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475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475B
CN112929475B CN202110156533.9A CN202110156533A CN112929475B CN 112929475 B CN112929475 B CN 112929475B CN 202110156533 A CN202110156533 A CN 202110156533A CN 112929475 B CN112929475 B CN 112929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etra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tenna unit
transparen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65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475A (zh
Inventor
简宪静
韩永健
王义金
邾志民
马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565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模组、射频集成电路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玻璃盖板、透明基材板、第一偏光片、液晶显示层、触控层、第二偏光片、柔性电路FPC板和触控集成电路,第一偏光片、液晶显示层、触控层、第二偏光片、透明基材板和玻璃盖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层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部分与所述触控层连接,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部分在所述触控集成电路和所述触控层之间形成弯折部;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设于所述弯折部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升天线的性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全金属、高屏占比、超薄机身,多摄像头,多天线通信已经成为通信类电子设备的现今主流与未来趋势,甚至毫米波通信也渐渐被引入到一些小的电子设备上,这将导致设置于电子设备内部的各个天线的有效辐射空间进一步缩减。
目前,针对毫米波天线的设置,通常根据电子设备的空间设计确定,其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中框或者金属外壳边缘等位置。而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天线与射频集成电路之间的传输路径较长,导致天线与射频集成电路的路径损耗较高。可见,目前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布置会导致天线的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布置会导致天线的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模组、射频集成电路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玻璃盖板、透明基材板、第一偏光片、液晶显示层、触控层、第二偏光片、柔性电路FPC板和触控集成电路,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液晶显示层、所述触控层、所述第二偏光片、所述透明基材板和所述玻璃盖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层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部分与所述触控层连接,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部分在所述触控集成电路和所述触控层之间形成弯折部;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设于所述弯折部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和对应连接的射频集成电路200设置于显示屏模组100的柔性电路板101上,且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01的弯折部,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天线单元300和射频集成电路200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降低路径损耗,从而可以在保证电子设备外观的同时,提升天线的性能。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模组的结构图之一;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模组的结构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模组的结构图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模组的结构图之四;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模组的结构图之五;
图7是图6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模组的结构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模组100、射频集成电路200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所述显示屏模组100包括玻璃盖板108、透明基材板107、第一偏光片104、液晶显示层105、触控层102、第二偏光片106、柔性电路(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板101和触控集成电路103,所述第一偏光片104、所述液晶显示层105、所述触控层102、所述第二偏光片106、所述透明基材板107和所述玻璃盖板108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101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104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层105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101的另一部分与所述触控层102连接,且所述柔性电路板101的另一部分在所述触控集成电路103和所述触控层102之间形成弯折部;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于所述弯折部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屏模组100为电子设备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模组,其中可以包括显示屏和与相关的集成电路。上述显示屏可以包括下偏光片(即下述第一偏光片104)、液晶显示层105、上偏光片(即下述第二偏光片106)、透明基材板107和玻璃盖板108等,上述相关的集成电路可以包括显示集成电路109、触控集成电路103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10等,用于实现显示屏模组100的触控和显示功能。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应理解,为了减少空间占用,上述相关的集成电路均可以设置于显示屏模组100中的同一柔性电路板101上,上述柔性电路板101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中下偏光片(即远离玻璃盖板108的偏光片)背离显示屏的一侧,避免影响显示屏的显示。其中,上述触控集成电路103与触控层102之间在厚度方向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可以通过上述柔性电路板101进行电连接。可选地,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还可以设置有板对板(Board to Board,BTB)连接器400,以连接其他电路板。
同时,对于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天线单元300而言,为了在不影响电子设备的外观设计,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也可以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的天线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天线单元300可以为毫米波天线单元300,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组成了毫米波天线阵列。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天线单元300也可以为非毫米波天线单元300,例如是2G、3G、4G、5G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或者WIFI天线等。
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可以至少部分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以毫米波天线单元300为例,其可以存在偶极子天线和贴片天线等结构形式。在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为偶极子天线单元300时,上述天线单元300可以包括一对辐射臂,上述辐射臂可以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在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为贴片天线单元300时,天线单元300可以包括耦合馈电部303和辐射片,由于耦合馈电部303与辐射片通过感应耦合,需要间隔设置,因此上述耦合馈电部303可以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而辐射片可以设置于显示屏模组100中的其他区域。
为了实现天线单元300的信号辐射功能,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与射频集成电路200进行电连接,进一步地,由于天线单元300与射频集成电路200之间的间距越长,信号传输路径的损耗就越大,因此上述射频集成电路200也可以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以降低信号传输路径的损耗,提升天线的性能。具体地,上述射频集成电路200可以通过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的馈线与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屏模组100可以包括多层设置的显示屏,对于上述显示屏而言,第一偏光片104、所述液晶显示层105、所述触控层102、所述第二偏光片106、所述透明基材板107和玻璃盖板108依次层叠设置,且上述第一偏光片104到上述玻璃盖板108的分布方向,为上述电子设备由内向外的方向,如图1中的-z方向,即上述玻璃盖板108通常为电子设备显示屏中的最外层。
为了实现上述触控层102与上述触控集成电路103的电连接,上述柔性电路板101可以形成弯折部,弯折部一端的部分可以设置于上述第一偏光片104远离上述液晶显示层105的一侧,弯折部另一端的部分可以与上述触控层102连接,如图1所示,上述柔性电路板101大致呈“J”型设置。具体地,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与触控层102可以通过绑定(Bonding)工艺进行连接,使得连接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上述触控集成电路103可以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在上述第一偏光片104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层105一侧的第一部分,并位于上述第一部分远离上述第一偏光片104的一侧,也即,上述射频集成电路200可以与上述显示集成电路109、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10和触控集成电路103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的同一面上。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可以设置于上述弯折部上,并位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108的一侧,从而可以确保天线单元300发出的辐射信号的辐射方向。这样,上述射频集成电路200与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之间,可以通过较短的馈线实现信号传输,从而减少信号传输时的损耗,提升天线单元300的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和对应连接的射频集成电路200设置于显示屏模组100的柔性电路板101上,且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01的弯折部,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天线单元300和射频集成电路200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降低路径损耗,从而可以在保证电子设备外观的同时,提升天线的性能。
同时,将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可以避免天线单元300设置于显示屏模组100的其他位置,例如显示屏的叠层上,需要通过柔性电路板101与氧化铟锡(ITO)走线或纳米银等透明材料的绑定(bonding)工艺与射频集成电路200电连接,以避免影响显示屏显示,从而带来的较大损耗。
进一步地,为了在确保天线单元300的辐射信号的传播方向的同时,降低天线单元300与上述射频集成电路200的传输路径距离,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可以位于上述弯折部朝向上述玻璃盖板的一侧,还可以朝向装配在壳体的边框,边框上设有天线净空区,天线净空区正对天线单元。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图1至图2所示,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可以位于弯折部与上述透明基材板107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可选地,每一所述天线单元300可以包括第一辐射臂301和第二辐射臂302,所述第一辐射臂301与所述第二辐射臂302设置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108的一侧,所述第一辐射臂301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101上的第一走线与所述射频集成电路200电连接,所述第二辐射臂302通过第二走线与所述射频集成电路200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可以为偶极子天线单元300,其中,每一天线单元300可以包括第一辐射臂301和第二辐射臂302,其中上述第一辐射臂301可以通过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的第一走线,即地线与上述射频集成电路200电连接,上述第二辐射臂302可以通过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的第二走线,即信号线与上述射频集成电路200电连接。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辐射臂301和第二辐射臂302之间可以存在间距,且大致呈对称设置。对于上述第一辐射臂301和第二辐射臂302而言,其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天线单元300中,上述第一辐射臂301和第二辐射臂302可以为下述中任一形状:矩形、半圆形、三角形和梯形。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辐射臂301和第二辐射臂302也可以根据天线单元300的性能需求,设计为其他形状。
可选地,上述触控层102可以通过第三走线与上述触控集成电路103电连接,上述第一走线与上述第二走线位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的表层,上述第三走线位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的内层。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柔性电路板101上可以设置多层走线,上述触控层102的信号线(即上述第三走线)可以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的内层,上述天线单元300的地线(即上述第一走线)、信号线(即上述第二走线)、第一辐射臂301和第二辐射臂302可以设置于上述柔性电路板101的表层,通过多层走线的设计,提升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天线单元300一一对应的第一牵引器500,所述第一牵引器500位于所述透明基材板107的一侧,且正对所述天线单元300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升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的天线增益,在上述天线单元300为偶极子天线单元300的情况下,每一上述天线单元300均可以对应设置第一牵引器500。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可以设置于上述透明基材板107的一侧,且正对上述天线单元300设置。换句话说,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可以设置于上述天线单元300的辐射方向侧,上述天线单元300发出的辐射信号经上述第一牵引器500牵引,从而可以提高天线单元300的带宽,优化天线单元300的波瓣方向。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将上述天线单元300发射的辐射信号全部反射,导致天线单元300的性能降低,上述第一辐射臂301和上述第二辐射臂302在辐射臂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之和,大于上述第一牵引器500的长度,从而避免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将上述第一辐射臂301和第二辐射臂302全部遮蔽。上述辐射臂延伸方向可以为上述第一辐射臂301和第二辐射臂302连接形成的直线方向,或者说在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呈矩形设置时,上述第一方向可以为上述第一牵引器500的长度方向,即图5中的x轴延伸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天线单元300一一对应的第二牵引器600,所述第一牵引器500和所述第二牵引器600分别位于所述透明基材板107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牵引器500位于所述第二牵引器600和所述天线单元300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天线的天线增益,上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牵引器600,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一上述天线单元300一一对应的第一牵引器500可以设置于上述透明基材板107靠近上述第二偏光片106的一侧,每一上述天线单元300一一对应的第二牵引器600可以设置于上述透明基材板107靠近上述玻璃盖板108的一侧。这样,上述天线单元300发出的辐射信号可以依次经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和第二牵引器600的牵引,从而进一步提高天线单元300的带宽,优化天线单元300的波瓣方向。
具体地,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和第二牵引器600可以呈方形片状设置,以便于与上述透明基材板107贴合,同时可以使得上述第二牵引器600可以设置于上述透明基材板107和上述玻璃盖板108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上述第二牵引器600将经过上述第一牵引器500的辐射信号全部反射,导致天线单元300的性能降低,上述第二牵引器600在上述透明基材板107设置上述第一牵引器500的第一面上的投影,可以位于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内。
换句话说,上述第二牵引器600在图5中的x轴的正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略大于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在x轴的正方向上的长度,从而避免上述第二牵引器600将上述第一牵引器500全部遮蔽。
可选地,每一所述天线单元300可以包括辐射部304和耦合馈电部303,所述耦合馈电部303设置于所述弯折部靠近所述玻璃盖板108的一侧,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101上的第四走线与所述射频集成电路200电连接;所述辐射部304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板107靠近所述耦合馈电部303的一侧,且正对所述耦合馈电部303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上述天线单元300也可以为贴片天线单元300,包括辐射部304和耦合馈电部303。在此种情况下,上述天线单元300的耦合馈电部303可以设置于上述弯折部靠近玻璃盖板108的一侧,而上述辐射部304可以设置于上述透明基材板107靠近上述耦合馈电部303的一侧,并保持与上述耦合馈电部303保持正对设置。这样,可以通过耦合馈电部303与辐射部304之间的感应耦合,实现由辐射部304发送辐射信号。
具体地,参照图6至图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辐射部304可以为辐射片,与上述透明基材板107贴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天线单元300一一对应的第三牵引器700,所述第三牵引器700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板107远离所述耦合馈电部303的一侧,且正对所述辐射部304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升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00的天线增益,在上述天线单元300为贴片天线单元300的情况下,上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与上述天线单元300一一对应的第三牵引器700。参照图7,上述第三牵引器700可以设置于透明基材板107远离所述耦合馈电部303的一侧,并正对上述辐射部304设置,这样,经上述辐射部304发出的辐射信号可以经上述第三牵引器700牵引,从而可以提高天线单元300的带宽,优化天线单元300的波瓣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部304的面积可以大于所述第三牵引器700的面积。
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地,为了避免上述辐射部304发出的辐射信号被上述第二牵引器600全部反射,导致天线单元300的性能降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辐射部304的面积可以略大于上述第二牵引器600的面积进行设置,具体面积可以根据天线单元300的性能需求确定,在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模组、射频集成电路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玻璃盖板、透明基材板、第一偏光片、液晶显示层、触控层、第二偏光片、柔性电路FPC板和触控集成电路,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液晶显示层、所述触控层、所述第二偏光片、所述透明基材板和所述玻璃盖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层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部分与所述触控层连接,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部分在所述触控集成电路和所述触控层之间形成弯折部;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设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透明基材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每一所述天线单元包括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天线单元一一对应的第一牵引器,所述第一牵引器位于所述透明基材板靠近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一侧,且正对所述天线单元设置;
所述第一辐射臂和所述第二辐射臂在辐射臂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一牵引器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位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与所述第二辐射臂设置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辐射臂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第一走线与所述射频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辐射臂通过第二走线与所述射频集成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天线单元一一对应的第二牵引器,所述第一牵引器和所述第二牵引器分别位于所述透明基材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牵引器位于所述第二牵引器和所述天线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器在所述透明基材板设置所述第一牵引器的第一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牵引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部和耦合馈电部,所述耦合馈电部设置于所述弯折部靠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第三走线与所述射频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辐射部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板靠近所述耦合馈电部的一侧,且正对所述耦合馈电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天线单元一一对应的第三牵引器,所述第三牵引器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板远离所述耦合馈电部的一侧,且正对所述辐射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牵引器的面积。
CN202110156533.9A 2021-02-04 2021-02-04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29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6533.9A CN112929475B (zh) 2021-02-04 2021-02-04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6533.9A CN112929475B (zh) 2021-02-04 2021-02-04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475A CN112929475A (zh) 2021-06-08
CN112929475B true CN112929475B (zh) 2023-12-08

Family

ID=76170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6533.9A Active CN112929475B (zh) 2021-02-04 2021-02-04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94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8731B (zh) 2022-02-15 2022-04-2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5832A (en) * 2009-10-19 2011-05-01 Ralink Technology Corp Printed dual-band Yagi-Uda antenna
CN108881539A (zh) * 2018-06-22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923112A (zh) * 2018-09-14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233328A (zh) * 2019-05-29 2019-09-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11238492U (zh) * 2020-02-27 2020-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0207276A1 (zh) * 2019-04-08 2020-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9953B (zh) * 2012-09-07 2015-09-11 Jieng Tai Internat Electric Corp 觸控面板、顯示裝置及電子裝置
US10775490B2 (en) * 2017-10-12 2020-09-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tegrated with displays and methods of formation thereof
CN209231647U (zh) * 2019-01-24 2019-08-09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CN110312009B (zh) * 2019-06-26 2021-03-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0444857B (zh) * 2019-08-05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11276063B (zh) * 2020-02-26 2022-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610883B (zh) * 2020-05-20 2023-1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5832A (en) * 2009-10-19 2011-05-01 Ralink Technology Corp Printed dual-band Yagi-Uda antenna
CN108881539A (zh) * 2018-06-22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923112A (zh) * 2018-09-14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0207276A1 (zh) * 2019-04-08 2020-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233328A (zh) * 2019-05-29 2019-09-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11238492U (zh) * 2020-02-27 2020-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475A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4728B1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antenna device
US8982003B2 (en) Slot antenna,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lot antenna
US108405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assembly thereof
CN112540700B (zh) 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444857B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12397898B (zh) 天线阵列组件及电子设备
TW202010177A (zh) 電子裝置
KR102396443B1 (ko)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US20220352620A1 (en) Antenna device
AU2020477004B2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696079A (zh) 贴片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2421207A (zh) 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7187331B2 (en) Embedded multiband antennas
CN112929475B (zh) 电子设备
CN216312054U (zh) 天线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
US8717239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217881898U (zh) 天线结构和图像显示装置
WO2023016184A1 (zh) 天线装置、壳体及电子设备
EP423979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23059266A (ja) アンテナ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それを含む画像表示装置
CN111900534B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US2021007510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400436B (zh) 天线模块
CN110661087A (zh) 天线装置和移动支付终端
WO2024001837A1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