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5937A -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5937A
CN112865937A CN202011618756.4A CN202011618756A CN112865937A CN 112865937 A CN112865937 A CN 112865937A CN 202011618756 A CN202011618756 A CN 202011618756A CN 112865937 A CN112865937 A CN 112865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
band
field
frequency sub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87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磊
浦部嘉夫
M.H.C.西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65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59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Adaptive formatting arrangements particular to signalling, e.g. variable amount of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Signal structure ensuring backward compatibility with legacy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一种发送装置,包括:电路,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信号,其中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非传统信号字段和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包括对应于第一频率子带的第一信道字段和对应于与第一频率子带不同的第二频率子带的第二信道字段,其中在没有为多用户(MU)MIMO传输分派包含第一频率子带和第二频率子带的全带宽的第一情况下,从非传统前导码中的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导出用户的数目,并且在为MU‑MIMO传输分派包含第一频率子带和第二频率子带的全带宽的第二情况下,用于MU‑MIMO传输的用户的数目由非传统前导码中的用户的数目子字段指示;以及发送器,发送所生成的信号。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12月2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88042、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8年07月05日、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78055.1、发明名称为“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格式化和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
背景技术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工作组正在开发802.11ax HE(高效率)WLAN(无线局域网)空中接口,以便实现用户在高密度情形中实现的实际吞吐量的大幅增加。OFDMA(正交频分多址)多用户发送已被设想为802.11ax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OFDMA是在OFDM系统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上执行去往和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流的多个操作的多址方式。
正在研究为802.11ax中的OFDMA多用户发送执行频率调度。根据频率调度,无线电通信接入点装置(下文简称为“接入点”或“AP”)基于无线电通信站装置(下文简称为“终端站”或“STA”)的频带的接收质量自适应地向多个STA分配子载波。这使得可以获得最大的多用户分集效应并且可以相当高效地执行通信。
频率调度通常基于资源单元(RU)来执行。RU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RU由AP分配给AP与之通信的多个STA中的每个。由AP执行的频率调度的资源分配结果应作为资源分配信息报告给STA。此外,AP还应向STA报告其它控制信令,诸如,公共控制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
引文列表
非专利文献
NPL1:IEEE802.11-15/0132r9,TGax规范框架,2015年9月
NPL2:IEEE802.11-15/1066r0,HE-SIG-B内容,2015年9月
NPL3:IEEE标准802.11ac-2013
NPL4:IEEE802.11-15/0132r15,TGax规范框架,2016年1月
NPL5:IEEE802.11-16/0024r0,拟议的TGax草案规范,2016年1月
发明内容
随着频率调度的灵活性增加,需要更多的信令比特来向STA报告控制信令(即,公共控制信息、资源分配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这导致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增加。因此,在频率调度的灵活性与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之间存在折衷关系。挑战是如何在减少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的增加的同时实现灵活的频率调度。
在一个一般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发送装置,包括:电路,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信号,其中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非传统信号字段和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所述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包括对应于第一频率子带的第一信道字段和对应于与所述第一频率子带不同的第二频率子带的第二信道字段,其中在没有为多用户(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全带宽的第一情况下,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导出用户的数目,并且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第二情况下,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用户的数目由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用户的数目子字段指示;以及发送器,发送所生成的信号。
在一个一般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发送方法,包括: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信号,其中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非传统信号字段和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所述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包括对应于第一频率子带的第一信道字段和对应于与所述第一频率子带不同的第二频率子带的第二信道字段,其中在没有为多用户(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全带宽的第一情况下,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导出用户的数目,并且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第二情况下,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用户的数目由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用户的数目子字段指示;以及发送所生成的信号。
在一个一般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所述处理包括: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信号,其中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非传统信号字段和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所述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包括对应于第一频率子带的第一信道字段和对应于与所述第一频率子带不同的第二频率子带的第二信道字段,其中在,没有为多用户(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全带宽的第一情况下,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导出用户的数目,以及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第二情况下,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用户的数目由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用户的数目子字段指示;以及发送所生成的信号。
在一个一般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本公开的发送装置包括:发送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发送信号,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信号字段和第二信号字段,所述第二信号字段包括位于不同频率子带中的第一信道字段和第二信道字段,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包括携带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的公共字段以及携带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每用户分派信息的用户特定字段,并且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在长度上比另一信道字段更长的一个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字段的一部分被重定位到该另一信道字段;以及发送单元,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应该注意的是,一般或特定的公开可以实施为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或其任何选择性组合。
利用本公开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可以在抑制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的增加的同时促进灵活的频率调度。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加益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所述益处和/或优点可以通过说明书和附图的各个实施例和特征单独地获得,所述各个实施例和特征不需要被全部提供来获得这些益处和/或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图示符合IEEE 802.11ax规范框架文档的HE分组的格式的图。
图2示出图示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数据字段的示例OFDMA结构的图。
图3示出图示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SIG-B的示例结构的图。
图4示出图示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SIG-B的示例格式的图。
图5示出图示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SIG-B的另一示例格式的图。
图6示出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SIG-B的示例格式的图。
图7示出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SIG-B的示例格式的图。
图8示出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SIG-B的示例格式的图。
图9示出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SIG-B的示例格式的图。
图10示出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SIG-B的示例格式的图。
图11示出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的HE-SIG-B的示例格式的图。
图12示出图示根据本公开的AP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图13示出图示根据本公开的STA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清楚和简明,已经省略了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本公开的基础>
图1图示符合IEEE 802.11ax规范框架文档的高效率(HE)分组100的格式。HE分组100包括:传统前导码,包括传统短训练字段(L-STF)102、传统长训练字段(L-LTF)104和传统信号字段(L-SIG)106;HE前导码,包括重复L-SIG字段(RL-SIG)108、第一HE信号字段(HE-SIG-A)110、第二HE信号字段(HE-SIG-B)112、HE短训练字段(HE-STF)114和HE长训练字段(HE-LTF)116;以及HE数据字段120。
传统前导码(102、104、106)用于促进与传统802.11a/g/n/ac标准的向后兼容。L-STF 102和L-LTF 104主要用于分组检测、自动增益控制(AGC)设置、频率偏移估计、时间同步和信道估计。L-SIG 106与HE前导码中的RL-SIG 108一起用于帮助区分HE分组100与传统802.11a/g/n/ac分组。
HE前导码中的HE-SIG-A 110携带解译HE分组100的剩余字段所需的公共控制信息,例如,CBW(信道带宽)、HE-SIG-B码元的数目、以及用于HE-SIG-B 112的MCS(调制和编码方式),等等。
HE前导码中的HE-SIG-B 112包含用于指定的接收STA(尤其用于下行链路(DL)多用户(MU)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如果旨在用于单用户(SU)发送或用于上行链路(UL)MU发送,则HE-SIG-B 112不存在于HE分组100中。对于UL MU发送,用于指定的发送STA的资源分配信息和每个用户分派信息在AP处被预设,并由AP在触发帧中发送给指定的发送STA。
HE前导码中的HE-STF 114用于重置AGC并降低对ADC(模数转换器)的动态范围要求。HE前导码中的HE-LTF 116被提供用于MIMO(多输入多输出)信道估计,以用于接收并均衡HE数据字段120。
HE数据字段120携带用于一个或多个STA的有效载荷。对于在SU发送方面的特定STA或在MU-MIMO发送方面的特定STA组,有效载荷被携带在以跨越多个OFDM码元的RU为单位的指定的资源上。取决于每RU的组成子载波的数目,RU可以具有不同的类型。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应使用12.8μs的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周期和78.125kHz的子载波间隔。每OFDM码元的子载波的数目取决于CBW的值。例如,在CBW=40MHz的情况下,每OFDM码元的子载波的数目是512。因此,对于特定类型的RU,每OFDM码元的RU的最大数目也取决于CBW的大小。
图2图示了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100的HE数据字段120的示例OFDMA结构。I型RU包括26个连续的音(tone)并且具有约2MHz的带宽。II型RU包括52个连续的音并且具有约4.1MHz的带宽。III型RU包括106个连续的音并且具有约8.3MHz的带宽。IV型RU包括242个连续的音并且具有约18.9MHz的带宽。V型RU包括484个连续的音并且具有约37.8MHz的带宽。40MHz OFDMA能够支持的I型RU、II型RU、III型RU、IV型RU和V型RU的最大数目分别是18、8、4、2和1。不同类型的RU的混合也可以适应于40MHz的OFDMA中。
用于L-STF 102、L-LTF 104、L-SIG 106、RL-SIG 108、HE-SIG-A 110、HE-SIG-B112、HE-STF 114、HE-LTF 116和HE数据字段120的发送处理的细节可以在IEEE 802.11ax规范框架文档中找到。
具体地,HE-SIG-B 112在每20MHz子带的基础上被编码。对于CBW=40MHz、80MHz、160MHz或80+80MHz,携带不同内容的20MHz子带的数目是2。HE-SIG-B码元应使用3.2μs的DFT周期和312.5kHz的子载波间隔。每HE-SIG-B码元的数据子载波的数目是52。
图3图示了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100的HE-SIG-B 112的示例结构。HE-SIG-B 112包括使用不同频率子带信道的两个信道字段:HE-SIG-B1 302和HE-SIG-B2 304。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上发送HE-SIG-B1 302,而在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上发送HE-SIG-B2 304。
用于完全位于20MHz子带信道内的一个分派的资源分配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被携带在两个HE-SIG-B信道字段中的一个中,并且在相同的20MHz子带信道上发送。更详细地,HE-SIG-B1 302携带用于完全位于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内的分派(例如,312)的资源分配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而HE-SIG-B2 304携带用于完全位于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内的分派(例如,314)的资源分配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以此方式,即使20MHz子带信道(例如,322)中的控制信令由于干扰而被破坏,也可以正确地解码另一20MHz子带信道(例如,324)中的控制信令。
图4图示了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100的HE-SIG-B 112的示例格式。两个HE-SIG-B信道字段中的每个包括公共字段410和用户特定字段450。每个公共字段410包括资源分派子字段412、CRC(循环冗余校验)子字段和尾比特子字段,其每个具有预定长度。
在HE-SIG-B1 302的环境中,资源分派子字段412包含RU布置模式(pattern)索引,其指示用于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的频域中的特定RU布置模式(包括MU-MIMO相关信息)。RU布置模式索引和对应的RU布置模式的映射是预定的。表1中示出了RU布置模式索引和对应的RU布置模式的示例映射。注意,在20MHz子带信道内从较低频率到较高频率布置RU,并且I型RU和II型RU可以仅用于SU-MIMO发送。
[表1]
RU布置模式索引和对应的RU布置模式的映射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07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08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091
例如,参考表1,包括在HE-SIG-B1 302中的资源分派子字段412-1可以包含RU布置模式索引25,以指示用于第一20MHz子带信道的特定RU布置模式,其中在频域中五个I型RU之后是一个III型RU,并且五个I型RU中的每个用于SU-MIMO发送,而III型RU用于两个用户复用的MU-MIMO发送。类似地,在HE-SIG-B2 304的环境中,资源分派子字段412-2可以包含指示用于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的频域中的特定RU布置模式和MU-MIMO相关信息的另一RU布置模式索引。
每个用户特定字段450包括多个BCC(二进制卷积编码)块。除最后的BCC块之外的每个BCC块包括第一用户特定子字段、第二用户特定子字段、CRC子字段和尾比特子字段,其每个具有预定长度。最后的BCC块可以包括单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用户特定字段450中的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携带每用户分派信息(例如,用于寻址的STA标识符和诸如空间流的数目和MCS等的用户特定发送参数)。对于被分配用于SU-MIMO发送的每个RU,仅存在单个对应的用户特定子字段。对于被分配用于K个用户复用的MU-MIMO发送的每个RU,存在K个对应的用户特定子字段。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字段450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排序符合由同一HE-SIG-B信道的资源分派子字段412用信号通知(signal)的RU布置模式。一个HE-SIG-B信道的用户特定字段450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可以从同一HE-SIG-B信道的资源分派子字段412中导出。
应注意,可以将填充比特附加到HE-SIG-B1 302和/或HE-SIG-B2 304的末尾,以用于最后的码元对准,并且用于在HE-SIG-B1302与HE-SIG-B2 304之间保持相同的持续时间。
然而,在两个HE-SIG-B信道字段302和304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的负载不平衡(即,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一个HE-SIG-B信道字段在长度上可能比另一HE-SIG-B信道字段要长得多)。在图5的示例中,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上存在三个分派,它们分别用于复用六个用户的MU-MIMO发送、SU-MIMO发送和复用七个用户的MU-MIMO发送。这里,每个BCC块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因此,在HE-SIG-B1 302中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1和BCC块的数目Nblk,1分别是14和7。另一方面,在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上存在六个分派,其每个用于SU-MIMO发送。因此,在HE-SIG-B2 304中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2和BCC块的数目量Nblk,2分别是6和3。假设:
-每个公共字段510具有Lcf=22比特的长度;
-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具有Luss=22比特的长度,并且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每个BCC块具有Lblk=54比特的长度;以及
-用于HE-SIG-B 112的MCS是VHT-MCS1(参见IEEE 802.11ac标准),其中每HE-SIG-B码元的数据比特的数目NDBPS是52。
因此,在这个示例中HE-SIG-B码元的数目Nsym是8,可以通过以下等式来计算:
[数学.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01
其中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03
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并且
[数学.2]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02
为了在该示例中保持HE-SIG-B1 302与HE-SIG-B2 304之间的相同持续时间,需要将一些填充码元附加到HE-SIG-B2 304的末尾。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一个HE-SIG-B信道字段比另一HE-SIG-B信道字段长得多,则对于另一HE-SIG-B信道字段需要大量的填充码元,从而导致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显著开销和妥协的信道效率。
接下来,将进一步详细说明用于HE-SIG-B 112的格式的各个实施例,其可以减少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并显著提高信道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在长度上比另一HE-SIG-B信道字段更长的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字段的一部分被重定位到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使得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因此,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减少并且信道效率提高。用户特定字段的重定位的部分位于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的预定位置。用户特定字段的重定位的部分可以使用比用于发送用户特定字段的另一部分的发送方式更鲁棒的发送方式来发送。结果,即使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由于干扰而具有较差的信道质量,STA也能够正确地解码用户特定字段的重定位的部分。
<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在长度上比另一HE-SIG-B信道字段更长的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字段的一个或多个最后的BCC块被重定位到该另一HE-SIG-B信道。通过这种重定位,HE-SIG-B码元的数目被最小化。因此,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减少并且信道效率提高。
如果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由于干扰而具有较差的信道质量,则对应的BCC块被重定位到该另一HE-SIG-B信道的STA可能不能够正确地解码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中的资源分派信令,因此它们不能确定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中的原始BCC块的数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重定位的BCC块紧邻在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中的原始BCC块之后,则STA不能确定重定位的BCC块的起始并正确地解码它们。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重定位的BCC块位于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的预定位置(例如,在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的末尾)。重定位的BCC块可以在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中复制一次或多次。结果,即使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由于干扰而具有较差的信道质量,STA也仍然可以正确地解码重定位的BCC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重定位的BCC块的数目Nrblk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计算:
[数学.3]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11
其中R是重复因子,并且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12
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图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100的HE-SIG-B 112的示例格式。两个HE-SIG-B信道字段中的每个包括公共字段610和用户特定字段650。每个公共字段610包括资源分派子字段、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614、重复子字段616、CRC子字段和尾比特子字段。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614具有预定长度,并且指示已经从一个HE-SIG-B信道字段向另一HE-SIG-B信道字段重定位了多少个BCC块。一个HE-SIG-B信道的重复子字段616具有预定长度,并且指示重定位的BCC块在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中被复制了多少次(即,指示重复因子R的值)。基于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614和重复子字段616这两者,STA可以确定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中重定位的BCC块的起始,如果重复因子R大于1,则对重定位的BCC块执行MRC(最大比率合并),并正确地解码它们。
考虑到图6基于与图5相同的资源分派,用于HE-SIG-B1 302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1和BCC块的数目Nblk,1分别是14和7。用于HE-SIG-B2304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2和BCC块的数目Nblk,2分别是6和3。假设:
-每个公共字段610具有Lcf=22比特的长度;
-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具有Luss=22比特的长度,并且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每个BCC块具有Lblk=54比特的长度;
-用于HE-SIG-B 112的MCS是VHT-MCS1,其中NDBPS=52;以及
-重复因子R=2。
从等式(3)容易导出Nrblk=1。因此,HE-SIG-B码元的数目Nsym变为7,其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计算:
[数学.4]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21
其中
[数学.5]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22
换句话说,基于相同的资源分派,第一实施例可以比现有技术需要更少的HE-SIG-B码元。
注意,在图6的示例中,HE-SIG-B1 302中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614-1应指示单个重定位的BCC块,并且HE-SIG-B1 302中的重复子字段616-1应指示重定位的BCC块被复制一次(即,重复因子R=2);而HE-SIG-B2 304中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614-2应指示不存在重定位的BCC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作为在其各自的公共字段中用信号通知用于HE-SIG-B1 302和HE-SIG-B2 304的重定位的BCC块的数目和重复因子R的值的替代方案,用于HE-SIG-B1 302和HE-SIG-B2 304的重定位的BCC块的数目和重复因子R可以在HE-SIG-A 110中用信号通知。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在长度上比另一HE-SIG-B信道字段更长的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字段的一个或多个最后的BCC块被重定位到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使得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因此,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减少并且信道效率提高。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重定位的BCC块位于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的预定位置(例如,在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的末尾)。重定位的BCC块可以用比用于其它BCC块的MCS更鲁棒的MCS来发送。结果,即使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由于干扰而具有较差的信道质量,STA也仍然可以正确地解码重定位的BCC块。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计算重定位的BCC块的数目Nrblk
[数学.6]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31
其中NDBPS,rblk是用于重定位的BCC块的每码元的数据比特的数目,并且NDBPS,oblk是用于其它BCC块的每码元的数据比特的数目。
图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100的HE-SIG-B 112的示例格式。两个HE-SIG-B信道字段中的每个包括公共字段710和用户特定字段750。每个公共字段710包括资源分派子字段、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714、重定位的BCC块的MCS子字段716、CRC子字段和尾比特子字段。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714具有预定长度,并且指示已经从一个HE-SIG-B信道字段向另一HE-SIG-B信道字段重定位了多少个BCC块。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重定位的BCC块的MCS子字段716具有预定长度,并且指示用于该另一HE-SIG-B信道中的重定位的BCC块的MCS。注意,用于HE-SIG-B 112中除重定位的BCC块之外的BCC块的MCS可以在HE-SIG-A 110中指示。基于一个HE-SIG-B信道字段中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714和重定位的BCC块的MCS子字段716,STA可以确定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中的重定位的BCC块的起始并且正确地解码它们。
考虑到图7基于与图5和图6相同的资源分派,用于HE-SIG-B1 302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1和BCC块的数目Nblk,1分别是14和7,而用于HE-SIG-B2 304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2和BCC块的数目Nblk,2分别是6和3。假设:
-每个公共字段710具有Lcf=22比特的长度;
-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具有Luss=22比特的长度,并且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每个BCC块具有Lblk=54比特的长度;
-用于重定位的BCC块的MCS是VHT-MCS0,其中NDBPS,rblk=26;以及
-用于其它BCC块的MCS是VHT-MCS1,其中NDBPS,oblk=52。
从等式(6)容易导出Nrblk=1。因此,HE-SIG-B码元的数目Nsym变为7,其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计算:
[数学.7]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41
其中
[数学.8]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42
换句话说,基于相同的资源分派,第二实施例可以比现有技术需要更少的HE-SIG-B码元。
注意,在图7的示例中,HE-SIG-B1 302中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714-1应指示单个重定位的BCC块,并且HE-SIG-B1 302中的重定位的BCC块的MCS子字段716-1应指示VHT-MCS0;而HE-SIG-B2 304中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714-2应指示没有重定位的BCC块。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作为在其各自的公共字段710中用信号通知用于HE-SIG-B1 302和HE-SIG-B2 304的重定位的BCC块的数目和重定位的BCC块的MCS的替代方案,用于HE-SIG-B1 302和HE-SIG-B2 304的重定位的BCC块的数目和重定位的BCC块的MCS可以在HE-SIG-A 110中用信号通知。
<第三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在长度上比另一HE-SIG-B信道字段更长的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字段的一个或多个最后的BCC块被重定位到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使得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因此,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减少并且信道效率提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重定位的BCC块位于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的预定位置(例如,在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的末尾)。重定位的BCC块可以用比其它BCC块更高的功率发送。结果,即使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由于干扰而具有较差的信道质量,STA也仍然能够正确地解码重定位的BCC块。然而,重定位的BCC块的功率提升可能导致更高的PAPR(峰均功率比)。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计算重定位的BCC块的数目Nrblk
[数学.9]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51
图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100的HE-SIG-B 112的示例格式。两个HE-SIG-B信道中的每个包括公共字段810和用户特定字段850。每个公共字段810包括资源分派子字段、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814、CRC子字段和尾比特子字段。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814具有预定长度,并且指示已经从一个HE-SIG-B信道字段向另一HE-SIG-B信道字段重定位了多少个BCC块。基于一个HE-SIG-B信道字段中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814,STA可以确定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中的重定位的BCC块的起始并正确地解码它们。
考虑到图8基于与图5至图7相同的资源分派,用于HE-SIG-B1 302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1和BCC块的数目Nblk,1分别是14和7。用于HE-SIG-B2 304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2和BCC块的数目Nblk,2分别是6和3。假设:
-每个公共字段810具有Lcf=22比特的长度;
-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具有Luss=22比特的长度,并且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每个BCC块具有Lblk=54比特的长度;以及
-用于HE-SIG-B 112的MCS是VHT-MCS1,其中NDBPS=52。
从等式(9)容易导出Nrblk=2。因此,HE-SIG-B码元的数目Nsym变为6,其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计算:
[数学.10]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61
其中
[数学.1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62
换句话说,基于相同的资源分派,第三实施例可以比现有技术、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需要更少的HE-SIG-B码元。
注意,在图8的示例中,HE-SIG-B1 302中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814-1应指示单个重定位的BCC块;而HE-SIG-B2 304中的重定位的BCC块数目子字段814-2应指示没有重定位的BCC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作为在其各自的公共字段810中用信号通知用于HE-SIG-B1 302和HE-SIG-B2 304的重定位的BCC块的数目的替代方案,可以在HE-SIG-A 110中用信号通知用于HE-SIG-B1 302和HE-SIG-B2304的重定位的BCC块的数目。
根据本公开的前三个实施例,两个HE-SIG-B信道字段(除第二实施例中的重定位的BCC块外)利用在HE-SIG-A 110中用信号通知的相同的MCS。应确定用于两个HE-SIG-B信道字段的这个公共MCS,使得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两者中调度的所有STA具有成功解码HE-SIG-B 112的可接受概率(例如,90%)。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用于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MCS可以不同于用于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的MCS。此外,用于比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更长的一个HE-SIG-B信道字段的MCS可以不如用于该另一HE-SIG-B信道字段的MCS鲁棒,使得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因此,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减少并且信道效率提高。
<第四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第一MCS和第二MCS分别用于HE-SIG-B1302和HE-SIG-B2 304。应确定用于HE-SIG-B1 302的第一MCS,使得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中调度的STA具有成功解码HE-SIG-B1 302的可接受概率(例如,90%)。类似地,应确定用于HE-SIG-B2304的第二MCS,使得在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中调度的STA具有成功解码HE-SIG-B2 304的可接受概率(例如,90%)。由于用于HE-SIG-B1 302的第一MCS或者用于HE-SIG-B2 304的第二MCS仅考虑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两者中调度的一部分STA,所以用于HE-SIG-B1 302的第一MCS和用于HE-SIG-B2 304的第二MCS中的一个可以不如前三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公共MCS鲁棒。注意,与前三个实施例不同,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HE-SIG-B1 302或HE-SIG-B2 304中的任何BCC块都不需要被重定位。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除了指示HE-SIG-B码元的数目的信令外,HE-SIG-A110中还需要信令以指示用于HE-SIG-B1 302的第一MCS和用于HE-SIG-B2 304的第二MCS。基于这样的信令,STA能够正确地解码两个HE-SIG-B信道字段。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如果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HE-SIG-B1 302在长度上比HE-SIG-B2 304长得多(即,HE-SIG-B1 302包括比HE-SIG-B2 304多得多的用户特定子字段),则可以将用于HE-SIG-B1302的第一MCS设置为不如用于HE-SIG-B2 304的第二MCS鲁棒,使得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因此,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减少并且信道效率提高。如果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HE-SIG-B2 304在长度上比HE-SIG-B1 302长得多,则用于HE-SIG-B2 304的第二MCS可以被设置为不如用于HE-SIG-B1 302的第一MCS鲁棒,使得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并且信道效率提高。如果HE-SIG-B2 304具有与HE-SIG-B1 302相似的长度,则用于HE-SIG-B1 302的第一MCS可以被设置为与用于HE-SIG-B2 304的第二MCS相同。
图9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SIG-B 112的示例格式。两个HE-SIG-B信道中的每个包括公共字段910和用户特定字段950。
考虑到图9基于与图5至图8相同的资源分派,用于HE-SIG-B1 302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1和BCC块的数目Nblk,1分别是14和7。用于HE-SIG-B2 304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2和BCC块的数目Nblk,2分别是6和3。由于在该示例中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HE-SIG-B1 302在长度上比HE-SIG-B2 304长得多,所以用于HE-SIG-B1 302的第一MCS被设置为不如用于HE-SIG-B2 304的第二MCS鲁棒,使得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例如,用于HE-SIG-B1 302的第一MCS被设置为VHT-MCS2,其中NDBPS,1=78,而用于HE-SIG-B2 304的第二MCS被设置为VHT-MCS1,其中NDBPS,2=52。假设:
-每个公共字段910具有Lcf=22比特的长度;以及
-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具有Luss=22比特的长度,并且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每个BCC块具有Lblk=54比特的长度。
因此,HE-SIG-B码元的数目Nsym变为6,其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计算:
[数学.12]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81
其中
[数学.13]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82
换句话说,基于相同的资源分派,第四实施例可以比现有技术、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需要更少的HE-SIG-B码元。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对于某个特定资源分派,可以忽略两个HE-SIG-B信道字段中的每个的公共字段(包括资源分派信令),使得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因此,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减少并且信道效率提高。
<第五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如果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中的每一个上分派特定类型的单个RU(例如,IV型RU),并且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中的每一个中调度相同数目的用户,则两个HE-SIG-B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可以仅包含用户特定字段,使得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因此,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减少并且信道效率提高。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100的HE-SIG-B 112的示例格式。在这个示例中,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中的每一个上分派用于六个用户复用的MU-MIMO发送的单个IV型RU。因此,HE-SIG-B1302和HE-SIG-B2304中的每一个仅包含用户特定字段1050。每HE-SIG-B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和BCC块的数目Nblk分别是6和3。假设:
-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具有Luss=22比特的长度,并且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每个BCC块具有Lblk=54比特的长度;以及
-用于HE-SIG-B 112的MCS是VHT-MCS1,其中NDBPS=52。
因此,HE-SIG-B码元的数目Nsym是4,其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计算:
[数学.14]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91
其中
[数学.15]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92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除了指示用于HE-SIG-B 112的HE-SIG-B码元的数目和MCS的信令之外,HE-SIG-A 110中还需要信令以指示存在如下这样的特定资源分派: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中的每一个上分派特定类型的单个RU,并且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中的每一个中调度相同数目的用户。基于这种信令,STA能够正确地解码HE-SIG-B 112。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由于在两个HE-SIG-B信道中不存在资源分派信令,所以STA可能不能够确定每HE-SIG-B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在给定HE-SIG-B码元的数目Nsym、用于HE-SIG-B 112的MCS和α的值的情况下,每HE-SIG-B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可以通过以下等式确定:
[数学.16]
Nuss=Nblk×2-α (16)
其中
[数学.17]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193
换句话说,为了帮助STA确定每HE-SIG-B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HE-SIG-A110中可能需要信令来指示αi的值(即,指示每HE-SIG-B信道字段是否存在偶数数目的用户特定子字段,或者等同地指示在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中的每一个中是否存在调度的偶数数目的用户)。
<第六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如果覆盖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的整个40MHz带宽被分派用于MU-MIMO发送,则两个HE-SIG-B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可以仅包含用户特定字段。此外,在两个HE-SIG-B信道字段之间公平地划分用户特定子字段,以用于高效的负载平衡。更详细地,对于K个用户复用的MU-MIMO发送,第一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01
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存在于HE-SIG-B1 302中,并且其余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02
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存在于HE-SIG-B2 304中。因此,HE-SIG-B码元的数目最小化,并且因此,用于报告控制信令的开销减少并且信道效率提高。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在CBW=40MHz的情况下HE分组100的HE-SIG-B 112的示例格式。在这个示例中,覆盖第一20MHz子带信道322和第二20MHz子带信道324的整个40MHz带宽被分派用于七个用户复用的MU-MIMO发送。因此,HE-SIG-B1 322和HE-SIG-B2 304中的每一个仅包含用户特定字段1150。HE-SIG-B1 302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1和BCC块的数目Nblk,1分别是4和2。HE-SIG-B2 304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2和BCC块的数目Nblk,2分别是3和2。假设:
-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具有Luss=22比特的长度,并且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每个BCC块具有Lblk=54比特的长度;以及
-用于HE-SIG-B 112的MCS是VHT-MCS1,其中NDBPS=52。
因此,HE-SIG-B码元的数目Nsym是3,其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计算:
[数学.18]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03
其中
[数学.19]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11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除了指示用于HE-SIG-B 112的HE-SIG-B码元的数目和MCS的信令之外,在HE-SIG-A 110中还需要信令以指示存在整个信道带宽被分派用于MU-MIMO发送的特定资源分派。基于这种信令,STA能够正确地解码HE-SIG-B 112。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由于在两个HE-SIG-B信道中不存在资源分派信令,所以STA可能不能够确定HE-SIG-B1302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1、以及HE-SIG-B2304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2。在给定HE-SIG-B码元的数目Nsym、用于HE-SIG-B 112的MCS以及α的值的情况下,HE-SIG-B1302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1可以通过以下等式确定:
[数学.20]
Nuss,1=Nblk,1×2-α (20)
其中
[数学.2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12
HE-SIG-B2304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2可以通过以下等式确定:
[数学.22]
Nuss,2=Nuss,1-β (22)
其中
[数学.23]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13
换句话说,为了帮助STA确定HE-SIG-B1302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1和HE-SIG-B2304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2,在HE-SIG-A 110中可能需要信令来指示α的值(即,指示在HE-SIG-B1302中是否存在偶数数目的用户特定子字段)以及β的值(即,指示在HE-SIG-B1302和HE-SIG-B2304两者中是否存在相同数目的用户特定子字段)。替代地,在HE-SIG-A 110中可能需要信令以指示在MU-MIMO发送中复用的用户的数目除以4的余数。余数等于零意味着α=0和β=0。余数等于1意味着α=1且β=1。余数等于2意味着α=1且β=0。余数等于3意味着α=0且β=1。
<HE-SIG-A中的HE-SIG-B相关信令字段>
根据所拟议的IEEE 802.11ax草案规范[见NPL 5],表2中所示的HE-SIG-A 110中的信令字段提供关于HE-SIG-B 112的必要信息。
[表2]
根据所拟议的IEEE 802.11ax草案规范的HE-SIG-A中的HE-SIG-B相关信令字段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21
根据所拟议的IEEE 802.11ax草案规范[见NPL 5],DCM(双子载波调制)仅适用于MCS0、MCS1、MCS3和MCS4。
根据所拟议的IEEE 802.11ax草案规范[见NPL 5],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达到8。
根据所拟议的IEEE 802.11ax草案规范[见NPL 5],HE-SIG-B 112中的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比特长度为21,HE-SIG-B 112中的包括单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每个BCC块的比特长度为31,并且HE-SIG-B 112中的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BCC块的比特长度为52,其与每HE-SIG-B码元的数据子载波的数目完全相同。
<第七实施例>
在全带宽MU-MIMO发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采用与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地压缩的HE-SIG-B结构。然而,第七实施例在HE-SIG-A 110中指定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对于压缩的HE-SIG-B 112的信令支持。
注意,对于压缩的HE-SIG-B 112,如表3中所示,HE-SIG-B码元的数目取决于用于HE-SIG-B 112的MCS和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其等于HE-SIG-B112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Nuss。从表3可以观察到,用于压缩的HE-SIG-B 112的HE-SIG-B码元的最大数目是8。结果,HE-SIG-A 110中的4比特的SIGB码元数目字段中的3个比特足以指示用于压缩的HE-SIG-B 112的HE-SIG-B码元的数目,因此HE-SIG-A 110中的4比特的SIGB码元数目字段中的一个剩余比特可用于其它目的。从表3还可以观察到,对于压缩的HE-SIG-B 112,MCS2、MCS4和MCS5可以不是必需的。这是因为,对于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相同数目的空间复用的用户,应用了DCM的MCS4需要与应用了DCM的MCS3相同数目的HE-SIG-B码元,并且未应用DCM的MCS4或MCS5需要与未应用DCM的MCS3相同数目的HE-SIG-B码元,并且MCS2需要与未应用DCM的MCS1相同数目的HE-SIG-B码元。结果,HE-SIG-A 110中的3比特的SIGB MCS字段中的2个比特足以指示用于压缩的HE-SIG-B 112的MCS,因此HE-SIG-A110中的3比特的SIGB MCS字段中的一个剩余比特也可用于其它目的。
[表3]
用于全带宽MU-MIMO压缩的HE-SIG-B的HE-SIG-B码元的数目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3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41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在HE-SIG-A 110中携带3比特信令,以在HE-SIG-A 110的SIGB压缩字段设置为1时指示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三个信令比特中的一个重用HE-SIG-A 110中的4比特的SIGB码元数目字段的预定比特,例如MSB(最高有效比特)。在一个实施例中,三个信令比特中的一个重用HE-SIG-A 110中的3比特的SIGB MCS字段的预定比特,例如MSB。在这两种情况下,在HE-SIG-A 110中仅需要两个额外的信令比特。与直接在HE-SIG-A 110中用信号通知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相比,节省了一个信令比特。例如,如表4中所示,HE-SIG-A 110中的4比特的SIGB码元数目字段的MSB被重用以指示在HE-SIG-B1302和HE-SIG-B2304两者中是否存在相同数目的用户特定子字段。两个额外的信令比特用于指示HE-SIG-B1302中的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数目(即,Nuss,1)。接收单元能够通过以下等式确定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
[数学.24]
Nuss=2×Nuss,1-β (24)
其中,如果HE-SIG-B1302和HE-SIG-B2304两者具有相同数目的用户特定子字段,则β等于零。否则,β等于1。
[表4]
根据第七实施例的HE-SIG-A中的HE-SIG-B相关信令字段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42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5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三个信令比特中的两个重用HE-SIG-A 110中的4比特的SIGB码元数目字段的预定比特(例如,MSB)以及HE-SIG-A 110中的3比特的SIGB MCS字段的预定比特(例如,MSB)。在此情况下,在HE-SIG-A 110中仅需要一个额外的信令比特来指示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与直接在HE-SIG-A 110中用信号通知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相比,节省了两个信令比特。例如,HE-SIG-A 110中的4比特的SIGB码元数目字段的MSB被重用以指示在HE-SIG-B1 302和HE-SIG-B2 304两者中是否存在相等数目的用户特定子字段。HE-SIG-A 110中的3比特的SIGB MCS字段的MSB被重用以指示HE-SIG-B1 302中的BCC块的数目Nblk,1是一个还是两个。使用一个额外的信令比特来指示HE-SIG-B1 302中的最后的BCC块是包括单个用户特定子字段、还是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接收单元能够通过以下等式确定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
[数学.25]
Nuss=2×(2×Nblk,1-α)-β (25)
其中,如果HE-SIG-B1302中的最后的BCC块包括两个用户特定子字段,则α等于零。否则,α等于1。如果HE-SIG-B1302和HE-SIG-B2304两者具有相同数目的用户特定子字段,则β等于零。否则,β等于1。
<第八实施例>
在全带宽MU-MIMO发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采用与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地压缩的HE-SIG-B结构。然而,第八实施例在HE-SIG-A 110中指定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对于压缩的HE-SIG-B 112的信令支持。
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HE-SIG-A 110中的SIGB压缩字段的比特长度从1比特扩展到3比特以联合指示HE-SIG-B模式(即,HE-SIG-B 112是否被压缩)以及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在表5中示出示例信令编码。结果,在HE-SIG-A 110中仅需要两个额外的信令比特来指示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与直接在HE-SIG-A 110中用信号通知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相比,节省了一个信令比特。
[表5]
根据第八实施例的HE-SIG-A中的HE-SIG-B相关信令字段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6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71
<第九实施例>
在全带宽MU-MIMO发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采用与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地压缩的HE-SIG-B结构。然而,第九实施例在HE-SIG-A 110中指定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对于压缩的HE-SIG-B 112的信令支持。
从表3可以观察到,不是HE-SIG-B码元的数目(即,Nsym)与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即,NUSS)之间的每个组合都是可能的。更详细地,对于NUSS=2,HE-SIG-B码元的可能数目是1、2或3。对于NUSS=3或4,HE-SIG-B码元的可能数目是1、2或4。对于NUSS=5或6,HE-SIG-B码元的可能数目是1、2、4或7。对于NUSS=7或8,HE-SIG-B码元的可能数目是1、2、4或8。总之,在HE-SIG-B码元的数目与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之间总共存在25种可能的组合。换句话说,5个比特足以用信号通知HE-SIG-B码元的数目与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之间的25种可能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当HE-SIG-A 110中的SIGB压缩字段设置为1时,HE-SIG-A 110中的SIGB码元数目字段的比特长度从4比特扩展到5比特以联合地用信号通知HE-SIG-B码元的数目以及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表6中示出了示例信令编码。结果,在HE-SIG-A 110中仅需要一个额外的信令比特来指示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与直接在HE-SIG-A 110中用信号通知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相比,节省了两个信令比特。
[表6]
根据第九实施例的HE-SIG-A中的HE-SIG-B相关信令字段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8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29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301
<第十实施例>
在全带宽MU-MIMO发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采用与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地压缩的HE-SIG-B结构。然而,第十实施例在HE-SIG-A 110中指定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对于压缩的HE-SIG-B 112的信令支持。
从表3可以观察到,由于MCS2、MCS4和MCS5对于压缩的HE-SIG-B112可以不是必需的,所以DCM对HE-SIG-B112的适用性(applicability)、HE-SIG-B 112的MCS、HE-SIG-B码元的数目和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之间的组合的总数目是42。换句话说,对于压缩的HE-SIG-B 112,6比特足以指示DCM对HE-SIG-B 112的适用性、HE-SIG-B112的MCS、HE-SIG-B码元的数目和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在HE-SIG-A 110中使用8比特信令联合地指示DCM对HE-SIG-B 112的适用性、HE-SIG-B 112的MCS、HE-SIG-B码元的数目以及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当HE-SIG-A 110中的SIGB压缩字段设置为0时,8比特信令的前三个比特用于指示HE-SIG-B 12的MCS,8比特信令的随后一个比特用于指示DCM是否被应用于HE-SIG-B 112,并且8比特信令的最后四个比特用于指示HE-SIG-B码元的数目,如表2中所示。当HE-SIG-A 110中的SIGB压缩字段设置为1时,8比特信令用于联合指示,DCM对HE-SIG-B 112的适用性、HE-SIG-B 112的MCS、HE-SIG-B码元的数目和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在此情况下,HE-SIG-A 110中不需要额外的信令比特来指示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
根据本公开,对于全带宽MU-MIMO压缩的HE-SIG-B 112,为了利用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有限数目的空间复用的用户(即,达到八个)、并且用户特定子字段在HE-SIG-B1302与HE-SIG-B2 304之间公平地分布,诸如HE-SIG-B模式、DCM对HE-SIG-B 112的适用性、HE-SIG-B 112的MCS和HE-SIG-B码元的数目的HE-SIG-B相关信令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联合地用信号通知,以用于对于压缩的HE-SIG-B 112而减少用于指示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所需的额外的信令比特的目的。
<第十一实施例>
在全带宽MU-MIMO发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采用与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地压缩的HE-SIG-B结构。然而,第十一实施例在HE-SIG-A 110中指定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对于压缩的HE-SIG-B 112的信令支持。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当HE-SIG-A 110中的SIGB压缩字段设置为1时,HE-SIG-A 110中的SIGB码元数目字段用于用信号通知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而不是HE-SIG-B码元的数目。表7中示出了示例信令编码。结果,在HE-SIG-A 110中不需要额外的信令比特来指示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与直接在HE-SIG-A 110中用信号通知全带宽MU-MIMO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目相比,节省了三个信令比特。
[表7]
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HE-SIG-A中的HE-SIG-B相关信令字段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311
Figure BDA0002875580390000321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当HE-SIG-A 110中的SIGB压缩字段设置为1时,可以根据HE-SIG-A 110中的SIGB MCS字段、SIGB DCM字段和SIGB码元数目字段的值来计算HE-SIG-B码元的数目,如表3中所示。
<接入点的配置>
图1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AP的示例配置的框图。AP包括控制单元1202、调度单元1204、消息生成单元1208、消息处理单元1206、PHY处理单元1210和天线1212。天线1212可以包括一个天线端口或多个天线端口的组合。控制单元1202是MAC协议控制单元并且控制一般的MAC协议操作。对于DL发送,调度单元1204基于来自STA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在控制单元1202的控制下执行频率调度,并将用于STA的数据分配给RU。调度单元1204还将资源分配结果输出到消息生成单元1208。消息生成单元1208为调度的STA生成对应的控制信令(即,公共控制信息、资源分配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以及数据,其由PHY处理单元1210制定(formulate)成HE分组并且通过天线1212发送。控制信令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来配置。另一方面,消息处理单元1206在控制单元1202的控制下分析通过天线1212从STA接收的CQI,并将它们提供给调度单元1204和控制单元1202。这些CQI是从STA报告的接收质量信息。CQI也可以被称为“CSI”(信道状态信息)。
<STA的配置>
图1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STA的示例配置的框图。该STA包括控制单元1302、消息生成单元1304、消息处理单元1306、PHY处理单元1308和天线1310。控制单元1302是MAC协议控制单元并控制一般的MAC协议操作。天线1310可以包括一个天线端口或多个天线端口的组合。对于DL发送,天线1310接收包括HE分组的下行链路信号,并且消息处理单元1306从被包括在所接收的HE分组中的控制信令识别出其指定的RU及其特定分派信息,并根据其特定分派信息在其指定的RU处从所接收的HE分组解码其特定数据。被包括在HE分组中的控制信令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来配置。消息处理单元1306从通过天线1310接收的HE分组估计信道质量,并将它们提供给控制单元1302。消息生成单元1304生成CQI消息,其由PHY处理单元1308制定并通过天线1310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发送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发送信号,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信号字段和第二信号字段,所述第二信号字段包括位于不同频率子带中的第一信道字段和第二信道字段,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携带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的公共字段以及携带每用户分派信息的用户特定字段,并且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在长度上比另一信道字段更长的一个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字段的一部分被重定位到所述另一信道字段;以及发送单元,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位于所述另一信道字段的预定位置。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使用比用于发送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另一部分的发送方式更鲁棒的发送方式来发送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在所述另一信道字段中被复制一次或多次。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在所述第一信号字段、或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所述一个信道字段的公共字段中,用信号通知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的长度以及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在所述另一信道字段中被复制多少次。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以比用于发送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述另一部分的调制和编码方式MCS更鲁棒的MCS来发送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在所述第一信号字段、或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所述一个信道字段的公共字段中,用信号通知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的长度以及用于发送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的MCS。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以比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述另一部分更高的发送功率来发送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在所述第一信号字段、或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所述一个信道字段的公共字段中,用信号通知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发送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发送信号,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信号字段和第二信号字段,所述第二信号字段包括位于不同频率子带中的第一信道字段和第二信道字段,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携带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的公共字段以及携带每用户分派信息的用户特定字段,并且用于所述第一信道字段的MCS不同于用于所述第二信道字段的MCS;以及发送单元,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用于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在长度上比另一信道字段更长的一个信道字段的MCS不比用于所述另一信道字段的MCS鲁棒。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在所述第一信号字段中用信号通知用于所述第一信道字段的MCS和用于所述第二信道字段的MCS。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发送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发送信号,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信号字段和第二信号字段,所述第二信号字段包括位于不同频率子带中的第一信道字段和第二信道字段,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包括携带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每用户分派信息的用户特定子字段;并且在所述第二信号字段被压缩用于全带宽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发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信号字段的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具有相等数目的用户特定子字段,或者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具有比所述第二信道字段更多一个的用户特定子字段,并且所述第一信号字段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全带宽MU-MIMO发送中复用的终端站的数目的第一信令;以及发送单元,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所述第一信号字段还包括用于指示用于所述第二信号字段的MCS的第二信令、以及用于指示是否以对于由所述第二信令指示的MCS的双子载波调制来调制所述第二信号字段的第三信令,并且在第二信号字段被压缩用于全带宽MU-MIMO发送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字段中的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第三信令的值获得用于所述第二信号字段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码元的数目。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在所述第二信号字段没有被压缩用于全带宽MU-MIMO发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信号字段的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还包括携带RU分派信息的公共字段,并且所述第一信号字段中的第一信令被重新改用以指示用于所述第二信号字段的OFDM码元的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发送方法,包括: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发送信号,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信号字段和第二信号字段,所述第二信号字段包括位于不同频率子带中的第一信道字段和第二信道字段,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携带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的公共字段以及携带每用户分派信息的用户特定字段,并且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在附加填充比特之前在长度上比另一信道字段更长的一个信道字段的用户特定字段的一部分被重定位到所述另一信道字段;以及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如前所述的发送方法,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位于所述另一信道字段的预定位置。
如前所述的发送方法,使用比用于发送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另一部分的发送方式更鲁棒的发送方式来发送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
如前所述的发送方法,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在所述另一信道字段中被复制一次或多次。
如前所述的发送方法,在所述第一信号字段、或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所述一个信道字段的公共字段中,用信号通知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的长度以及所述用户特定字段的所重定位的部分在所述另一信道字段中被复制多少次。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示例以硬件对本公开进行配置,但本公开也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配合而提供。
另外,在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功能块通常被部分地或全部地实施为诸如集成电路的LSI设备。功能块可以被形成为单独的芯片,或者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被集成到单个芯片中。在此使用术语“LSI”,但是也可以根据集成的水平使用术语“IC”、“系统LSI”、“超级LSI”或“超LSI”。
另外,电路集成不限于LSI,并且可以通过除LSI外的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在LSI的制造之后,可以使用可编程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允许重新配置LSI中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置的可重构处理器。
如果取代LSI的电路集成技术由于半导体技术或其它从半导体技术衍生的技术的进步而出现,则可以使用这种技术来集成功能块。另一种可能性是应用生物技术等。
工业适用性
本公开可以应用于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格式化和发送资源分配信息的方法。
参考标记列表
1202 控制单元
1204 调度单元
1206 消息处理单元
1208 消息生成单元
1210 PHY处理单元
1212 天线
1302 控制单元
1304 消息生成单元
1306 消息处理单元
1308 PHY处理单元
1310 天线。

Claims (13)

1.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电路,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信号,其中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非传统信号字段和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所述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包括对应于第一频率子带的第一信道字段和对应于与所述第一频率子带不同的第二频率子带的第二信道字段,其中
在没有为多用户(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全带宽的第一情况下,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导出用户的数目,并且
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第二情况下,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用户的数目由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用户的数目子字段指示;以及
发送器,发送所生成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所述全带宽的所述第二情况下,在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之间公平地划分多个用户特定子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户特定字段,所述用户特定字段包括多个用户特定子字段,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携带用于对应的终端站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所述第二情况下,所述RU分派信息不存在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没有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所述第一情况下,所述RU分派信息存在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非传统信号字段指示是否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
7.一种发送方法,包括:
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信号,其中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非传统信号字段和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所述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包括对应于第一频率子带的第一信道字段和对应于与所述第一频率子带不同的第二频率子带的第二信道字段,其中
在没有为多用户(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全带宽的第一情况下,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导出用户的数目,并且
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第二情况下,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用户的数目由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用户的数目子字段指示;以及
发送所生成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所述全带宽的所述第二情况下,在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之间公平地划分多个用户特定子字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道字段和所述第二信道字段中的每一个包括用户特定字段,所述用户特定字段包括多个用户特定子字段,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携带用于对应的终端站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所述第二情况下,所述RU分派信息不存在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在没有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所述第一情况下,所述RU分派信息存在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非传统信号字段指示是否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
13.一种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所述处理包括:
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信号,其中所述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非传统信号字段和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所述第二非传统信号字段包括对应于第一频率子带的第一信道字段和对应于与所述第一频率子带不同的第二频率子带的第二信道字段,其中
在没有为多用户(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全带宽的第一情况下,从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资源单元(RU)分派信息导出用户的数目,并且
在为所述MU-MIMO传输分派包含所述第一频率子带和所述第二频率子带的所述全带宽的第二情况下,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用户的数目由所述非传统前导码中的用户的数目子字段指示;以及发送所生成的信号。
CN202011618756.4A 2016-01-06 2016-12-21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Pending CN1128659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1229 2016-01-06
JP2016-001229 2016-01-06
JP2016020921 2016-02-05
JP2016-020921 2016-02-05
CN201680078055.1A CN108476190B (zh) 2016-01-06 2016-12-21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8055.1A Division CN108476190B (zh) 2016-01-06 2016-12-21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5937A true CN112865937A (zh) 2021-05-28

Family

ID=58661836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940.8A Active CN108141304B (zh) 2015-11-04 2016-09-27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CN201910868883.0A Active CN110635886B (zh) 2015-11-04 2016-09-27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CN201910868855.9A Active CN110601805B (zh) 2015-11-04 2016-09-27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令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202011618756.4A Pending CN112865937A (zh) 2016-01-06 2016-12-21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CN202011618842.5A Pending CN112865938A (zh) 2016-01-06 2016-12-21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CN202011623680.4A Active CN112865940B (zh) 2016-01-06 2016-12-21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CN201680078055.1A Active CN108476190B (zh) 2016-01-06 2016-12-21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CN202011623670.0A Active CN112865939B (zh) 2016-01-06 2016-12-21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940.8A Active CN108141304B (zh) 2015-11-04 2016-09-27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CN201910868883.0A Active CN110635886B (zh) 2015-11-04 2016-09-27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CN201910868855.9A Active CN110601805B (zh) 2015-11-04 2016-09-27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令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8842.5A Pending CN112865938A (zh) 2016-01-06 2016-12-21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CN202011623680.4A Active CN112865940B (zh) 2016-01-06 2016-12-21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CN201680078055.1A Active CN108476190B (zh) 2016-01-06 2016-12-21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CN202011623670.0A Active CN112865939B (zh) 2016-01-06 2016-12-21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和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8) US10530621B2 (zh)
EP (5) EP3371907B1 (zh)
JP (4) JP6782467B2 (zh)
KR (3) KR20240007324A (zh)
CN (8) CN108141304B (zh)
AU (3) AU2016385204B2 (zh)
BR (1) BR112018010588B1 (zh)
ES (2) ES2895831T3 (zh)
MX (2) MX2018006641A (zh)
RU (1) RU2718741C2 (zh)
WO (2) WO2017077682A1 (zh)
ZA (1) ZA201804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5505B2 (ja) * 2011-11-04 2016-02-17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協調マルチポイント(CoMP)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DL)送信のためのタイミング同期
US9955469B2 (en) * 2015-02-27 2018-04-24 Intel Corporation Joint encod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llocation information
CN108141304B (zh) * 2015-11-04 2019-09-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JP6650906B2 (ja) * 2017-05-17 2020-02-19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US11272490B2 (en) * 2018-06-01 202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trol signaling in extreme high throughput environments
CN110691114A (zh) 2018-07-06 2020-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374683B1 (en) 2018-12-04 2022-06-28 Marvell Asia Pte Ltd Physical layer preamble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SG10202001391SA (en) * 2020-02-14 2021-09-29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control signal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36403A (ko) * 2009-06-18 2010-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미드앰블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14872A (zh) * 2010-01-11 2012-10-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竞争的上行链路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5706A (zh) * 2012-03-26 2014-12-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选择mimo秩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4521172A (zh) * 2012-05-24 2015-04-15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在远程无线局域网中的频域重复
US20150146653A1 (en) * 2013-11-27 2015-05-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150146808A1 (en) * 2013-11-27 2015-05-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dium access protection and bandwidth negoti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150334708A1 (en) * 2014-05-09 2015-11-19 Newracom,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r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9396A (en) * 1995-05-12 1998-03-17 Cirrus Logic, Inc. Fault tolerant sync mark detector enabled relative to a frequency of an acquisition preamble for sampled amplitude recording
KR100773131B1 (ko) * 2003-06-27 2007-11-02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패킷 결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4545768B2 (ja) * 2007-02-28 2010-09-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制御信号生成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
JP4932555B2 (ja) * 2007-03-20 2012-05-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US9215669B2 (en) * 2007-11-16 2015-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design for a wireless signal
US8982889B2 (en) * 2008-07-18 2015-03-1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reamble designs for sub-1GHz frequency bands
US20100046656A1 (en) * 2008-08-20 2010-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extensions
EP3206317B1 (en) * 2009-07-24 2019-09-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599804B2 (en) 2009-08-07 2013-12-03 Broadcom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signal fiel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724546B2 (en) * 2009-10-23 2014-05-1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raining sequence indication for WLAN
CA2786804C (en) * 2010-01-11 2016-09-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extended pdcch
ES2535604T3 (es) * 2010-03-12 2015-05-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é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y recibir datos en un sistema MIMO
US9860037B2 (en) * 2010-07-21 2018-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dering sub-fields of VHT-SIG-A and VIT-SIG-B fields
JP5961853B2 (ja) * 2011-04-27 2016-08-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934413B2 (en) * 2011-05-13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US9385911B2 (en) * 2011-05-13 2016-07-05 Sameer Verman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US8824371B2 (en) * 2011-05-13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US9154363B2 (en) * 2011-05-13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KR102273748B1 (ko) * 2011-06-24 2021-07-06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을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83892B1 (ko) * 2011-10-13 2018-08-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3947171B (zh) * 2011-10-27 2017-07-14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单元格式信号接发
EP2629444B1 (en) * 2012-02-20 2014-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US9655144B2 (en) * 2012-03-30 2017-05-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LAN system
CN102664660B (zh) * 2012-04-12 2014-12-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4919885A (zh) * 2013-01-17 2015-09-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动态随机接入资源大小配置和选择
US9451590B2 (en) * 2013-01-28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tending range and delay spread in WiFi bands
US9369247B2 (en) * 2013-03-15 2016-06-14 Blackberry Limited Simultaneously accessing shared resources
US10439773B2 (en) * 2013-04-15 2019-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ckwards-compatible preamble formats for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50256309A1 (en) * 2014-03-06 2015-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in a multiple user-multiple-in-multiple-out network
CN106031123A (zh) * 2014-03-28 2016-10-12 英特尔Ip公司 上行链路mu-mimo中的改进信令字段
US20150296454A1 (en) * 2014-04-15 2015-10-15 Newracom, Inc. Method for low-power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9661638B2 (en) * 2014-05-07 2017-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user allocations in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957083B (zh) * 2014-05-16 2018-05-15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信令帧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86682B (zh) * 2014-05-30 2015-08-26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mimo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
WO2015186887A1 (ko) 2014-06-02 2015-1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레임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819473B2 (en) * 2014-08-08 2017-11-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peration method of st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0412744B2 (en) 2014-08-21 2019-09-10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185497B1 (en) * 2014-08-21 2019-03-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4123952B1 (en) 2014-08-22 2024-02-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gnaling for reserved sub-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431676B (zh) * 2014-08-26 2021-02-19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发送高效无线局域网信号字段的装置、方法和介质
US10693532B2 (en) * 2014-09-03 2020-06-23 Newracom, Inc. Operation method of st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KR20160041007A (ko) * 2014-10-06 2016-04-15 뉴라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고효율 무선랜에서 빔포밍된 전송
US9991995B2 (en) * 2014-10-06 2018-06-05 Newracom, Inc. Multiuser signaling and access request mechanisms
KR102529471B1 (ko) * 2014-10-14 2023-05-09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KR20160045025A (ko) * 2014-10-16 2016-04-26 뉴라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고효율 무선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전송을 위한 대역폭 결정
US9893784B2 (en) * 2014-10-28 2018-02-13 Newracom, Inc. LTF design for WLAN system
US10165470B2 (en) * 2014-11-05 2018-12-25 Intel IP Corporation High-efficiency (H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HE packets with long and short preamble formats
US10348460B2 (en) * 2014-11-16 201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rame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9936488B2 (en) * 2014-11-18 2018-04-03 Newracom, Inc. Sounding procedure including uplink multiple-user transmission in a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AN
US9912514B2 (en) 2014-11-27 2018-03-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based on different pilot tone patterns in wireless LAN
WO2016089998A1 (en) 2014-12-02 2016-06-09 Marvell Semiconductor, Inc. Signal fields in a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ew) data unit
JP6459015B2 (ja) * 2015-01-08 2019-01-30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243354A1 (en) * 2015-01-09 2017-11-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system
US20160227532A1 (en) * 2015-02-02 2016-08-04 Shahrnaz Azizi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ignal classif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6133371A1 (ko) * 2015-02-17 2016-08-25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다중 사용자 전송을 위한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단말과 무선 통신 방법
US9998185B2 (en) 2015-03-27 2018-06-12 Newracom, Inc. Aggreg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user MIMO or OFDMA operation
US10270635B2 (en) * 2015-04-03 2019-04-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signal field in wireless LAN system
WO2016167561A1 (ko) * 2015-04-14 2016-10-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다수의 자원 유닛을 위해 사용되는 시그널 필드를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582025B2 (en) * 2015-05-05 2020-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icient signaling and address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s
US10181930B2 (en) * 2015-05-10 2019-01-15 Newracom, Inc. Multiplexing acknowledgment messages in response to downlink frames
US10057924B2 (en) 2015-05-27 2018-08-21 Intel IP Corporation High efficiency signal field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0469302B2 (en) * 2015-06-11 2019-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LA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219271B1 (en) * 2015-07-01 2019-02-26 Newracom, Inc. Bandwidth allocation signalling
US10123330B2 (en) * 2015-07-01 2018-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to enable efficient wideband operations in local area networks using OFDMA
US10966180B2 (en) 2015-07-07 2021-03-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912452B2 (en) * 2015-07-07 2018-03-06 Intel IP Corporation High efficiency signal field encoding structure
US20170013603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information
US10735235B2 (en) * 2015-07-28 2020-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WO2017018687A1 (ko) * 2015-07-28 2017-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역별 시그널링 필드 정렬에 기반한 무선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022897A1 (ko) * 2015-07-31 2017-0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48471B2 (en) * 2015-08-07 2019-07-09 Newracom, Inc.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in WLAN systems
US10651983B2 (en) * 2015-08-11 2020-05-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signal field including al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a resource unit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CN109412774B (zh) * 2015-09-01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无线局域网装置
US10264580B2 (en) * 2015-09-07 2019-04-16 Mediatek Inc. HE SIG B common field formats and indication
EP3148276B1 (en) * 2015-09-28 2018-09-05 MediaTek Inc. Structured resource allocation signaling
US9867189B2 (en) * 2015-09-29 2018-01-09 Newracom,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indication for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U-MIMO)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communication
US20170118676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Intel IP Corporation High efficiency signal field load balancing
CN108141304B (zh) * 2015-11-04 2019-09-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WO2017083285A1 (en) * 2015-11-09 2017-05-18 Newracom, Inc. Communication of user specific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686757B1 (en) * 2015-11-11 2017-06-20 Newracom, Inc.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redu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321485B1 (en) * 2015-12-14 2019-06-11 Newracom, Inc. Multiple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operation
CN108432173B (zh) 2015-12-21 2021-05-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4131813B1 (en) 2015-12-24 2024-04-03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hich use discontinuous channel
CN116600386A (zh) 2016-03-11 2023-08-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lan系统、无线lan基站、无线lan终端和通信方法
US9967073B2 (en) 2016-06-15 2018-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 bandwidth multicast indication to multiple user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36403A (ko) * 2009-06-18 2010-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미드앰블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14872A (zh) * 2010-01-11 2012-10-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竞争的上行链路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5706A (zh) * 2012-03-26 2014-12-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选择mimo秩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4521172A (zh) * 2012-05-24 2015-04-15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在远程无线局域网中的频域重复
US20150146653A1 (en) * 2013-11-27 2015-05-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150146808A1 (en) * 2013-11-27 2015-05-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dium access protection and bandwidth negoti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150334708A1 (en) * 2014-05-09 2015-11-19 Newracom,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ram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N V.CHAIR: "NP-010002 "Proposed allocation of documents to agenda items: status at 08:30 PST, 14 March 2001"", 3GPP TSG_CN\\TSG_CN, no. 11, 12 June 2001 (2001-06-12) *
EVGENY KHOROV;ANTON KIRYANOV: "IEEE 802.11ax:How to Build High Efficiency WLANs",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 18 November 2015 (2015-11-18) *
高翔: "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16 October 2013 (2013-10-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8010588B1 (pt) 2023-12-12
JP2020182239A (ja) 2020-11-05
CN108476190A (zh) 2018-08-31
KR102655025B1 (ko) 2024-04-04
JP2019507529A (ja) 2019-03-14
CN112865938A (zh) 2021-05-28
CN110601805B (zh) 2021-11-16
JP6782467B2 (ja) 2020-11-11
JP7165915B2 (ja) 2022-11-07
ES2785559T3 (es) 2020-10-07
KR20240007323A (ko) 2024-01-16
CN112865939A (zh) 2021-05-28
EP3641171B1 (en) 2021-08-25
US11451422B2 (en) 2022-09-20
MX2018006641A (es) 2018-08-01
ES2895831T3 (es) 2022-02-22
US20200099563A1 (en) 2020-03-26
ZA201804356B (en) 2019-09-25
BR112018010588A2 (pt) 2018-11-27
RU2018122248A3 (zh) 2020-02-14
EP3371907A4 (en) 2018-11-21
AU2016385204A1 (en) 2018-06-21
RU2718741C2 (ru) 2020-04-14
US11627029B2 (en) 2023-04-11
AU2023200495A1 (en) 2023-03-02
CN108141304B (zh) 2019-09-17
US20220060362A1 (en) 2022-02-24
EP3400690B1 (en) 2020-02-12
EP3913825A1 (en) 2021-11-24
CN110635886B (zh) 2022-06-07
MX2023004235A (es) 2023-04-24
US11196601B2 (en) 2021-12-07
AU2021201793B2 (en) 2023-02-02
AU2023200495B2 (en) 2023-11-02
EP3400690A4 (en) 2018-12-26
WO2017077682A1 (en) 2017-05-11
AU2016385204B2 (en) 2021-05-20
EP3832915B1 (en) 2023-09-06
RU2018122248A (ru) 2020-02-10
US20190190757A1 (en) 2019-06-20
CN108141304A (zh) 2018-06-08
JP2018537894A (ja) 2018-12-20
AU2016385204A2 (en) 2018-06-21
EP3371907B1 (en) 2021-02-24
JP2022003840A (ja) 2022-01-11
EP3641171A1 (en) 2020-04-22
CN110635886A (zh) 2019-12-31
US11716232B2 (en) 2023-08-01
US20230344693A1 (en) 2023-10-26
CN108476190B (zh) 2021-01-22
WO2017119291A1 (en) 2017-07-13
US20230224202A1 (en) 2023-07-13
CN112865939B (zh) 2024-04-19
US10826737B2 (en) 2020-11-03
CN112865940A (zh) 2021-05-28
JP6975920B2 (ja) 2021-12-01
US20210028967A1 (en) 2021-01-28
CN112865940B (zh) 2024-03-22
JP6748970B2 (ja) 2020-09-02
US20220393923A1 (en) 2022-12-08
US11985019B2 (en) 2024-05-14
CN110601805A (zh) 2019-12-20
EP3913825B1 (en) 2023-02-08
EP3832915A1 (en) 2021-06-09
US20180219710A1 (en) 2018-08-02
KR20240007324A (ko) 2024-01-16
EP3400690A1 (en) 2018-11-14
KR102622832B1 (ko) 2024-01-08
US10530621B2 (en) 2020-01-07
KR20180104285A (ko) 2018-09-20
EP3371907A1 (en) 2018-09-12
AU2021201793A1 (en)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190B (zh)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US11784767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