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7038A - 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7038A
CN112887038A CN202110479243.8A CN202110479243A CN112887038A CN 112887038 A CN112887038 A CN 112887038A CN 202110479243 A CN202110479243 A CN 202110479243A CN 112887038 A CN112887038 A CN 112887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alibration
controlling
calibrating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92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贵
傅天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o Beam (china)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to Beam (chin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to Beam (china) Inc filed Critical Alto Beam (china)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4792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70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7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0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其中,第一设备为测试设备,第二设备为待测试设备;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用于表征第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线通信设备需要经过筛选后进行校准,且校准过程复杂,导致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生产无线通信设备时,会有一定概率出现无线通信设备工作不正常,因此需要在无线通信设备出厂之后,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筛选,将坏的设备筛选出来,需要说明的是,筛选的时间以及筛选的复杂程度直接会影响无线通信设备的最终成本。
无线通信设备对射频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其发射功率要满足一定的频谱规范,为了使无线通信设备的射频性能可以达到要求,可以利用昂贵的,精度高的元器件进行制造。但是,目前,无线设备生产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成本便宜的元器件,并通过校准来使无线通信设备达到高性能,即,校准也会成为研发生产无线通信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由于校准的前提是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测试,而现有的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测试的方法采用的是使用射频参数测试仪直接进行闭环测试,其在测试的过程中要使用一台射频参数测试仪器,并在测试前要保证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测试软件与射频测试仪器版本匹配,关于该射频测试仪器需要耗费大量的研发时间和调试时间,增加了测试成本,也即增加了校准成本。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简明高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线通信设备需要经过筛选后进行校准,且校准过程复杂,导致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其中,第一设备为测试设备,第二设备为待测试设备;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用于表征第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可选地,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控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包;控制第一设备对第一测试包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发送第一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控制第二设备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对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可选地,发送性能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发射功率、发射误差矢量幅度、发射频偏、发射相位幅度、发射直流。
可选地,发送第一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包括:基于预设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或,对第一检测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数据包,并基于预设通信方式将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设备。
可选地,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控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测试包;控制第一设备对第二测试包进行检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并发送第二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控制第二设备基于第二检测结果对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可选地,接收性能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接收灵敏度、接收功率、接收误差矢量幅度、接收频偏、接收相位幅度、接收直流。
可选地,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和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和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控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测试包;控制第一设备检测第三测试包中的目标参数,得到第三检测结果;控制第一设备对第三检测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第二数据包至第二设备;控制第二设备检测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参数,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一参数;控制第二设备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第二参数,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二参数;基于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可选地,第二设备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线芯片、蓝牙芯片、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基带芯片。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三设备为第一设备,其中,第三设备为第二设备中工作状态正常的设备;或,可选地,第一设备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线芯片、蓝牙芯片、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基带芯片。
可选地,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包括:基于射频线缆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或,基于天线间耦合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
可选地,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在校准结果为校准失败的情况下,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异常;其中,工作状态异常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频偏异常、发包状态异常、直流异常、接收状态异常;在校准结果为校准正常的情况下,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校准值;将校准值存储至内存空间。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目标设备调整衰减器的衰减值;基于衰减值控制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功率;其中,第一设备的第一端连接衰减器的第一端,第二设备的第一端连接衰减器的第二端,第一设备的第二端连接目标设备的第一端,第二设备的第二端连接目标设备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其中,第一设备为测试设备,第二设备为待测试设备;校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用于表征第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
首先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然后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然后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了测试设备直接对待测试设备进行测试校准,相对于相关技术中还需要对待测设备进行筛选,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好设备和坏设备筛选之后再进行校准,导致校准的步骤复杂,本方案可以省去筛选的过程,仅对设备进行校准,校准成功的说明设备是正常,校准失败说明设备是损坏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线通信设备需要经过筛选后进行校准,且校准过程复杂,导致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试设备与待测试设备进行连接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试设备需要计算机,但是待测试设备不需要计算机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试设备不需要计算机,但是待测试设备需要计算机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试设备和待测设备都需要计算机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试设备和待测设备都不需要计算机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校准射频线缆损耗值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发送校准测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接收校准测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对发送和接收进行校准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
其中,第一设备为测试设备,第二设备为待测试设备。
上述的第一设备可以为Golden(测试)设备;上述的第二设备可以为DUT(deviceunder test,待测试)设备。
上述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无线芯片、蓝牙芯片、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基带芯片,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待测试设备中可以是硬件模组或者其他没有软件系统的无线通信设备,这种待测试设备需要再连接一个计算机通过串口控制待测试设备接收和发送数据;待测试设备还可以是自身携带有测试程序的系统,此类型的待测试设备不需要额外连接计算机,只需要在待测试设备自身携带的测试程序中写好自动测试的程序即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测试设备可以是传统的标准射频仪器,还可以是经过校准的待测试设备,相对于传统的标准射频仪器,可以大大的减少成本。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待测试设备放置在测试底板中,将测试底板的RF口(射频,Radio Frequency)与测试使用的射频线缆一端进行连接,将射频线缆的另一端与测试设备的一端连接。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射频线缆的另一端与衰减器一端进行连接,将衰减器的另一端与测试设备的一端进行连接,通过连接衰减器可以降低待测试设备的发射功率,避免待测试设备的发射功率过大对测试设备造成损害。
步骤S104,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测试设备对待测试设备的发送性能进行测试校准;具体的,可以控制待测试设备发送数据包,测试设备接收该数据包并对该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把分析结果反馈至待测试设备,以便待测试设备根据该分析结果进行校准之后,待测试设备能够将校准结果通过数据包的形式发送至测试设备,若测试设备没有接收到数据包,则说明待测试设备校准失败;若测试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但是数据包中的各项值未在校准范围内,也说明该待测试设备校准失败;若测试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且数据包中的各项值在校准范围内,则说明该待测设备校准成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测试设备对待测试设备的接收性能进行测试校准,具体的,可以控制测试设备启动发包测试,待测试设备接收测试设备所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中所记载的各项值来进行校准。若待测设备没有接收到测试设备发过来的数据包,则说明待测试设备校准失败;若待测试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但是数据包中的各项值未在校准范围内,也说明该待测试设备校准失败;若待测试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且数据包中的各项值在校准范围内,则说明该待测设备校准成功。
若测试设备对该数据包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的结果反馈至待测试设备,以便待测试设备根据根据该分析结果进行校准之后,待测试设备将校准结果通过数据包的形式发送至测试设备,若测试设备没有接收到数据包,则说明待测试设备校准失败;若测试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但是数据包中的各项值未在校准范围内,也说明该待测试设备校准失败;若测试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且数据包中的各项值在校准范围内,则说明该待测设备校准成功。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待测试设备与测试设备之间通过射频线缆连接,则需要先得到射频线缆的损耗值,然后在校准结果中对该损耗值进行补偿,使得校准的结果更加的准确。
上述射频线缆的损耗值可以通过两个测试设备之间互相收发信号测量得到,具体的,可以将两个测试设备通过射频线缆进行连接,一个测试设备用来发射信号,一个测试设备用来接收信号,测试设备发射信号的发射功率与测试设备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之间的差值就是射频线缆的损耗值。
上述射频线缆的损耗值还可以通过射频参数测试仪测试得到,具体的,射频线缆连接射频参数测试仪的RF1和RF2,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射频参数测试仪通过自收信号和自发信号进行校准,自收信号和自发信号之间的功率差值就是射频线缆的损耗值。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待测试设备与测试设备之间连接了衰减器,则需要先得到衰减器的衰减值,然后在校准结果中对该衰减值进行补偿,使得到的校准结果更加的准确。
上述的衰减器的衰减值可以从实际使用的衰减器的规格中读出,可以利用仪器测试出来,其测试原理和射频线缆的损耗值完全一样。另外,为了测更多功能,如待测试设备不同功率接收性能,衰减器可以设置为可调的并且受额外计算机控制。
步骤S106,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中,工作状态用于表征第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若校准结果为校准成功,则确定待测试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即待测试设备合格;若校准结果为校准失败,则确定待测试设备不能够正常工作,即待测试设备不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测试校准,可以将不合格的待测试设备筛选出来,省去了专门对第二设备进行筛选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的成本。
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首先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然后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然后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了测试设备直接对待测试设备进行测试校准,相对于相关技术中还需要对待测设备进行筛选,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好设备和坏设备筛选之后再进行校准,导致校准的步骤复杂,本方案可以省去筛选的过程,仅对设备进行校准,校准成功的说明设备是正常,校准失败说明设备是损坏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线通信设备需要经过筛选后进行校准,且校准过程复杂,导致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控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包;控制第一设备对第一测试包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发送第一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控制第二设备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对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测试设备对待测试设备的发送性能进测试校准,具体的,若待测试设备携带有发送校准测试程序,则上电后由待测试设备自行启动发送校准测试;若待测试设备是计算机控制,则运行计算机自动校准测软件。待测试设备内部程序控制或者计算机控制待测试设备发送测试信号;其中,测试信号可以是协议规定的通信包,也可以不是协议规定的包,如单频或多频信号等;测试信号通过射频线缆到达衰减器,再经过衰减器衰减后到达测试设备,测试设备收到测试信号并对测试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的参数有:收到包功率,收到包EVM(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频偏,相位幅度不平衡,直流等。
进一步地,把分析的结果反馈给待测试设备,这部分可以是计算机控制,也可以是测试设备内部程序控制;测试设备反馈分析结果的方式包括发送无线通信包,也可以通过串口,例如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口),SPI(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SDIO(Secure Digital Input and Output,安全数字输入输出),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等通信方式直接连接到待测试设备。待测试设备收到分析结果后就可以进行发送校准了。
进一步地,若测试设备没收到待测试设备发过来的包,就认为该待测试设备是坏设备,校准失败。若测试设备有收到待测试设备发过来的包,就可以测量出待测试设备发包功率,发包EVM,频偏,也就是调频波频率摆动的幅度,相位幅度不平衡,直流等值,如果测量的值不在校准范围内,也认为该待测试设备是坏设备,校准失败;如果这些值在校准范围内,就认为该待测试设备是好设备。
可选地,发送性能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发射功率、发射误差矢量幅度、发射频偏、发射相位幅度、发射直流。
可选地,发送第一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包括:基于预设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或,对第一检测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数据包,并基于预设通信方式将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设备。
上述的预设通信方式可以为GPIO,SPI,USB,SDIO,UART等通信方式。
上述的第一检测结果为待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信号中所包含的收到包功率,收到包EVM(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频偏,相位幅度不平衡,直流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上述的任意一种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检测结果至待测试设备,以便待测试设备根据第一检测结果进行校准。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一检测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数据包,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然后基于上述的任意一种通信方式将第一数据包发送至待测试设备,以便待测试设备根据第一检测结果进行校准。
可选地,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控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测试包;控制第一设备对第二测试包进行检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并发送第二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控制第二设备基于第二检测结果对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测试设备对待测试设备的接收性能进行测试校准,具体的,若测试设备携带有发送校准测试程序,则上电后测试设备自行启动发包测试;若是计算机控制,则运行计算机自动校准测软件;测试信号经过衰减器衰减后再经由射频线缆或者天线到达待测试设备,测试设备通调整发包功率或者控制衰减器大小来改变到待测试设备的RF口包的发射功率,这样就可以测出待测试设备的接收灵敏度;待测试设备根据收到的包功率大小,就可以得到待测试设备的接收灵敏度;待测试设备根据收到包的频偏就得到待测试设备频偏测试;待测试设备根据收到包的接收幅度相位不平衡得到接收链路幅度和相位不平衡值;待测试设备根据收到包的功率和实际包的功率就可以得到接收链路的放大器增益;待测试设备根据收到包的直流值得到接收链路直流值。
进一步地,若待测试设备没收到测试设备发过来的包,就认为该待测试设备是坏设备,校准失败;若待测试设备有收到测试设备发过来的包,就可以测量出其收包功率,收包EVM,频偏相位幅度不平衡,放大器增益,直流等值,如果测量的值不在校准范围内,也认为该待测试设备是坏设备,校准失败;如果这些值在校准范围内,就认为该待测试设备是好设备。
可选地,接收性能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接收灵敏度、接收功率、接收误差矢量幅度、接收频偏、接收相位幅度、接收直流。
可选地,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和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和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控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测试包;控制第一设备检测第三测试包中的目标参数,得到第三检测结果;控制第一设备对第三检测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第二数据包至第二设备;控制第二设备检测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参数,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一参数;控制第二设备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第二参数,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二参数;基于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上述的目标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或第二参数,其中,第一参数为接收射频指标,第二参数为发射射频指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待测试设备的发送性能和接收性能可以迭代测试,也可以合在一起测试。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待测试设备先发送一个测试信号,测试设备收到该测试信号后先对测试信号进行分析,测出收到包的各个射频指标,分析完成后测试设备装置将分析结果进行编码成一个包,并通过无线通信把该包反馈给待测试设备,待测试设备收到测试设备发出来的无线通信包,测出收到包的各个射频指标,这个就是待测试设备包接收射频指标,待测试设备同时解析包中内容,包中内容包含待测试设备发射射频指标。如果待测试设备没收到测试设备发的包,就认为该待测试设备是坏设备,校准失败;如果待测试设备收到测试设备的包,同时根据收到的包解析的接收射频指标和解析包中携带信息含有发射射频指标有在校准范围内,为该待测试设备是坏设备,校准失败;如果这些值在校准范围内,就认为该待测试设备是好设备。
可选地,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包括:基于射频线缆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或,基于天线间耦合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射频线缆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可以提高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稳定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基于天线间耦合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可以增强通信信号,提高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
可选地,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在校准结果为校准失败的情况下,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异常;其中,工作状态异常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频偏异常、发包状态异常、直流异常、接收状态异常;在校准结果为校准正常的情况下,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
上述的发包状态异常可以是发包失败,发包的功率太大或者发包的功率太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校准失败指的是即使通过校准补偿,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不能按照协议要求性能正常工作,包括但不局限于频偏太大,发包失败,发包功率太大或者太小,直流太大,发包EVM太差,接收灵敏度太差,接收增益太大或者太小等。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校准值;将校准值存储至内存空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校准结果中的校准值写入到存储空间中,其中,存储空间包含Flash(存储芯片),Efuse(一次性可编程存储器),以及其他掉电之后不丢失数据的内存设备。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目标设备调整衰减器的衰减值;基于衰减值控制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功率;其中,第一设备的第一端连接衰减器的第一端,第二设备的第一端连接衰减器的第二端,第一设备的第二端连接目标设备的第一端,第二设备的第二端连接目标设备的第二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衰减器一端连接待测试设备上,另一端连接测试设备上,主要目的是为了模拟空中射频信号衰减,防止信号功率太高打坏待测试设备或者测试设备;计算机可以控制衰减器衰减值,也可以控制待测试设备或者测试设备发送和接收。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待测试设备和测试设备的发包和收包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也可以在待测试设备和测试设备里写好测试程序,通过测试程序自动发包和收包。
下面结合图3至图10对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为测试设备需要计算机,但是待测试设备不需要计算机的结构框图;其中,计算机与Golden设备连接,Golden设备与衰减器连接,衰减器与DUT设备连接。
如图4所示为测试设备不需要计算机,但是待测试设备需要计算机的结构框图;其中,Golden设备与衰减器连接,衰减器与DUT设备连接,DUT设备与计算机连接。
如图5所示为测试设备和待测设备都需要计算机的结构框图;其中,结构框图中的计算机可以为同一台计算机;计算机与Golden设备连接,Golden设备与衰减器连接,衰减器与DUT设备,DUT设备与计算机连接。
如图6所示为测试设备和待测设备都不需要计算机的结构框图;其中,Golden设备与衰减器连接,衰减器与DUT设备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都不需要计算机的情况下,Golden设备和DUT设备都需要带测试程序的系统。
如图7所示为校准射频线缆损耗值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72,Golden设备或者射频参数测试仪器发包,发包功率为P1;
步骤S74,经过射频线后到达另一块Golden设备或者射频参数测试仪器,测量收包功率为P2;
步骤S76,射频衰减值为P1-P2。
如图8为发送校准测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81,启动发送校准;
步骤S82,待测试设备(DUT设备)开始发包;
步骤S83,Golden设备是否收到包,若是,执行步骤S84,若否,执行步骤S87;
步骤S84,Golden设备测量收到包的相关射频参数是否在校准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S85,若否,执行步骤S87;
步骤S85,Golden设备把相关射频参数反馈到DUT设备;
步骤S86,DUT设备为好设备,并根据收到的相关射频参数进行发送校准;
步骤S87,DUT设备为坏设备。
如图9所示为接收校准测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91,启动接收校准;
步骤S92,Golden设备开始发包;
步骤S93,DUT设备是否收到包,若是,执行步骤S94,若否,执行步骤S96;
步骤S94,DUT设备测量收到包的相关射频参数是否在校准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S95,若否,执行步骤S96;
步骤S95,DUT设备为好设备,并根据收到的相关射频参数进行接收校准;
步骤S96,DUT设备为坏设备。
如图10所示为同时对发送和接收进行校准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同时启动发送和接收校准;
步骤S102,待测试设备(DUT设备)开始发包;
步骤S103,Golden设备是否收到包,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执行步骤S109;
步骤S104,Golden设备测量收到包的相关射频参数是否在校准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105,若否,则执行步骤S109;
步骤S105,Golden设备把相关射频参数进行编码并组成一个包,Golden设备把这个包反馈给DUT;
步骤S106,DUT设备是否收到包,若是,执行步骤S107,若否,执行步骤S109;
步骤S107,DUT设备测量收到包的相关射频参数是否在校准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S108,若否,执行步骤S109;
步骤S108,DUT设备为好设备,并根据根据收到的包解析接收射频指标和解析包中携带发射射频指标信息;
步骤S109,DUT设备为坏设备。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无线通信设备筛选和无线通信设备校准这两个生产步骤合二为一,省去了无线通信设备筛选成本;不需要使用无线射频专用测试仪器和电脑,可以大规模投入产线使用,节省了设备成本;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独立控制射频参数测试仪器,简化了测试复杂度;测试过程中可以同时校准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和接收性能,节省了整个测试流程时间;可以与自动化控制设备连接使用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工成本;所有就无线通信芯片的无线通信设备都可以使用该方法及装置。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装置,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优选应用场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112,用于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其中,第一设备为测试设备,第二设备为待测试设备;
校准模块114,用于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确定模块116,用于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用于表征第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可选地,校准模块还用于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可选地,校准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控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包;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设备对第一测试包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发送第一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第一校准单元,用于控制第二设备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对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可选地,第一校准单元中的发送性能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发射功率、发射误差矢量幅度、发射频偏、发射相位幅度、发射直流。
可选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发送子单元,用于基于预设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或,编码子单元,用于对第一检测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数据包,并基于预设通信方式将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设备。
可选地,校准模块还用于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可选地,校准模块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控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测试包;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设备对第二测试包进行检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并发送第二检测结果至第二设备;第二校准单元,用于控制第二设备基于第二检测结果对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可选地,第二校准单元中的接收性能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接收灵敏度、接收功率、接收误差矢量幅度、接收频偏、接收相位幅度、接收直流。
可选地,校准模块还用于基于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和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可选地,校准模块包括: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控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测试包;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设备检测第三测试包中的目标参数,得到第三检测结果;编码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设备对第三检测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数据包,并发送第二数据包至第二设备;第三检测单元还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检测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参数,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一参数;解析单元,用于控制第二设备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第二参数,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二参数;第三校准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对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可选地,控制模块中的第二设备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线芯片、蓝牙芯片、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基带芯片。
可选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三设备为第一设备,其中,第三设备为第二设备中工作状态正常的设备;或,控制模块中的第一设备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线芯片、蓝牙芯片、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基带芯片。
可选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基于射频线缆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或,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基于天线间耦合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
可选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校准结果为校准失败的情况下,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异常,其中,工作状态异常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频偏异常、发包状态异常、直流异常、接收状态异常;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校准结果为校准正常的情况下,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
可选地,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校准值;存储模块,用于将校准值存储至内存空间。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利用目标设备调整衰减器的衰减值;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衰减值控制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功率,其中,第一设备的第一端连接衰减器的第一端,第二设备的第一端连接衰减器的第二端,第一设备的第二端连接目标设备的第一端,第二设备的第二端连接目标设备的第二端。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测试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待测试设备;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基于所述校准结果,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所述校准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所述校准结果,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包;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一测试包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发送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至所述第二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对所述发送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所述校准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性能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发射功率、发射误差矢量幅度、发射频偏、发射相位幅度、发射直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至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基于预设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至所述第二设备;或
对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数据包,并基于所述预设通信方式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的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所述校准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的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所述校准结果,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测试包;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测试包进行检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并发送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至所述第二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对所述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所述校准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性能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接收灵敏度、接收功率、接收误差矢量幅度、接收频偏、接收相位幅度、接收直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和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所述校准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的发送性能和接收性能进行校准,得到所述校准结果,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测试包;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第三测试包中的目标参数,得到第三检测结果;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三检测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数据包,并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至所述第二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检测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第一参数;
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第二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所述校准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线芯片、蓝牙芯片、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基带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中工作状态正常的设备;或
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线芯片、蓝牙芯片、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基带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包括:
基于射频线缆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通信;或
基于天线间耦合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校准结果,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
在所述校准结果为校准失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异常;
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异常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频偏异常、发包状态异常、直流异常、接收状态异常;
在所述校准结果为校准正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校准结果,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校准值;
将所述校准值存储至内存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目标设备调整衰减器的衰减值;
基于所述衰减值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所述第二设备的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端连接衰减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衰减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端连接目标设备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连接目标设备的第二端。
14.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测试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待测试设备;
校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校准,得到校准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校准结果,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
16.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
CN202110479243.8A 2021-04-30 2021-04-30 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8870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9243.8A CN112887038A (zh) 2021-04-30 2021-04-30 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9243.8A CN112887038A (zh) 2021-04-30 2021-04-30 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038A true CN112887038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9243.8A Pending CN112887038A (zh) 2021-04-30 2021-04-30 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70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6136A (zh) * 2023-07-20 2023-11-03 深圳市中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令控制的校准方法及信令综测仪、系统
CN117134840A (zh) * 2023-10-23 2023-11-28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控制方法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485A (zh) * 2012-08-09 2012-11-28 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芯片的无线参数校准方法
CN107566053A (zh) * 2017-08-31 2018-01-09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69865A (zh) * 2017-08-24 2018-03-06 江阴市创新气门嘴有限公司 蓝牙模块射频参数的自动测试系统和方法
US20200119818A1 (en) * 2017-05-31 2020-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alibr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478737A (zh) * 2020-04-21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485A (zh) * 2012-08-09 2012-11-28 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芯片的无线参数校准方法
US20200119818A1 (en) * 2017-05-31 2020-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alibr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7769865A (zh) * 2017-08-24 2018-03-06 江阴市创新气门嘴有限公司 蓝牙模块射频参数的自动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7566053A (zh) * 2017-08-31 2018-01-09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78737A (zh) * 2020-04-21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6136A (zh) * 2023-07-20 2023-11-03 深圳市中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令控制的校准方法及信令综测仪、系统
CN117134840A (zh) * 2023-10-23 2023-11-28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控制方法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17134840B (zh) * 2023-10-23 2024-01-02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控制方法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1502B (zh) 一种校准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718567B2 (en) Methods for calibrating radio-frequency receivers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est equipment
TWI593252B (zh) 用於無線裝置之測試站及其之校準方法
CN101614767B (zh) 功率测量装置
US8867372B2 (en) Method for efficient parallel testing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12887038A (zh) 无线通信设备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7566053A (zh) 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002316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Testing Device
KR101024050B1 (ko) 이동 전화 검증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395122B (zh) 产测电路板、射频参数校准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03685658A (zh) 手持装置的信号测试系统及其信号测试方法
CN111432425B (zh) 一种3g/4g路由器的网络模式优选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1769889A (zh) 射频功率校正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951634A (zh) 用于td-lte终端自动功率控制校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86581B (zh) 用于td-lte终端自动增益控制校准的方法和系统
EP2806586B1 (en) Built-in self-testing method of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2988489A (zh) 一种射频芯片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179590A (zh) 一种射频sim卡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994499A (zh) 一种芯片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738738A (zh) 一种射频测试装置和系统
CN101365215A (zh) 一种单板校准方法、系统和用于单板校准的夹具
KR101563123B1 (ko) Dut를 테스트하는 방법
CN111367259B (zh) 一种低成本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自动测试装置和方法
KR101544967B1 (ko) Dut를 테스트하는 방법
CN116506880A (zh) 智能网关lora基站自动化厂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