越早,即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启动越快,且越快达到稳定的驱动电流。这表明,第一驱动子电路在预充电阶段t3对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进行了预充电,且预充电数据电压越小则预充电程度越强。
图10为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的电压的变化图。根据图10可以看出,预充电阶段t3持续的时间较短,这是为了避免占用显示帧的发光时间,且避免对第二发光元件过度充电而导致第二发光元件发光。在预充电阶段t3之前,可以对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进行复位,使得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的电压迅速下降。然后,在预充电阶段t3对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进行预充电,使得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的电压迅速拉升。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曲线④分别对应的预充电数据电压分别为2.6V、3.1V、3.6V和6.5V。根据图10可以看出,当预充电数据电压越小时,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在发光阶段t4前的电压越大,表明第一驱动子电路对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的预充电程度越高。
可选地,参见图5和图6,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T01、第一存储电容C1、第一阈值补偿单元711、第一数据写入单元712、第一预充电控制单元713和第二预充电控制单元714。
第一驱动晶体管T01连接第一节点N1、第二节点N2和第三节点N3,用于在第一节点N1的控制下输出预充电电流至第二节点N2。换言之,第一驱动晶体管T0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第一端可以与第三节点N3连接,第二端可以与第二节点N2连接,控制端可以与第一节点N1连接。在工作状态下,第一驱动晶体管T01工作于饱和区。
第一存储电容C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或者第二电源电压,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例如与显示面板的电源引线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电源引线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
第一阈值补偿单元711连接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用于响应扫描信号Gate而使得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导通。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阈值补偿单元711包括第一阈值补偿晶体管T11,第一阈值补偿晶体管T1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扫描信号Gate。当控制端加载有扫描信号Gate时,第一阈值补偿晶体管T11在控制端上所加载的扫描信号Gate的控制下而导通。示例性地,第一阈值补偿晶体管T11的控制端与显示面板的扫描引线电连接。
第一数据写入单元712连接第三节点N3,用于响应扫描信号Gate而输出预充电数据电压至第三节点N3。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写入单元712包括第一数据写入晶体管T12,第一数据写入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预充电数据电压Data(sub),第二端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扫描信号Gate。当控制端加载有扫描信号Gate时,第一数据写入晶体管T12导通,预充电数据电压加载至第三节点N3;此时,第一阈值补偿单元711也导通,使得第一节点N1与第三节点N3之间导通直至第一节点N1的电压调整至Vdata(sub)+Vth(sub),此时第一驱动晶体管T01截止。其中,Vdata(sub)为预充电数据电压,Vth(sub)为第一驱动晶体管T01的阈值电压;当第一驱动晶体管T01工作以输出预充电电流时,预充电电流的大小仅受Vdata(sub)控制,克服了Vth(sub)对预充电电流的影响。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写入单元712的第一端与第一数据引线连接,第一数据引线用于加载预充电数据电压;第一数据写入单元712的控制端与扫描引线连接,扫描引线用于加载扫描信号Gate。
第一预充电控制单元713连接第二节点N2和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预充电控制信号EN而使得第二节点N2和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导通。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预充电控制单元713包括第一预充电控制晶体管T13,第一预充电控制晶体管T13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预充电控制信号EN。示例性地,第一预充电控制晶体管T13的控制端与预充电控制引线电连接,预充电控制引线用于加载预充电控制信号EN。
第二预充电控制单元714连接第三节点N3,用于响应预充电控制信号EN而向第三节点N3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预充电控制单元714包括第二预充电控制晶体管T14,第二预充电控制晶体管T14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端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预充电控制信号EN。示例性地,第二预充电控制晶体管T14的第一端与电源引线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控制端与预充电控制引线电连接。在预充电阶段t3,预充电控制引线上可以加载有预充电控制信号EN,则第一预充电控制单元713和第二预充电控制单元714导通,使得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能够向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预充电。
可选地,第一驱动子电路710还可以包括第一复位单元715,第一复位单元715连接第一节点N1,用于响应复位控制信号而输出复位电压Vinit1或者电极复位电压Vinit2至第一节点N1。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复位单元715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T15,第一复位晶体管T15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复位电压Vinit1或者电极复位电压Vinit2,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复位控制信号Reset1。在复位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一复位晶体管T15可以导通,使得复位电压Vinit1或者电极复位电压Vinit2加载至第一节点N1。示例性地,第一复位晶体管T15的第一端与复位电压Vinit1引线或者电极复位电压Vinit2引线电连接,其中,复位电压Vinit1引线用于加载复位电压Vinit1,电极复位电压Vinit2引线用于加载电极复位电压Vinit2。第一复位晶体管T15的控制端与复位控制引线电连接,复位控制引线用于加载复位控制信号Reset1。
可选地,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T02、第二存储电容C2、第二阈值补偿单元721、第二数据写入单元722、第一发光控制单元723和第二发光控制单元724。
第二驱动晶体管T02连接第四节点N4、第五节点N5和第六节点N6,用于在第四节点N4的控制下输出驱动电流至第五节点N5。换言之,第二驱动晶体管T02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第一端可以与第六节点N6连接,第二端可以与第五节点N5连接,控制端可以与第四节点N4连接。在工作状态下,第二驱动晶体管T02工作于饱和区。
第二存储电容C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或者第二电源电压,第二端与第四节点N4电连接。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例如与显示面板的电源引线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电源引线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
第二阈值补偿单元721连接第四节点N4和第五节点N5,用于响应扫描信号Gate而使得第四节点N4和第五节点N5之间导通。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阈值补偿单元721包括第二阈值补偿晶体管T21,第二阈值补偿晶体管T2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与第四节点N4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五节点N5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扫描信号Gate。当控制端加载有扫描信号Gate时,第二阈值补偿晶体管T21在控制端上所加载的扫描信号Gate的控制下而导通。示例性地,第二阈值补偿晶体管T21的控制端与显示面板的扫描引线电连接。
第二数据写入单元722连接第六节点N6,用于响应扫描信号Gate而输出数据电压至第六节点N6。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数据写入单元722包括第二数据写入晶体管T22,第二数据写入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数据电压Data,第二端与第六节点N6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扫描信号Gate。当控制端加载有扫描信号Gate时,第二数据写入晶体管T22导通,数据电压加载至第六节点N6;此时,第二阈值补偿单元721也导通,使得第四节点N4与第六节点N6之间导通直至第四节点N4的电压调整至Vdata+Vth,此时第二驱动晶体管T02截止。其中,Vdata为数据电压,Vth为第二驱动晶体管T02的阈值电压;当第二驱动晶体管T02工作以输出驱动电流时,驱动电流的大小仅受Vdata的控制,克服了Vth对驱动电流的影响。示例性地,第二数据写入单元722的第一端与第二数据引线连接,第二数据引线用于加载数据电压;第二数据写入单元722的控制端与扫描引线连接,扫描引线用于加载扫描信号Gate。
第一发光控制单元723连接第五节点N5和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EM而使得第五节点N5和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导通。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控制单元723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23,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23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五节点N5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发光控制信号EM。示例性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23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引线电连接,发光控制引线用于加载发光控制信号EM。
第二发光控制单元724,连接第六节点N6,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EM而向第六节点N6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控制单元724包括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24,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24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端与第六节点N6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发光控制信号EM。示例性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24的第一端与电源引线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控制端与发光控制引线电连接。在发光阶段t4,发光控制引线上可以加载有发光控制信号EM,则第一发光控制单元723和第二发光控制单元724导通,使得第二驱动子电路720能够向第二发光元件620的像素电极601加载驱动电流,进而驱动第二发光元件620工作。
可选地,第二驱动子电路720还可以包括第二复位单元725,第二复位单元725连接第四节点N4,用于响应复位控制信号而输出复位电压Vinit1至第四节点N4。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复位单元725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T25,第二复位晶体管T25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复位电压Vinit1,第二端与第四节点N4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复位控制信号Reset1。在复位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二复位晶体管T25可以导通,使得复位电压Vinit1加载至第四节点N4。示例性地,第二复位晶体管T25的第一端与复位电压Vinit1引线电连接,其中,复位电压Vinit1引线用于加载复位电压Vinit1。第二复位晶体管T25的控制端与复位控制引线电连接,复位控制引线用于加载复位控制信号Reset1。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驱动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在一个显示帧内,可以先在第一复位阶段t1内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加载复位控制信号Reset1,使得第一节点N1被复位至复位电压Vinit1或者电极复位电压Vinit2,且使得第四节点N4的电压被复位至复位电压Vinit1。然后,在第一复位阶段t1之后的预充电阶段t3,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加载预充电控制信号EN。在预充电阶段t3之后的发光阶段t4,向像素驱动电路加载发光控制信号EM。
可选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还可以包括电极复位子电路730;电极复位子电路730的输出端连接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电极复位控制信号Reset2而向像素电极601加载电极复位电压Vinit2。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极复位子电路730可以包括电极复位晶体管731,电极复位晶体管73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电极复位电压Vinit2,第二端与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电极复位控制信号Reset2。示例性地,电极复位晶体管731的第一端与电极复位电压Vinit2引线电连接,控制端与电极复位控制引线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驱动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在一个显示帧内,可以先在第一复位阶段t1内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加载复位控制信号Reset1。然后,在第一复位阶段t1和预充电阶段t3之间的第二复位控制阶段,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加载电极复位控制信号Reset2;在电极复位控制信号Reset2的控制下,电极复位子电路730向第二发光元件620的显示电极加载电极复位电压Vinit2。在第二复位阶段t2之后的预充电阶段t3,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加载预充电控制信号EN。在预充电阶段t3之后的发光阶段t4,向像素驱动电路加载发光控制信号EM。
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可以为常规的像素驱动电路。可选地,参见图11,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包括第三驱动晶体管T03、第三存储电容C3、第三阈值补偿单元731、第三数据写入单元732、第三发光控制单元733和第四发光控制单元734。
第三驱动晶体管T03连接第七节点N7、第八节点N8和第九节点N9,用于在第七节点N7的控制下输出驱动电流至第八节点N8。换言之,第三驱动晶体管T03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第一端可以与第九节点N9连接,第二端可以与第八节点N8连接,控制端可以与第七节点N7连接。在工作状态下,第三驱动晶体管T03工作于饱和区。
第三存储电容C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或者第二电源电压,第二端与第七节点N7电连接。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存储电容C3的第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例如与显示面板的电源引线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电源引线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
第三阈值补偿单元731连接第七节点N7和第八节点N8,用于响应扫描信号Gate而使得第七节点N7和第八节点N8之间导通。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阈值补偿单元731包括第三阈值补偿晶体管T31,第三阈值补偿晶体管T3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七节点N7电连接,第二端与第八节点N8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扫描信号Gate。当控制端加载有扫描信号Gate时,第三阈值补偿晶体管T31在控制端上所加载的扫描信号Gate的控制下而导通。示例性地,第三阈值补偿晶体管T31的控制端与显示面板的扫描引线电连接。
第三数据写入单元732连接第九节点N9,用于响应扫描信号Gate而输出数据电压至第九节点N9。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数据写入单元732包括第三数据写入晶体管T32,第三数据写入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数据电压,第二端与第九节点N9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扫描信号Gate。当控制端加载有扫描信号Gate时,第三数据写入晶体管T32导通,数据电压加载至第九节点N9;此时,第三阈值补偿单元731也导通,使得第七节点N7与第九节点N9之间导通直至第七节点N7的电压调整至Vdata+Vth,此时第三驱动晶体管T03截止。其中,Vdata为数据电压,Vth为第三驱动晶体管T03的阈值电压;当第三驱动晶体管T03工作以输出驱动电流时,驱动电流的大小仅受Vdata的控制,克服了Vth对驱动电流的影响。示例性地,第三数据写入单元732的第一端与第二数据引线连接,第二数据引线用于加载数据电压;第三数据写入单元732的控制端与扫描引线连接,扫描引线用于加载扫描信号Gate。
第三发光控制单元733连接第八节点N8和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EM而使得第八节点N8和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导通。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发光控制单元733包括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T33,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T33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与第八节点N8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三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发光控制信号EM。示例性地,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T33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引线电连接,发光控制引线用于加载发光控制信号EM。
第四发光控制单元734,连接第九节点N9,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EM而向第九节点N9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发光控制单元734包括第四发光控制晶体管T34,第四发光控制晶体管T34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端与第九节点N9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发光控制信号EM。示例性地,第四发光控制晶体管T34的第一端与电源引线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控制端与发光控制引线电连接。
参见图12,在发光阶段t4,发光控制引线上可以加载有发光控制信号EM,则第三发光控制单元733和第四发光控制单元734导通,使得第三驱动子电路能够向第一发光元件610的像素电极601加载驱动电流,进而驱动第一发光元件610工作。
可选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还可以包括第三复位单元735,第三复位单元735连接第七节点N7,用于响应复位控制信号而输出复位电压Vinit1至第七节点N7。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复位单元735包括第三复位晶体管T35,第三复位晶体管T35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复位电压Vinit1,第二端与第七节点N7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复位控制信号Reset1。在复位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三复位晶体管T35可以导通,使得复位电压Vinit1加载至第七节点N7。示例性地,第三复位晶体管T35的第一端与复位电压Vinit1引线电连接,其中,复位电压Vinit1引线用于加载复位电压Vinit1。第三复位晶体管T35的控制端与复位控制引线电连接,复位控制引线用于加载复位控制信号Reset1。
可选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还可以包括第四复位单元736;第四复位单元73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的输出端,用于响应电极复位控制信号Reset2而向像素电极601加载电极复位电压Vinit2。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复位单元736可以包括第四复位晶体管T36,第四复位晶体管T36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加载电极复位电压Vinit2,第二端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用于加载电极复位控制信号Reset2。示例性地,第一复位晶体管T15的第一端与电极复位电压Vinit2引线电连接,控制端与电极复位可控制引线电连接。
参见图12,在第一复位阶段t1,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对第七节点进行复位。在第二复位阶段t2,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对第八节点进行复位。在发光阶段t4,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可以输出驱动电流,以驱动第一发光元件610的发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与第一驱动子电路710或者第二驱动子电路720相同。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和电极复位子电路730的结合,可以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相同。
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子电路710和第二驱动子电路720中,各个晶体管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各个存储电容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第二驱动子电路720和电极复位子电路730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晶体管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相同,其晶体管与存储电容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701相同。这样,可以简化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便于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层200的制备。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该像素驱动电路为上述显示面板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任意一种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其结构、原理和效果已经在上述显示面板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该像素驱动电路为上述显示面板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任意一种第二像素驱动电路702。该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已经在上述显示面板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类型的显示装置。由于该显示装置具有上述显示面板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因此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XX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相邻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具有发光元件,且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延伸引线,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延伸引线连接;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预充电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预充电电流;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驱动电流;所述发光元件能够在所述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均包括存储电容和多个晶体管;
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中的所述晶体管与所述存储电容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中的所述晶体管与所述存储电容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
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中的各个所述晶体管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中的各个所述晶体管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晶体管,连接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控制下输出所述预充电电流至所述第二节点;
第一存储电容,一端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或者第二电源电压,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第一阈值补偿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用于响应扫描信号而使得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导通;
第一数据写入单元,连接所述第三节点,用于响应所述扫描信号而输出预充电数据电压至所述第三节点;
第一预充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所述预充电控制信号而使得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导通;
第二预充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三节点,用于响应所述预充电控制信号而向所述第三节点加载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还包括:
第一复位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用于响应复位控制信号而输出复位电压或者电极复位电压至所述第一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包括:
第二驱动晶体管,连接第四节点、第五节点和第六节点,用于在所述第四节点的控制下输出所述驱动电流至所述第五节点;
第二存储电容,一端用于加载所述第一电源电压或者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节点电连接;
第二阈值补偿单元,连接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五节点,用于响应所述扫描信号而使得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五节点之间导通;
第二数据写入单元,连接所述第六节点,用于响应所述扫描信号而输出数据电压至所述第六节点;
第一发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五节点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而使得所述第五节点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导通;
第二发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六节点,用于响应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而向所述第六节点加载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还包括:
第二复位单元,连接所述第四节点,用于响应复位控制信号而输出复位电压至所述第四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电极复位子电路;所述电极复位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响应第二复位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电极加载电极复位电压。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9.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子电路和第二驱动子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预充电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预充电电流;所述第二驱动子电路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而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驱动电流。
10.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权利要求9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
在预充电阶段,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加载所述预充电控制信号;
在预充电阶段之后的发光阶段,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加载所述发光控制信号。
CN202110184865.8A 2021-02-10 2021-02-10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951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4865.8A CN112951152B (zh) 2021-02-10 2021-02-10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4865.8A CN112951152B (zh) 2021-02-10 2021-02-10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1152A true CN112951152A (zh) 2021-06-11
CN112951152B CN112951152B (zh) 2023-06-02

Family

ID=76245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4865.8A Active CN112951152B (zh) 2021-02-10 2021-02-10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115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215A (zh) * 2001-07-06 2003-03-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流驱动类型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US20040178407A1 (en) * 2003-03-12 2004-09-16 Chiao-Ju Lin [driving circuit of current-driven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ix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927982A (zh) * 2014-03-24 2014-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85299A (zh) * 2015-08-07 2015-12-23 深圳市绿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灰度补偿驱动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N210515985U (zh) * 2019-11-21 2020-05-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1181600U (zh) * 2020-01-22 2020-08-04 上海得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的恒流驱动装置及其预充电电路
CN111508377A (zh) * 2020-05-29 2020-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215A (zh) * 2001-07-06 2003-03-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流驱动类型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US20040178407A1 (en) * 2003-03-12 2004-09-16 Chiao-Ju Lin [driving circuit of current-driven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ix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927982A (zh) * 2014-03-24 2014-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85299A (zh) * 2015-08-07 2015-12-23 深圳市绿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灰度补偿驱动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N210515985U (zh) * 2019-11-21 2020-05-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1181600U (zh) * 2020-01-22 2020-08-04 上海得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的恒流驱动装置及其预充电电路
CN111508377A (zh) * 2020-05-29 2020-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1152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8915B (zh)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818226B2 (en) Pixel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268465B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WO2021213122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47432B (zh)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585514B2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7551151B2 (en) Electronic circuit,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supply to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pix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circuit
TWI490836B (zh) 像素電路、顯示裝置、電子設備以及驅動像素電路的方法
JP4748456B2 (ja) 画素駆動回路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11367395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509430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方法、显示装置
WO2019214286A1 (zh) 像素电路和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164375B (zh) 像素补偿电路、驱动方法、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409756B (zh) 顯示裝置、驅動顯示裝置之方法和電子設備
KR20050085307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용 전류 샘플링 회로
CN101577083A (zh)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90325826A1 (en) Pixel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00294449A1 (en)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770745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JP5473263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20220044627A1 (en)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CN114586091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1179853B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96984B (zh) 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692613B (zh) 像素电路和像素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