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6625A -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6625A
CN112916625A CN202110202639.8A CN202110202639A CN112916625A CN 112916625 A CN112916625 A CN 112916625A CN 202110202639 A CN202110202639 A CN 202110202639A CN 112916625 A CN112916625 A CN 112916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ing
position coordinate
compensation coefficient
compensation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26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少飞
时海涛
宁媛媛
王浩宇
刘丽
屈子路
周芳
孙光中
齐海峰
吉祯
郗瑶
王智燕
韩振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26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66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6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66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28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63/00Shape of product
    • B21B2263/02Profile, e.g. of plate, hot strip,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方法,包括:根据实际带宽、轧制最大带宽和板形测量仪确定的位置坐标xi,确定冷轧带钢的补偿系数;根据补偿系数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冷轧带钢的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钢卷直径,确定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卷取机芯轴上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生成冷轧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上述补偿方法能够减少板形曲线的测量偏差。

Description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带钢的冷轧生产线上通常配备有板形检测仪,用于检测冷轧带钢的平直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冷连轧机组。目前一种常用的板形检测仪是依靠板形辊(测量辊)检测冷轧带钢的张应力分布获得板形测量曲线,而冷连轧机组的控制系统中设置有板形目标曲线,控制系统根据板形目标曲线和板形测量曲线之间的偏差进行相应的调整。
目前汽车用钢的趋势是使用更宽的冷轧带钢,但实际生产发现,对于宽幅汽车用冷轧钢板,板形测量仪测量的板形测量曲线与带钢实际平直度之间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因此导致较多的宽幅冷轧带钢因为板形问题降级、改判或封闭,产生大量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在宽幅冷轧钢板生产过程中,板形测量仪检测的板形测量曲线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导致较多的板形质量误判,影响宽幅冷轧钢板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轧制的冷轧带钢的实际带宽、卷取设定总张力、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以及板形测量仪在冷轧带钢的宽度方向划分的N+1个位置坐标xi;N≥2且为整数,0≤i≤N且为整数,-1≤xi≤1;
根据实际带宽、轧制最大带宽和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冷轧带钢的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
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卷取机芯轴上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
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生成冷轧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
可选的,根据实际带宽、轧制最大带宽和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021
其中,shpAlig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maxwidth为轧制最大带宽;
stripwidth为实际带宽;
a0,a1,a2,a3,a4,a5,a6,a7,a8为多项式系数,取值范围均为[0,1]。
可选的,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031
其中,ClrTens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
Tsetup为卷取设定总张力;
TMax为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
可选的,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
ClrWeightCmp[i]=shpAlignCmp[i]×Dact;
其中,ClrWeight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
Dact为钢卷直径。
如上述的技术方案,补偿方法还包括:
获取冷轧带钢的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以及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内圈直径;
根据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钢卷内圈直径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根据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对补偿系数进行修正。
进一步的,根据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钢卷内圈直径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032
其中,ClrCrow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KCD为热轧来料凸度;
ΔKCD为热轧凸度变化量,是热轧来料凸度与热轧给定平均凸度之间的差值;
Dmax为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
Dmin为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
DTRO为钢卷内圈直径;
Dact为钢卷直径。
基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构思,还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轧制的冷轧带钢的实际带宽、卷取设定总张力、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以及板形测量仪在冷轧带钢的宽度方向划分的N+1个位置坐标xi;N≥2且为整数,0≤i≤N且为整数,-1≤xi≤1;
补偿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实际带宽、轧制最大带宽和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卷取张力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冷轧带钢的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
卷取重量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卷取机芯轴上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
板形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生成冷轧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
可选的,补偿系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下式,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041
其中,shpAlig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maxwidth为轧制最大带宽;
stripwidth为实际带宽;
a0,a1,a2,a3,a4,a5,a6,a7,a8为多项式系数,取值范围均为[0,1]。
可选的,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冷轧带钢的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以及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内圈直径;
补偿系统还包括凸度补偿模块,用于根据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钢卷内圈直径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补偿系数确定模块根据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对补偿系数进行修正。
进一步的,凸度补偿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051
其中,ClrCrow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KCD为热轧来料凸度;
ΔKCD为热轧凸度变化量,是热轧来料凸度与热轧给定平均凸度之间的差值;
Dmax为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
Dmin为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
DTRO为钢卷内圈直径;
Dact为钢卷直径。
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方法,首先获取带钢的实际带宽和轧制最大带宽,结合板形测量仪在带钢宽度方向上划分的位置坐标,确定每个位置坐标处的补偿系数;然后根据补偿系数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定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张力补偿值;接着根据补偿系数和带钢在芯轴上的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芯轴上带钢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然后将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卷取重量补偿值发送至板形测量仪,板形测量仪根据补偿后的卷取张力和卷取重量计算得到板形测量曲线;通过补偿卷取张力和卷取重量,能够补偿卷取机在旋转过程中、卷取过程中产生的机械空间位置偏差,使板形测量仪测量得到的板形数据更贴近当前生产的冷轧带钢的实际板形,即减少了板形曲线的测量偏差,矫正了当前正在生产的冷轧带钢的实际板形和目标板形之间的差异,获得更准确的板形质量数据,从而对冷轧带钢的板形质量进行合理评价,避免板形质量误判。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板形测量仪对带钢的分区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系统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凸度补偿模块的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板形检测仪检测板形测量曲线时,若出口辊系空间位置存在偏差,那么会对带钢的水平受力产生影响,使水平方向的受力产生偏差,导致板形测量仪测量的板形测量曲线存在明显的测量误差,进而测得的板形测量曲线与控制系统中的板形目标曲线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冷轧过程板形控制的准确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出口辊系空间位置的因素包括卷取张力、带钢在冷轧出口卷取机(如卡罗塞尔卷取机)的卷取芯轴上的卷重等。之所以宽幅冷轧钢板存在更大的测量误差,是因为宽幅冷轧钢板宽度更宽,如对于汽车外板用钢,其宽度通常在1600mm以上,对于高强钢,其宽度通常在1400mm以上,更宽的冷轧钢板具有更大的重量和卷取张力,因此增大了出口辊系空间位置的偏差,从而使板形测量仪产生更多的测量误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方法,包括:
S1:获取当前轧制的冷轧带钢的实际带宽、卷取设定总张力、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以及板形测量仪在冷轧带钢的宽度方向划分的N+1个位置坐标xi;N≥2且为整数,0≤i≤N且为整数,-1≤xi≤1;
S2:根据实际带宽、轧制最大带宽和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S3: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冷轧带钢的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
S4: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卷取机芯轴上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
S5: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生成冷轧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
上述补偿方法应用于冷轧生产机组的板形控制系统,板形控制系统控制板形测量仪检测冷轧带钢的板形数据。目前在冷轧生产线常用的是一种接触式板形测量仪,通过分段接触式测量辊测定带钢宽度方向上的内应力分布,获得板形数据。测量辊由实心钢轴组成,沿辊的轴向在测量辊四周每隔90°均匀分布四个沟槽用来放置压力传感器,然后经硬化处理后的多个钢环紧套在实心钢轴外面保护压力传感器。其中,每个钢环代表一个测量区,对测量辊来说,测量区的总数根据最大轧制宽度确定;而对于带钢来说,测量辊将带钢在从操作侧到传动侧的宽度方向(横向)分为N个测量区域Zi,i为带钢覆盖板形测量仪测量辊的测量区域的顺序编号;N的数值由带钢宽度决定,例如,对于1200mm宽的带钢,N可以是20,而对于1500mm宽的带钢,N可以是30。根据测量分区同时得到对应的N+1个位置坐标xi,其中x0为带钢操作侧的边缘,xn为传动侧的边缘,的如图2所示;xi的取值是归一化,从操作侧至传动侧,取值区间为[-1,1]。板形控制系统通过测量辊测得每个xi处的板形平直度数据IU,并绘制出板形测量曲线。
基于上述板形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本实施例提供的补偿方法,首先根据当前正在冷轧的带钢的实际带宽,冷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和位置坐标xi,建立一个作为基准的补偿系数模型,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然后利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带钢卷取设定总张力和冷轧机组的最大卷取设定总张力,得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张力补偿值;接着根据补偿系数和带钢在芯轴上的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芯轴上带钢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然后将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卷取重量补偿值发送至板形测量仪,板形测量仪根据补偿后的卷取张力和卷取重量计算应力,获得板形测量曲线;通过补偿卷取张力和卷取重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卷取机在旋转过程中、卷取过程中产生的机械空间位置偏差,使板形测量仪测量得到的板形数据更贴近当前生产的冷轧带钢的实际板形,即减少了板形曲线的测量偏差,矫正了当前正在生产的冷轧带钢的实际板形和目标板形之间的差异,获得更准确的板形质量数据,从而对冷轧带钢的板形质量进行合理评价,避免板形质量误判,也可以反馈调节冷轧生产过程中的板形目标曲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补偿方法,在宽幅冷轧钢板的生产领域效果良好,如宽度>1600mm的汽车外板的生产,或宽度>1400mm的高强钢的生产,对于极限规格的冷轧带钢,如宽度达到1800mm以上的汽车外板,以及宽度达到1600mm以上的超高强钢等极限规格的冷轧带钢,能够显著减少板形测量仪测得的板形测量曲线的测量误差,得到更准确的板形测量曲线,从而能够在后处理线中,适应冷轧板形在稳定通板、表面清洗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系统建立了面向不同后处理线(如连续退火机组,连续退火-热镀联合机组)的板形曲线在线切换策略,满足后处理线在稳定运行和表面质量的个性化标准。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对上述补偿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步骤S1:获取当前轧制的冷轧带钢的实际带宽、卷取设定总张力、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以及板形测量仪在冷轧带钢的宽度方向划分的N+1个位置坐标xi;N≥2且为整数,0≤i≤N且为整数,-1≤xi≤1;
具体的,板形控制系统可从冷轧机组的二级控制系统中获取到所需的冷轧带钢的实际带宽、卷取设定总张力、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数据。
S2:根据实际带宽、轧制最大带宽和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具体的,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均需要确定一个对应的补偿系数,在此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补偿系数模型,具体如下
根据下式,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101
其中,shpAlig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maxwidth为轧制最大带宽;
stripwidth为实际带宽;
a0,a1,a2,a3,a4,a5,a6,a7,a8为多项式系数,多项式系数的取值可根据板形分级控制的需求确定,其总的取值范围均为[0,1],对于不同的冷轧产线可具有不同的具体取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模型可优选使用到三次项,即a4,a5,a6,a7,a8均取0,a0,a1,a2,a3的取值范围为[0,1]。之所以使用3次项,是因为3次项可以达到所需要的补偿精度。
通过将式(1)的补偿模型应用到板形控制系统,对计算板形所需的卷取张力、卷取重量等参数进行补偿,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冷轧出口侧的卷取机(如广泛使用的卡罗塞尔卷取机)在旋转过程中的机械空间位置偏差。为板形测量提供良好条件。
应用补偿系数的方法具体如下,需要注意的是,S3和S4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先执行S4然后再执行S3的步骤。
S3: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111
也即: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112
其中,ClrTens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
Tsetup为卷取卷取设定总张力;
TMax为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
在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ClrTensCmp[i]后,将卷取张力补偿系数与补偿计算时刻的带钢的卷取设定总张力相乘,可得到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同时,卷取张力补偿系数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4,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
ClrWeightCmp[i]=shpAlignCmp[i]×Dact (4)
也即: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113
其中,ClrWeight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
Dact为钢卷直径。
在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后,可将其与芯轴上的钢卷的卷取重量相乘,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同时,卷取重量补偿系数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在冷轧过程中,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和钢卷重量是实时变化的,因此钢卷直径Dact和钢卷重量Weight取补偿计算时刻对应的值。
S5: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生成冷轧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
由于测量辊在测量板形使用到卷取张力、卷取重量以及其它数据,因此通过对卷取张力和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板形数据,减小了测量板形与实际板形之间的测量误差,使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与板形目标曲线更接近。
另一方面,对板形测量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冷轧带钢使用的热轧来料普遍存在凸度,而随着卷取时钢卷卷径的增加,带钢中部的凸度也逐步被叠加,因此在测量板形时,还需要考虑凸度因素进行补偿,以进一步降低板形测量误差。
基于此,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补偿方法具体包括:
S01:获取冷轧带钢的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以及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内圈直径;
S02:根据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钢卷内圈直径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S1:获取当前轧制的冷轧带钢的实际带宽、卷取设定总张力、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以及板形测量仪在冷轧带钢的宽度方向划分的N+1个位置坐标xi;N≥2且为整数,0≤i≤N且为整数,-1≤xi≤1;
S2:根据实际带宽、轧制最大带宽和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S21:根据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对补偿系数进行修正,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修正值;
S31: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修正值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冷轧带钢的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
S4: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卷取机芯轴上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
S5: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生成冷轧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
具体的,根据热轧来料的凸度信息,对作为基准的补偿系数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对卷取张力、卷取重量的凸度补偿,解决因热轧来料凸度造成的板形测量误差。
可选的,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卷取凸度补偿模型,具体如下:
S02:根据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钢卷内圈直径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131
其中,ClrCrow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KCD为热轧来料凸度;
ΔKCD为热轧凸度变化量,是热轧来料凸度与热轧给定平均凸度之间的差值;
Dmax为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
Dmin为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
DTRO为钢卷内圈直径;
Dact为钢卷直径。
在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后,将其用于修正补偿系数中的多项式系数:a0,a1,a2,a3,a4,a5,a6,a7,a8。优选的,本实施例采用抛物线式补偿,即使用ClrCrownCmp[i]与a2相乘,以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修正值。
总的来说,应用上述方案通过紧紧围绕冷轧CVC轧机目前存在的板形问题,通过板形控制系统中的二级模型补偿功能开发,良好的解决了CVC轧机板形控制技术难题,板形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保证了后处理线机组的稳定通板。其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
1)提出宽幅板带冷连轧综合板板形控制方法,解决了宽度达到2080mm汽车外板,宽度达到1710mm超高强钢等极限规格的酸洗冷轧板形控制等技术难题;
2)首次开发了卷取张力、卷重补偿、带钢凸度等板形控制系统的二级补偿功能,连续2年未出现因板形问题导致冷轧带钢在后处理线出现跑偏断带;
3)通过上述补偿方法,使冷轧汽车用钢板的实物板形控制质量达到2-4IU。
4)基于补偿后得到的板形测量曲线,为冷轧带钢在后处理生产线上的板形控制提供参考,以对后处理线的目标板形曲线进行分级管理。
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
1)通过研究,超宽高端汽车板在生产宽度、宽厚比、运行速度、年均产量、质量合格率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2)供给连退、镀锌宽幅汽车板月均生产超过1万吨,产品绝对宽度达到2088mm,宽厚比为2020/0.7,极限规格宽度,宽厚比均超过国内其它钢厂的控制水平;
3)高强钢DP780的绝对宽度达到1710mm,CP980的绝对宽度达到1570mm,DP钢极限规格宽度超过国内其它钢厂;
4)普通DP780及980钢种全部无板形突变问题。宽板的板形封闭率明显下降,宽幅汽车板在后处理线的跑偏率低于9.5%。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当前轧制的冷轧带钢的实际带宽、卷取设定总张力、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以及板形测量仪在冷轧带钢的宽度方向划分的N+1个位置坐标xi;N≥2且为整数,0≤i≤N且为整数,-1≤xi≤1;
补偿系数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实际带宽、轧制最大带宽和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卷取张力补偿模块30,用于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冷轧带钢的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
卷取重量补偿模块40,用于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卷取机芯轴上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
板形测量模块50,用于根据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生成冷轧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
通过在板形控制系统中二次开发上述补偿子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
可选的,补偿系数确定模块20具体用于:
根据下式,确定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151
其中,shpAlig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maxwidth为轧制最大带宽;
stripwidth为实际带宽;
a0,a1,a2,a3,a4,a5,a6,a7,a8为多项式系数,取值范围均为[0,1]。
可选的,卷取张力补偿模块30具体用于:
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161
其中,ClrTens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
Tsetup为卷取设定总张力;
TMax为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
可选的,卷取重量补偿模块40具体用于:
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
ClrWeightCmp[i]=shpAlignCmp[i]×Dact (9)
其中,ClrWeight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
Dact为钢卷直径。
可选的,获取模块10还用于获取冷轧带钢的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以及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内圈直径;
如图4所示,补偿系统还包括凸度补偿模块60,用于根据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钢卷内圈直径和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补偿系数确定模块根据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对补偿系数进行修正。
进一步的,凸度补偿模块60具体用于:根据下式,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2948417480000162
其中,ClrCrow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KCD为热轧来料凸度;ΔKCD为热轧凸度变化量,是热轧来料凸度与热轧给定平均凸度之间的差值;
Dmax为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
Dmin为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
DTRO为钢卷内圈直径;
Dact为钢卷直径。
总的来说,补偿系统考虑热轧原料凸度变化、冷轧带钢卷取张力变化以及卷取重量变化等影响因素,采用板形曲线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分别建立了带钢变凸度补偿模块、分段式卷取张力补偿模块、卷取重量联系动态补偿模块等功能,显著缩小了板形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板形在线系统模型的适用性。
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方法,首先获取带钢的实际带宽和轧制最大带宽,结合板形测量仪在带钢宽度方向上划分的位置坐标,确定每个位置坐标处的补偿系数;然后根据补偿系数和卷取设定总张力、最大卷取设定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张力补偿值;接着根据补偿系数和带钢在芯轴上的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芯轴上带钢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然后将每个位置坐标处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卷取重量补偿值发送至板形测量仪,板形测量仪根据补偿后的卷取张力和卷取重量计算得到板形测量曲线;通过补偿卷取张力和卷取重量,能够补偿卷取机在旋转过程中、卷取过程中产生的机械空间位置偏差,使板形测量仪测量得到的板形数据更贴近当前生产的冷轧带钢的实际板形,即减少了板形曲线的测量偏差,矫正了当前正在生产的冷轧带钢的实际板形和目标板形之间的差异,获得更准确的板形质量数据,从而对冷轧带钢的板形质量进行合理评价,避免板形质量误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轧制的冷轧带钢的实际带宽、卷取设定总张力、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以及板形测量仪在所述冷轧带钢的宽度方向划分的N+1个位置坐标xi;N≥2且为整数,0≤i≤N且为整数,-1≤xi≤1;
根据所述实际带宽、所述轧制最大带宽和所述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所述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所述卷取设定总张力、所述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所述冷轧带钢的所述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
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所述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卷取机芯轴上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
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生成所述冷轧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带宽、所述轧制最大带宽和所述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所述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所述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Figure FDA0002948417470000011
其中,shpAlig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maxwidth为所述轧制最大带宽;
stripwidth为所述实际带宽;
a0,a1,a2,a3,a4,a5,a6,a7,a8为多项式系数,取值范围均为[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所述卷取设定总张力、所述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
Figure FDA0002948417470000021
其中,ClrTens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
Tsetup为所述卷取设定总张力;
TMax为所述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所述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
ClrWeightCmp[i]=shpAlignCmp[i]×Dact;
其中,ClrWeight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
Dact为所述钢卷直径。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项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冷轧带钢的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以及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内圈直径;
根据所述热轧来料凸度、所述热轧给定平均凸度、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所述钢卷内圈直径和所述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根据所述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对所述补偿系数进行修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轧来料凸度、所述热轧给定平均凸度、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所述钢卷内圈直径和所述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Figure FDA0002948417470000031
其中,ClrCrow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KCD为所述热轧来料凸度;
ΔKCD为热轧凸度变化量,是所述热轧来料凸度与所述热轧给定平均凸度之间的差值;
Dmax为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
Dmin为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
DTRO为所述钢卷内圈直径;
Dact为所述钢卷直径。
7.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轧制的冷轧带钢的实际带宽、卷取设定总张力、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直径,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最大带宽、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以及板形测量仪在所述冷轧带钢的宽度方向划分的N+1个位置坐标xi;N≥2且为整数,0≤i≤N且为整数,-1≤xi≤1;
补偿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带宽、所述轧制最大带宽和所述N+1个位置坐标xi,确定所述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卷取张力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所述卷取设定总张力、所述最大卷取设计总张力,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张力补偿系数,对所述冷轧带钢的所述卷取设定总张力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
卷取重量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和所述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重量补偿系数,对卷取机芯轴上的卷取重量进行补偿,获得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
板形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张力补偿值和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对应的卷取重量补偿值,生成所述冷轧带钢的板形测量曲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系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下式,确定所述冷轧带钢在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Figure FDA0002948417470000041
其中,shpAlig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补偿系数;
maxwidth为所述轧制最大带宽;
stripwidth为所述实际带宽;
a0,a1,a2,a3,a4,a5,a6,a7,a8为多项式系数,取值范围均为[0,1]。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冷轧带钢的热轧来料凸度、热轧给定平均凸度,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以及套设在卷取机芯轴上的钢卷内圈直径;
所述补偿系统还包括凸度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热轧来料凸度、所述热轧给定平均凸度、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所述钢卷内圈直径和所述钢卷直径,确定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所述补偿系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卷取凸度补偿系数,对所述补偿系数进行修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度补偿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下式,确定所述每个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Figure FDA0002948417470000042
其中,ClrCrownCmp[i]为位置坐标xi处的卷取凸度补偿系数;
KCD为所述热轧来料凸度;
ΔKCD为热轧凸度变化量,是所述热轧来料凸度与所述热轧给定平均凸度之间的差值;
Dmax为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大直径;
Dmin为所述卷取机芯轴最小直径;
DTRO为所述钢卷内圈直径;
Dact为所述钢卷直径。
CN202110202639.8A 2021-02-23 2021-02-23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29166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639.8A CN112916625A (zh) 2021-02-23 2021-02-23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639.8A CN112916625A (zh) 2021-02-23 2021-02-23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6625A true CN112916625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7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2639.8A Pending CN112916625A (zh) 2021-02-23 2021-02-23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662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7384B1 (en) * 1999-02-01 2001-05-29 Sms Schloemann-Siemag Ag Method of and installation for shaping a metal strip
CN101329573A (zh) * 2008-07-25 2008-12-24 东北大学 一种冷轧酸洗和轧制联合机组自动排产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1543841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带钢表面质量的冷轧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2029294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控制方法
CN111266502A (zh) * 2020-02-25 2020-06-12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大型筒形件立式双驱轧制中双主辊转速的匹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7384B1 (en) * 1999-02-01 2001-05-29 Sms Schloemann-Siemag Ag Method of and installation for shaping a metal strip
CN101543841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带钢表面质量的冷轧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1329573A (zh) * 2008-07-25 2008-12-24 东北大学 一种冷轧酸洗和轧制联合机组自动排产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2029294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控制方法
CN111266502A (zh) * 2020-02-25 2020-06-12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大型筒形件立式双驱轧制中双主辊转速的匹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修堃,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任志超: "京唐2230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I辑》, 15 February 2021 (2021-02-15), pages 022 - 763 *
汪祥能: "《现代带钢连轧机控制》", vol. 2, 东北大学出版社, pages: 13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4978B (zh) 一种高精度控制热轧带钢微中浪轧制的方法
CN102202806B (zh) 调整带的侧向位置的轧制金属带的方法及合适的轧机
CN109226280B (zh) 五机架冷连轧高强钢板带的双边浪和中浪板形控制方法
CN104511484B (zh) 一种热轧带钢微中浪板形控制方法
CN110318013B (zh) 一种热镀锌带钢的生产方法
WO2017054427A1 (zh) 连续变厚度带材的热镀锌层厚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064662B (zh) 一种避免单机架冷轧带钢平整机s辊打滑的控制方法
JP2012171008A (ja) 調質圧延方法および調質圧延装置、ならびに鋼帯の製造方法
CN106269908B (zh) 基于遗传的带钢楔形自动控制方法
CN113020319B (zh) 一种带钢平整工艺方法、生产线
CN109513750A (zh) 一种兼顾机架间浪形调节的凸度反馈方法
CN112916625A (zh)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5921525B (zh) 连轧机组的带材尾部纠偏方法
FI84791C (fi) Foerfarande foer valsning av band i en valsanlaeggning samt dess styrsystem.
CN109877167B (zh) 一种提高自由度轧制稳定性的张力影响系数分析方法
CN114951304B (zh) 一种针对冷连轧带钢头部板形缺陷的弯辊力设定方法
CN111159649A (zh) 一种冷连轧机变规格风险预测方法
CN114042760B (zh) 一种通过下工作辊窜辊补偿值改善带钢截面楔形的方法
CN115335158B (zh) 控制辊轧材料的带材平整度的方法、控制系统和生产线
CN114912248A (zh) 热镀锌机组运行过程中沉没辊系受力预报方法
JP5310964B1 (ja) 鋼板製造方法
CN113909297B (zh) 超薄耐腐蚀热轧带钢轧制成型方法
CN114029346B (zh) 一种适用于自由规程轧制的精轧机组辊缝调平修正方法
EP4129511B1 (en) Method for shape control in rolling mill and device for shape control in rolling mill
KR102314633B1 (ko) 형상 제어가 가능한 냉연 강판 압연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