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3150B - 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3150B
CN112913150B CN201980067991.6A CN201980067991A CN112913150B CN 112913150 B CN112913150 B CN 112913150B CN 201980067991 A CN201980067991 A CN 201980067991A CN 112913150 B CN112913150 B CN 112913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electronic device
signal
transmission
f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79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3150A (zh
Inventor
赵南俊
金根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13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3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3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3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04B1/48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in circuits for connect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o a common transmission path, e.g. by energy of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5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diplexing or multiplexing filter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he who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th, e.g. self-test loop-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2TPC using 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or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天线、第一开关、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射频集成电路(RFIC)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第一开关功能性地连接到天线并配置为执行切换以将天线与发送路径或接收路径连接,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配置为形成接收路径,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配置为形成发送路径,射频集成电路(RFIC)连接到接收路径和发送路径并配置为处理RF信号,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控制RFIC和第一开关,使得由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发送路径从天线辐射。

Description

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上述信息仅作为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信息来呈现。关于上述中的任何一个是否可以适用于作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任何确定,且没有做出任何断言。
为了满足自部署4G通信系统以来增加的对于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已努力开发了改进的5G通信系统或前5G通信系统。因此,5G通信系统或前5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后4G网络”或“后LTE系统”。
5G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较高频率(mmWave)频带中实现的(例如,60GHz频带),以便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为了降低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以及增加传输距离,而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技术。
发明内容
问题解决方案
当基站在长期演进(LTE)通信环境中向电子装置发送下行链路(DL)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号时所使用的预编码方案仅取决于由电子装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或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息,并因此具有在性能上有所限制。
为了克服仅依赖于PMI或CQI信息的MIMO的限制,已经提出了SRS切换技术。SRS切换技术允许基站在电子装置向基站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信号时测量电子装置的信道质量。
电子装置可能需要附加的开关或导线来向基站发送SRS信号。然而,根据电子装置的有限的安装空间,可能需要一种实现SRS切换技术同时最小化附加开关或导线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天线、第一开关、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射频集成电路(RFIC)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第一开关功能性地连接到天线并配置为执行切换以将天线与发送路径或接收路径连接;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配置为形成接收路径;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配置为形成发送路径;射频集成电路(RFIC)连接到接收路径和发送路径并配置为处理RF信号,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控制RFIC和第一开关,使得由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发送路径从天线辐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电子装置还包括多个天线、多个第一开关、多个接收路径和第二开关;其中,第二开关配置为执行切换以将发送路径与多个第一开关中的一个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控制RFIC、多个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使得由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发送路径从多个天线中的一个辐射。
本公开中所追求的技术主题可以不限于上述技术主题,并且通过以下描述,本公开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主题。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接收天线向基站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使得基站可以准确地测量电子装置的每个天线的信道条件并支持MIMO。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使用包括DPDT开关的FEM,以便最小化附加的开关或导线并执行探测参考信号传输和校准,从而克服对组件、布置和导线的限制。
在进行到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阐述在整个本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某些词语和短语的定义可能是有利的:术语“包括”和“包含”以及其派生词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意味着和/或;短语“与...相关联”和“与其相关联”以及其派生词可以意味着包括、包括在内、与…互连、包含、包含在内、连接到或与…连接、联接到或与…联接、可与…通信、与…协作、交错、并列、接近于、绑定到或与…绑定、具有、具有...的性质等;并且术语“控制器”是指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装置、系统或其部分,这样的装置可以用硬件、固件或软件,或其中的至少两个的一些组合来实现。应当注意的是,与任何特定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无论是本地的还是远程的都可以是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
此外,下面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或支持,每个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形成,并实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术语“应用”和“程序”是指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软件组件、指令集、过程、函数、对象、类、实例、相关数据,或其适于在适当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中实现的部分。短语“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代码,包括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短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类型的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光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存储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排除了传输暂时性电信号或其它信号的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光通信链路或其它通信链路。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以永久存储数据的介质,以及可以存储数据并随后重写数据的介质(例如,可重写光盘或可擦除存储装置)。
在整个本专利文件中提供了某些词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如果不是大多数实例中,那么在许多实例中,这种定义适用于这种定义的词和短语的现有以及将来的使用。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网络环境内的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2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功能配置;
图3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接收前端模块(FEM);
图3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的电子装置的配置;
图4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接收FEM;
图4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发送SRS的电子装置的配置;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发送校准的电子装置的配置;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控制闭环功率的电子装置的配置;以及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接收校准的电子装置的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讨论的图1至图7以及用于描述本专利文件中的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本公开的原理可实施于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或装置中。
图1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网络环境100中的电子装置101的框图。参照图1,网络环境100中的电子装置101可经由第一网络198(例如,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与电子装置102进行通信,或者经由第二网络199(例如,长距离无线通信网络)与电子装置104或服务器108进行通信。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经由服务器108与电子装置104进行通信。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包括处理器120、存储器130、输入装置150、声音输出装置155、显示装置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76、接口177、触觉模块179、相机模块180、电力管理模块188、电池189、通信模块190、用户识别模块(SIM)196或天线模块19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从电子装置101中省略所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显示装置160或相机模块180),或者可将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部件添加到电子装置1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所述部件中的一些部件实现为单个集成电路。例如,可将传感器模块176(例如,指纹传感器、虹膜传感器、或照度传感器)实现为嵌入在显示装置160(例如,显示器)中。
处理器120可运行例如软件(例如,程序140)来控制电子装置101的与处理器120连接的至少一个其它部件(例如,硬件部件或软件部件),并可执行各种数据处理或计算。根据一个实施例,作为所述数据处理或计算的至少部分,处理器120可将从另一部件(例如,传感器模块176或通信模块190)接收到的命令或数据加载到易失性存储器132中,对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132中的命令或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4中。根据实施例,处理器120可包括主处理器121(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或应用处理器(AP))以及与主处理器121在操作上独立的或者相结合的辅助处理器123(例如,图形处理单元(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SP)、传感器中枢处理器或通信处理器(CP))。另外地或者可选择地,辅助处理器123可被适配为比主处理器121耗电更少,或者被适配为具体用于指定的功能。可将辅助处理器123实现为与主处理器121分离,或者实现为主处理器121的部分。
在主处理器121处于未激活(例如,睡眠)状态时,辅助处理器123可控制与电子装置101(而非主处理器121)的部件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例如,显示装置160、传感器模块176或通信模块190)相关的功能或状态中的至少一些,或者在主处理器121处于激活状态(例如,运行应用)时,辅助处理器123可与主处理器121一起来控制与电子装置101的部件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例如,显示装置160、传感器模块176或通信模块190)相关的功能或状态中的至少一些。根据实施例,可将辅助处理器123(例如,图像信号处理器或通信处理器)实现为在功能上与辅助处理器123相关的另一部件(例如,相机模块180或通信模块190)的部分。
存储器130可存储由电子装置101的至少一个部件(例如,处理器120或传感器模块176)使用的各种数据。所述各种数据可包括例如软件(例如,程序140)以及针对与其相关的命令的输入数据或输出数据。存储器130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13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34。
可将程序140作为软件存储在存储器130中,并且程序140可包括例如操作系统(OS)142、中间件144或应用146。
输入装置150可从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例如,用户)接收将由电子装置101的其它部件(例如,处理器120)使用的命令或数据。输入装置150可包括例如麦克风、鼠标、键盘或数字笔(例如,手写笔)。
声音输出装置155可将声音信号输出到电子装置101的外部。声音输出装置155可包括例如扬声器或接收器。扬声器可用于诸如播放多媒体或播放唱片的通用目的,接收器可用于呼入呼叫。根据实施例,可将接收器实现为与扬声器分离,或实现为扬声器的部分。
显示装置160可向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例如,用户)视觉地提供信息。显示装置160可包括例如显示器、全息装置或投影仪以及用于控制显示器、全息装置和投影仪中的相应一个的控制电路。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60可包括被适配为检测触摸的触摸电路或被适配为测量由触摸引起的力的强度的传感器电路(例如,压力传感器)。
音频模块170可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反之亦可。根据实施例,音频模块170可经由输入装置150获得声音,或者经由声音输出装置155或与电子装置101直接(例如,有线地)连接或无线连接的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的耳机输出声音。
传感器模块176可检测电子装置101的操作状态(例如,功率或温度)或电子装置101外部的环境状态(例如,用户的状态),然后产生与检测到的状态相应的电信号或数据值。根据实施例,传感器模块176可包括例如手势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磁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握持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生物特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照度传感器。
接口177可支持将用来使电子装置101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直接(例如,有线地)或无线连接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定协议。根据实施例,接口177可包括例如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安全数字(SD)卡接口或音频接口。
连接端178可包括连接器,其中,电子装置101可经由所述连接器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物理连接。根据实施例,连接端178可包括例如HDMI连接器、USB连接器、SD卡连接器或音频连接器(例如,耳机连接器)。
触觉模块179可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被用户经由他的触觉或动觉识别的机械刺激(例如,振动或运动)或电刺激。根据实施例,触觉模块179可包括例如电机、压电元件或电刺激器。
相机模块180可捕获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根据实施例,相机模块180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透镜、图像传感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或闪光灯。
电力管理模块188可管理对电子装置101的供电。根据实施例,可将电力管理模块188实现为例如电力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至少部分。
电池189可对电子装置101的至少一个部件供电。根据实施例,电池189可包括例如不可再充电的原电池、可再充电的蓄电池、或燃料电池。
通信模块190可支持在电子装置101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或服务器108)之间建立直接(例如,有线)通信信道或无线通信信道,并经由建立的通信信道执行通信。通信模块190可包括能够与处理器120(例如,应用处理器(AP))独立操作的一个或更多个通信处理器,并支持直接(例如,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根据实施例,通信模块190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92(例如,蜂窝通信模块、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通信模块)或有线通信模块194(例如,局域网(LAN)通信模块或电力线通信(PLC)模块)。这些通信模块中的相应一个可经由第一网络198(例如,短距离通信网络,诸如蓝牙、无线保真(Wi-Fi)直连或红外数据协会(IrDA))或第二网络199(例如,长距离通信网络,诸如蜂窝网络、互联网、或计算机网络(例如,LAN或广域网(WAN)))与外部电子装置进行通信。可将这些各种类型的通信模块实现为单个部件(例如,单个芯片),或可将这些各种类型的通信模块实现为彼此分离的多个部件(例如,多个芯片)。无线通信模块192可使用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196中的用户信息(例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识别并验证通信网络(诸如第一网络198或第二网络199)中的电子装置101。
天线模块197可将信号或电力发送到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例如,外部电子装置)或者从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例如,外部电子装置)接收信号或电力。根据实施例,天线模块197可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包括辐射元件,所述辐射元件由形成在基底(例如,PCB)中或形成在基底上的导电材料或导电图案构成。根据实施例,天线模块197可包括多个天线。在这种情况下,可由例如通信模块190(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92)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适合于在通信网络(诸如第一网络198或第二网络199)中使用的通信方案的至少一个天线。随后可经由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天线在通信模块190和外部电子装置之间发送或接收信号或电力。根据实施例,除了辐射元件之外的另外的组件(例如,射频集成电路(RFIC))可附加地形成为天线模块197的一部分。
上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些可经由外设间通信方案(例如,总线、通用输入输出(GPIO)、串行外设接口(SPI)或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相互连接并在它们之间通信地传送信号(例如,命令或数据)。
根据实施例,可经由与第二网络199连接的服务器108在电子装置101和外部电子装置104之间发送或接收命令或数据。电子装置102和电子装置104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与电子装置101相同类型的装置,或者是与电子装置101不同类型的装置。根据实施例,将在电子装置101运行的全部操作或一些操作可在外部电子装置102、外部电子装置104或服务器108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运行。例如,如果电子装置101应该自动执行功能或服务或者应该响应于来自用户或另一装置的请求执行功能或服务,则电子装置101可请求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外部电子装置执行所述功能或服务中的至少部分,而不是运行所述功能或服务,或者电子装置101除了运行所述功能或服务以外,还可请求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外部电子装置执行所述功能或服务中的至少部分。接收到所述请求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外部电子装置可执行所述功能或服务中的所请求的所述至少部分,或者执行与所述请求相关的另外功能或另外服务,并将执行的结果传送到电子装置101。电子装置101可在对所述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情况下或者在不对所述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情况下将所述结果提供作为对所述请求的至少部分答复。为此,可使用例如云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或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技术。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电子装置之一。电子装置可包括例如便携式通信装置(例如,智能电话)、计算机装置、便携式多媒体装置、便携式医疗装置、相机、可穿戴装置或家用电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装置不限于以上所述的那些电子装置。
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以及其中使用的术语并不意图将在此阐述的技术特征限制于具体实施例,而是包括针对相应实施例的各种改变、等同形式或替换形式。对于附图的描述,相似的参考标号可用来指代相似或相关的元件。将理解的是,与术语相应的单数形式的名词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事物,除非相关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如这里所使用的,诸如“A或B”、“A和B中的至少一个”、“A或B中的至少一个”、“A、B或C”、“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以及“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中的每一个短语可包括在与所述多个短语中的相应一个短语中一起列举出的项的任意一项或所有可能组合。如这里所使用的,诸如“第1”和“第2”或者“第一”和“第二”的术语可用于将相应部件与另一部件进行简单区分,并且不在其它方面(例如,重要性或顺序)限制所述部件。将理解的是,在使用了术语“可操作地”或“通信地”的情况下或者在不使用术语“可操作地”或“通信地”的情况下,如果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联接”、“联接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连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则意味着所述一元件可与所述另一元件直接(例如,有线地)连接、与所述另一元件无线连接、或经由第三元件与所述另一元件连接。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包括以硬件、软件或固件实现的单元,并可与其他术语(例如,“逻辑”、“逻辑块”、“部分”或“电路”)可互换地使用。模块可以是被适配为执行一个或更多个功能的单个集成部件或者是该单个集成部件的最小单元或部分。例如,根据实施例,可以以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形式来实现模块。
可将在此阐述的各种实施例实现为包括存储在存储介质(例如,内部存储器136或外部存储器138)中的可由机器(例如,电子装置101)读取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软件(例如,程序140)。例如,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所述机器(例如,电子装置101)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20)可在使用或无需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部件的情况下调用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指令中的至少一个指令并运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这使得所述机器能够操作用于根据所调用的至少一个指令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包括由编译器产生的代码或能够由解释器运行的代码。可以以非暂时性存储介质的形式来提供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术语“非暂时性”仅意味着所述存储介质是有形装置,并且不包括信号(例如,电磁波),但是该术语并不在数据被半永久性地存储在存储介质中与数据被临时存储在存储介质中之间进行区分。
根据实施例,可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和提供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作为产品在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进行交易。可以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的形式来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可经由应用商店(例如,Play StoreTM)在线发布(例如,下载或上传)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可直接在两个用户装置(例如,智能电话)之间分发(例如,下载或上传)计算机程序产品。如果是在线发布的,则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至少部分可以是临时产生的,或者可将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至少部分至少临时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诸如制造商的服务器、应用商店的服务器或转发服务器的存储器)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上述部件中的每个部件(例如,模块或程序)可包括单个实体或多个实体。根据各种实施例,可省略上述部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部件。可选择地或者另外地,可将多个部件(例如,模块或程序)集成为单个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各种实施例,该集成部件可仍旧按照与所述多个部件中的相应一个部件在集成之前执行一个或更多个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执行所述多个部件中的每一个部件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根据各种实施例,由模块、程序或另一部件所执行的操作可顺序地、并行地、重复地或以启发式方式来执行,或者所述操作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操作可按照不同的顺序来运行或被省略,或者可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操作。
图2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1的通信相关电路的框图200。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1的通信相关电路可以包括处理器120、射频集成电路(RFIC)210以及一个或多个前端模块(FEM)220和230。处理器120可以是处理通信信号的调制解调器。FEM 220和230可以连接电子装置101的天线以及RFIC 210以传递发送的或接收的信号,并且可以具有模块化形式的开关或滤波器。FEM 220和230可以划分成用于滤波和放大接收信号的接收(Rx)FEM 223、233和235,以及用于滤波和放大发送信号的发送(Tx)FEM221和231。此外,FEM 220和230可以划分成能够支持传统通信(诸如第二代通信网络、第三代通信网络和长期演进(LTE)通信网络)的FEM 220,以及能够支持第五代(5G)通信网络的FEM 230。
根据各种实施例,尽管图2的实施例示出支持传统通信的FEM 220包括一个发送FEM 221和一个接收FEM 223,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FEM 220可以包括多个发送FEM221和多个接收FEM 223,并且可以连接到多个天线。
根据各种实施例,尽管图2的实施例示出支持5G通信网络的FEM 230包括一个发送FEM 231和多个接收FEM 233和235,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FEM 230的每个天线可以包括一个发送FEM和一个接收FEM。
根据各种实施例,图2的实施例示出电子装置101包括支持传统通信的FEM 220和支持5G通信网络的FEM 230,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电子装置101可以仅包括支持传统通信的FEM 220或支持5G通信网络的FEM 230。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可以包括支持多个传统通信的FEM 220或支持多个5G网络的FEM 230。
根据各种实施例,RFIC 210可以从处理器120接收基带信号,将接收的基带信号的频率上变频为射频频带信号,或将通过FEM 220或230接收的射频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
根据各种实施例,与通信相关的电路可以在RFIC 210的前端包括未示出的中频集成电路(IFIC)。根据实施例,IFIC可以从处理器120(或调制解调器)接收基带信号,并将接收的基带信号的频率上变频为中频频带。上变频为中频频带的信号可以称为IF信号。根据实施例,IFIC可以从RFIC 210接收中频频带的IF信号,并将接收的IF信号的频带下变频为基带频率。
根据另一实施例,RFIC 210可以从IFIC接收中频频带的IF信号,并将接收的IF信号的频带上变频为射频频带。根据另一实施例,RFIC 210可以从处理器120或调制解调器接收基带信号,并将接收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射频频带。上变频为射频频带的信号可以称为RF信号。RF信号可以通过发送FEM 221和231以及天线被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根据另一实施例,RFIC 210可以通过多个天线和接收FEM 223、233和235接收RF信号,并将接收的RF信号的频带下变频为中频频带或基带信号。
根据各种实施例,每个FEM 220或230的RFIC 210可以独立设置,并且可以与FEM220和230中的每个集成。例如,第一RFIC可以与第一FEM 220集成,以及第二RFIC可以与第二FEM 230集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二RFIC可以将通过连接到第二FEM 230的天线接收的RF信号下变频为中频频带的IF信号或基带信号。
根据各种实施例,FEM 220和230可以通过连接的天线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或基站)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发送到RFIC 210。根据各种实施例,FEM中的每个可以设置在与其上设置了处理器120和/或RFIC 210的印刷电路板(PCB)分离的PCB上。根据各种实施例,多个FEM中的每个可以通过连接构件连接到RFIC 210。连接构件可以包括柔性PCB(FPCB)或同轴电缆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各种实施例,天线可以以电磁波形式辐射从发送FEM 221和231接收的RF信号。此外,天线可以接收从外部电子装置以电磁波形式发送的RF信号,并经由FEM 223、233或235将其发送到RFIC 210。
根据各种实施例,FEM 220和230可以切换信号的发送或接收。当执行基于时分双工(TDD)的通信网络时,FEM 220和230可以通过控制包括在FEM 220和230中的开关来切换信号的发送和接收。FEM 220和230可以控制开关,以便经由发送FEM 221和231将天线与发送路径连接。天线可以通过发送路径从RFIC 210接收发送信号,并且以电磁波形式辐射接收的发送信号。在另一示例中,FEM 220和230可以控制开关,以便经由接收FEM 223、233和235将天线与接收路径连接。可以通过连接的接收路径将通过天线接收的信号发送到RFIC210。当执行基于TDD的通信网络时,通过开关的控制来切换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且使用相同的频带来进行发送和接收,使得电子装置101的无线发送路径和无线接收路径可以相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FEM 220和230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当执行基于频分双工(FDD)的通信网络时,电子装置101可以通过FEM 220和230与天线之间的双工器来分离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通过天线接收的接收信号可以经由双工器和接收FEM 223、233和235发送到接收路径,并且从RFIC 210发送的发送信号可以同时经由发送FEM 221和231以及双工器通过天线辐射。在基于FDD的通信网络的情况下,用于发送信号的频带与用于接收信号的频带不同,使得无线发送路径与无线接收路径不同,因此信道特征可能不同。因此,当电子装置101使用SRS切换技术以通过无线接收路径向基站发送SRS信号时,基站可以测量电子装置101的接收路径的信道质量。
以下将描述用于实现SRS切换技术的详细电路配置。
在下文中,描述了在长期演进(LTE)通信网络中使用的SRS的发送,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如果配置了发送电路,则预定的发送信号可以取代SRS。特别地,在基于TDD的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使用以下描述的电路配置来发送UL发送信号。
图3A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前端模块(FEM)。
参照图3A,接收FEM 300可以与图2所示的接收FEM 233和235对应。
参照图3,能够通过接收天线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的FEM 300可以包括耦合器310、单刀双掷(SPDT)开关320、滤波器330和放大器340。在实施例中,放大器340可以是低噪声放大器(LNA)。
根据各种实施例,耦合器310可以生成反馈信号。可以基于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来生成反馈信号。例如,当执行基于TDD的通信网络时,电子装置101可以将信号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或基站)。发送信号可以从RFIC 210通过发送路径发送到耦合器310。耦合器310可以基于在发送信号通过其时所产生的周围电磁场的变化来生成与发送信号的强度成比例的反馈信号。反馈信号的强度可以比发送信号的强度低。在另一示例中,当执行基于TDD的通信网络时,电子装置101可以从外部电子装置接收信号。接收信号可以通过天线接收。通过天线接收的接收信号可以通过耦合器310发送到滤波器330。耦合器310可以基于由通过耦合器310的接收信号产生的周围电磁场的变化,生成与接收信号的强度成比例的反馈信号。
根据各种实施例,SPDT开关320可以执行控制以将耦合器310与发送路径和接收路径中的一个连接。当执行基于TDD的通信网络时,SPDT开关320可以执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状态可以与天线连接到接收路径的状态对应,其中接收路径包括耦合器310和放大器340。第二状态可以与天线连接到发送FEM 231的状态对应。发送FEM 231可以从RFIC 210接收信号,并将信号发送到多个接收FEM 233和235中的一个。根据各种实施例,为了发送上行链路(UP)信号,SPDT开关320可以在发送时隙期间进入第二状态。为了接收下行链路(DL)信号,SPDT开关320可以在接收时隙期间进入第一状态。
根据各种实施例,滤波器330可以对接收信号的频带进行滤波。滤波器330可以包括在发送接收信号的路径(即,接收路径)中。滤波器330可以仅使预定频带的信号通过,并截止除预定频带之外的信号,以便去除噪声。
根据各种实施例,放大器340可以放大信号。电子装置101通过天线接收的接收信号可以具有非常低的强度。因此,放大器340可以放大接收信号的强度。具有通过放大器340增加的强度的接收信号可以发送到RFIC 210。
根据各种实施例,SRS端口321可以连接到发送FEM 231。例如,当电子装置101发送SRS时,SRS可以从RFIC 210发送到发送FEM 231,并且可以通过SRS端口321将SRS从发送FEM231发送到接收FEM 233和235。根据各种实施例,SRS端口321可以连接到SPDT开关320的一个端。也就是说,SPDT开关320的输入端可以连接到天线,SPDT开关320的第一输出端可以连接到滤波器330,以及SPDT开关320的第二输出端可以连接到SRS端口321。
图3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的电子装置101的配置。
参照图3B,电子装置101可以包括RFIC 210、发送/接收FEM 370、第一接收FEM 300和第二接收FEM 390。
根据各种实施例,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包括图2的发送FEM 231和接收FEM(例如,接收FEM 233或235),以配置图2的FEM 230中的一些或全部,第一接收FEM 300可以与图2的一个接收FEM(例如,接收FEM 233或235)或图3A所示的接收FEM 300对应,以及第二接收FEM 390可以与图2的一个接收FEM(例如,接收FEM 223)对应。尽管图3B示出发送/接收FEM370包括发送FEM和接收FEM,但是发送/接收FEM 370中包括的发送FEM和接收FEM可以分开,并且接收FEM可以与图3A所示的接收FEM对应。
根据各种实施例,当执行基于FDD的通信网络时,发送频带与接收频带不同,使得可能存在用于在发送频带中发送一般信号的独立的发送FEM以及用于在接收频带中发送SRS信号的独立的发送FEM。
根据各种实施例,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分配从RFIC 210发送的发送信号。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包括发送路径、接收路径和开关371。开关371可以将从RFIC 210发送的发送信号分配到直接连接到发送/接收FEM 370以及接收FEM 233、235和300的天线中的一个。例如,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通过控制开关371将发送信号发送到第一接收FEM 300或第四接收FEM 235。
根据各种实施例,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连接到第一接收FEM 300和第四接收FEM235。例如,发送/接收FEM 370与第一接收FEM 300之间的连接可以与包括在发送/接收FEM370中的开关371的一个端与第一接收FEM 300之间的连接对应。第一接收FEM 300还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号的端口。因此,发送信号可以从RFIC 210发送到发送/接收FEM 370或发送/接收FEM 370的发送路径,并且可以通过发送/接收FEM 370的开关371连接到第一接收FEM300的SRS端口321。在另一示例中,发送/接收FEM 370与第四接收FEM 235之间的连接可以与包括在发送/接收FEM 370中的开关371的另一端与第四接收FEM 235之间的连接对应。第二接收FEM 390被示为用于传统通信的接收FEM。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加用于独立的传统通信的发送FEM,并且可以从独立的发送FEM接收发送信号。根据各种实施例,在没有用于独立的传统通信的任何发送FEM的情况下,第二接收FEM 390可以连接到图3B的发送/接收FEM370的开关371的一个端,并且可以接收发送信号。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接收FEM 390可以是用于第五代通信网络而非用于传统通信的图3A和图3B的接收FEM 300。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接收FEM 390可以连接到发送/接收FEM 370的开关371的一个端,并接收发送信号。为了接收发送信号,第二接收FEM 390还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号的端口。因此,发送信号可以从RFIC 210发送到发送/接收FEM 370的发送路径,并且可以通过FEM 370的开关371连接到用于第二接收FEM 390的发送信号的端口。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以在接收频带中通过天线发送SRS。例如,电子装置101可以通过第一天线360将SRS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或基站)。外部电子装置可以基于从电子装置101发送的SRS,估计外部电子装置与电子装置101之间的信道质量。外部电子装置可以通过基于估计的信道质量发送第一天线360的最优信号来提高信道效率。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以发送SRS。例如,电子装置101可以通过第一天线360将SRS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处理器120可以执行控制以作出发送SRS的请求,并且RFIC 210可以通过发送/接收FEM 370内的发送路径来发送SRS。
根据各种实施例,发送/接收FEM 370的发送路径可以包括放大器375和滤波器377,并且可以对从RFIC 210接收的SRS进行放大和滤波。SRS的强度可以通过放大器375增加。当SRS通过放大器375时,除期望的RF以外的信号可以通过滤波器377被滤除。根据实施例,噪声可以通过滤波器377的滤波而被从SRS中去除。噪声可以包括白高斯噪声。滤波的SRS可以经由耦合器373发送到开关371。开关371可以与多刀多掷(MPMT)开关对应。开关371可以基于来自处理器120或调制解调器的控制信息,将SRS的发送路径与第一接收FEM 300的SRS端口321连接。SRS可以通过SRS端口321发送到第一接收FEM 300,并且可以发送到连接到第一接收FEM 300内的SRS端口321的SPDT开关320。SPDT开关320可以基于来自处理器120或调制解调器的控制信息切换到发送SRS的状态。例如,SPDT开关320可以进行切换以连接SRS端口321与第一天线360。因此,SRS可以通过SRS端口321发送到第一天线360,并通过第一天线360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以对SRS的发送执行校准。校准可以是指考虑在信号通过发送路径和/或接收路径时产生的信号损耗的情况下,以目标功率值通过实际天线发送信号的校正。根据各种实施例,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生成第一反馈信号。第一反馈信号可以与基于通过放大器375和滤波器377的SRS由耦合器373耦合的信号对应。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接收FEM 300可以生成第二反馈信号。第二反馈信号可以与由包括在第一接收FEM 300中的耦合器310耦合的信号对应。第二反馈信号的强度可以比第一反馈信号的强度低。原因在于电损耗可能是由从发送/接收FEM 370的发送FEM中包括的耦合器373到第一接收FEM 300的耦合器310的连接构件引起的。第一反馈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二反馈信号的功率值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为发送功率偏移。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以存储SRS成功地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或基站)所需的目标功率值。目标功率值与通过天线发送信号的时间点所需的功率值对应,因此处理器120可以执行控制以发送具有功率值的SRS,该功率值是通过控制多个放大器(例如,RFIC 210的放大器和发送/接收FEM 370的放大器375)的增益值将发送功率偏移和目标功率值相加而获得的。
图4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接收前端模块(FEM)。
参照图4A,接收FEM 400可以包括耦合器310、DPDT开关410、滤波器330和放大器340。
根据各种实施例,耦合器310、滤波器330和放大器340可以与图3A所示的耦合器310、滤波器330和放大器340对应。
根据各种实施例,DPDT开关410可以包括两个输入端411和412以及两个输出端413和414。两个输入端的第一输入端411可以通过耦合器310连接到天线。连接到天线的第一输入端411可以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输出端413的接收路径或第二输出端414的发送路径。例如,第一输入端411可以连接到发送路径。发送路径可以与如下路径对应,通过该路径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或基站)的SRS通过天线发送。参照图4A,发送路径可以与从RFIC 210到SRS端口430的路径对应。在另一示例中,第一输入端411可以连接到接收路径。接收路径可以与如下电路径对应,通过该电路径从外部电子装置接收的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到RFIC 210。参照图4A,接收路径可以与通过耦合器310、滤波器330和放大器340到达RFIC 210的路径对应。
根据各种实施例,DPDT开关410的两个输入端中的第二输入端412可以连接到耦合器310的未连接到天线的端。耦合器310可以生成通过第一输入端411发送到天线的SRS的反馈信号。
根据各种实施例,DPDT开关410可以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对应。例如,第一状态可以与第一输入端411与第一输出端413彼此连接并且第二输入端412与第二输出端414彼此连接的状态对应。在另一示例中,第二状态可以与第一输入端411与第二输出端414彼此连接并且第二输入端412与第一输出端413彼此连接的状态对应。
根据各种实施例,在TDD通信系统的接收时隙期间或在FDD通信系统中除了用于SRS发送的时隙之外的所有时隙期间,DPDT开关410可以处于第一状态。也就是说,DPDT开关410可以通过在接收时隙期间连接第一输入端411和第一输出端413来电连接天线和接收路径。通过天线接收的信号可以通过电连接的接收路径发送到RFIC 210。
根据各种实施例,在TDD通信系统的发送时隙期间或在FDD通信系统中用于SRS发送的时隙期间,DPDT开关410可以处于第二状态。也就是说,DPDT开关410可以通过在发送时隙期间连接第一输入端411和第二输出端414来电连接天线和发送路径。例如,SRS可以通过发送/接收FEM 370和SRS端口430从RFIC 210发送到第一接收FEM 400。SRS可以通过SRS端口430发送到第二输出端414,并且可以通过切换到第二状态而发送到第一输入端411。SRS可以通过连接到第一输入端411的天线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
图4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发送SRS的电子装置的配置。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1可以包括RFIC 210、发送/接收FEM 370、第一接收FEM 400、第一天线360、第二接收FEM 440和第二天线470。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包括发送FEM和接收FEM,并且可以将发送FEM和接收FEM实现为彼此分开。RFIC 210和发送/接收FEM370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图3B的描述。第一接收FEM 400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图4A的描述。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第二天线470和第二接收FEM 440可以支持传统通信。传统通信可以包括除5G通信网络之外的其余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传统通信可以包括第二代通信网络、第三代通信网络和长期演进(LTE)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接收FEM 440可以包括辅助端口450。辅助端口450可以与保留端对应,保留端用于处理通过第二天线470接收的信号中的传统通信不支持的频带的信号。根据各种实施例,辅助端口450可以连接到用于与第一接收FEM 400的耦合器310电连接的端口(例如,ISO端口420)。根据各种实施例,辅助端口450的数量可以与安装在电子装置中的第一接收FEM 400的数量对应。尽管4B的实施例仅示出一个第一接收FEM 400和一个辅助端口450,但是如果在电子装置中包括多个第一接收FEM 400,则在第二接收FEM 440中可以包括多个辅助端口450。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以将SRS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处理器120可以将请求发送SRS的控制信号发送到RFIC 210。RFIC 210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控制信息而将SRS发送到发送/接收FEM 370。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基于控制信息识别通过第一天线360的SRS发送。因此,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控制开关371将SRS发送到电连接到第一天线360的第一接收FEM 400。当执行连接到第一接收FEM 400的开关371的端的切换时,第一接收FEM 400和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通过第一接收FEM 400的SRS端口430连接。SRS可以通过SRS端口430发送到第一接收FEM 400的DPDT开关410。在基于TDD的通信系统中,电子装置101可以仅在发送时隙中将SRS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或基站)。在基于FDD的通信系统中,电子装置101可以仅在分配到发送SRS的发送时隙中将SRS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或基站)。因此,包括在第一接收FEM 400中的DPDT开关410可以与第二状态对应。例如,可以执行切换,使得与第一天线360连接的第一输入端411电连接到与SRS端口430连接的第二输出端414。因此,SRS可以通过第一输入端411发送到第一天线360,并且可以从第一天线360辐射并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以包括用于发送校准的RF开关460。RF开关460可以在发送SRS的时间点测量功率。例如,第一接收FEM 400的DPDT开关410可以与第一状态对应。第一状态可以与第一输入端411和第一输出端413电连接并且第二输入端412和第二输出端414电连接的状态对应。因此,从发送/接收FEM 370发送的SRS可以通过SRS端口430发送到第一接收FEM 400,并且可以由在第一状态下的DPDT开关410发送到第二输入端412。此外,SRS可以串行发送到连接到第二输入端412的耦合器310和连接到耦合器310的第一接收FEM 400的ISO端口420。由于第一接收FEM 400的ISO端口420和第二接收FEM 440的辅助端口450是电连接的,SRS可以通过辅助端口450发送到第二接收FEM 440。此后,SRS可以通过包括在第二接收FEM 440中的开关(例如,MPMT开关)发送到RF开关460。RF开关460可以改变通过第二天线470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或基站)的RF信号的路径,该路径要连接到外部测试装置、校准装置或用于测量信号的测量装置的,以便获取发送功率的值。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发送校准的电子装置的配置。
参照图5,发送校准信号的电路径可以与线路500对应,并且将与校准信号耦合的反馈信号发送到RFIC 210的电路径可以与线路510对应。
根据各种实施例,校准信号可以沿着线路500发送。例如,处理器120可以指示RFIC210执行发送校准。RFIC 210可以响应于该指令而成校准信号。所生成的校准信号可以发送到发送/接收FEM 370。可以由包括在发送/接收FEM 370的发送FEM中的放大器375放大校准信号。校准信号可以通过预设在发送频带中的滤波器377,因而可以去除除了发送频带之外的噪声分量。可以将校准信号切换为沿着发送路径以执行校准。例如,处理器120可以指示执行对与第一天线360对应的发送路径的校准。包括在发送/接收FEM 370中的开关(例如,MPMT开关)可以进行切换以将校准信号发送到连接到第一天线360的第一接收FEM 400。切换可以是指切换到包括在开关371中的多个端中的连接到第一接收FEM 400的SRS端口430的端。校准信号可以通过SRS端口430发送到第一接收FEM 400。第一接收FEM 400的DPDT开关410可以切换到第一状态,以便对电子装置101内的电路径执行校准,而不是将实际信号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第一输入端411可以连接到第一输出端413,以及第二输入端412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出端414。因此,校准信号可以从连接到SRS端口430的第二输出端414经由第二输入端412通过耦合器310。由于耦合器310的相对端连接到ISO端口420,因此校准信号可以经由ISO端口420发送到第二接收FEM 440。处理器120可以控制MPMT进行切换以将校准信号发送到RF开关460,以便测量校准信号在天线端的发送功率。也就是说,通过切换MPMT开关,校准信号可以通过辅助端口450发送到RF开关460。RF开关460可以通过将RF信号的路径改变为连接到外部测试装置、校准装置或用于测量信号的测量装置,来测量校准信号的功率值。
根据各种实施例,反馈信号可以沿着线路510发送。基于在校准信号通过耦合器310时产生的周围电磁波的变化,可以在与耦合器310中包括的校准信号通过的导线不同的导线上生成反馈信号。反馈信号可以由在第一状态下的DPDT开关410通过第一输入端411发送到第一输出端413。发送到第一输出端413的反馈信号可以通过滤波器330,因而可以去除除了预定频带之外的噪声信号。反馈信号可以不通过放大器340。也就是说,反馈信号可以绕过放大器340。如果反馈信号通过放大器340,则校准信号通过的导线或线路的特征无法被正确反映。因此,反馈信号可以绕过放大器340并可以发送到RFIC 210。处理器120可以获取从RFIC 210接收的反馈信号的功率值。处理器120可以通过将从RFIC 210获取的反馈信号的功率值与由外部测量装置通过RF开关460测量的校准信号的功率值进行比较来执行发送校准。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控制闭环功率的电子装置的配置。
参照图6,发送SRS的电路径可以对应于线路600,并且将与SRS耦合的反馈信号发送到RFIC 210的电路径可以对应于线路610。
根据各种实施例,SRS可以沿着线路600发送。例如,处理器120可以指示外部电子装置将SRS发送到RFIC 210。RFIC 210可以生成SRS,并将其发送到发送/接收FEM 370。SRS可以通过包括在发送/接收FEM 370的发送FEM中的滤波器377和放大器375。此后,包括在发送/接收FEM 370中的MPMT开关371可以执行连接到指定发送SRS的天线的端的切换。例如,当SRS通过第一天线360发送到基站时,MPMT开关371可以进行切换以将SRS发送到连接到第一接收FEM 400的SRS端口430的端。SRS可以通过第一接收FEM 400的SRS端口430从MPMT开关371发送到DPDT开关410。DPDT开关410可以在基于TDD的通信系统的发送时隙期间切换到第二状态。例如,第二输出端414可以连接到第一输入端411。因此,SRS可以从第二输出端414发送到第一输入端411,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天线360发送到外部电子装置。
根据各种实施例,发送反馈信号的电路径可以对应于线路610。可以基于通过第一天线360发送的SRS来生成反馈信号。例如,当SRS从第一输入端411发送到第一天线360时,可以由耦合器310生成反馈信号。生成的反馈信号可以沿着线路610发送到RFIC 210。根据实施例,由于DPDT开关410已经切换到第二状态,第二输入端412可以连接到第一输出端413。因此,由耦合器310生成的反馈信号可以通过第二输入端412和第一输出端413传送到滤波器330。反馈信号可以在经过滤波器330之后绕过放大器340。如果反馈信号经过放大器340,则反馈信号可以被放大,因而不能精确地测量由发送路线(例如,发送路径或接收路径)产生的功率损耗值。反馈信号可以绕过放大器340,并且可以发送到RFIC 210。处理器120可以基于由RFIC 210接收的反馈信号的功率值,获取由发送线路产生的功率损耗的大小,并基于其调整发送功率值。例如,目标发送功率可以是通过第一天线360发送SRS所需的功率值。也就是说,目标发送功率可以是由外部电子装置(例如,基站)成功接收SRS所需的发送功率值。因此,处理器120可以执行控制以产生具有功率值的SRS,该功率值是通过将目标发送功率值和由发送线路产生的功率损耗(即,偏移)相加而获得。例如,处理器120可以控制包括在RFIC 210中的多个放大器或包括在发送/接收FEM 370中的多个放大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增益,以将功率值调整到通过将目标发送功率值和偏移功率值相加而获得的功率值。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接收校准的电子装置的配置。
参照图7,接收校准信号的电路径可以对应于线路700。
根据各种实施例,校准信号可以通过RF开关460发送。校准信号可以与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校准装置)发送到电子装置101以执行接收校准的信号对应。
根据各种实施例,处理器120可以测量校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例如,校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可以被称为接收信号接收功率(RSRP)。
根据各种实施例,接收的校准信号可以通过连接到第二接收FEM 440的辅助端口450的第一接收FEM 400的ISO端口420发送到耦合器310。此后,校准信号可以发送到连接到耦合器310的第二输入端412。第一接收FEM 400的DPDT开关410可以切换到第二状态。也就是说,第二输入端412可以连接到第一输出端413。因此,校准信号可以通过第二输入端412和第一输出端413经过接收路径。
根据各种实施例,校准信号可以通过包括在接收路径中的滤波器330和放大器340。当校准信号经过放大器340时,可以适当地反映实际接收路径的功率变化。经过滤波器330和放大器340的校准信号可以发送到RFIC 210。考虑到接收路径的功率变化,处理器120可以生成用于接收校准的表。也就是说,由RFIC 210接收的校准信号可以反映在校准装置通过RF开关460发送的信号经过滤波器330时产生的功率值的功率损耗,以及在信号经过放大器340时获取的功率值的功率损耗。处理器120可以接收多个校准信号,并基于由RFIC210测量的多个功率值生成用于接收校准的表。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1)可以包括天线、第一开关、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射频集成电路(RFIC)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第一开关功能性地连接到天线并配置为执行切换以将天线与发送路径或接收路径连接,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配置为形成接收路径,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配置为形成发送路径,射频集成电路(RFIC)连接到接收路径和发送路径并配置为处理RF信号,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控制RFIC和第一开关,使得由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发送路径从天线辐射。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1)还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多个第一开关、多个接收路径和第二开关,其中,第二开关配置为执行切换以将发送路径与多个第一开关中的一个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控制RFIC、多个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使得由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发送路径从多个天线中的一个辐射。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开关可以是包括三个端的单刀双掷(SPDT)开关,三个端中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到天线,第二端可以连接到接收路径,且第三端连接到发送路径;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配置为控制SPDT开关处于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的第一状态,使得天线连接到接收路径,并控制SPDT开关处于第一端和第三端连接的第二状态,使得天线连接到发送路径。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在发送路径与第二开关之间的第一耦合器,以及连接在天线与SPDT开关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耦合器,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配置为:接收与第一耦合器获取的发送信号成比例的第一反馈信号,以及与第二耦合器获取的发送信号成比例的第二反馈信号;以及基于第一反馈信号的强度与第二反馈信号的强度之间的差异来控制发送功率值。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一天线与第二耦合器之间的RF开关。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在天线与第一开关之间的第三耦合器,其中,第三耦合器包括用于执行耦合功能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开关可以是包括四个端的双刀双掷(DPDT)开关,四个端中的第一输入端可以通过第三耦合器的第一导线连接到天线,第二输入端可以连接到第三耦合器的第二导线,第一输出端可以连接到接收路径,以及第二输出端可以连接到发送路径;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配置为:控制DPDT开关处于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第三状态与第一输入端连接到第一输出端并且第二输入端连接到第二输出端的状态对应,第四状态与第一输入端连接到第二输出端并且第二输入端连接到第一输出端的状态对应。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1)还可以包括第二天线、第二接收路径、第三开关和RF开关,其中,第二接收路径配置为支持包括第二代通信网络、第三代通信网络和长期演进(LTE)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的传统通信,第三开关配置为进行切换以将第二天线与第二接收路径或辅助端连接,以及RF开关连接在第二天线和第三开关之间,其中辅助端连接到第三耦合器的第二导线。
根据各种实施例,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配置为:还控制DPDT开关,以便将由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天线;通过接收路径获取通过发送到第三耦合器的第一导线的发送信号而与第三耦合器的第二导线耦合的反馈信号;控制反馈信号绕过接收路径的第一放大器,基于获取的反馈信号的功率值获取功率损耗的大小,并基于功率损耗的大小来调整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根据各种实施例,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配置为:将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值控制为通过将目标发送功率与功率损耗的大小相加而获得的值,并且目标发送功率具有外部电子装置成功接收发送信号所需的发送功率值。
根据各种实施例,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配置为:还控制DPDT开关和第三开关,以便将由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发送到RF开关;通过连接到RF开关的外部测量装置测量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通过接收路径获取通过发送到第三耦合器的第二导线的发送信号而与第三耦合器的第一导线耦合的反馈信号;控制反馈信号绕过第一接收路径的第一放大器,将外部测量装置测量的发送功率与获取的反馈信号的强度进行比较,并对发送信号进行校准。
根据各种实施例,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配置为:还控制DPDT开关及第三开关,以便获取经由RF开关、第三开关、第三耦合器、DPDT开关及接收路径从外部测量装置发送的校准信号;测量所接收的校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并基于接收功率值对接收信号进行校准。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耦合器、SPDT开关以及形成接收路径的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可以以模块化的形式包括在接收前端模块(FEM)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三耦合器、DPDT开关、以及形成接收路径的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可以以模块化的形式包括在接收前端模块(FEM)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形成发送路径的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可以以模块化的形式包括在发送前端模块(FEM)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形成发送路径的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以及第二开关可以以模块化的形式包括在发送前端模块(FEM)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形成发送路径的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形成接收路径的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以及第二开关可以以模块化的形式包括在发送/接收前端模块(FEM)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发送信号可以是探测参考信号(SRS)。
在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权利要求和/或说明书中陈述的方法,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当该方法由软件实现时,可以提供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配置为由电子装置内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至少一个程序可以包括指令,该指令使电子装置执行如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和/或在本文中所公开的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
程序(软件模块或软件)可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和闪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存储装置、光盘ROM(CD-ROM),数字通用光盘(DVD)或其它类型的光存储装置、或磁带。或者,部分或全部的任何组合可以形成其中存储程序的存储器。此外,在电子装置中可以包括多个这种存储器。
此外,程序可以存储在可连接的存储装置中,该存储装置可以通过诸如互联网、内联网、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存储区域网(SAN)之类的通信网络或其组合来访问。这种存储装置可以经由外部端口访问电子装置。此外,通信网络上的独立存储装置可以访问便携式电子装置。
在本公开的上述详细实施例中,根据所呈现的详细实施例,包括在本公开中的组件以单数或复数来表示。然而,为了便于描述,选择单数形式或复数形式以适用于所呈现的情况,并且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不限于单个元件或其多个元件。此外,在说明书中表述为多个的元件可以配置为单个元件,或在说明书中表述为单个的元件可以配置为多个元件。
虽然已经参考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被限定为限于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
尽管已经利用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公开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8)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天线;
第一开关,功能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并配置为执行切换以将所述天线与发送路径或接收路径连接;
耦合器,连接在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开关之间,所述耦合器包括用于执行耦合功能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为包括四个端的双刀双掷DPDT开关,所述四个端中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耦合器的第一导线连接到所述天线,第二输入端连接到所述耦合器的第二导线,第一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接收路径,以及第二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发送路径;
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放大器,配置为形成所述接收路径;
第二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配置为形成所述发送路径;
射频集成电路RFIC,连接到所述接收路径和所述发送路径,并配置为处理射频RF信号;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控制所述RFIC和所述第一开关,使得由所述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所述发送路径从所述天线辐射,以及
控制所述DPDT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状态对应,所述第二状态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状态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
第二天线;
第二接收路径,配置为支持包括第二代通信网络、第三代通信网络和长期演进LTE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的传统通信;
第二开关,配置为进行切换以将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接收路径或辅助端口连接;以及
RF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开关之间,
其中,所述辅助端口连接到所述耦合器的第二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还控制所述DPDT开关以便将由所述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发送到所述天线,
通过所述接收路径获取基于发送到所述耦合器的第一导线的所述发送信号而生成的、与所述耦合器的第二导线耦合的反馈信号,
控制所述反馈信号绕过所述接收路径的第一放大器,基于所述反馈信号的功率值获取功率损耗的大小,以及基于所述功率损耗的大小来调整所述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将所述发送信号的所述发送功率值控制为目标发送功率与所述功率损耗的大小相加获得的值,以及所述目标发送功率具有外部电子装置成功接收所述发送信号所需的发送功率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还控制所述DPDT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以便将由所述RFIC生成的发送信号发送到所述RF开关,
由连接到所述RF开关的外部测量装置测量所述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
通过所述接收路径获取基于发送到所述耦合器的第一导线的所述发送信号而生成的、与所述耦合器的第二导线耦合的反馈信号,
控制所述反馈信号绕过所述接收路径的第一放大器,将所述外部测量装置测量的发送功率与所获取的反馈信号的强度进行比较,并对所述发送信号进行校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还控制所述DPDT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以便经由所述RF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耦合器、所述DPDT开关和所述接收路径获取从外部测量装置发送的校准信号,
测量所述校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并基于所述接收功率值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校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耦合器、所述DPDT开关、以及形成所述接收路径的所述第一滤波器和所述第一放大器以模块化的形式包括在接收前端模块FEM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形成所述发送路径的所述第二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以模块化的形式包括在发送前端模块FEM中。
CN201980067991.6A 2018-10-18 2019-10-18 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913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24501 2018-10-18
KR1020180124501A KR102578003B1 (ko) 2018-10-18 2018-10-18 상향링크 기준 신호를 송신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PCT/KR2019/013758 WO2020080888A1 (en) 2018-10-18 2019-10-18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3150A CN112913150A (zh) 2021-06-04
CN112913150B true CN112913150B (zh) 2023-03-24

Family

ID=7028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7991.6A Active CN112913150B (zh) 2018-10-18 2019-10-18 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5069B2 (zh)
EP (1) EP3834289B1 (zh)
KR (1) KR102578003B1 (zh)
CN (1) CN112913150B (zh)
WO (1) WO20200808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6523B2 (en) * 2018-07-20 2021-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R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enhancements
CN109873664B (zh) * 2019-03-22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KR20210006766A (ko) * 2019-07-09 2021-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커넥티비티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US10763899B1 (en) * 2019-09-26 2020-09-01 Apple Inc.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RFIC) external front-end module
KR20210141229A (ko) * 2020-05-15 2021-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기준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EP4142163A4 (en) * 2020-05-26 2023-10-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ADIO FREQUENCY L-DRX DEVICE, RADIO FREQUENCY TRANSMISSION-RECEIV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20220036560A (ko) * 2020-09-16 2022-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기준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CN114362781B (zh) * 2020-10-13 2023-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和电子设备
KR20220126352A (ko) * 2021-03-09 2022-09-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캘리브레이션 포인트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13258944B (zh) * 2021-05-12 2023-05-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Srs发射电路、方法和装置
US11606121B1 (en) * 2021-08-30 2023-03-14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ulti-antenna radio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230040811A (ko) * 2021-09-16 2023-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신호에 공급되는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20230299808A1 (en) * 2022-03-17 2023-09-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adio frequency loading change mitigation
CN115133950B (zh) * 2022-06-29 2024-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收发电路、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5378455B (zh) * 2022-08-16 2023-09-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模组、射频系统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4947A (ja) * 1996-11-22 1998-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スイッチ共用器
CN1855698A (zh) * 2004-12-13 2006-11-01 株式会社东芝 多赫蒂微波放大器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3166690A (zh) * 2011-12-08 2013-06-19 苹果公司 用于执行天线发射分集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41407A (zh) * 2012-08-14 2015-04-22 株式会社Kmw 包括隔离提供设备的双极化天线
CN207518592U (zh) * 2017-12-14 2018-06-19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Wifi与蓝牙信号切换电路
CN108462506A (zh) * 2018-03-16 2018-08-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1475B2 (en) * 2002-06-17 2004-08-03 Broadcom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with impedance matching for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US20030190903A1 (en) * 2002-07-22 2003-10-09 Envara Ltd. Zero-loss front en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532588B1 (en) 2002-08-13 2013-09-10 The Connectivity Patent Trust Apparatus for signal power loss reduction in RF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40198420A1 (en) * 2002-08-21 2004-10-07 Ziming He RF front-end of dual-mode wireless transciver
US7863983B2 (en) * 2003-05-20 2011-01-04 Epic Communications, Inc. Smart linearized power amplifier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60063494A1 (en) 2004-10-04 2006-03-23 Xiangdon Zhang Remote front-end for a multi-antenna station
US7603141B2 (en) * 2005-06-02 2009-10-13 Qualcomm, Inc. Multi-antenna station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s
WO2007129716A1 (ja) * 2006-05-08 2007-11-15 Hitachi Metals, Ltd. 高周波回路、高周波部品及び通信装置
US8068805B2 (en) * 2006-11-20 2011-11-29 Broadcom Corporation RF selection diversity module
US8514918B2 (en) 2010-09-24 2013-08-20 Intel Corporation Close-loop power transmission calibration
US9221677B2 (en) * 2010-12-20 2015-12-29 Rf Micro Devices, Inc. Composite sacrificial structure for reliably creating a contact gap in a MEMS switch
US9338664B2 (en) * 2012-02-22 2016-05-1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for
KR101400739B1 (ko) 2012-07-20 2014-05-29 실리콘알엔디(주) 무전기 간섭신호 제거 장치
GB2508671B (en) * 2012-12-10 2015-03-11 Broadcom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WO2017057568A1 (ja) * 2015-10-02 2017-04-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増幅モジュール、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WO2017138539A1 (ja) * 2016-02-08 2017-08-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17184060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信号増幅回路、電力増幅モジュール、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KR102516621B1 (ko) 2016-04-08 2023-03-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9893820B2 (en) 2016-04-22 2018-02-13 Blue Danube Systems, Inc. Antenna element self-test and monitoring
WO2018101112A1 (ja) * 2016-11-30 2018-06-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配線基板、カプ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KR102472989B1 (ko) * 2016-11-30 2022-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10447336B2 (en) 2017-03-10 2019-10-1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Transmit loopback path architecture
KR102444081B1 (ko) * 2017-09-26 2022-09-19 애플 인크. 빔-특정 전력 제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4947A (ja) * 1996-11-22 1998-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スイッチ共用器
CN1855698A (zh) * 2004-12-13 2006-11-01 株式会社东芝 多赫蒂微波放大器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3166690A (zh) * 2011-12-08 2013-06-19 苹果公司 用于执行天线发射分集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41407A (zh) * 2012-08-14 2015-04-22 株式会社Kmw 包括隔离提供设备的双极化天线
CN207518592U (zh) * 2017-12-14 2018-06-19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Wifi与蓝牙信号切换电路
CN108462506A (zh) * 2018-03-16 2018-08-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射频功率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王建平;《电子测量技术》;20160815(第0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78003B1 (ko) 2023-09-13
EP3834289A4 (en) 2022-01-05
WO2020080888A1 (en) 2020-04-23
EP3834289B1 (en) 2023-09-06
EP3834289A1 (en) 2021-06-16
KR20200043735A (ko) 2020-04-28
US20200127698A1 (en) 2020-04-23
US11405069B2 (en) 2022-08-02
CN112913150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3150B (zh) 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US1105682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tate of connection between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path
US11206066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US111899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identify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circuit based on signal transmitted and received via antenna
US202204168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rs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32314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communication module
EP365135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mplifier on basis of state of electronic device
US10763945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block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112715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phase locked loop circuit used for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US10924065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114567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of plurality of frequency bands
US115635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ensatively adjusting value acquired by antenna,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US1174288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rect or indirec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US11316543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supporting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US2024005614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rs and an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240018328A (ko) 무선 환경 내에서 안테나와 연결된 커플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40038526A (ko) 전자 장치 및 위상 오프셋 보정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