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9265A - 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9265A
CN112879265A CN202110101870.8A CN202110101870A CN112879265A CN 112879265 A CN112879265 A CN 112879265A CN 202110101870 A CN202110101870 A CN 202110101870A CN 112879265 A CN112879265 A CN 112879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cylinder
linear compressor
compression cavit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18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9265B (zh
Inventor
张晓青
习中立
江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1018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9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9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9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9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9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0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adaptations of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2Cylinder bl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温制冷机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压缩机为对称圆柱体结构,其包括两个压缩活塞、主机架及两个侧机架,两个压缩活塞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机架内且两者沿四缸直线压缩机的轴向间隔设置,主机架设置在两个侧机架之间,且其与压缩活塞活动连接;两个侧机架相连接,且两者关于主机架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主机架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中心压缩腔及第二中心压缩腔,两个侧机架分别形成相连通的左侧压缩腔及右侧压缩腔,压缩活塞呈阶梯状,一个压缩活塞的两端分别收容于左侧压缩腔及第一中心压缩腔;另一个压缩活塞的两端分别收容于右侧压缩腔及第二中心压缩腔。本发明压缩效率更高,结构也更加紧凑,经济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制冷机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
背景技术
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均为闭式循环回热式制冷机,振荡流体分别在制冷循环的冷周期和热周期内,在同一个高比热容填料填充的回热器内进行热量交换,同时伴随热与功的相互转换,实现低温制冷。目前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大多采用单台直线压缩机作为驱动源,直线压缩机的压缩活塞部件在压缩腔内做直线往复振荡运动,驱动制冷机内部工作流体产生同频率的往复振荡。斯特林制冷机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等优点,脉管制冷机冷头无运动部件因此可靠性更高、机械振动更小。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基于上述优点,广泛用于冷却高性能中波和长波红外探测器芯片。制冷机冷端工作温度设定在红外探测器芯片的需求温度点上,比如中波红外探测器芯片典型工作温度为80K,长波红外探测器芯片典型工作温度为65K。
中波红外探测器通常用于对高温目标的探测,如喷气式发动机的尾焰等,长波红外探测器通常用于对常温目标的探测,如人体目标等。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外成像系统的探测精度和环境适应性,越来越多的应用场合开始采用双波段红外探测器,即在一套成像系统中同时采用中波和长波红外探测器,中波探测器工作在80K,长波探测器工作在65K。在地球大气红外辐射探测卫星上使用的红外成像系统,不仅需要将探测器冷却到65K温度,还需要将光学系统如透镜、滤光片等冷却到150K温区。为满足上述双温区制冷工作的需求,一般采用两台单独的制冷机分别工作在不同的温度点上,如图1所示,单台制冷机分别由单台直线压缩机驱动。由于两台制冷机要采用两台直线压缩机、两套驱动控制电路、两套固定及散热工装,导致系统的尺寸、重量和成本都增大,在航天应用等领域对尺寸、重量等有严格限制,导致该方案应用受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报道了采用单台直线压缩机驱动两台脉管制冷机工作在不同制冷温区的方案,如图2所示。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759452、CN103759453、CN104034081、CN104034080、CN103851820等公开了采用单台直线压缩机驱动直线和同轴脉管制冷机、驱动U型和同轴脉管制冷机、驱动两台直线脉管制冷机、驱动两台同轴脉管制冷机、驱动两台U型脉管制冷机的结构和制造方法。采用单台压缩机驱动两台制冷机的方案虽然简化了整机结构,但由于两台制冷机共用一个压缩腔和进气管路,两台制冷机存在严重的互相干扰,影响制冷机控温稳定性,给系统调试和整机运行可靠性带来极大风险。因此,寻求一种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驱动双制冷机的直线压缩机技术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在内部轴向分布四个压缩气缸,分别布置在两个对置式压缩活塞动子的左冲程和右冲程上,压缩机左冲程和右冲程压缩的气体分别用于驱动两台制冷机,从而解决了双制冷机高效可靠驱动的难题,同时克服了采用两台直线压缩机驱动双制冷机带来的尺寸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和采用单台直线压缩机驱动双制冷机带来的控温稳定性差、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为对称的圆柱体结构,其包括两个压缩活塞、主机架及两个侧机架,两个所述压缩活塞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机架内且两者沿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主机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机架之间,且其与所述压缩活塞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机架相连接,且两者关于所述主机架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所述主机架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中心压缩腔及第二中心压缩腔,两个所述侧机架分别形成相连通的左侧压缩腔及右侧压缩腔,所述压缩活塞呈阶梯状,一个所述压缩活塞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左侧压缩腔及所述第一中心压缩腔,由此形成左侧气缸及一个中心气缸;另一个所述压缩活塞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右侧压缩腔及所述第二中心压缩腔,由此形成一个中心气缸及右侧气缸;
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中心压缩腔及所述左侧压缩腔分别与两个制冷机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架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其包括圆柱状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相背的两端的第一凸起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中部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且所述第一凸起为阶梯状,所述第二凸起呈圆柱状;所述本体相背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二通气道,另一端开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三通气道;所述第二通气道及所述第三通气道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相连通;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与两个进排气接头形成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心压缩腔及所述第二中心压缩腔相连通以形成中心压缩腔,所述中心压缩腔贯穿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及所述本体对应所述第二凸起的部位;所述第二通气道与所述中心压缩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气道及所述第三通气道分别与两个所述进排气接头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侧机架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其包括相连接的大端及小端,所述大端的端面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且相对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用于收容所述本体;所述大端的端面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的第一阶梯槽,所述第一阶梯槽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圆形槽及所述左侧压缩腔或者所述右侧压缩腔;所述侧机架还开设有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与所述左侧压缩腔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三通气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机架的第一孔相对设置并形成圆孔,所述本体收容在所述圆孔内,所述本体与所述圆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轴向金属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还包括板弹簧组件及外软磁,所述板弹簧组件呈环形,其形成有收容腔,且内外两侧开设有径向设置的、环形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收容腔的两侧相连通;所述板弹簧组件的外圆周连接于所述第一阶梯槽的槽壁且与所述第一凸起相连接,其内圆周与所述压缩活塞相连接;所述外软磁设置在所述第一阶梯槽的槽壁上,且其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进一步地,圆筒状的第一定子绕组及第二定子绕组间隔设置在所述外软磁朝向所述压缩活塞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定子绕组与所述第二定子绕组之间设置有绕组隔圈;所述第一定子绕组及所述第二定子绕组中的一个为顺时针绕制,另一个为逆时针绕制。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活塞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的中间段,所述第一端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端的直径相等,且均小于所述中间段的直径;所述中间段相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圆形槽及第三圆形槽;所述中间段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后伸入所述收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段的外周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及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及所述第二永磁体均为径向充磁磁体,且所述第一永磁体及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中间两个压缩气缸相连通,通过所述主机架和所述进排气接头将中间压缩气缸中的振荡气体输入到一个制冷机中;左右侧两个压缩气缸相连通,通过所述侧机架和所述进排气接头将侧边压缩气缸中的振荡气体输入到另一个制冷机中;两个制冷机制冷所需的振荡压缩气体分别在两组不同的气缸中产生。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中间两个气缸连通,左右侧两个气缸连通,组成两组压缩腔体,分别驱动两台制冷机,既解决了两台直线压缩机驱动两台制冷机的尺寸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采用单台直线压缩机驱动双制冷机带来的相互干扰、控温稳定性差的问题。
2.所述主机架同时作为中间气缸的气缸筒体,所述侧机架同时作为侧气缸的气缸筒体,使得该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3.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利用所述压缩机动子部件的往复运动左冲程和右冲程来分别驱动压缩气体振荡,与传统直线压缩机相比,在同一个周期内实现了两次等效往复循环,因此压缩效率更高,结构也更加紧凑。
4.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两个压缩机动子部件对置式布置,相向运动,轴向力相互抵消,因此压缩机振动小,静音效果好。
5.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既可以驱动两台斯特林制冷机、也可以驱动两台脉管制冷机、也可以同时驱动一台斯特林制冷机和一台脉管制冷机,平台适应性好,应用范围广。
6.所述四个气缸分别和主机架、侧机架为一体式结构,两个压缩活塞与内软磁为一体式结构,减少了零部件,从而简化了压缩机的装配工艺,成本更低,经济效益好,容易批量化生产制造。
7.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在空气压缩机、家用空调和冰箱压缩机等领域同样具有应用潜力和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b)分别是现有的两台直线压缩机驱动两台脉管制冷机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单台直线压缩机驱动两台脉管制冷机的示意图,其中两台脉管制冷机共用一个压缩腔;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为四缸直线压缩机驱动两台斯特林制冷机,(2)为四缸直线压缩机驱动两台脉管制冷机,(3)为四缸直线压缩机驱动一台斯特林制冷机和一台脉管制冷机;
图4是图3中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的直线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00-单台直线压缩机,101-四缸直线压缩机,102-第一斯特林制冷机,103-第二斯特林制冷机,104-第一脉管制冷机,105-第二脉管制冷机,1-主机架,2-轴向金属密封圈,3-进排气接头,4-径向金属密封圈,5-紧固螺钉,6-绕组隔圈,7-外软磁,8-板弹簧组件,9-侧机架,10-左侧压缩腔,11-压缩活塞,12-第一定子绕组,13-第二永磁体,14-第一中心压缩腔,15-第二中心压缩腔,16-第二定子绕组,17-第一永磁体,18-右侧压缩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为封闭型的圆筒形,且其左右对称。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包括主机架1、轴向金属密封圈2、进排气接头3、径向金属密封圈4、紧固螺钉5、绕组隔圈6、外软磁7、板弹簧组件8、侧机架9、压缩活塞11、第一定子绕组12、第二永磁体13、第二定子绕组16及第一永磁体17。
所述主机架1与两个所述侧机架9通过多个所述紧固螺钉5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所述进排气接头3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机架9。所述轴向金属密封圈2及所述径向金属密封圈4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机架9与所述主机架1之间、以及所述侧机架9与所述进排气接头3之间。所述板弹簧组件8同时连接于所述主机架1及所述侧机架9,且其位于所述侧机架9中。所述外软磁7穿过所述板弹簧组件8后连接于所述侧机架9,所述第一定子绕组12及所述第二定子绕组16间隔设置在所述外软磁7上,所述绕组隔圈6设置在所述第一定子绕组12与所述第二定子绕组16之间。所述压缩活塞11设置在所述侧机架9内,其部分伸入所述板弹簧组件8内。所述第一永磁体17及所述第二永磁体13间隔设置在所述压缩活塞11上。
所述主机架1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其包括圆柱状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相背的两端的第一凸起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中部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且所述第一凸起为阶梯状,所述第二凸起呈圆柱状,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关于本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本体相背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中心轴与所述本体的中心轴重合。所述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二通气道,另一端开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三通气道,所述第二通气道及所述第三通气道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相连通。
所述主机架1还形成有第一中心压缩腔14及第二中心压缩腔15,所述第一中心压缩腔14及所述第二中心压缩腔15相连通以形成中心压缩腔,所述中心压缩腔贯穿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及所述本体对应所述第二凸起的部位。其中,所述第二通气道与所述中心压缩腔相连通。
两个所述进排气接头3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通气道及所述第三通气道分别与两个所述进排气接头3相连通。所述进排气接头3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径向金属密封圈4,所述径向金属密封圈4通过压缩形变来保证压缩机不会产生气体泄漏。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101通过两个所述进排气接头3与两个制冷机相连接,将压缩机中心压缩腔和侧压缩腔产生的振荡压缩气体分别输送到两个制冷机中驱动制冷机制冷,两个制冷机制冷所需的振荡压缩气体分别在两组不同的压缩腔中产生,避免了两个制冷机之间的相互干扰。
所述侧机架9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其包括相连接的大端及小端,所述大端的端面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且相对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垂直于自身方向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其用于收容所述本体。所述大端端面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的第一阶梯槽,所述第一阶梯槽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圆形槽及左侧压缩腔10或者右侧压缩腔18,所述左侧压缩腔10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圆形槽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侧机架9还开设有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与所述左侧压缩腔10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三通气道相连通。
所述第一凸起抵靠在所述第一阶梯槽的阶梯面上,且部分的伸入所述第一阶梯槽内。两个所述侧机架9的大端外缘通过多个所述紧固螺钉5连接在一起而形成阶梯状的圆柱体,且两个所述侧机架9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侧机架9的第一孔相对并形成圆孔,所述本体收容在所述圆孔内,所述本体与所述圆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轴向金属密封圈2,通过拧紧所述紧固螺钉5,使得所述轴向金属密封圈2产生压缩变形,从而保证压缩机长时间运行而不会产生气体泄漏。
所述板弹簧组件9呈环形,其形成有收容腔,且内外两侧开设有径向设置的、环形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收容腔的两侧相连通。所述板弹簧组件9的外圆周连接于所述第一阶梯槽的槽壁,且与所述第一凸起相连接,其内圆周与所述压缩活塞11相连接。
所述外软磁7设置在所述第一阶梯槽的槽壁上,且其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圆筒状的所述第一定子绕组12及所述第二定子绕组16间隔设置在所述外软磁7朝向所述压缩活塞11的表面上,所述绕组隔圈6设置在所述第一定子绕组12与所述第二定子绕组16之间。
其中,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101的直线电机采用双定子动磁式结构,外定子由所述外软磁7、所述第一定子绕组12、所述第二定子绕组16及所述绕组隔圈6组成;所述外软磁7采用电工纯铁加工而成,起导磁作用;所述第一定子绕组12及所述第二定子绕组16均采用铜漆包线沿轴向绕制而成,两个绕组一个为顺时针绕制,另一个为逆时针绕制。所述绕组隔圈6是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
所述压缩活塞11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的中间段,所述第一端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端的直径相等,且均小于所述中间段的直径。所述中间段相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圆形槽及第三圆形槽,所述第二圆形槽及所述第三圆形槽的一侧槽壁面与所述第一端外圆周面及所述第二端的外圆周面共面。所述第二圆形槽用于收容所述左侧压缩腔10的腔壁或者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三圆形槽用于收容另一个所述第二凸起或者所述右侧压缩腔18的腔壁。
其中,两个所述压缩活塞1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机架9内,且两者沿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的中心轴间隔设置,且关于所述本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压缩活塞11中的一个所述压缩活塞11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左侧压缩腔11内,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压缩腔14中,另一个所述压缩活塞11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中心压缩腔15内,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右侧压缩腔18内,如此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101形成有中间两个压缩气缸和左右侧的两个压缩气缸,在所述直线电机驱动下,压缩机动子部件在所述中间两个压缩气缸和所述左右侧两个压缩气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驱动高压气体产生同步振荡。
中间两个压缩气缸相连通,通过所述主机架1和所述进排气接头3将中间压缩气缸中的振荡气体输入到一个制冷机中;所述左右侧两个压缩气缸相连通,通过所述侧机架9和所述进排气接头3将侧边压缩气缸中的振荡气体输入到另一个制冷机中;两个制冷机制冷所需的振荡压缩气体分别在两组不同的气缸中产生,避免了两个制冷机之间的相互干扰。
其中,所述主机架1同时作为中间气缸的气缸筒体,中间两个气缸对置布置在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101的轴向上;所述侧机架9同时作为侧气缸的气缸筒体,左右侧两个压缩气缸布置在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101轴向的最左端和最右端上。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压缩活塞11相向运行,使得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101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从而抑制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101的轴向振动;两个所述压缩活塞11均采用电工纯铁加工而成,所述压缩活塞11的内圆两端分别置于中心压缩腔和侧压缩腔内,以起到压缩气体的作用,其外周起到电极内软磁导磁作用;压缩机动子组件在直线电机驱动下,在中心压缩腔和侧压缩腔内做往复直线运动,驱动高压气体产生同步振荡;所述压缩机动子部件由所述板弹簧组件8支撑,所述板弹簧组件8由若干片板弹簧叠加组成,所述板弹簧组件8的内圆与所述压缩活塞11固定,外圆与所述主机架1和所述侧机架9固定,如此既保证了所述压缩活塞11在径向有足够的支撑刚度,避免所述压缩活塞11与气缸产生摩擦,又保证了所述压缩活塞11轴向往复运动的谐振刚度。
所述中间段的外周上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一永磁体17及第二永磁体13,所述第一永磁体17及所述第二永磁体13均为径向充磁磁体,采用稀土永磁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永磁体17及所述第二永磁体13的充磁方向相反。在所述第一定子绕组12及所述第二定子绕组16的外接电源激励、以及所述第一永磁体17及所述第二永磁体13的共同激励作用下,使得所述压缩活塞11、所述第一永磁体17及所述第二永磁体13组成的动子部件产生轴向往复直线运动,以驱动压缩腔内的气体产生同品类的振荡运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压缩腔及所述侧压缩腔内填充有制冷机工作所需的高压气体;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101既可以驱动第一斯特林制冷机102及第二斯特林制冷机103,也可以驱动第一脉管制冷机104及第二脉管制冷机105,还可以同时驱动第一斯特林制冷机102或者第二斯特林制冷机103、以及第一脉管制冷机104或者第二脉管制冷机105。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为对称的圆柱体结构,其包括两个压缩活塞、主机架及两个侧机架,两个所述压缩活塞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机架内且两者沿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主机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机架之间,且其与所述压缩活塞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机架相连接,且两者关于所述主机架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所述主机架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中心压缩腔及第二中心压缩腔,两个所述侧机架分别形成相连通的左侧压缩腔及右侧压缩腔,所述压缩活塞呈阶梯状,一个所述压缩活塞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左侧压缩腔及所述第一中心压缩腔,由此形成左侧气缸及一个中心气缸;另一个所述压缩活塞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右侧压缩腔及所述第二中心压缩腔,由此形成一个中心气缸及右侧气缸;
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中心压缩腔及所述左侧压缩腔分别与两个制冷机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其包括圆柱状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相背的两端的第一凸起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中部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且所述第一凸起为阶梯状,所述第二凸起呈圆柱状;所述本体相背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二通气道,另一端开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三通气道;所述第二通气道及所述第三通气道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相连通;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与两个进排气接头形成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压缩腔及所述第二中心压缩腔相连通以形成中心压缩腔,所述中心压缩腔贯穿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及所述本体对应所述第二凸起的部位;所述第二通气道与所述中心压缩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气道及所述第三通气道分别与两个所述进排气接头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机架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其包括相连接的大端及小端,所述大端的端面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且相对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用于收容所述本体;所述大端的端面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的第一阶梯槽,所述第一阶梯槽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圆形槽及所述左侧压缩腔或者所述右侧压缩腔;所述侧机架还开设有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与所述左侧压缩腔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三通气道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机架的第一孔相对设置并形成圆孔,所述本体收容在所述圆孔内,所述本体与所述圆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轴向金属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缸直线压缩机还包括板弹簧组件及外软磁,所述板弹簧组件呈环形,其形成有收容腔,且内外两侧开设有径向设置的、环形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收容腔的两侧相连通;所述板弹簧组件的外圆周连接于所述第一阶梯槽的槽壁且与所述第一凸起相连接,其内圆周与所述压缩活塞相连接;所述外软磁设置在所述第一阶梯槽的槽壁上,且其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圆筒状的第一定子绕组及第二定子绕组间隔设置在所述外软磁朝向所述压缩活塞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定子绕组与所述第二定子绕组之间设置有绕组隔圈;所述第一定子绕组及所述第二定子绕组中的一个为顺时针绕制,另一个为逆时针绕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活塞为阶梯状的圆柱体,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的中间段,所述第一端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端的直径相等,且均小于所述中间段的直径;所述中间段相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圆形槽及第三圆形槽;所述中间段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后伸入所述收容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外周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及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及所述第二永磁体均为径向充磁磁体,且所述第一永磁体及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中间两个压缩气缸相连通,通过所述主机架和所述进排气接头将中间压缩气缸中的振荡气体输入到一个制冷机中;左右侧两个压缩气缸相连通,通过所述侧机架和所述进排气接头将侧边压缩气缸中的振荡气体输入到另一个制冷机中;两个制冷机制冷所需的振荡压缩气体分别在两组不同的气缸中产生。
CN202110101870.8A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 Active CN112879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1870.8A CN112879265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1870.8A CN112879265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9265A true CN112879265A (zh) 2021-06-01
CN112879265B CN112879265B (zh) 2022-09-20

Family

ID=7605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1870.8A Active CN112879265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926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4671A (ko) * 2001-11-30 2003-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향형 왕복동식 압축기
JP2006207472A (ja) * 2005-01-28 2006-08-10 Aisin Seiki Co Ltd リニア圧縮機
CN102042194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由直线电机驱动的热压缩机
CN103122837A (zh) * 2013-03-07 2013-05-29 浙江大学 采用三种弹簧共同支撑的线性压缩机
CN110043442A (zh) * 2019-04-19 2019-07-23 上海理工大学 斯特林制冷机直线压缩机活塞偏置的纠偏结构
CN111561437A (zh) * 2020-04-03 2020-08-2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热泵系统用无油线性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4671A (ko) * 2001-11-30 2003-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향형 왕복동식 압축기
JP2006207472A (ja) * 2005-01-28 2006-08-10 Aisin Seiki Co Ltd リニア圧縮機
CN102042194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由直线电机驱动的热压缩机
CN103122837A (zh) * 2013-03-07 2013-05-29 浙江大学 采用三种弹簧共同支撑的线性压缩机
CN110043442A (zh) * 2019-04-19 2019-07-23 上海理工大学 斯特林制冷机直线压缩机活塞偏置的纠偏结构
CN111561437A (zh) * 2020-04-03 2020-08-2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热泵系统用无油线性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9265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97113A (en) Magnetically balanced and centered electromagnetic machine and cryogenic refrigerator employing same
KR100224186B1 (ko) 선형 압축기
US5642618A (en) Combination gas and flexure spring construction for free piston devices
US5647217A (en) Stirling cycle cryogenic cooler
CN110714891A (zh) 一种压缩活塞单元及压缩机
CN101551176A (zh) 一种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
WO2011143862A1 (zh) 集成式斯特林制冷机
JP6117090B2 (ja) 極低温冷凍機
CN112879265B (zh) 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
CN107894110B (zh) 超低温制冷机
US3274795A (en) Fluid operating apparatus
EP0028144A1 (en) Support system for a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piston
CN217785514U (zh) 集成式斯特林制冷机
CN217464944U (zh) 一种双头对峙制冷结构
CN109595136B (zh) 一种直线式家用空调压缩机
US4920288A (en) Piston engine with dynamic groove bearing internal to piston and isolated from compression space
CN214304219U (zh) 一种微型动磁式串联双级直线压缩机
CN110736264A (zh) 一种机架及自由活塞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
CN214250185U (zh) 一种分体式脉管制冷机
CN201363951Y (zh) 一种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
CN114440488B (zh) 斯特林循环热机
CN110274406B (zh) 一种冷头结构及分体式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
WO2011105682A2 (ko) 극저온 냉동기
CN211082175U (zh) 一种压缩活塞单元及压缩机
CN210921854U (zh) 一种机架及自由活塞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