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830A - 具有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摆动手柄布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摆动手柄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8830A
CN112888830A CN201980056100.7A CN201980056100A CN112888830A CN 112888830 A CN112888830 A CN 112888830A CN 201980056100 A CN201980056100 A CN 201980056100A CN 112888830 A CN112888830 A CN 112888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latch
housing
actuation
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61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8830B (zh
Inventor
亚当·林纳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she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she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she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sher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88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8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92Moving otherwise than only rectilinearly or only rotative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002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locking the hand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002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locking the handle
    • E05B13/004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locking the handle by locking the spindle, follower,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6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 E05B47/0657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by locking the handle, spindle, follower or the like
    • E05B47/0665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by locking the handle, spindle, follower or the like radially
    • E05B47/0669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by locking the handle, spindle, follower or the like radially with a pivotally moveable blocking el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E05C3/16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 E05C3/16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the handle or member moving essentially towards or away of the plane of the wing or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布置于设置有门闩(240)的门(200)上的手柄布置(100),该手柄布置包括:具有中空内部的壳体(10)以及可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壳体(10)移动的手柄(20),该手柄被配置为联接到门闩(240),其中,该手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使门闩移入或移出闩锁位置;其中,手柄(20)可沿第二方向相对于壳体(10)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该固定位置,手柄被锁定于壳体上,在该释放位置,该手柄可关于第一方向相对于壳体移动;第一锁定机构(60),该第一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下将手柄(20)锁定在固定位置,并且在释放状态下允许手柄移到释放位置;第二锁定机构(80),该第二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下防止手柄沿第一方向运动,并且在释放状态下允许手柄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及致动装置(70),该致动装置被配置为将第一锁定机构(60)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并且将第二锁定机构(80)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

Description

具有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摆动手柄布置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一种手柄布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两个锁定机构的紧凑型摆动手柄布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打开门,有多种多样的手柄布置。一种已知的类型是提升手柄布置,例如参见EP 0261266。在这种类型的提升手柄布置中,常见的是它们包括与连接元件可枢转地联接的手柄,从而允许手柄绕第一轴线相对于连接元件旋转。反过来,连接元件可绕第二轴线相对于手柄壳体旋转。手柄可以在手柄绕第一轴线相对于壳体自由旋转的活动状态与手柄不能绕第一轴线相对于壳体旋转的不活动状态之间运动。
当提升手柄布置被安装到可打开的门上时,连接元件与门内的闩锁联接,该闩锁被配置为将所述门固定在关闭位置。通过旋转手柄并因此旋转连接元件,所述闩锁在使门牢固地关闭的闩锁位置与所述门可打开的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此外,优选的是使提升手柄布置配备有锁定机构,用于在不活动状态下将手柄固定于壳体上。而且,一些提升手柄布置还配备有用于防止闩锁从闩锁位置移开的锁定机构。由于手柄壳体内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要装配两个坚固且能够承受很大的力的单独锁定机构非常麻烦。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具有锁定机构的提升手柄布置,该锁定机构能够有效利用手柄壳体内的可用空间,锁定机构坚固并且能够承受很大的力。
发明内容
本披露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减轻了现有解决方案的上述缺点。此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门锁定于门框上的改进的解决方案,其中,该解决方案是紧凑的并且足够牢固。本发明由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以及在所附从属权利要求中、在以下说明中和在附图中阐述的实施例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布置于设置有门闩的门上的手柄布置,该门闩在闩锁位置与门框接合以防止门被打开。手柄布置包括:具有中空内部的壳体;能沿第一方向相对于该壳体移动的手柄,该手柄被配置为当该手柄布置在使用时联接到该门闩,其中,该手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使该门闩移入或移出该闩锁位置;其中,该手柄能沿第二方向相对于该壳体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该固定位置,该手柄被锁定于该壳体上,在该释放位置,该手柄能关于该第一方向相对于该壳体移动。手柄布置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该第一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下将该手柄锁定在该固定位置,并且在释放状态下允许该手柄移到该释放位置。手柄布置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该第二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下防止手柄沿第一方向运动、并且由此防止门闩在使用中沿第一方向运动,并且在释放状态下允许手柄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在使用时使门闩移入和移出闩锁位置;以及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被配置为将第一锁定机构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其中,致动装置还被配置为将第二锁定机构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
在致动装置的背景下,“致动”应理解为经由致动装置或其部件的运动来驱动受影响的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运动的能力。进一步地,受影响的锁定机构的致动还可以仅对应于与致动装置相关联的一部分运动。
而且,手柄可相对于壳体在释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该关闭位置被限定为手柄没有进一步的运动、可经由第一锁定机构固定于壳体上、但尚未固定的位置。
第一锁定机构可以布置在壳体的中空内部中。第二锁定机构可以布置在壳体的中空内部中。致动装置可以布置在中空内部中。第一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和致动装置可以都相互布置在壳体的中空内部中,使得致动装置能够致动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两者。手柄布置的第一优点在于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由单个致动装置致动。这样消除了使用单独的致动装置来致动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必要性。第二个优点是可以采用更小的形状因数来设计壳体。更小的形状因数是优选的,因为它使手柄布置适用于种类更多的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可以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旋转方向。手柄可以被配置为使得手柄在使用时绕第一旋转轴线的旋转致动了门闩的运动。具有这种布置的优点可以是能够更紧凑地设计手柄布置的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可以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是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的旋转方向。手柄可以被配置为可在释放位置与固定位置之间旋转。这种布置的优点可以是能够更紧凑地设计手柄布置的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联接元件以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该联接元件可以可旋转地布置于壳体上以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联接元件可以被布置为基本上可旋转地位于壳体中。这样可以允许将手柄放置成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更靠近壳体。壳体可以被设计为当处于关闭位置时基本上包围手柄。这样可以防止修补手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布置可以被配置为使得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基本上彼此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可以包括可相对于壳体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手柄闩锁,在该闩锁位置,手柄闩锁与手柄的闩锁接纳元件接合,从而将手柄锁定在其已固定位置,在该解锁位置,手柄闩锁从手柄上释放,其中,手柄闩锁的运动由致动装置致动。当手柄移到固定位置时,手柄闩锁接纳元件可以被放置成使得其可与手柄闩锁接合。然后,致动装置可以致动第一锁定机构,使得手柄闩锁移动以与手柄闩锁接纳元件接合。当手柄闩锁处于锁定位置并且与手柄闩锁接纳元件接合时,可以防止手柄旋转离开固定位置。手柄闩锁的优点可以是以方便且可靠的方式将手柄固定于壳体上。进一步地,手柄的手柄闩锁和手柄闩锁接纳元件可以相互设计成彼此互锁。作为示例,手柄闩锁和手柄闩锁接纳元件中的一个可以是基本上钩形的,使得手柄闩锁和手柄闩锁接纳元件中的所述一个钩入手柄闩锁和手柄闩锁接纳元件中的另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闩锁可以包括可移动地联接到壳体的基座部分、以及从基座部分伸出的闩锁部分,从而在基座部分与闩锁部分之间形成间隙,其中,该手柄的闩锁接纳元件被配置为当手柄移到其固定位置时位于所述间隙中。手柄闩锁可以是基本上钩形的。手柄闩锁接纳元件可以具有相应的形状,被布置为通过手柄闩锁而闩锁在其上。手柄闩锁接纳元件可以是销,该销被布置为在与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纵向延伸。当手柄移到已固定位置时,手柄闩锁可以移到锁定位置以与销接合。手柄闩锁的本实施例的优点是以更方便的形状因数将手柄固定于壳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可以包括弹簧,该弹簧被配置为将手柄闩锁朝向闩锁位置偏置。弹簧可以具有多个弹簧匝。弹簧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弹簧可以具有合适的硬度特性,用于将手柄闩锁朝向闩锁位置偏置。弹簧可以被布置为使得弹簧的第一纵向端部与壳体的表面邻接,并且其中,弹簧的第二纵向端部与手柄闩锁邻接。弹簧可以被配置为每当手柄闩锁从其锁定位置移位时就被偏置。弹簧的优点是,当手柄置于其固定位置时,手柄布置可以变为自动锁定。这样消除了使用者记住要致动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以将手柄牢固地锁定于壳体上的负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闩锁的面向手柄的表面在朝向固定位置移动时可以相对于手柄移动的方向倾斜。可替代地,当手柄移到已固定位置时面向手柄闩锁的手柄闩锁接纳元件可以替代地相对于与手柄的后侧平行的平面倾斜。可选地,手柄闩锁和手柄闩锁接纳元件均可以具有如前所述的倾斜表面。在手柄移到其固定位置时,该倾斜表面允许手柄使手柄闩锁(当处于闩锁位置时)略微移位,使得手柄可以完全进入固定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闩锁可以包括脊部,该脊部被配置为每当手柄闩锁处于闩锁位置时与壳体的止动边缘邻接。脊部可以从手柄闩锁伸出。脊部可以从手柄闩锁的基座部分伸出。脊部可以具有沿手柄闩锁的本体延伸的基本上长形的形式。脊部可以提供有利于第一致动装置的致动的更合适的本体。脊部还可以提供用于限制手柄闩锁的运动的器件。脊部可以被配置为当手柄闩锁移到其闩锁位置时与壳体的止动边缘接触,从而防止手柄闩锁沿该方向移动超过该位置。脊部可以被配置为当手柄闩锁从其闩锁位置移开时与壳体的止动边缘接触,从而防止手柄闩锁从其锁定位置移开的太远。进一步地,脊部可以被配置为与位于脊部与壳体中间的一些其他元件接触,例如减小摩擦的器件或压力吸收垫料。脊部和止动边缘可以因此限制手柄闩锁的运动范围。这样可以防止手柄闩锁进入其不容易与手柄的手柄闩锁接纳元件接合的位置,从而防止可能损坏手柄闩锁或整个第一闩锁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闩锁被配置为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可旋转地移动。手柄闩锁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手柄闩锁可以被配置为相对于壳体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壳体的可以在移动远离或超过闩锁位置时对手柄闩锁进行限制的止动边缘可以是相同的止动边缘。通过具有可旋转的手柄闩锁,壳体将会需要较少的空间以允许手柄闩锁的全范围运动。因此,与手柄闩锁被配置为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线性移动的情况相比,手柄闩锁可以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这允许壳体具有甚至更紧凑的形状因数。
可替代地,手柄闩锁被配置为可相对于壳体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线性移动。通过具有这种设计,壳体可以具有更平坦的设计,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优选的。可选地,当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时,手柄闩锁可以结合线性运动和旋转运动两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闩锁的脊部沿手柄闩锁的旋转轴线比手柄闩锁的基座部分延伸得更远。这可以改善脊部到达致动装置的通路。通过压在脊部的延伸超过手柄闩锁的基座部分的纵向延伸部的部分上,致动装置可以致动第一锁定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可以设置有壳体凹部,该壳体凹部被配置为当置于固定位置时接纳手柄。通过具有所述凹部,壳体可以在手柄置于所述凹部中时防止手柄被握住。这妨碍了未经许可的触及,使得当手柄处于固定位置时更难以打开。手柄可以包括手柄弹簧,该手柄弹簧被布置为使得一个纵向端部与壳体邻接、并且第二纵向端部与手柄邻接。当手柄置于固定位置时,弹簧可能变得偏置。当第一锁定机构被致动成释放状态而使得手柄与壳体解除固定时,手柄可以经由手柄弹簧被自动推离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可以包括跟部,该跟部被配置为如果手柄被移到壳体凹部中太深,则与壳体凹部中的止动部分邻接。跟部可以被布置在手柄的后侧。跟部可以相对于手柄的延伸部的纵向方向在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延伸。手柄可以移入壳体凹部中的距离可以由跟部和止动部分的组合高度预先确定,该高度是组合的跟部和止动部分沿壳体凹部的深度方向的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装置可以包括致动构件,该致动构件可旋转地布置于壳体上以绕旋转轴线旋转,该致动构件被配置为与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可旋转地接合以将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致动装置可以被配置为经由致动构件仅与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中的一个可旋转地接合。致动装置可以被配置为经由致动构件而与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两者可旋转地接合。致动装置可以被配置为与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两者可旋转地接合、但经由两个单独的致动构件,即第一致动构件和第二致动构件,每个致动构件可旋转地布置于壳体上以分别可旋转地致动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致动构件可以可旋转地布置于壳体上,使得其相应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致动构件可以可旋转地布置于壳体上,使得其相应的旋转轴线平行。致动构件可以可旋转地布置于壳体上,使得其相应的旋转轴线是同轴的。通过具有可旋转的致动构件,可以使壳体更紧凑。致动构件可以是两个均布置在公共旋转轴上的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致动构件可以被布置为彼此之间具有一定轴向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构件可以包括致动部分,该致动部分从致动构件的旋转轴线径向延伸,其中,致动部分被配置为致动第一锁定机构。致动部分有利于将致动构件的角动量传递到第一锁定机构。致动部分可以被配置为旋转成与手柄闩锁的脊部接触。致动部分和手柄闩锁的脊部可以相互有利于将致动构件的角动量传递到手柄闩锁。致动部分可以设置有平坦表面,该平坦表面被配置为当所述手柄闩锁已经旋转到解锁位置时相对于手柄闩锁的脊部滑动。这允许致动构件仅必须沿单个旋转方向旋转以致动第一锁定机构。在已经将第一锁定机构一次致动成释放状态之后,致动构件可以于是旋转一整圈以再次致动第一锁定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构件可以包括一组两个致动部分,这两个致动部分被布置在关于致动构件的旋转轴线的相反侧。这允许致动构件在每次旋转中对第一锁定机构致动两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部分是第一致动部分,并且致动构件还可以包括布置在致动构件上的第二致动部分。第二致动部分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二锁定机构可旋转地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第一致动部分和第二致动部分可以彼此旋转地分开,使得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可以彼此独立地致动。第一致动部分和第二致动部分可以可替代地旋转地彼此联接。致动构件可以包括使第一致动部分与第二致动部分彼此联接的轴。通过这样的布置,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可以通过致动构件及其旋转来致动。第二致动部分可以被布置成沿致动构件的沿轴线D的延伸部距第一致动部分一定轴向距离。第二致动部分可以移动90度以从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位置移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打开状态的位置。可替代地,这种运动可以是180度。第二致动部分可以在锁定状态下防止第二锁定机构被打开,并且由此防止手柄绕轴线A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致动部分可以包括一组两个致动部分,这两个致动部分被布置在关于致动构件的旋转轴线的相反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装置包括与致动构件联接的电动马达。电动马达可以联接到致动构件的一端。电动马达可以通过电池或通过外部电源器件来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布置可以包括与电动马达通信地连接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电动马达。控制面板可以包括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的用于操作致动装置以对第一锁定机构或第二锁定机构或两者进行致动的命令。控制面板可以包括多个按钮。控制面板可以被配置为如果按下了多个按钮的特定顺序,则将操作信号发送到致动装置以致动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中的任一个或两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可以布置于壳体上,使得第三旋转轴线和第一旋转轴线基本上彼此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同时致动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当致动锁定机构时,致动装置可以使致动构件旋转。致动构件的相同旋转运动可以由此同时致动全部锁定机构。这种布置可以有效地使手柄能够打开门闩。在使第二锁定机构移到释放状态从而使得门闩能够运动的同时,可以使第一锁定机构移到释放状态,从而能够使得手柄在第一方向上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布置可以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被配置为指示手柄布置的第一锁定机构是处于锁定状态还是未锁定状态。手柄布置可以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被配置为指示第二锁定机构是处于锁定状态还是未锁定状态。手柄布置可以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被配置为指示手柄布置的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分别处于锁定状态还是未锁定状态。显示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指示手柄布置的两步锁定/开锁,其中,这两个步骤指示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或开锁以及第二锁定机构的开锁。显示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来简单地指示布置有手柄布置的门是可打开的或是锁定的。
显示单元可以是分段显示器。分段显示器可以是七段式显示器。分段显示器可以是九段式显示器。分段显示器可以是十四段式显示器。分段显示器可以是十六段式显示器。显示单元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显示单元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显示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显示出指示手柄布置是锁定的还是未锁定的文本。指示手柄布置是锁定的还是未锁定的文本可以包含单词“打开”、“关闭”、“锁定”、“未锁定”或其同义词。显示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显示出指示手柄布置是锁定的还是未锁定的不同颜色。用于指示手柄布置是锁定的还是未锁定的颜色可以分别是红色和绿色。
进一步地,手柄布置可以包括用于确定第一锁定机构和/或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开锁状态的器件。所述用于确定第一锁定机构和/或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开锁状态的器件可以包括锁定/开锁状态检测器,其被配置为检测第一锁定机构和/或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开锁状态。锁定/开锁状态检测器可以包括距离测量装置,其被配置为测量距锁定机构的可移动部的距离。手柄布置的电子设备可以被配置为能够确定距锁定机构的可移动部的测量距离的偏差。手柄布置的电子设备可以被编程以使得指示手柄布置是锁定的或是未锁定的指示是基于距锁定机构的可移动部的测量距离的偏差是否超过阈值。阈值可以对应于由于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未锁定状态之间的改变而引起的距离的预期改变。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的立体图;
图2a-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的侧视图;
图3a-3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的截面侧视图;
图5a-5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的立体图;
图6a-6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的一系列部件的立体图;
图7a-7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的一系列部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对本发明进行更充分地描述,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披露将是全面且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同样的编号表示同样的元件。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披露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示例,并且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这些术语仅以一般性和描述性意义使用而不是用于限制的目的,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范围。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了用于布置于可相对于门框210打开的门200上的手柄布置100。手柄布置100包括具有中空内部的壳体10以及可相对于壳体10绕第一旋转轴线A旋转的手柄20。手柄20被配置为联接到门闩240,该门闩在闩锁位置与门框210接合以防止门200被打开,并且其中,手柄20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A的旋转使门闩240移入或移出闩锁位置。此外,手柄20可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10绕第二旋转轴线B旋转,在该固定位置,手柄20被锁定于壳体10上,在释放位置,手柄20可相对于壳体10旋转。当被释放时,手柄20可相对于壳体10绕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两者旋转。手柄布置100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60,该第一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下将手柄20锁定在固定位置,并且在释放状态下允许手柄移到释放位置。手柄布置100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80,该第二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下防止门闩240从闩锁位置运动,并且在释放状态下允许门闩从闩锁位置运动。此外,手柄布置100包括致动装置70,该致动装置被配置为将第一锁定机构60致动成释放状态,其中,致动装置70还被配置为将第二锁定机构80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
现在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100。在图1a中,展示了当手柄20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见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100。在图1b中,展示了当手柄20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见的图1a所展示的手柄布置100。手柄布置100包括联接元件50,该联接元件可旋转地布置于壳体10上,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壳体10绕第一旋转轴线A旋转。手柄20可旋转地布置于联接元件50上,并且被配置为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相对于联接元件50绕第二旋转轴线B旋转,在该固定位置,手柄20定位在壳体10的壳体凹部11中并且固定于壳体10上,在该释放位置,手柄20已经从壳体凹部11中移出并且可经由联接元件50相对于壳体10绕第一旋转轴线A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设置有控制面板40。控制面板40布置在壳体10的前侧。控制面板40通信地连接到致动装置70。控制面板40被配置为控制致动装置70。控制面板40包括多个按钮40a。这些按钮被配置为由使用者按下以控制致动装置70。手柄布置100还包括布置在壳体10内部中的电子电路。电子电路被配置为将控制信号从控制面板40中继到致动装置70。手柄布置100包括至少一个电池90。电池90布置在实用容器30中,该实用容器布置在壳体10的后侧上。电池90电连接到手柄布置100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电池90被配置为向手柄布置100的电子部件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设置有显示单元41。如图1a、图1b、图2a、图2b所示,显示单元41布置在壳体10的顶侧。显示单元41通信地连接到致动装置70。显示单元41被配置为指示布置有手柄布置100的门200是可打开的还是锁定的。显示单元41被配置为通过颜色来指示门200是可打开的还是锁定的,优选地,绿色和红色分别指示门200是可打开的和锁定的。可替代地,显示单元41被配置为通过文本来指示门是可打开的还是锁定的。指示手柄布置是锁定的还是未锁定的文本可以包含单词“打开”、“关闭”、“锁定”、“未锁定”或其同义词。
在图2a、图2b中,从侧面展示了分别是手柄20处于固定位置和释放位置时的图1a所展示的手柄布置100。联接元件50布置于壳体10上,使得联接部分55突出穿过壳体10的后侧,该侧旨在当手柄布置100布置于门200上时面向该门。联接元件50和联接部分55彼此联接,使得当联接元件50绕第二旋转轴线B旋转时,联接部分55绕第二旋转轴线B旋转相同的角度。
进一步地,手柄布置100被配置为牢固地布置于可打开的门、窗或类似物上。可以使用紧固器件15a、15b将手柄布置100牢固地布置于所述可打开的门、窗或类似物上。这些紧固器件15a、15b可以是带螺纹的螺钉,如图1a-2b和图4所示。
进一步地,手柄布置1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布置在手柄20上的手柄闩锁接纳元件21、以及止动元件22。这些将稍后参考图4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在图3a-3d中,手柄布置100被示出为布置于门200上,其中,所述门200分别相对于门框210处于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图3a、图3c示出了布置在关闭的门上的手柄布置100,而图3b、图3d示出了布置在打开的门上的手柄布置100。具体地,图3c、图3d分别展示了在图3a、图3b中的由X和Y标记的区域。联接部分55被配置为与门200的门闩240联接,该门闩240可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门200移动,在该闩锁位置,门闩240防止关闭的门被打开,并且在解锁位置,门200可相对于门框210移动。通过使联接元件50相对于壳体10绕第一旋转轴线A旋转,门闩240可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该闩锁位置,其与闩锁接纳元件230接合。通过使手柄20从壳体10释放并使其移到释放位置,手柄20可以进一步绕第一旋转轴线A旋转以使门闩240移到解锁位置。然后,门200可以可旋转地打开,该门200经由铰链220可旋转地布置于门框210上。
参考图4,更详细地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锁定机构60。图4示出了从侧面所见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100的截面视图。第一锁定机构60包括可旋转地布置于壳体10上的手柄闩锁61,该手柄闩锁61可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10绕第三旋转轴线C旋转,在该闩锁位置,手柄闩锁61被配置为与手柄20的手柄闩锁接纳元件21接合,在解锁位置,手柄闩锁61被配置为与手柄20脱离接合,使得手柄20可以相对于联接元件50和壳体10自由旋转。
手柄闩锁61包括可移动地联接到壳体的基座部分以及从基座部分伸出的闩锁部分,从而在基座部分与闩锁部分之间形成间隙,其中,闩锁接纳元件21被配置为当手柄20移到其固定位置时使其定位在所述间隙中。手柄闩锁61还包括脊部62,该脊部被配置为当手柄闩锁61旋转到其闩锁位置时与壳体10的止动边缘13邻接。脊部62和止动边缘13一起防止手柄闩锁61在从解锁位置到闩锁位置的方向上旋转超过其闩锁位置。由此,防止了手柄闩锁61进入当手柄20移到其固定位置时不能与闩锁接纳元件21接合的位置。止动边缘13还被配置为通过与相对于手柄闩锁61的接合侧的手柄闩锁61的相反侧抵接,当在远离闩锁位置到解锁位置的相反方向上旋转时,限制手柄闩锁61绕第三旋转轴线C的旋转范围。因此,由止动边缘13的形状和位置结合脊部62来限定手柄闩锁61的整个旋转范围。
手柄20的闩锁接纳元件21设置有面向壳体10的壳体凹部11的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相对于基本上与手柄20的后侧平行的平面倾斜。在手柄20移到其固定位置时,该倾斜表面允许手柄20使手柄闩锁61(当处于闩锁位置时)略微移位,使得手柄20可以完全进入固定位置。
此外,第一锁定机构60的手柄闩锁61设置有在处于闩锁位置时基本上面向手柄20的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当所述手柄闩锁61处于闩锁位置时相对于手柄与手柄闩锁61接触的方向倾斜。如果手柄闩锁61处于闩锁位置,则该倾斜表面允许手柄闩锁61在手柄20移到其固定位置时自身略微移位,使得手柄20可以完全进入固定位置。
通过具有这些倾斜表面,即手柄闩锁61上的一个倾斜表面以及闩锁接纳元件21上的一个倾斜表面,有利于致动手柄闩锁61的位移,使得手柄20可以更容易地移到其固定位置。
第一锁定机构60还包括弹簧65。弹簧65被配置为使手柄闩锁61朝向其闩锁位置偏置。进一步地,弹簧65允许当手柄20移到其固定位置时将手柄20自动锁定于壳体10上,因为手柄闩锁61被偏置以移到其闩锁位置,使得其与闩锁接纳元件21接合。分别与手柄闩锁61上和手柄20的闩锁接纳元件21上的所述(多个)倾斜表面结合,弹簧65允许手柄20在被推到固定位置时自动地固定于壳体10上。当将手柄20推向壳体10时,手柄闩锁61和闩锁接纳元件21的倾斜表面接触,并且手柄闩锁61随着手柄20移到合适的位置而可旋转地移位,在该位置,手柄闩锁61可以与闩锁接纳元件21接合,并且偏置的弹簧65推动手柄闩锁61以与闩锁接纳元件21接合。
手柄布置100的壳体10包括止动部分12,该止动部分被配置为防止手柄20移入壳体凹部11中过深。如果使止动部分12相对于手柄20的固定位置更深地移入壳体凹部11中,则该止动部分与手柄20抵接,从而防止其进一步移入壳体凹部11中。这阻碍了手柄20的闩锁接纳元件21意外地损坏第一锁定机构60。
此外,手柄20包括跟部22,该跟部被配置为如果手柄20移入壳体凹部11中过深,则与止动部分12抵接。手柄20可以移入壳体凹部11中的距离是由跟部22和止动部分12的组合高度预先确定的,该高度是组合的跟部22和止动部分12沿壳体凹部11的深度方向的延伸。跟部22和止动部分12在其相互接触界面处各自具有平坦表面。这允许邻接界面的面积增加,使得更优选地对使手柄20移入壳体凹部11中而产生的力进行分配。进一步地,其防止第一锁定机构60通过闩锁接纳元件21而暴露于不期望的力。
手柄布置100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布置在手柄20与壳体10中间的手柄弹簧25。如图1b所示,手柄弹簧25的一端附接到手柄20,其中,相反端被配置为当手柄20移动至其固定位置时与壳体10的壳体凹部11的底部抵接。手柄弹簧25绕心轴旋转,通过该心轴将手柄20布置于联接元件50上。弹簧的使心轴旋转的部分(回转部分)可以包括多个弹簧匝。手柄弹簧25的一端从手柄弹簧25的回转部分伸出并且被配置为与手柄20邻接。手柄弹簧25的相反端也从回转部分伸出,并且基本上是L形的。手柄弹簧25的L形部分被配置为当手柄20移到其固定位置时与壳体10的壳体凹部11的底部邻接。当手柄20移到其固定位置时,手柄弹簧25与壳体10的壳体凹部11的底部邻接。由于相反的手柄弹簧端已经与手柄邻接,弹簧被偏置并且在手柄上施加力以从壳体10的壳体凹部11移开。
手柄布置100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布置在联接元件50与联接部分55中间的预偏置的联接元件弹簧51,使得联接元件50相对于联接部分在朝向面向前侧的方向上被推动。联接元件弹簧51有利于联接元件50相对于壳体10绕第一旋转轴线A旋转。
参考图5a-c,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致动装置70。在图5a中,当壳体10的前部部分已经移除时可以看到手柄布置100,从而更清楚地示出一系列内部部件。进一步地,当手柄处于已释放状态时,可以看到手柄布置100。在图5b、图5c中,示出了图5a的由圆圈Q围成的区域。在图5b中,第一锁定机构60的手柄闩锁61处于锁定位置,而在图5c中,第一锁定机构60的手柄闩锁61从锁定位置移开。在图5c中,手柄闩锁61已经相对于壳体10绕第三旋转轴线C旋转远离图5b中示出的其锁定位置。
致动装置70包括致动构件72。致动构件72被配置为相对于壳体10绕第四旋转轴线D旋转。致动装置70被布置为与第一锁定机构60紧邻,使得致动构件72可以与第一锁定机构60接合。致动构件72包括第一组致动部分72a、72b,这组致动部分以相对于轴71的径向偏移固定地设置在轴71上。当致动构件72相对于壳体10绕第四旋转轴线D旋转时,第一组致动部分72a、72b中的一个旋转,使得其与第一锁定机构60的手柄闩锁61的脊部62接触,通过该接触,手柄闩锁61被致动成绕第三旋转轴线C旋转。因此,可以经由致动装置70将第一锁定机构致动成锁定状态或开锁状态,使得手柄20分别固定于壳体10上或从该壳体释放。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构件72可以包括轴71,如在图5b-5c中可见。
进一步地,当第一组致动部分72a、72b中的任何一个与脊部62接合时,这组致动部分中的一个致动部分被配置为推到脊部62上,使得手柄闩锁61绕第三旋转轴线C旋转。当致动构件72绕第四旋转轴线D连续旋转时,手柄闩锁61旋转到解锁位置,在该位置,手柄可以从手柄释放。致动装置70可以被配置为当第一锁定机构进入该释放状态时自动停止对第一锁定机构的任何进一步的致动。致动装置70可以进一步被操作而使得致动构件72进一步旋转。结果,致动部分72a、72b被迫进一步推到脊部62上。然而,通过将脊部62和致动部分72a、72b被相互配置为使得彼此相对地滑动而使得致动部分72a、72b移动经过脊部62而使得没有致动部分72a、72b与闩锁的脊部62接合,可以禁止手柄闩锁61的任何进一步的旋转。由于现在被偏置的弹簧65,推到手柄闩锁61上并使其移回到其闩锁位置。
第一组致动部分72a、72b被相互布置在致动构件72的相反侧。这允许致动装置70在致动构件72的每次旋转中对第一锁定机构60致动两次。
进一步地,第一组致动部分72a、72b被布置在致动构件72的圆柱形基座部分73上,在该基座部分上布置有第一组致动部分72a、72b的至少第一致动部分72a、72b。圆柱形基座部分73被配置为向所述致动部分72a、72b提供支撑。此外,所述致动部分72a、72b沿圆柱形基座部分的面延伸,使得其延伸方向相对于从致动构件72指向圆柱形基座部分73上的每个径向位置的径向方向成一定角度。
进一步地,致动构件72包括圆柱74,该圆柱与基座部分73同轴地布置并且可相对于壳体绕第四旋转轴线D旋转。圆柱74配置有沿圆柱74的周向侧布置的多个凹部。手柄布置100包括距离测量装置。距离测量装置布置在壳体10的内部。距离测量装置被配置为测量距圆柱表面的距离。手柄布置100的电子设备被配置为能够确定距圆柱74的测量距离的偏差。当将距离测量装置对准圆柱74的凹部时,会发生这种偏差,从而导致测量距离偏离了所测得的距弯曲的圆柱表面的距离。通过圆柱上布置的呈特定图案的多个凹部,手柄布置100的电子设备能够确定圆柱的旋转取向并通过它来确定致动构件72的旋转取向。配备有该信息,电子设备可以确定为具有特定的取向而需要致动构件72绕第四旋转轴线D旋转多少。
进一步地,致动装置70包括电动马达75,该电动马达相对于致动构件72同轴布置并且被配置为对致动构件72绕第四旋转轴线D的旋转进行致动。电动马达75与圆柱74同轴布置。
在图6a、图6b中,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布置100。在两个不同的立体图中示出了手柄布置100,在这些视图中仅展示了在组装在壳体10中时的手柄20、联接元件50、第一锁定机构60、第二锁定机构80以及致动装置70。
第二锁定机构80尤其在图6b中示出。第二锁定机构80包括一组第二致动部分82a、82b,这组第二致动部分被配置为在关于间隙57的相反侧与设置在联接元件50上的凹部53a、53b接合,该间隙沿联接元件50绕第一旋转轴线A的圆周方向延伸。第二致动部分82a、82b布置在致动构件72上、在致动构件72的相反侧,并且所述致动部分82a、82b中的每一个都相对于致动构件72基本上在相反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二致动部分82a、82b的形状基本上相似。凹部53a、53b各自被配置为紧密地接纳第二致动部分82a、82b。通过使致动构件72绕第四旋转轴线D旋转,第二致动部分82a、82b可以移入和移出凹部53a、53b。当第二致动部分82a、82b置于凹部53a、53b中时,防止了手柄20绕第一旋转轴线A旋转。当第二致动部分82a、82b没有置于凹部53a、53b中、但是置于间隙57内时,允许手柄20绕第一旋转轴线A旋转。间隙57的宽度沿与第四旋转轴线D平行的方向的尺寸与所述致动部分82a、82b的宽度基本上相同。第二致动部分82a、82b可以方便地绕第四旋转轴线D旋转离开凹部53a、53b,以完全置于间隙57内,使得它们不经由凹部53a、53b与联接元件50接合。因此,当第二锁定机构80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二致动部分82a、82b与凹部53a、53b接合,并且当第二锁定机构80处于释放状态时,所述第二致动部分82a、82b各自移出凹部53a、53b。通过使致动构件72基本上旋转90度,第二致动部分82a、82b可以从间隙57移入凹部53a、53b中,反之亦然。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60和第二锁定机构80均联接到致动构件72。通过使致动构件72绕第四旋转轴线D旋转,第一锁定机构60和第二锁定机构80被同时致动。第一致动部分72a、72b和第二致动部分82a、82b可以相互布置在致动构件72上,使得第一锁定机构60和第二锁定机构80在致动构件72的不同旋转取向上处于相对应的释放状态。作为示例,假设第一锁定机构60和第二锁定机构80各自处于相应的锁定状态,则控制致动装置70,使得致动构件72绕第四旋转轴线D旋转并且致动第一锁定机构60在第二锁定机构80进入其相对应的释放状态之前进入释放状态。
在图7a、图7b中,从侧面观察示出了图6a、图6b中所展示的这组部件。图7a展示了当手柄10处于固定位置时的这组部件。图7b展示了当手柄10已经从第一锁定机构60释放并且已经从其固定位置略微移位时的这组部件。图7a、图7b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致动构件72如何通过绕第四旋转轴线D旋转而经由致动部分72a与手柄闩锁61的脊部62接触。因此,手柄闩锁61绕第三旋转轴线C旋转,这使手柄闩锁61从手柄20的手柄闩锁接纳元件21移开,从而允许手柄20绕第二旋转轴线B从已固定位置旋转到释放位置,在该释放位置,手柄20可围绕第一旋转轴线A旋转。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披露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示例,并且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这些术语仅以一般性和描述性意义使用而不是用于限制的目的,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布置于门(200)上的手柄布置(100),该门设置有门闩(240),该门闩在闩锁位置与门框(210)接合以防止该门(200)被打开,该手柄布置包括:
具有中空内部的壳体(10);
能沿第一方向相对于该壳体(10)移动的手柄(20),该手柄被配置为当该手柄布置(100)在使用时联接到该门闩(240),其中,该手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使该门闩移入或移出该闩锁位置;
其中,该手柄(20)能沿第二方向相对于该壳体(10)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该固定位置,该手柄被锁定于该壳体上,在该释放位置,该手柄能关于该第一方向相对于该壳体移动;
其特征在于,该手柄布置(100)还包括:
第一锁定机构(60),该第一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下将该手柄(20)锁定在该固定位置,并且在释放状态下允许该手柄移到该释放位置,
第二锁定机构(80),该第二锁定机构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下防止该手柄(20)沿该第一方向运动,并且在释放状态下允许该手柄沿该第一方向运动以在使用时使该门闩(240)移入或移出该闩锁位置;以及
致动装置(70),该致动装置被配置为将该第一锁定机构(60)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
其中,该致动装置(70)还被配置为将该第二锁定机构(80)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第一锁定机构(60)包括能相对于壳体(10)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手柄闩锁(61),在该闩锁位置,该手柄闩锁与该手柄(20)的闩锁接纳元件(21)接合,从而将该手柄锁定在其固定位置,在该解锁位置,该手柄闩锁从该手柄上释放,其中,该手柄闩锁(61)的运动由该致动装置(70)致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手柄闩锁(61)包括可移动地联接到该壳体的基座部分以及从该基座部分伸出的闩锁部分,从而在该基座部分与该闩锁部分之间形成间隙,其中,该手柄(20)的闩锁接纳元件(21)被配置为当该手柄移到其固定位置时位于所述间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第一锁定机构(60)包括弹簧(65),该弹簧被配置为使该手柄闩锁(61)朝向该闩锁位置偏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手柄闩锁(61)的面向该手柄(20)的表面在朝向该固定位置移动时相对于该手柄移动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手柄闩锁(61)包括脊部(62),该脊部被配置为每当该手柄闩锁处于该闩锁位置时与该壳体(10)的止动边缘(13)邻接。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手柄闩锁(61)被配置为在该闩锁位置与该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该壳体(10)可旋转地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手柄闩锁(61)的脊部(62)沿该手柄闩锁的旋转轴线比该手柄闩锁的基座部分(63)延伸得更远。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致动装置(70)包括致动构件(72),该致动构件可旋转地布置于该壳体(10)上以绕旋转轴线(D)旋转,该致动构件被配置为与该第一锁定机构和该第二锁定机构(60,80)中的至少一个可旋转地接合以将该第一锁定机构和该第二锁定机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致动成锁定状态或释放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致动构件(72)包括致动部分(72a,72b),该致动部分从该致动构件的旋转轴线(D)径向延伸,其中,该致动部分被配置为致动该第一锁定机构(6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致动构件(72)包括第一组两个致动部分(72a,72b),这两个致动部分被布置在关于该致动构件的旋转轴线(D)的相反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所述致动部分(72a,72b)是第一致动部分,并且该致动构件(72)还包括被布置在该致动构件上的第二致动部分(82a,82b),该第二致动部分(82a,82b)被配置为可旋转地致动该第二锁定机构(80)。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致动装置(70)包括与该致动构件(72)联接的电动马达(7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手柄布置(100)包括与该电动马达(75)通信地连接的控制面板(40),该控制面板被配置为控制该电动马达。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布置,其中,该致动装置(70)被配置为同时致动该第一锁定机构(60)和该第二锁定机构(80)。
CN201980056100.7A 2018-09-25 2019-08-22 具有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摆动手柄布置 Active CN112888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96415.6A EP3628802B1 (en) 2018-09-25 2018-09-25 Swing handle arrangement with first and second locking mechanisms
EP18196415.6 2018-09-25
PCT/EP2019/072492 WO2020064233A1 (en) 2018-09-25 2019-08-22 Swing handle arrangement with first and second locking mechanis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8830A true CN112888830A (zh) 2021-06-01
CN112888830B CN112888830B (zh) 2022-04-01

Family

ID=63683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6100.7A Active CN112888830B (zh) 2018-09-25 2019-08-22 具有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摆动手柄布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34121A1 (zh)
EP (1) EP3628802B1 (zh)
CN (1) CN112888830B (zh)
BR (1) BR112021003394A2 (zh)
CA (1) CA3112854A1 (zh)
PL (1) PL3628802T3 (zh)
WO (1) WO20200642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546679T3 (pl) * 2018-03-26 2021-08-30 Industrilås I Nässjö Aktiebolag Mechanizm blokujący układu klamki
FI130398B (fi) * 2022-05-23 2023-08-11 Abloy Oy Kääntökahvajärjestely lukitustoiminnalla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0779A (en) * 1982-07-16 1985-04-16 Adams Rite Products, Inc. Aircraft door lock actuating mechanism
US4835998A (en) * 1988-05-23 1989-06-06 Chicago Lock Company Removable handle for T-handle lock assembly
WO1999031338A1 (de) * 1997-12-15 1999-06-24 Dieter Ramsauer Schwenkhebelverschluss für die tür, seitenwand oder dgl. eines schaltschrankes, einer maschinenverkleidung oder ähnlichem
TW400872U (en) * 1999-10-29 2000-08-01 Guo Yung Chang Improved structure of single key safety door lock
CN2389977Y (zh) * 1999-08-04 2000-08-02 煊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
US20030024285A1 (en) * 2001-06-08 2003-02-06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Door locking handle assembly with built-in combination lock
CN101608517A (zh) * 2009-07-09 2009-12-23 艾永明 一种电子门锁
CN101915029A (zh) * 2010-07-12 2010-12-15 王亚运 一种锁出控制机构以及具有该机构的联环门锁
CN101929271A (zh) * 2009-06-25 2010-12-29 米加尔德制造业有限公司 滑动门的把手和闩
DE202010006881U1 (de) * 2010-05-17 2011-10-19 Dirak Dieter Ramsauer Konstruktionselemente Gmbh Verriegelbarer Betätigungshebel (mit dreifachem Schließkreis)
CN202401849U (zh) * 2012-01-17 2012-08-29 魏广强 一种改进型的远程控制把手门锁
CN103132809A (zh) * 2011-11-29 2013-06-05 阿萨阿布洛伊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CN103510771A (zh) * 2012-06-28 2014-01-15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CN204060207U (zh) * 2014-09-15 2014-12-3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开闭所及其门锁
CN104453484A (zh) * 2013-09-23 2015-03-25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滑动门的遥控机构
CN205206529U (zh) * 2014-12-05 2016-05-04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门和用于车门的闩锁组件
CN106121390A (zh) * 2016-08-30 2016-11-16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室内防开启、快开快锁逃生功能的新型锁体
CN205713557U (zh) * 2015-04-03 2016-11-2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闩锁系统以及车辆门闩锁组件
CN106415170A (zh) * 2014-03-11 2017-02-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6437334A (zh) * 2016-11-07 2017-02-22 宁波市振兴锁业有限公司 锁具的执行机构以及自动上锁的锁具
CN107762290A (zh) * 2016-08-17 2018-03-06 北京天乐泰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滑槽可移动销轴的手动解锁装置
CN108179928A (zh) * 2017-05-28 2018-06-19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门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4281A (en) * 1977-08-08 1979-01-16 The Eastern Company Cam-type door lock with recessed handle
EP0261266B1 (de) 1986-09-25 1990-08-22 Dieter Ramsauer Schwenkhebelstangenverschluss
JPH06264656A (ja) * 1993-03-16 1994-09-20 Takigen Seizo Kk 引出し回転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US5338236A (en) * 1993-04-29 1994-08-16 Outboard Marine Corporation Latch mechanism for outboard motor cowl assembly
US10184268B2 (en) * 2016-02-23 2019-01-22 Fath, Inc. Security swing handle assembly
US9890556B2 (en) * 2016-06-07 2018-02-13 Fath, Inc. Lever action security handle
US20180347243A1 (en) * 2017-05-31 2018-12-06 Safecorp Financial Services Pty Ltd Double door latch and lock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0779A (en) * 1982-07-16 1985-04-16 Adams Rite Products, Inc. Aircraft door lock actuating mechanism
US4835998A (en) * 1988-05-23 1989-06-06 Chicago Lock Company Removable handle for T-handle lock assembly
WO1999031338A1 (de) * 1997-12-15 1999-06-24 Dieter Ramsauer Schwenkhebelverschluss für die tür, seitenwand oder dgl. eines schaltschrankes, einer maschinenverkleidung oder ähnlichem
CN2389977Y (zh) * 1999-08-04 2000-08-02 煊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
TW400872U (en) * 1999-10-29 2000-08-01 Guo Yung Chang Improved structure of single key safety door lock
US20030024285A1 (en) * 2001-06-08 2003-02-06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Door locking handle assembly with built-in combination lock
CN101929271A (zh) * 2009-06-25 2010-12-29 米加尔德制造业有限公司 滑动门的把手和闩
CN101608517A (zh) * 2009-07-09 2009-12-23 艾永明 一种电子门锁
DE202010006881U1 (de) * 2010-05-17 2011-10-19 Dirak Dieter Ramsauer Konstruktionselemente Gmbh Verriegelbarer Betätigungshebel (mit dreifachem Schließkreis)
CN101915029A (zh) * 2010-07-12 2010-12-15 王亚运 一种锁出控制机构以及具有该机构的联环门锁
CN103132809A (zh) * 2011-11-29 2013-06-05 阿萨阿布洛伊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CN202401849U (zh) * 2012-01-17 2012-08-29 魏广强 一种改进型的远程控制把手门锁
CN103510771A (zh) * 2012-06-28 2014-01-15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CN104453484A (zh) * 2013-09-23 2015-03-25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滑动门的遥控机构
CN106415170A (zh) * 2014-03-11 2017-02-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204060207U (zh) * 2014-09-15 2014-12-3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开闭所及其门锁
CN205206529U (zh) * 2014-12-05 2016-05-04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门和用于车门的闩锁组件
CN205713557U (zh) * 2015-04-03 2016-11-2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闩锁系统以及车辆门闩锁组件
CN107762290A (zh) * 2016-08-17 2018-03-06 北京天乐泰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滑槽可移动销轴的手动解锁装置
CN106121390A (zh) * 2016-08-30 2016-11-16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室内防开启、快开快锁逃生功能的新型锁体
CN106437334A (zh) * 2016-11-07 2017-02-22 宁波市振兴锁业有限公司 锁具的执行机构以及自动上锁的锁具
CN108179928A (zh) * 2017-05-28 2018-06-19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门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28802A1 (en) 2020-04-01
CN112888830B (zh) 2022-04-01
CA3112854A1 (en) 2020-04-02
US20220034121A1 (en) 2022-02-03
PL3628802T3 (pl) 2021-11-29
EP3628802B1 (en) 2021-06-02
BR112021003394A2 (pt) 2021-05-18
WO2020064233A1 (en)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4592B2 (en) Sensor assemblies for locks
US5887467A (en) Pawl & solenoid locking mechanism
US20120011903A1 (en) Dual-lock type padlock having double reminding function
CN112888830B (zh) 具有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摆动手柄布置
US20100052339A1 (en) Locker structure
US8199011B2 (en) Lock with electric locking function
US6568231B1 (en) Lock structure for bathroom use
EP3918161B1 (en) Motorized trim
US20220403679A1 (en) Smart Lock
KR101895216B1 (ko) 도어록용 모티스
US5540066A (en) Bilateral-type door locking handle assembly
CN114450460B (zh) 闩锁组件
US4481796A (en) Mortise lock provided with bolt and latch
KR101383289B1 (ko) 푸쉬-풀 구조의 도어락의 내부 강제잠금 구조체
KR101524775B1 (ko) 다중 래치 통합 배치형 멀티 록 장치 및 설치 방향 선택장치
CN115110840A (zh) 锁体结构及无钥匙门锁
KR102235458B1 (ko) 손잡이 조립체 및 창호용 잠금장치
JP3060832U (ja) 引き違い窓のロック装置
GB2226359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ockable handle assemblies
JP7179361B2 (ja)
KR102237080B1 (ko) 손잡이 조립체 및 창호용 잠금장치
KR102575824B1 (ko) 도어락 모티스
KR102599729B1 (ko) 도어락 모티스
US20040217599A1 (en) Handle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a pivotal door of a vehicle
CA2603172C (en) Door lo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