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5045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5045A
CN104365045A CN201380030072.4A CN201380030072A CN104365045A CN 104365045 A CN104365045 A CN 104365045A CN 201380030072 A CN201380030072 A CN 201380030072A CN 104365045 A CN104365045 A CN 104365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sch
information
community
subframe
origina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00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65045B (zh
Inventor
金奉会
徐东延
梁锡喆
安俊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365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5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65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5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用户设备经由子帧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参考信号(RS)信息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信息。所述RS信息指示传输天线端口、加扰标识和传输层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子帧中的所述RS信息接收用于解调PDSCH的RS。所述RS基于所述加扰标识来生成。用户设备经由所述子帧中的所述PDSCH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关于指派给所述PDSCH的资源元素(RE)的RE映射信息。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起始位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正在积极研究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旨在从提供基于语音的服务的初始系统演变为能够发送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视频和无线数据)的系统。在第三代无线通信之后目前正在开发的第四代无线通信旨在支持下行链路中1Gbps(吉比特/秒)和上行链路中500Mbps(兆比特/秒)数据速率的高速数据传输。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向多个用户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而独立于他们的位置和移动性。然而,任何无线通信信道总是显示出诸如路径损耗、噪声、由于多径引起的衰落、符号间干扰(ISI)或者由于用户设备(UE)的移动性引起的多普勒效应的非理想特性。正在开发各种技术以克服无线通信信道的非理想特性并改进其可靠性。
此外,根据机器型通信(MTC)的引入以及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PC的各种装置的出现和部署,蜂窝无线系统的数据容量不断增加。正在开发各种技术以满足高数据容量的需要。例如,载波聚合(CA)技术和认知无线电(CR)技术是尝试更有效地利用频率带宽的很好例子。另外,正在研究在有限的频率带宽内增加数据容量的多天线技术、多基站协作技术、直接通信系统等。
为了改进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协同多点(CoMP)传输。CoMP通常还被称为协同多输入多输出(co-MIMO)、协作MIMO、网络MIMO等。CoMP预计能够提高小区边缘UE性能并增强平均扇区吞吐量。通常,在频率重用因子为1的多小区环境下,小区间(ICI)降低了小区边缘UE性能和平均扇区吞吐量。为了减轻ICI,采用简单被动技术(即,部分频率重用(FFR)以及UE特定功率控制)以便在干扰限制环境下为小区边缘UE提供合理的吞吐量性能。代替减少每小区的频率资源使用,更有利的是作为期望的信号重用ICI或者减轻ICI。
对于下行链路情况,CoMP方案可如下分类:
-联合处理(JP):在CoMP协作集中的各个点处数据可用。
-联合发送(JT):一次从多个点(CoMP协作集的部分或全部)发送PDSCH。针对单个UE的数据从多个发送点同时发送,例如以(相干地或不相干地)改进接收信号质量和/或主动消除对其它UE的干扰。
-动态点选择(DPS):一次从(CoMP协作集内的)一个点发送PDSCH。
-协同调度/波束成形(CS/CB):仅在服务小区处数据可用(从该点发送数据),但利用与CoMP协作集对应的小区之间的协调来进行用户调度/波束成形决策。
对于上行链路情况,CoMP接收意指通过多个地理上分离的点之间的协调来接收发送的信号,并且CoMP方案可如下分类:
-联合接收(JR):在多个接收点处接收PUSCH的发送信号。
-协同调度/波束成形(CS/CB):仅在一个点处接收PUSCH,但利用与CoMP协作集对应的小区之间的协调来进行用户调度/波束成形决策。
CoMP目前是基于3GPP(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TS(技术规范)发布版本10的LTE(长期演进)-A中的基本考量。如3GPP TS 36.211V10.4.0(2011-12)“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和Modulation(Release10)”中所公开的,LTE-A中的物理信道可分成作为下行链路信道的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作为上行链路信道的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本发明的说明书提出一种在CoMP环境下确定PDSCH的起始位置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协同多点(CoMP)环境下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起始位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经由子帧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所述子帧中的所述RS信息接收用于解调PDSCH的参考信号(RS),以及经由所述子帧中的所述PDSCH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RS信息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信息。所述RS信息指示传输天线端口、加扰标识和传输层数。所述RS基于所述加扰标识来生成。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关于指派给所述PDSCH的资源元素(RE)的RE映射信息。
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射频(RF)单元以及连接到所述RF单元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子帧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所述子帧中的所述RS信息接收用于解调PDSCH的参考信号(RS),以及经由所述子帧中的所述PDSCH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RS信息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信息。所述RS信息指示传输天线端口、加扰标识和传输层数。所述RS基于所述加扰标识来生成。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关于指派给所述PDSCH的资源元素(RE)的RE映射信息。
所述RE映射信息可包括指示所述PDSCH的起始位置的参数。可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所述PDSCH的所述起始位置。所述子帧可包括具有索引0至N-1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其中N>4,并且所述PDSCH的所述起始位置指示具有属于{1,2,3,4}的索引的OFDM符号。
可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关于所述传输天线端口是否彼此关联的信息。当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传输所经的第一信道的特性从另一天线端口上的符号传输所经的第二信道推知时,所述传输天线端口可以是关联的。所述第一信道的所述特性可包括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和平均时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有益效果
可在协同多点(CoMP)环境下有效地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起始位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3GPP LTE-A中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2示出针对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图3示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4示出具有EPDCCH的子帧的示例。
图5示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6示出单载波系统和多载波系统中的子帧的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7示出通过CIF执行跨载波调度的3GPP LTE-A系统的子帧的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多址方案,所述各种多址方案包括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CDMA可利用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可利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可利用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和演进UTRA(E-UTRA)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规范的一部分。3GPP 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其针对下行链路使用OFDMA无线电接入,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LTE–高级(LTE-A)是LTE的演进版本。
用户设备(UE)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按照诸如无线装置、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或手持装置的不同术语来称呼。
基站(BS)通常是指与UE通信的固定站,按照诸如演进NodeB(eNB)、基站收发系统(BTS)或接入点的不同术语来称呼。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DL)是指从BS至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UL)是指从UE至BS的通信链路。在DL中,发送机可以是BS的一部分,而接收机是UE的一部分。在UL中,发送机可以是UE的一部分,而接收机是BS的一部分。在下面的描述中,参照基于3GPP TS(技术规范)发布版本8/9的3GPP LTE或者基于3GPP TS发布版本10/11的3GPP LTE-A描述本发明的应用。说明书中的示例仅旨在说明本发明,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在以下描述中,LTE是指包括LTE和/或LTE-A的无线系统。
图1示出3GPP LTE-A中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结构。3GPP TS 36.211V10.4.0(2012-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和Modulation(Release10)”的第6章可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无线电帧由索引为0至9的10个子帧组成。一个子帧由两个连续的时隙组成。发送一个子帧所需的时间被定义为发送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可具有1ms的长度,一个时隙可具有0.5ms的长度。
在时域中一个时隙可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于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所以OFDM符号仅用于表示时域中的一个符号周期,对多址方案或术语不存在限制。例如,当在上行链路中使用SC-FDMA时,OFDM符号还可按照诸如SC-FDMA符号的不同术语来称呼。资源块以资源分配为单位在一个时隙处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
图1中的无线帧的结构示例仅是一个示例。因此,无线帧中包括的子帧的数量、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量或者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被不同地确定。3GPP LTE定义了在正常循环前缀(CP)中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在扩展CP中一个时隙包括6个OFDM符号。
图2示出针对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下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在频域中包括NRB个资源块。下行链路时隙中包括的资源块的数量NRB取决于小区处配置的下行链路传输带宽。在LTE系统中,例如,NRB可以是6至110中的一个。在频域中一个资源块包括多个子载波。上行链路时隙的结构可与下行链路时隙的结构相同。
资源网格上的各个元素称为资源元素(RE)。资源网格上的元素在时隙中可通过索引对(k,l)来标识。这里,k(k=0,...,NRB×12-1)是在频域中的子载波索引,l(l=0,...,6)是在时域中的OFDM符号索引。
尽管在此说明书中描述了一个资源块包括由时域中的7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12个子载波构成的7×12个RE,该示例仅是为了示意性目的,并非意在限制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的数量。OFDM符号和子载波的数量可根据CP的长度、频率间隔等来不同地修改。
图3示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在时域中DL子帧被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控制区域包括子帧中的第一时隙的最多前4个OFDM符号,但控制区域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改变。在控制区域中,分配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其它控制信道,在数据区域中,分配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如3GPP TS 36.211V10.4.0中所公开的,3GPP LTE/LTE-A定义了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DCCH和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的物理信道。
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送的PCFICH承载指示子帧内用于承载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量(即,控制区域的大小)的控制格式指示符(CFI)。UE首先通过PCFICH接收CFI并且监测PDCCH。PCFICH不使用盲解码,而是通过子帧的固定PCFICH资源来发送。
PDCCH承载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控制信息。DCI可包括PDSCH的资源分配(也称为DL许可)、PUSCH的资源分配(称为UL许可)以及UE组内的各个UE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集合和/或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的激活。
PHICH承载对UL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ACK(肯定确认)/NACK(否定确认)信号。关于UE在PUSCH上所发送的UL数据的ACK/NACK信号通过PHICH来发送。
另外,在DL子帧中发送各种参考信号(RS)和同步信号(SS)。
主同步信号(PSS)由第一时隙(第一子帧(索引为0的子帧)的第一时隙)和第11时隙(第六子帧(索引为5的子帧)的第一时隙)的最后OFDM符号来承载。PSS用于获得OFDM符号同步或时隙同步,并与物理小区标识(ID)关联。主同步码(PSC)是用于PSS的序列,3GPP LTE定义了三个PSC。根据小区ID,这三个PSC当中的一个被发送给PSS。相同的PSC用于第一时隙和第11时隙的最后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
辅同步信号(SSS)被分成第一SSS和第二SSS。第一SSS和第二SSS由与承载PSS的OFDM符号相邻的OFDM符号来承载。SSS用于获得帧同步。SSS用于与PSS一起获得小区ID。第一SSS和第二SSS使用彼此不同的辅同步码(SSC)。在第一SSS和第二SSS分别承载31个子载波的情况下,长度为31的两个SSC序列分别用于第一SSS和第二SSS。
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可由小区中的所有UE接收,并且在整个下行链路带宽中发送。用于CRS的RS序列rl,ns(m)如下定义。
数学式1
r l , ns ( m ) = 1 2 ( 1 - 2 · c ( 2 m ) ) + j 1 2 ( 1 - 2 · c ( 2 m + 1 ) )
其中m=0,1,...,2NmaxRB-1,NmaxRB是RB的最大数量,ns是无线电帧中的时隙编号,l是时隙中的OFDM符号编号。
伪随机序列c(i)由长度为31的以下Gold序列定义。
数学式2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其中Nc=1600,第一m序列被初始化为x1(0)=1,x1(n)=0,m=1,2,...,30。
在各个OFDM符号的开始处第二m序列被初始化为cinit=210(7(ns+1)+l+1)(2Ncell ID+1)+2Ncell ID+NCP。Ncell ID是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在正常CP下NCP=1,在CP扩展下NCP=0。
另外,可发送UE特定参考信号(URS)。尽管CRS在子帧的整个区域中发送,但URS在子帧的数据区域中发送,并且用于对应PDSCH的解调。URS还被称作专用参考信号(DRS)或解调参考信号(DM-RS)。
URS仅在映射有对应PDSCH的RB处发送,并且仅由接收所述对应PDSCH的UE使用。用于URS的RS序列rns(m)与数学式1相同。这里,m=0,1,...,12NPDSCH,RB-1,NPDSCH,RB是发送对应PDSCH的RB的数量。在各个子帧的开始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被初始化为cinit=(floor(ns/2)+1)(2Ncell ID+1)216+nRNTI。nRNTI是UE的标识符。
除了通过单个天线以外,URS还可通过多个天线来发送。当通过多个天线发送URS时,在各个子帧的开始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被初始化为cinit=(floor(ns/2)+1)(2Ncell ID+1)216+nSCID。参数nSCID从与PDSCH传输有关的DL许可(例如,DCI格式2B或2C)获得。
此外,在子帧中的控制区域的有限区域中监测PDCCH,并且从所有带宽发送来的CRS用于PDCCH的解调。随着控制信息的类型多样化并且控制信息的量增加,当仅使用传统PDCCH传输时出现了缺乏调度灵活性的问题。另外,引入了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以降低由CRS传输带来的负担。
图4示出具有EPDCCH的子帧的示例。
参照图4,具有EPDCCH的子帧可包括一个PDCCH区域410以及一个或更多个EPDCCH区域420、430。
EPDCCH区域420、430是UE监测EPDCCH的区域。EPDCCH区域420、430可在PDCCH区域410之后的OFDM符号中被灵活地调度,而PDCCH区域410位于子帧前面的最多4个OFDM符号中。
可为UE指定一个或更多个EPDCCH区域420、430,UE可在指定的EPDCCH区域420、430处监测EPDCCH。
可由BS通过RRC(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等将EPDCCH区域420、430的数量/位置/大小和/或关于用于监测EPDCCH的子帧的信息告知UE。
在PDCCH区域410中,可基于CRS对PDCCH进行解调。在EPDCCH区域420、430中,可定义DM-RS以用于解调EPDCCH,而不是CRS。对应DM-RS可在对应EPDCCH区域420、430中发送。
用于DM-RS的RS序列rns(m)与数学式1中相同。在这一步,m=0,1,...,12NRB-1,NRB是最大RB数量。在各个子帧的开始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可被初始化为cinit=(floor(ns/2)+1)(2NePDCCH,ID+1)216+nEPDCCH,SCID,其中ns是无线电帧中的时隙编号,NePDCCH,ID是与对应EPDCCH区域有关的小区索引,nEPDCCH,SCID是给自上层信令的参数。
各个EPDCCH区域420、430可用于不同小区的调度。例如,EPDCCH区域420中的EPDCCH可承载用于第一小区的调度信息,EPDCCH区域430中的EPDCCH可承载用于第二小区的调度信息。
当在EPDCCH区域420、430中通过多个天线发送EPDCCH时,假设对EPDCCH区域420、430中的DM-RS应用与应用于EPDCCH的预编码相同的预编码。
图5示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在频域中上行链路子帧可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给控制区域分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给数据区域分配用于发送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在子帧处用于一个UE的PUCCH被分配给资源块对(RB对)。属于RB对的资源块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占据彼此不同的子载波。属于分配给PUCCH的RB对的资源块所占据的频率基于时隙边界而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界处跳频。通过由UE根据时间经不同的子载波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位置索引m表示在频域中在子帧处分配给PUCCH的RB对的逻辑位置。
PUC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HARQ ACK/NACK、表示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及作为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分配请求的调度请求(SR)。
此外,随着对高传输吞吐量的需求不断上升,在LTE-A中可应用支持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CA)。CA常常被称作不同的名称,例如带宽聚合。CA表示当无线通信系统尝试支持宽带时,通过收集带宽小于目标宽带的一个或更多个载波来构造宽带。当收集一个或更多个载波时,为了向后兼容性,目标载波可使用遗留(legacy)系统中所使用的带宽而无需改变。例如,在3GPP LTE中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而在3GPP LTE-A中,可利用3GPP LTE系统的带宽构造20MHz以上的宽带。或者代替使用遗留系统的带宽,可通过定义新带宽来构造宽带。
多个BS和UE可通过最多5个小区来通信。这5个小区可对应于最大100MHz的带宽。换言之,CA环境表示特定UE具有用不同载波频率配置的两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以下称作“小区”)的情况。载波频率表示小区的中心频率。
小区表示DL资源以及可选地UL资源的组合。换言之,小区必须包括DL资源,并且可以可选地包括与DL资源组合的UL资源。DL资源可以是DL分量载波(CC)。UL资源可以是UL CC。当特定UE具有一个配置的服务小区时,它可具有一个DL CC和一个UL CC。当特定UE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配置的服务小区时,它可具有数量与小区的数量相同的DL CC以及数量少于或等于小区的数量的UL CC。换言之,当在当前LTE-A中支持CA时,DL CC的数量可等于或多于UL CC的数量。然而,在LTE-A之后的新发布版本中,可支持DL CC的数量少于UL CC的数量的CA。
DL CC的载波频率与UL CC的载波频率之间的联系可由在DL CC上发送的系统信息来指示。该系统信息可以是SIB2(系统信息块类型2)。
图6示出单载波系统和多载波系统中的子帧的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6-(a)示出单载波系统。图6-(a)中的系统带宽被假设为20MHz。由于载波的数量为1,所以BS发送的DL CC和UE发送的UL CC的带宽也分别为20MHz。BS通过DL CC执行DL传输,UE通过UL CC执行UL传输。
图6-(b)示出多载波系统。图6-(b)中的系统带宽被假设为60MHz。下行链路带宽由各自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DL CC A、DL CC B和DL CC C构成。上行链路带宽由各自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UL CC A、UL CC B和UL CC C构成。BS通过DL CCA、DL CC B和DL CC C执行DL传输,UE通过UL CC A、UL CC B和UL CC C执行UL传输。DL CC A和UL CC A、DL CC B和UL CC B以及DL CC C和UL CC C可彼此对应。
UE可监测和/或接收从多个DL CC同时发送来的DL信号和/或数据。BS可按照小区特定方式或者UE特定方式来构造DL CC,以使得仅监测从比小区所控制的DLCC的数量N少的数量M的DL CC发送来的DL信号和/或数据。另外,BS可按照小区特定方式或者UE特定方式来构造数量L个DL CC,以使得优先监测从数量M个DL CC当中的数量L个DL CC发送来的DL信号和/或数据。
针对增加的带宽,支持CA的UE可使用主小区(PCell)和至少一个辅小区(SCell)。换言之,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小区时,一个小区成为PCell,其它小区成为SCell。PCell和SCell均可为服务小区。不支持CA的UE或者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UE可能仅具有一个服务小区(仅包括PCell)。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支持CA的UE可具有至少一个服务小区(包括PCell和至少一个SCell)。
PCell可以是在主频率下工作的小区。PCell可以是UE执行与网络的RRC连接的小区。PCell可以是具有最小小区索引的小区。PCell可以是多个小区当中UE尝试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随机接入的小区。PCell可以是在CA环境下UE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者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小区。或者,PCell可以是由切换过程指示的小区。UE可在RRC连接/重新配置/切换期间通过PCell获取非接入层(NAS)移动性信息(例如,跟踪区域指示符(TAI))。另外,UE可在RRC重新配置/切换期间通过PCell获取安全输入。UE可仅在PCell中得以分配并发送PUCCH。另外,UE可仅对PCell应用系统信息获取和系统信息改变监测。网络可通过包括MobilityControlInfo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在切换的过程中改变支持CA的UE的PCell。
SCell可以是在辅频率下工作的小区。SCell用于提供附加无线电资源。PUCCH可不被分配给SCell。当增加SCell时,网络通过专用信令在RRC_CONNECTED的状态下将对应小区的系统信息提供给UE。用于SCell的系统信息的改变可通过小区的释放和增加来执行,网络可利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通过RRC连接重新配置的过程独立地增加、移除或修改SCell。
支持CA的LTE-A UE可根据UE的容量同时发送或接收一个或多个CC。当构成CA的各个CC与LTE rel-8系统兼容时,LTE rel-8UE仅可发送或接收一个CC。因此,如果在至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使用的CC的数量相同,则所有CC均需要被构造为与LTE rel-8兼容。另外,为了有效使用多个CC,多个CC可通过媒体访问控制(MAC)来控制。当在DL处构造CA时,UE中的接收机应该能够接收多个DLCC,当在UL处构造CA时,UE中的发送机应该能够发送多个UL CC。
当引入CA环境时,可应用跨载波调度。特定DL CC上的PDCCH可通过跨载波调度执行多个DL CC中的任一个DL CC上的PDSCH的调度或者多个UL CC中的任一个UL CC上的PUSCH的调度。可针对跨载波调度定义载波指示符字段(CIF)。CIF可包括在经由PDCCH发送的DCI格式中。可由上层半静态地或按照UE特定的方式来指示DCI中CIF的存在。当执行跨载波调度时,CIF可指示调度有PDSCH的DL CC或者调度有PUSCH的UL CC。CIF可为固定的3比特格式并且可位于固定位置,而不管DCI格式的大小。当在DCI格式中不存在CIF时,特定DL CC上的PDCCH可执行相同DL CC上的PDSCH的调度或者作为连接到该特定DL CC的SIB2的ULCC上的PUSCH的调度。
当利用CIF执行跨载波调度时,BS可分配PDCCH监测DL CC集合,以便降低UE处的盲解码的复杂性。PDCCH监测DL CC集合是整个DL CC的一部分,UE仅针对PDCCH监测DL CC集合中的PDCCH执行盲解码。换言之,为了针对UE执行PDSCH和/或PUSCH的调度,BS可仅通过PDCCH监测DL CC集合中的DL CC发送PDCCH。PDCCH监测DL CC集合可按照UE特定、UE组特定或者小区特定的方式来配置。
图7示出通过CIF执行跨载波调度的3GPP LTE-A系统的子帧的结构的一个示例。
参照图7,3个DL CC当中的第一DL CC被配置为PDCCH监测DL CC。当不执行跨载波调度时,各个DL CC通过发送各个PDCCH来执行PDSCH的调度。当执行跨载波调度时,仅被配置为PDCCH监测DL CC的第一DL CC可发送PDCCH。利用CIF,通过第一个DL CC传输的PDCCH可执行第二DL CC和第三DL CC的PDSCH以及第一DL CC的PDSCH的调度。未被配置为PDCCH监测DL CC的第二和第三DL CC可不发送PDCCH。
此外,针对PCell不支持跨载波调度。换言之,PCell总是通过它自己的PDCCH来调度。小区的UL许可和DL指派总是从相同的小区被调度。换言之,如果DL在小区中的第二载波上调度,则UL也在该第二载波上调度。PDCCH指示可仅通过PCell来发送。另外,帧定时和超帧号(SFN)定时可在聚合的小区中对齐。
另外,UE可通过预定的一个UL CC将诸如信道状态信息(CSI)、ACK/NACK等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从一个或更多个DL CC接收或者检测或测量)发送给BS。CSI可包括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秩指示符(RI)等。例如,当UE需要发送关于从多个DL CC接收的数据的ACK/NACK信号时,UE可对关于从相应DL CC接收的数据的多个ACK/NACK信号执行复用或打包,以将结果通过一个UL CC的PUCCH发送给BS。
当支持CA时,如上所述,特定CC可通过PDCCH执行它自己的或其它CC的PDSCH和/或PUSCH的调度。该特定CC还可通过EPDCCH发送控制信息,而不是通过遗留PDCCH。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另外指明,否则PDCCH包括PDCCH和/或EPDCCH。
此外,在LTE中,如上所述,通过各个DL载波发送RS、SS和控制信道。然而,在下一代系统中预期将引入不发送RS、SS和控制信道的部分或全部的新类型的载波,以解决多个小区之间的干扰问题并且改进载波可扩展性。这种类型称为新载波类型(NCT)或扩展载波类型。NCT可单独使用,但仅可在SCell中配置和激活。
当在SCell中配置和激活遗留载波类型时,UE可通过高层信令(即,RRC信令)获取从SCell发送的PDSCH的起始OFDM符号的索引。PDSCH的起始OFDM符号的索引被表示为lDataStart,其值在1到4之间。在下面的描述中,PDSCH起始位置表示PDSCH的起始OFDM符号的索引。
<情况1>:CA环境下的PDSCH起始位置被配置为NCT
NCT可不包括PDCCH。因此,在一般的CA环境下,使用NCT的PDSCH的起始位置可如下配置。
(方法1-1)PDSCH起始位置被配置为OFDM符号#0,其中OFDM符号#0是一个子帧中的第一OFDM符号。
(方法1-2)PDSCH起始位置被配置为由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但lDataStart可具有0到4之间的值,这是因为在NCT中可不发送PDCCH。
(方法1-3)PDSCH起始位置被配置为通过PCell的PCFICH发送的CFI所给出的值。
此外,为了改进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协同多点(CoMP)传输。对于下行链路情况,CoMP方案可如下分类:
-联合处理(JP):在CoMP协作集中的各个点处数据可用。
-联合发送(JT):一次从多个点(CoMP协作集的部分或全部)发送PDSCH。针对单个UE的数据从多个发送点(TP)同时发送,例如以(相干地或不相干地)改进接收信号质量和/或主动消除对其它UE的干扰。
-动态点选择(DPS):一次从(CoMP协作集内的)一个点发送PDSCH。
-协同调度/波束成形(CS/CB):数据仅在服务小区处可用(从该点发送数据),但利用与CoMP协作集对应的小区之间的协调来进行用户调度/波束成形决策。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在CoMP环境下确定包括遗留载波类型和/或NCT的CoMP集合的PDSCH起始位置的方法。CoMP集合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小区。例如,如果CoMP集合的大小为2,则CoMP集合包括基于第一TP的第一小区以及基于第二TP的第二小区。例如,如果CoMP集合的大小为3,则CoMP集合包括基于第一TP的第一小区、基于第二TP的第二小区以及基于第三TP的第三小区。
<情况2>:CoMP集合中的PDSCH起始位置被配置为遗留载波
在JT的情况下,CoMP集合中的PDSCH起始位置应该相同。例如,当第二小区的DL许可通过第一小区的PDCCH发送时(即,第一小区是调度小区,第二小区是被调度小区),配置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CFI所给出的值,然后可配置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所给出的lDataStart。然而,由于CFI所给出的值以及高层参数所给出的lDataStart可不同,所以应该通过以下示意性地描述的方法将PDSCH起始位置确定为相同的值。
(方法2-1-1)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多个PDSCH起始位置候选CFI和lDataStart,n中具有OFDM符号的索引中的最大值的值。
例如,如果第二小区的DL许可通过第一小区的PDCCH发送,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CFI为1,并且由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为3,则具有最大OFDM符号#3的OFDM符号的索引被确定为JT的PDSCH起始位置。
(方法2-1-2)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用于JT的新参数lDataStartCoMP
在其它方法中,配置应用于CoMP集合中的所有载波的lDataStartCoMP,并且PDSCH起始位置可被确定为lDataStartCoMP
例如,lDataStartCoMP可如(方法2-1-1)中所述被配置为PDSCH起始位置候选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大索引的值。
例如,如果第二小区的DL许可通过第一小区的PDCCH发送,则lDataStartCoMP可被配置为由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在CoMP集合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小区的情况下,lDataStartCoMP可被配置为在被调度小区中的高层参数所给出的多个lDataStart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大索引的值。
(方法2-1-3)配置应用于CoMP集合中的所有载波的lDataStartCoMP,并且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多个PDSCH起始位置候选CFI和lDataStartCoMP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大索引的值。
在另一方法中,配置应用于CoMP集合中的所有载波的lDataStartCoMP,并且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通过调度小区中的PCFICH发送的CFI和lDataStartCoMP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大索引的值。
此外,在DPS的情况下,PDSCH起始位置不需要相同,这是因为仅在CoMP集合中的载波的TP之一中进行PDSCH传输。因此,PDSCH起始位置可如下确定。
(方法2-2-1)各个小区的PDSCH起始位置被独立地配置。
当第二小区的DL许可通过第一小区的PDCCH发送时,配置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CFI所给出的值,然后可配置由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如果在第一小区中进行PDSCH传输,则基于通过PCFICH发送的CFI所给出的值进行PDSCH传输。如果在第二小区中进行PDSCH传输,则基于由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进行PDSCH传输。
例如,如果第二小区的DL许可通过第一小区的PDCCH发送,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CFI为1,并且由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为3,则第一小区处的PDSCH起始位置变为OFDM符号#1,第二小区处的PDSCH起始位置变为OFDM符号#3。
(方法2-2-2)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用于DPS的新参数lDataStartCoMP
在其它方法中,配置应用于CoMP集合中的所有载波的lDataStartCoMP,并且PDSCH起始位置可被确定为lDataStartCoMP
表1示出在CoMP集合大小为2的情况下各个小区处的PDSCH起始位置。假设通过第一小区处的PDCCH发送第二小区的DL许可。
表1
这里,CFI是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值,lDataStart,n是由第n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值。Max(a,b)是用于选择a和b中的最大值的函数。
表2示出在CoMP集合大小为3的情况下各个小区处的PDSCH起始位置。假设通过第一小区处的PDCCH发送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DL许可。
表2
CFI是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值,lDataStart,n是由第n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值。Max(a,b,c)是用于选择a、b和c中的最大值的函数。
<情况3>:CoMP集合中的PDSCH起始位置基于遗留载波类型和NCT
如上所述,在JT的情况下,在CoMP集合中PDSCH起始位置应该相同。首先,假设通过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一小区中的PDCCH发送DCI。配置通过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PCFICH发送的CFI所给出的值,并且可配置由基于NCT的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因此,PDSCH起始位置可如下确定。
(方法3-1-1)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CFI所给出的值。
(方法3-1-2)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由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
(方法3-1-3)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多个PDSCH起始位置候选CFI和lDataStart,n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小索引的值。
(方法3-1-4)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多个PDSCH起始位置候选CFI和lDataStart,n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大索引的值。
(方法3-1-5)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用于JT的新参数lDataStartCoMP
其次,假设通过基于NCT的第一小区的PDCCH发送DCI。在这种情况下,可配置由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值。换言之,由于UE从基于NCT的第一小区接收DCI,不从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二小区接收PDCCH和/或PCFICH,所以还可在第二小区中配置由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legacy。使基于NCT的第一小区的高层参数所给出的值为lDataStart,1,并且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所给出的值为lDataStart,2,则PDSCH起始位置可如下确定。
(方法3-2-1)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多个PDSCH起始位置候选lDataStart,1和lDataStart,2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大索引的值。
(方法3-2-2)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用于JT的新参数lDataStartCoMP
此外,在DPS的情况下,CoMP集合中的PDSCH起始位置不必相同。首先,假设通过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一小区的PDCCH发送DCI。然后,可配置通过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CFI所给出的值,并且可配置由基于NCT的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在其它方法中,可配置应用于CoMP集合中的所有载波的lDataStartCoMP。在进行基于NCT的PDSCH传输的情况下,PDSCH起始位置可如下确定。
(方法3-3-1)由于NCT可不包括PDCCH,所以PDSCH起始位置被配置为OFDM符号#0。
(方法3-3-2)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由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
(方法3-3-3)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CFI所给出的值
(方法3-3-4)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多个PDSCH起始位置候选CFI和lDataStart,n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小索引的值。
(方法3-3-5)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多个PDSCH起始位置候选CFI和lDataStart,n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大索引的值。
(方法3-3-6)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用于DPS的新参数lDataStartCoMP
(方法3-3-7)配置应用于CoMP集合中的所有载波的lDataStartCoMP,并且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多个PDSCH起始位置候选CFI和lDataStartCoMP中具有OFDM符号的最大索引的值
其次,假设通过基于NCT的第一小区的PDCCH发送DCI。在这种情况下,可配置由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值。换言之,由于UE从基于NCT的第一小区接收DCI,不从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二小区接收PDCCH和/或PCFICH,所以还可在第二小区中配置由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legacy。使基于NCT的第一小区的高层参数所给出的值为lDataStart,1,并且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所给出的值为lDataStart,2,则PDSCH起始位置可如下确定。
(方法3-4-1)当在基于NCT的第一小区中进行PDSCH时,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lDataStart,1。当在基于遗留载波类型的第二小区中进行PDSCH时,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lDataStart,2
(方法3-4-2)可配置应用于CoMP集合中的所有载波的lDataStartCoMP
表3示出当CoMP集合大小为2时各个小区处的PDSCH起始位置。假设通过第一小区处的PDCCH发送第二小区的DL许可。
表3
这里,CFI是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值,lDataStart,n是由第n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值。Min(a,b)是用于选择a和b中的最小值的函数,Max(a,b)是用于选择a和b中的最大值的函数。
表4和5示出当CoMP集合大小为3时各个小区处的PDSCH起始位置。假设通过第一小区处的PDCCH发送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DL许可。
表4
(方法3-3-3*)当执行基于NCT的PDSCH传输时,PDSCH起始位置被确定为由第二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lDataStart
表5
CFI是通过第一小区的PCFICH发送的值,lDataStart,n是由第n小区的高层参数给出的值。Min(a,b,c)是用于选择a、b和c中的最小值的函数,Max(a,b,c)是用于选择a、b和c中的最大值的函数。
在上述方法中,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配置应用于CoMP集合中的所有载波的lDataStartCoMP的方法。
在LTE系统中,基于PDSCH的传输模式(TM)确定待监测的DCI格式和搜索空间。因此,可针对CoMP传输定义新DCI格式和TM。用于CoMP传输的新DCI可包括载波指示符、资源分配报头、资源块指派、用于PUCCH的发送机功率控制(TPC)命令、下行链路指派索引、HARQ进程数、RS信息、SRS请求、PDSCH信息和HARQ-ACK资源偏移。
RS信息指示传输天线端口、加扰标识和传输层数。基于伪随机序列生成用于解调PDSCH的URS,该伪随机序列基于加扰标识来初始化。
PDSCH信息用于确定PDSCH RE映射并且用于确定传输天线端口准协同定位(quasi co-location)。这里,“准协同定位”表示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传输所经的信道的大范围特性可从另一天线端口上的符号传输所经的信道推知。换言之,如果一个天线端口与另一天线端口关联,则这两个天线端口被称为是准协同定位的。所述大范围特性包括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和平均时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可基于PDSCH信息确定关于指派给PDSCH的RE的信息(即,RE映射信息)以及关于传输天线端口是否彼此关联的信息。
例如,用于确定指派给PDSCH的RE的参数集通过高层信令基于PDSCH信息来配置。所述参数集可包括指示PDSCH的起始位置的参数以及标识CSI-RS资源配置的参数。指示PDSCH的起始位置的参数可具有在1到4之间(在NCT的情况下,0到4)的值。换言之,PDSCH的起始位置可指示具有属于{1,2,3,4}的索引的OFDM符号。如果PDSCH的起始位置不属于{1,2,3,4},则可基于由高层参数提供的lDataStart或者基于通过PCFICH发送的CFI来确定PDSCH的起始位置。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
UE经由子帧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DCI(S810)。该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可包括PDCCH和/或EPDCCH。DCI可包括RS信息和PDSCH信息。RS信息指示传输天线端口、加扰标识和传输层数。可基于PDSCH信息确定关于指派给PDSCH的RE的信息以及关于传输天线端口是否彼此关联的信息。另外,RE映射信息可包括指示PDSCH的起始位置的参数,PDSCH的起始位置可基于PDSCH信息来确定。例如,各个载波中的PDSCH的起始位置可基于表1-5来确定,并且DCI可包括与PDSCH的起始位置有关的信息lDataStartCoMP
UE基于子帧中的RS信息接收RS(S820)。RS可以是基于伪随机序列生成的URS,该伪随机序列基于加扰标识来初始化。
UE经由子帧中的PDSCH接收DL数据(S830)。可基于RS对PDSCH解调。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
设备90包括处理器91、存储器92和RF单元93。连接到处理器91的存储器92存储用于操作处理器91所需的各种信息。连接到处理器91的RF单元93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处理器91实现本发明所提出的功能、程序和/或方法。上述实施方式中的UE的操作可由处理器91来实现。
所述处理器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集、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装置。所述RF单元可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上述实施方式以软件来实现时,上述方案可利用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进程或函数)来实现。所述模块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来执行。所述存储器可内部地或外部地设置到处理器,并且利用各种熟知手段连接到处理器。
在上述示例性系统中,尽管基于使用一系列步骤的流程图或方框图描述了所述方法,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步骤顺序,一些步骤可按照不同于其余步骤的顺序来执行,或者可与其余步骤同时执行。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不是排他性的,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包括其它步骤或者流程图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可被删除。
上述实施方式包括各个方面的示例。尽管可能没有描述用于描述所述各个方面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其它组合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应该被解释为包括落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其它代替、修改和改变。

Claims (14)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子帧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参考信号(RS)信息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信息,所述RS信息指示传输天线端口、加扰标识和传输层数;
基于所述子帧中的所述RS信息接收用于解调PDSCH的RS,所述RS基于所述加扰标识来生成;以及
经由所述子帧中的所述PDSCH接收下行链路数据,
其中,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关于指派给所述PDSCH的资源元素(RE)的RE映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E映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PDSCH的起始位置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所述PDSCH的所述起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包括具有索引0至N-1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其中N>4,并且所述PDSCH的所述起始位置指示具有属于{1,2,3,4}的索引的OFDM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关于所述传输天线端口是否彼此关联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传输所经的第一信道的特性从另一天线端口上的符号传输所经的第二信道推知时,所述传输天线端口是关联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道的所述特性包括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和平均时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射频(RF)单元;以及
连接到所述RF单元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子帧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参考信号(RS)信息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信息,所述RS信息指示传输天线端口、加扰标识和传输层数;
基于所述子帧中的所述RS信息接收用于解调PDSCH的RS,所述RS基于所述加扰标识来生成;并且
经由所述子帧中的所述PDSCH接收下行链路数据,
其中,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关于指派给所述PDSCH的资源元素(RE)的RE映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RE映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PDSCH的起始位置的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所述PDSCH的所述起始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子帧包括具有索引0至N-1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其中N>4,并且所述PDSCH的所述起始位置指示具有属于{1,2,3,4}的索引的OFDM符号。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基于所述PDSCH信息确定关于所述传输天线端口是否彼此关联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当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传输所经的第一信道的特性从另一天线端口上的符号传输所经的第二信道推知时,所述传输天线端口是关联的。
CN201380030072.4A 2012-04-20 2013-04-1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365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35880P 2012-04-20 2012-04-20
US61/635,880 2012-04-20
PCT/KR2013/003360 WO2013157894A1 (en) 2012-04-20 2013-04-1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5045A true CN104365045A (zh) 2015-02-18
CN104365045B CN104365045B (zh) 2018-01-09

Family

ID=4938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0072.4A Active CN104365045B (zh) 2012-04-20 2013-04-1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419769B2 (zh)
EP (1) EP2847900B1 (zh)
KR (1) KR101612665B1 (zh)
CN (1) CN104365045B (zh)
WO (1) WO2013157894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1450A (zh) * 2015-02-23 2017-10-13 英特尔公司 用于基于多点多小区单用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52735A (zh) * 2016-11-04 2019-06-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延迟减少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设备
CN110419186A (zh) * 2017-03-23 2019-11-05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上行链路超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CN111819807A (zh) * 2018-01-05 2020-10-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CN111953453A (zh) * 2015-03-30 2020-11-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2865923A (zh) * 2015-08-14 2021-05-28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一种装置、方法、用户设备和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
CN113078989A (zh) * 2016-07-18 2021-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可变传输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
CN114826538A (zh) * 2016-10-31 2022-07-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动态结构的ul控制信道的传输
CN108141341B (zh) * 2015-10-19 2022-11-25 Lg 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US12004156B2 (en) 2021-10-14 2024-06-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L control channels with dynamic structur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36340A (ja) * 2012-05-10 2013-11-21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166718B2 (en) * 2012-05-11 2015-10-20 Intel Corporation Downlink control indication for a stand-alone new carrier type (NCT)
TR201820348T4 (tr) 2012-05-11 2019-01-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ownlink programlaması için aygıt ve usul.
US9839009B2 (en) 2012-08-03 2017-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ntrol and/or shared channel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US9203576B2 (en) 2012-08-03 2015-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Quasi co-located antenna port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US20160057737A1 (en) * 2013-03-27 2016-02-25 Intellectual Discovery Co., Lt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4661309A (zh) * 2013-11-22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多点协作网络的下行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141418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936519B2 (en) 2015-03-15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342012B2 (en) 2015-03-15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10075970B2 (en) 2015-03-15 201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ssion critical data support in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814058B2 (en) * 2015-05-15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ed symbols for a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992790B2 (en) 2015-07-2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supporting single and multiple interlace modes
WO2017018761A1 (ko) * 2015-07-24 2017-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제어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17023128A1 (ko) * 2015-08-04 2017-02-0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브로드캐스트/멀티캐스트 메시지를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3271132A (zh) * 2015-08-12 2021-08-17 苹果公司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和方法
KR101990753B1 (ko) 2015-10-17 2019-06-20 콤캐스트 케이블 커뮤니케이션스 엘엘씨 부분 서브프레임 및 전체 서브프레임에서의 제어 채널 구성
WO2017135696A1 (ko) * 2016-02-02 2017-08-10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단말의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KR102164967B1 (ko) 2017-01-06 2020-10-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4244408B (zh) * 2017-03-18 2022-12-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38429B (zh) * 2018-02-09 2022-03-2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7562A1 (en) * 2009-07-17 2012-03-08 Bong Hoe Kim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8581A2 (en) 2009-02-26 2010-09-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mbsfn sub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24405B2 (en) * 2010-01-08 2014-09-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downlink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237961A (zh) * 2010-05-04 2011-11-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相关信息传输方法
TW201728104A (zh) * 2011-08-12 2017-08-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多書入多輸出操作方法及裝置
KR102066278B1 (ko) * 2011-11-07 2020-01-15 애플 인크. 참조신호 전송 방법과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US8995347B2 (en) * 2012-01-19 2015-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ilot scrambling for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7562A1 (en) * 2009-07-17 2012-03-08 Bong Hoe Kim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NTECH: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to support CoMP", 《3GPP TSG RAN1 #68BIS R1-121360》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62645B2 (en) 2015-02-23 2020-12-08 Apple Inc.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multi-point, multi-cell single-user based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s
CN107251450A (zh) * 2015-02-23 2017-10-13 英特尔公司 用于基于多点多小区单用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953453B (zh) * 2015-03-30 2023-10-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1953453A (zh) * 2015-03-30 2020-11-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2865923A (zh) * 2015-08-14 2021-05-28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一种装置、方法、用户设备和由用户设备实施的方法
CN108141341B (zh) * 2015-10-19 2022-11-25 Lg 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CN113078989A (zh) * 2016-07-18 2021-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可变传输持续时间的载波聚合
CN114826538B (zh) * 2016-10-31 2024-05-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动态结构的ul控制信道的传输
CN114978452B (zh) * 2016-10-31 2024-02-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动态结构的ul控制信道的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CN114826538A (zh) * 2016-10-31 2022-07-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动态结构的ul控制信道的传输
CN114978452A (zh) * 2016-10-31 2022-08-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动态结构的ul控制信道的传输
CN109952735B (zh) * 2016-11-04 2022-0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延迟减少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设备
CN109952735A (zh) * 2016-11-04 2019-06-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延迟减少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设备
CN110419186A (zh) * 2017-03-23 2019-11-05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上行链路超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US11575485B2 (en) 2018-01-05 2023-02-07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uplink sig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819807B (zh) * 2018-01-05 2023-08-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19807A (zh) * 2018-01-05 2020-10-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US12004156B2 (en) 2021-10-14 2024-06-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L control channels with dynamic struct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19769B2 (en) 2016-08-16
US9585141B2 (en) 2017-02-28
EP2847900A1 (en) 2015-03-18
US20160338025A1 (en) 2016-11-17
US20150078285A1 (en) 2015-03-19
EP2847900A4 (en) 2015-12-23
KR101612665B1 (ko) 2016-04-14
CN104365045B (zh) 2018-01-09
WO2013157894A1 (en) 2013-10-24
KR20150013561A (ko) 2015-02-05
EP2847900B1 (en)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51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54691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0275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EP3410772B1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104781B (zh) 接收和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方法及设备
CN107078875B (zh) 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mtc设备
CN103650394B (zh) 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前同步码的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10476465A (zh) 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737479B (zh) 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A2782315C (en) Aperiodic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700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242951A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U2011221691B2 (en) Aperiodic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91183B (zh) 用于测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US201401122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ference signal 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05855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5003656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4956611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执行准协同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130968A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3703734A (zh) 在多节点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395969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定多种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073776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데이터를 수신 또는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126311A1 (en)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from a base station to a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5157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5002877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