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2200A - 光学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2200A
CN112882200A CN202110227999.3A CN202110227999A CN112882200A CN 112882200 A CN112882200 A CN 112882200A CN 202110227999 A CN202110227999 A CN 202110227999A CN 112882200 A CN112882200 A CN 112882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image
optical lens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79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2200B (zh
Inventor
姜欢
王东方
姚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79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2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2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2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2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2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可与第六透镜胶合;以及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TTL/h/FOV≤0.025。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实现小型化、前端小口径、高解像等效果。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七片透镜的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的普及化,对车载镜头的图像的高清度、画面舒适度要求日益突出。目前广角镜头为达到百万像素清晰度,通常采用非球面来矫正包含色差在内的像差,可通过增加透镜数量至6枚以上来获得高解像,但相应地镜头体积以及重量会增大,从而不利于镜头小型化,并且会同时引起成本上升。
因而,对于监控镜头或者车载镜头此类在多变、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安装空间有限的镜头来说,进一步提升小型化、高解像这样的要求更为迫切与苛刻。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车载安装的、可至少克服或部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的光学镜头。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以及第五透镜可与第六透镜胶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可具有至少4个非球面镜片。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七透镜可以为非球面镜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d3之间可满足:0.9≤(|r31|+d3)/|r32|≤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材料的折射率可大于等于1.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D/h/FOV≤0.0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之间可满足BFL/TTL≥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TTL/h/FOV≤0.025。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可与第六透镜胶合;以及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TTL/h/FOV≤0.0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可具有至少4个非球面镜片。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七透镜可以为非球面镜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d3之间可满足:0.9≤(|r31|+d3)/|r32|≤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材料的折射率可大于等于1.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D/h/FOV≤0.0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之间可满足BFL/TTL≥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
本申请采用了例如七片透镜,通过优化设置镜片的形状,合理分配各镜片的光焦度以及形成胶合透镜等,实现光学镜头的前端小口径、高像素、小型化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第一胶合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胶合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物体的表面称为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包括例如七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这七个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还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成像面的感光元件。可选地,设置于成像面的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
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一透镜设置为凸向物侧的弯月形状能够尽可能地收集大角度光线,使光线进入后方光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车载镜头室外安装使用环境,会处于雨雪等恶劣天气,这样的凸向物侧的弯月形状设计,有利于水滴的滑落,减小对成像的影响。可选地,第一透镜可采用高折射率材料制成,例如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d1≥1.7,进一步地,Nd1≥1.77,有利于减小前端口径,提高成像质量。
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将第一透镜收集的光线进行压缩,使光线平稳过渡至后方光学系统。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有利于减小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更易缩短镜头的物理总长,实现小型化。
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可汇聚光线,使发散的光线顺利进入后方光线系统,同时可以平衡由前两组镜片引入的球差以及位置色差,并且凸向像侧的弯月形状设计,有利于减小光学系统总长。
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四透镜设置为双凸正透镜,可将光线进行压缩,使光线走势平稳过渡至后方光学系统。
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
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七透镜为汇聚透镜,可满足FNO≤2的系统,同时减小周边光线到达成像面的光程,可以矫正系统的轴外点像差,优化畸变、主光角CRA等光学性能。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在例如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以进一步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当将光阑设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时,可收束前后光线,有效缩短光学系统总长,减小前后镜片的口径。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胶合透镜可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色差或消除色差。在光学镜头中使用胶合透镜能够改善像质、减少光能量的反射损失,从而提升镜头成像的清晰度。另外,胶合透镜的使用还可简化镜头制造过程中的装配程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将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胶合,而将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组合成胶合透镜。通过引入由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可有助于消除色差影响,减小场曲,校正慧差;同时,胶合透镜还可以残留部分色差以平衡光学系统的整体色差。镜片的胶合省略了两镜片之间的空气间隔,使得光学系统整体紧凑,满足系统小型化需求。并且,镜片的胶合会降低镜片单元因在组立过程中产生的倾斜/偏芯等公差敏感度问题。
在胶合透镜中,靠近物侧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靠近像侧的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将经过前方光阑的光线进一步汇聚后再过渡至后方光学系统,减小镜头后端口径/尺寸,减小系统总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d3之间可满足:0.9≤(|r31|+d3)/|r32|≤1.5;更具体地,进一步可满足1.28≤(|r31|+d3)/|r32|≤1.36。第三透镜这样的形状设置,可有利于提升成像质量,缩短镜头总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D/h/FOV≤0.02,更具体地,可进一步满足D/h/FOV≤0.018。满足条件式D/h/FOV≤0.02,可实现镜头前端小口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可满足BFL/TTL≥0.1,更具体地,可进一步满足BFL/TTL≥0.106。满足条件式BFL/TTL≥0.1的后焦设置,可有利于光学系统的组装。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TTL/h/FOV≤0.025,更具体地,可进一步满足TTL/h/FOV≤0.023。满足条件式TTL/h/FOV≤0.025,可实现小型化,并且在同一视场角的同一成像面下TTL更短。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所采用的镜片可以是塑料材质的镜片,还可以是玻璃材质的镜片。由于塑料材质的镜片热膨胀系数较大,当镜头所使用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塑料材质的透镜会对镜头的整体性能造成较大影响。而采用玻璃材质的镜片,可减小温度对镜头性能的影响。根据本发明的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可采用玻璃镜片,以减小环境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提升光学镜头的整体性能。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将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七透镜布置为非球面镜片。可选地,还可将第一透镜布置为非球面镜片。进一步可选地,光学镜头中可至少设置4片非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的特点是:从镜片中心到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镜片中心到周边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镜片不同,非球面镜片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镜片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可配置为玻璃非球面镜片,从而提高解像,进一步减小前端口径。另外,第七透镜采用非球面,可使得光线在最后可以有效平稳的汇聚,减轻光学系统的整体重量和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具有前端小口径、高解像、小型化等光学特性,能够更好地符合车载镜头的要求。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七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镜头不限于包括七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
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
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
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第七透镜L7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的滤光片L8以及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的保护透镜L9。滤光片L8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9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可在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面号 曲率半径R 厚度T 折射率Nd 阿贝数Vd
1 11.8359 1.1000 1.80 46.57
2 3.9412 2.5500
3 28.3264 0.8079 1.51 55.82
4 1.3052 1.9664
5 -4.1516 0.9987 1.54 56.00
6 -3.9987 0.1000
7 8.1502 2.1492 1.93 22.68
8 -11.5209 0.5677
STO 无穷 0.2095
10 4.2787 1.8907 1.54 56.00
11 -1.0988 0.9347 1.62 23.53
12 -33.8266 0.1064
13 3.3522 1.5489 1.52 56.00
14 -2.9227 0.1064
15 无穷 0.5500 1.52 64.17
16 无穷 0.4787
17 无穷 0.4000 1.52 64.17
18 无穷 0.2289
IMA 无穷
本实施例采用了七片透镜作为示例,通过合理分配各个透镜的光焦度与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间的空气间隔,可使镜头具有前端小口径、小型化、高解像等有益效果。各非球面面型Z由以下公式限定:
Figure BDA0002957552240000101
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均为高次项系数。下表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的非球面透镜表面S3、S4、S5、S6、S10、S11、S12、S13和S14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
表2
面号 K A B C D E
3 49.7000 -1.5267E-03 -6.7563E-05 1.2668E-06 1.7110E-07 -1.2777E-08
4 -0.8912 7.9002E-04 1.1238E-03 -4.3218E-04 -8.2079E-05 1.9265E-05
5 -0.3142 -1.9690E-04 9.5798E-04 2.7260E-04 3.9233E-05 -7.3771E-06
6 -1.3320 2.3566E-03 5.0151E-04 1.9507E-04 5.5387E-05 -6.8043E-06
10 15.2000 -1.3531E-02 2.1254E-02 -7.1028E-02 6.8880E-02 -3.6462E-02
11 -0.2165 -6.5527E-02 -8.7618E-02 1.0102E-01 2.9742E-03 -3.8093E-02
12 224.5085 -3.1053E-02 1.4228E-02 -1.3631E-04 -2.6178E-04 -5.5705E-05
13 -13.2813 2.5503E-03 3.3616E-03 5.3349E-04 5.4807E-05 -1.9708E-05
14 -8.1851 -9.3079E-03 7.5116E-03 -1.5040E-04 -4.4714E-04 1.8281E-04
下表3给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32、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d3、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即,最后一个透镜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4的中心至至成像面S19的轴上距离)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的轴上距离)。
表3
F(mm) 0.947 h(mm) 3.874
Nd1 1.8 FOV(°) 190
|r31|(mm) 4.152 BFL(mm) 1.764
|r32|(mm) 3.999 TTL(mm) 16.694
d3(mm) 0.999
D(mm) 13.09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32与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d3之间满足(|r31|+d3)/|r32|=1.288;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18;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BFL/TTL=0.106;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TTL/h/FOV=0.023。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2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
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
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
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第七透镜L7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的滤光片L8以及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的保护透镜L9。滤光片L8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9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可在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下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下表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非球面透镜表面S3、S4、S5、S6、S10、S11、S12、S13和S14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下表6给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32、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d3、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即,最后一个透镜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4的中心至至成像面S19的轴上距离)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的轴上距离)。
表4
面号 曲率半径R 厚度T 折射率Nd 阿贝数Vd
1 16.1324 1.1000 1.80 46.57
2 4.7165 2.1835
3 30.2897 0.9256 1.52 56.25
4 1.3338 1.8050
5 -3.8846 1.0125 1.54 56.00
6 -3.6551 0.1000
7 7.7375 1.6011 1.92 20.88
8 -12.8232 0.6871
STO 无穷 0.0542
10 4.2928 1.8845 1.54 56.00
11 -1.1067 1.0420 1.64 23.69
12 -36.4682 0.1064
13 3.2426 1.6344 1.54 56.00
14 -4.7298 0.1064
15 无穷 0.5500 1.52 64.21
16 无穷 0.4787
17 无穷 0.4000 1.52 64.21
18 无穷 0.8074
IMA 无穷
表5
面号 K A B C D E
3 45.3762 -1.7313E-03 -6.9507E-05 1.9348E-06 2.1201E-07 -1.0117E-08
4 -0.8330 7.6227E-03 1.5601E-03 -4.7999E-04 -1.0569E-04 1.3172E-05
5 -0.4836 1.7166E-04 1.1493E-03 3.0162E-04 3.7390E-05 -1.0723E-05
6 -1.3223 2.2613E-03 5.6207E-04 2.0882E-04 5.2808E-05 -9.3197E-06
10 15.1211 -1.2954E-02 2.2825E-02 -6.8482E-02 7.0016E-02 -4.0414E-02
11 -0.2752 -2.2889E-01 -9.5749E-02 8.9231E-02 1.5968E-03 -2.7414E-02
12 33.5086 -3.5300E-02 1.4464E-02 -4.1328E-05 -2.0769E-04 -2.6000E-05
13 -13.4973 2.2902E-03 3.3370E-03 5.3400E-04 2.2633E-05 -2.3497E-05
14 -21.8467 -9.8810E-03 7.0962E-03 -1.8273E-04 -4.7891E-04 1.9708E-04
表6
Figure BDA0002957552240000131
Figure BDA000295755224000014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32与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d3之间满足(|r31|+d3)/|r32|=1.34;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15;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BFL/TTL=0.142;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TTL/h/FOV=0.021。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3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
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
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
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第七透镜L7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的滤光片L8以及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的保护透镜L9。滤光片L8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9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可在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下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下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非球面透镜表面S3、S4、S5、S6、S10、S11、S12、S13和S14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下表9给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32、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d3、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即,最后一个透镜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4的中心至至成像面S19的轴上距离)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的轴上距离)。
表7
Figure BDA0002957552240000151
Figure BDA0002957552240000161
表8
面号 K A B C D E
3 193.5487 -1.3734E-03 -5.1041E-05 2.7037E-06 2.6214E-07 -8.4969E-09
4 -0.8872 1.5512E-03 7.8103E-04 -5.0791E-04 -9.6839E-05 2.1300E-05
5 -0.2415 -4.4017E-04 1.0168E-03 2.5419E-04 2.8715E-05 -1.1446E-05
6 -1.3942 2.3865E-03 6.4629E-04 2.4325E-04 5.8463E-05 -9.3484E-06
10 15.1616 -1.5033E-02 2.0415E-02 -7.0694E-02 6.9410E-02 -3.7700E-02
11 -0.3055 -3.4305E-02 -8.1210E-02 8.7743E-02 -4.7084E-03 -5.1876E-01
12 -48.4153 -3.1106E-02 1.4471E-02 -1.3628E-04 -1.7373E-04 -4.2895E-05
13 -12.3131 3.0534E-03 3.5193E-03 5.7301E-04 2.8285E-05 -2.0489E-05
14 -12.6192 -1.0674E-02 7.4156E-03 -1.4011E-04 -4.4127E-04 1.7619E-04
表9
F(mm) 1.029 h(mm) 4.090
Nd1 1.81 FOV(°) 190
|r31|(mm) 4.357 BFL(mm) 2.641
|r32|(mm) 4.104 TTL(mm) 16.980
d3(mm) 0.895
D(mm) 13.32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32与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d3之间满足(|r31|+d3)/|r32|=1.28;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17;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BFL/TTL=0.156;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TTL/h/FOV=0.022。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4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
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
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
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第七透镜L7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的滤光片L8以及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的保护透镜L9。滤光片L8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9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可在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下表10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下表1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非球面透镜表面S3、S4、S5、S6、S10、S11、S12、S13和S14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下表12给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32、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d3、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即,最后一个透镜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4的中心至至成像面S19的轴上距离)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的轴上距离)。
表10
Figure BDA0002957552240000181
Figure BDA0002957552240000191
表11
面号 K A B C D E
3 48.3710 -1.5211E-03 -5.9786E-05 1.6173E-06 2.0960E-07 -1.2164E-08
4 -0.8936 2.5030E-03 1.7429E-03 -3.8959E-04 -1.2831E-04 1.2325E-05
5 -0.3806 -1.1746E-03 1.2035E-03 2.5552E-04 2.8892E-05 -1.0497E-05
6 -1.7364 2.8474E-03 5.9910E-04 3.1170E-04 7.8269E-05 -1.6890E-05
10 15.0158 -1.2253E-02 2.4526E-02 -7.1215E-02 6.9028E-02 -3.6212E-02
11 -0.2778 -4.2927E-02 -8.5696E-02 9.2290E-02 1.6326E-02 -4.6570E-02
12 181.3388 -3.0771E-02 1.4129E-02 -1.7695E-04 -2.5569E-04 -1.8752E-05
13 -18.2507 -3.7906E-04 2.9890E-03 4.8689E-04 2.4625E-05 -1.5584E-05
14 -9.3934 -1.2065E-02 8.4960E-03 -1.3838E-05 -4.8465E-04 1.3560E-04
表12
F(mm) 1.084 h(mm) 4.356
Nd1 1.77 FOV(°) 194
|r31|(mm) 4.566 BFL(mm) 1.905
|r32|(mm) 3.998 TTL(mm) 14.662
d3(mm) 0.862
D(mm) 12.02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曲率半径r31、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32与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d3之间满足(|r31|+d3)/|r32|=1.358;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14;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BFL/TTL=0.13;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TTL/h/FOV=0.017。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4分别满足以下表13所示的关系。
表13
条件式/实施例 1 2 3 4
(|r31|+d3)/|r32| 1.288 1.340 1.280 1.358
D/h/FOV 0.018 0.015 0.017 0.014
BFL/TTL 0.106 0.142 0.156 0.130
TTL/h/FOV 0.023 0.021 0.022 0.017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胶合;以及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TTL/h/FOV≤0.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具有至少4个非球面镜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为非球面镜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d3之间满足:0.9≤(|r31|+d3)/|r32|≤1.5。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所述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2。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BFL之间满足BFL/TTL≥0.1。
CN202110227999.3A 2017-12-22 2017-12-22 光学镜头 Active CN112882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999.3A CN112882200B (zh) 2017-12-22 2017-12-22 光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5943.2A CN109960020B (zh) 2017-12-22 2017-12-22 光学镜头
CN202110227999.3A CN112882200B (zh) 2017-12-22 2017-12-22 光学镜头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5943.2A Division CN109960020B (zh) 2017-12-22 2017-12-22 光学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2200A true CN112882200A (zh) 2021-06-01
CN112882200B CN112882200B (zh) 2022-08-26

Family

ID=6701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5943.2A Active CN109960020B (zh) 2017-12-22 2017-12-22 光学镜头
CN202110227999.3A Active CN112882200B (zh) 2017-12-22 2017-12-22 光学镜头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5943.2A Active CN109960020B (zh) 2017-12-22 2017-12-22 光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99600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644A (zh) * 2021-11-29 2022-03-18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车载光学镜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2744B (zh) * 2019-09-12 2021-09-28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广角成像镜头
CN112859289B (zh) * 2019-11-28 2024-01-26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4442262B (zh) * 2020-11-02 2023-04-14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12485890B (zh) * 2020-11-26 2022-03-04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031230B (zh) * 2021-05-25 2021-09-10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超广角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625422A (zh) * 2021-06-29 2021-11-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超大像面广角镜头
CN114509863B (zh) * 2022-04-20 2022-09-09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及成像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6472A (ja) * 2009-04-22 2010-11-11 Olympus Corp 光学ユニット
JP2014182378A (ja) * 2013-03-19 2014-09-29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US20150205070A1 (en) * 2014-01-21 2015-07-23 Samsung Techwin Co., Ltd. Wide angle lens system
TWI534471B (zh) * 2015-05-12 2016-05-21 亞太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廣角鏡頭
CN105974561A (zh) * 2016-07-08 2016-09-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广角摄像镜头
CN106291886A (zh) * 2015-05-12 2017-01-04 亚太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2735B2 (ja) * 1996-08-23 2000-07-12 旭精密株式会社 非球面レンズを用いた超広角レンズ系
CN101373261B (zh) * 2007-08-22 201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及使用该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
CN203311082U (zh) * 2013-06-28 2013-11-27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4mm日夜两用定焦镜头
JP6372744B2 (ja) * 2014-06-13 2018-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光学系、カメラ装置および車載カメラ装置
JP2016038548A (ja) * 2014-08-11 2016-03-22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該光学系を備えた撮像装置、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CN104297906A (zh) * 2014-10-20 2015-01-21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
KR102600453B1 (ko) * 2016-02-19 2023-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CN107193111B (zh) * 2017-07-24 2023-03-31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像素鱼眼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KR102550509B1 (ko) * 2017-11-21 2023-07-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6472A (ja) * 2009-04-22 2010-11-11 Olympus Corp 光学ユニット
JP2014182378A (ja) * 2013-03-19 2014-09-29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US20150205070A1 (en) * 2014-01-21 2015-07-23 Samsung Techwin Co., Ltd. Wide angle lens system
TWI534471B (zh) * 2015-05-12 2016-05-21 亞太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廣角鏡頭
CN106291886A (zh) * 2015-05-12 2017-01-04 亚太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CN105974561A (zh) * 2016-07-08 2016-09-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广角摄像镜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644A (zh) * 2021-11-29 2022-03-18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车载光学镜头
CN114200644B (zh) * 2021-11-29 2024-04-12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车载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2200B (zh) 2022-08-26
CN109960020B (zh) 2021-10-29
CN109960020A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0020B (zh) 光学镜头
CN110794552B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7B (zh) 光学镜头
CN109960004B (zh) 光学镜头
CN109581620B (zh) 光学镜头
CN110632736B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1B (zh) 光学镜头
CN110542978B (zh) 光学镜头
CN111474673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781701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830672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9425959B (zh) 光学镜头
CN111367058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9324397B (zh) 光学镜头
CN111983779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014946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9683291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0412719B (zh) 光学镜头
CN109425957B (zh) 光学镜头
CN110632745B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3B (zh) 光学镜头
CN109975952B (zh) 光学镜头
CN109425958B (zh) 光学镜头
CN109307921B (zh) 光学镜头
CN110764223B (zh) 光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