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7670A - 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7670A
CN112897670A CN202110134615.3A CN202110134615A CN112897670A CN 112897670 A CN112897670 A CN 112897670A CN 202110134615 A CN202110134615 A CN 202110134615A CN 112897670 A CN112897670 A CN 112897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d water
sodium hypochlorite
water
condensate
hypochlorite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46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林
邓强
孙七林
陈国华
宋信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Salt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hao Salt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hao Salt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hao Salt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46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76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7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76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moving specified dissolved compounds
    • C02F1/58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moving specified dissolved compounds by removing ammoniacal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2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 C02F2103/023Water in cooling circuit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及设备,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冷凝水及次氯酸钠溶液备用;2)检测冷凝水中的含氨量,记录收集的冷凝水的体积;检测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根据冷凝水的氨含量及体积得到次氯酸钠溶液的反应量,根据得到的次氯酸钠溶液反应量向冷凝水通入次氯酸钠溶液;3)冷凝水脱氨,将冷凝水桶中的冷凝水与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并搅拌反应;4)对步骤3)脱氨后的冷凝水检测,若检测结果氨含量检测达标合格,将冷凝水备用。通过本发明较好地解决水平衡矛盾,为公司持续稳态生产提供保障,提高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率、减少取水量及减少污水、悬浮物排放量。

Description

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制盐冷凝水的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水的最基本功能或作用: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业生产重要条件之一。水在国民经济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植物不仅满身是水,作物一生都在消耗水,水是植物的生命源泉;水参加了工矿企业生产的一系列重要环节,在制造、加工、冷却、净化、空调、洗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水的价值认识与我国水资源现状:因为水是最普通最常见之一,使人们往往忘记它的 宝贵和忽视它的价值,认为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而随意地开发和利用,无情地挥霍 和浪费,使地球上本来并不丰富的淡水资源日益减少,有的地区几尽枯竭,我国水资源短 缺问题与世界相比更加突出。据联合国调查资料,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0m3/a,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主要缺水国之一,公认的“贫水国”。在许多方面, 由于水资源不足已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如由于缺水和水污染全国每年减产粮食 375万吨、肉类275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利、农业、渔业及工业等部门因缺水和 水体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300亿元,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公司的水资源使用现状:公司自36万吨/年纯碱的全卤制碱装置于2018年7月建成投产后形成了盐碱钙循环经济模式;全卤制碱装置每吨纯碱耗卤水5m3、同时产生淡钙 液10m3;制碱的淡钙液和制盐乏水全部注井采卤,采出的低硝卤水为纯碱装置制碱原料、 高硝卤为盐硝联产装置制盐原料、钙卤为盐钙联产装置制盐原料,实现盐碱钙联合法生产 模式;盐碱钙联合生产法打破了公司多年制盐生产的水平衡,富余水量超5000m3/天;盐 碱钙联合生产法的制盐冷凝水含有少量的氨(氨氮含量30-100mg/L),冷凝水含氨大大影 响/限制其作为工业水使用的适用范围,制约着冷凝水的循环利用,另国家对废水中残留 氨氮的要求越来越高,该制盐冷凝水含氨量也达不到外排水指标。水平衡成为困绕公司生 产持续稳态运行的瓶颈。
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二次冷凝水除保持制盐冷凝水的特点外,还含有少量的氨(氨 氮含量30-100mg/L),有机物含量低,属于高氨氮低COD水,该冷凝水除了氨氮含量较高外,其它物质含量指标较低且达到/优于工业用水的标准。但冷凝水含氨大大影响/限制其作为工业水使用的适用范围,只能注井采卤,注采比大于1;纯碱装置制碱用水大大增 加总水量、淡钙液注井采卤增加总卤水量、制盐冷凝水使用范围受限等打破水平衡,生产 系统富余水量逐日增多,生产系统水平衡制约生产持续稳态运行,甚至生产系统因水平衡 矛盾而危及停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解决了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冷凝水及次氯酸钠溶液备用;2)检测冷凝水中的含氨量,记录收集的冷凝水的体积;检测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根据冷凝水的含氨量及体积得到次氯酸钠溶液的反应量,根据得到的次氯酸钠溶液反应量向冷凝水通入次氯酸钠溶液;3)冷凝水脱氨,将冷凝水桶中的冷凝水与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并搅拌反应;4)对步骤3)脱氨后的冷 凝水检测,若检测结果氨含量检测达标合格,将冷凝水备用。
优选地,将盐硝车间制盐生产的冷凝水通过管道通入第一冷凝水桶,将次氯酸钠溶 液通过管道通入次氯酸钠桶。
优选地,根据第一冷凝水桶底面积及液面高度获得第一冷凝水桶内冷凝水的体积, 监控液面高度。
优选地,所述搅拌时长为2h。
优选地,若检测结果氨含量检测达标不合格,根据氨含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继续搅 拌。
优选地,次氯酸钠溶液与冷凝水混合前,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与冷凝水中总氨 含量的质量比12.5~13:1。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冷凝水桶,所述第一冷凝水桶用于接收其他车间输送的冷凝水;所述第一冷凝水桶通过管道与次氯酸钠桶连接,所述次氯酸钠桶与所述第一冷凝水桶联通的管道中安装有次氯酸钠泵;所述次氯酸钠桶通过管道与次氯酸钠池连通;所述第一冷凝水桶通过管道与第二冷凝水桶连接,所述第一冷凝水桶与第二冷凝水桶连接的管道中安装有冷凝水转料泵;所述第一冷凝水桶内安装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控第一冷凝水桶内液面高度,所述第一冷凝水桶内还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用于搅拌第一冷凝水桶内液体。
优选地,所述次氯酸钠桶的数量为2,2个所述次氯酸钠桶并联。
本发明使用次氯酸钠来处理冷凝水中的氨氮,与传统的氯系氧化剂液氯相比,次氯酸 钠(NaClO)不仅使用安全而且可进一步消毒并减少副产物产生,采用本发明次氯酸钠脱氨 工艺技术有效解决富余冷凝水中总氨不达标这一问题,即用次氯酸钠脱氨后把富余冷凝水 中总氨含量由原来的60~80mg/L降到0~4mg/L自来水的指标,总氨量降到可用标准范围 内之后再进行合理化循环利用,目前每天超2000m3富余冷凝水经次钠脱氨达标后实现富 余冷凝水脱氨达标重复再利用,较好地解决水平衡矛盾,为公司持续稳态生产提供保障, 提高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率、减少取水量及减少污水、悬浮物排放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另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的设备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又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的设备图。
图中:1、第一冷凝水桶;2、次氯酸钠桶;3、第二冷凝水桶;4、次氯酸钠池;5、 次氯酸钠泵;6、冷凝水转料泵;7、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 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流程图,此流程图展示了,冷凝水脱氨的步骤。
步骤101:收集冷凝水及次氯酸钠溶液备用;
步骤102:检测冷凝水中的含氨量,记录收集的冷凝水的体积;检测次氯酸钠溶液的 有效氯含量;根据冷凝水的含氨量及体积得到次氯酸钠溶液的反应量,根据得到的次氯酸 钠溶液反应量向冷凝水通入次氯酸钠溶液;
步骤103:冷凝水脱氨,将冷凝水桶中的冷凝水与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并搅拌反应;
步骤104:对步骤103脱氨后的冷凝水检测,若检测结果氨含量检测达标合格,将冷凝水备用。
本流程步骤101中现将待处理的冷凝水与用于脱氨次氯酸钠溶液准备好,方便后续步 骤;在步骤102中,先检测水中的含氨量,然后根据收集的冷凝水的体积得到次氯酸的反 应量,在本申请中次氯酸钠与总氨的质量比12.5~13:1;在步骤103中将待脱氨的冷凝水 与用于脱氨的次氯酸钠混合搅拌,开始反应,一般搅拌时长为2h;在步骤104中;对步 骤103反应后的冷凝水检测,若检测的结果合格,将冷凝水备用。
在本流程中,所使用的冷凝水为本公司在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时产生的冷凝水,其 冷凝水总氨含量很高,需要对冷凝水处理其中的氨才更利于回收利用,并且由于盐碱钙联 合法,系统的总水量却越来却大。使用次氯酸钠对冷凝水进行脱氨可以很好的去除冷凝水 中的总氨,冷凝水可较好循环利用,减少系统总进水量。
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流程图,此流程图对图1示出的流程图作进一步限定。
步骤201:收集冷凝水及次氯酸钠溶液备用;
步骤202:检测冷凝水中的含氨量,根据第一冷凝水桶底面积及液面高度得到第一冷 凝水桶内冷凝水的体积,同时监控液面高度,检测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根据冷凝 水的含氨量及体积得到次氯酸钠溶液的反应量,根据得到的次氯酸钠溶液反应量向冷凝水 通入次氯酸钠溶液;
步骤203:冷凝水脱氨,将冷凝水桶中的冷凝水与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并搅拌反应,次 氯酸钠溶液与冷凝水混合前,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与冷凝水中总氨含量的质量比12.5~13:1,搅拌时长为2h;
步骤204:对步骤3)脱氨后的冷凝水检测,若检测结果氨含量检测达标不合格,根据氨含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继续搅拌。
在图2示出的流程中,对图1示出的流程作进一步限定,在步骤202中通过第一冷凝水桶的底面积及液面高度,得到冷凝水的体积,同时监控液面高度,随时得知冷凝水的体积方面处理;而在步骤203中限定次氯酸钠与氨的质量比,及反应时间,通过反应过程及 反应式可以得到理论上n(Cl2/NH3-N)应为1.5(质量比为7.6:1),而发明人发现在实际生产 过程中由于氯可能在很多条件下损失,而且工厂条件复杂,无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进行推测,经过长期积累,得出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与冷凝水中总氨含量的质量比12.5~13:1的比例,可以恰当的对冷凝水进行除氨,而反应时间定为2h,是在搅拌状态下,使得次氯 酸钠与总氨可以充分的反应。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的设备,
这种设备包括第一冷凝水桶1;次氯酸钠桶2;第二冷凝水桶3;次氯酸钠池4;次氯酸钠泵5;冷凝水转料泵6;搅拌装置7;外界通过水管将待处理的冷凝水通入第一冷凝 水桶1,将次氯酸钠溶液从次氯酸钠池4通入次氯酸钠桶2,检测第一冷凝水桶1内冷凝 水的含氨量及其冷凝水的体积,得到需要通入的次氯酸钠含量,然后检测次氯酸钠桶2 内次氯酸钠的浓度,得到需要通入的次氯酸钠体积,然后通过次氯酸钠泵5将适当体积的 次氯酸钠通入到第一冷凝水桶中,完毕后,打开搅拌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电机, 转轴及搅拌叶,电机与外界电源相连后,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搅拌叶旋转,搅拌时长 为2H,搅拌结束后检测第一冷凝水桶1中反应后的冷凝水含氨量,若含氨量不大于4mg/L, 将第一冷凝水桶1中反应后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转料泵6送入至第二冷凝水桶3中备用, 而次氯酸钠桶2的数量可以按照需要增加。
实施例1
将1000m3经过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的冷凝水通入至第一冷凝水桶,检测冷凝水中 含氮量,然后以次氯酸钠与总氨的质量比12.5:1,将次氯酸钠溶液通入第一冷凝水桶,搅 拌2h,检测搅拌后的冷凝水含氮量。
实施例2
将1000m3经过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的冷凝水通入至第一冷凝水桶,检测冷凝水中 含氮量,然后以次氯酸钠与总氨的质量比13:1,将次氯酸钠溶液通入第一冷凝水桶,搅拌2h,检测搅拌后的冷凝水含氮量。
实施例3
将1000m3经过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的冷凝水通入至第一冷凝水桶,检测冷凝水中 含氮量,然后以次氯酸钠与总氨的质量比12.8:1,将次氯酸钠溶液通入第一冷凝水桶,搅 拌2h,检测搅拌后的冷凝水含氮量。
对比例1
将1000m3经过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的冷凝水通入至第一冷凝水桶,检测冷凝水中 含氮量,然后以次氯酸钠与总氨的质量比7.5:1,将次氯酸钠溶液通入第一冷凝水桶,搅拌2h,检测搅拌后的冷凝水含氮量。
对比例2
将1000m3经过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的冷凝水通入至第一冷凝水桶,检测冷凝水中 含氮量,然后以次氯酸钠与总氨的质量比9:1,将次氯酸钠溶液通入第一冷凝水桶,搅拌2h,检测搅拌后的冷凝水含氮量。
对比例3
将1000m3经过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的冷凝水通入至第一冷凝水桶,检测冷凝水中 含氮量,然后以次氯酸钠与总氨的质量比12:1,将次氯酸钠溶液通入第一冷凝水桶,搅拌2h,检测搅拌后的冷凝水含氮量。
对比例4
将1000m3经过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的冷凝水通入至第一冷凝水桶,检测冷凝水中 含氮量,然后以次氯酸钠与总氨的质量比13:1,将次氯酸钠溶液通入第一冷凝水桶,搅拌1h,检测搅拌后的冷凝水含氮量。
冷凝水中含氮量变化见下表1
Figure BDA0002922970980000061
Figure BDA0002922970980000071
由表1对比例1-3与实施例1可见本发明中次氯酸钠与总氨的质量比在12.5-13:1,具 备很好的清除冷凝水中总氨水的效果,而由对比例4与实施例3对比可见,搅拌时长不足会导致清除不够彻底。
制盐企业采用多效真空蒸发制盐工艺,用列管式等间壁换热器加热料液,首效生蒸汽 冷凝水水质好,一般直接回锅炉房回收利用,其他各效二次蒸汽冷凝水经过逐效闪发方法 余热利用后,末效冷凝水温降至50℃以下,其浊度等部分理化指标优于自来水和地下深 井水,因含有少量氯离子等水质稍差,部分冷凝水代替工业水进行循环利用,富余制盐冷 凝水均集中到末效回矿山注井采卤,注采比约0.85,生产系统需水略大于供水,按需补充 少量工业水即可水平衡。
盐碱钙联合法生产制盐二次冷凝水除保持制盐冷凝水的特点外,还含有少量的氨(氨 氮含量30-100mg/L),有机物含量低,属于高氨氮低COD水,该冷凝水除了氨氮含量较高外,其它物质含量较低且达到/优于工业用水的标准。但冷凝水含氨大大影响/限制其作为工业水使用的适用范围,只能注井采卤,注采比大于1;纯碱装置制碱用水大大增加总 水量、淡钙液注井采卤增加总卤水量、制盐冷凝水使用范围受限等打破水平衡,生产系统 富余水量逐日增多,生产系统水平衡制约生产稳态运行,甚至生产系统因水平衡矛盾而危 及停产。
制盐冷凝水脱氨扩大使用范围
将盐碱钙联合生产法制盐冷凝水脱氨到4ppm以下达到工业用水的标准,扩大制盐冷凝水使用的适用范围,代替工业水循环利用,减少工业水总输入量,实现生产系统水平衡。
氨氮去除方法选择
目前较常用的氨氮去除方法有:传统生物脱氮法、氨吹脱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和 磷酸铵镁沉淀法,各处理方法特点如下:
生物脱氮法:是最彻底的脱氮方法,但生物脱氮需要向体系内补加大量碳源且能耗高、 工艺流程长,占地多、处理成本高等缺点;
加碱吹脱法:存在氨气的二次污染,氨气的再吸收后的吸收液存在处置问题,吹脱时 加碱,吹脱后回调pH,投加吸收液等等,都使向体系内增加盐分,从而增加体系的复杂性;
树脂吸附法:对氨氮的去除精度较高,其吸附容量固定,吸附饱和后需要再生,再生 的频率与体系内总氨氮含量相关,吸氨树脂的再生液处理也是个难题,离子交换法树脂用 量大,再生难,运行费用高;
膜分离方法,膜面易发生污染,致使膜分离性能降低,故需采用与工艺相适应的膜面 清洗方法,且膜的稳定性、耐药性、耐热性、耐溶剂能力有限且使用范围有限,单独的膜分离技术功能有限,需与其他分离技术连用;
磷酸铵镁沉淀法:沉淀药剂用量较大,药剂处理与回收工序多,除净率不彻底,处理 成本高。
从技改投资、生产运行、建设场地等考虑上述几种氨氮去除法均不适合公司盐碱钙联 合生产法制盐冷凝水除氨。而折点加氯法由于简单易行而经常被用于工业废水中去除氨 氮,该工艺技术生产的制盐冷凝水脱氨后产品质量高、效果稳定、操作简便、运行经济, 是低浓度氨氮去除较理想的工艺方法。
不同种类脱氨剂筛选
常用的脱氨剂有:次氯酸钠溶液、固体次氯酸钠、漂粉精、二氧化氯泡腾片、氨氮去除剂等。经过实验室脱氨反应、余氨等对比实验,次氯酸钠溶液是更适宜的制盐冷凝水脱氨剂。
与传统的氯系氧化剂液氯相比,次氯酸钠(NaClO)不仅使用安全而且可进一步消毒并 减少副产物产生,因此对于氨氮的去除是较适宜的氧化剂。
在含有氨氮的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NaClO)后,次氯酸钠、次氯酸根离子能够与水中的氨反应产生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由余三氯胺在pH<5.5条件才能稳定存在,并 且在水中溶解度很低(10-7mol/L),所以在天然水溶液中,三氯胺几乎不存在。相关机理可 用下列反应式表达:
NaClO+H2O→HClO+NaOH (1)
HClO+NH3→NH2Cl+H2O (2)
HClO+NH2Cl→NHCl2+H2O (3)
H2O+NHCl2→NOH+2Cl-+2H+ (4)
NOH+NHCl2→N2↑+HClO+H++Cl- (5)
总反应式为:
2NH3+3NaClO→N2↑+3H2O+3NaCl (6)
脱氨条件的确定
具体方法如下(最后通过检测试验后水的pH、余氯、Cl-等一系列其它成分):
A、脱氨剂用量的确定(7.5∶1至16∶1);
B、脱氨剂反应时间的确定(1、1.5、2、2.5、3、3.5、4、4.5、5h);
C、通过实验室一系列试验优选出最佳的反应时间为2h、脱氨剂为12%次钠、脱氨剂 用量,每立方冷凝水中的最佳加入NaClO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22970980000091
式中:
VNaClO———除氨反应中需加次氯酸钠的体积,单位为升(L)
V(卤水)——富余冷凝水体积,单位为方(m3)
T(NH3)——测得富余冷凝水的总氨含量,单位为mg/L
ω(Cl)——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
按总反应式进行计算,将氨氮氧化成氮气,理论上n(Cl2/NH3-N)应为1.5(质量比为7.6∶1),但实际应用中常因为有机物的存在会消耗部分有效氯,实际消耗的有效氯将高于理论值。通过系列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产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值12.5~13∶1.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实验与理论分析,从实验室的不断实验优化,得到最佳脱除方法, 并将实验室方法放大至工业上,研发了高效去除氨氮的工艺方法--次氯酸钠氧化除氨氮工 艺;该工艺技术具有运行技术参数稳定、产品质量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现有设备 设施利用率高、建设投资省、建设用地少等特点,经过一系列工厂设备试运行达到了较理 想效果。
盐碱钙联合生产法制盐冷凝水经次氯酸钠去氨工艺处理后的冷凝水水质分析指标无 论是浊度,及其他理化指标均优于深井水和处理后地表水,在很多方面/场所都可以应用, 在公司的各个场所和工序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工业水总输入用量,较好地解决了水平衡矛 盾,为企业取得较好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见图4,生产工艺简述:外购次氯酸钠溶液至次氯酸钠桶A/B(T-1161A/B)暂存,制盐冷凝水用泵经管道输送至冷凝水桶C(T-1111C)暂存;在次氯酸钠桶取次氯酸钠样 检测次氯酸钠有效浓度,在冷凝水桶C取冷凝水样检测氨含量,通过冷凝水桶C的液位 计得到冷凝水液位高度;用监测的冷凝水桶液位高度与直径、冷凝水氨含量、次氯酸钠浓 度,及冷凝水除氨目标值计算次氯酸钠加入量;用次氯酸钠泵将次氯酸钠溶液经流量计计 量后加入到冷凝水桶C内,开启冷凝水桶C搅拌装置搅拌,使次氯酸钠与氨反应;反应 2小时后取冷凝水桶C的冷凝水样检测氨含量,氨含量检测达标合格后用冷凝水转料泵转 料至冷凝水桶B,再用冷凝水泵输送至用户代替工业水使用。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冷凝水较为简单,无论浊度、色度TDS等都达到工业用水的标准,只是在氨氮这一块有一点超标,故只需要将氨氮减低且不引入其它杂质即可充当工业新鲜水利用。故对该冷凝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将这一实验中寻找到的方法利于企业,再在已有的设备上进行改造,重新整合一套冷凝水脱氨系统进行处理该冷凝水,并取得一定成效。对除氨后的冷凝水进行二次利用,不仅环保,而且能变废为宝。
次氯酸钠氧化除氨氮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技术成熟,故作为比选方案之一进行了 试验,为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处理后的冷凝水可以有很多方向的应用:如盐、硝干燥床湿式除尘器完全可以用处理 后冷凝水代替清水除尘;还有地面冲洗也可改用冷凝水,节约清水用量;锅炉蒸汽用水也 可用回收冷凝水代替自来水;各泵、风机、冷渣机等设备机械密封冷却用二次冷凝水,回 收至冷却水池经过风冷凉水塔冷却后循环利用,实现了设备冷却水的闭路循环,通过工业 清水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取水及排放费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 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 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 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Claims (9)

1.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冷凝水及次氯酸钠溶液备用;
2)检测冷凝水中的氨含量,记录收集的冷凝水的体积;检测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根据冷凝水的含氨量及体积得到次氯酸钠溶液的反应量,根据得到的次氯酸钠溶液反应量向冷凝水通入次氯酸钠溶液;
3)冷凝水脱氨,将冷凝水桶中的冷凝水与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并搅拌反应;
4)对步骤3)脱氨后的冷凝水检测,若检测结果氨含量检测达标合格,将冷凝水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盐硝车间使用过后的冷凝水通过管道通入第一冷凝水桶,将次氯酸钠溶液通过管道通入次氯酸钠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具体为:根据第一冷凝水桶底面积及液面高度获得第一冷凝水桶内冷凝水的体积,监控液面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具体为:所述搅拌时长为2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具体为:若检测结果氨含量检测达标不合格,根据氨含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继续搅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具体为:次氯酸钠溶液与冷凝水混合前,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与冷凝水中总氨含量的质量比12.5~13:1。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冷凝水桶,所述第一冷凝水桶用于接收其他车间输送的冷凝水;
所述第一冷凝水桶通过管道与次氯酸钠桶连接,所述次氯酸钠桶与所述第一冷凝水桶联通的管道中安装有次氯酸钠泵;
所述次氯酸钠桶通过管道与次氯酸钠池连通;
所述第一冷凝水桶通过管道与第二冷凝水桶连接,所述第一冷凝水桶与第二冷凝水桶连接的管道中安装有冷凝水转料泵;
所述第一冷凝水桶内安装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控第一冷凝水桶内液面高度,所述第一冷凝水桶内还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用于搅拌第一冷凝水桶内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钠桶的数量为2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次氯酸钠桶并联。
CN202110134615.3A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28976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4615.3A CN112897670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4615.3A CN112897670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7670A true CN112897670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4615.3A Pending CN112897670A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767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24811U (zh) * 2012-11-28 2013-05-08 奥麒化工(中国)有限公司 废水除氨氮装置
CN103241827A (zh) * 2013-05-22 2013-08-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同时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的水处理方法
CN107098361A (zh) * 2017-05-12 2017-08-29 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 一种制盐精卤母液盐晶回收方法
CN109320031A (zh) * 2018-10-19 2019-02-12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碱生产过程中氨ⅱ泥处理的方法
CN210711128U (zh) * 2019-09-20 2020-06-09 重庆思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制酸废水回用系统
CN212246374U (zh) * 2020-05-25 2020-12-29 苏州瑞美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24811U (zh) * 2012-11-28 2013-05-08 奥麒化工(中国)有限公司 废水除氨氮装置
CN103241827A (zh) * 2013-05-22 2013-08-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同时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的水处理方法
CN107098361A (zh) * 2017-05-12 2017-08-29 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 一种制盐精卤母液盐晶回收方法
CN109320031A (zh) * 2018-10-19 2019-02-12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碱生产过程中氨ⅱ泥处理的方法
CN210711128U (zh) * 2019-09-20 2020-06-09 重庆思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制酸废水回用系统
CN212246374U (zh) * 2020-05-25 2020-12-29 苏州瑞美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2821B (zh) 一种染料及中间体生产过程中含硫酸的废水处理方法
CN101274806B (zh) 一种含有cn-并含有nh3或nh4+废水的资源化新方法
Yang et al. Ammonia recovery from anaerobic digestate: State of the art,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CN109205960A (zh) 一种高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0494097C (zh) 氯代异氰尿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2153157A (zh) Adc发泡剂缩合母液及洗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及其回收利用方法
CN100425553C (zh) 水合肼副产5%盐水处理回用方法
CN210286913U (zh) 一种降低废水硬度的装置
CN203545804U (zh) 利用直接接触式脱气膜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
CN104860465B (zh) 一种双塔催化热耦合逆流脱氨方法及其脱氨装置
CN112897670A (zh) 一种制盐冷凝水脱氨方法及设备
CN201250135Y (zh) 一种能高效脱除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处理装置
CN201882936U (zh) Adc发泡剂缩合母液及洗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17868418U (zh) 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CN201301261Y (zh) 硝酸铵冷凝液废水回收治理装备
CN216073506U (zh) 一种厌氧污泥资源化处理系统
CN216891247U (zh) 一种氯碱装置零排放系统
CN206580692U (zh) 一种光伏行业含氟废水资源化及回用的系统
CN208898666U (zh) 高含盐蒸发母液资源化处理系统
CN103395873B (zh) 环氧树脂高盐废水连续化处理方法
CN107162120B (zh) 碳酸稀土沉淀废水的净化利用方法
CN212222681U (zh) 一种处理高盐高氨氮废水的装置
CN105314654A (zh) 一种含氮废水的再生利用装置
CN219098797U (zh)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吹脱预处理系统
CN109160578A (zh) 盐酸酸洗含酸废水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