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0892B -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0892B
CN112950892B CN202110134160.5A CN202110134160A CN112950892B CN 112950892 B CN112950892 B CN 112950892B CN 202110134160 A CN202110134160 A CN 202110134160A CN 112950892 B CN112950892 B CN 112950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time
message
targe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41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0892A (zh
Inventor
汤东昌
陈育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41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0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0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0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0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0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9/00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9/00Checking or monitoring of signalling or alarm systems; 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e.g.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ration
    • G08B29/18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 G08B29/185Signal analysis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or preventing false alarms or for enhanc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其中,该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该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且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上述报警数据的时间,使得能够根据上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根据该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实现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与用户端的提示消息一致的目的。

Description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安防系统提供给用户一套监控家居环境安全的方案,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得家中异常情况,做到防范于未然,例如对非法侵入、火灾预防、漏水警告、煤气泄漏等危险情况可进行防范。
现有的家用安防系统中,已经实现了针对各种异常场景的检测并报警,但现有的方案仍然无法解决用户端收到的信息与实际报警状态不匹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户端收到的信息与实际报警状态不匹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报警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所述目标时间戳为所述网关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
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
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包括:
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
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则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包括:
当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则输出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报警器当前正在报警的消息;
当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则输出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报警器未开始报警,且提示用户可执行误报警取消操作的消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报警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将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
将所述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报警时间的第一报警消息,并向所述报警器发送所述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由所述服务器发送给用户端,用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则所述接收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将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之后还包括:
利用所述报警数据中包含的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查找预先设置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与类型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优先级等级;
当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为预设可延迟优先级等级,则继续执行将所述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的步骤;
当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不是所述预设可延迟优先级等级,则向所述报警器发送即时报警指令,及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报警消息,所述第二报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报警消息或所述第二报警消息包含所述报警数据,则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报警消息或者发送所述第二报警消息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为预设的可存储优先级等级,则将所述报警数据保存至预设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报警消息或者发送所述第二报警消息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已接收响应,则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报警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所述目标时间戳为所述网关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
转发所述第一报警消息至用户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报警消息还包括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及报警优先级等级;
则所述转发所述报警消息至用户端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包含所述设备标识的报警消息的接收次数;
若所述接收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则将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提升预设级数或者将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提升至预设的目标报警优先级等级,利用提升后的报警优先级等级更新所述第一报警消息,将更新后的第一报警消息转发至所述用户端;
若所述接收次数小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则将所述第一报警消息转发至所述用户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发所述报警消息至用户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反馈的用户操作数据;
当所述用户操作数据包含错误报警指示,则将所述报警检测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误报次数加1,且若所述误报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次数阈值,则按照预设增大规则增大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
当所述用户操作数据包含正确报警指示,则将所述报警检测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正确报警次数加1,若所述正确报警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次数阈值,则按照预设减小规则减小所述第一次数阈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报警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用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所述目标时间戳为所述网关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
输出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报警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网关,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将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
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报警时间的第一报警消息,并向所述报警器发送所述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由所述服务器发送给用户端,用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报警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所述目标时间戳为所述网关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
消息转发模块: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报警消息至用户端,所述报警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所示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所示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警处理方法,通过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其中,该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该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且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上述报警数据的时间,使得能够根据上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根据该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实现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与用户端的提示消息一致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网关侧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网关侧的报警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器侧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器侧的报警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户端侧报警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户端侧报警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报警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报警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报警处理装置的又一结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关和报警检测设备可以构成局域网,且该局域网属于安防系统的一部分,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防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包括:报警检测设备、网关、服务器、用户端及报警器,其中,报警检测设备可以与网关进行无线通信连接,且报警检测设备的数据可以通过网关发送给服务器,并由服务器发送给用户的用户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其中,报警检测设备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等可监测环境状态的设备。可选的,报警器实现的功能(报警以及报警数据传输等)可以集成在各个报警检测设备中,这样该安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可以不包含报警器的网元,此处对本申请适用的安防系统结构不做限定。本申请以报警器为独立设备为例,报警器用于在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异常时在网关的指令下进行报警。
可选的,上述的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蓝牙通信连接、wifi通信连接或者zigbee通信连接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实际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做限定。例如,以报警器为独立设备为例,网关与服务器可以通过wifi通信连接;服务器与用户端可以通过wifi通信连接;报警检测设备、报警器分别与网关可以通过zigbee通信连接。进一步可选的,报警检测设备、报警器分别与用户端可以通过zigbee通信连接、蓝牙通信连接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从网关侧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报警处理方法的内容,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报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将接收到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报警检测设备与网关之间具有无线通信连接,上述报警检测设备将其实时检测到的数据上报至网关,其中,该数据至少包含检测到的检测数据,网关接收到报警检测设备上报的数据后,将利用该数据中的检测数据确定该检测数据的类型,数据的类型可以是日常数据,或者是报警数据,其中,日常数据可以是日志数据,包括配网日志,通信日志及报警检测设备操作日志等等,该报警检测设备操作日志例如可以包括门磁传感器的开门记录,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记录等等。
其中,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数据中包含的检测数据大于或等于该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阈值时,可以确定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的上述检测数据为报警数据,例如: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中包含的烟雾浓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烟雾浓度阈值时,确定该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的是报警数据;又例如: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中包含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可以确定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是报警数据。
其中,在接收到的检测数据为报警数据的情况下,网关将接收到该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且将上述的检测数据作为报警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报警检测设备向网关发送的数据中,除了包含检测数据以外,还可以包含该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以使得能够基于类型标识确定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还可以包含该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且由于该设备标识具有唯一性,使得能够区分不同的报警检测设备,实现对报警检测设备的各种数据的有效管理,在实际应用中,报警检测设备发送的数据还可以基于实际情况包含其他类型的参数,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202、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
步骤203、向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报警时间的第一报警消息,并向报警器发送目标报警时间,第一报警消息由服务器发送给用户端,用于用户端根据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利用上述的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并向服务器发送携带该目标报警时间的第一报警消息,且还将向报警器发送该目标报警时间。
其中,报警器在接收到目标报警时间之后,将在时间达到该目标报警时间时启动报警,且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的第一报警消息之后,将该第一报警消息发送给用户端,使得用户端可以根据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并根据当前的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其中,报警状态包括正在报警状态和未开始报警状态,若是正在报警状态,则用户端将输出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为报警器当前正在报警的消息,若是未开始报警状态,则用户端将输出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为报警器未开始报警,且提示用户可执行误报警取消操作的消息,使得报警状态与提示消息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预设报警延迟时长是基于报警缓冲机制设置的,该报警缓冲机制是指可以提供一个用户可配置的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网关在接收到上述的报警数据之后,可以利用该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报警器实际的报警时间,即上述的目标报警时间,以便于给用户一个判断是否误报的缓冲时间,若报警器在未开始报警状态下,用户取消报警,则可以减少报警器误报的次数,防止不必要的扰民,且进一步地,考虑到由于报警数据在由网关传输到服务器,并传输到用户端的传输过程存在网络时延,也可能会存在用户端接收到报警数据时,报警器已经报警的情况即上述的正在报警状态,因此,用户端需要根据目标报警时间与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以便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避免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与提示消息不一致的问题。
其中,网关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计算出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具体可参考下述计算公式:
AlarmTime=HubReceiveTime+BufferTime;
其中,HubReceiveTime代表网关接收到报警数据时的目标时间戳,BufferTime代表预设报警延迟时长,AlarmTime代表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其中,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可以为10s、20s、或者1min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该预设报警延迟时长,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报警处理方法,通过网关获取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报警数据得到目标时间戳并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目标报警时间,以此得到第一报警消息,由服务器转发给用户端,使得用户端能够根据上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并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实现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与用户端的提示消息一致的目的。
请继续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关侧的报警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将接收到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1涉及的内容与前述的图2所示步骤201中的内容相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做赘述。
步骤302、利用报警数据中包含的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查找预先设置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与类型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优先级等级;
可以理解的是,报警检测设备向网关发送的数据包含检测数据及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进一步地,还可以包含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且在上述检测数据为报警数据时,网关将接收到该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
其中,网关中预先配置有报警优先级等级与类型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检测数据为报警数据的情况下,网关可以利用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查找上述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与类型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发送报警数据的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优先级等级。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与类型标识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1表示的是在报警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为报警数据的场景下,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对应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且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与类型标识的对应关系是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安全特性设置的,且上述的对应关系的表格为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报警检测设备发送的日常数据,也可以设置优先级等级,具体的,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日常数据的优先级配置关系表如下表2所示:
表2
可以理解的,报警检测设备在检测到检测数据之后,将该检测数据发送给网关,且网关可确定该检测数据的数据类型,若为报警数据,则可以利用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查找上述的表1,确定报警数据的报警优先级等级,报警数据的报警优先级包含中优先级、高优先级及紧急优先级,若为日常数据,则可以利用该日常数据的数据类型查找上述的表2,确定该日常数据的数据优先级,且该日常数据的数据优先级可以是极低优先级及低优先级,需要说明的是,日常数据的数据优先级均是低于报警数据的报警优先级等级的,且对于网关来说,需要优先处理报警数据,然后再处理日常数据,例如,在同时具有报警数据和日常数据的情况下,优先基于报警数据给服务器发送消息,然后再基于日常数据向服务器发送消息,且进一步的,对于多个报警数据,网关优先处理报警优先级等级高的报警数据,使得能够能够优先处理紧急的报警数据,提高安防系统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报警优先级等级及数据优先级均是用于区分不同报警检测设备在不同场景下检测到的检测数据的紧急程度,紧急程度越大,则表明报警检测设备所处的环境发生的危险越严重,需要通知至用户端的紧急性也就越强,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划分更多的场景的优先级,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303、当报警优先级等级为预设可延迟优先级等级,则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
其中,上述的可延迟优先级等级可以是指可以延迟上述的预设报警延迟时长之后再报警的报警优先级等级,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预设可延迟优先级等级可以包括中优先级及高优先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网关在确定报警数据的报警优先级等级属于预设可延迟优先级等级的情况下,将利用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上述的目标报警时间,并将向报警器发送该目标报警时间,使得报警器在时间达到该目标报警时间时,启动报警,且网关还将生成第一报警消息,该第一报警消息中至少包含上述的目标报警时间,可选地还可以包含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优先级等级,可选地,还可以包含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该设备标识为报警检测设备在向网关发送包含报警数据时携带的),可选地,还可以包含报警检测设备发送的报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报警优先级等级不是预设可延迟优先级等级,则向报警器发送即时报警指令,以通知报警器立刻启动报警,及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报警消息,第二报警消息用于指示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且该第二报警消息中至少包含上述即时报警指令的标识,以便服务器和用户端可通过识别该标识确定报警器处于正在报警状态,可选地还可以包含确定的报警优先级等级、报警数据、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等等。
步骤304、向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报警时间的第一报警消息,并向报警器发送目标报警时间,第一报警消息由服务器发送给用户端,用于用户端根据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4的内容与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3中的内容相似,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网关还可以预设可存储优先级等级,使得在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为可存储优先级等级时,可以先存储该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在确保服务器接收到该报警数据之后删除该报警数据,以避免网关向服务器发送报警数据丢失带来的用户端无法感知到报警的问题。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可存储优先级等级可以为高优先级及紧急优先级,需要说明的是,可延迟优先级等级与可存储优先级等级之间并不存在关联或者必然的联系,可延迟优先级等级的设置是为了在合适的优先级下给用户取消误操作的时间,可存储优先级等级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重要报警数据的漏发或者发送失败导致未及时将报警通知至用户端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若网关确定报警数据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为预设的可存储优先级等级,网关在发送第一报警消息或者第二报警消息之前,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a、当报警优先级等级为预设的可存储优先级等级,则将报警数据保存至预设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其中,若网关发送的是第一报警消息,则将该第一报警消息中包含的报警数据保存至预设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若网关发送的是第二报警消息,则将该第二报警消息包含的报警数据保存至预设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且进一步地,服务器若接收到第一报警消息或者第二报警消息,均将向网关反馈已接收响应,网关还将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b、若接收到已接收响应,则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删除报警数据。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避免网关与服务器之间通信出现问题时带来的第一报警消息或第二报警消息发送失败的情况,且进一步有效避免网关向服务器发送报警数据丢失带来的用户端无法感知到报警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预先设置一些其他的紧急场景,并预先设置该紧急场景下的报警数据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为预设的可存储优先级等级,以便能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保存相关的报警数据,并在确保报警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的场景下,再删除保存的报警数据,避免遗漏报警,且能够有效的增强报警数据的鲁棒性,其中,紧急场景可以是设备异常重启、断电导致的报警数据未发出、通讯故障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报警处理方法,通过设置可延迟优先级等级及报警延迟时长的方式可以给用户进行取消报警的时间,避免误报警,且还能够确保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与用户端的提示信息一致,此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确定报警优先级等级,可以确定报警数据的紧急程度,此外通过设置预设的可存储优先级等级的方式,使得能够提高报警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漏报警。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网关向发送给服务器发送报警消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从服务器侧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报警处理方法的内容,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报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报警数据的时间;
步骤402、转发第一报警消息至用户端,第一报警消息用于用户端根据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1及步骤402中所示的部分内容与前述的图2所示步骤的描述中已作解释,为避免重复说明,因此不做赘述,具体请参阅前述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到第一报警消息之后,可以保存该第一报警消息,并将该第一报警消息发送给用户端,以便用户端能够根据第一报警消息中的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根据该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实现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与用户端的提示消息一致的目的。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侧的报警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接收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报警数据的时间;
步骤502、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包含设备标识的报警消息的接收次数;
步骤503、若接收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则将报警优先级等级提升预设级数或者将报警优先级等级提升至预设的目标报警优先级等级,利用提升后的报警优先级等级更新第一报警消息,将更新后的第一报警消息转发至用户端;若接收次数小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则将第一报警消息转发至用户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报警消息中包含目标报警时间,可选地,还包括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及网关确定的该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优先级等级,其中,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具有唯一性。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服务器是将第一报警消息转发给用户端,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对该第一报警消息中的报警优先级等级进行升级之后再发送包含升级后的报警优先级等级的第一报警消息给用户端,具体如下:
可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包含上述的设备标识的报警消息的接收次数,可以理解的是,该报警消息包含该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第一报警消息和第二报警消息,服务器每次在接收到网关发送的报警消息之后,都将保存接收到该报警消息的时间点,同时保存该报警消息内的设备标识及报警优先级等级,使得能够记录每一个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消息的发送记录。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时间长度,例如可以是1天,3天,7天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服务器将确定的接收次数与预设的第一次数阈值进行比较,该第一次数阈值用于评价报警检测设备发送报警消息的频率,若该接收次数大于或等于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则表明报警检测设备发送报警消息的频率较高,很可能是频繁出现危险情况,此时,需要提高第一报警消息中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以表明此次报警的紧急程度,具体可以将第一报警消息中的报警优先级等级提升预设级数,或者将报警优先级等级提升至预设的目标报警优先级等级,例如,可以提升一级或者两级,且提升后的优先级等级不超过最高优先级等级,或者均提高至紧急优先级,且在提升级别之后,将利用提升后的报警优先级等级更新第一报警消息,将更新后的第一报警消息转发至用户端,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接收次数小于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则表明不需要进行报警优先级等级的提升,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报警消息转发给用户端。
可以理解的是,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的初始值是预先设置的,后续将对该第一次数据阈值的调整进行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若网关向服务器发送的是第二报警消息,则服务器也将该第二报警消息转发至用户端,且用户端可以基于该第二报警消息确定报警器处于正在报警状态。
在一种可行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在向用户端发送报警消息(第一报警消息或者第二报警消息)之前,还将基于报警消息包含的报警优先级等级确定待增加的提醒方式,且在向用户端发送报警消息的同时,还将按照增加的提醒方式进行提醒,例如:当报警消息包含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为中优先级时,可增加在用户端的通知栏提醒方式,则向用户端发送报警消息,并向用户端发送通知栏提醒消息;当报警消息包含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为高优先级时,可增加短信提醒,则获取预先设置的手机号码,并向用户端发送报警消息,及向该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提醒消息;当报警消息包含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为紧急优先级时,可增加致电用户端的用户和/或致电警务人员的致电提醒,则可获取预先设置的用户或者警务人员的手机号码,并向用户端发送报警消息,及致电上述手机号码,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报警提醒的准确及时性,以增强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网关在确定报警检测设备的检测数据为日常数据时,可以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该日常数据及该日常数据的数据优先级生成日常消息,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日常消息之后,若确定该日常消息包含的数据优先级为极低优先级,则服务器不需将日常消息中的日常数据转发至用户端,而是将其保存在日志记录中,当用户在用户端申请查询时再发送给用户端,以便展示给用户查看;若确定该日常消息包含的数据优先级为低优先级时,服务器将保存该日常消息中的日常数据并将该日常数据发送至用户端,但不提醒用户端的用户查看,可以在用户启动用户端后利用该日常数据进行数据更新并展示给用户查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其中,该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该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且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上述报警数据的时间,转发至用户端,使得用户端能够根据上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根据该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实现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与用户端的提示消息一致的目的,且在转发用户端之前,通过基于包含第一报警消息中的设备标识的报警消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接收次数进行判断,确定是否需要提升报警消息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使得能够更好体现此次报警的紧急程度,使得在用户端提醒更准确。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将第一报警消息发送给用户端之后,用户端也将基于该第一报警消息进行处理,下面将从用户端侧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报警处理方法的内容,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报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报警数据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601所涉及到的内容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描述,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做赘述。
步骤602、根据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
步骤603、根据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提示消息为当前报警器的报警状态对应的提醒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其中,该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该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且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上述报警数据的时间,使得能够根据上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根据该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实现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与用户端的提示消息一致的目的。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端侧的报警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报警数据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701所涉及到的内容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描述,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做赘述。
步骤702、判断目标报警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当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当目标报警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步骤703、当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则输出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为报警器当前正在报警的消息;当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则输出第二消息,第二消息为报警器未开始报警,且提示用户可执行误报警取消操作的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端在接收到第一报警消息之后,用户端可以确定当前时间,根据该当前时间与目标报警时间进行比较,当该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例如当前时间为2021年1月1日8:00,而目标报警时间为2021年1月1日8:10,则表明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说明还未达到目标报警时间,报警器未开始报警,处于未开始报警状态,且在报警器处于未开始报警状态时,用户端将输出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为报警器未开始报警,且提示用户可执行误报警取消操作的消息,使得用户在查看到该第二消息之后,可以执行取消报警的操作。且进一步地,还将设置倒计时,即确定目标报警时间和当前时间的时间差,进行倒计时,用户若需要取消报警,则需要在该时间差的范围内执行,若超过该时间差,用户端的界面则将显示已开始报警的提示。进一步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时根据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更新所输出的消息,比如最初输出第二消息,达到目标报警时间之后,调整为输出第一消息。
当目标报警时间小于当前时间(例如当前时间为2021年1月1日8:05,而目标报警时间为2021年1月1日8:00,则表明目标报警时间小于当前时间),则表明当前时间已超过目标报警时间,报警器正在报警,处于正在报警状态,此时输出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为报警器正在报警的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基于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使得用户端的用户获取到的提示消息是与报警状态匹配的,使得用户可以获取到准确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户端接收到第二报警消息,由于该第二报警消息用于指示报警器处于正在报警状态,因此,用户端可以输出第一消息,以提醒用户。
可以理解的是,不论用户端输出的是第一消息还是第二消息,用户端都还将输出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及报警优先级等级,以便用户可以确定是哪一个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紧急情况,及紧急情况的紧急程度。
且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安防系统的安全性能,服务器还可根据用户端反馈的用户操作数据智能调节第一次数阈值,以达到控制报警优先级等级升级的目的,使得发送至用户端的报警优先级等级能够更准确的反应出紧急程度,具体的,服务器在将第一用户消息或者第二用户消息发送给用户端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i、接收用户端反馈的用户操作数据;
步骤ii、当用户操作数据包含错误报警指示,则保存接收到所述错误报警指示的时间点与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并利用已保存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报警检测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误报次数,且若误报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次数阈值,则按照预设增大规则增大第一次数阈值;
步骤iii、当用户操作数据包含正确报警指示,则保存接收到到正确报警指示的时间点与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并利用已保存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报警检测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正确报警次数,若正确报警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次数阈值,则利用正确报警次数按照预设减小规则减小第一次数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用户端查看第一消息之后,若执行了误报取消操作,则用户端将向服务器发送用户操作数据,该用户操作数据可以包括错误报警指示,服务器接收到该错误报警指示之后,将保存接收到该错误报警指示的时间点,及该错误报警指示对应的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并将生成误报取消指令,该误报取消指令经过服务器转发给网关,若网关接收到误报取消指令时,报警器还未开始报警,则网关发送取消报警指令,使得报警器在接收到该取消报警指令之后,不进行报警,若网关接收到误报取消指令时,报警器正在报警,则网关将发送停止报警指令,使得报警器在接收到该停止报警指令之后,停止报警。
用户在用户端查看第二消息之后,可以执行选择操作,若用户选择关闭报警,且确认此次报警为正确报警,此时,用户端将向服务器反馈用户操作数据,该用户操作数据中包含关闭报警指示及正确报警指示,服务器将保存接收到该正确报警指示的时间点,及该正确报警指示对应的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并将关闭报警指示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发送给网关,由网关根据该关闭报警指示控制报警器关闭报警。若用户选择关闭报警,且确认此次报警为错误报警,此时,用户端将向服务器反馈用户操作数据,该用户操作数据中包含关闭报警指示及错误报警指示,服务器将保存接收到该错误报警指示的时间点,及该错误报警指示对应的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并将关闭报警指示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发送给网关,由网关根据该关闭报警指示控制报警器关闭报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错误报警指示和正确报警指示,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不与关闭报警指示一起,例如,用户可以先选择关闭报警,然后在确定此次报警是错误报警还是正确报警之后,再在用户端执行标记操作。
进一步地,服务器在确定用户操作数据包含错误报警指示后,将保存接收到该错误报警指示的时间点与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用于表示是误报对应关系,并利用已保存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该报警检测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误报次数,具体可以是,在第一对应关系中,利用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查找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时间点在上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对应关系的个数,作为误报次数。若误报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次数阈值,则表示报警检测设备频繁出现误报,且频繁误报的场景下是不应该升级该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优先级等级的,可以将该报警检测设备的第一次数阈值增大,以避免给用户反馈不准确的紧急程度,具体可以按照预设增大规则增大第一次数阈值,例如,该预设增大规则可以是将第一次数阈值加上预设值。
进一步地,服务器在确定用户操作数据包含正确报警指示后,将保存接收到到正确报警指示的时间点与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用于表示正确报警对应关系,并利用已保存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报警检测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正确报警次数,若正确报警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次数阈值,则表示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正确报警的准确性高且报警次数频繁,在该场景下,表示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较大,需要引起用户的注意,是需要能够尽快提高该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优先级等级的,此时可以将该报警检测设备的第一次数阈值减小,以准确反映紧急程度,具体可以按照预设减小规则减小第一次数阈值,例如,该预设减少规则可以是将第一次数阈值减小预设值,且减小后的第一次数阈值大于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预设增大规则和预设减小规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的用户操作数据,可以将用户确定的报警的准确性实时反馈至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可以通过上述的用户操作数据对第一次数阈值进行调节,以便能够通过对第一次数阈值的调整,实现对报警优先级等级升级的控制,使得确定的报警优先级等级能够真实的反映出紧急程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端通过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其中,该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该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且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上述报警数据的时间,转发至用户端,使得用户端能够根据上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根据该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实现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与用户端的提示消息一致的目的,且用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反馈用户操作数据,使得服务器可以通过上述的用户操作数据对第一次数阈值进行调节,以便能够通过对第一次数阈值的调整,实现对报警优先级等级升级的控制,使得确定的报警优先级等级能够真实的反映出紧急程度。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报警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装置应用于网关,所示装置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801:用于接收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将接收到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
消息生成模块802:用于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
消息发送模块803: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报警时间的第一报警消息,并向报警器发送目标报警时间,第一报警消息由服务器发送给用户端,用于用户端根据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8所示装置中的模块对应的内容与前述的图2所示方法的步骤的内容相似,为避免重复说明,在此对图8所示装置中的模块对应的内容不做赘述,可以参考前述对图2所做的相关描述。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报警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如9所示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示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报警消息,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报警数据的时间;
消息转发模块902:用于转发报警消息至用户端,报警消息用于用户端根据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9所示装置中的模块对应的内容与前述的图4所示方法的步骤的内容相似,为避免重复说明,在此对图9所示装置中的模块对应的内容不做赘述,可以参考前述对图4所做的相关描述。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报警处理装置的又一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装置应用于用户端,所示装置包括:
消息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目标时间戳为网关接收到报警数据的时间;
状态判断模块1002:用于根据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
输出提示模块1003:用于根据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0所示装置中的模块对应的内容与前述的图6所示方法的步骤的内容相似,为避免重复说明,在此对图10所示装置中的模块对应的内容不做赘述,可以参考前述对图6所做的相关描述。
请参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所述目标时间戳为所述网关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
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
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包括:
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
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包括:
当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则输出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报警器当前正在报警的消息;
当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则输出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报警器未开始报警,且提示用户可执行误报警取消操作的消息。
3.一种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将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
将所述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报警时间的第一报警消息,并向所述报警器发送所述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由所述服务器发送给用户端,用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包括: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类型标识,则所述接收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将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之后还包括:
利用所述类型标识查找预先设置的报警优先级等级与类型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优先级等级;
当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为预设可延迟优先级等级,则继续执行将所述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的步骤;
当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不是所述预设可延迟优先级等级,则向所述报警器发送即时报警指令,及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报警消息,所述第二报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报警器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警消息或所述第二报警消息包含所述报警数据,则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报警消息或者发送所述第二报警消息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为预设的可存储优先级等级,则将所述报警数据保存至预设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报警消息或者发送所述第二报警消息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已接收响应,则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删除所述报警数据。
6.一种报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所述目标时间戳为所述网关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
转发所述第一报警消息至用户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包括: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警消息还包括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及报警优先级等级;
则所述转发所述第一报警消息至用户端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包含所述设备标识的报警消息的接收次数;
若所述接收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则将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提升预设级数或者将所述报警优先级等级提升至预设的目标报警优先级等级,利用提升后的报警优先级等级更新所述第一报警消息,将更新后的第一报警消息转发至所述用户端;
若所述接收次数小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则将所述第一报警消息转发至所述用户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所述报警消息至用户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反馈的用户操作数据;
当所述用户操作数据包含错误报警指示,则保存接收到所述错误报警指示的时间点与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并利用已保存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报警检测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误报次数,且若所述误报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次数阈值,则按照预设增大规则增大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
当所述用户操作数据包含正确报警指示,则保存接收到到所述正确报警指示的时间点与所述报警检测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并利用已保存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报警检测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正确报警次数,若所述正确报警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次数阈值,则按照预设减小规则减小所述第一次数阈值。
9.一种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用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所述目标时间戳为所述网关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
输出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
其中,所述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10.一种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关,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并将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作为目标时间戳;
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得到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报警时间的第一报警消息,并向所述报警器发送所述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由所述服务器发送给用户端,用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包括: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11.一种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关基于报警检测设备的报警数据生成的报警消息,所述报警消息包括报警器开始报警的目标报警时间,所述目标报警时间为将目标时间戳加上预设报警延迟时长确定的,所述目标时间戳为所述网关接收到所述报警数据的时间;
消息转发模块:用于转发所述报警消息至用户端,所述报警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且根据所述报警状态输出对应的提示消息;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及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包括: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大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未开始报警状态;当所述目标报警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时间,则确定所述报警器当前的报警状态为正在报警状态。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134160.5A 2021-01-29 2021-01-29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50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4160.5A CN112950892B (zh) 2021-01-29 2021-01-29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4160.5A CN112950892B (zh) 2021-01-29 2021-01-29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0892A CN112950892A (zh) 2021-06-11
CN112950892B true CN112950892B (zh) 2024-02-09

Family

ID=76240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4160.5A Active CN112950892B (zh) 2021-01-29 2021-01-29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0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6814A (zh) * 2021-08-10 2021-11-26 成都迪沃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智能驱动模块
CN113870499B (zh) * 2021-09-28 2023-10-10 惠州市讯扬科技有限公司 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CN114758480A (zh) * 2022-03-29 2022-07-15 成都亿盟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时驾驶数据的驾驶风险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16389533A (zh) * 2023-06-06 2023-07-04 天津中新智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管理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8595A (ja) * 1983-04-29 1984-12-08 ツエルベルス・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危険報知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647664A (zh) * 2012-03-23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警报消息通知系统及通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789675A (zh) * 2012-06-20 2012-11-2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157089A (zh) * 2014-08-27 2014-11-19 苏州四维空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智能安防报警器及其报警方法
CN106781222A (zh) * 2016-12-30 2017-05-31 苏州朗润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共振装置的报警系统
CN106781296A (zh) * 2016-11-24 2017-05-31 北京长城金点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器的控制方法及报警器
CN111464358A (zh) * 2020-04-02 2020-07-2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1667670A (zh) * 2019-03-09 2020-09-15 于洋 防久离报警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8595A (ja) * 1983-04-29 1984-12-08 ツエルベルス・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危険報知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647664A (zh) * 2012-03-23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警报消息通知系统及通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789675A (zh) * 2012-06-20 2012-11-2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157089A (zh) * 2014-08-27 2014-11-19 苏州四维空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智能安防报警器及其报警方法
CN106781296A (zh) * 2016-11-24 2017-05-31 北京长城金点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器的控制方法及报警器
CN106781222A (zh) * 2016-12-30 2017-05-31 苏州朗润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共振装置的报警系统
CN111667670A (zh) * 2019-03-09 2020-09-15 于洋 防久离报警器
CN111464358A (zh) * 2020-04-02 2020-07-2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0892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0892B (zh)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76634B (zh) 机柜环境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770199B2 (en) Traffic data self-recovery processing metho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erver and apparatus
US20230093420A1 (en) War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medium, and device
US1012275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12233370B (zh) 一种燃气泄漏报警方法、装置及设备
US95713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acquisition
CN109614299B (zh) 一种系统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70585A (zh) 订单状态统一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10897A (zh) 数据异常检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0945A (zh) 自动处理次要告警的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311829A (zh) 一种数据机房远程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3391983A (zh) 报警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747490A (zh) 一种wifi连通性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9635A (zh) 基于显示装置的紧急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50849A (zh) 网络环境检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109801A1 (en) Anomaly assessment device, anomaly assess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hereupon anomaly assessment program is recorded
CN113676244B (zh) 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595661B (zh) 射频端口的空载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装置
CN115225370B (zh) 一种规则库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0082B (zh) 车载防火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车载防火墙及汽车
CN11075041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14257660B (zh) Sv和goose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2348B (zh) 消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85610B (zh) 一种伪基站识别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