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5418B - 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5418B
CN112895418B CN202110074066.5A CN202110074066A CN112895418B CN 112895418 B CN112895418 B CN 112895418B CN 202110074066 A CN202110074066 A CN 202110074066A CN 112895418 B CN112895418 B CN 1128954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hase difference
led module
array
alig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40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95418A (zh
Inventor
顾开宇
唐芝兰
韩岩辉
洪晓明
王华波
曹良才
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Vision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Vision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Vision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Vision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40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5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5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5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95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5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29C65/5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applying the adhesive
    • B29C65/52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applying the adhesive by spraying, e.g. by flame spray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旨在提高3D膜与LED模组的对位精度,进一步给用户以更好的体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LED模块进行表面喷胶处理后,与3D膜进行预压贴合;步骤2:在3D膜上方设置至少一组相位差板,从而可识别出3D膜经由相位差板所呈现的不透光阵列与透光阵列相互交错的图像,并根据该图像将LED模块与3D膜进行对位调整;进行对位调整时,需将LED模块中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步骤3:对位完成后,进行固化。

Description

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背景技术
偏振式3D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显示装置上相邻行、列或点阵设置不同光线的“振动方向”即左旋和右旋的偏振膜,从而向观看者输送两幅不同偏振方向的画面,受众左右眼接收两组画面,经过大脑融合形成立体视差的影像。
随着Micro LED尺寸越来越大,宽场视角要求越来越高、点间距越来越小,对3D对位技术的要求异常苛刻,对位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3D显示分光分色、串扰高低等核心3D技术指标的好坏。众所周知,偏振式3D膜具有多重不同折射率差异的多种功能型材料层,简单通过在功能膜层设计可识别的点容易造成功能层的破坏,增加了工艺流程,效果不明显;此外偏振式3D膜表面具有AG抗眩光处理层,又进一步增加了对位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其能够改善目前3D膜与LED模组对位难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LED模块进行表面喷胶处理后,与3D膜进行预压贴合;
步骤2:在3D膜上方设置至少一组相位差板,从而可识别出3D膜经由相位差板所呈现的不透光阵列与透光阵列相互交错的图像,并根据该图像将LED模块与3D膜进行对位调整;进行对位调整时,需将LED模块中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
步骤3:对位完成后,进行固化。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当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为隔行阵列式时,所述LED模块任一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在本示例中,所述相位差板被设置为垂直投影至少包含3D膜的任意两行子像素,并且所述相位差板与其垂直投影所包含的3D膜子像素任一行相位差相同,即同为左旋或同为右旋,并与其相邻的另一行子像素相位差相反,从而使得3D膜中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同的子像素行能够完全透过相位差板成像,即透光行;而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反的子像素行则表现为黑色不透光,即不透光行。进一步地,在将LED模块与3D膜进行对位调整时,将所述LED模块任一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透光行、不透光行对位即可。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示例中,当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为隔列阵列式时,所述LED模块任一行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在本示例中,所述相位差板被设置为垂直投影至少包含3D膜的任意两列子像素,并且所述相位差板与其垂直投影所包含的3D膜子像素任一列相位差相同,即同为左旋或同为右旋,并与其相邻的另一列子像素相位差相反,从而使得3D膜中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同的子像素列能够完全透过相位差板成像,即透光列;而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反的子像素列则表现为黑色不透光,即不透光列。进一步地,在将LED模块与3D膜进行对位调整时,将所述LED模块任一行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透光列、不透光列对位即可。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示例中,当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为点阵阵列式时,所述LED模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在本示例中,所述相位差板被设置为垂直投影至少包含3D膜的任意两个子像素,并且所述相位差板与其垂直投影所包含的任一3D膜子像素相位差相同,即同为左旋或同为右旋,并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像素相位差相反,从而使得3D膜中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同的子像素行能够完全透过相位差板成像,即透光点;而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反的子像素行则表现为黑色不透光,即不透光点。进一步地,在将LED模块与3D膜进行对位调整时,将所述LED模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透光点、不透光点对位即可。
在上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三种示例中,优选将位于3D膜的第一行、第一列或第一行第一列的子像素设置成与所述相位差板的相位差相同,目的在于保证对位贴合后第一个子像素与左眼观看的相位差一致,并更利于批量化生产。结合上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三种示例,本申请为匹配不同点距的发光像素点,提高对位精度,在所述3D膜上方设置了两个不同相位差的相位差板,分别对应所述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和最后一个子像素、或分别对应所述3D膜的第一行子像素和最后一行子像素、或分别对应所述3D膜的第一列子像素和最后一列子像素;并且所述两个相位差板的相位差相反。通过上述技术改进,可有效提升最终产品的3D显示效果以及显示色彩均一性。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示例提供了一种对位贴合机,包括翻转单元以及至少一条生产线;
所述生产线包括:用于沿生产线输送LED模块的移动单元;以及喷胶单元、镜头单元、固化单元及调节单元;
所述喷胶单元被配置成用于给所述LED模块的表面喷胶;
所述翻转单元被配置成用于吸附3D膜并通过翻转将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进行预压贴合;所述翻转单元还设有用于容纳相位差板的腔体;
所述镜头单元被配置成用于拾取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预压贴合后经由相位差板呈现的图像,并根据所拾取的图像通过所述调节单元对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进行对位调整;
所述固化单元用于使粘接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的胶水固化。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喷胶单元被设置为自动转向喷胶辊筒,即将输送LED模块的移动单元经过喷胶单元时,喷胶单元会对其自动进行表面喷敷胶水。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翻转单元被设置为透明材质,可选为亚克力材质,以方便识别3D膜经由相位差板所呈现出的图像。另外,发明人发现采用常规方法对3D膜、LED模块进行对位贴合时,由于固化后需将3D膜与吸附系统进行切割,故3D膜的完整性以及翻转单元上吸附系统的平整性均会受到一定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翻转单元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相位差板的腔体,从而避免了相位差板与3D膜的直接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由下自上被配置为1/4相位差膜层、粘结层、辅板层、偏光层和表面特殊处理层。
为匹配不同点距的发光像素点,提高对位精度,提升最终产品的3D显示效果以及显示色彩均一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在所述翻转单元上设置了两个腔体,用于分别容纳不同相位差的相位差板,并且所述两个相位差板的垂直投影分别对应所述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和最后一个子像素、或分别对应所述3D膜的第一行子像素和最后一行子像素、或分别对应所述3D膜的第一列子像素和最后一列子像素。
结合上述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单元被配置为双镜头单元,分别对所述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和最后一个子像素、或分别对应所述3D膜的第一行子像素和最后一行子像素、或分别对应所述3D膜的第一列子像素和最后一列子像素经由相位差板所呈现的图像进行拾取。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单元双面均具有吸附性,是为了满足双条流水线(A、B流水线)同时进行生产。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容纳相位差板的腔体需对应的设置为两组,分别适用于A、B流水线。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单元可进行180°翻转,即在无工作状态时,与流水线呈垂直关系;在工作状态时,翻转单元可进行±90°翻转,用于分别与A、B流水线上的LED模块进行预压贴合。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两组用于容纳相位差板的腔体呈相反结构。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单元被配置为CCD镜头。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单元被配置为光固化单元;在这些实施例中,透明材质的翻转单元尽可能降低了UV光对粘接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的胶水固化效果。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被配置为自动微调节对位单元,并设置在移动单元上;根据CCD镜头所拾取的图像,当所述LED模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并未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齐时,通过对移动单元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以使得LED模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述对位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述对位贴合机用于双条生产线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述隔列阵列式3D膜与LED模块在左旋相位差板下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述隔列阵列式3D膜与LED模块在右旋相位差板下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所述隔行阵列式3D膜与LED模块在左旋相位差板下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述隔行阵列式3D膜与LED模块在右旋相位差板下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所述点阵阵列式3D膜与LED模块在左旋相位差板下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所述点阵阵列式3D膜与LED模块在右旋相位差板下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所述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移动单元、2-喷胶单元、3-翻转单元、4-镜头单元、5-固化单元、6-腔体、7-调节单元、301-1/4相位差膜层、302-粘结层、303-辅板层、304-偏光层、305-表面特殊处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电影放映机发明至今,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从2D到3D显示,每一次电影技术的革新都给电影市场带来爆发式增长。目前市场上3D电影99%采用偏振式3D眼镜,相较于主动式的3D眼镜,偏振式3D眼镜在使用时无需充电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且在观影过程中无闪烁以提高了观影体验及降低了观影所带来的疲劳不适感,另外对色彩的还原度较高;因此相对于主动式的3D眼镜,偏振式3D眼镜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目前发展的主流技术。
但随着Micro LED尺寸越来越大,宽场视角要求越来越高、点间距越来越小,对偏振式3D膜对位技术的要求异常苛刻,对位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偏振式3D膜显示分光分色、串扰高低等核心3D技术指标的好坏。另外,偏振式3D膜具有多重不同折射率差异的多种功能型材料层,简单通过在功能膜层设计可识别的点容易造成功能层的破坏,增加了工艺流程,效果不明显;此外偏振式3D膜表面具有AG抗眩光处理层,又进一步增加了对位难度。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膜与LED模块对位贴合的方法,以及一种可用于3D膜与LED模块对位贴合的对位贴合机,但所述对位贴合机不仅可用于3D膜与LED模块的对位贴合,还可用于其他材质的对位贴合。
其一,所述对位贴合机如图1所示,包括翻转单元3以及至少一条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用于沿生产线输送LED模块的移动单元1;以及喷胶单元2、镜头单元4、固化单元5及调节单元7;所述翻转单元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相位差板的腔体6。
所述喷胶单元2被配置成用于给所述LED模块的表面喷胶;所述喷胶单元2可选为自动转向喷胶辊筒,即将输送LED模块的移动单元1经过喷胶单元2时,喷胶单元2会对其自动进行表面喷敷胶水;将喷胶单元2设置为自动转向喷胶辊筒的目的在于生产过程中效率的提高,因此也可以视实际情况将喷胶单元2设置为其他可实现喷胶的形式,如手动喷胶等。
所述翻转单元3被配置成用于吸附3D膜并通过翻转将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进行预压贴合;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所述的对位贴合方法,本申请将所述翻转单元3设置为透明材质,可很好的识别3D膜经由相位差板所呈现的不透光阵列与透光阵列相互交错的图像,以更好的将3D膜与LED模块进行对位;同时,在实现过程中,可将相位差板容纳于所述翻转单元3的腔体6中,可避免了相位差板与3D膜的直接接触,也避免了相位差板必须吸附在翻转单元3上,从而减少了后续切割对3D膜以及翻转单元3的表面平整性所产生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过程,如图9所示,本申请将所述腔体6设置为由下自上被配置为1/4相位差膜层301、粘结层302、辅板层303、偏光层304和表面特殊处理层305。
所述镜头单元4被配置成用于拾取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预压贴合后经由相位差板呈现的图像,并根据所拾取的图像通过所述调节单元7对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进行对位调整。本申请在实际实现过程中,将所述镜头单元4配置为CCD镜头。
所述固化单元5用于使粘接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的胶水固化;为了降低固化单元5对粘接胶水的固化效果,本申请在实现过程中,优选光固化。
所述调节单元7被配置为自动微调节对位单元,并设置在移动单元1上;根据CCD镜头所拾取的图像,当所述LED模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并未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齐时,通过对移动单元1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以使得LED模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齐。
若本申请所述生产线为两条及以上时,如图2所示,所述翻转单元3被配置为双面均具有吸附性,用于双面分别吸附3D膜;同时所述腔体6也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翻转单元3的两面,并且腔体6的结构相同,用于分别容纳两组相位差板;所述翻转单元3被配置为可180°翻转,即在无工作状态时,与流水线呈垂直关系;在工作状态时,翻转单元3(3)可进行±90°翻转,用于分别与A、B流水线上的LED模块进行预压贴合。
其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将3D膜与LED模块对位贴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LED模块进行表面喷胶处理后,与3D膜进行预压贴合;
步骤2:在3D膜上方设置至少一组相位差板,从而可识别出3D膜经由相位差板所呈现的不透光阵列与透光阵列相互交错的图像,并根据该图像将LED模块与3D膜进行对位调整;进行对位调整时,需将LED模块中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
步骤3:对位完成后,进行固化。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述步骤2中所述相位差板的相位差与所述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相位差相同;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隔行阵列式、隔列阵列式或点阵阵列式;但无论3D膜是何输出方式,其经由相位差板均可呈现出不透光阵列与透光阵列相互交错的图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是如何实现3D膜与LED模块对位,下面按照不同3D膜的输出方式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的对位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一):
如图3所示,a为LED模块示意图,b为输出方式为隔列阵列式的3D膜(空白部分代表左旋相位差,阴影部分代表右旋相位差),将所述LED模块与3D膜预压贴合后将其透过左旋相位差板后所呈现的图像如图中c、d所示,其中c为尚未校正对位的图像,d为经镜头单元4拾取并经由调节单元7校正后所呈现的图像。
若是将图3中的相位差板换为右旋相位差板,则所呈现图像如图4中c、d所示;同样地,c为尚未校正对位的图像,d为经镜头单元4拾取并经由调节单元7校正后所呈现的图像。
由此可见,当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为隔列阵列式时,所述相位差板被设置为垂直投影至少包含3D膜的任意两列子像素,并且所述相位差板与其垂直投影所包含的3D膜子像素任一列相位差相同,即同为左旋或同为右旋,并与其相邻的另一列子像素相位差相反,从而使得3D膜中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同的子像素列能够完全透过相位差板成像,即透光列;而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反的子像素列则表现为黑色不透光,即不透光列。
在将LED模块与3D膜进行对位调整时,将所述LED模块任一行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透光列、不透光列对位。
为了便于批量化生产,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优先将相位差板的相位差设置为与3D膜的第一列的子像素相同,同时与第二列子像素的相位差相反,以保证对位贴合后第一个子像素与左眼观看的相位差一致。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对位精度,匹配不同点距的发光像素点,可在所述3D膜的上方同时设置两个相位差相反的相位差板,分别对应3D膜的第一列子像素和最后一列子像素,或分别对应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和最后一个子像素。对应地,所述对位贴合机的翻转单元3上也设置有两个腔体6,分别用于容纳所述两个相位差相反的相位差板。对应地,所述对位贴合机的镜头单元4被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拾取3D膜的第一列子像素和最后一列子像素,或分别对应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和最后一个子像素经由相位差板所呈现的图像。
(二):
如图5所示,a为LED模块示意图,b为输出方式为隔行阵列式的3D膜(空白部分代表左旋相位差,阴影部分代表右旋相位差),将所述LED模块与3D膜预压贴合后将其透过左旋相位差板后所呈现的图像如图中c、d所示,其中c为尚未校正对位的图像,d为经镜头单元4拾取并经由调节单元7校正后所呈现的图像。
若是将图5中的相位差板换为右旋相位差板,则所呈现图像如图6中c、d所示;同样地,c为尚未校正对位的图像,d为经镜头单元4拾取并经由调节单元7校正后所呈现的图像。
由此可见,当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为隔行阵列式时,所述相位差板被设置为垂直投影至少包含3D膜的任意两行子像素,并且所述相位差板与其垂直投影所包含的3D膜子像素任一行相位差相同,即同为左旋或同为右旋,并与其相邻的另一行子像素相位差相反,从而使得3D膜中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同的子像素行能够完全透过相位差板成像,即透光行;而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反的子像素行则表现为黑色不透光,即不透光行。
在将LED模块与3D膜进行对位调整时,将所述LED模块任一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透光行、不透光行对位。
为了便于批量化生产,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优先将相位差板的相位差设置为与3D膜的第一行的子像素相同,同时与第二行子像素的相位差相反,以保证对位贴合后第一个子像素与左眼观看的相位差一致。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对位精度,匹配不同点距的发光像素点,可在所述3D膜的上方同时设置两个相位差相反的相位差板,分别对应3D膜的第一行子像素和最后一行子像素,或分别对应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和最后一个子像素。对应地,所述对位贴合机的翻转单元3上也设置有两个腔体6,分别用于容纳所述两个相位差相反的相位差板。对应地,所述对位贴合机的镜头单元4被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拾取3D膜的第一行子像素和最后一行子像素、或分别对应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和最后一个子像素经由相位差板所呈现的图像。
(三):
如图7所示,a为LED模块示意图,b为输出方式为点阵阵列式的3D膜(空白部分代表左旋相位差,阴影部分代表右旋相位差),将所述LED模块与3D膜预压贴合后将其透过左旋相位差板后所呈现的图像如图中c、d所示,其中c为尚未校正对位的图像,d为经镜头单元4拾取并经由调节单元7校正后所呈现的图像。
若是将图7中的相位差板换为右旋相位差板,则所呈现图像如图8中c、d所示;同样地,c为尚未校正对位的图像,d为经镜头单元4拾取并经由调节单元7校正后所呈现的图像。
由此可见,当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为点阵阵列式时,所述相位差板被设置为垂直投影至少包含3D膜的任意两个子像素,并且所述相位差板与其垂直投影所包含的任一3D膜子像素相位差相同,即同为左旋或同为右旋,并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像素相位差相反,从而使得3D膜中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同的子像素行能够完全透过相位差板成像,即透光点;而与相位差板相位差相反的子像素行则表现为黑色不透光,即不透光点。
在将LED模块与3D膜进行对位调整时,将所述LED模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3D膜中透光点、不透光点对位即可。
为了便于批量化生产,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优先将相位差板的相位差设置为与3D膜的第一行第一列的子像素相同,同时与其相邻子像素的相位差相反,以保证对位贴合后第一个子像素与左眼观看的相位差一致。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对位精度,匹配不同点距的发光像素点,可在所述3D膜的上方同时设置两个相位差相反的相位差板,分别对应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和最后一个子像素。对应地,所述对位贴合机的翻转单元3上也设置有两个腔体6,分别用于容纳所述两个相位差相反的相位差板。对应地,所述对位贴合机的镜头单元4被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拾取3D膜的第一个子像素和最后一个子像素经由相位差板所呈现的图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LED模块进行表面喷胶处理后,与3D膜进行预压贴合;
步骤2:在所述3D膜上方设置至少一组相位差板,从而可识别出所述3D膜经由所述相位差板所呈现的不透光阵列与透光阵列相互交错的图像,并根据该图像将所述LED模块与所述3D膜进行对位调整;进行对位调整时,需将所述LED模块中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所述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
步骤3:对位完成后,进行固化;
当在所述3D膜上方设置两个相位差板时,所述两个相位差板分别分布在所述3D膜的第一行第一列首个子像素上方以及所述3D膜的最后一排最后一列子像素上方;并且所述两个相位差板的相位差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为隔行阵列式时,所述LED模块任一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所述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为隔列阵列式时,所述LED模块任一行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所述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3D膜的输出方式为点阵阵列式时,所述LED模块中任意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所述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的垂直投影内至少包含所述3D膜的一个子像素。
6.一种对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单元(3)以及至少一条生产线;
所述生产线包括:用于沿生产线输送LED模块的移动单元(1);以及喷胶单元(2)、镜头单元(4)、固化单元(5)及调节单元(7);
所述喷胶单元(2)被配置成用于给所述LED模块的表面喷胶;
所述翻转单元(3)被配置成用于吸附3D膜并通过翻转将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进行预压贴合;所述翻转单元(3)设有用于容纳相位差板的腔体(6);
所述镜头单元(4)被配置成用于拾取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预压贴合后经由相位差板呈现的图像,并根据所拾取的图像通过所述调节单元(7)对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进行对位调整;
所述固化单元(5)用于使粘接所述3D膜与所述LED模块的胶水固化;
对位贴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LED模块进行表面喷胶处理后,与所述3D膜进行预压贴合;
步骤2:在所述3D膜上方设置至少一组所述相位差板,从而可识别出所述3D膜经由所述相位差板所呈现的不透光阵列与透光阵列相互交错的图像,并根据该图像将所述LED模块与所述3D膜进行对位调整;进行对位调整时,需将所述LED模块中相邻两个LED灯珠分别与所述3D膜中不透光阵列、透光阵列对位;
步骤3:对位完成后,进行固化;
当在所述3D膜上方设置两个相位差板时,所述两个相位差板分别分布在所述3D膜的第一行第一列首个子像素上方以及所述3D膜的最后一排最后一列子像素上方;并且所述两个相位差板的相位差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对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为光固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对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3)至少一面具有吸附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对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3)为透明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对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3)的材质为亚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对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3)在无工作状态时,与流水线呈垂直关系;在工作状态时,翻转单元(3)可进行±90°翻转。
CN202110074066.5A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Active CN112895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4066.5A CN112895418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4066.5A CN112895418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5418A CN112895418A (zh) 2021-06-04
CN112895418B true CN112895418B (zh) 2022-10-04

Family

ID=7611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4066.5A Active CN112895418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54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0480B (zh) * 2022-09-17 2022-12-23 深圳市巨力方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位贴合视觉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6523B1 (ja) * 2016-02-25 2017-02-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6199989B (zh) * 2016-09-26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相位膜对位装置和方法
CN107831598B (zh) * 2017-11-16 2020-02-11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精确对位贴合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86498B (zh) * 2019-07-25 2021-03-02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d-led模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0568543A (zh) * 2019-08-29 2019-12-13 深圳市维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led立体显示屏、偏光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28436B (zh) * 2019-11-15 2021-03-02 江西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3d-led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5418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9406B (zh) 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制备方法
US8624963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578695B1 (ko) 편광안경방식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60023392A (ko)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결합장치
US9329400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WO2010122690A1 (ja) 表示装置
US2013008866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apparatus
KR20120130122A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080074742A1 (en) Lenticular lens type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399570B (zh) 立體顯示器以及立體顯示系統
CN112895418B (zh) 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CN110047900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KR101207861B1 (ko) 입체 엘씨디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2693951U (zh) 立体显示装置
KR101252573B1 (ko) 다중 화상 구현 시스템
CN101738760B (zh) 像素结构、光学元件、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0652524B2 (en) Parallax barrier,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135240B (zh) 玻璃图案化延迟器立体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29338U (zh) 一种液晶透镜模组及3d显示装置
US20120320457A1 (en) Polarization modul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TWI526046B (zh) 提供觀看者在不同觀看角度下仍可接收到正確立體影像的方法
TWI585463B (zh) 用於自動立體顯示裝置之透鏡器件、自動立體顯示裝置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CN202794716U (zh) 一种3d显示装置
TWM497789U (zh) 用於液晶顯示器的電控式立體光柵結構
TWI556037B (zh) 液晶顯示器及其電控式立體光柵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