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8684A - 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8684A
CN112908684A CN202110050903.0A CN202110050903A CN112908684A CN 112908684 A CN112908684 A CN 112908684A CN 202110050903 A CN202110050903 A CN 202110050903A CN 112908684 A CN112908684 A CN 112908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wire
bending pin
bend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09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8684B (zh
Inventor
黄颖
张飞
张海鹏
沈娟
毛庆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09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8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8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8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8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8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6Forming taps or terminals while winding, e.g. by wrapping or soldering the wire onto pins, or by directly forming terminals from the wi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绕线装置包括模具,模具包括主模和折弯销,主模包括底座和模芯,底座的一侧形成绕线空间,模芯与所述底座连接,模芯的侧面包括线圈成型面,线圈成型面被配置为限定所述线圈的形状;折弯销被配置为与所述模芯配合在线圈绕制过程中限定所述线材的走向。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线圈绕制过程中可以使线圈的两个端部均位于线圈的外侧,且绕制成型后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均在外侧,便于后续将线圈与其他电路连接,同时,线圈绕制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工序对线圈的引出端进行翻折,减少了线圈加工所使用的设备和加工工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线圈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线圈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大多数的移动终端设备中都含有无线充电模组,而线圈作为无线充电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电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在线圈的制作过程中对于绕线工艺和绕线设备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在目前的绕线工艺中,单层线圈绕线制造过程中,多采用内部进线绕完后外部出线,绕制成型的线圈的一个导电接口设置在线圈内部。在后续的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线圈的两个导电接口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但是,在线圈的内部进行焊接操作十分不便,且成本较高,需要多工站配合完成,增加了不良风险,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使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均处于线圈外侧,便于线圈与电路连接。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用于将线材绕制成线圈,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主模和折弯销;所示主模包括底座和模芯,所述底座的一侧形成绕线空间,所述模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模芯的侧面包括线圈成型面,所述线圈成型面被配置为限定所述线圈的形状;所述折弯销被配置为与所述模芯配合在线圈绕制过程中限定所述线材的走向。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销包括第一折弯销,所述第一折弯销具有第一折弯造型面,所述第一折弯造型面设置在所述线圈成型面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具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设置于所述线圈成型面的内侧,所述第一折弯销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辅模具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围绕在所述第一折弯销外。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销还包括第二折弯销,所述第二折弯销设置在所述模芯的外侧并与所述模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折弯销与所述第一折弯销间隔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与所述底座可伸缩地连接以进入和退出所述绕线空间;以及/或者,所述第一折弯销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端面可伸缩,以进入和退出所述绕线空间;以及/或者,所述第二折弯销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端面可伸缩,以进入和退出所述绕线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还包括辅模,所述辅模与所述主模相对设置,所述辅模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所述绕线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销与所述辅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器,所述第一固定器与所述模具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折弯造型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线材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模具上。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销还包括第三折弯销,所述第三折弯销设置在所述模芯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折弯销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折弯销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销与所述第一固定器之间,所述第三折弯销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端面可伸缩,以进入和退出所述绕线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还具有线槽,所述线槽的两端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折弯销和所述第一固定器。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模具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绕线模块,所述绕线模块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线材的一端运动,使所述线材绕于所述模芯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器,用于将所述线材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模具外。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绕线方法,用于将线材在绕线装置上绕制成线圈,所述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线材绕第一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其中,所述线材被划分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两侧的固定部分和卷绕部分;以及,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
进一步地,所述使线材绕第一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使线材贴近第一折弯销。
进一步地,所述使线材绕第一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包括:使线材的固定部分与模具固定连接;以及,模具和线材的固定部分沿第一方向旋转,使线材的固定部分靠近卷绕部分,线材形成第一弯折部。
进一步地,所述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包括:模具沿第二方向旋转,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包括:绕线模块带动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
进一步地,所述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消除第一弯折部;所述消除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折弯销退出所述绕线空间;以及,拉动线材的固定部分,消除所述第一弯折部。
进一步地,所述使第一折弯销退出所述绕线空间和所述拉动所述线材的固定部分,消除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三折弯销进入所述绕线空间,其中,所述第三折弯销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内侧相对并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拉动线材的固定部分,消除所述第一弯折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三折弯销退出所述绕线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使线材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使线材形成第二弯折部包括: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第二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二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二折弯销与所述第一折弯销间隔预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第二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二弯折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二折弯销退出绕线空间;所述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第二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二弯折部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二折弯销进入绕线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模芯进入绕线空间,供线材缠绕;所述使线材绕第一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折弯销进入绕线空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绕线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绕线装置包括模具,模具包括主模和折弯销,主模包括底座和模芯,底座的一侧形成绕线空间,模芯与所述底座连接,模芯的侧面包括线圈成型面,线圈成型面被配置为限定所述线圈的形状;折弯销被配置为与所述模芯配合在线圈绕制过程中限定所述线材的走向。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线圈绕制过程中可以使线圈的两个端部均位于线圈的外侧,且绕制成型后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均在外侧,便于后续将线圈与其他电路连接,同时,线圈绕制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工序对线圈的引出端进行翻折,减少了线圈加工所使用的设备和加工工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线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线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线装置的绕线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绕线装置的主模与辅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绕线装置的主模与辅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绕线装置的辅模和第一折弯销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种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绕第一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绕第一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的一种方式的过程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绕第一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种方式的过程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的一种方式的过程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的卷绕部分绕模芯缠绕预定的圈数的另一种方式的过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形成第二弯折部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形成第二弯折部的一种方式的过程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形成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种方式的过程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除第一弯折部的流程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除第一弯折部的一种方式的过程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DIR1-第一方向;DIR2-第二方向;
1-主模;11-底座;111-线槽;12-模芯;121-线圈成型面;122-第一避让槽;
2-辅模;21-第二避让槽;
3-折弯销;31-第一折弯销;32-第二折弯销;33-第三折弯销;
4-第一固定器;
5-第二固定器;
6-绕线模块;
7-线材;71-第一弯折部;72-固定部分;73-卷绕部分
81-处理器;82-存储器;83-总线;84-显示控制器;85-I/O装置;86-I/O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图4中的绕线装置在绕线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种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包括模具,模具包括主模1和折弯销3。主模1包括底座11和模芯12,底座11的一侧形成绕线空间,如图2所示,绕线空间在底座11的上方。模芯12与底座11连接,模芯12的侧面包括线圈成型面121。在线圈绕制的过程中,线圈成型面121于线材7直接接触,线材7绕设在线圈成型面121上,线圈成型面121用于限定线材7绕制出的线圈的形状。线圈成型面121可以是连续的表面,也可以包括多段不连续的表面。折弯销3用于与模芯12配合在线圈绕制过程中限定线材7的走向,使线材7的部分区域在线圈绕制过程中离开线圈成型面121。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用于将线材7绕制成线圈,绕线装置可以用于输电线、信号线等线材的绕制,也可以用于金属丝线、高分子材料丝线等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线材的绕制;可以用于单根线材的绕制,也可以用于多根线材同时绕制。
模芯12的形状与所需要绕制的线圈的形状相匹配,可以是圆柱、椭圆柱、棱柱或其他形状。模芯12的高度与线材7的尺寸和所要绕制的线圈的层数相适应,使线材7能够沿着模芯12的线圈成型面121进行绕制。优选地,模芯12与底座11可伸缩地连接,模芯12可以伸出于底座11的端面或缩回于底座11的端面之内。例如,在底座11设置模芯容置孔,模芯12可伸缩地穿设于模芯容置孔内。模芯12可以缩回至底座11中而退出绕线空间,便于线圈绕制完成后取出绕制好的线圈;在需要绕制线圈时,模芯12伸出,进入绕线空间供线材7缠绕。模芯12还可以根据所绕制的线圈的层数而伸出相应的长度,使绕线装置可以绕设不同层数的线圈。
参照图6和图7,在部分实施例中,模具还包括辅模2,辅模2与主模1相对设置。在绕制过程中,主模1与辅模2连接(参照图7),使辅模2与主模1之间形成前述的绕线空间,也即,绕线空间位于底座11和辅模2之间。主模1与辅模2所限制出的绕线空间可以用于在线圈绕制过程中限定线材7在一定的平面绕制,从而保证绕制出的线圈的平整度。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不设置辅模而直接在模芯外绕制线圈,可以采用真空吸附等方式使线材沿底座的端面进行绕制而保证线圈的平整度。
折弯销3包括第一折弯销31,第一折弯销31具有第一折弯造型面。
第一折弯销3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任意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圆柱、半圆柱、圆台、棱柱、半圆台等形状。第一折弯销3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模芯12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如图1-图10所示),也可以与模芯12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可选地,第一折弯销的端部也可以具有弯折部分,可以避免绕线过程中线材脱出第一折弯销。
第一折弯造型面用于对线材7进行造型,使线材7形成第一弯折部71。第一折弯造型面位于在线圈成型面121的内侧,也即,线材7绕第一折弯造型面弯折而形成的第一弯折部71位于线圈成型面121的内侧,避免第一弯折部71影响线圈的正常绕制。
参照图1-图7以及图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模芯12的侧面凹设有第一避让槽122,第一避让槽122设置于线圈成型面121的内侧,且第一避让槽122的开口通向模芯12的外侧。第一折弯销31的位置与第一避让槽122相对应,线圈绕制过程中,第一折弯销31伸至第一避让槽122中,第一折弯销31的侧壁与第一避让槽122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供线材7通过。线材7的两端均可以自第一避让槽122的开口伸出,并沿模芯12的线圈成型面121进行绕制。由此,线圈绕制成型后,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均朝向线圈的外部,不需要在线圈绕制成型后增加额外的工序使线圈的引出端翻出线圈的外部,便于后续将线圈与其他电路进行连接。
参照图8和图9,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弯销31与辅模2连接,辅模2的端面凹设有第二避让槽21,第二避让槽21围绕在第一折弯销31外,且第二避让槽21的开口延伸至辅模2的边缘。第一折弯销31与第二避让槽21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可以与线材7的宽度相适应。设置第二避让槽2可以便于线材7进线,并且便于线材7绕第一折弯销31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71。当第一折弯销31与辅模2连接且辅模2的端面具有第二避让槽21时,模芯2可以不设置第一避让槽122,模芯12的侧面可以具有连续的线圈成型面121。
第一折弯销31可以与主模1连接(参照图1-图5以及图10),也可以与辅模2连接(参照图6-图9)。第一折弯销31与主模1连接时,第一折弯销31可以与底座11连接(参照图1-图5),也可以与模芯12连接(参照图10)。第一折弯销31与辅模2连接时,应保证第一折弯销31的位置与模芯12的第一避让槽122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折弯销3还包括第二折弯销32,第二折弯销32具有用于对线材7造型的第二折弯造型面,第二折弯销32与第一折弯销31间隔一定的距离。第二折弯销32用于在线圈绕制完成后,对线圈的另一个引出端进行折弯造型,便于后续将线圈与其他电路进行连接。第二折弯销32设置在模芯12的外侧,具体地,第二折弯造型面设置在线圈成型面121的外侧。第二折弯销32与模芯1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大小根据所要绕制的线圈的圈数和线材7的尺寸来决定。第二折弯销32的形状可以根据线圈的引出端所需折弯形成的形状来设计,可以是圆柱、棱柱、圆台等形状。第二折弯销3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模芯12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如图1-图10所示),也可以与模芯12形成的一定的夹角。
第二折弯销32可以与主模1连接,也可以与辅模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销32与底座11连接。优选地,第二折弯销32能够相对于底座11的端面伸缩,以进入和退出绕线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销32与底座11可伸缩地连接,第二折弯销32可以伸出底座11的端面而进入绕线空间,也可以缩回于底座11的端面内而退出绕线空间。在线材7绕设在模芯12外周时,第二折弯销32缩回,便于线材7在模芯12外周进行绕设;线材7在模芯12外周绕制完毕后,第二折弯销32伸出,通过第二折弯销32对线材7进行弯折,使线圈的引出端朝向预定的方向。
在部分实施例中,模具还可以具有线槽,线槽可以设置在底座11或辅模2上。例如图1-图5中的线槽111设置在底座11上,线槽111的两端分别对应于第一折弯销31和第一固定器4。线槽111低于底座11的端面,也即,线槽111处于绕线空间之外,由此,在绕线过程中,线圈的端部可以通过线槽111引出至第一固定器4处,避免对绕制的线材7造成遮挡,影响线圈的正常绕制。
绕线装置可以通过模具自身转动使线材7卷绕在模芯12外的方式绕制线圈;也可以采用模具固定不动,其他机构带动线材7绕模芯12转动的方式将线材7缠绕在模芯12外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绕线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模具转动。模具的整体转动时,模芯12将线材7卷绕外周。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器4,第一固定器4与模具连接,用于将线材7的一端固定于模具上。例如,参照图6-图9,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器4固定在辅模2上。第一固定器4可以是线夹、胶带、卡扣等便于固定线材7且便于拆卸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第一固定器4的具体形式作过多的限定。第一固定器4与第一折弯造型面相背设置,在模具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固定器4将线材7的一端与模具相对固定,仅使第一折弯部一侧的线材7在模芯12外卷绕,便于制造单线绕组线圈,同时,也能够使线圈与第一固定器4连接的一个引出端保持预定的形状。
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器(未图示),用于将线材7的另一端固定于模具外,并使线材7保持一定的张力,便于线材7沿模芯12卷绕成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器可以是滚筒,线材7卷绕在滚筒上。
可选地,参照图6-图8,折弯销3还包括第三折弯销33,第三折弯销33设置在模芯12的外侧并与第一折弯销31间隔一定的距离。第三折弯销33设置在第一折弯销31与第一固定器4之间,且第三折弯销33与第一避让槽122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三折弯销33相对于底座11的端面可伸缩,以进入和退出绕线空间。第三折弯销33可以与主模1连接,也可以与辅模2连接。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三折弯销33与底座11可伸缩地连接。在线圈绕制完成后,第一折弯销31缩回,为线材7的第一弯折部71提供活动空间而能被拉动;第三折弯销33伸出,拉动线材7,使第一弯折部71被展平而离开线圈的内侧,第三折弯销33对线材7再次进行造型,使线材7的端部保持预定的形状。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绕线装置还包括绕线模块6。第二固定器将线材7的一端固定在模具外,模具保持静止,绕线模块6用于带动线材7的另一端在模芯12外周运动,将线材7绕于模芯12外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绕线方法,用于将线材7绕制成线圈,所述绕线方法可以适用于本发明至少部分实施例中的绕线装置。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绕线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0和步骤S200:
步骤S100、使线材7绕第一折弯销31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71。
线材7绕第一折弯销31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71。线材7被划分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71的两侧的固定部分72和卷绕部分73。所述固定部分72具有绕制的线圈的一个引出端,该引出端的延伸方向背向所绕制成的线圈的中心(也即背向模芯12)。形成第一弯折部71可以通过模具转动的方式形成,也可以通过模具固定而绕线模块6带动线材7运动的方式形成。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绕第一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13是与图12对应的绕线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中,图13对应于图6和图7中所示的绕线装置的俯视视角,辅模2对第一折弯销31和部分线材7造成遮挡,遮挡部分采用虚线表示。参照图12和图13,具体地,当采用模具转动的方式形成第一折弯销31时,步骤S100包括如下的步骤S101A和步骤S102A:
步骤S101A、使线材7的固定部分72与模具固定连接。
如图13的上半部分所示,采用第一固定器4将线材7的固定部分72固定在模具上,使线材7的固定部分72与模具保持相对静止,例如可以采用线夹、胶带等将线材7固定在模具上。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的端部通过第二固定器5设置在模具外,第二固定器5可以是线卷滚筒等。第二固定器5使线材7保持一定的张力,线材7的固定部分72和卷绕部分73相远离。
步骤S102A、模具和线材7的固定部分72沿第一方向DIR1旋转,使线材7的固定部分72靠近卷绕部分73,线材7形成第一弯折部71。
如图13所示,第一折弯销31偏离模具的旋转中心,模具向第一方向DIR1转动,使线材7的固定部分72随之转动而逐渐靠近卷绕部分73。所述第一方向DIR1可以是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是逆时针方向,具体根据线材7与第一折弯销31方向的相对位置决定。由于线材7保持一定的张力且线材7具有可塑性,线材7贴在第一折弯销31的第一折弯造型面处,线材7绕第一折弯销31弯折。如图13的下半部分所示,模具旋转180°后,线材7的固定部分72与卷绕部分73基本相平行。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绕第一折弯销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种方式的过程示意图。图14采用图1-图5中的绕线装置,并采用俯视视角。参照图14,当采用绕线模块6带动线材7运动的方式形成第一弯折部71时,步骤S100包括如下的步骤S101B:
步骤S101B、绕线模块6带动线材7绕设在第一折弯销31外,形成第一弯折部71。
如图14所示,模具保持静止,绕线模块6带动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第一折弯销31运动,使线材7形成第一弯折部71。
优选地,在步骤S100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001和步骤S002:
步骤S001、使第一折弯销31进入绕线空间。
第一折弯销31可伸缩,可以伸出而进入绕线空间供线材7缠绕,也可以缩回而退出绕线空间,便于取出线圈。在线材7绕第一折弯销31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71前,第一折弯销31伸出,进入绕线空间。
步骤S002、使线材7贴近第一折弯销31。
移动线材7或移动模具,使线材7贴近第一折弯销31的侧面,便于后续绕制形成第一弯折部71。
步骤S200、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
可以通过带动线材7在模芯12外周移动或使模具旋转卷绕线材7的方式,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所述预定的圈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根据缠绕方法的不同,步骤S200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201A或步骤S201B:
步骤S201A、模具沿第二方向DIR2旋转,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
图15是与步骤S201A对应的绕线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15采用图6-图7中的绕线装置,并采用俯视视角,且为便于展示的需要而移除了辅模、第二折弯销和第三折弯销。步骤S201A可以对应于前述的步骤S101A和步骤S102A。如图15所示,在步骤S102后,模具沿第二方向DIR2旋转,所述第二方向DIR2与第一方向DIR1相反。由于线材7的固定部分72与模具固定连接,第一折弯销31对第一折弯部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模具反向转动后,线材7的固定部分72和第一折弯部随之运动,带动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在模芯12外周。
步骤S201B、绕线模块6带动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
图16是与步骤S201B对应的绕线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16采用图1-图5中的绕线装置,并采用俯视视角。步骤S201B可以对应于前述的步骤S101B。如图16所示,模具保持静止,绕线模块6带动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于模芯12的外周。
如图11所示,优选地,在步骤S200之后,绕线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300和步骤S400:
步骤S300、使线材7形成第二弯折部。
线材7在模芯12外绕制预定的圈数后,对线材7的卷绕部分73进行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从而形成绕制的线圈的另一个引出端,该引出端的延伸方向也背向线圈的中心。由此,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均朝向线圈的外侧。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形成第二弯折部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7所示,步骤S300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3:
步骤S301、第二折弯销32进入绕线空间。
第二折弯销32可伸缩,可以伸出而进入绕线空间,也可以缩回而脱出绕线空间。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后,第二折弯销32伸出,便于对卷绕部分73进行弯折造型,形成线圈的另一个引出端。
步骤S302、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第二折弯销32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弯折部。
图18和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线材形成第二弯折部的两种不同方式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图18采用图6-图7中的绕线装置,并采用俯视视角,且为便于展示的需要而移除了辅模和第二折弯销;图19采用图1-图5中的绕线装置,并采用俯视视角。如图18和图19所示,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第二折弯销32进行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使线圈的端部的延伸方向远离线圈的中心,第二弯折部位于绕制成的线圈主体的外侧,便于后续将线圈与其他电路进行连接。具体地,如图18所示,可以通过反向转动模具的方式对线材7进行折弯;如图19所示,也可以通过采用绕线模块6带动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第二折弯销32运动的方式形成第二弯折部。
步骤S303、第二折弯销32退出绕线空间。
线圈形成第二弯折部后,第二折弯销32缩回而退出绕线空间,便于后续将绕制好的线圈取出。
步骤S400、消除第一弯折部71。
在线圈绕制完成后,消除第一弯折部71,使线圈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除第一弯折部的流程示意图,图21是与图20对应的绕线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中,图21采用图6-图7中的绕线装置,并采用俯视视角,且为便于展示的需要而移除了辅模,同时,图21以隐藏第一折弯销的方式表明第一折弯销退出绕线空间。如图20所示,具体地,在部分实施例中,步骤S400包括如下的步骤S401至步骤S404:
步骤S401、第一折弯销31退出所述绕线空间。
如图21所示,使第一折弯销31缩回而退出绕线空间(图中以隐藏第一折弯销的方式来表示),为线材7的固定部分72的运动提供空间。
步骤S402、第三折弯销33进入所述绕线空间。
绕线装置包括第三折弯销33,第三折弯销33可相对于绕线空间伸缩。第三折弯销33用于对线圈的固定部分72进行最后的造型,使线圈形成预期的形状。
步骤S403、拉动线材7的固定部分72,消除所述第一弯折部71。
如图21的下半部分所示,向远离线圈主体的方向拉动线材7的固定部分72,使第一弯折部71被消除。同时,第三折弯销33限制线材的固定部分72并对其进行造型。
步骤S404、第三折弯销33退出所述绕线空间。
线圈绕制完成、第三折弯销33对线圈的端部进行折弯造型后,第三折弯销33缩回而退出绕线空间,便于取出线圈。
应注意,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也可以不设置步骤S402和步骤S404,也即,在步骤S401之后直接执行步骤S403,将线材7的固定部分72向外拉动一定的距离而消除第一弯折部71。
在步骤S400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500:
步骤S500、模芯12退出绕线空间。
线圈绕制完成、线材7形成第二弯折部和消除第一弯折部71后,模芯12缩回而退出绕线空间,便于取出线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绕线方法并非必须严格遵循上述步骤,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对上述步骤的顺序进行调整、增加新的步骤或删减部分的步骤,例如,步骤S300和步骤S400可以先后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又例如,根据线圈的使用场景的需要,也可以不进行步骤S400;又例如,在步骤S400之后还可以增加将线材7的固定部分72与线圈主体部分进行固定的步骤以及修剪线圈端部的步骤等。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22所示的电子设备为通用数据处理装置,其包括通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其至少包括处理器81和存储器82。处理器81和存储器82通过总线83连接。存储器82适于存储处理器81可执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81可以是独立的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集合。由此,处理器81通过执行存储器82所存储的指令,从而执行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实现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对于其它装置的控制。总线83将上述多个组件连接在一起,同时将上述组件连接到显示控制器84和显示装置以及输入/输出(I/O)装置85。输入/输出(I/O)装置85可以是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触控输入装置、体感输入装置、打印机以及本领域公知的其他装置。典型地,输入/输出装置85通过输入/输出(I/O)控制器86与系统相连。在本申请中,电子设备可以是工控机、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所述电子设备可以用于控制绕线装置及其他相关设备执行前述的至少部分绕线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用于供计算机执行上述部分或全部的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绕线装置包括模具,模具包括主模和折弯销,主模包括底座和模芯,底座的一侧形成绕线空间,模芯与所述底座连接,模芯的侧面包括线圈成型面,线圈成型面被配置为限定所述线圈的形状;折弯销被配置为与所述模芯配合在线圈绕制过程中限定所述线材的走向。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线圈绕制过程中使线圈的两个端部均位于线圈的外侧,且加工完成的线圈的两个引出端均在外侧,便于后续将线圈与其他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绕线装置,用于将线材(7)绕制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
主模(1),包括底座(11)和模芯(12),所述底座(11)的一侧形成绕线空间,所述模芯(12)与所述底座(11)连接,所述模芯(12)的侧面包括线圈成型面(121),所述线圈成型面(121)被配置为限定所述线圈的形状;以及
折弯销(3),被配置为与所述模芯(12)配合在线圈绕制过程中限定所述线材(7)的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销(3)包括:
第一折弯销(31),具有第一折弯造型面,所述第一折弯造型面设置在所述线圈成型面(12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2)具有第一避让槽(122),所述第一避让槽(122)设置于所述线圈成型面(121)的内侧,所述第一折弯销(3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避让槽(122)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销(3)还包括:
第二折弯销(32),设置在所述模芯(12)的外侧并与所述模芯(1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折弯销(32)与所述第一折弯销(31)间隔一定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2)与所述底座(11)可伸缩地连接以进入和退出所述绕线空间;以及/或者
所述第一折弯销(31)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底座(11)的端面可伸缩,以进入和退出所述绕线空间;以及/或者
所述第二折弯销(32)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底座(11)的端面可伸缩,以进入和退出所述绕线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
辅模(2),与所述主模(1)相对设置,所述辅模(2)与所述底座(11)之间形成所述绕线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销(31)与所述辅模(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模(2)具有第二避让槽(21),所述第二避让槽(21)围绕在所述第一折弯销(31)外。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
第一固定器(4),与所述模具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折弯造型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器(4)被配置为将所述线材(7)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模具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销(3)还包括:
第三折弯销(33),设置在所述模芯(12)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折弯销(31)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折弯销(33)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销(31)与所述第一固定器(4)之间,所述第三折弯销(33)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底座(11)的端面可伸缩,以进入和退出所述绕线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具有线槽(111),所述线槽(111)的两端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折弯销(31)和所述第一固定器(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模具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
绕线模块(6),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线材(7)的一端运动,使所述线材(7)绕于所述模芯(12)外周。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1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
第二固定器(5),用于将所述线材(7)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模具外。
14.一种绕线方法,用于将线材(7)在绕线装置上绕制成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线材(7)绕第一折弯销(31)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71),其中,所述线材(7)被划分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71)的两侧的固定部分(72)和卷绕部分(73);以及
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线材(7)绕第一折弯销(31)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7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使线材(7)贴近第一折弯销(3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线材(7)绕第一折弯销(31)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71)包括:
使线材(7)的固定部分(72)与模具固定连接;以及
模具和线材(7)的固定部分(72)沿第一方向(DIR1)旋转,使线材(7)的固定部分(72)靠近卷绕部分(73),线材(7)形成第一弯折部(7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包括:
模具沿第二方向(DIR2)旋转,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其中,所述第二方向(DIR2)与所述第一方向(DIR1)相反。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包括:
绕线模块(6)带动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消除第一弯折部(71);
所述消除第一弯折部(71)包括:
第一折弯销(31)退出所述绕线空间;以及
拉动线材(7)的固定部分(72),消除所述第一弯折部(7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第一折弯销(31)退出所述绕线空间和所述拉动所述线材(7)的固定部分(72),消除所述第一弯折部(71)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三折弯销(33)进入所述绕线空间,其中,所述第三折弯销(33)与所述第一弯折部(71)的内侧相对并间隔一定的距离;
所述拉动线材(7)的固定部分(72),消除所述第一弯折部(71)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三折弯销(33)退出所述绕线空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使线材(7)形成第二弯折部;
所述使线材(7)形成第二弯折部包括:
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第二折弯销(32)弯折而形成第二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二折弯销(32)与所述第一折弯销(31)间隔预定的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第二折弯销(32)弯折而形成第二弯折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二折弯销(32)退出绕线空间;
所述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第二折弯销(32)弯折而形成第二弯折部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二折弯销(32)进入绕线空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线材(7)的卷绕部分(73)绕模芯(12)缠绕预定的圈数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模芯(12)进入绕线空间,供线材(7)缠绕;
所述使线材(7)绕第一折弯销(31)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7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折弯销(31)进入绕线空间。
2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82)和处理器(81),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82)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81)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23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方法。
CN202110050903.0A 2021-01-14 2021-01-14 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08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0903.0A CN112908684B (zh) 2021-01-14 2021-01-14 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0903.0A CN112908684B (zh) 2021-01-14 2021-01-14 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8684A true CN112908684A (zh) 2021-06-04
CN112908684B CN112908684B (zh) 2023-05-12

Family

ID=7611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0903.0A Active CN112908684B (zh) 2021-01-14 2021-01-14 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868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432A (en) * 1976-05-24 1978-09-19 Hitachi, Ltd. Coil winding apparatus
JPH1197273A (ja) * 1997-09-18 1999-04-09 Tdk Corp 平角コイルの巻線装置と平角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US20150302988A1 (en) * 2013-01-22 2015-10-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ctangular wire edgewise-bending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tangular wire edgewise-bending processing method
JP2016149509A (ja) * 2015-02-13 2016-08-18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巻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イル巻線
CN110211802A (zh) * 2019-06-21 2019-09-06 中山市三乐电子有限公司 线圈绕线机
CN110349747A (zh) * 2019-08-01 2019-10-18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边形渐开线圈的绕线机构
CN110773667A (zh) * 2019-11-07 2020-02-11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圈导体自动折弯机
CN111276328A (zh) * 2020-01-21 2020-06-12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绕线机及其线圈脱模方法
CN210865915U (zh) * 2020-01-06 2020-06-26 深圳市星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无线充绕线模具
CN211699996U (zh) * 2020-01-17 2020-10-16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绕线模具及绕线机
CN211938821U (zh) * 2020-02-12 2020-11-17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装置
CN212168808U (zh) * 2020-04-07 2020-12-18 萍乡市程品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充电线圈的多股导线弯角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432A (en) * 1976-05-24 1978-09-19 Hitachi, Ltd. Coil winding apparatus
JPH1197273A (ja) * 1997-09-18 1999-04-09 Tdk Corp 平角コイルの巻線装置と平角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US20150302988A1 (en) * 2013-01-22 2015-10-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ctangular wire edgewise-bending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tangular wire edgewise-bending processing method
JP2016149509A (ja) * 2015-02-13 2016-08-18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巻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イル巻線
CN110211802A (zh) * 2019-06-21 2019-09-06 中山市三乐电子有限公司 线圈绕线机
CN110349747A (zh) * 2019-08-01 2019-10-18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边形渐开线圈的绕线机构
CN110773667A (zh) * 2019-11-07 2020-02-11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圈导体自动折弯机
CN210865915U (zh) * 2020-01-06 2020-06-26 深圳市星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无线充绕线模具
CN211699996U (zh) * 2020-01-17 2020-10-16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绕线模具及绕线机
CN111276328A (zh) * 2020-01-21 2020-06-12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绕线机及其线圈脱模方法
CN211938821U (zh) * 2020-02-12 2020-11-17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装置
CN212168808U (zh) * 2020-04-07 2020-12-18 萍乡市程品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充电线圈的多股导线弯角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葛敏等: "基于PLC的智能扁平线宽边绕线机的研制",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8684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19138B2 (ja) 磁気コア巻線方法、装置、及びそれから製造される製品
EP2782224A1 (en) Coil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894004B2 (ja)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用のセグメントの成形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成形型構造
JP6593877B2 (ja) コイル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153594A1 (ja) ステータ製造方法及びコイル籠形成装置
US10262794B2 (en) Winding method
JP6166046B2 (ja) セグメント製造方法、及びセグメント製造装置
CN104023867B (zh) 软管护套形成装置
CN105185569B (zh) 自动卷线机、空芯线圈及其卷线方法
US12014863B2 (en) Coil-forming apparatus
CN112908684A (zh) 绕线装置、绕线方法和电子设备
EP3732773A1 (en) Process for making a continuous bar winding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JP2013105795A (ja) 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
CN105529177B (zh) 一种用于绕制阶梯状无骨架线圈绕组的模具
CN205489843U (zh) 可直接绕线的直通式绕组槽电机铁芯
JP7303278B2 (ja) ステータ組立装置及びステータ組立方法
JP2017034081A (ja) 巻線方法または巻線装置または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したコイル
JP2019057975A (ja) 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イルの製造装置
ITVI20070112A1 (it) Metodo di avvolgimento di un elemento filiforme in bobina e macchina avvolgitrice realizzante tale metodo
JP2015019439A (ja) 連続波型コイルの成形方法
EP0992043B9 (en) Coil winder and coil winding method
JP2001231223A (ja) 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13931B2 (zh)
CN107968367B (zh) 波纹管的带缠绕结构
JP3589072B2 (ja) 変圧器巻線の口出し線加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