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4774B - 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24774B CN112924774B CN202110081317.2A CN202110081317A CN112924774B CN 112924774 B CN112924774 B CN 112924774B CN 202110081317 A CN202110081317 A CN 202110081317A CN 112924774 B CN112924774 B CN 1129247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pipe
- information
- air valv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3—Environmental or reliability tes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1/00—Enclosures; Chamb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创新提供了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包括暗室箱体、管路组件以及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第三竖管、第四竖管、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第一循环管之间设有第一离心风机,所述连接管与第二循环管之间设有第二离心风机,所述连接管上分别设有与连接管相通的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以及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上设有第一风阀,所述排出管的两侧连接管上分别设有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所述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上分别设有第四风阀和第五风阀;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实时控制暗室箱体内的温度以达到设定需要的温度,提高对待测设备的性能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设备老化检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信号的传输是否稳定还得依靠基站来支撑,目前的基站箱或者基站盒均是安装在室外的电线杆上,也有是安装在室内的基站室,由于基站箱或基站盒在运行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如果安装在室外夏天烈日爆晒后基站箱或基站盒的外壳温度会更加高,安装在室内基站箱或基站盒本身的产热难以散失也会使外壳温度升高,因此在高温的环境下,基站箱或基站盒的本体是否因为高温而老化,老化指的是产品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影响其性能指标的因素主要包括:暗室参数、天线测量的误差以及其他误差等。除此之外,温度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不同温度环境下,待测物体的参数有所差别,因此检测性能精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控制暗室箱体内的温度以达到设定需要的温度,提高对待测设备的性能检测精度的恒温暗室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包括暗室箱体、管路组件以及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第三竖管、第四竖管、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以及连接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相对平行设置在暗室箱体顶部两侧,所述连接管水平连接在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之间且三者相通,所述连接管与第一循环管之间设有第一离心风机,所述连接管与第二循环管之间设有第二离心风机,所述连接管上分别设有与连接管相通的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以及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位于连接管中间处,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分别位于排出管两侧,所述排出管底部向下延伸至暗室箱体且与暗室箱体相通,所述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第三竖管、第四竖管、第一出风管以及第二出风管均位于暗室箱体内,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分别连接在第一循环管两端且与第一循环管相通,所述第一出风管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连接且相通,所述第三竖管和第四竖管分别连接在第二循环管两端且与第二循环管相通,所述第二出风管两端分别与第三竖管和第四竖管连接且相通,所述第一出风管与第二出风管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出风口,所述排出管上设有第一风阀,所述排出管的两侧连接管上分别设有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所述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上分别设有第四风阀和第五风阀,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暗室箱体的内部、第一出风管的两端、第二出风管的两端、第一循环管的两端、第二循环管的两端、第一进风管内、第二进风管内以及排出管内,所述暗室箱体外表面设有室温检测器;
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温度参考数据库,所述温度参考数据库包括多组温度参考信息,多组所述温度参考信息包括不同的暗室箱体外室温信息和设定温度信息,所述暗室箱体外室温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一一对应;
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温度处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温度处理模块,获取室温检测器测得的暗室箱体外室温的温度值作为第一温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在所述温度参考数据库中匹配到对应的设定温度信息,获取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暗室箱体内部不同位置的多组温度值,根据多组所述温度值计算得到平均温度值作为实际温度信息,根据实际温度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若实际温度信息大于设定温度信息,则发出降温信号,若实际温度信息小于设定温度信息,则发出升温信号;若实际温度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相同,则发出恒温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当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中的降温信号时,发出第一完全打开命令以使第一风阀、第四风阀以及第五风阀均完全打开,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完全关闭,第一离心风机以及第二离心风机均以第一功率工作将两侧的冷风压入暗室箱体内部,当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中的升温信号时,发出第二完全打开命令以使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完全打开,第一风阀、第四风阀以及第五风阀均完全关闭,第一离心风机以及第二离心风机均以第一功率工作将两侧的空气压入暗室箱体内部,当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中的恒温信号时,获取温度处理模块中的设定温度信息,获取第一进风管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或第二进风管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做作为第一实时温度信息,根据设定温度信息与第一实时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差作为第一补偿信息,根据第一补偿信息通过PID算法分别得到第一调整信息以使分别调整第四风阀和第五风阀的开合角度,获取连接管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作为第二实时温度信息,根据设定温度信息与第二实时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差作为第二补偿信息,根据第二补偿信息通过PID算法分别得到第二调整信息以使分别调整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的开合角度,且分别调整第一离心风机以及第二离心风机以第二功率工作,获取排出管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作为第三实时温度信息,根据设定温度信息与第三实时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差作为第三补偿信息,根据第三补偿信息通过PID算法分别得到第三调整信息以使调整第三风阀的开合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暗室箱体内还设有烟雾传感器,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烟雾监测模块,所述烟雾监测模块包括有烟雾参考信息,所述烟雾监测模块获取烟雾传感器检测的烟雾值作为实际烟雾信息,根据实际烟雾信息与烟雾参考信息进行比较,若实际烟雾信息与烟雾参考信息不同,则发出警报信号,若实际烟雾信息与烟雾参考信息相同,则发出正常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暗室箱体上表面设有三色灯和蜂鸣器,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获取到烟雾监测模块中的警报信号,发出报警命令以使三色灯闪烁警示颜色以及蜂鸣器发出声音警示。
进一步的,所述暗室箱体一侧面设有屏蔽门,所述屏蔽门的一侧设有接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还获取接触传感器检测到的接触数据值作为接触信息,根据接触信息判断屏蔽门是否打开,若判断得到屏蔽门打开,则发出停止恒温信号以使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均由第二功率切换至第一功率工作,所述第一风阀、第四风阀以及第五风阀完全打开,所述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完全关闭,若判断得到屏蔽门关闭,则发出继续恒温信号以使暗室箱体内继续保持恒温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暗室箱体的上表面还设有触摸屏,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当所述显示模块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中的设定温度信息以及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中的多个不同位置的实际温度信息时,所述显示模块发出反馈信号以使触摸屏上显示设定温度值以及多个不同位置的实际温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管的出风口处均设有蜂窝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率大于第二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第三竖管、第四竖管、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以及连接管各之间相互独特的连接,可以实现暗室箱体内部和外部的空气流通,进而为实现温度的动态恒定调节,营造多种恒定温度的测试环境创建前提条件;通过四组闭环的PID控制,可以让暗室箱体内的温度快速达到预定的值,且通过PID控制可以分别有效的对各个风阀进行角度的调整以及对离心风机的功率进行调整,以便暗室箱体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温度有利于待测设备的检测,很好的模拟出真实环境;当暗室箱体内的温度由于待测设备自身产生热量而高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切换至降温状态实现外循环,当暗室箱体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切换至升温状态实现内循环,当恒温状态时保持内外循环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控制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管路组件的第一部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中管路组件的第二部分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中PID控制图。
附图标记:1、暗室箱体;2、管路组件;3、第一离心风机;4、第二离心风机;5、排出管;6、第一进风管;7、第二进风管;8、第一风阀;9、第二风阀;10、第三风阀;11、第四风阀;12、第五风阀;13、室温检测器;14、三色灯;15、蜂鸣器;16、屏蔽门;17、接触传感器;18、蜂窝板;21、第一循环管;22、第二循环管;23、第一竖管;24、第二竖管;25、第三竖管;26、第四竖管;27、第一出风管;28、第二出风管;29、连接管;101、温度处理模块;102、控制模块;103、烟雾监测模块;104、警报模块;105、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由于温度也是影响暗室测试的一个因素,不同温度环境下,待测物体的参数有所差别。所以,有必要测量特定温度下的物体的性能指标,以便模拟真实环境下的测量因此在制造基站箱或基站盒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老化测试、辐射无线电骚扰(EMI)和辐射敏感度(EMS)测量,目前的基站暗室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对内部的温度进行很好的控制,很难模拟出真实的环境,因此对于检测来说精度不高,检测效果差;因此本发明设计这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具体结构如图2-4所示,包括暗室箱体1、管路组件2以及若干个温度传感器,管路组件2包括第一循环管21、第二循环管22、第一竖管23、第二竖管24、第三竖管25、第四竖管26、第一出风管27、第二出风管28以及连接管29,第一循环管21与第二循环管22相对平行设置在暗室箱体1顶部两侧,连接管29水平连接在第一循环管21与第二循环管22之间且三者相通(本发明中的第一循环管21和第二循环管22相对平行设置,连接管29水平设置在第一循环管21和第二循环管22之间,即连接管2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循环管21的中间处和第二循环管22的中间处),连接管29与第一循环管21之间设有第一离心风机3,连接管29与第二循环管22之间设有第二离心风机4(离心风机的作用是将空气从上往下压入暗室箱体1内部),连接管29上分别设有与连接管29相通的第一进风管6、第二进风管7以及排出管5,排出管5位于连接管29中间处,第一进风管6、第二进风管7分别位于排出管5两侧,排出管5底部向下延伸至暗室箱体1且与暗室箱体1相通,第一竖管23、第二竖管24、第三竖管25、第四竖管26、第一出风管27以及第二出风管28均位于暗室箱体1内,第一竖管23和第二竖管24分别连接在第一循环管21两端且与第一循环管21相通,第一出风管27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管23和第二竖管24连接且相通,第三竖管25和第四竖管26分别连接在第二循环管22两端且与第二循环管22相通,第二出风管28两端分别与第三竖管25和第四竖管26连接且相通,第一出风管27与第二出风管28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出风口,排出管5上设有第一风阀8,排出管5的两侧连接管29上分别设有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第一进风管6和第二进风管7上分别设有第四风阀11和第五风阀12,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暗室箱体1的内部、第一出风管27的两端、第二出风管28的两端、第一循环管21的两端、第二循环管22的两端、第一进风管6内、第二进风管7内以及排出管5内(其有益效果为特定的管路设计可以实现暗室内部和外部的空气流通,进而为实现温度的动态恒定调节,营造多种恒定温度的测试环境创建了前提条件),暗室箱体1外表面设有室温检测器13。
如图1所示,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温度参考数据库,温度参考数据库包括多组温度参考信息,多组温度参考信息包括不同的暗室箱体外室温信息和设定温度信息,暗室箱体外室温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一一对应;
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温度处理模块101以及控制模块102;
温度处理模块101,获取室温检测器13测得的暗室箱体1外室温的温度值作为第一温度信息,根据第一温度信息在温度参考数据库中匹配到对应的设定温度信息,获取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暗室箱体1内部不同位置的多组温度值,根据多组温度值计算得到平均温度值作为实际温度信息(本发明中有14个温度传感器,暗室箱体1的不同位置有3个,其余11个均位于各管道内,实际温度信息是将这14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温度相加后除以14得到的平均值),根据实际温度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若实际温度信息大于设定温度信息,则发出降温信号,若实际温度信息小于设定温度信息,则发出升温信号;若实际温度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相同,则发出恒温信号;
控制模块102,当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降温信号时,发出第一完全打开命令以使第一风阀8、第四风阀11以及第五风阀12均完全打开,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完全关闭,第一离心风机3以及第二离心风机4均以第一功率工作将两侧的冷风压入暗室箱体1内部形成外循环(外部的冷风从第一进风管6和第二进风管7分别进入第一循环管21和第二循环管22内,这时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是关闭状态,则第一离心风机3和第二离心风机4会分别将第一循环管21和第二循环管22内的冷空气压入竖管内通入暗室箱体1内,在于热空气中和,中和后的空气从暗室箱体1顶部的排出管5排出,以此实现外循环降温),当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升温信号时,发出第二完全打开命令以使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完全打开,第一风阀8、第四风阀11以及第五风阀12均完全关闭,第一离心风机3以及第二离心风机4均以第一功率工作将两侧的空气压入暗室箱体1内部形成内循环(第一风阀8、第四风阀11和第五风阀12同时关闭,暗室箱体1内部的空气会在第一离心风机3和第二离心风机4的作用下由排出管5流向连接管29,再由连接管29流向两侧的第一循环管21和第二循环管22,经过第一循环管21或第二循环管22后再通过竖管流向暗室箱内,依靠待测设备自身产生的热量在内部形成一个内循环,使得温度不断升高),如图5所示,当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恒温信号时,获取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设定温度信息,获取第一进风管6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或第二进风管7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做作为第一实时温度信息,根据设定温度信息与第一实时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差作为第一补偿信息,根据第一补偿信息通过PID算法分别得到第一调整信息以使分别调整第四风阀11和第五风阀12的开合角度;
其中的Kp是比例系数即为可调常数,Tt是积分时间常数(以往的时间段内第一补偿信息的累计之和),TD是微分时间常数(相邻时间内第一进风管处或第二进风管处检测到的第一实时温度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之间差值的变化率),e(t)是给定值与测量值之差(第一进风管处或第二进风管处检测到的第一实时温度信息与设定的温度信息之差)。
获取连接管29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作为第二实时温度信息,根据设定温度信息与第二实时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差作为第二补偿信息,根据第二补偿信息通过PID算法分别得到第二调整信息以使分别调整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的开合角度,且分别调整第一离心风机3以及第二离心风机4以第二功率工作(第一功率大于第二功率);
其中的Kp是比例系数即为可调常数,Tt是积分时间常数(以往时间段内第二补偿信息的累计之和),TD是微分时间常数(相邻时间内连接管处检测到的第二实时温度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之间差值的变化率),e(t)是给定值与测量值之差(连接管处检测到的第二实时温度信息与设定的温度信息之差)。
获取排出管5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作为第三实时温度信息,根据设定温度信息与第三实时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差作为第三补偿信息,根据第三补偿信息通过PID算法分别得到第三调整信息以使调整第三风阀10的开合角度;
其中的Kp是比例系数即为可调常数,Tt是积分时间常数(以往时间段内第三补偿信息的累计之和),TD是微分时间常数(相邻时间内排出管处检测到的第三实时温度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之间差值的变化率),e(t)是给定值与测量值之差(排出管处检测到的第三实时温度信息与设定的温度信息之差)。
对第一风阀8、第二风阀9、第三风阀10、第四风阀11以及第五风阀12的开合角度实时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内循环和外循环达到一个平衡,使得待测设备持续产生的热量能通过内循环和外循环同时消耗,最终达到暗室箱体1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温度值,实时控制模拟现实场景下的测试所需要的温度。
暗室箱体1内还设有烟雾传感器,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烟雾监测模块103,烟雾监测模块103包括有烟雾参考信息,烟雾监测模块103获取烟雾传感器检测的烟雾值作为实际烟雾信息,根据实际烟雾信息与烟雾参考信息进行比较,若实际烟雾信息与烟雾参考信息不同,则发出警报信号,若实际烟雾信息与烟雾参考信息相同,则发出正常信号;如果有烟雾产生,则说明温度过高,烟雾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烟雾而产生烟雾值,但如果没有烟雾产生,则烟雾传感器因为检测不到烟雾而没有烟雾值,烟雾值基本为零。
暗室箱体1上表面设有三色灯14和蜂鸣器15,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警报模块104,警报模块104获取到烟雾监测模块103中的警报信号,发出报警命令以使三色灯14闪烁警示颜色(警示颜色一般为红色)以及蜂鸣器15发出声音警示。
暗室箱体1一侧面设有屏蔽门16,屏蔽门16的一侧设有接触传感器17,控制模块102还获取接触传感器17检测到的接触数据值作为接触信息,根据接触信息判断屏蔽门16是否打开,若判断得到屏蔽门16打开,则发出停止恒温信号以使第一离心风机3和第二离心风机4均由第二功率切换至第一功率工作,第一风阀8、第四风阀11以及第五风阀12完全打开,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完全关闭,若判断得到屏蔽门16关闭,则发出继续恒温信号以使暗室箱体1内继续保持恒温状态;其有益效果为:当打开屏蔽门16时,接触传感器17与暗室箱体1之间无接触,这时系统会默认为检测结束,控制模块102会控制所有的风阀和离心风机停止工作,以解决恒温状态,如果暗室箱体1内的温度过高,则控制模块102会对内部进行降温。
暗室箱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触摸屏,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105,当显示模块105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设定温度信息以及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多个不同位置的实际温度信息时,显示模块105发出反馈信号以使触摸屏上显示设定温度值以及多个不同位置的实际温度值;配套触摸屏,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用户可通过触摸屏设定暗室温度。
其有益效果为:如图5所示,通过四组闭环的PID控制,可以让暗室箱体1内的温度快速达到预定的值,且通过PID控制可以分别有效的对各个风阀进行角度的调整以及对离心风机的功率进行调整,以便暗室箱体1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温度有利于待测设备的检测,很好的模拟出真实环境;当暗室箱体1内的温度由于待测设备自身产生热量而高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切换至降温状态实现外循环,当暗室箱体1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切换至升温状态实现内循环,当恒温状态时保持内外循环平衡。。
如图4所示,第一出风管27的出风口和第二出风管28的出风口处均设有蜂窝板18,蜂窝板18的作用是可以增加空气的接触面积。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暗室箱体(1)、管路组件(2)以及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管路组件(2)包括第一循环管(21)、第二循环管(22)、第一竖管(23)、第二竖管(24)、第三竖管(25)、第四竖管(26)、第一出风管(27)、第二出风管(28)以及连接管(29),所述第一循环管(21)与第二循环管(22)相对平行设置在暗室箱体(1)顶部两侧,所述连接管(29)水平连接在第一循环管(21)与第二循环管(22)之间且三者相通,所述连接管(29)与第一循环管(21)之间设有第一离心风机(3),所述连接管(29)与第二循环管(22)之间设有第二离心风机(4),所述连接管(29)上分别设有与连接管(29)相通的第一进风管(6)、第二进风管(7)以及排出管(5),所述排出管(5)位于连接管(29)中间处,所述第一进风管(6)、第二进风管(7)分别位于排出管(5)两侧,所述排出管(5)底部向下延伸至暗室箱体(1)且与暗室箱体(1)相通,所述第一竖管(23)、第二竖管(24)、第三竖管(25)、第四竖管(26)、第一出风管(27)以及第二出风管(28)均位于暗室箱体(1)内,所述第一竖管(23)和第二竖管(24)分别连接在第一循环管(21)两端且与第一循环管(21)相通,所述第一出风管(27)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管(23)和第二竖管(24)连接且相通,所述第三竖管(25)和第四竖管(26)分别连接在第二循环管(22)两端且与第二循环管(22)相通,所述第二出风管(28)两端分别与第三竖管(25)和第四竖管(26)连接且相通,所述第一出风管(27)与第二出风管(28)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出风口,所述排出管(5)上设有第一风阀(8),所述排出管(5)的两侧连接管(29)上分别设有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所述第一进风管(6)和第二进风管(7)上分别设有第四风阀(11)和第五风阀(12),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暗室箱体(1)的内部、第一出风管(27)的两端、第二出风管(28)的两端、第一循环管(21)的两端、第二循环管(22)的两端、第一进风管(6)内、第二进风管(7)内以及排出管(5)内,所述暗室箱体(1)外表面设有室温检测器(13);
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温度参考数据库,所述温度参考数据库包括多组温度参考信息,多组所述温度参考信息包括不同的暗室箱体外室温信息和设定温度信息,所述暗室箱体外室温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一一对应;
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温度处理模块(101)以及控制模块(102);
所述温度处理模块(101),获取室温检测器(13)测得的暗室箱体(1)外室温的温度值作为第一温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在所述温度参考数据库中匹配到对应的设定温度信息,获取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暗室箱体(1)内部不同位置的多组温度值,根据多组所述温度值计算得到平均温度值作为实际温度信息,根据实际温度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若实际温度信息大于设定温度信息,则发出降温信号,若实际温度信息小于设定温度信息,则发出升温信号;若实际温度信息与设定温度信息相同,则发出恒温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102),当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降温信号时,发出第一完全打开命令以使第一风阀(8)、第四风阀(11)以及第五风阀(12)均完全打开,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完全关闭,第一离心风机(3)以及第二离心风机(4)均以第一功率工作将两侧的冷风压入暗室箱体(1)内部,当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升温信号时,发出第二完全打开命令以使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完全打开,第一风阀(8)、第四风阀(11)以及第五风阀(12)均完全关闭,第一离心风机(3)以及第二离心风机(4)均以第一功率工作将两侧的空气压入暗室箱体(1)内部,当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恒温信号时,获取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设定温度信息,获取第一进风管(6)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或第二进风管(7)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做作为第一实时温度信息,根据设定温度信息与第一实时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差作为第一补偿信息,根据第一补偿信息通过PID算法分别得到第一调整信息以使分别调整第四风阀(11)和第五风阀(12)的开合角度,获取连接管(29)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作为第二实时温度信息,根据设定温度信息与第二实时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差作为第二补偿信息,根据第二补偿信息通过PID算法分别得到第二调整信息以使分别调整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的开合角度,且分别调整第一离心风机(3)以及第二离心风机(4)以第二功率工作,获取排出管(5)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作为第三实时温度信息,根据设定温度信息与第三实时温度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差作为第三补偿信息,根据第三补偿信息通过PID算法分别得到第三调整信息以使调整第三风阀(10)的开合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箱体(1)内还设有烟雾传感器,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烟雾监测模块(103),所述烟雾监测模块(103)包括有烟雾参考信息,所述烟雾监测模块(103)获取烟雾传感器检测的烟雾值作为实际烟雾信息,根据实际烟雾信息与烟雾参考信息进行比较,若实际烟雾信息与烟雾参考信息不同,则发出警报信号,若实际烟雾信息与烟雾参考信息相同,则发出正常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箱体(1)上表面设有三色灯(14)和蜂鸣器(15),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警报模块(104),所述警报模块(104)获取到烟雾监测模块(103)中的警报信号,发出报警命令以使三色灯(14)闪烁警示颜色以及蜂鸣器(15)发出声音警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箱体(1)一侧面设有屏蔽门(16),所述屏蔽门(16)的一侧设有接触传感器(17),所述控制模块(102)还获取接触传感器(17)检测到的接触数据值作为接触信息,根据接触信息判断屏蔽门(16)是否打开,若判断得到屏蔽门(16)打开,则发出停止恒温信号以使第一离心风机(3)和第二离心风机(4)均由第二功率切换至第一功率工作,所述第一风阀(8)、第四风阀(11)以及第五风阀(12)完全打开,所述第二风阀(9)和第三风阀(10)完全关闭,若判断得到屏蔽门(16)关闭,则发出继续恒温信号以使暗室箱体(1)内继续保持恒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箱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触摸屏,所述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105),当所述显示模块(105)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设定温度信息以及获取到温度处理模块(101)中的多个不同位置的实际温度信息时,所述显示模块(105)发出反馈信号以使触摸屏上显示设定温度值以及多个不同位置的实际温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管(27)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管(28)的出风口处均设有蜂窝板(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大于第二功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81317.2A CN112924774B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81317.2A CN112924774B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24774A CN112924774A (zh) | 2021-06-08 |
CN112924774B true CN112924774B (zh) | 2023-07-14 |
Family
ID=7616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81317.2A Active CN112924774B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247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92489A (zh) * | 2023-09-26 | 2023-11-21 | 思迹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智能恒温测试系统、温度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7310230B (zh) * | 2023-11-27 | 2024-03-29 | 南京捷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基站老化测试箱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221418U (zh) * | 2011-09-09 | 2012-05-16 | 深圳市大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老化试验箱 |
CN102565125A (zh) * | 2011-12-29 | 2012-07-11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一种高温空气复合保温管道热力性能集成检测系统及应用 |
CN104374495A (zh) * | 2014-12-04 | 2015-02-25 | 江苏省优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温度传感器的r-t特性测试方法 |
CN105486533A (zh) * | 2016-02-26 | 2016-04-13 | 山东大学 | 一种热电制冷装置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CN207232802U (zh) * | 2017-09-29 | 2018-04-13 |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液恒温控制测试系统 |
CN208098101U (zh) * | 2018-03-01 | 2018-11-16 | 上海简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恒温恒湿箱 |
CN209118152U (zh) * | 2018-11-13 | 2019-07-16 | 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一种稳定的温控测试装置 |
CN209673288U (zh) * | 2019-05-30 | 2019-11-22 | 无锡胜脉电子有限公司 | 微压力传感器校准系统 |
WO2020093632A1 (zh) * | 2018-11-05 | 2020-05-14 | 浙江大学 | 一种加湿与降温风机湿帘装置及控制方法 |
-
2021
- 2021-01-21 CN CN202110081317.2A patent/CN1129247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221418U (zh) * | 2011-09-09 | 2012-05-16 | 深圳市大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老化试验箱 |
CN102565125A (zh) * | 2011-12-29 | 2012-07-11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一种高温空气复合保温管道热力性能集成检测系统及应用 |
CN104374495A (zh) * | 2014-12-04 | 2015-02-25 | 江苏省优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温度传感器的r-t特性测试方法 |
CN105486533A (zh) * | 2016-02-26 | 2016-04-13 | 山东大学 | 一种热电制冷装置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CN207232802U (zh) * | 2017-09-29 | 2018-04-13 |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液恒温控制测试系统 |
CN208098101U (zh) * | 2018-03-01 | 2018-11-16 | 上海简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恒温恒湿箱 |
WO2020093632A1 (zh) * | 2018-11-05 | 2020-05-14 | 浙江大学 | 一种加湿与降温风机湿帘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209118152U (zh) * | 2018-11-13 | 2019-07-16 | 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一种稳定的温控测试装置 |
CN209673288U (zh) * | 2019-05-30 | 2019-11-22 | 无锡胜脉电子有限公司 | 微压力传感器校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24774A (zh) | 2021-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24774B (zh) | 一种老化测试的恒温暗室系统 | |
CN106885326B (zh) | 一种动力式热管背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KR20190120564A (ko) | 실외의 가변 온습도 환경 및 실내의 가변 현열 잠열 건물부하 모사가 가능한 냉난방기 에너지성능 시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에너지성능 시험방법 | |
CN203504950U (zh) | 机柜及机柜的制冷控制系统 | |
JP2004293844A (ja) | 空調設備 | |
CN116878114B (zh) | 一种中央空调阀门控制装置 | |
CN105423508A (zh) | 一种室内温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
CN103454924B (zh) | 一种热泵热水机在线自诊断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 |
CN113864991A (zh) | 空调器室内环境温度的修正方法、装置以及空调器 | |
CN116579174A (zh) | 一种实现数据机房气流组织节能优化策略及同步的方法 | |
CN112032990A (zh) | 基于温度修正模型的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2539470A (zh) | 一种低中真空复合保温管道热力性能集成检测系统及应用 | |
KR102302982B1 (ko) | 데이터센터용 모듈형 냉방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 |
CN112902393B (zh) | 一种空调热平衡试验室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0631637A (zh) | 一种数据采集设备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 |
CN207196814U (zh) | 空调器 | |
CN113895650A (zh) | 飞机试验双通道空气温湿度调节控制系统及调节控制方法 | |
US9915570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oling distribution | |
EP2816295B1 (en) | An HVAC system having a diagnostics controller associated therewith | |
US20230129818A1 (en) | Orientation-based hvac control | |
CN203444252U (zh) | 一种热泵热水机在线自诊断系统 | |
CN113134398B (zh) | 一种内套箱式环境试验设备 | |
CN110006945A (zh) | 一种建筑外窗隔热性能快速检测设备 | |
CN206959260U (zh) | 冷却室 | |
CN214174947U (zh) | 一种检测室恒温恒湿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