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9424A - 豆类精密播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豆类精密播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9424A
CN112889424A CN202110304866.1A CN202110304866A CN112889424A CN 112889424 A CN112889424 A CN 112889424A CN 202110304866 A CN202110304866 A CN 202110304866A CN 112889424 A CN112889424 A CN 112889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seeding
bin
brush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48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昂
施国繁
史华
肖敏
侯中文
邢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Said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Sai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Said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Sai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48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94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9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9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6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5/062Devices for making drills or furr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6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5/066Devices f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4Single-grain seeders with or without suction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播种器播种效果不佳且效率低的问题。它包括安装在播种单组上的播种器主体,在播种器主体上端具有种子进口,播种器主体两侧分别转动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播种盘组件,在播种器主体内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播种盘组件内侧且均与种子进口相连通的播种仓,且在播种器主体下端设有两个分别与播种仓相连通的种子出口。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播种效率高且播种效果好。

Description

豆类精密播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类精密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精密播种机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大致可分为气力式播种或机械式播种,而机械式播种主要有立式圆盘播种、窝眼轮式播种等。它们存在如下缺点:
1、立式圆盘播种器,种子由播盘的侧面自由进入穴孔,清种装置也安装在侧面,不能有效的针对种穴内部进行清理,使用时,易造成由于充种不及时或种穴孔堵塞而形成空穴、缺种现象。
2、窝眼轮式播种器,由于大量种子直接落到窝眼轮盘上,靠不停旋转的转动部件进行清理多余种子,以达到精密播种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种子压力大,清理不及时,易造成多籽、双粒等现象,而不能达到对种子的精密单粒点播的要求。
3、现有机械式播种器所配置的精密播种机适应播种作业速度在每小时6公里以下,如果超速作业,则由于种子不能及时进入种穴而形成空穴、缺种,限制了精密播种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播种效果好且效率高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它是将传统的立式圆盘播种器和窝眼轮式播种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播种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包括安装在播种单组上的播种器主体,在播种器主体上端具有种子进口,播种器主体两侧分别转动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播种盘组件,在播种器主体内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播种盘组件内侧且均与种子进口相连通的播种仓,且在播种器主体下端设有两个分别与播种仓相连通的种子出口。通过在播种器主体两侧分别设置与播种盘组件对应设置的播种仓,使种子进口、播种仓、种子出口之间相互连通,利用播种盘组件的转动进行双行精密单粒点播,播种效率高,而且本装置零部件少,安装调整方便,便于维护、使用。
在上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中,播种器主体上端设有与种子进口相连的种箱,且播种器主体下端设有与播种单组相连的播种轮组件。
在上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中,播种单组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播种盘组件相对于播种器主体同步周向转动的播种驱动机构。
在上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中,播种器主体包括播种器壳体,播种器壳体由两个半仓体拼合而成,半仓体远离另一个半仓体的一侧分别具有呈环形的播种盘安装敞口,且两个半仓体之间设有贯穿两个半仓体且位于播种盘安装敞口中心的播种盘安装孔,半仓体下端一侧分别具有相互对应设置且分别能将种子进口和播种仓相连通的入种口,且入种口远离播种仓的一侧和种子进口之间设有倾斜导种结构,种子出口设置在半仓体下端另一侧并向下延伸设置且与种子进口呈错位设置。通过倾斜导种结构可将进入的种子均匀导向两个不同的播种仓内,实现双行同时播种,由于提高播种效率。
在上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中,半仓体包括呈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半仓筒部,且半仓筒部的封闭端设有半仓料斗部,两个半仓体的半仓料斗部相互拼合时,种子进口形成于两个半仓料斗部上端之间,且倾斜导种结构形成于两个半仓料斗部下端之间;播种盘安装敞口形成于半仓筒部的敞口处,且播种仓形成于半仓筒部周向内侧,入种口形成于半仓筒部的封闭端,种子出口形成于半仓筒部周向外侧;半仓筒部周向外侧具有与半仓筒部连为一体的出口筒部,且出口筒部一侧通过出口封板封闭,种子出口形成于出口筒部周向内侧,且种子出口上端与半仓筒部周向外侧的筒部缺口相连;两个半仓体之间通过可拆卸拼接结构相连,可拆卸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半仓料斗部一侧且与半仓筒部的封闭端外侧相连的加强板,加强板、半仓筒部封闭端外侧和/或半仓料斗部上分别设有连接柱,连接柱内分别具有贯穿于半仓筒部封闭端的仓体连接孔,且两个半仓体上的仓体连接孔相互对应且通过连接螺栓相连;半仓筒部的封闭端中心设有轴筒体,且轴筒体一端延伸至播种仓内,另一端延伸至半仓料斗部中心,且播种盘安装孔形成于轴筒体周向内侧,且当两个半仓体相互拼合时,轴筒体相互对接相连。出口封板的设置能够防止种子导出时产生喷溅,确保种子的运动轨迹,稳定性好;而可拆卸拼接结构的设置使本装置拆装更加便捷,便于维修,且结构更加稳固。
在上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中,倾斜导种结构包括设置在半仓料斗部下端且与入种口相对应的存种腔,存种腔通过第一倾斜导种组件和种子进口相连,存种腔通过第二倾斜导种组件与入种口相连通;第一倾斜导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且朝向半仓筒部一侧的进种板,进种板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竖直板,另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倾斜板,且两个半仓料斗部的竖直板和倾斜板一一对应从而形成上述的种子进口,竖直板下端设有水平部,且水平部一侧设有与存种腔相连的倾斜导种部;第二倾斜导种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倾斜导种部和倾斜板相连的存种壳体部,存种腔形成存种壳体部周向内侧且入种口形成于存种壳体部一侧,且存种壳体部下端具有朝向入种口倾斜设置的倾斜导种面,且两个半仓料斗部的倾斜导种面呈倒V形分布设置。第一倾斜导种组件的设置能够使经过种子进口进入的种子均接触第二倾斜导种组件分种后进入播种仓,防止种子进入后产生撞击、喷溅且未分种即进入播种仓,稳定性好;倾斜导种面所形成的倒V形结构能够使种子均匀进入两侧播种仓,防止产生堆积现象。
在上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中,播种盘组件包括通过转动安装结构设置在播种盘安装敞口处且能将播种仓外侧封闭的播种盘体,在播种盘体靠近半仓筒部一侧设有若干位于播种盘体周向外侧边缘且径向延伸的开放式穴孔,播种盘体周向外侧设有若干朝向与播种盘体转动方向相反方向倾斜设置且分别与开放式穴孔一一连通的入种导槽,且位于播种器壳体两侧的播种盘上的开放式穴孔一一对应或周向错位设置,在开放式穴孔远离入种导槽的一端具有形成于播种盘体周向外侧边缘的杂物出口,半仓筒部内侧固定设有与入种导槽以及开放式穴孔相对应的毛刷组件,在毛刷组件一侧具有倾斜设置在播种器壳体上端内侧的挡种板,且挡种板一端延伸至入种导槽远离开放式穴孔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延伸至开放式穴孔外侧;播种盘远离半仓筒部一侧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内设置有若干同心的加强环,加强环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且加强筋沿播种盘体径向方向延伸,加强环与加强筋与播种盘体的周向外侧齐平。播种盘体引导豆种逐个播种,豆种在播种器壳体内部运动时,毛刷组件配合挡种板避免多个种子从种子出口落出,进而实现豆种的精密播种。
在上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中,毛刷组件和挡种板分别位于播种仓内,毛刷组件包括沿播种盘体周向外侧依次交错分布或相邻设置的入种毛刷、护种毛刷和清种毛刷,入种毛刷倾斜设置在入种口一侧,护种毛刷呈弧形且与开放式穴孔相对应,清种毛刷呈弧形且倾斜设置,且清种毛刷一端位于挡种板和护种毛刷之间,另一端延伸至种子出口上端一侧;半仓筒部内侧设有毛刷安装板,毛刷安装板上具有与入种口相对应的入种缺口,入种毛刷和清种毛刷分别设置在毛刷安装板上,毛刷安装板周向外侧具有位于入种毛刷和清种毛刷之间且与播种盘体周向外侧相对应的弧形限位部;半仓筒部内侧上端设有呈弧形且与播种盘体周向外侧相对应的护种毛刷固定环,且弧形限位部设置在护种毛刷固定环一端内侧,护种毛刷设置在护种毛刷固定环外侧圆周上、半仓筒部内侧上端圆周上,两端分别延伸至入种毛刷和清种毛刷上端内侧;种子出口设置在护种毛刷固定环两端之间,且护种毛刷固定环设置在半仓筒部内侧呈弧形且与播种盘体周向外侧相对应处,挡种板通过连接支架设置在护种毛刷固定环周向内侧,且挡种板一端延伸至护种毛刷处,另一端延伸至清种毛刷远离护种毛刷一侧。入种毛刷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种穴堵塞或充种不及时而造成的空穴、缺种现象;清种毛刷避免了由于种子压力过大、清理不及时而造成的多籽、双籽现象,播种效果好。
在上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中,转动安装结构包括通过轴承转动穿设于轴筒体内且呈分体式结构的转动轴,转动轴至少一端穿出于播种盘体中心的转动孔内,在播种盘体和半仓筒部之间设有播种盘连接座,且播种盘连接座通过可调定位组件和播种盘体周向定位相连,且播种盘连接座和转动轴通过周向定位组件相连;周向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播种盘连接座中心且穿出于转动孔的座体连接套,转动轴穿设于座体连接套,座体连接套通过销轴和转动轴周向定位;可调定位组件包括播种盘连接座两端的连接孔,播种盘体上分别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定位孔,且连接孔和定位孔通过定位螺栓相连,且在播种盘体远离半仓筒部一侧设有与定位螺栓螺纹相连的蝶形螺母。转动安装结构实现播种盘体相对播种器壳体的原位转动,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与播种器壳体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毛刷组件的有效作用。
在上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中,播种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播种单组的固定板,固定板与播种器主梁相连,固定板上设有与播种主传动轴相连且与传动离合器相连的传动链盒,传动离合器通过传动用销和转动轴相连;播种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播种单组两侧的播种机地轮,播种机地轮之间设有位于播种器主体下方的开沟圆盘,种子出口通过溜种槽与开沟圆盘相对应,开沟圆盘形成于播种限深轮周向外侧,且播种限深轮通过仿形杆和播种器主梁相连,且开沟圆盘一侧设有覆土镇压轮。播种驱动机构可适应每小时10公里以下的播种作业速度,极大的提高了精密播种机的工作效率,播种轮组件的设置能够均匀设置播种坑,有利于豆种同步生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拆装便捷,有利于维护、使用,可以适应各种豆类等圆形种子的双行精密单粒点播,且避免了由于种穴堵塞或充种不及时而造成的空穴、缺种现象和由于种子压力过大、清理不及时而造成的多籽、双籽现象;同时,此装置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精密播种机作业速度快、种子均匀度不佳、种子包衣黏贴、种子流动性不良等不同因素造成的空穴、缺籽或双粒、多籽现象,播种效果好且播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中的播种器壳体以及播种盘体连接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明中的播种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明中的播种器壳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半仓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播种器壳体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播种盘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毛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挡种板及护种毛刷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转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护种毛刷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的护种毛刷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的播种器主体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的传动离合器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的播种单组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中,播种器主体1、播种单组11、种子进口12、播种仓13、种子出口14、种箱15、播种轮组件16、播种机地轮161、开沟圆盘162、溜种槽163、播种限深轮164、仿形杆165、覆土镇压轮166、播种器壳体17、半仓体171、播种盘安装敞口172、播种盘安装孔173、入种口174、半仓筒部175、半仓料斗部176、出口筒部177、出口封板178、筒部缺口179、播种盘组件2、播种盘体21、开放式穴孔22、入种导槽23、杂物出口24、挡种板25、凹陷部26、加强环27、加强筋28、播种驱动机构3、固定板31、播种器主梁32、播种主传动轴33、传动离合器34、传动链盒35、传动用销36、倾斜导种结构4、存种腔41、第一倾斜导种组件42、进种板421、竖直板422、倾斜板423、水平部424,倾斜导种部425、第二倾斜导种组件43、存种壳体部431、倾斜导种面432、可拆卸拼接结构5、加强板51、连接柱52、仓体连接孔53、连接螺栓54、轴筒体55、转动安装结构6、轴承61、转动轴62、转动孔63、播种盘连接座64、毛刷组件7、入种毛刷71、护种毛刷72、清种毛刷73、毛刷安装板74、入种缺口75、弧形限位部76、护种毛刷固定环77、连接支架78、可调定位组件8、连接孔81、定位孔82、定位螺栓83、蝶形螺母84、周向定位组件9、座体连接套91、销轴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1所示,本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包括安装在播种单组11上的播种器主体1,在播种器主体1上端具有种子进口12,播种器主体1两侧分别转动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播种盘组件2,在播种器主体1内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播种盘组件2内侧且均与种子进口12相连通的播种仓13,且在播种器主体1下端设有两个分别与播种仓13相连通的种子出口14。通过在播种器主体1内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两侧的播种盘组件2对应的播种仓13,使通过种子进口12的豆种能够对应进入两侧不同的播种仓13,从而实现精密双行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
其中,播种器主体1上端设有与种子进口12相连的种箱15,且播种器主体1下端设有与播种单组11相连的播种轮组件16。
可见地,播种单组11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播种盘组件2相对于播种器主体1同步周向转动的播种驱动机构3。
进一步地,播种器主体1包括播种器壳体17,播种器壳体17由两个半仓体171拼合而成,半仓体171远离另一个半仓体171的一侧分别具有呈环形的播种盘安装敞口172,且两个半仓体171之间设有贯穿两个半仓体171且位于播种盘安装敞口172中心的播种盘安装孔173,半仓体171下端一侧分别具有相互对应设置且分别能将种子进口12和播种仓13相连通的入种口174,且入种口174远离播种仓13的一侧和种子进口12之间设有倾斜导种结构4,种子出口14设置在半仓体171下端另一侧并向下延伸设置且与种子进口12呈错位设置。通过将两个半仓体171拼合成中部具有种子进口12的播种器壳体17,并且利用倾斜导种结构4使通过种子进口12进入的豆种分别进入两侧不同的播种仓13内,进入播种仓13的种子通过种子出口14导出进行双行播种,不仅结构简单,拆装便捷,而且提高了播种效率。
具体地,半仓体171包括呈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半仓筒部175,且半仓筒部175的封闭端设有半仓料斗部176,两个半仓体171的半仓料斗部176相互拼合时,种子进口12形成于两个半仓料斗部176上端之间,且倾斜导种结构4形成于两个半仓料斗部176下端之间;播种盘安装敞口172形成于半仓筒部175的敞口处,且播种仓13形成于半仓筒部175周向内侧,入种口174形成于半仓筒部175的封闭端,种子出口14形成于半仓筒部175周向外侧;半仓筒部175周向外侧具有与半仓筒部175连为一体的出口筒部177,且出口筒部177一侧通过出口封板178封闭,种子出口14形成于出口筒部177周向内侧,且种子出口14上端与半仓筒部175周向外侧的筒部缺口179相连;两个半仓体171之间通过可拆卸拼接结构5相连,可拆卸拼接结构5包括设置在半仓料斗部176一侧且与半仓筒部175的封闭端外侧相连的加强板51,加强板51、半仓筒部175封闭端外侧和/或半仓料斗部176上分别设有连接柱52,连接柱52内分别具有贯穿于半仓筒部175封闭端的仓体连接孔53,且两个半仓体171上的仓体连接孔53相互对应且通过连接螺栓54相连;半仓筒部175的封闭端中心设有轴筒体55,且轴筒体55一端延伸至播种仓13内,另一端延伸至半仓料斗部176中心,且播种盘安装孔173形成于轴筒体55周向内侧,且当两个半仓体171相互拼合时,轴筒体55相互对接相连。且可拆卸拼接结构5使两个半仓体17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而且拆装更加便捷;出口封板178可以防止进入出口筒部177的豆种产生外溅的现象,影响掉落轨迹,使播种更加准确。
显然地,倾斜导种结构4包括设置在半仓料斗部176下端且与入种口174相对应的存种腔41,存种腔41通过第一倾斜导种组件42和种子进口12相连,存种腔41通过第二倾斜导种组件43与入种口174相连通;第一倾斜导种组件42包括竖直设置且朝向半仓筒部175一侧的进种板421,进种板421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竖直板422,另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倾斜板423,且两个半仓料斗部176的竖直板422和倾斜板423一一对应从而形成上述的种子进口12,竖直板422下端设有水平部424,且水平部424一侧设有与存种腔41相连的倾斜导种部425;第二倾斜导种组件43包括两端分别与倾斜导种部425和倾斜板423相连的存种壳体部431,存种腔41形成存种壳体部431周向内侧且入种口174形成于存种壳体部431一侧,且存种壳体部431下端具有朝向入种口174倾斜设置的倾斜导种面432,且两个半仓料斗部176的倾斜导种面432呈倒V形分布设置。第一倾斜导种组件42的设置可以使从种子进口12进入的豆种均匀滚落,防止产生撞击后发生分种不均的情况;两个倾斜导种面432形成的倒V形主要用于分种,防止存种腔41底部产生堆积。
详细地,播种盘组件2包括通过转动安装结构6设置在播种盘安装敞口172处且能将播种仓13外侧封闭的播种盘体21,在播种盘体21靠近半仓筒部175一侧设有若干位于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边缘且径向延伸的开放式穴孔22,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设有若干朝向与播种盘体21转动方向相反方向倾斜设置且分别与开放式穴孔22一一连通的入种导槽23,且位于播种器壳体17两侧的播种盘上的开放式穴孔22一一对应或周向错位设置,在开放式穴孔22远离入种导槽23的一端具有形成于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边缘的杂物出口24,半仓筒部175内侧固定设有与入种导槽23以及开放式穴孔22相对应的毛刷组件7,在毛刷组件7一侧具有倾斜设置在播种器壳体17上端内侧的挡种板25,且挡种板25一端延伸至入种导槽23远离开放式穴孔22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延伸至开放式穴孔22外侧;播种盘远离半仓筒部175一侧设置有凹陷部26,凹陷部26内设置有若干同心的加强环27,加强环27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28且加强筋28沿播种盘体21径向方向延伸,加强环27与加强筋28与播种盘体21的周向外侧齐平。当播种盘体21转动时,播种盘体21近处的豆种由播种盘体21上的入种入种导槽23分别进入各个开放式穴孔22中,当有个别豆种由于播种盘体21转速过快或豆种流动性不良等因素不能及时完全进入对应的开放式穴孔22时,入种毛刷71将强行将入种导槽23内的种子刷入对应的开放式穴孔22中。
更进一步地,毛刷组件7和挡种板25分别位于播种仓13内,毛刷组件7包括沿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依次交错分布或相邻设置的入种毛刷71、护种毛刷72和清种毛刷73,入种毛刷71倾斜设置在入种口174一侧,护种毛刷72呈弧形且与开放式穴孔22相对应,清种毛刷73呈弧形且倾斜设置,且清种毛刷73一端位于挡种板25和护种毛刷72之间,另一端延伸至种子出口14上端一侧;半仓筒部175内侧设有毛刷安装板74,毛刷安装板74上具有与入种口174相对应的入种缺口75,入种毛刷71和清种毛刷73分别设置在毛刷安装板74上,毛刷安装板74周向外侧具有位于入种毛刷71和清种毛刷73之间且与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相对应的弧形限位部76;半仓筒部175内侧上端设有呈弧形且与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相对应的护种毛刷固定环77,且弧形限位部76设置在护种毛刷固定环77一端内侧,护种毛刷72设置在护种毛刷固定环77外侧圆周上、半仓筒部175内侧上端圆周上,两端分别延伸至入种毛刷71和清种毛刷73上端内侧,种子出口14设置在护种毛刷固定环77两端之间,且护种毛刷固定环77设置在半仓筒部175内侧呈弧形且与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相对应处,挡种板25通过连接支架78设置在护种毛刷固定环77周向内侧,且挡种板25一端延伸至护种毛刷72处,另一端延伸至清种毛刷73远离护种毛刷72一侧。种子进入开放式穴孔22内跟随播种盘体21进行转动,护种毛刷72在侧面阻止豆种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或其它原因造成脱落而形成空穴或缺籽;当豆种在护种毛刷72内侧跟随播种盘体21进行转动时,开放式穴孔22外侧可能含有的小粒多余种子,将自行由播种盘体21内侧面掉落到播种仓13内,挡种板25防止在豆种掉落过程中,多余豆种飞溅到出种位置后,跟随开放式穴孔22内的豆种一起下落而造成多籽现象;同时,清种毛刷73对不能及时自行掉落的多余豆种进一步清理,避免出现一穴双籽或多籽现象。
豆种跟随播种盘体21运行超出护种毛刷72的范围时,由于侧面没有遮挡而自行由种子出口14处掉落,而由于豆种过大或豆种包衣黏贴等因素,致使豆种不能及时掉落的,由清种毛刷73逐渐依次进行清种,强行使豆种在种子出口14范围内掉落,同时对开放式穴孔22进行清理,开放式穴孔22内的杂物将由杂物出口24处排出。
更具体地,转动安装结构6包括通过轴承61转动穿设于轴筒体55内且呈分体式结构的转动轴62,转动轴62至少一端穿出于播种盘体21中心的转动孔63内,在播种盘体21和半仓筒部175之间设有播种盘连接座64,且播种盘连接座64通过可调定位组件8和播种盘体21周向定位相连,且播种盘连接座64和转动轴62通过周向定位组件9相连;周向定位组件9包括设置在播种盘连接座64中心且穿出于转动孔63的座体连接套91,转动轴62穿设于座体连接套91,座体连接套91通过销轴92和转动轴62周向定位;可调定位组件8包括播种盘连接座64两端的连接孔81,播种盘体21上分别设有与连接孔81相对应的定位孔82,且连接孔81和定位孔82通过定位螺栓83相连,且在播种盘体21远离半仓筒部175一侧设有与定位螺栓83螺纹相连的蝶形螺母84。播种器主体1内杂物过多时,松开播种盘体21外侧的蝶形螺母84,将播种盘体21拆下,充分清理对应的播种仓13后,在原位置安装播种盘体21及螺形螺母84;播种器主体1所配置的两侧开放式穴孔22,在圆周360度范围内交错位置均匀排布,当两侧播种盘体21同时转动工作时,两侧的豆种为交错等时同距离掉落,两侧豆种掉落位置为同距离交错均匀排布,当豆种在一定范围内偏大造成空穴或缺籽时,可同时等距离向外旋转蝶形螺母84,适当增大播种盘体21与毛刷组件7间的距离,提高使用效果;当种子颗粒直径相差过大时,可更换不同大小穴孔的播种盘体21,以适应不同作物的圆粒种子播种。
如图12-14所示,播种驱动机构3包括用于安装播种单组11的固定板31,固定板31与播种器主梁32相连,固定板31上设有与播种主传动轴33相连且与传动离合器34相连的传动链盒35,传动离合器34通过传动用销36和转动轴62相连;播种轮组件16包括设置在播种单组11两侧的播种机地轮161,播种机地轮161之间设有位于播种器主体1下方的开沟圆盘162,种子出口14通过溜种槽163与开沟圆盘162相对应,开沟圆盘162形成于播种限深轮164周向外侧,且播种限深轮164通过仿形杆165、播种器主梁32和固定板31相连,且开沟圆盘162一侧设有覆土镇压轮166。播种器主体1安装在播种单组11中,播种单组11通过固定板31连接固定在播种机主梁32上,播种主传动轴33通过传动链盒35传递动力给传动离合器34,传动离合器34带动传动用销36给播种器主体1提供转动力,则播种盘体21随之转动。其中,豆种的播种深度控制是由仿形杆165、播种限深轮164、覆土镇压轮166综合作用实现的。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本装置工作时,开沟圆盘162先在地块上开出种沟,待播种的豆种在种箱15中由重力作用自由进入存种腔41内,并通过倾斜导种结构4将豆种导向两侧的播种仓13内,豆种跟随播种盘体21转动以及毛刷组件7的配合被带出播种仓13并依次逐个进入溜种槽163中,由于重力作用,落入播种轮组件16开好的种沟内,从而实现双苗带精密单粒点播。
其中,毛刷组件7不仅可以防止出现由于种穴堵塞或充种不及时而造成的空穴、缺种现象,而且能够对杂物进行及时清理,防止由于豆种压力过大、清理不及时而造成的多籽、双籽现象,播种效果好。
整机传动系统工作,当传动离合器34处于闭合状态时,转动安装结构6带动两侧的播种盘体21转动播种,当传动离合器34处于离开状态时,转动安装结构6及两侧播种盘体21不能跟随传动系统工作,则播种器主体1不播种。
当前、后相邻的两颗豆种之间距离为5.5cm时,每公顷播种量可达到120kg,当播种机作业速度达到每小时10km时,在播种盘体21上,大约为75转/分钟,由于播种盘体21每圈48个开放式穴孔22,单个播种盘体21播种1800粒,即320克,播种盘体21的特殊入种形状,保证播种盘体21在高速转动中,豆种可以完全进入各个开放式穴孔22中,播种效率高;当播种盘体21更换不同大小及数量的开放式穴孔22时,可播种不同种类、大小的圆粒作物,并产生不同的距离及播种量,更换方便快捷。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播种器主体1、播种单组11、种子进口12、播种仓13、种子出口14、种箱15、播种轮组件16、播种机地轮161、开沟圆盘162、溜种槽163、播种限深轮164、仿形杆165、覆土镇压轮166、播种器壳体17、半仓体171、播种盘安装敞口172、播种盘安装孔173、入种口174、半仓筒部175、半仓料斗部176、出口筒部177、出口封板178、筒部缺口179、播种盘组件2、播种盘体21、开放式穴孔22、入种导槽23、杂物出口24、挡种板25、凹陷部26、加强环27、加强筋28、播种驱动机构3、固定板31、播种器主梁32、播种主传动轴33、传动离合器34、传动链盒35、传动用销36、倾斜导种结构4、存种腔41、第一倾斜导种组件42、进种板421、竖直板422、倾斜板423、水平部424,倾斜导种部425、第二倾斜导种组件43、存种壳体部431、倾斜导种面432、可拆卸拼接结构5、加强板51、连接柱52、仓体连接孔53、连接螺栓54、轴筒体55、转动安装结构6、轴承61、转动轴62、转动孔63、播种盘连接座64、毛刷组件7、入种毛刷71、护种毛刷72、清种毛刷73、毛刷安装板74、入种缺口75、弧形限位部76、护种毛刷固定环77、连接支架78、可调定位组件8、连接孔81、定位孔82、定位螺栓83、蝶形螺母84、周向定位组件9、座体连接套91、销轴9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包括安装在播种单组(11)上的播种器主体(1),在播种器主体(1)上端具有种子进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器主体(1)两侧分别转动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播种盘组件(2),在播种器主体(1)内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播种盘组件(2)内侧且均与种子进口(12)相连通的播种仓(13),且在播种器主体(1)下端设有两个分别与播种仓(13)相连通的种子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器主体(1)上端设有与种子进口(12)相连的种箱(15),且所述的播种器主体(1)下端设有与播种单组(11)相连的播种轮组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播种单组(11)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播种盘组件(2)相对于播种器主体(1)同步周向转动的播种驱动机构(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器主体(1)包括播种器壳体(17),所述的播种器壳体(17)由两个半仓体(171)拼合而成,所述的半仓体(171)远离另一个半仓体(171)的一侧分别具有呈环形的播种盘安装敞口(172),且两个半仓体(171)之间设有贯穿两个半仓体(171)且位于播种盘安装敞口(172)中心的播种盘安装孔(173),所述的半仓体(171)下端一侧分别具有相互对应设置且分别能将种子进口(12)和播种仓(13)相连通的入种口(174),且所述的入种口(174)远离播种仓(13)的一侧和种子进口(12)之间设有倾斜导种结构(4),所述的种子出口(14)设置在半仓体(171)下端另一侧并向下延伸设置且与种子进口(12)呈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仓体(171)包括呈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半仓筒部(175),且所述的半仓筒部(175)的封闭端设有半仓料斗部(176),两个半仓体(171)的半仓料斗部(176)相互拼合时,所述的种子进口(12)形成于两个半仓料斗部(176)上端之间,且所述的倾斜导种结构(4)形成于两个半仓料斗部(176)下端之间;所述的播种盘安装敞口(172)形成于半仓筒部(175)的敞口处,且所述的播种仓(13)形成于半仓筒部(175)周向内侧,所述的入种口(174)形成于半仓筒部(175)的封闭端,所述的种子出口(14)形成于半仓筒部(175)周向外侧;所述的半仓筒部(175)周向外侧具有与半仓筒部(175)连为一体的出口筒部(177),且所述的出口筒部(177)一侧通过出口封板(178)封闭,所述的种子出口(14)形成出口筒部(177)周向内侧,且所述的种子出口(14)上端与半仓筒部(175)周向外侧的筒部缺口(179)相连;两个半仓体(171)之间通过可拆卸拼接结构(5)相连,所述的可拆卸拼接结构(5)包括设置在半仓料斗部(176)一侧且与半仓筒部(175)的封闭端外侧相连的加强板(51),所述的加强板(51)、半仓筒部(175)封闭端外侧和/或半仓料斗部(176)上分别设有连接柱(52),所述的连接柱(52)内分别具有贯穿于半仓筒部(175)封闭端的仓体连接孔(81)(53),且两个半仓体(171)上的仓体连接孔(81)(53)相互对应且通过连接螺栓(54)相连;所述的半仓筒部(175)的封闭端中心设有轴筒体(55),且所述的轴筒体(55)一端延伸至播种仓(13)内,另一端延伸至半仓料斗部(176)中心,且所述的播种盘安装孔(173)形成于轴筒体(55)周向内侧,且当两个半仓体(171)相互拼合时,所述的轴筒体(55)相互对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导种结构(4)包括设置在半仓料斗部(176)下端且与入种口(174)相对应的存种腔(41),所述的存种腔(41)通过第一倾斜导种组件(42)和种子进口(12)相连,所述的存种腔(41)通过第二倾斜导种组件(43)与入种口(174)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倾斜导种组件(42)包括竖直设置且朝向半仓筒部(175)一侧的进种板(421),所述的进种板(421)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竖直板(422),另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倾斜板(423),且两个半仓料斗部(176)的竖直板(422)和倾斜板(423)一一对应从而形成上述的种子进口(12),所述的竖直板(422)下端设有水平部(424),且所述的水平部(424)一侧设有与存种腔(41)相连的倾斜导种部(425);所述的第二倾斜导种组件(43)包括两端分别与倾斜导种部(425)和倾斜板(423)相连的存种壳体部(431),所述的存种腔(41)形成存种壳体部(431)周向内侧且所述的入种口(174)形成于存种壳体部(431)一侧,且所述的存种壳体部(431)下端具有朝向入种口(174)倾斜设置的倾斜导种面(432),且两个半仓料斗部(176)的倾斜导种面(432)呈倒V形分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盘组件(2)包括通过转动安装结构(6)设置在播种盘安装敞口(172)处且能将播种仓(13)外侧封闭的播种盘体(21),在播种盘体(21)靠近半仓筒部(175)一侧设有若干位于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边缘且径向延伸的开放式穴孔(22),所述的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设有若干朝向与播种盘体(21)转动方向相反方向倾斜设置且分别与开放式穴孔(22)一一连通的入种导槽(23),且位于播种器壳体(17)两侧的播种盘上的开放式穴孔(22)一一对应或周向错位设置,在开放式穴孔(22)远离入种导槽(23)的一端具有形成于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边缘的杂物出口(24),所述的半仓筒部(175)内侧固定设有与入种导槽(23)以及开放式穴孔(22)相对应的毛刷组件(7),在毛刷组件(7)一侧具有倾斜设置在播种器壳体(17)上端内侧的挡种板(25),且所述的挡种板(25)一端延伸至入种导槽(23)远离开放式穴孔(22)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延伸至开放式穴孔(22)外侧;所述的播种盘远离半仓筒部(175)一侧设置有凹陷部(26),所述的凹陷部(26)内设置有若干同心的加强环(27),所述的加强环(27)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28)且所述的加强筋(28)沿播种盘体(21)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的加强环(27)与加强筋(28)与播种盘体(21)的周向外侧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刷组件(7)和挡种板(25)分别位于播种仓(13)内,所述的毛刷组件(7)包括沿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依次交错分布或相邻设置的入种毛刷(71)、护种毛刷(72)和清种毛刷(73),所述的入种毛刷(71)倾斜设置在入种口(174)一侧,所述的护种毛刷(72)呈弧形且与开放式穴孔(22)相对应,所述的清种毛刷(73)呈弧形且倾斜设置,且所述的清种毛刷(73)一端位于挡种板(25)和护种毛刷(72)之间,另一端延伸至种子出口(14)上端一侧;所述的半仓筒部(175)内侧设有毛刷安装板(74),所述的毛刷安装板(74)上具有与入种口(174)相对应的入种缺口(75),所述的入种毛刷(71)和清种毛刷(73)分别设置在毛刷安装板(74)上,所述的毛刷安装板(74)周向外侧具有位于入种毛刷(71)和清种毛刷(73)之间且与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相对应的弧形限位部(76);所述的半仓筒部(175)内侧上端设有呈弧形且与播种盘体(21)周向外侧相对应的保护环(77),且所述的弧形限位部(76)设置在保护环(77)一端内侧,所述的护种毛刷(72)设置在保护环(77)另一端内侧,所述的种子出口(14)设置在保护环(77)两端之间;所述的挡种板(25)通过连接支架(78)设置在保护环(77)周向内侧,且所述的挡种板(25)一端延伸至护种毛刷(72)处,另一端延伸至清种毛刷(73)远离护种毛刷(72)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安装结构(6)包括通过轴承(61)转动穿设于轴筒体(55)内且呈分体式结构的转动轴(62),所述的转动轴(62)至少一端穿出于播种盘体(21)中心的转动孔(63)内,在播种盘体(21)和半仓筒部(175)之间设有播种盘连接座(64),且所述的播种盘连接座(64)通过可调定位组件(8)和播种盘体(21)周向定位相连,且所述的播种盘连接座(64)和转动轴(62)通过周向定位组件(9)相连;所述的周向定位组件(9)包括设置在播种盘连接座(64)中心且穿出于转动孔(63)的座体连接套(91),所述的转动轴(62)穿设于座体连接套(91),所述的座体连接套(91)通过销轴(92)和转动轴(62)周向定位;所述的可调定位组件(8)包括播种盘连接座(64)两端的连接孔(81),所述的播种盘体(21)上分别设有与连接孔(81)相对应的定位孔(82),且所述的连接孔(81)和定位孔(82)通过定位螺栓(83)相连,且在播种盘体(21)远离半仓筒部(175)一侧设有与定位螺栓(83)螺纹相连的蝶形螺母(8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豆类精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驱动机构(3)包括用于安装播种单组(11)的固定板(31),所述的固定板(31)与播种器主梁(32)相连,所述的固定板(31)上设有与播种主传动轴(33)相连且与传动离合器(34)相连的传动链盒(35),所述的传动离合器(34)通过传动用销(36)和转动轴(62)相连;所述的播种轮组件(16)包括设置在播种单组(11)两侧的播种机地轮(161),所述的播种机地轮(161)之间设有位于播种器主体(1)下方的开沟圆盘(162),所述的种子出口(14)通过溜种槽(163)与开沟圆盘(162)相对应,所述的开沟圆盘(162)形成于播种限深轮(164)周向外侧,且所述的播种限深轮(164)通过仿形连杆(165)和播种器主梁(32)相连,且所述的开沟圆盘(162)一侧设有覆土镇压轮(166)。
CN202110304866.1A 2021-03-16 2021-03-16 豆类精密播种装置 Pending CN1128894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4866.1A CN112889424A (zh) 2021-03-16 2021-03-16 豆类精密播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4866.1A CN112889424A (zh) 2021-03-16 2021-03-16 豆类精密播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9424A true CN112889424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05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4866.1A Pending CN112889424A (zh) 2021-03-16 2021-03-16 豆类精密播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94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1736A (zh) * 2021-08-30 2021-11-30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定向吸排种的排种器
CN114375662A (zh) * 2022-01-19 2022-04-22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一种西瓜种植用施肥装置
CN114946339A (zh) * 2022-06-17 2022-08-30 滁州学院 一种能快速更换取种盘的精量取种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1736A (zh) * 2021-08-30 2021-11-30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定向吸排种的排种器
CN114375662A (zh) * 2022-01-19 2022-04-22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一种西瓜种植用施肥装置
CN114946339A (zh) * 2022-06-17 2022-08-30 滁州学院 一种能快速更换取种盘的精量取种装置
CN114946339B (zh) * 2022-06-17 2023-04-07 滁州学院 一种能快速更换取种盘的精量取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9424A (zh) 豆类精密播种装置
EP2225928B1 (en) Seed disk, seed meter and seed machine
CN103392422B (zh) 滚筒式精量播种器
CN110100541B (zh) 一种玉米瓢状型孔轮式集中排种装置
CN115211266B (zh) 一种层深可调式施肥设备
CN108551817B (zh) 一种玉米播种机
CN108337960B (zh) 油麦兼用轮式精量集排器
CN203313651U (zh) 滚筒式精量播种器
CN114731810A (zh) 一种勺夹式藠头精量排种器
CN201378934Y (zh) 播种机精密排种器
CN210694889U (zh) 对置斜盘高速气力式芽种精量排种器
CN209768359U (zh) 杂交水稻钵毯育苗播种器落种结构
CN111165130A (zh) 一种离心式高速排种器
CN212306117U (zh) 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
CN2575950Y (zh) 侧充重力清种圆盘型孔式精密排种器
CN216146689U (zh) 穴播器
CN108702900B (zh) 一种水稻穴播定量排种组合装置
CN210900311U (zh) 一种六行集排气吹式三七精密排种器
CN2225745Y (zh) 复合充种精密排种器
CN211152704U (zh) 一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开沟零件
CN2919822Y (zh) 链板式精密播种排种器
CN112042335B (zh) 一种圆盘式伸缩齿排种装置
CN107333497B (zh) 一种多行精量播种机
CN117223444B (zh) 一种播种机间距调节装置
CN210352134U (zh) 一种花生播种机定距排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