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8603A - 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8603A
CN112918603A CN202110318965.5A CN202110318965A CN112918603A CN 112918603 A CN112918603 A CN 112918603A CN 202110318965 A CN202110318965 A CN 202110318965A CN 112918603 A CN112918603 A CN 112918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bar
gear
conical
external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89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聪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nmatou Locomotive Part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Xinmatou Locomotive Part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Xinmatou Locomotive Part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Xinmatou Locomotive Part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89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8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8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8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2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 B62K21/16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having adjustabl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车把架、车把A和调节部件A,车把架的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A,调节部件A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A,调节部件A的另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B,车把A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B,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啮合连接,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啮合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同的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骑行姿势的需要选择车把A的最小调节角度,从而找到最舒适的骑行姿势,适用性很强,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骑行者的车把角度调节需要。

Description

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车把都是直接固定在车架上的,没有角度调节的功能,这使得一些骑行习惯不一样的骑行者无法找到最舒适的骑行姿势,而且,常见的车把中都安装有连接螺栓,使得闸线、束线等无法从车把内部走线,只能外露设置,既影响闸线、束线等的使用寿命,也影响车体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车把架、车把A和调节部件A,
车把架的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A,
调节部件A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A,调节部件A的另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B,
车把A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B,
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啮合连接,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啮合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车把A和调节部件A通过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的啮合连接在一起,需要调节车把A的角度时,将车把A抬起,即将车把A上的锥形内齿轮B与调节部件A的锥形外齿轮B分离,然后根据角度调节需要转动车把A,当车把A转动一定角度后,将车把A上的锥形内齿轮B与调节部件A上的锥形外齿轮B重新啮合在一起,车把A的最小调节角度θ1由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的齿数决定,由于调节部件A和车把架通过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的啮合连接在一起,也可以调节调节部件A和车把A整体的角度,将调节部件A抬起,即将调节部件A上的锥形内齿轮A与车把架上的锥形外齿轮A分离,然后根据角度调节需要转动调节部件A,当调节部件A转动一定角度后,将调节部件A上的锥形内齿轮A与车把架上的锥形外齿轮A重新啮合在一起,调节部件A和车把A整体的最小调节角度θ2由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的齿数决定,另外,当单独的车把A的调节方向与调节部件A的调节方向相同时,车把A总体的最小调节角度为θ12,当单独的车把A的调节方向与调节部件A的调节方向相反时,车把A总体的最小调节角度为θ12或者θ21,所以车把A最小的调节角度可以是θ1、θ2、θ12或者θ1221,不同的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骑行姿势的需要选择车把A的最小调节角度,从而找到最舒适的骑行姿势,适用性很强,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骑行者的车把角度调节需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外齿轮A和锥形内齿轮A的齿数均可以是四十五。由此,调节部件A和车把A整体的最小调节角度θ2=360°/45=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的齿数均可以是三十。由此,单独的车把A的最小调节角度θ1=360°/3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外齿轮A可以内中空,调节部件A可以内中空,锥形内齿轮B可以内中空。由此,由于锥形外齿轮A、调节部件A、锥形内齿轮B以及车把架、车把A均为内中空,所以车体的闸线、束线等可以从车把A、调节部件A以及车把架的内部走线,无需外露设置,既可以提高闸线、束线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提高车体的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车把B和调节部件B,车把架的另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C,锥形外齿轮C和锥形外齿轮A的结构相同,车把B和车把A的结构相同,调节部件B和调节部件A的结构相同,车把架的另一端通过调节部件B与车把B连接。由此,车把A、车把B最小的调节角度可以是θ1、θ2、θ12或者θ1221,不同的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骑行姿势的需要选择车把A、车把B的最小调节角度,从而找到最舒适的骑行姿势,适用性很强,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骑行者的车把角度调节需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套管A,套管A套设在车把架上,车把架上设有防止套管A脱出的防脱部件,防脱部件位于套管A中,套管A上设有内螺纹,车把A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啮合,
当内螺纹与外螺纹完全啮合在一起时,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啮合在一起且互相无法转动,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啮合在一起且互相无法转动。
由此,套管A可以将车把架上的锥形外齿轮A、调节部件A、车把A上的锥形内齿轮B牢固地整合在一起,当套管A上的内螺纹与车把A上的外螺纹拧紧时,车把架上的锥形外齿轮A与调节部件A上的锥形内齿轮A完全啮合在一起,调节部件A上的锥形外齿轮B与车把A上的锥形内齿轮B完全啮合在一起,此时车把A以及调节部件A的角度固定无法进行调节,需要调整车把A的角度时,将套管A上的内螺纹与车把A上的外螺纹拧松,此时就可以单独调节车把A的角度,也可以调节调节部件A和车把A整体的角度,调整完毕后将套管A拧紧即可,调节动作非常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脱部件可以是卡环,车把架上沿周向可以设有凹槽,卡环容置在凹槽中,套管A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凸起,
当内螺纹与外螺纹完全啮合在一起时,卡环抵靠在凸起上。
由此,卡环的存在可以防止套管A从车把架的端部脱出,也即是车把架端部的锥形外齿轮A无法从套管A中脱出,当内螺纹与外螺纹完全啮合在一起时,卡环的存在可以确保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完全啮合在一起且不会分离、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完全啮合在一起且不会分离,从而当车把A的角度调节完毕后,车把A不会随意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环可以包括半圆形状的卡环A和半圆形状的卡环B,卡环A和卡环B均容置在凹槽中,卡环A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卡环B的两个自由端对接在一起。由此,半圆形状的卡环A和半圆形状的卡环B便于将卡环安装到凹槽中以及从凹槽中拆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管A的外壁上沿轴向可以设有多个并行排布的凹陷槽。由此,骑行者旋扭套管A时,凹陷槽可以增大转动摩擦力,便于套管A的拧紧和拧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管A的外壁上可以设有两个卡槽,两个卡槽平行设置且位于套管A外壁的两侧。由此,骑行者也可以使用夹具卡在两个卡槽中来旋扭套管A,使用夹具拧紧和拧松套管A可以非常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中车把架、调节部件A、车把A、套管A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
参考图1至图3,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车把架1、车把A2和调节部件A3。此外,车把角度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车把B4、调节部件B、套管A5、卡环6和套管B7。
参考图2,车把架1的右端安装有锥形外齿轮A11,锥形外齿轮A11与车把架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纹结构或插接结构连接,确保锥形外齿轮A11可以牢固地安装在车把架1的端部即可。
参考图2和图3,调节部件A3的下端成型有内凹的锥形内齿轮A31,锥形内齿轮A31可以与车把架1上的锥形外齿轮A11啮合,调节部件A3的上端的外壁上成型有锥形外齿轮B32。
参考图3,车把A2的下端成型有内凹的锥形内齿轮B21,锥形内齿轮B21可以与调节部件A3的锥形外齿轮B32啮合。
参考图2和图3,车把架1通过锥形外齿轮A11与锥形内齿轮A31的啮合实现与调节部件A3的连接,调节部件A3通过锥形外齿轮B32与锥形内齿轮B21的啮合实现与车把A2的连接。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车把架1上的锥形外齿轮A11的齿数是四十五,调节部件A3上的锥形内齿轮A31的齿数是四十五,锥形外齿轮A11与锥形内齿轮A31啮合适配,所以,调节部件A3在车把架1上的最小转动角度θ2是360°/45=8°,即,调节部件A3和车把A2作为一个整体的最小调节角度就为θ2=360°/45=8°。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角度调节要求,锥形外齿轮A11和锥形内齿轮A31的齿数可以进行调整变更,确保锥形外齿轮A11和锥形内齿轮A31的齿数相同且啮合适配即可。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调节部件A3上的锥形外齿轮B32的齿数是三十,车把A2上的锥形内齿轮B21的齿数是三十,锥形外齿轮B32与锥形内齿轮B21啮合适配,所以,单独的车把A2在调节部件A3上的最小转动角度θ1是360°/30=12°。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角度调节要求,锥形外齿轮B32和锥形内齿轮B21的齿数可以进行调整变更,确保锥形外齿轮B32和锥形内齿轮B21的齿数相同且啮合适配即可。
参考图2,车把A2和调节部件A3可以分别单独进行角度调节,当单独调节调节部件A3的角度时,车把A2也可以随同调节部件A3一同进行调节;当单独的车把A2的旋扭调节方向与调节部件A3的旋扭调节方向相同时,车把A2总体的最小调节角度为θ12=12°+8°=20°,当单独的车把A2的调节方向与调节部件A3的调节方向相反时,车把A2总体的最小调节角度为θ12=12°-8°=4°,所以车把A2最小的调节角度可以是θ1=12°、θ2=8°、θ12=20°或者θ12=4°,不同的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骑行姿势的需要选择车把A2的最小调节角度4°、8°、12°、20°,从而找到最舒适的骑行姿势,适用性很强,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骑行者的车把角度调节需要。
参考图1和图2,套管A5套在车把架1上,套管A5的上端开口中成型有内螺纹51,车把A2的下端外壁上成型有外螺纹22,套管A5上的内螺纹51与车把A2上的外螺纹22啮合,即套管A5可以旋扭在车把A2上(图1所示状态),车把架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套管A5从车把架1上脱出的防脱部件,防脱部件位于套管A5中。
参考图2,防脱部件是卡环6,车把架1上沿周向成型有凹槽12,卡环6容置在凹槽12中且卡环6的外周凸出于车把架1的外壁表面,参考图3,套管A5的内壁上沿周向成型有凸起52,当套管A5上的内螺纹51与车把A2上的外螺纹22完全啮合在一起时(图1所示的状态),安装在车把架1上的卡环6刚好抵靠在套管A5内壁的凸起52上(图3所示的状态),此时,车把架1上的锥形外齿轮A11与调节部件A3上的锥形内齿轮A31完全啮合在一起且两者互相无法转动,调节部件A3上的锥形外齿轮B32与车把A2上的锥形内齿轮B21完全啮合在一起且两者互相无法转动。套管A5可以将车把架1上的锥形外齿轮A11、调节部件A3、车把A2上的锥形内齿轮B21牢固地整合在一起,当套管A5上的内螺纹51与车把A2上的外螺纹22拧紧时,此时车把A2以及调节部件A3的角度固定无法进行调节,需要调整车把A2的角度时,将套管A5上的内螺纹51与车把A2上的外螺纹22拧松,此时就可以单独调节车把A2的角度,也可以调节调节部件A3和车把A2整体的角度,调整完毕后将套管A5拧紧即可,调节动作非常方便。
参考图2,卡环6包括卡环A61和卡环B62,卡环A61和卡环B62均是半圆形状,卡环A6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卡环B62的两个自由端可以对接在一起,把卡环A61和卡环B62对接在一起后形成圆形状的卡环6,卡环A61和卡环B62均容置在凹槽12中且卡环A61和卡环B62的外周均凸出于车把架1的外壁表面,半圆形状的卡环A61和半圆形状的卡环B62便于将卡环6安装到凹槽12中以及从凹槽12中拆出。
参考图1和图2,套管A5的外壁上沿轴向成型有多个并行排布的凹陷槽53,骑行者旋扭套管A5时,凹陷槽53可以增大转动摩擦力,便于套管A5的拧紧和拧松。
参考图2,套管A5的外壁上成型有两个卡槽54,两个卡槽54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套管A5外壁的两侧,骑行者也可以使用夹具卡在两个卡槽54中来旋扭套管A5,使用夹具拧紧和拧松套管A5可以非常省力。
参考图2和图3,锥形外齿轮A11内中空,调节部件A3内中空,锥形内齿轮B21内中空,由于车把架1和车把A2均为内中空,即图3中F方向上车把A2、锥形内齿轮B21、调节部件A3、锥形外齿轮A11、车把架1往复都是连通的,无隔挡,所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的闸线、束线等可以从车把A2、调节部件A3以及车把架1的内部走线,无需外露设置,既可以提高闸线、束线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提高车体的美观度。
参考图1,车把架1的左端通过调节部件B(未示出)与车把B4连接。
参考图1,车把架1的左端安装有锥形外齿轮C(未示出),锥形外齿轮C和锥形外齿轮A11的结构相同,锥形外齿轮C与车把架1的连接方式和锥形外齿轮A11与车把架1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1,车把架1通过锥形外齿轮C与调节部件B连接,调节部件B和调节部件A3的结构相同,调节部件B与车把架1的连接方式和调节部件A3与车把架1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2,车把B4和车把A2的结构相同,车把B4与调节部件B的连接方式和车把A2与调节部件A3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1和图2,套管B7套在车把架1上,套管B7与套管A5的结构相同,套管B7与车把架1的连接方式和套管A5与车把架1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套管B7与车把B4的连接方式和套管A5与车把A2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套管B7可以将车把架1上的锥形外齿轮C、调节部件B、车把B4牢固地整合在一起。
参考图1,需要调节车把A2和车把B4的角度时,将套管A5和套管B7分别拧松,然后将车把A2和车把B4分别抬起,此时可以单独调节车把A2和车把B4的角度,也可以调节调节部件A3和车把A2整体的角度以及调节调节部件B和车把B4整体的角度,骑行者根据角度调节需要转动车把A2和车把B4,车把A2、车把B4最小的调节角度可以是4°、8°、12°、20°,不同的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骑行姿势的需要调节适宜的角度,角度调整完毕后,将套管A5和套管B7分别拧紧,此时车把A2和车把B4的角度固定无法进行调节,车把A2和车把B4的角度调节动作非常方便,不同的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骑行姿势的需要调节适宜的角度,从而找到最舒适的骑行姿势,适用性很强,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骑行者的车把角度调节需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架(1)、车把A(2)和调节部件A(3),
车把架(1)的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A(11),
调节部件A(3)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A(31),调节部件A(3)的另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B(32),
车把A(2)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B(21),
锥形外齿轮A(11)与锥形内齿轮A(31)啮合连接,锥形外齿轮B(32)与锥形内齿轮B(21)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外齿轮A(11)和锥形内齿轮A(31)的齿数均是四十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外齿轮B(32)与锥形内齿轮B(21)的齿数均是三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外齿轮A(11)内中空,所述调节部件A(3)内中空,所述锥形内齿轮B(21)内中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把B(4)和调节部件B,车把架(1)的另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C,锥形外齿轮C和锥形外齿轮A(11)的结构相同,车把B(4)和车把A(2)的结构相同,调节部件B和调节部件A(3)的结构相同,车把架(1)的另一端通过调节部件B与车把B(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A(5),所述套管A(5)套设在车把架(1)上,车把架(1)上设有防止套管A(5)脱出的防脱部件,防脱部件位于套管A(5)中,套管A(5)上设有内螺纹(51),车把A(2)的一端设有外螺纹(22),内螺纹(51)与外螺纹(22)啮合,
当内螺纹(51)与外螺纹(22)完全啮合在一起时,锥形外齿轮A(11)与锥形内齿轮A(31)啮合在一起且互相无法转动,锥形外齿轮B(32)与锥形内齿轮B(21)啮合在一起且互相无法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件是卡环(6),所述车把架(1)上沿周向设有凹槽(12),卡环(6)容置在凹槽(12)中,套管A(5)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凸起(52),
当内螺纹(51)与外螺纹(22)完全啮合在一起时,卡环(6)抵靠在凸起(5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6)包括半圆形状的卡环A(61)和半圆形状的卡环B(62),卡环A(61)和卡环B(62)均容置在凹槽(12)中,卡环A(6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卡环B(62)的两个自由端对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A(5)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并行排布的凹陷槽(5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A(5)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卡槽(54),两个卡槽(54)平行设置且位于套管A(5)外壁的两侧。
CN202110318965.5A 2021-03-25 2021-03-25 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2918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8965.5A CN112918603A (zh) 2021-03-25 2021-03-25 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8965.5A CN112918603A (zh) 2021-03-25 2021-03-25 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8603A true CN112918603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75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8965.5A Pending CN112918603A (zh) 2021-03-25 2021-03-25 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86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0848B2 (en) Bicycle head cap unit
US7396032B2 (en) Bicycle headset structure
TWI576264B (zh) 自行車車載裝置和相關安裝方法
JP4164080B2 (ja) 自転車用ヘッドセット構造
US7896380B2 (en) Top cover for headset of bicycle
US20050280244A1 (en) Bicycle control apparatus mountable in a seat tube
JP508389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ウィンカ装置
EP3109062A1 (en) Assembly of hub and freewheel
US7121568B2 (en) Motorcycle handlebar mounting system
US7017929B2 (en) Expandable bicycle headset structure
US7291787B2 (en) Bicycle electrical wire cover apparatus
CN214607905U (zh) 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CN112918603A (zh) 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US20060243542A1 (en) Device for tightening and loosening bicycle brake wire
US20100284200A1 (en) Viewing and lighting device
US5779253A (en) Mounting device for mounting adjustably a handlebar on a head tube of a bicycle
JP2023501460A (ja) 自転車ハンドルバー
US10625805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handlebar grip and side mirror of bicycle
US20210061392A1 (en) Bicycle Rearview Mirror
KR101743464B1 (ko) 각도조절식 핸들바
CN115892327A (zh) 一种摩托车用分体式变速踏板组件
US8141691B2 (en) Mechanism for adjustment of vehicle operating lever
CN214875358U (zh)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自行车车把
US11453454B2 (en) Bicycle rearview mirror
TWM648624U (zh) 可隱藏管線之自行車轉向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