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7794A - 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7794A
CN112907794A CN202110049952.2A CN202110049952A CN112907794A CN 112907794 A CN112907794 A CN 112907794A CN 202110049952 A CN202110049952 A CN 202110049952A CN 112907794 A CN112907794 A CN 112907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position information
safety area
area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99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建强
郑义炯
文浪
黄常艳
聂柳金
刘恒
张恩富
陈明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zhiyu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u Huajia Software Co ltd
Guangzhou Jiadu Urban Rail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Co ltd
Guangzhou Xinke Jia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zhiyu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u Huajia Software Co ltd
Guangzhou Jiadu Urban Rail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Co ltd
Guangzhou Xinke Jia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zhiyu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u Huajia Software Co ltd, Guangzhou Jiadu Urban Rail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Co ltd, Guangzhou Xinke Jia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zhiyu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499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77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7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77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10Movable barriers with register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通过检票模块或传感器模块对位置信息进行采集,行人在闸机两端均可进入闸机通道,实现闸机的双向通行,根据闸机任意一端的检票模块或传感器模块所优选获取得到位置信息,让闸机通道形成相应的监视区域及安全区域,从而提高闸机的通行效率。在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时,行人可正常通过闸机通道,闸机的闸门一直保持不动作的通行状态,仅在票据信息与检票规则不匹配,或行人冲闸时闸门才会动作关闭禁行,在行人能够顺利通行的状态下,闸门可一直保持不动作的状态,第一闸门及第二闸门仅在验票失败,或行人冲闸时第一闸门或第二闸门才会动作关闭禁行,从而减少闸门动作次数。

Description

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闸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
背景技术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通道管理设备),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当中,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
目前在地铁广泛使用的检票闸机基本均为常闭门的闸机,常闭门闸机乘客通行一次,闸门机构则动作一次。而闸门机构的使用寿命会随动作次数逐渐削减,当闸机闸门使用寿命达到极限,则需要更换损耗的配件才能维持正常的使用,当闸门因动作次数过多而导致需要维修,又遇到客流高峰时,将形成通行高峰性的拥堵,增加了闸机的运维成本,严重影响并降低了行人的通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提高闸机的通行效率的同时降低闸机的运维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常开式闸机,仅在验票失败或有行人冲闸时闸门才会关闭,从而减少闸门动作次数及频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检票模块采集的票据信息,以得到行人进入闸机通道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闸机通道两端区域分别配置成靠近行人进入端的监视区域以及远离行人进入端的安全区域;
或,获取传感器模块采集人/物进入闸机通道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闸机通道两端区域分别配置成靠近人/物进入端的监视区域以及远离人/物进入端的安全区域;
S20、获取检票模块采集的票据信息,根据所述检票模块预设的检票规则对所述票据信息进行验证;
若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则进入步骤S30;
若票据信息不符合检票规则,则进入步骤S40或步骤S50;
S30、位于监视区域与安全区域的闸门均不动作并处于通行状态;
S40、获取位于监视区域的趋势信息;
若监视区域无趋势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
若监视区域有趋势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动作关闭;
S50、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动作关闭。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中,若检票模块未能采集到票据信息,并且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位置信息继续朝安全区域行进,则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动作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31:
实时获取闸机通道中的位置信息,以对通行状态下行人的位置进行追踪;若位置信息为单一的且与行进方向同向运动,则位于监视区域与安全区域的闸门保持通行状态,否则则关闭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
进一步地,S31中,实时获取位于安全区域的位置信息;若安全区域无位置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若安全区域有位置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动作关闭。
进一步地,在步骤S31中,若所述传感器模块检测追踪到闸机通道中的位置信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向运动时,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则动作关闭。
进一步地,若任意两相邻的位置信息在行进方向上间距大于α,则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立即动作关闭,以将位于所述闸机通道中的人/物均阻挡在安全区域之前。
进一步地,若任意两相邻的位置信息在行进方向上间距大于β,待最接近安全区域的位置信息出闸后,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则动作关闭,将后续位于所述闸机通道中的人/物阻挡在安全区域之前。
进一步地,在步骤S40及S50过程中,对位于安全区域中的位置信息进行获取;若安全区域有位置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若安全区域无位置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动作关闭。
进一步地,在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关闭前,安全区域中的传感器模块会重复采集安全区域的位置信息;若安全区域有位置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若安全区域无位置信息反馈,传感器模块会在预设时间内对安全区域(21)的位置信息进行再次采集,若在此采集过程中存在位置信息反馈,则继续重复采集安全区域中的位置信息,若在此采集过程中无位置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的闸门动作关闭。
为达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常开式闸机,包括至少两并排设置的闸机主体,两所述闸机主体之间间隔形成有闸机通道,所述闸机通道内形成有动态的监视区域以及安全区域;两所述闸机主体位于所述闸机通道的一侧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闸门以及第二闸门,所述第一闸门与所述第二闸门分别设置在所述闸机主体的相对两端,常规状态下,所述第一闸门与所述第二闸门处于常开状态;若干传感器模块,若干所述传感器模块沿所述闸机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闸机主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检票模块或传感器模块对位置信息进行采集,行人在闸机两端均可进入闸机通道,实现闸机的双向通行,根据闸机任意一端的检票模块或传感器模块所优选获取得到位置信息,让闸机通道形成相应的监视区域(进闸端)及安全区域(出闸端),从而提高闸机的通行效率;
2、在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时,行人可正常通过闸机通道,闸机的闸门一直保持不动作的通行状态,仅在票据信息与检票规则不匹配,或行人冲闸时闸门才会动作关闭禁行,在行人能够顺利通行的状态下,闸门可一直保持不动作的状态,从而减少闸门动作次数,降低闸机的运维成本,也提高了行人的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闸机主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闸机主体正向通过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闸机主体反向通过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常开式闸机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闸机主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闸机主体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正常通行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尾随通行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尾随通行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发明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票据信息不符合检票规则通行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反向闯闸通行状态示意图。
图中:10、闸机主体;11、传感器;111、第一列组;112、第二列组;113、第三列组;12、第一闸门;13、第二闸门;14、第一进/出闸段;15、第二进/出闸段;16、过渡段;20、闸机通道;21、安全区域;22、监视区域;30、检票模块;40、电源模块;50、工控机单元;60、逻辑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为了提高闸机通行效率,并且降低其运维成本,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通过相应的逻辑控制方法,对双向常开闸机进行控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2-图3所示,闸机主体10下部的箭头为行人、乘客进入闸机通道20后的行进方向。
S10、获取检票模块30采集的票据信息,以得到行人进入闸机通道20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闸机通道20两端区域分别配置成靠近行人进入端的监视区域22以及远离行人进入端的安全区域21;
或,获取传感器11模块采集人/物进入闸机通道20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闸机通道20两端区域分别配置成靠近人/物进入端的监视区域22以及远离人/物进入端的安全区域21;
通过位于闸机通道20两侧的闸机主体10的检票模块30和/或传感器11模块对行人或物体进入闸机通道20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确认,以确认当前进入或准备进入闸机通道20的行人具体是从闸机通道20的第一端进入还是第二端进入,最终得出行人具体的行进方向。获取行人、物体位置信息,本实施例具有两种情况:
情况一,行人在进入闸机通道20前已将车票放在检票模块30的信息获取部,让检票模块30先于位于闸机通道20中的传感器11模块获取得到位置信息;
情况二,行人在进入闸机通道20后才将车票放在检票模块30的信息获取部,让闸机通道20中的传感器11模块先于检票模块30获取得到位置信息。
为实现闸机的双向通行,根据闸机主体10任意一端的检票模块30或传感器11模块所优选获取得到位置信息,让闸机通道20形成相应的监视区域22(进闸端)及安全区域21(出闸端),提高闸机的通行效率。
被采集票据信息的票据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卡、单程票、二维码、人脸、指静脉、掌静脉等可被作为票据所识别读取的渠道及途径。
S20、获取检票模块30采集的票据信息,根据所述检票模块30预设的检票规则对所述票据信息进行验证,行人刷卡让检票模块30采集票据信息后,或行人在进入闸机通道20后再进行刷卡,从而让检票模块30采集票据信息后,逻辑方法流程具有两个分支,分别是票据信息符合规则以及票据信息与规则不符;
若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则进入步骤S30;
如图10所示,若票据信息不符合检票规则,则进入步骤S40或步骤S50;
如图7所示,S30、位于监视区域22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均不动作并处于通行状态;
闸机主体10在行人进入闸机通道20前以及检票模块30验证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时,其闸门(第一闸门12以及第二闸门13)均处于打开的通行状态,从行人走向闸机主体10,刷卡检票通过,最终进入闸机通道20的全过程,闸门均不动作,实现常规状态打开的模式(常开模式),从而减少闸门动作次数,降低闸机的运维成本,也提高了行人的通行效率。
S40、获取位于监视区域22的趋势信息;
若监视区域22无趋势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
若监视区域22有趋势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这里所述的趋势信息,即检测是否有人/物朝安全区域21方向继续移动的趋势;
S50、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步骤S40与步骤S50为两个平行的步骤,步骤S40需要特定条件才关闭闸门相对步骤S50立即关闭闸门而言,在票据信息不符合检票规则时,若行人未进入闸机通道20或进入闸机通道20后未继续朝安全区域21行进,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能进一步降低闸门的动作次数。
在闸机主体10被设置为常开模式时,在闸机主体10正常服务下,闸门将处于打开通行状态,检票模块30提示行人(乘客)进行刷卡过闸,若乘客在进入通道前成功刷卡授权(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行人在过闸过程中,闸门将一直保持打开状态。若乘客未刷卡或未成功刷卡前进入通道(在检票模块30未能采集到票据信息时,监视区域22又获取行人一直朝安全区域21方向行进的位置信息,或在检票模块30采集的票据信息与检票规则不符,监视区域22又获取行人一直朝安全区域21方向行进的位置信息),通行逻辑控制算法将按无票闯闸机制处理,在确保安全区域21无人的前提下自动关闭位于安全区域21位置的闸门,阻止行人无票闯闸。同时,检票模块30也具有行人过闸计数和尾随欺诈判断处理机制等功能,当检票模块30检测有一个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时,检票模块30会将相应的检验票结果发送至闸机主体10内的工控机单元50中,工控机单元50接收检票模块30反馈的检验票结果后,进行信号转换,把结果告知逻辑控制单元60,逻辑控制单元60接收到工控机单元50和传感器11检测结果,会记录可通行位置信息为1,当闸机通道20内检测到有位置信息,且位置信息顺利从安全区域21出闸,逻辑控制单元60会将可通行位置信息记录为0,在此过程中,逻辑控制单元60会根据内部的通行逻辑程序综合判断后给出指令到闸门,指示是否进行关门动作,在可通行位置信息为0时,若检测到位置信息朝安全区域21方向行进,则控制安全区域21闸门关闭。
这样,会让闸机主体10使用寿命更长。闸门作为闸机运动动作部件,模块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了闸机主体10整机能否维持正常服务使用,闸门这类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在长期的自动开门和关门的运动过程中,会引起传动机构磨损和电机老化等问题,导致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而闸机主体10在常开模式正常服务过程下,在乘客正常过闸过程中一直保持闸门处于打开状态,不同于常闭模式下的每位乘客过闸,闸门均需要一开一闭,所以常开模式大大减少了闸门的开关次数,从而延长闸门模块使用寿命,在设备可靠性方面,常开模式要优于常闭模式,减少维护频次。
其次,常开模式下,闸机的通行效率也会更高。
研究结果发现,在常闭模式下,按照目前现场闸机最常见的每个乘客均是“一开一闭”的过闸情形,乘客连续过闸时间主要由闸门开门、关门、检验票时间和乘客通过通道安全区时间构成,以标通道为例,闸门采用拍打门为参考,开门时间和关门约为0.4s,检验票时间约为0.2s,乘客通过闸机通道20时间约为1.5s(以乘客1m/s的通行速率计算),一个乘客过闸的时间约为2.5s,则在地铁最常见的每个乘客均是“一开一闭”的过闸情形,在常闭模式下一个标通道闸机一分钟最多可通行24人。
而在常开模式下,由于拍打门在正常状态均处于打开状态,所以乘客连续过闸时间主要由检验票时间和乘客通过闸机通道20的时间构成,在保持以上常闭模式乘客通行其他前提条件下,一个乘客过闸的时间约为1.7s,则在常开模式下一个标通道闸机一分钟最多可通行约35人。
以下方案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补充以及更具体的说明,在步骤S10中,若检票模块30未能采集到票据信息,并且所述传感器11模块采集到的位置信息继续朝安全区域21行进,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本实施例的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31:
在行人进入闸机通道20后,实时获取闸机通道20中的位置信息,以对通行状态下行人的位置进行追踪,追踪行人在闸机通道20中的位置以及行进路线,判断行人是否已经出闸,或是否有人欺诈跟随;若所追踪的位置信息为单一的,即逻辑控制单元60记录可通行位置信息为1时,只有一个行人进入闸机通道20,且与行进方向同向运动,同向所指的是当闸机通道20内形成监视区域22及安全区域21后,行人的行进方向为由监视区域22朝安全区域21行进,即为同向,则位于监视区域22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保持通行状态,否则则关闭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
如图11所示,进一步,S31中,除了会对监视区域22进行位置信息追踪,还会实时获取位于安全区域21的位置信息,这样能够避免在行人由监视区域22朝安全区域21方向行进的过程中,有人员反向闯闸,而为了避免当人员反向闯闸过程中闸门夹伤闯闸人员,一般情况下,位于监视区域22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与闸机通道20的端部保持一定距离,确保检测到有反向闯闸人员时,闸门关闭不至于碰触到闯闸人员;
若安全区域21无位置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正常行进的行人乘客可继续正常通行;
若安全区域21有位置信息反馈,逻辑控制算法则视为有人员从出闸段反向闯入,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待闯入人员退出安全区域21,方可重新打开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
而为了避免人员在正常通行过程中有尾随人员尾随欺诈逃票,在步骤S31中,当行人进出闸过程中(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且正常从行进方向位于闸机通道20内通行)若所述传感器11模块检测追踪到闸机通道20中的位置信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向运动时,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则动作关闭。
如图8所示,具体的,若任意两相邻的位置信息(正常通行行人与尾随人员的间距)在行进方向上间距大于α,本例中,α为140mm,监视区域22的传感器11将会把检测结果进行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立即动作关闭,以将位于所述闸机通道20中的人/物均阻挡在安全区域21之前,只有正常通行的人员和/或尾随人员从闸机通道20的监视区域22退出,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方重新开启,而逻辑控制单元60记录可通行位置信息依然为1,可让一位行人重新进入闸机通道20并通过。由于距离α间距过小,因此,将正常通行人员与尾随人员均阻挡在闸机通道20内为较为稳妥的阻挡方式。
如图9所示,若任意两相邻的位置信息在行进方向上间距大于β,距离β大于α,本例中,β为300mm,监视区域22的传感器11将会把检测结果进行反馈,待最接近安全区域21的位置信息出闸后,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则动作关闭,将后续位于所述闸机通道20中的人/物阻挡在安全区域21之前,由于距离β相较于α更大,足以让正常通行人员出闸后将尾随人员阻挡在闸机通道20内,能够确保尾随人员不会逃跑即可。
在闸机通道20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监视区域22长度大于安全区域21,为监视区域22的位置信息追踪检测预留更长的检测区域,提高位置信息的追踪、捕捉精度。
当票据信息检测不符合检票规则时,在步骤S40及S50过程中,对位于安全区域21中的位置信息进行获取;
若安全区域21有位置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
若安全区域21无位置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这里所述的情况与上述反向冲闸、闯闸的情况存在些许不同,上述当检测到有反向闯闸人员进入闸机通道20时,闯闸人员还未到达能够被闸门拍打、夹持的位置,因此闸门具有足够的时间关闭避免人员反向闯闸,而这里所述的情况,是当检测到有人员位于能够被安全区域21的闸门拍打、夹持的情况时,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避免伤人。
进一步,在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关闭前,安全区域21中的传感器11模块会重复采集安全区域21的位置信息;若安全区域21有位置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若安全区域21无位置信息反馈,传感器11模块会在预设时间内对安全区域21的位置信息进行再次采集,本实施例中,再次采集的持续时间为100ms,若在此采集过程中存在位置信息反馈,则继续重复采集安全区域21中的位置信息,若在此采集过程中无位置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避免闸门在关闭前因信号抖动异常的情况而出现未关门的情况。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常开式闸机,包括至少两并排设置的闸机主体10,两闸机主体10之间形成有闸机通道20;两闸机主体10位于闸机通道20的一侧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闸门12以及第二闸门13,第一闸门12与第二闸门13分别设置在闸机主体10的相对两端,常规状态下,第一闸门12与第二闸门13处于常开状态;若干传感器11,均设置在闸机主体10位于闸机通道20的一侧,并沿闸机通道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若干传感器11分别组成第一列组111、第二列组112以及第三列组113,第一列组111在水平方向上高于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第二列组112设置在第一闸门12与第二闸门13之间,第三列组113在水平方向上低于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两相邻的闸机主体10的第一列组111、第二列组112及第三列组113分别相对设置。
结合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的动作次数,从而延长闸机主体10的使用寿命。
并且,将多个传感器11分别组成第一列组111、第二列组112及第三列组113,能够提高位于闸机通道20内的人和/或物的位置信息追踪、捕捉精度,降低传感器11误检测、漏检测的几率,从而让闸机主体10的响应速度更快,第一闸门12与第二闸门13的开、关门响应速度也更快。
进一步的,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列组111与第二列组112之间的传感器11、第二列组112与第三列组113之间的传感器11、第一列组111与第三列组113之间的传感器11相错设置,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方向,为闸机主体10的俯视方向,这样,就能够保证在闸机通道20上在各个位置上均具有传感器11能够对位置信息进行检测。
本例中,传感器11为红外对射传感器11,在两相邻设置的闸机主体10上,两侧的传感器11一一对应,且传感器11的红外线平行与水平面,横置于闸机通道20,保证闸机主体10中传感器11的感应精度处于较高的水平。
作为闸机主体10的进一步说明,闸机主体10包括第一进/出闸段14、第二进/出闸段15以及过渡段16,第一进/出闸段14及第二进/出闸段15分别设置在闸机主体10的相对两端,过渡段16设置在第一进/出闸段14与第二进/出闸段15之间;
第一闸门12设置在第一进/出闸段14,第二闸门13设置在第二进/出闸段15,进一步,如上所述的,在第一闸门12与第二闸门13为拍打门的情况下,第一闸门12与第二闸门13的端部在打开状态下不超出第一进/出闸段14及第二进/出闸段15的端部,能够提高闸机主体10结构紧凑性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反向闯闸人员刚进入闸机通道20时,闸门关闭过程中被拍打或夹持的情况。
第一列组111及第三列组113沿第一进/出闸段14、过渡段16及第二进/出闸段15设置,能够分别对不同高度的行人乘客进行位置追踪;第二列组112设置于过渡段16,在行人位于过渡段16时,结合第一列组111、第二列组112及第三列组113的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位置信息的追踪精度。
闸机通道20包括通行状态以及禁行状态;通行状态下,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不动作保持开启,禁行状态下,第一闸门12或第二闸门13动作关闭。
如上所述,闸机主体10沿闸机通道20方向形成有动态的安全区域21以及监测区域22;过渡段16与其中一第一进/出闸段14或第二进/出闸段15形成监测区域22,另一第二进/出闸段15或第一进/出闸段14形成安全区域21;禁行状态下,靠近监测区域22的第一闸门12或第二闸门13不动作保持开启,靠近安全区域21的第二闸门13或第一闸门12动作关闭,减少第一闸门12、第二闸门13的动作次数。
闸机主体10还设置有检票模块30,检票模块30设置在闸机主体10的一端;两相邻设置的闸机主体10的检票模块30分别设置在两闸机主体10相互远离的一端,确保行人从闸机主体10不同端进入闸机通道20均可通过检票模块30进行票据信息的获取。
具体的,闸机主体10还包括电源模块40、工控机单元50以及逻辑控制单元60;电源模块40用于为传感器11、第一闸门12、第二闸门13、工控机单元50、逻辑控制单元60及检票模块30供电;工控机单元50与检票模块30电性连接;逻辑控制单元60分别与传感器11、工控机单元50及第一闸门12、第二闸门13电性连接。
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为执行机构,安装在闸机主体10的两端,并在距离闸机两端端面约560mm位置上;当接收到工控机单元50的动作指令后进行关门动作,在指令消除后复位。当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为拍打门时,关门动作依靠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内部自带的驱动电机旋转带动门体旋转关门,其门体只能由通道外向通道内旋转90度后达到关门状态;复位动作依靠机构自带的复位弹簧,将拍打门由通道内向通道外旋转90度达到开门状态,所述结构为本领域的惯用技术,再次不再详细赘述。
电源模块40,为传感器11、第一闸门12、第二闸门13、工控机单元50、逻辑控制单元60和检验票模块进行电源供电和电源使用管理。
检票模块30,当闸机主体10组成闸机通道20后,将当前的检验票据结果反馈到工控机单元50。
工控机单元50,在接收检票模块30反馈的验票结果后,进行信号转换,把结果告知通行逻辑控制单元60。
逻辑控制单元60,在接收到工控机单元50和传感器11检测结果,根据内部的通行逻辑程序缩合判断后给出指令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是否进行关门动作。
当检票模块30,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时,通过工控机单元50发出指令给逻辑控制单元60,通行逻辑控制单元60结合传感器11的检测结果,发出指令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无需动作关门,人员正常通行;当检验票无效票或未进行车票检验时,当过闸人员触发传感器11的检测后,逻辑控制单元60根据内部逻辑程序进行运算判定,发出指令让第一闸门12或第二闸门13进行关门动作,阻止过闸人员通过。
实施例中,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为剪式扇门或拍打门。
当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为拍打门时,传感器11还包括两光栅传感器11,两光栅传感器11分别设置在第一闸门12及第二闸门13的上部或下部。保证拍打门的拍大范围内没有阻挡物或人员逗留,避免误伤。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检票模块(30)采集的票据信息,以得到行人进入闸机通道(20)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闸机通道(20)两端区域分别配置成靠近行人进入端的监视区域(22)以及远离行人进入端的安全区域(21);
或,获取传感器(11)模块采集人/物进入闸机通道(20)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闸机通道(20)两端区域分别配置成靠近人/物进入端的监视区域(22)以及远离人/物进入端的安全区域(21);
S20、获取检票模块(30)采集的票据信息,根据所述检票模块(30)预设的检票规则对所述票据信息进行验证;
若票据信息符合检票规则,则进入步骤S30;
若票据信息不符合检票规则,则进入步骤S40或步骤S50;
S30、位于监视区域(22)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均不动作并处于通行状态;
S40、获取位于监视区域(22)的趋势信息;
若监视区域(22)无趋势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
若监视区域(22)有趋势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S50、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若检票模块(30)未能采集到票据信息,并且所述传感器(11)模块采集到的位置信息继续朝安全区域(21)行进,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31:
实时获取闸机通道(20)中的位置信息,以对通行状态下行人的位置进行追踪;
若位置信息为单一的且与行进方向同向运动,则位于监视区域(22)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保持通行状态,否则则关闭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1中,实时获取位于安全区域(21)的位置信息;
若安全区域(21)无位置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
若安全区域(21)有位置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1中,若所述传感器(11)模块检测追踪到闸机通道(20)中的位置信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向运动时,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则动作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任意两相邻的位置信息在行进方向上间距大于α,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立即动作关闭,以将位于所述闸机通道(20)中的人/物均阻挡在安全区域(21)之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任意两相邻的位置信息在行进方向上间距大于β,待最接近安全区域(21)的位置信息出闸后,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则动作关闭,将后续位于所述闸机通道(20)中的人/物阻挡在安全区域(21)之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及S50过程中,对位于安全区域(21)中的位置信息进行获取;
若安全区域(21)有位置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
若安全区域(21)无位置信息反馈,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关闭前,安全区域(21)中的传感器(11)模块会重复采集安全区域(21)的位置信息;
若安全区域(21)有位置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不动作保持通行状态;
若安全区域(21)无位置信息反馈,传感器(11)模块会在预设时间内对安全区域(21)的位置信息进行再次采集,若在此采集过程中存在位置信息反馈,则继续重复采集安全区域(21)中的位置信息,若在此采集过程中无位置信息反馈,则位于安全区域(21)的闸门动作关闭。
10.一种常开式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并排设置的闸机主体(10),两所述闸机主体(10)之间间隔形成有闸机通道(20),所述闸机通道(20)内形成有动态的监视区域(22)以及安全区域(21);
两所述闸机主体(10)位于所述闸机通道(20)的一侧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闸门(12)以及第二闸门(13),所述第一闸门(12)与所述第二闸门(13)分别设置在所述闸机主体(10)的相对两端,常规状态下,所述第一闸门(12)与所述第二闸门(13)处于常开状态;
若干传感器(11)模块,若干所述传感器(11)模块沿所述闸机通道(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闸机主体(10)上。
CN202110049952.2A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 Pending CN1129077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9952.2A CN112907794A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9952.2A CN112907794A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7794A true CN112907794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13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9952.2A Pending CN112907794A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779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3190A (zh) * 2021-08-30 2021-12-31 深圳市格迈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智能闸机
CN113936345A (zh) * 2021-12-17 2022-01-14 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景区快速放行异步视频核验检票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4140916A (zh) * 2021-11-30 2022-03-04 云知声(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和红外协同精确计算无感通行设备及其通行方法
CN114999038A (zh) * 2022-05-16 2022-09-02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闸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63781A (zh) * 2023-05-29 2023-06-30 深圳市捷易科技有限公司 通道闸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3190A (zh) * 2021-08-30 2021-12-31 深圳市格迈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智能闸机
CN114140916A (zh) * 2021-11-30 2022-03-04 云知声(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和红外协同精确计算无感通行设备及其通行方法
CN113936345A (zh) * 2021-12-17 2022-01-14 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景区快速放行异步视频核验检票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3936345B (zh) * 2021-12-17 2022-02-22 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景区快速放行异步视频核验检票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4999038A (zh) * 2022-05-16 2022-09-02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闸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99038B (zh) * 2022-05-16 2023-07-21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闸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63781A (zh) * 2023-05-29 2023-06-30 深圳市捷易科技有限公司 通道闸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363781B (zh) * 2023-05-29 2023-08-11 深圳市捷易科技有限公司 通道闸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07794A (zh) 一种常开闸机通行逻辑控制方法及常开式闸机
CN214896709U (zh) 一种常开式闸机
CN107146302B (zh)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关键点的闸机通行识别方法
CN113436375A (zh) 一种过闸检测通行方法及设备
CN208201703U (zh) 一种自动检票机宽通道剪式门装置
CN112415529A (zh) 一种闸机
CN111402474A (zh) 一种智慧站厅
CN211015546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流量监控系统
CN103279994A (zh) 一种闸机检票装置及其判断方法
CN108921979A (zh) 一种人行通道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3299893U (zh) 一种闸机检票装置
CN211827391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CN213876868U (zh) 一种通道闸机防尾随检测系统
EP0823103B1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CN209941544U (zh) 一种地铁闸机设备
CN211928651U (zh) 一种通道闸机
CN105894631A (zh) 防尾随门禁系统
CN110264732B (zh) 车辆通道检测系统
CN113611025A (zh)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快速检人系统及方法
JP2011242901A5 (zh)
CN113034754A (zh) 一种防逃票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14999038B (zh) 一种闸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6053156U (zh) 一种无感、无接触式双重查验员工装置
CN211422489U (zh) 互锁门
CN211928665U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