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5923A - 一种装置、方法、用户设备和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置、方法、用户设备和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5923A
CN112865923A CN202110080812.1A CN202110080812A CN112865923A CN 112865923 A CN112865923 A CN 112865923A CN 202110080812 A CN202110080812 A CN 202110080812A CN 112865923 A CN112865923 A CN 112865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on
transport block
modulation order
subframe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08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艾恩豪斯
J.欧尔霍斯特
A.戈利谢克埃德勒冯埃尔布沃特
P.巴苏马利克
J.勒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n Patent Tru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Patent Trust Inc filed Critical Sun Patent Trust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865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5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装置、方法、用户设备、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控制装置的过程的集成电路和控制用户设备的过程的集成电路。所述装置包括发射机,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控制电路,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要在部分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其中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指示的、用于要在具有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的调制阶数;和发射机,在部分子帧中向用户设备发送传输块。

Description

一种装置、方法、用户设备和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8月11日、申请号为:201680056317.4、发明名称为“用于部分子帧的调制阶数自适应”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由两个单独的无线系统共享的频带上的数据的传送和接收,使得甚至在用于调度数据的传送之前采用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过程。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
基于WCDMA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第三代移动系统(3G)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增强或演进此技术的第一步需要引入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增强型上行链路(也称作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这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为了准备用于进一步增长的用户需求并且与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竞争,3GPP引入了称为长期演进(LTE)的新的移动通信系统。LTE被设计为满足将来十年对于高速数据和媒体传输以及高容量语音支持的载波需求。提供高比特率的能力是LTE的关键措施。
称为演进型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和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的长期演进(LTE)的工作项目(WI)规范定稿为版本8(LTE Rel.8)。LTE系统代表高效的基于分组的无线电接入和无线电接入网络,其提供具有低等待时间和低成本的基于全IP的功能。在LTE中,为了使用给定谱实现灵活的系统部署,指定了可伸缩的多个传送带宽,诸如1.4、3.0、5.0、10.0、15.0和20.0MHz。在下行链路中,因为其固有的对于多径干扰(MPI)的免疫力(由于低码元速率、循环前缀(CP)的使用及其与不同传送带宽安排的亲和力(affinity)),而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电接入。在上行链路中采用基于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无线电接入,因为考虑到用户设备(UE)的受限传送功率使得广域覆盖的供应优先于峰值数据速率的改进。在LTE Rel.8/9中,采用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传送技术的许多关键分组无线电接入技术,并且实现高效的控制信令结构。
LTE架构
图1示出了总体LTE架构。E-UTRAN由eNodeB组成,向用户设备(UE)提供E-UTRA用户平面(PDCP/RLC/MAC/PHY)以及控制平面(RRC)协议终止(termination)。eNodeB(eNB)托管(host)包括用户平面报头压缩和加密功能的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无线电链路控制层(RLC)和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层。其还提供对应于控制平面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功能。其执行许多功能,包括无线电资源管理、准入控制、调度、协商的上行链路服务质量(QoS)的施行(enforcement)、小区信息广播、用户和控制平面数据的加密/解密、以及下行链路/上行链路用户平面分组报头的压缩/解压。eNodeB借助于X2接口彼此互相连接。
eNodeB还借助于S1接口连接到EPC(演进分组内核),更具体地,借助于S1-MME连接到MME(移动性管理实体),并且借助于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S1接口支持MME/服务网关和eNodeB之间的多对多关系。SGW路由和转发用户数据分组,同时在eNodeB间切换期间充当用户平面的移动锚点并且充当LTE与其他3GPP技术之间的移动锚点(终止S4接口以及在2G/3G系统和PDN GW之间中继业务)。对于闲置状态的用户设备,当下行链路数据到达用户设备时,SGW终止下行链路数据路径并触发寻呼。其管理和存储用户设备上下文,例如IP载体(bearer)服务的参数、或者网络内部路由信息。其还在合法拦截的情况下执行用户业务的复制。
MME是LTE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其负责包括重传的闲置模式的用户设备跟踪和寻呼过程。其包括在载体激活/停止处理中,并且还负责在初始附加和在涉及内核网络(CN)节点重定位的LTE内部切换时为用户设备选择所述SGW。其负责认证用户(通过与HSS交互)。非接入层(NAS)信令在MME处终止,并且其还负责生成临时身份并向用户设备分配临时身份。其检查用户设备以驻留在服务提供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上的授权,并且施行用户设备漫游限制。所述MME是网络中用于NAS信令的加密/完整性保护的端点,并且处置安全密钥管理。所述MME还支持信令的合法拦截。所述MME还提供用于LTE和2G/3G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的控制平面功能,S3接口来自于SGSN并终止于MME。所述MME还对于漫游用户设备终止朝向家庭HSS的S6a接口。
LTE中的成员载波结构
3GPP LTE系统的下行链路成员载波在所谓的子帧中的时间-频率域中被细分。在3GPP LTE中,将每个子帧被划分为图2中所示出的两个下行链路时隙,其中第一下行链路时隙包含第一OFDM码元内的控制信道区域(PDCCH区域)。每个子帧由时域中给定数目的OFDM码元(3GPP LTE(版本8)中的12或14个OFDM码元)组成,其中每个OFDM码元跨越成员载波的整个带宽。因此,每个OFDM码元由在各个副载波上传送的多个调制码元组成。在LTE中,通过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1
个副载波个和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2
个OFDM码元的资源网格描述每个时隙中的传送信号。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3
是带宽内资源块的数目。数量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4
取决于小区中配置的下行链路传送带宽,并且应该满足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5
其中,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6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7
分别是当前版本的规范支持的最小和最大下行链路带宽。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8
是一个资源块内的副载波的数目。对于正常的循环前缀子帧结构,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9
并且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0310
假设多载波通信系统,例如,采用例如在3GPP长期演进(LTE)中使用的OFDM,调度器能分配的资源的最小单位是一个“资源块”。将物理资源块(PRB)定义为时域中的连续OFDM码元(例如,7个OFDM码元)和频域中的连续副载波,如图2中所示例的(例如,用于成员载波的12个副载波)。在3GPP LTE(版本8)中,物理资源块因此由资源元素组成,其对应于时域中的一个时隙和频域中的180kHz(关于下行链路资源网格的进一步细节,参见例如3GPPTS 36.2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8)”的第6.2节,在http://www.3gpp.org处可获得并且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组成,使得当使用所谓的“正常”CP(循环前缀)时,在子帧中存在14个OFDM码元,并且,当使用所谓的“扩展”CP时,在子帧中存在12个OFDM码元。为了术语的缘故,以下将等效于跨越整个子帧的相同的连续副载波的时间-频率资源称为“资源块对”、或者等效“RB对”或者“PRB对”。
术语“成员载波”表示频域中几个资源块的组合。在LTE的将来版本中,不再使用术语“成员载波”;代替地,该术语改变为“小区”,其表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可选地)资源的组合。在下行链路资源上传送的系统信息中指示下行链路资源的载波频率与上行链路资源的载波频率之间的链接。
成员载波结构的类似假设也将应用于以后的版本。
用于支持更宽带宽的LTE-A中的载波聚合
IMT-高级(IMT-Advanced)的频谱是在2007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7)上决定的。尽管决定了IMT-高级的整个频谱,但是实际可用的频率带宽根据每个区域或者国家而不同。然而,在关于可用频谱概述的决定之后,无线电接口的标准化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中开始。在3GPP TSG RAN#39会议上,通过了关于“Further Advancements forE-UTRA(LTE-Advanced)”的研究项目描述。所述研究项目涵盖了用于E-UTRA演进要考虑的技术构成,例如,以满足关于IMT-高级的要求。
LTE-高级系统能够支持的带宽为100MHz,然而LTE系统只能支持20MHz。目前,无线电谱的缺乏已经成为无线网络发展的瓶颈,并且因此很难找到用于LTE-高级系统的足够宽的谱带。由此,迫切需要找到获得更宽的无线电谱带的方式,其中可能的答案是载波聚合功能。
在载波聚合中,聚合两个或更多成员载波,以便支持高达100MHz的更宽的传送带宽。将LTE系统中的几个小区聚合到对于100MHz来说足够宽的LTE-高级系统中的一个更宽的信道中,即使LTE中的这些小区可能处于不同的频带中。
至少当成员载波的带宽不超过LTE Rel.8/9小区的支持带宽时,所有成员载波能配置为LTE Rel.8/9兼容。并非由用户设备聚合的所有成员载波都必须是LTE Rel.8/9兼容。可以使用现有的机制(例如,禁止)来避免Rel-8/9用户设备驻留在成员载波上。
取决于其能力,用户设备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成员载波(对应于多个服务小区)上同时接收或传送。具有用于载波聚合的接收和/或传送能力的LTE-A Rel.10用户设备能在多个服务小区上同时接收和/或传送,而LTE Rel.8/9用户设备只能在单个服务小区上接收和传送,只要成员载波的结构遵循Rel.8/9规范。
支持载波聚合用于相邻和不相邻的成员载波,每个成员载波限于频域中的最多110个资源块(使用3GPP LTE(版本8/9)数字命理学(numerology))。
可能配置3GPP LTE-A(版本10)可兼容的用户设备,以聚合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具有可能不同的带宽的、来源于相同的eNodeB(基站)的不同数目的成员载波。能配置的下行链路成员载波的数目取决于UE的下行链路聚合能力。相反地,能配置的上行链路成员载波的数目取决于UE的上行链路聚合能力。当前也许不可能配置具有比下行链路成员载波更多的上行链路成员载波的移动终端。在典型的TDD部署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成员载波的数目和每个成员载波的带宽是相同的。来源于相同的eNodeB的成员载波不需要提供相同的覆盖范围。
相邻聚合的成员载波的中心频率之间的间隔应为300kHz的倍数。这是为了与3GPPLTE(版本8/9)的100kHz频率光栅兼容,并且同时为了保持副载波与15kHz间隔的正交性。取决于聚合场景,能通过在相邻成员载波之间插入少量的未使用的副载波,来促进n×300kHz间隔。
多载波聚合的性质只暴露给至多MAC层。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对于每个聚合成员载波,MAC中需要一个HARQ实体。每个成员载波存在至多一个传输块(缺少用于上行链路的SU-MIMO)。需要将传输块及其潜在的HARQ重传映射到相同的成员载波上。
当配置载波聚合时,移动终端与网络仅具有一个RRC连接。在RRC连接建立/重建时,与LTE Rel.8/9中类似地,一个小区提供安全输入(一个ECGI、一个PCI和一个ARFCN)和非接入层移动信息(例如,TAI)。在RRC连接建立/重建之后,对应于该小区的成员载波被称作下行链路主小区(PCell)。总是存在对于连接状态的每一用户设备配置的一个且仅一个下行链路PCell(DL PCell)和一个上行链路PCell(UL PCell)。在配置的成员载波的集合内,其他小区被称作辅小区(SCell);SCell的载波是下行链路辅成员载波(DL SCC)和上行链路辅成员载波(UL SCC)。能为一个UE配置最多五个服务小区(包括PCell)。
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PCell的特性为:
·对于每个SCell,除了下行链路资源之外,UE对上行链路资源的使用是可配置的(因此,配置的DL SCC的数目总是大于或等于UL SCC的数目,并且不能仅为了上行链路资源的使用而配置SCell)
·不同于SCell,不能停止下行链路PCell
·当下行链路PCell经历瑞利衰落(RLF)时,而不是当下行链路SCell经历RLF时,触发重建
·非接入层信息取自下行链路PCell
·只能利用切换过程改变PCell(即,利用安全密钥改变和RACH过程)
·使用PCell用于PUCCH的传送
·使用上行链路PCell用于第1层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送
·从UE的角度来看,每个上行链路资源只属于一个服务小区
成员载波的配置和重新配置以及增加和移除能通过RRC执行。经由MAC控制元素进行激活和停止。在LTE内部切换时,RRC还能添加、移除、或者重新配置SCell,用于在目标小区中使用。当添加新的SCell时,使用专用的RRC信令用于发送该SCell的系统信息,该信息对于传送/接收是必需的(类似于Rel-8/9中的切换)。当将SCell添加到一个UE时,每个SCell配置有服务小区索引;PCell总是具有服务小区索引0。
当利用载波聚合配置用户设备时,存在总是激活的至少一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成员载波。该对中的下行链路成员载波也可以被称作“DL锚载波”。这同样也应用于上行链路。
在配置载波聚合时,可以在多个成员载波上同时调度用户设备,但是最多一个随机接入过程应在任意时间进行。跨载波调度允许成员载波的PDCCH调度另一成员载波上的资源。为此目的,在各自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中引入成员载波标识字段,称为CIF。
通过RRC信令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成员载波之间建立的链接允许标识当没有跨载波调度时应用授权的上行链路成员载波。下行链路成员载波到上行链路成员载波的链接并非必须是一对一的。换句话说,多于一个的下行链路成员载波能链接到相同的上行链路成员载波。同时,下行链路成员载波只能链接到一个上行链路成员载波。
层1/层2控制信令
为了向调度的用户通知其分配状态、传输格式和其他传送相关信息(例如,HARQ信息、传送功率控制(TPC)命令),L1/L2控制信令连同数据一起在下行链路上传送。假设用户分配能在子帧间变化,则L1/L2控制信令在子帧中与下行链路数据复用。应该注意的是,也可以在TTI(传送时间间隔)的基础上执行用户分配,其中TTI长度能是子帧的倍数。所述TTI长度可以在服务区中对于所有用户固定、可以对于不同的用户不同、或者甚至可以对于每个用户是动态的。一般地,每个TTI只需传送一次L1/2控制信令。不失一般性地,以下假设TTI等效于一个子帧。
L1/L2控制信令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传送。
PDCCH携带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消息,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用于移动终端或者UE组的资源分派和其他控制信息。一般而言,能在一个子帧中传送几个PDCCH。
应该注意的是,在3GPP LTE中,还在PDCCH上传送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分派(也称作上行链路调度授权或者上行链路资源分派)。此外,版本11引入了与PDCCH基本履行相同功能(即,传递L1/L2控制信令)的EPDCCH,尽管详细传送方法与PDCCH不同。具体地,能在3GPP TS 36.211和36.213的当前版本中找到进一步的细节,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所以,除非特别说明,否则背景技术和实施例中概述的大多数项目以及传递L1/L2控制信号的其他手段应用于PDCCH以及EPDCCH。
一般地,能将在L1/L2控制信令中发送的用于分派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尤其是LTE(-A)版本10)的信息分类为以下几项:
-用户身份,指示分配的用户。这典型地通过利用用户身份掩盖CRC而包括在校验和中;
-资源分配信息,指示其上分配了用户的资源(例如,资源块、RB)。可替代地,此信息称为资源块分派(RBA)。注意,其上分配了用户的RB的数目能是动态的;
-载波指示符,如果在第一载波上传送的控制信道分派涉及第二载波的资源(即,第二载波上的资源或者与第二载波有关的资源),则使用其;(跨载波调度);
-调制和编码方案,其确定采用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
-HARQ信息,诸如新数据指示符(NDI)和/或冗余版本(RV),其在数据分组或其部分的重传中尤其有用;
-功率控制命令,用来调整分派的上行链路数据或者控制信息传送的传送功率;
-参考信号信息,诸如应用的循环移位和/或正交覆盖代码索引,将采用其用于与分派有关的参考信号的传送或接收;
-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分派索引,用来标识分派的顺序,其在TDD系统中尤其有用;
-跳变信息,例如,指示是否以及如何应用资源跳变以便增加频率分集;
-CSI请求,用来触发在分派的资源中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传送;以及
-多簇信息,其是用来指示和控制传送是在单个簇(相邻RB的集合)还是在多个簇(相邻RB的至少两个非相邻的集合)中发生的标志。已经通过3GPP LTE-(A)版本10引入了多簇分配。
注意的是,以上列举并非穷举,并且不是所有提到的信息项目都需要在每以PDCCH传送中存在(取决于使用的DCI格式)。
如上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几种格式出现,这些格式的总体尺寸以及它们的字段中包含的信息不同。对于LTE当前定义的不同的DCI格式如下,并在3GPP TS 36.212“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第5.3.3.1节(当前版本v12.4.0,其在http://www.3gpp.org处可获得,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详细描述。另外,关于所述DCI格式和DCI中传送的特定信息的进一步信息,请参考提到的技术标准或者由Stefanie Sesia、IssamToufik、Matthew Baker编辑的“LTE-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From Theory toPractice”,第9.3章,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格式0:DCI格式0用于在上行链路传送模式1或2中使用单天线端口传送的PUSCH的资源授权的传送。
-格式1:DCI格式1用于单码字PDSCH传送(下行链路传送模式1、2和7)的资源分派的传送。
-格式1A:DCI格式1A用于单码字PDSCH传送的资源分派的紧凑信令,并且用于向无竞争的随机接入(针对所有传送模式)的移动终端分配专用前导码签名。
-格式1B:DCI格式1B用于使用具有秩-1传送的闭环预编码的用于PDSCH传送的资源分派的紧凑信令(下行链路传送模式6)。传送的信息与格式1A相同,但是添加了应用于PDSCH传送的预编码向量的指示符。
-格式1C:DCI格式1C用于PDSCH分派的非常紧凑的传送。当使用格式1C时,PDSCH传送限于使用QPSK调制。例如,这用于信令寻呼消息和广播系统信息消息。
-格式1D:DCI格式1D用于使用多用户MIMO的PDSCH传送的资源分派的紧凑信令。传送的信息与格式1B中的相同,但是代替预编码向量指示符的比特之一,存在用来指示功率偏移是否应用于数据码元的单个比特。需要此特征来示出是否在两个UE之间共享传送功率。LTE的将来版本可以将此扩展到更大数目UE之间的功率共享的情况。
-格式2:DCI格式2用于对于闭环MIMO操作的用于PDSCH的资源分派的传送(传送模式4)。
-格式2A:DCI格式2A用于对于开环MIMO操作的用于PDSCH的资源分派的传送。传送的信息与格式2的相同,除了如果eNodeB具有两个传送天线端口、则没有预编码信息、并且对于四个天线端口、使用两个比特来指示传送秩(传送模式3)。
-格式2B:在版本9中引入,并且用于为了双层波束形成的PDSCH的资源分派的传送(传送模式8)。
-格式2C:在版本10中引入,并且用于具有上至8层的为了闭环单用户或者多用户MIMO操作的PDSCH的资源分派的传送(传送模式9)。
-格式2D:在版本11中引入,并且用于上至8层的传送;主要用于COMP(协作多点)(传送模式10)。
-格式3和3A:DCI格式3和3A分别用于具有2比特或者1比特功率调整的PUCCH和PUSCH的功率控制命令的传送。这些DCI格式包含用于一组UE的个别的功率控制命令。
-格式4:DCI格式4用于在上行链路传送模式2中使用闭环空间复用传送的PUSCH的调度。
-PDCCH在一个或多个连续控制信道元素(CCE)的聚合上携带DCI。控制信道元素对应于9个资源元素组(REG),其中每个资源元素组由四个或六个资源元素组成。
-搜索空间指示UE可以找到其PDCCH的CCE地点的集合。每个PDCCH携带一个DCI,并且通过在DCI的CRC附加中隐式编码的RNTI(无线电网络临时身份)标识。UE通过盲解码并且检查CRC,来监视(多个)配置的搜索空间的CCE。
-搜索空间可以是公共搜索空间和UE特定搜索空间。要求UE监视可能重叠的公共以及UE-特定的搜索空间。公共搜索空间携带对于所有UE公用的DCI,诸如系统信息(使用SI-RNTI)、寻呼(P-RNTI)、PRACH响应(RA-RNTI)、或者UL TPC命令(TPC-PUCCH/PUSCH-RNTI)。所述UE特定搜索空间能使用UE的分派的C-RNTI、半持久性调度(SPS C-RNTI)、或者初始分配(暂时C-RNTI),携带用于UE特定分配的DCI。
在未许可频带上的LTE–许可辅助接入LAA
在2014年9月,3GPP启动了关于在未许可谱中的LTE操作的新研究项目,其已经在2015年6月利用上文引用的TR 36.889做了总结。解决用于非许可频带操作的LTE规范的对应工作项目在2015年6月启动,并将于2015年8月在3GPP RAN1#82开始。将LTE扩展到未许可频带的理由在于对无线宽带数据的不断增长的需求结合有限数量的许可频带。因此,未许可谱越来越多地被蜂窝运营商看作他们的服务提供的补充工具增强。与依赖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诸如Wi-Fi)相比,未许可频带中的LTE的优势在于,利用未许可谱接入补充LTE平台,使得运营商和售卖商能补充(leverage)无线电和内核网络中的LTE/EPC硬件中的、现有或计划的投资。
然而,不得不考虑到,由于与非许可谱中的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不可避免的共存,未许可谱接入根本不能匹配许可谱的质量。因此,至少在开始时,未许可频带中的LTE操作将认为是许可谱上的LTE的补充,而不是在未许可谱中的独立操作。基于此假设,3GPP为未许可频带结合至少一个许可频带中的LTE操作建立术语许可辅助接入(LAA)。然而,并未排除不依赖于LAA的、未许可谱中的LTE的进一步独立操作。
3GPP当前预期的通用LAA方案是尽可能多地利用已经指定的Rel-12载波聚合(CA)框架,其中CA框架配置包含所谓的主小区(PCell)载波和一个或多个辅助小区(SCell)载波。一般而言,CA支持小区的自我调度(在相同的载波上传送调度信息和用户数据)以及小区之间的跨载波调度(在不同的载波上传送就PDCCH/EPDCCH而言的调度信息和就PDSCH/PUSCH而言的用户数据)两者。
3GPP基本预想的方案在于,将在许可频带上操作PCell,而将在未许可频带中操作一个或多个SCell。此种策略的好处在于,PCell能被用于具有高服务质量(QoS)需求的控制消息和用户数据的可靠传送,诸如,例如语音和视频,而未许可谱中的PCell可能产生(取决于场景),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不可避免地与其他RAT共存而导致的显著的QoS降低。图3中图示了非常基本的场景,具有许可的PCell、许可的SCell 1、以及各种未许可的SCell 2、3和4(示例性地描绘为小小区)。未许可的SCell 2、3和4的传送/接收网络节点能是由eNB管理的远程无线电报头,或者能是附加到网络但不由eNB管理的节点。为了简单起见,没有在图中明确地示出这些节点到eNB或者到网络的连接。
3GPP已经同意,LAA调查和规范在第一步中将专注于5GHz的未许可频带。因此,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与这些未许可频带中操作的Wi-Fi(IEEE802.11)系统的共存。为了支持LTE与其他技术(诸如Wi-Fi)之间的公平共存、以及在相同未许可频带中的不同LTE运营商之间的公平性,用于未许可频带操作的LTE的信道接入过程不得不遵守某些监管规则的集合,其取决于区域(欧洲、美国、中国、日本等)和考虑的频带。2015年6月的标题为“Study onLicensed-Assist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的3GPP TR36.889,v13.0.0(在www.3gpp.org处可获得)中,给出了5GHz的未许可频带中的操作的监管要求的全面描述。取决于区域和频带,当设计LAA过程时不得不考虑的监管要求包含:动态频率选择(DFS)、发射功率控制(TPC)、先听后说(LBT)以及具有有限的最大传送持续时间的断续传送。3GPP的意图是针对LAA的单一全球框架,这基本意味着对于系统设计不得不考虑用于不同区域和5GHz频带的所有要求。
某些区域和频带要求DFS,以便检测来自雷达系统的干扰,并且避免与这些系统的同信道操作。此外,该意图是为了实现谱的近似均匀加载。DFS操作和对应的要求与主从原则关联。主机应该检测雷达干扰,然而能依赖与主机关联的另一设备来实施雷达检测。
与许可频带上的操作相比,在5GHz的未许可频带中的操作在大部分区域种限于相当低的传送功率电平,这导致较小的覆盖区。对于某些区域和频带的进一步要求是为了降低对相同的未许可频带上操作的其他器件引起的干扰的平均电平而使用TPC。
遵循关于LBT的欧洲规则,器件必须在占用无线电信道之前执行清除信道评估(CCA)。只有在基于能量检测检测信道是空闲的之后,才允许在未许可信道上发起传送。在CCA期间,设备必须以某个最小值观察信道。如果检测的能级超过配置的CCA阈值,则认为该信道被占用。如果该信道分类为空闲,则允许设备立即传送。因此,限制了最大传送持续时间,以便促进与在相同频带上操作的其他器件的公平的资源共享。
CCA的能量检测是在整个信道带宽上执行的(例如,在5GHz的未许可频带中的20MHz),这意味着在该信道内的LTE OFDM码元的所有副载波的接收功率电平对在执行CCA的器件处评估的能级有贡献。
此外,将设备借助于连续传送占用给定未许可信道而不重新评估该信道的可用性(即,LBT/CCA)的总时间定义为信道占用时间(参见ETSI 301 893,根据条款4.8.3.1)。信道占用时间应该在1ms到10ms的范围内,例如,其中当前为日本定义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能是4ms。此外,还存在最小闲置时间,在该闲置时间期间,不允许设备在该未许可信道上的传送之后再次占用该未许可信道,所述最小闲置时间为先前的信道占用时间的至少5%。在闲置周期结束时,UE能执行新的CCA,等等。在图4中示意性地图示了此传送行为,该图取自ETSIEN 301 893(其中的图2:“Example of timing for Frame Based Equipment”)。
考虑到不同的监管要求,与限于许可频带操作的当前Rel-12规范相比,用于在未许可频带中操作的LTE规范显然需要一些改变。
LAA下行链路脉冲串
与许可频带中的LTE操作相反,由于所需的LBT行为与如上所述的最大允许信道占用持续时间的限制的组合,通过断续传送塑造(shape)未许可频带操作的特征。
因此,LAA下行链路传送展现脉冲串结构,其中服务于清除信道评估(CCA)和来自eNB的连续信号传送的监听阶段先于每个传送脉冲串。除了数据承载信号之外,该信号传送阶数段能包含多个不同的信号;诸如,例如保留信号、同步信号和参考信号。在以下将此信号传送阶段称作LAA下行链路脉冲串。每个LAA下行链路脉冲串典型地包含多个LTE子帧。
在LAA研究项目阶段期间,RAN1已经同意如2015年6月的3GPP TR36.889,v13.0.0的标题为“Study on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在www.3gpp.org处可获得)中所描述的那样对齐许可PCell和未许可SCell的子帧边界。具体地,所述子帧边界将不适用于借助于清除信道评估(CCA)确定信道接入行为的信道占用条件。然而,在与LTE节点相同的频带中操作的Wi-Fi节点将不遵循LTE子帧边界图案,这意味着所述信道能在LTE子帧边界之间的任何时刻成为空闲的。
为了在成功的CCA之后占用该信道,eNB因此能传送阻塞该信道的保留信号,直到到达下一子帧边界为止。图5A中描绘了此方案。
所述保留信号并非必须携带就PDSCH而言的用户数据。例如,其能构成仅在竞争信道接入的其他节点中触发能量检测的简单的能量脉冲串。其能进一步构成特定的信号序列,所述特定的信号序列能用于接收LAA脉冲串的节点中的脉冲串检测、同步、信道估计、自动增益控制。
为了提高LAA传送的谱效率,部分子帧的概念已由不同的公司提出,并且当前正在RAN1讨论中,如上文引用的TR36.889中所述。与占用两个连续子帧边界之间的所有资源的完全子帧相反,部分子帧是不占用子帧边界之间的所有OFDM码元的子帧。换句话说,部分子帧在时域内比子帧短。图5B中描绘了用于LAA的部分子帧的使用。
如在完全子帧的情况下,除了时域中的数据区域之外,部分子帧可以包含控制区域,如图5C中示出的。对应于许可频带中的LTE操作,所述控制区域携带与随后数据区域中PDSCH分配相关的调度信息。
在借助于PDCCH在未许可频带SCell上的PDSCH传送的自调度的情况下,需要所述控制区域,而在来自许可PCell的交叉调度的情况下不需要所述控制区域。在未许可SCell上利用EPDCCH进行自调度是另一个选项。因为EPDCCH在频域中与PDSCH复用,所以其将不需要时域中的控制区域。迄今为止,3GPP没有关于LAA支持的调度方案的协定。术语“自调度”意味着诸如调度授权的信令信息在其上授权资源的相同载波内传送。另一方面,术语“交叉调度”意味着在另一个(交叉调度)载波上传送载波上的授权信令。
一般而言,LLA下行链路脉冲串的开始处的部分子帧的长度事先是未知的,因为传送eNB和接收UE两者均不知道在哪个时间点能基于成功的CCA占用信道。换句话说,子帧的长度在执行CCA之后是已知的,但不是预先知道的。
可能减少LAA脉冲串的第一部分子帧(诸如,例如子帧边界和两个子帧边界之间的中间,对应于完全子帧和半子帧)的可能起始点(就OFDM码元而言)的数目。在此种情况下,如图5D示出的,将部分子帧与先前的保留信号组合是合理的。具体地,所述保留信号在不完全可用于传送的子帧的一半中传送。所述保留信号在CCA之后可用的半子帧的部分中传送。另一方面,作为部分子帧的完全可用的一半能用于数据的传送。
除了在LAA脉冲串开始处的部分子帧之外,或者替代地,也可能支持在LAA脉冲串结束处的部分子帧。在脉冲串结束处使用附加的部分子帧的好处在于,这允许有效利用允许的最大信道占用持续时间,诸如,例如在以上阐述的TR 36.889中描述的日本的4ms。
然而,尚不清楚如何能有效地利用部分子帧,即,如何将数据映射到子帧的片段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传送和接收将是有利的,其中在调度的传送之前的先听后说过程是必要的,这也能有效使用子帧的片段。
一个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在预定义的长度的子帧中传送传输块的改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或生成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资源授权包含预定的调制和预定的传输块尺寸,生成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利用所述预定的调制和预定的传输块尺寸要在子帧中传送的信道编码的数据,在该子帧中执行感测,并且确定是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可用于所生成的传输块的传送;如果是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可用,则利用与预定的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传送该传输块。
另一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预定义的长度的子帧中接收传输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或者生成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资源授权包含预定的调制和预定的传输块尺寸,确定要在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中接收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根据所述授权要接收的信道编码的数据,如果该传输块是在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中接收的,则利用与预定的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接收并且解码该传输块。
又一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发射机,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控制电路,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要在部分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其中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指示的、用于要在具有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的调制阶数;和发射机,在部分子帧中向用户设备发送传输块。
又一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在装置处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由装置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要在部分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其中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指示的、用于要在具有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的调制阶数;和由装置在部分子帧中向用户设备发送传输块。
又一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其包括:接收机,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和控制电路,其耦合到接收机,并且,确定在部分子帧还是在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从基站接收传输块,以及对确定在部分子帧中接收的传输块使用修改的调制阶数,其中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指示的、用于完整子帧的调制阶数。
又一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其包括: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和确定在部分子帧还是在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从基站接收传输块,以及对确定在部分子帧中接收的传输块使用修改的调制阶数,其中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指示的、用于完整子帧的调制阶数。
又一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的过程的集成电路,该过程包括:在装置处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由装置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要在部分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其中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指示的、用于要在具有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的调制阶数;和由装置在部分子帧中向用户设备发送传输块。
再一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用户设备的过程的集成电路,该过程包括: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和确定在部分子帧还是在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从基站接收传输块,以及对确定在部分子帧中接收的传输块使用修改的调制阶数,其中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指示的、用于完整子帧的调制阶数。
独立权利要求提供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有利的实施例依据从属权利要求而定。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加好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该好处和/或优点可以通过说明书和附图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和特征个别地提供,并且不需要全部提供,以便获得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这些一般的和特定的方面可以使用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的任意组合来实施。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和绘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3GPP LTE系统的示例性架构,
图2示出了为3GPP LTE(版本8/9)定义的子帧的下行链路时隙的示例性下行链路资源网格,
图3图示了具有各种许可和未许可小区的示例性许可辅助接入场景,
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未许可频带上的传送定时,包括不同的周期、信道占用时间、闲置周期、和固定帧周期,
图5A是图示用于传送保留信号的部分子帧的使用的示意图。
图5B是图示用于传送数据的部分子帧的使用的示意图,
图5C是图示用于传送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的部分子帧的示意图,
图5D是图示在半个子帧中用于用户的传送的部分子帧的示意图,
图6是图示LAA脉冲串传送过程的定时的示意图,
图7A、7B是图示当前允许的TBS-MCS组合的示意图,
图8是图示用于不同调制的取决于部分子帧长度实现的码率的图形,
图9A、9B是图示允许用于调制阶数自适应的TBS-MCS组合的示意图,
图9C是图示调制阶数自适应的示意图,
图10A是示出具有和不具有调制阶数自适应的、取决于TBS索引的最小部分子帧长度的图形,
图10B是示出具有和不具有调制阶数自适应的、取决于码元中的PDSCH长度的TBS的图形,
图11是图示用于两个传输块的DCI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12是图示用于一个传输块的DCI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13是图示定义用于不同TBS的允许的PDSCH长度的表格的示意图,
图14A是图示用于上行链路中的传送和接收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B是图示用于下行链路中的传送和接收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移动站或者移动节点或者用户终端或者用户设备是通信网络内的物理实体。一个节点可以具有几个功能实体。功能实体指的是实施预定功能集和/或向节点或者网络的其他功能实体提供预定功能集的软件或者硬件模块。节点可以具有将节点附加到通信设施或媒体的一个或多个接口,该节点能经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口通信。类似地,网络实体可以具有将所述功能实体附加到通信设施或媒体的逻辑接口,其可通过该逻辑接口与其他功能实体或者对应节点通信。
在权利要求和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无线电资源”应广义地理解为指的是物理无线电资源,诸如时间-频率资源。
在权利要求和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未许可小区”,或者替代地,“未许可载波”应广义地理解在未许可频带中的小区/载波。相应地,在权利要求和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许可小区”,或者替代地,“许可载波”应广义地理解为许可频带中的小区/载波。示例性地,应在3GPP版本12/13和许可协助接入工作项目的背景下理解这些术语。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中将要传送的传输块(TB)必须在PDSCH本身的传送之前准备好。从MAC层的特定HARQ处理队列中取出一定数目的比特(通过传输块尺寸(TBS)给出),并且与对应的MAC报头一起向下传递到PHY(物理层)。
图6中示出了TB准备和TB传送之间的定时关系。准备和传送之间的时间t1-t0在典型的LTE实施中通常包含多个毫秒。TB准备和TB传送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具有这样的效果:在TB准备的时刻,部分子帧的长度是未知的,因为不清楚在哪个时间点该信道在CCA方面将是可用的。部分子帧的长度基本上通过LAA发射机(在LAA下行链路的情况下的LTE基站)无法控制的共存设备(诸如,例如Wi-Fi节点)的行为决定。
部分子帧的长度直接影响在部分子帧中传送的PDSCH的长度,并因此影响RE的数目。因此,通过PDSCH长度和用于除了PDSCH传送以外的其他目的(诸如,例如参考信号(CRS、DMRS等)或者同步和发现信号(PSS、SSS等))的分配内的RE数目的组合,给出RE的确切数目。至今为止,对于在未许可频带中的LTE操作仍未指定参考、同步和发现信号的数目和位置。
因为部分子帧的实际长度(以及因此可用RE的数目)在TB确定的时刻是未知的,所以如果部分子帧太短,则能发生的是,已经预先确定的TBS由于超出支持的最大码率而将无法适合该部分子帧。如2015年6月的标题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的3GPP TS 36.213,v12.6.0的第7.1.7节(在www.3gpp.org处可获得)指定的,LTE中的最大支持代码是0.931。
对于此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在部分子帧上仅准备并且调度小的传输块。这将防止超出最大支持码率,但同时这将会限制部分子帧中可达到的吞吐量。
本公开针对支持用于部分子帧的调制阶数自适应。为此目的,如图7A和图7B中示出的,通过也使用更高调制阶数的可能性,扩展了TBS索引与LTE中的调制阶数的当前支持的两个映射。
LTE的必要特征之一是支持用于PDSCH传送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在当前的LTE规范(Rel-12)中,通过用于传输块传送所使用的参数(调制阶数、传输块尺寸(TBS)和资源元素(RE)的数目),来确定调制和编码方案(MCS)。
许可频带中用于LTE的支持的调制阶数(每个调制码元的比特数)包含2、4、6和8;分别对应于QPSK、16QAM、64QAM和256QAM。至今为止还未讨论过是否将支持它们所有用于非许可频带操作,但是如果将支持相同的调制阶数集合用于未许可频带操作,这是有利的。
通过在DCI内向UE指示的TBS索引和为PDSCH传送分配的PRB的数目,来确定TBS,如在2015年6月的标题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的3GPP TS 36.213,v12.6.0的第7.1.7节(在www.3gpp.org处可获得)中所描述的。LTE规范包含二维TBS表格,其中TBS索引和调度的PBR的数目分别指示行和列。
在初始传输块传送的情况下,每个调制阶数只能用于TBS索引的有限集。在重传的情况下,每个调制阶数能用于任意TBS索引。图7A和图7B分别示出了不具有256QAM和具有256QAM的用于PDSCH传送的调制阶数和TBS索引的当前(Rel-12)支持的组合。
表和下面的表分别示出了,用于如以上阐述的TS 36.213的第7.1.7.1节中定义的不具有256QAM和具有256QAM的配置的调制和TBS索引表。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191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201
在不具有256QAM的第一种情况下,能使用具有两级调制阶数的某些TBS索引;具有调制阶数2(QPSK)和4(16QAM)的TBS索引9,以及具有调制阶数4(16QAM)和6(64QAM)的TBS索引13。将支持的调制阶数和TBS索引的组合映射到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索引,如表1和表2中所示出的。将用于PDSCH传送的MCS索引指示给经由PDCCH或EPDCCH传送的DCI内的寻址的UE。因此,每个PDSCH传送与某些MSC索引关联。
PDSCH传送的码率通过传输块尺寸、调制阶数和PDSCH将映射到其上的RE的数目的组合给出,如以下的等式1中获得的,其中CR、TBS、M和N_RE分别是码率、传输块尺寸、调制阶数和RE的数目。如上所述,PRB的数目以及因此RE的数目是部分子帧的长度的函数。
等式1:码率确定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202
换句话说,所述码率是编码之前和编码之后的比特数目的比率。一般而言,最大支持码率可以在标准中定义或者可以是可配置的。
图8示出了取决于具有TBS索引8和分配100个PBR的部分子帧长度的、QPSK和16QAM的示例性的码率。这对应于14112比特的传输块尺寸。在此示例中假设,每个PRB的12个RE可用于在每个OFDM码元中的PDSCH分配。因此,用于PDSCH传送的RE的数目达到12×100×N,其中N是就OFDM码元而言的部分子帧的长度。在此计算中,没有考虑参考或同步和发现信号的存在。更准确地说,需要从以上计算结果中减去携带这些信号的RE。
图8清楚地示出了当部分子帧的长度减小时,码率如何增长。此外,能看出,如果调制阶数增加,则码率将降低。LTE中的最大支持码率为0.931,如以上阐述的TS 36.213的第7.1.7节中描述的。不能期望在UE侧支持具有更高码率的PDSCH传送。在更高码率的情况下,UE可以在初始传送中跳过解码传输块。还能看出,因此不能使用调制方案QPSK(调制阶数=2)用于具有少于6个OFDM码元的部分子帧。
在LTE中,已经存在类似于部分子帧的概念。具体地,TDD模式中的LTE操作(其中,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阶段在单个频率信道上按时间交替)采用用于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阶段之间切换的特殊子帧。这些特殊子帧由下行链路传送阶段(DwPTS)、切换间隙(GP)、和上行链路传送阶段(UpPTS)组成。此种特殊子帧的结构通过如以上阐述的3GPP TS36.213的第4.2节中描述的特殊子帧配置给出。所述特殊子帧结构是以半静态方式配置的,这意味着它不会频繁地改变,并且意味着预先知道特殊子帧内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阶段两者的长度。此外,准确知道将在哪一时刻出现特殊子帧。
对于这些特殊子帧,已经为TBS确定引入了自适应因子,如下面的等式2中所示出的。TBS不是通过分配的PRB的数目(N_PRB)给出的,而是通过将分配的PRB的数目与某个配置的自适应因子(α)相乘而给出的。取决于特殊子帧配置,当前的LTE规范支持α=0.375和α=0.75。
等式2:PRB自适应因子
NPRB=max(|N′PRB×α|,1)
不支持独立于特殊子帧配置的自适应因子的动态改变。自适应因子的效果是:比在完全子帧分配的情况下更小的传输块将被映射到特殊子帧中具有减少的持续时间的下行链路传送上。
指示用于UE的PDSCH分配的DCI不包含就OFDM码元的数目而言的PDSCH的长度的描述。在许可频带操作的情况下,因为UE侧知道控制区域的长度(半静态地配置或者借助于控制格式指示符(CFI)按照动态方式信令传送,如以上阐述的TS 36.212的第5.3.4节中所描述的)和TDD情况下的特殊子帧配置,所以在UE侧隐含地知道PDSCH长度。因为如上提到的事先不知道部分子帧的长度,所以在LAA下行链路脉冲串的开始处不能采取该方案用于部分子帧的使用。
换句话说,为了使传输块的尺寸适应具有部分子帧的可能性,所述传输块将需要具有相当小的尺寸,以便符合最坏情况的部分子帧,即具有支持其中数据的钢传送的最小长度的子帧。另一方面,由于即使在对于PDSCH传送使用全部子帧的情况下的小的传输块尺寸,这也将会导致下行链路LAA脉冲串的第一子帧(部分子帧)中的有限的吞吐量。而且,吞吐量性能将会强烈地取决于缩放因子设置和部分子帧长度分布的组合。在长的部分子帧和低的缩放因子(诸如0.375)组合的情况下,结果将会是低效资源利用。另一方面,在短的部分子帧和大的缩放因子(诸如0.75)组合的情况下,这将导致传输块传送的不可能。能看出,如果采取用于第一子帧的固定的缩放因子,则没有灵活性。
尽管如此,本公开提供了在不具有保留信号、控制区域以及就允许的开始位置而言的部分子帧长度的限制的情况下、在LAA脉冲串的开始或结尾处使用部分子帧。
具体地,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预定义长度的子帧中传送传输块的方法。传输块是从MAC层接收的、要映射到子帧上的数据单元。子帧是具有固定的预定义时间的物理信道时域单元。比如,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LTE-A系统。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当要映射到其上的传输块已经形成时,部分子帧长度变得已知)一起使用。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或者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包括包含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的资源授权;生成包括要在具有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的子帧中传送的信道编码的数据的传输块;在所述子帧中执行感测,并且确定是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可用于传送该生成的传输块;以及当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可用时,利用与预定的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传送该传输块。
能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任何器件中实施以上用于传送传输块的方法。比如,以上用于传送的方法能在UE侧实施用于上行链路传送。在此种情况下,UE接收而不是生成该DCI。然而,以上用于传送该传输块的方法也能在基站(eNB)处实现,即,作为下行链路传送。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述基站生成而不是接收该DCI。而且,所述基站可以将DCI映射到对应于UE的搜索空间的资源上,并且传送它。
一般而言,该DCI通过诸如基站的调度实体生成,并且指定也在调制和编码方案方面授权的资源。具体地,如果能明确地将阶数分派给具体的调制,则该调制可以仅通过调制阶数指定。所述传输块尺寸确定可以使用哪个码率。感测对应于上述的CCA,或者换句话说,对应于LBT过程。其可以通过测量(多个)子帧内的功率和/或通过搜索某个预定义的信号(诸如前导码或任何其他参考信号)来执行。基于感测的结果,确定完整/部分子帧的可用性。换句话说,借助于感测,确定信道在哪个时间点变为空闲。此方案能在例如其中不共享相同调度器的两个系统可以共存的系统中使用。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完全子帧可用时、利用预定的调制来传送传输块的步骤。针对下一个即将到来的传送机会(子帧),评估此处的可用性。
此方案提供以下优点:将支持传统的传输块尺寸的选择和向UE的指示,如例如LTE或LTE-A标准中定义。这意味着传输块尺寸选择将通过MCS索引和调制的PRB的数目而信令传送。
在图9A和图9B中,分别用于不具有256QAM和具有256QAM配置的UE,示出了对于每个TBS索引支持一个附加调制阶数的示例性扩展。将某个给定TBS的调制阶数和RE的数目从低调制阶数切换到高阶数调制阶数(诸如,例如从2(QPSK)切换到4(16QAM))的效果将如等式1中所示那样降低该TB传送的码率,因为映射到调制码元的比特数目增加。注意到在图7B和9B中,仅0和9之间的每秒TBS索引能与MCS形成组合。这已经在3GPP中达成一致,以便也对于具有256QAM调制的MCS表格,维持DCI中的MCS的5比特长信令。此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其可与MCS的长度无关地应用。
此附加调制阶数的选择灵活性的好处在于,可能在短的或非常短的子帧中传送某些传输块尺寸,如果没有这种调制阶数自适应,这将是不可能的。
此方案可以在下行链路中实施。因此,UE知道在某些情况下调制阶数不是由MCS指示的阶数,而是更高的阶数。当使用通过根据版本12规范的MCS指示的调制阶数时,发射机(基站)评估传输块是否适合具体的子帧(部分子帧)。如果该传输块不适合,则使用更高的调制阶数。如在图9A中能看出的,对于TBS索引值13,在版本12规范中当前定义了调制方案16QAM。除此之外,为了将传输块映射到部分子帧而不是映射到完全子帧,根据本公开可应用更高阶数的调制(参见根据图9A的64QAM)。相应地,图9B示出了在启用调制方案256QAM的情况下、对于LTE部分子帧、传输块尺寸索引到调制阶数的对应的扩展映射。
在图10A和10B中示出了调制阶数自适应对最小可能部分子帧(以及因此PDSCH)长度和取决于部分子帧长度的最大可能TBS索引的影响。在部分子帧中为每个OFDM码元分配100个PRB和12×100个RE的假设下,已经针对不支持256QAM(对应于图10A)的UE执行了这些计算。能看出,在允许更大传输块上的传送方面,特别是,短和非常短的部分子帧将受益于调制阶数自适应。
因此,应用于未许可频带中的LTE操作的基本概念能总结为具有通过DCI内的MCS索引给出的初始调制阶数和附加可选调制阶数自适应。将借助于更高层信令的手段半静态地配置调制阶数自适应的支持。这意味着更高层控制信令将配置启用还是禁用本发明的调制自适应。
除了相对于初始调制阶数将调制阶数增加一个级别(QPSK到16QAM、16QAM到64QAM、和64QAM到256QAM)的可能性之外,此外支持多于一级的调制阶数自适应能是有益的;诸如,允许从QPSK切换到16QAM以及64QAM。在该情况下,对应的更高层配置将包含关于支持的自适应级数的信息。
注意的是,调制自适应并不排除附加地或者作为替代地还适配(adapting)传输块的尺寸的可能性。具体地,根据实施例,首先尝试减小传输块尺寸,并且仅当不可能减小传输块尺寸时,增加调制阶数。因此,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部分子帧的尺寸;评估通过删截(puncturing)或移除预定最大比特而减少的生成的传输块是否适合具有确定的尺寸的部分子帧;如果所述减少的传输块适合该部分子帧,则利用预定的调制来传送通过删截或者移除一些比特以适合该部分子帧的尺寸而减少的生成的传输块;并且,否则以不同于预定的调制的修改调制来传送生成的传输块。
删截和移除比特都是速率自适应的手段,并且具体地是用于降低编码数据冗余的手段。移除的比特数应该导致码率等于或小于1,以便能够至少传送未编码的比特(码率等于1)。然而,为了根本上从编码受益,删截/移除的比特的最大值应该更低。比如,如上所述,在LTE中,不能超过预定义的码率阈值。一般而言,这样的阈值可以是可配置的。删截意味着从编码块取出不连续的比特。然而,本公开还设想移除连续比特的块。要取出的比特的适宜性取决于具体的编码。如果移除连续的比特,则还实施交织器的编码在解码之后的错误概率方面也可以提供好的结果。对于其他的代码,删截可能会更好。
在图9C中图示了此方案,其中UE接收具有指示具有索引八的传输块尺寸和调制方案QPSK的MCS值的DCI。如果整个子帧可用,则使用此调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大量的可用资源元素,所以应用低码率。另一方面,如果在LAA下行链路脉冲串开始时只有部分子帧可用,则高码率将是结果。如果码率高于阈值,则传送不再可能。根据本公开,因此适配调制阶数,并且应用的调制方案是16QAM。
在下文中,描述了各种实施例,其对于UE(对于其调度了PDSCH)提供指示调制阶数自适应的不同选项。
实施例A
根据此实施例,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用于向UE指示缩短的PDSCH内的PDSCH分配)内指示调制阶数自适应。
一种用于指示DCI内的调制阶数自适应的方案能通过将DCI格式长度按照每个分配的传输块扩展一个比特来实现,这指示与通过对于该传输块信令传送的MCS索引给出的初始调制阶数相比,传输块的调制阶数是否已经增加。表3中示出了示例性实现。
表3:调制阶数自适应的比特值解释
比特值 新的调制阶数
0 保持初始调制阶数
1 与初始调制阶数相比将调制阶数增加一级
如果调制阶数仅包括切换到下一更高的调制阶数,则用于指示的一个比特是足够的。
如果要支持多于一级的自适应,则需要更多的比特。比如,两个比特足够在LTE中当前使用的涵盖QPSK、16QAM、64QAM和256QAM的调制阶数自适应方面,支持完整的灵活性。如表4中示出的,这两个比特可以用于指示独立于初始调制阶数的绝对调制阶数。表5中示出了利用调制阶数的相对自适应的另一可能的实施。
表4:用于调制阶数自适应的比特字段值解释-选项A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251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261
表5:用于调制阶数自适应的比特字段值解释-选项B
Figure BDA0002909169270000262
总之,用于在具有调制自适应的部分子帧中传送传输块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指示是否执行调制阶数修改的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其中仅当调制自适应指示指示执行了调制阶数修改时,才利用修改的调制传送所述传输块。如果已经指示了调制自适应,则在未许可频带中操作的接收节点可以然后使用修改的调制阶数,来解调传送的传输块。调制的修改是调制阶数的有利修改,其具有有效信令的益处。而且,为了链路自适应的目的,诸如LTE的系统也可以使用其中可以容易地合并本发明的调制阶数变化。还要注意的是,因为QPSK和4QAM的星座是相同的,所以在此公开中,QPSK被处置为QAM调制。因此,此处认为QPSK到16QAM的修改仅仅是调制阶数修改。进一步注意到,以上示例的调制能扩展到进一步包括诸如一阶(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或高于八阶的阶数。
而且,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有利地信令传送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所述DCI属于动态信令。
以下是调制自适应指示符的非限制性示例:
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可以是一比特长,并且指示在发射机侧执行调制修改,修改的调制是比预定调制具有更高阶数的调制。此种信令是高效的,因为它仅需要一个比特。然而,调制自适应的灵活性限于仅将调制阶数增加一级,诸如,例如从2(QPSK)到4(16QAM)或者从4(16QAM)到6(64QAM)。
可替代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修改的调制的(绝对)阶数。此方案可以是有益的,因为其提供调制自适应的更大的灵活性。
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可以取决于预定调制来指示修改的调制的阶数。因此,将相对于表5中示例的预定调制,来解释信令传送的调制自适应指示符的值。换句话说,基于信令传送的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和预定调制的阶数,来确定修改的调制的阶数。
调制自适应指示可以作为新的字段(比如,从标准的具体版本开始可用)合并到DCI中。另一种方案能是重新使用现有的DCI格式的某些比特或代码点。以下描述各种示例。
用于在PRB分配内传送多达两个传输块所使用的DCI格式2、2A、2B、2C和2D支持两种不同分配类型(类型0和类型1)之间的切换。这些分配类型对应于通过位图寻址资源块组(RBG),并且分别寻址RBG子集内的单独PRB。分配类型的详细描述能在上面阐述的TS36.213的第7.1.6节中找到。1中示出了DCI格式的公共性(communality)。从图11能看出,所述DCI包括资源分配报头(指示分配类型),其后跟随着资源块分配,其指定用于传送或者接收所授权的PRB。然后,HARQ处理编号后跟随每个传输块的信息。因为能假设LTE的未许可频带操作将专注于宽带分配,所以不需要在两种不同的分配类型之间区分。因此,能将DCI格式2、2A、2B、2C和2D中的资源分配报头比特重新解释为指示与通过两个传输块的MCS索引给出的初始调制阶数相比的调制阶数自适应。指示的调制阶数自适应能只应用于其中一个传输块或者应用于两者。典型的实施能是:比特值0将指示使用通过MCS值给出的初始调制阶数,并且比特值1能指示与初始调制阶数相比的调制阶数自适应,诸如,例如从QPSK切换到16QAM、从16QAM切换到64QAM、以及从64QAM切换到256QAM。
换句话说,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未信令传送的分配类型区分符(distinguisher)(资源分配报头)的位置中携带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因此,将DCI中的资源分配报头字段重新解释为调制自适应指示,其中假设资源分配报头具有具体的预定义的值。
用于未许可频带中的LTE操作的一个特定解决方案能是部分子帧仅支持单个传输块传送。这将意味着不需要在两个传输块之间区分关于调制阶数自适应必须应用于哪个传输块的问题。可能借助于更高层信令进一步配置该调制阶数自适应是应用于两个传输块还是仅应用于其中一个传输块。换句话说,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部分子帧最多携带一个传输块,并且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也仅仅指示单个传输块的传送参数。
相同的方案能应用于具有DCI格式1、1A、1B和1D的单个传输块传送,其中资源分配报头比特在类型0和类型1之间进行区分,或者在类型2分配(连续的PRB集)与局部和分布虚拟资源块(VRB)之间进行区分。第一种应用于DCI格式1,而之后的应用于DCI格式1A、1B和1D。图12中示出了DCI格式的对应的公共性。
通过DCI格式1C指示的PDSCH传送不需要调制阶数自适应,因为它只用于小的传输块(如TS 36.213的第7.1节中描述的,为了传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系统信息和寻呼消息的目的)的传送。预期这些消息将不会在LAA下行链路脉冲串的部分子帧中传送,或者根本不在未许可频带中传送。
指示的调制阶数自适应的另一种方案能是使用某个RV(冗余版本)值。能保留某个冗余版本代码点(诸如,例如RV=01),用于与通过MCS索引给出的调制阶数相比具有适配的调制阶数的传送。传输块的冗余版本指定在发射机侧存储编码的传输块的循环缓冲区中的开始点。LTE支持四个冗余版本,每个冗余版本构成编码的传输块的不同代表,换句话说-循环缓冲区内的另一个指针。所述发射机能选择用于传输块的初始传送和重新传送的冗余版本。不要求使用所有的冗余版本。因此,一般而言,对于具有调制阶数自适应的传送保留某个冗余版本对不具有调制阶数自适应的传送具有有限的影响,其限制于冗余版本的缩减集合,例如三个而不是四个。除了仅保留单个RV用于调制阶数自适应之外,还可能为具有调制阶数自适应的传送保留两个RV,并且为不具有调制阶数自适应的传送保持两个RV。
在使用DCI格式2D的传送模式10的情况下,也可能使用PDSCH RE映射和准共同定位指示符字段来指示用于PDSCH的调制阶数自适应。该指示符能在四个值中取一个值,其中每个值指示与PDSCH分配有关的传送参数的某个给定组合。这些参数包含与CRS、MBSFN子帧、CSI-RS图案、PDSCH开始位置、和天线端口准共同定位的配置有关的信息。在上面阐述的3GPP TS 36.213的第7.1.10节中给出LTE中的天线端口准共同定位的定义。通过更高层信令配置每个组合的参数设置。
能通过指示是否应用调制阶数自适应的附加配置参数,来扩展如3GPP TS 36.213的第7.1.9节中描述的用于解释比特字段的配置参数集。
此外,在分别使用DCI格式2C和2D的传送模式9和传送模式10的情况下,可能使用用于指示(多个)天线端口、加扰身份和层数的比特字段。如2015年6月的标题为“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并且在www.3gpp.org处可获得的3GPP TS36.212,v12.5.0的表格5.3.3.1.5C-1中描述的比特字段的解释,能通过调制阶数自适应的指示来扩展。
实施例B
根据此实施例,半静态地配置调制自适应指示。具体地,信令传送调制阶数自适应将会应用于传输块尺寸(或者传输块尺寸索引)和部分子帧长度的哪些组合。
与实施例A相反,不需要DCI格式改变或者DCI内的某些比特的重新解释。根据实施例B,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表格来扩展LTE/LTE-高级规范,所述表格定义对于哪些TBS索引和PDSCH长度(或者部分子帧长度)应用调制阶数的自适应(针对通过该DCI中的MCS字段指示的初始调制阶数)。
在图13中示出了用于该目的的示例性表格。根据图7A中的支持TBS索引,其针对每个TBS索引包含用于不具有256QAM的MSC配置的调制阶数自适应的PDSCH长度余量(margin)(按照OFDM码元的数目)。根据图7B中支持的TBS索引,能为具有256QAM的MCS配置设计对应的表格。如果PDSCH小于或等于该表格中给出的码元数目,则将对于给定的TBS适配调制阶数。注意到,如果预定调制(为了生成传输块而计算的)已经是调制中具有最高阶数的调制,则根据示例性处置,不会发生调制自适应。然后,不在这样的部分子帧中传送传输块。然而,这只是示例性的处置。也可以应用其他处置,诸如将传输块映射到部分和相邻子帧等的组合。
图13中的表格适用于100个PRB的分配,并且已经从图10A和10B中示出的计算结果导出。必须记住,这些数字(figures)是在每个OFDM码元使用12×100个RE用于PDSCH分配的假设下获得的。就每个OFDM码元的RE数目(例如,由于包含诸如不同的CRS、CSI-RS和/或DM-RS的各种参考信号的假设)而言的不同假设能产生PDSCH长度余量的发散(diverging)结果。
定义部分子帧的长度的码元的数目可被称作长度余量。具体地,对于具有索引11的传输块尺寸,如果部分子帧具有小于或等于4的长度,则发生调制自适应。对于具有大于13的索引的传输块尺寸,不应用调制阶数自适应(在表格中通过“x”代表)。对于索引14的调制自适应在上述计算假设下不示出增益(gain)。然而,在不同的计算假设的情况下,支持索引14的调制自适应也能是有益处的。图13中示出的表格只是遵循某些特定假设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PDSCH长度余量能取决于关于分配的PRB的数目的假设而不同。因此,为不同数目的PRB或PRB分配范围定义多个表格能是合理的。换句话说,本发明不限于该表格,并且具体地不限于仅在图13中示出的示例性的值。根据此实施例,可以半静态地信令传送一个或多个表格。可替代地或者另外地,不是信令传送整个表格,而是可以在标准的规范内定义表格,并且仅能信令传送表格编号。
作为进一步替代的,图13中示出的表格可以在标准中指定并且应用。另外,可以半静态地信令传送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并且指示是否根据标准中定义的表格发生其他的选项。
一般而言,根据此实施例,通过比物理层更高的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半静态信令传送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并且指示要执行调制修改的传输块尺寸和部分子帧长度的组合。
实施例C
根据实施例C,当具有通过DCI内的MCS字段指示的初始调制阶数的码率超过某个定义的码率阈值时,应用调制阶数自适应。码率阈值的合理值例如能是遵循当前规范(在上面阐述的TS 36.213的第7.1.7节中给出的支持码率的方面)的0.931。然而,注意的是,此阈值仅是示例性的,并且能预定义不同的值。可替代地,此阈值是例如通过半静态信令等可配置的。
在实施例C的情况下,不需要DCI格式的适配或者增强。
接收机知道部分子帧的长度以及包括调度的TBS调度的MCS。能通过来自发射机侧的长度的显式信令或者通过接收机侧的部分子帧起点的检测,来实现部分子帧长度的确定。检测部分子帧起点的一种可能性是在部分子帧起点之前传送具有已知签名的保留信号。如果接收机是UE,则其已经接收到具有包括TBS的MCS的DCI。如果接收机是eNB,则它调度传送并且因此也知道预定的TBS和调制阶数。
实施例D
注意,本发明不限于调制自适应指示的显式信令。而是,根据实施例,如上面描述的方法可以在发射机处包括用于决定是否应该修改调制阶数并且相应地修改调制的决定单元。这并非必须要向接收机信令传送。
具体地,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接收机处对要在部分子帧中接收的传输块进行盲解码以确定调制阶数的步骤。换句话说,所述接收机通过利用可能的调制阶数应用解调,来尝试解码。
因此,根据实施例D,没有借助于PHY或更高层信令向UE显式指示调制阶数自适应。必须借助于盲检测来确定是否使用DCI内的MCS字段所指示的初始调制阶数,或者此调制阶数是否已经改变。
在实施例D的情况下,不需要DCI格式的适配或者增强,并且调制阶数的盲检测对应于干扰消除相关过程(在2014年3月的、标题为“Study on Network-Assisted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NAIC)for LTE”并且在www.3gpp.org下可获得的、3GPP TR 36.866,v12.0.1中描述)。
注意的是,上面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根据本公开,可以适配通过调度实体信令传送的部分子帧的预定调制,以便在已经形成要在这样的部分子帧中携带的传输块之后,使得传输块适合其长度变得已知的部分子帧。尽管上面的实施例针对位于LAA脉冲串的开始处的部分子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配置。而是,所述部分子帧也可以位于LAA脉冲串的结尾处或者位于LAA脉冲串的开始处和结尾处。
而且,代替将传输块映射到部分子帧,可以将传输块映射到部分子帧和紧邻的完全子帧的连接处(conjunction)。具体地,根据一个示例,在感测之后,部分帧在子帧内开始,其后传送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送保留的并且不超过预定义的持续时间的进一步的完全子帧。
根据另一示例,在感测之后,传送多个子帧,其后跟随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送保留的并且不超过预定义的持续时间的部分子帧。
与部分子帧的位置无关地,根据实施例,将所述修改的调制应用于所述部分子帧以及应用于与所述部分子帧相邻的子帧,和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该部分子帧与该相邻子帧的组合上,和所述修改的调制具有比所述预定调制更低的阶数。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部分子帧不用于作为单独的子帧传送数据,而是将其附加到相邻的完全子帧。可以利用通过使用该部分子帧可用的附加资源元素,用于以更鲁棒的调制传送传输块,诸如具有更低阶数的调制。可替代地或者另外地,可以适配码率,即减小。
一般而言,发射机根据接收的配置(当在UE处实施时)和/或根据预定条件(比如关于最大码率)应用调制自适应。
接收机根据接收的、并且指示是否执行修改的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或者通过利用不同阶数的调制进行盲解码,来识别正确的调制。
图14A图示了要在调度实体(基站,BS)和无线设备(用户设备,UE)处执行的、用于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传送和接收传输块的上述方法的示例。注意的是,一般而言,所述调度实体也可以是执行调度功能的其他用户设备。比如,这可以在工作在特设(ad hoc)或者设备到设备模式的系统中实施。
具体地,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传送传输块的方法,该方法应在用户设备上执行(参见图14A的右侧)。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从调度实体)接收1420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该资源授权包含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信息;生成1421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利用所述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要在子帧中传送的信道编码的数据;在该子帧中执行感测1422,并且确定是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可用于传送生成的传输块;以及如果是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可用,则传送1426具有与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的传输块。
如在图14A中能看出的,调制1425的修改不必总是发生。具体地,可以实施为先听后说过程的感测1422揭示授权的资源是否可用。这可以通过以下来实现:测量功率,如果测量的功率低于某个阈值、则决定该资源可用,否则决定该资源不可用。在判断块1423,如果该资源不可用于传送,则不传送该传输块。另一方面,如果一些资源可用,则在块1424中,判断调制自适应是否必要。在可用于传送的(部分)子帧的长度的基础上来执行此判断。如果完全子帧可用,则不需要调制的自适应,并且在完全子帧中传送1426传输块。另一方面,如果只有部分子帧可用,则调制1425的自适应可以是必要的。
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判断其他的必要性。比如,可以存在码率的阈值。如果根据应用调制和编码方案(具有一些速率匹配)导致的码率大于该阈值,则比如通过增加调制的阶数来适配1425该调制。此阈值可与标准中定义的最大码率阈值不同(较低)。它可以是可配置的。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与标准中指定的阈值相同的阈值。注意的是,修改调制的必要性的标准不应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可以是另一机制,用于判断是否应该执行调制1425的修改,诸如具有部分子帧的可能长度、调制方案和传输块尺寸的定义的表格取决于这三个参数或它们的子集来定义。进一步的启示(revelation)是可能的。
还注意的是,预定的调制和预定的传输块尺寸信息可以借助于在LTE/LTE-A中指定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来信令传送。
用于UE的如上所述的类似的传送方法也可以在调度实体处执行。这图示在图14B中的左侧。具体地,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在预定义长度的子帧中传送传输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1430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该资源授权包含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信息;生成1432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利用所述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要在子帧中传送的信道编码的数据;在子帧中执行1433感测,并且确定是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可用于传送生成的传输块;以及,如果是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可用,则利用与所述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1436调制,来传送1437该传输块。
注意的是,向被调度的实体(UE)传送1431生成的DCI,并且其包括用于从调度实体(基站)接收在步骤1437中传送的数据的授权。进一步注意的是,可以在与下行链路数据的传送相同的子帧内,并且因此,在执行感测1433之后,执行类似于LTE的系统中的DCI翻译。这对应于以下配置,根据该配置,在位于第一OFDM码元中的PDCCH中传送DCI,所述第一OFDM码元后跟随其中可以传送调度的数据的数据区域。
也如对于调度的实体中实施的传送方法已经描述的那样,在感测之后,判断1434调度的资源是否可用,并且是否传送了该传输块。如果该资源可用,则其测试1435调制自适应是否必要。此测试可以与上面对于上行链路传送描述的相同。如果调制自适应是必要的,则其执行1436。否则,利用预定的调制方案和传输块尺寸(可能通过诸如删截或省略一些比特的速率匹配来适配)直接地传送1437该传输块。
该方法(用于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可以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确定所述部分子帧的尺寸;评估通过删截或者移除预定的最大比特而减少的所生成的传输块是否适合具有所确定的尺寸的所述部分子帧;如果减少的传输块适合所述部分子帧,则利用该预定调制来传送通过删截或者移除一些比特以适合所述部分子帧的尺寸而减少的所生成的传输块;以及否则,利用与该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传送所生成的传输块
图14A进一步示出了用于在调度实体(基站)处接收传送的传输块的方法。具体地,此方法是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在预定义的度的子帧中接收传输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1410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该资源授权包含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信息;确定1414要在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中接收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根据授权要接收的信道编码的数据;和如果该传输块是要在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中接收的,则利用与该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接收1415(并且解码)该传输块。在图中能看出,其也可以是向被调度的实体(UE)传送1411生成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步骤。
对应地,图14B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在预定义长度的子帧中接收传输块的方法(其右侧要在被调度的实体UE处、在下行链路中执行),包括以下步骤:接收1440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该资源授权包含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确定1443要在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中接收包括将根据授权接收的信道编码数据的传输块;以及,如果是在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中接收的传输块,则利用与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接收1444(并且解码)该传输块。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或者生成指示对于部分子帧执行或者不执行调制修改的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其中仅当调制自适应指示指示执行调制修改时,才利用修改的调制来调制所述传输块。
具体地,在上行链路中的BS处,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可以通过BS生成,以向UE配置指示该调制自适应是否将完全通过UE应用于即将到来的(多次)传送。如果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如此指示,则在接收指示符时UE不应用调制自适应。否则,UE可以决定调制自适应是否必要,并且相应地应用或者不应用调制自适应。此指示符可以是半静态地传送的配置,即,经由RRC配置。然而,它也可能在DCI内或以其他方式信令传送。尽管如此,注意的是,本公开也能不具有这样的指示符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UE决定是否不受调度实体的控制而执行调制自适应。
在也可以与之前的示例结合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上行链路中的UE处,可以生成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其可以是一比特标志或者具有更多值的指示符),并且可以在上行链路中传送给BS来指示是否已经针对特定传送修改了调制自适应。然而,在替代的示例中,也可以省略该指示,根据该示例,BS通过盲目地使用多个调制来尝试解码接收的部分子帧。这意味着,BS利用多于一个调制来解调并且解码数据,并且通过诸如CRC的纠错/检错码来测试是否发生了错误,或者是否能利用其中一个调制正确地解码数据。
下行链路中的BS可以生成指示BS是否向特定传送应用(执行)调制修改的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此指示符可以与数据在相同的载波上传送。然而,此参数的更鲁棒的信令将在许可小区并且具体地是PCell上完成。当接收这样的指示符时,UE不需要使用更多的调制来执行盲解码。此指示符可以在PDSCH、PDCCH或者EPDCCH上传送。然而,UE也可以执行盲解码。
有利地,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信令传送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在一个示例中,该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是一比特长并且指示执行调制自适应,修改的调制是具有比预定调制更高阶数的调制。
在另一示例中,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修改的调制的阶数。比如,该指示符的每个值都与不同的调制阶数关联。然而,注意的是,也可以通过指示符值来信令传送不同类型的调制,而不仅仅是阶数。
在又一示例中,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修改的调制的阶数,该指示符值解释取决于预定的调制。
根据实施例,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根据LTE/LTE-A标准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且携带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在未信令传送的资源分配报头的位置中、或者作为冗余版本字段的预定值、或者以DCI格式2D作为通过所述准共同定位指示符字段指示的参数集的一部分、或者以DCI格式2C和/或DCI格式2D链接到天线端口加扰身份。上面的“或者”可以是排他的,意味着上面的信令可能性中的仅一个被定义为在标准中使用。然而,该“或者”也可以是替代的,并且取决于DCI格式,信令传送的方式可以变化。
然而,本公开不限于在DCI内信令传送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可替代地(或者另外地),通过比物理层更高的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半静态地信令传送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并且该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要执行调制修改的传输块尺寸和部分子帧长度的组合。
根据另一非排他性实施例,允许部分子帧携带至多一个传输块,并且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也仅指示用于单个传输块的配置。
根据实施例,在感测之后,部分帧在子帧内开始,其后传送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送保留的并且不超过预定义的持续时间的进一步的完全子帧。换句话说,所述部分子帧(如果有的话)位于LAA脉冲串的开始处。
可替代地(或者另外地),在感测之后,传送多个子帧,其后跟随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送保留的并且不超过预定义的持续时间的部分子帧。
而且,将部分子帧与邻近的完全子帧组合也可以是有利的。因此,比如,将修改的调制应用于部分子帧以及与部分子帧相邻的子帧(在时域中在部分子帧之前或者之后),并且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部分子帧和相邻子帧的组合,并且修改后的调制具有比预定调制低的阶数。降低调制阶数对于传输块是可能的,因为存在比计划(基于预定的MCS)更多的空间用于其传送。
调制的修改是调制阶数和预定调制的有利修改,以及修改的调制是BPSK、QPSK、16QAM、64QAM和256QAM中的一个。这些调制是用于无线传送的。
图1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设备。注意的是,图15将用于UE(被调度的实体)的传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示出为两个单独的实体。然而,根据本公开,可能具有实施接收机和发射机两者的UE。类似地,图15示出了用于BS(eNB,调度实体)的单独的接收机和发射机。然而,基站也可以实施本公开的接收机和发射机两者。
图15在左上侧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在预定义长度的子帧中传送传输块的装置(调度实体,BS),包括:控制单元(此处是DCI生成单元)1511,用于生成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该资源授权包含预定的调制和预定的传输块尺寸;编码单元1513,用于生成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利用所述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要在子帧中传送的信道编码的数据;载波感测单元1515,用于在子帧中执行感测并且确定是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可用于传送所生成的传输块;传送单元1517,用于如果是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可用,则利用与所述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传送该传输块。
图15在左下侧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在预定义长度的子帧中传送传输块的装置(被调度的实体,UE),包括:控制单元1521,用于接收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资源授权包含预定的调制和预定的传输块尺寸;编码单元1523,用于生成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利用所述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要在子帧中传送的信道编码的数据;载波感测单元1525,用于在子帧中执行感测并且确定是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可用于传送所生成的传输块;传送单元1527,用于如果是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可用,则利用与所述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传送该传输块。
图15在右上侧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在预定义长度的子帧中接收传输块的装置(被调度的实体,UE),包括:控制单元1531,用于接收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资源授权包含预定的调制和预定的传输块尺寸;部分子帧处置单元1533,用于确定要在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中接收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根据授权要接收的信道编码的数据;接收单元1535,用于如果该传输块是要在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中接收的,则利用与该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接收并且解码该传输块。
图15在右下侧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在预定义长度的子帧中接收传输块的装置(调度实体,BS),包括:控制单元1541,用于生成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资源授权包含预定的调制和预定的传输块尺寸;部分子帧处置单元1543,用于确定要在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中接收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根据授权要接收的信道编码的数据;接收单元1545,用于如果该传输块是要在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中接收的,则利用与该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接收并且解码该传输块。
本公开的硬件和软件实施
其他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使用硬件、软件或者与硬件协作的软件实施的上述各种实施例。就此而言,提供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和eNodeB(基站)。所述用户终端和基站适于执行此处描述的方法,包括适当参与所述方法的对应的实体,诸如接收机、发射机、处理器。
进一步认识到,可以使用计算器件(处理器)来实施或者执行所述各种实施例。例如,计算器件或者处理器可以是通用目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所述各种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这些设备的组合来执行或者实施。具体地,在上述每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每个功能块能通过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它们可以个别地形成为芯片、或者可以形成一个芯片以便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所述功能块。它们可以包括与其耦接地数据输入和输出。取决于上集成程度的不同,此处的LSI可以被称作IC、系统LSI、超级LSI、或者特级(ultra)LSI。然而,实施集成电路的技术不限于LSI,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电路或者通用目的处理器来实现。另外,可以使用在制造LSI之后能编程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新配置的处理器(其中,能重新配置放置在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置)。
此外,所述各种实施例也可以借助于软件模块来实施,所述软件模块通过处理器运行或者在硬件中直接地运行。软件模块和硬件实施的组合是可能的。所述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任何种类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例如RAM、EPROM、EEPROM、闪存、寄存器、硬盘、CD-ROM、DVD等等。应该进一步注意的是,不同的实施例的个别特征可以个别地或以任意的组合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的主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以对特定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公开做出许多变化和/或修改。因此,本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总之,本公开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在预定义长度的子帧中传送传输块。接收(用户设备是发射机)或者生成(基站是发射机)包括资源授权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该资源授权包含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然后,生成传输块,该传输块包括利用所述预定调制和预定传输块尺寸、要在子帧中传送的信道编码的数据。在子帧中执行感测,并且基于此确定是部分子帧还是完全子帧可用于传送所生成的传输块。最后,如果是部分子帧而不是完全子帧可用,则利用与所述预定调制不同的修改的调制,来传送该传输块。对应地,在接收机处,接收(用户设备是接收机)或者生成(基站是接收机)授权,确定其中预期接收的子帧的尺寸,并然后仅当部分子帧可用时,利用修改的调制来接收该传输块。

Claims (22)

1.一种装置,包括:
发射机,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
控制电路,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要在部分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其中所述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所指示的、用于要在具有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的调制阶数;和
发射机,在所述部分子帧中向用户设备发送传输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发送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对部分子帧执行或不执行调制修改,其中
仅当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执行调制修改时,才使用修改的调制阶数来调制传输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信令传送,并且其中:
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是一比特长度并且指示调制修改的执行,
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修改的调制的阶数,或者
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修改的调制的阶数取决于所指示的调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根据LTE/LTE-A标准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且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
资源分配报头的没有信令传送的位置中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或者
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作为冗余版本字段的预定值,或者
在DCI格式2D中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作为准共同定位指示符字段指示的参数集的一部分,或者
链接到天线端口加扰标识的DCI格式2C和/或DCI格式2D中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分子帧被允许携带至多一个传输块,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单个传输块的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
由高于物理层的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半静态地信令传送,并且
指示要对其执行调制修改的传输块尺寸和部分子帧长度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指示的调制阶数和修改的调制阶数是2(QPSK)、4(16QAM)、6(64QAM)和8(256QAM)调制阶数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基站。
9.一种方法,包括:
在装置处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
由所述装置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要在部分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其中所述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所指示的、用于要在具有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的调制阶数;和
由所述装置在所述部分子帧中向用户设备发送传输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送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对部分子帧执行或不执行调制修改,其中
仅当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执行调制修改时,才使用修改的调制阶数来调制传输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信令传送,并且其中:
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是一比特长度并且指示调制修改的执行,
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修改的调制的阶数,或者
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指示修改的调制的阶数取决于所指示的调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根据LTE/LTE-A标准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且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
在资源分配报头的没有信令传送的位置中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或者
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作为冗余版本字段的预定值,或者
在DCI格式2D中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作为准共同定位指示符字段指示的参数集的一部分,或者
在链接到天线端口加扰标识的DCI格式2C和/或DCI格式2D中携带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部分子帧被允许携带至多一个传输块,并且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单个传输块的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制自适应指示符
由高于物理层的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半静态地信令传送,并且
指示要对其执行调制修改的传输块尺寸和部分子帧长度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指示的调制阶数和修改的调制阶数是2(QPSK)、4(16QAM)、6(64QAM)和8(256QAM)调制阶数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是基站。
17.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机,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和
控制电路,其耦合到所述接收机,并且,
确定在部分子帧还是在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从基站接收传输块,以及
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确定要在部分子帧中接收的传输块,其中所述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所指示的、用于所述完整子帧的调制阶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指示的调制阶数和修改的调制阶数是2(QPSK)、4(16QAM)、6(64QAM)和8(256QAM)调制阶数之一。
19.一种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和
确定在部分子帧还是在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从基站接收传输块,以及
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确定要在部分子帧中接收的传输块,其中所述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所指示的、用于所述完整子帧的调制阶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指示的调制阶数和修改的调制阶数是2(QPSK)、4(16QAM)、6(64QAM)和8(256QAM)调制阶数之一。
21.一种控制装置的过程的集成电路,所述过程包括:
在装置处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
由所述装置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要在部分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其中所述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所指示的、用于要在具有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发送的传输块的调制阶数;和
由所述装置在所述部分子帧中向用户设备发送传输块。
22.一种控制用户设备的过程的集成电路,所述过程包括:
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资源分配并指示调制阶数和传输块尺寸;和
确定在部分子帧还是在预定义长度的完整子帧中从基站接收传输块,以及
将修改的调制阶数用于确定要在部分子帧中接收的传输块使用,其中所述修改的调制阶数高于所指示的、用于所述完整子帧的调制阶数。
CN202110080812.1A 2015-08-14 2016-08-11 一种装置、方法、用户设备和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 Pending CN1128659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81139.5 2015-08-14
EP15181139.5A EP3131225B1 (en) 2015-08-14 2015-08-14 Modulation order adaptation for partial subframes
CN201680056317.4A CN108141335B (zh) 2015-08-14 2016-08-11 用于部分子帧的调制阶数自适应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6317.4A Division CN108141335B (zh) 2015-08-14 2016-08-11 用于部分子帧的调制阶数自适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5923A true CN112865923A (zh) 2021-05-28

Family

ID=5390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6317.4A Active CN108141335B (zh) 2015-08-14 2016-08-11 用于部分子帧的调制阶数自适应
CN202110080812.1A Pending CN112865923A (zh) 2015-08-14 2016-08-11 一种装置、方法、用户设备和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6317.4A Active CN108141335B (zh) 2015-08-14 2016-08-11 用于部分子帧的调制阶数自适应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10547410B2 (zh)
EP (3) EP3487112B1 (zh)
JP (2) JP6913895B2 (zh)
KR (1) KR20180039642A (zh)
CN (2) CN108141335B (zh)
CA (1) CA2995519C (zh)
CO (1) CO2018001382A2 (zh)
MX (1) MX2018001839A (zh)
MY (1) MY188835A (zh)
RU (2) RU2713648C2 (zh)
WO (1) WO20170291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87112B1 (en) * 2015-08-14 2021-01-27 Sun Patent Trust Modulation order adaptation for partial subframes
WO2017065524A1 (ko) 2015-10-13 2017-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서브프레임 길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555339B2 (en) 2015-10-29 2020-02-04 Apple Inc. Transmission of (E)PDCCH within partial subframe in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LAA)
US10433277B2 (en) * 2015-11-02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ulticast broadcast multimedia service in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over variable transmission bandwidth
EP3398273B1 (en) * 2015-12-31 2021-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386254B1 (en) * 2015-12-31 2020-10-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13347716B (zh) 2016-03-18 2024-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EP3425950B1 (en) * 2016-04-01 2020-01-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329949B1 (ko) * 2016-07-05 2021-11-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뉴머롤러지를 이용한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뉴머롤러지를 이용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EP3471304B1 (en) * 2017-03-23 2021-1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and wireless device
WO2018173005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starting and ending positions for scheduled or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BR112019019476A2 (pt) 2017-03-24 2020-04-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ispositivo terminal e método para facilitar a comunicação entre dispositivos terminais
WO2018198092A1 (en) 2017-04-28 2018-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starting position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483189B2 (en) 2017-05-04 2022-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mits for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values
US11399309B2 (en) 2017-05-05 2022-07-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block size determination
WO2018203818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block size determination
US10938504B2 (en) * 2017-05-05 2021-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s to modulation order determination
CN110679108B (zh) * 2017-05-05 2021-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0609708B1 (en) * 2017-06-27 2020-03-31 Sprint Spectrum L.P. Use of TDD special subframe for transmission of small quantity of data
CN112492623B (zh) * 2017-07-24 2022-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KR20220158081A (ko) 2017-08-11 2022-11-29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동일한 사이즈 코드 블록에 대한 전송 블록 사이즈 결정
US10009832B1 (en) 2017-08-11 2018-06-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compact signaling design for reserv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831436B2 (en) * 2017-09-28 2023-11-2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HARQ feedback for grant-free transmission
KR101954433B1 (ko) 2018-01-11 2019-03-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0448388B2 (en) * 2018-01-11 2019-10-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CN110061769A (zh) 2018-01-18 2019-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61804B (zh) 2018-01-19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mcs的接收、通知方法及设备
CN113783674A (zh) 2018-02-28 2021-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将调制符号的映射到分配子帧的方法
US10904912B2 (en) * 2018-03-31 2021-01-2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 transport block in an unlicensed uplink transmission o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291378B1 (en) * 2018-04-05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of alternative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s
US11196512B2 (en) 2018-06-29 2021-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lving decodability for subsequent transmissions whose throughput exceeds a threshold
EP4178148A1 (en) * 2018-08-23 2023-05-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to transmit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s for unlicensed wideband radio systems
MX2021001843A (es) * 2018-08-24 2021-05-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joras a la igualacion de velocidad de memoria intermedia limitada.
US11089585B2 (en) * 2018-09-14 2021-08-10 Ofinno, Llc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access for a radio system
EP3857786A2 (en) * 2018-09-28 2021-08-04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02298B2 (en) 2018-10-09 2021-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lving decodability for subsequent transmissions whose throughput exceeds a threshold
CN109769274B (zh) * 2018-12-27 2021-06-2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组网系统中信道切换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7528B (zh) * 2019-01-11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第一通信设备
WO2020157976A1 (ja) * 2019-02-01 2020-08-0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
CN112713962B (zh) * 2019-03-29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999849B2 (en) * 2019-06-14 2021-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for single-code user equipment
CN110868713B (zh) * 2019-10-18 2023-04-07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跳转向量的wfrft微加密信号处理方法
WO2021127966A1 (en) * 2019-12-24 2021-07-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assisted group response for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4140640A4 (en) 2020-04-24 2023-06-28 DMG Mori Co., Ltd. Manufacturing machine
US11805502B2 (en) * 2020-10-06 2023-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assisted listen-before-talk for 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144A (zh) * 2009-07-23 2009-12-23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子信道-调制方式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255435A1 (en) * 2008-12-22 2011-10-20 Takeo Niki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base station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programs
CN102859896A (zh) * 2010-02-23 2013-01-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30016694A1 (en) * 2009-02-03 2013-01-1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 Block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083753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 reduced channel bandwidth
CN103299571A (zh) * 2010-11-11 2013-09-11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发射/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3518413A (zh) * 2011-05-13 2014-01-15 瑞萨移动公司 用于在允许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分配灵活子帧的tdd系统中干扰降低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548409A (zh) * 2011-05-02 2014-01-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基站
US20140036853A1 (en) * 2011-04-18 2014-02-06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88294A1 (ko) * 2012-12-03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블록 크기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33692A1 (en) * 2013-02-27 2014-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tant-capacity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 for upstream transmissions over coax
CN104081872A (zh) * 2013-01-25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365045A (zh) * 2012-04-20 2015-02-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1797C2 (de) * 1999-10-27 2002-04-1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dynamischen Zuweisung von Ressourcen in einem digitalen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CN104270230B (zh) 2007-06-22 2018-01-02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ES2519766T3 (es) * 2007-12-20 2014-11-07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Señalización de canal de control usando un campo de señalización común para el formato de trnasporte y la versión de redundancia
WO2010116453A1 (ja) * 2009-03-30 2010-10-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における制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BR112012033103A2 (pt) 2010-06-21 2016-11-22 Fujitsu Ltd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radio e aparelhos de comunicação rádio
CN101908951B (zh) 2010-08-16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方法及基站
US10333650B2 (en) * 2010-08-16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eriodic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9467885B2 (en) * 2010-11-08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 control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WO2013017154A1 (en) * 2011-07-29 2013-02-07 Fujitsu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668222B2 (en) * 2012-06-28 2017-05-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link adaptation of PDCCH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13189B2 (en) * 2012-11-07 2017-07-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JP5852616B2 (ja) 2013-01-29 2016-02-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適応変調符号化方法
CN104468027A (zh) * 2013-09-25 2015-03-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支持基于高阶调制的数据传输的基站装置及数据通信方法
US10194424B2 (en) * 2014-05-20 2019-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resource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JP6906956B2 (ja) 2014-06-12 2021-07-2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ブラインド探知を行う方法及び装置
KR101749118B1 (ko) 2014-12-23 2017-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FI3251245T3 (fi) 2015-01-28 2023-06-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Nousevan siirtotien palautemenetelmät suuren lukumäärän kantoaaltoja kanssa toimimiseksi
EP3251317A4 (en) * 2015-01-29 2018-09-19 Intel IP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ffective use of unlicensed spectrum
US9955478B2 (en) * 2015-04-17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9686780B2 (en) * 2015-04-19 2017-06-20 Alcatel-Lucent Usa Inc. Delivery of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on a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carrier
WO2016185945A1 (ja) * 2015-05-15 2016-11-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EP3487112B1 (en) * 2015-08-14 2021-01-27 Sun Patent Trust Modulation order adaptation for partial subframe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5435A1 (en) * 2008-12-22 2011-10-20 Takeo Niki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base station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programs
US20130016694A1 (en) * 2009-02-03 2013-01-1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 Block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10144A (zh) * 2009-07-23 2009-12-23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子信道-调制方式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59896A (zh) * 2010-02-23 2013-01-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99571A (zh) * 2010-11-11 2013-09-11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发射/接收方法和装置
US20140036853A1 (en) * 2011-04-18 2014-02-06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48409A (zh) * 2011-05-02 2014-01-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基站
CN103518413A (zh) * 2011-05-13 2014-01-15 瑞萨移动公司 用于在允许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分配灵活子帧的tdd系统中干扰降低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30083753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 reduced channel bandwidth
CN104365045A (zh) * 2012-04-20 2015-02-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088294A1 (ko) * 2012-12-03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블록 크기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4081872A (zh) * 2013-01-25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4133692A1 (en) * 2013-02-27 2014-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tant-capacity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 for upstream transmissions over coax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ENK SAHIN; LINGJIA LIU; ERIK PERRINS: "Coding Across Finite Transport Blocks in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vol. 62, no. 12, 31 December 2014 (2014-12-31), XP011567898, DOI: 10.1109/TCOMM.2014.2364822 *
SHARP: ""36212-c10"", 3GPP SPECS\\36_SERIES *
SHINTARO HISATAKE; GUILLERMO CARPINTERO; YASUYUKI YOSHIMIZU;ET.AL: "W -Band Coherent Wireless Link Using Injection-Locked Laser Diodes",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
刘畅: "基于GPP的LTE下行接收链路的设计与实现", CNK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 15 November 2013 (2013-11-15) *
赵欢;姜明;丁美玲;: "LTE下行链路中基于网络编码的多进程联合HARQ", 信号处理, no. 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13895B2 (ja) 2021-08-04
US11063688B2 (en) 2021-07-13
JP7266184B2 (ja) 2023-04-28
WO2017029192A1 (en) 2017-02-23
CN108141335B (zh) 2021-02-19
RU2713648C2 (ru) 2020-02-06
US20210288745A1 (en) 2021-09-16
EP3806378A1 (en) 2021-04-14
KR20180039642A (ko) 2018-04-18
EP3131225A1 (en) 2017-02-15
US10547410B2 (en) 2020-01-28
RU2020103390A3 (zh) 2020-05-29
RU2018105179A (ru) 2019-09-16
US20200059316A1 (en) 2020-02-20
US20180241499A1 (en) 2018-08-23
EP3487112B1 (en) 2021-01-27
MY188835A (en) 2022-01-07
JP2021158695A (ja) 2021-10-07
JP2018526895A (ja) 2018-09-13
CN108141335A (zh) 2018-06-08
EP3131225B1 (en) 2019-03-13
CO2018001382A2 (es) 2018-05-10
RU2018105179A3 (zh) 2019-12-06
US11985680B2 (en) 2024-05-14
MX2018001839A (es) 2018-09-06
RU2020103390A (ru) 2020-03-19
CA2995519C (en) 2023-10-03
EP3487112A1 (en) 2019-05-22
RU2734654C2 (ru) 2020-10-21
CA2995519A1 (en)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6184B2 (ja) 集積回路
US11368967B2 (en) Self- and cross- carrier scheduling
CN112996006B (zh) 控制通信设备的过程的集成电路
CN109906655B (zh) 非许可小区中改进的两阶段授权
EP3550920B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ind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