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4355A - 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74355A CN112874355A CN202110133562.3A CN202110133562A CN112874355A CN 112874355 A CN112874355 A CN 112874355A CN 202110133562 A CN202110133562 A CN 202110133562A CN 112874355 A CN112874355 A CN 1128743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vehicle
- identity information
- charging pile
- clo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B60L53/665—Methods related to measuring, billing or pay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充电桩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充电桩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发送给车辆,其中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云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身份认证成功,则云端根据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控制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车辆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云端进行扣费。该方法可以将交流桩充电桩身份信息以PWM方波承载,并通过特定编码方式传输到车辆,车辆将自身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传输给云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云端通知充电桩开启充电和完成支付,从而实现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和有序充电等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和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充电桩需求量巨大,用户对充电操作简易性要求越来越高,即插即充和无感支付逐渐要求普及。
目前充电桩一般分为快充充电桩和慢充充电桩,快充为直流充电桩,慢充为交流充电桩。在GB/T 18487.1-2015规定了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和控制原理最小的基本要求,无需支持车辆传输信息到交流充电桩。如果基于GB/T18487.1-2015规定和实现要求,在不增加元器件、修改电路的情况下,无法识别车辆身份信息,无法支持即插即充、无感支付、有序充电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使车辆充电系统在GB/T 18487.1-2015基础上不做任何硬件修改,将交流桩充电桩身份信息以PWM方波承载,并通过特定编码方式传输到车辆,车辆将自身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传输给云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云端通知充电桩开启充电和完成支付,从而实现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和有序充电等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充电桩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所述充电桩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辆,其中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所述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云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身份认证成功,则所述云端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所述云端进行扣费。
本发明上述提出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云端包括:桩云、车云、能源网控制云,所述云端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型进行充电,包括:
所述车云获取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身份信息;
所述车云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进行车辆身份认证,并在车辆身份认证成功后将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发给桩云;所述桩云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进行充电桩身份认证,并在充电桩身份认证成功后,将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能源网控制云;所述能源网控制云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和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制定充电策略,并发送至所述桩云;所述桩云根据所述充电策略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的PWM方波信号为预留区PWM信号,所述预留区PWM的占空比为(90%-9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身份认证失败,则所述充电桩进入标准的GB充电流程。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获取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认证模块,所述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扣费模块,所述扣费模块用于在充电完成后,进行扣费。
本发明上述提出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认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进行车辆身份认证;在车辆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进行充电桩身份认证;在充电桩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和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制定充电策略;根据所述充电策略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的PWM方波信号为预留区PWM信号,所述预留区PWM的占空比为(90%-9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桩在所述身份认证失败时,进入标准的GB充电流程。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使车辆充电系统在GB/T 18487.1-2015基础上不做任何硬件修改,将交流桩充电桩身份信息以PWM方波承载,并通过特定编码方式传输到车辆,车辆将自身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传输给云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云端通知充电桩开启充电和完成支付,从而实现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和有序充电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的工作过程图;
图3是GB/T 18487.1-2015中规定的充电设施产生的占空比与充电电流值的映射关系;
图4是带S2开关的车辆GB中规定的交流充电连接过程和控制时序图;
图5是带S2开关的车辆GB中规定的充电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S2开关的车辆的充电流程图;
图7是不带S2开关的车辆GB中规定的交流充电连接过程和控制时序图;
图8是不带S2开关的车辆GB中规定的充电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不带S2开关的车辆的充电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是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充电桩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充电桩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发送给车辆,其中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吗,充电桩身份信息的PWM方波信号为预留区PWM信号,预留区PWM的占空比为(90%-97%]。
S2,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云端进行身份认证。
S3,如果身份认证成功,则云端根据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控制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车辆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云端可以包括:桩云、车云、能源网控制云,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云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身份认证成功,则云端根据车辆身份信息控制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型进行充电,具体包括:
车云获取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车云根据车辆身份信息对进行车辆身份认证,并在车辆身份认证成功后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给桩云;桩云根据充电桩身份信息进行充电桩身份认证,并在充电桩身份认证成功后,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能源网控制云;能源网控制云根据车辆身份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制定充电策略,并发送至桩云;桩云根据充电策略控制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车辆进行充电。
S4,充电完成后,云端进行扣费。
具体的,本发明上述的方法需要在车云上完成车辆的即插即充注册,并指定扣款账号。注册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车型、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码)码、行驶证等,车云和桩云之间完成互连互通,车云和能源云之间完成互连互通,并支持有序充电等控制。
如图2所示,具体工作过程为:当检测到插枪后,充电桩将自己唯一充电桩身份信息发送给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充电场站信息,充电桩身份信息等。如果充电桩有多个充电枪,身份信息还需要包括充电枪信息。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给车云进行认证。其中车辆身份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VIN、SOC(State Of Charge)等。车云完成车辆身份认证,并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给桩云。桩云完成充电桩身份认证,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给能源网控制云。能源网控制云根据车辆身份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指定充电策略,其中,充电桩身份信息可以用于识别充电桩所在区域的电力负荷,车辆身份信息可以用于识别车辆的充电功率和充电时间需求等,由此可以制定完善的有序充电策略,并发送至桩云。桩云根据充电策略通知充电桩即插即充,启动充电,且充电模式为有序充电,充电完成,桩云直接完成扣费,实现无感支付,并通知用户。整个过程实现了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和有序充电。
由此,该方法可以使车辆充电系统在GB/T 18487.1-2015基础上不做任何硬件修改,将交流桩充电桩身份信息以PWM方波承载,并通过特定编码方式传输到车辆,车辆将自身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传输给云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云端通知充电桩开启充电和完成支付,从而实现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和有序充电等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身份认证失败,则充电桩进入标准的GB充电流程,用户刷卡或扫码启动充电。
如图3所示,根据GB/T 18487.1-2015规定,充电桩发送不同占空比D的PWM方波表示充电电流值,其中(90%,97]为预留区间,即如果PWM方波的占空比为(90%,97],则默认忽略。
本发明的定义了一种报文帧类型,包括报文起始位,数据区,报文结束位组成。每帧携带充电桩身份信息指定位的字符内容。同时通过PWM方波承载报文,使用预留的PWM占空比D(90%,97]区间来识别该报文帧。
报文帧格式可参见如下表1:
表1
数据区由4位类型,8位总长度,8位索引,8位字符和4位校验位组成:
类型:4bit,数据类型,最多可扩展15种,例如0x1为充电桩身份信息,二进制值0001;本发明主要表示为充电桩身份信息,后续可扩展为反向VIN码信息,例如0x2为VIN码信息,二进制值0010;
总长度:8bit,字符最大长度,最长为255,二进制值1111 11111;
索引:8bit,当前传输字符所在位置,例如第5位时,二进制值0000 1001;
字符:8bit,字符的ASCII码值,范围为0-255对应的符号,例如字符为A,二进制值0100 0001;
校验位:4bit,校验值,可采用CRC算法,例如g(x)=X^4+X+1
PWM占空比D和报文帧参考对应关系(可使用预留区间任何值)可参见表2:
表2
报文帧 | PWM占空比D |
起始位 | 91% |
数据区Bit 0 | 92% |
数据区Bit 1 | 93% |
结束位 | 94% |
PWM信号一般使用频率1k Hz,周期1ms,每个周期发送1bit数据,桩端和车端约定单周期起始边沿,例如上升沿起始(即高电平位于一个周期的前半部分),空闲电平为低电平。
根据GB/T 18487.1-2015规定,交流充电过程可分为车辆带S2开关和不带S2开关。其中,K1、K2为分别设置在充电桩和车辆上的充电开关,用以控制电能的传输。S1、S2为分别设置在充电桩和车辆上的通信开关,用以控制信号的传输。
对于带S2开关的车辆,GB要求的交流充电连接过程和控制时序可参照图4,充电流程可参照图5所示。
对于带S2开关的车辆,采用本发明的身份识别方法的充电流程图可参照图6所示。
对于不带S2开关的车辆,GB要求的交流充电连接过程和控制时序可参照图7,充电流程可参照图8所示。
对于不带S2开关的车辆,采用本发明的身份识别方法的充电流程图可参照图9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不支持本发明的车辆,无法识别桩的信息,且不会发送相关信息到云端认证。充电桩会出现等待超时,从而进入标准的GB充电流程,不会影响正常充电。不支持本发明的充电桩,刷卡后直接发送对应PWM占空比D的充电电流,车辆检测到相关信息后,进入标准的GB充电流程,不会影响正常充电。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无需硬件和电路改动,通过软件方法,实现充电桩身份信息的传输,实现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和有序充电。
2、能满足有序充电调控,实现能源合理利用。
3、充电体验提升明显。
4、具备普遍适用性,同时兼容新旧桩端和车端软件。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充电桩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充电桩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发送给车辆,其中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云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身份认证成功,则云端根据车辆身份信息控制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车辆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云端进行扣费。由此,该方法可以将交流桩充电桩身份信息以PWM方波承载,并通过特定编码方式传输到车辆,车辆将自身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传输给云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云端通知充电桩开启充电和完成支付,从而实现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和有序充电等功能。
与上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由于本发明的系统实施例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对于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参照上述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中不再进行赘述。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系统包括:获取模块1、认证模块2、控制模块3、扣费模块4。
其中,获取模块1用于在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获取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其中,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认证模块2用于根据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控制模块3用于在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车辆身份信息控制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车辆进行充电;扣费模块4用于在充电完成后,进行扣费。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认证模块2具体用于:根据车辆身份信息对进行车辆身份认证;在车辆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充电桩身份信息进行充电桩身份认证;
控制模块3具体用于:在充电桩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车辆身份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制定充电策略;根据充电策略控制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车辆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充电桩身份信息的PWM方波信号为预留区PWM信号,预留区PWM的占空比为(90%-9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充电桩在身份认证失败时,进入标准的GB充电流程,用户刷卡或扫码启动充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通过,获取模块在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获取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认证模块根据所述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控制模块在所述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扣费模块在充电完成后,进行扣费。由此,该系统可以将交流桩充电桩身份信息以PWM方波承载,并通过特定编码方式传输到车辆,车辆将自身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传输给云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云端通知充电桩开启充电和完成支付,从而实现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和有序充电等功能。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充电桩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发送给车辆,其中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云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身份认证成功,则云端根据车辆身份信息控制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车辆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云端进行扣费,由此,可以将交流桩充电桩身份信息以PWM方波承载,并通过特定编码方式传输到车辆,车辆将自身信息和充电桩身份信息传输给云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云端通知充电桩开启充电和完成支付,从而实现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和有序充电等功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充电桩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所述充电桩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辆,其中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
所述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云端进行身份认证;
如果身份认证成功,则所述云端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充电完成后,所述云端进行扣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包括:桩云、车云、能源网控制云,所述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云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身份认证成功,则所述云端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型进行充电,具体包括:
所述车云获取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身份信息;
所述车云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进行车辆身份认证,并在车辆身份认证成功后将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发给桩云;
所述桩云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进行充电桩身份认证,并在充电桩身份认证成功后,将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能源网控制云;
所述能源网控制云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和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制定充电策略,并发送至所述桩云;
所述桩云根据所述充电策略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的PWM方波信号为预留区PWM信号,所述预留区PWM的占空比为(90%-9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身份认证失败,则所述充电桩进入标准的GB充电流程,用户刷卡或扫码启动充电。
5.一种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充电枪与车辆连接后,获取充电桩身份信息和车辆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为PWM方波信号;
认证模块,所述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将充电桩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扣费模块,所述扣费模块用于在充电完成后,进行扣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进行车辆身份认证;
在车辆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进行充电桩身份认证;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充电桩身份认证成功后,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和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制定充电策略;
根据所述充电策略控制所述充电桩以有序充电模式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身份信息的PWM方波信号为预留区PWM信号,所述预留区PWM的占空比为(90%-9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在所述身份认证失败时,进入标准的GB充电流程,用户刷卡或扫码启动充电。
9.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33562.3A CN112874355B (zh) | 2021-02-01 | 2021-02-01 | 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33562.3A CN112874355B (zh) | 2021-02-01 | 2021-02-01 | 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74355A true CN112874355A (zh) | 2021-06-01 |
CN112874355B CN112874355B (zh) | 2022-11-15 |
Family
ID=76052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33562.3A Active CN112874355B (zh) | 2021-02-01 | 2021-02-01 | 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74355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52924A (zh) * | 2021-06-03 | 2021-09-07 | 郑州宜家安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连接的充电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4161979A (zh) * | 2021-12-06 | 2022-03-11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综合管理系统 |
CN115097237A (zh) * | 2022-06-20 | 2022-09-23 | 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即插即充功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5859387A (zh) * | 2022-12-01 | 2023-03-28 | 深圳市赛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检测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8529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充电设备的认证方法及相应设备 |
CN105882437A (zh) * | 2015-10-30 | 2016-08-24 |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车辆充电方法、系统和充电桩 |
CN107644329A (zh) * | 2016-07-21 | 2018-01-30 |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充电桩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484237A (zh) * | 2018-12-13 | 2019-03-19 | 睿驰达新能源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CN109795359A (zh) * | 2019-01-11 | 2019-05-24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鉴权方法、装置、系统及充电系统 |
DE102018113694A1 (de) * | 2018-06-08 | 2019-12-12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 einer Ladeprofilbereitstellung |
CN111319506A (zh) * | 2019-12-31 | 2020-06-23 |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车辆身份识别方法 |
-
2021
- 2021-02-01 CN CN202110133562.3A patent/CN11287435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8529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充电设备的认证方法及相应设备 |
CN105882437A (zh) * | 2015-10-30 | 2016-08-24 |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车辆充电方法、系统和充电桩 |
CN107644329A (zh) * | 2016-07-21 | 2018-01-30 |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充电桩控制方法及装置 |
DE102018113694A1 (de) * | 2018-06-08 | 2019-12-12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 einer Ladeprofilbereitstellung |
CN109484237A (zh) * | 2018-12-13 | 2019-03-19 | 睿驰达新能源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CN109795359A (zh) * | 2019-01-11 | 2019-05-24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鉴权方法、装置、系统及充电系统 |
CN111319506A (zh) * | 2019-12-31 | 2020-06-23 |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车辆身份识别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52924A (zh) * | 2021-06-03 | 2021-09-07 | 郑州宜家安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连接的充电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3352924B (zh) * | 2021-06-03 | 2023-04-28 | 郑州宜家安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连接的充电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4161979A (zh) * | 2021-12-06 | 2022-03-11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综合管理系统 |
CN114161979B (zh) * | 2021-12-06 | 2023-09-29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综合管理系统 |
CN115097237A (zh) * | 2022-06-20 | 2022-09-23 | 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即插即充功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5859387A (zh) * | 2022-12-01 | 2023-03-28 | 深圳市赛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检测方法 |
CN115859387B (zh) * | 2022-12-01 | 2024-04-09 | 深圳市赛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74355B (zh) | 2022-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74355B (zh) | 交流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105122590B (zh) | 非接触供电系统 | |
EP3213954A2 (en) | Charging apparatus | |
CN108521055A (zh) | 一种充电枪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3815453A (zh) |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CN105825422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租赁系统及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绑定方法 | |
CN110371022B (zh) | 一种电池匹配方法、装置及车载设备 | |
CN105913305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租赁系统及充电预约方法 | |
CN111791732A (zh) |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0712558A (zh) | 电动车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060420A (zh) | 充电计费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311683A (zh) | 共享充电桩计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017399A (zh) | 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 |
CN105869298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租赁系统及车位管理方法 | |
CN117745350B (zh) | 充电优惠方案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143145A (zh) | 充电桩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094380B (zh) | 一种一车双充的充电桩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3547944A (zh) | 无感蓝牙预约充电系统及方法 | |
CN111572400B (zh) |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2109592A (zh) | 车载电池的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255612B (zh) | 充电桩停车位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171320A (zh) | 一种自启动充电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4801834B (zh) | 新能源汽车剩余充电时长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5489369A (zh) | 双枪直流充电桩充电系统、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4750628A (zh) | 一种车辆充放电方法、电池管理系统系统及充放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