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5353B - 电机和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和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5353B
CN112865353B CN201911104887.8A CN201911104887A CN112865353B CN 112865353 B CN112865353 B CN 112865353B CN 201911104887 A CN201911104887 A CN 201911104887A CN 112865353 B CN112865353 B CN 112865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assembly
blades
radiating
heat dissipa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48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5353A (zh
Inventor
陈爱民
魏喜明
何新奎
蒋济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48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5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5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5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5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5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8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ing wholly within the machine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和吸油烟机,其中,所述电机包括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子总成的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叶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叶片环绕所述转动轴分布,所述第一散热叶片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电机内部温升现象。

Description

电机和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和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在进行低速大负载匹配时,经常会出现温升不达标的情况。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加强电机外部空气的流动,例如在电机外部设置凸筋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此通过尽可能大的降低电机表面的温度来达到预期目标。然而这种方式仅能够对电机外部进行散热,由于电机内部换热效果差,电机内的热气聚集在一起,无法有效及时排出,因此电机外部的温升改善方案往往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机,旨在有效改善电机内部温升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电机包括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子总成的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叶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叶片环绕所述转动轴分布,所述第一散热叶片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
采用弧形的第一散热叶片后,第一散热叶片不但可以搅动壳体内部的空气,加速气流的流动,还可以对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引导气流流向壳体周侧。如此能够避免电机内的热气聚集在一起,保证电机内部的热气有效及时排出,从而可以大大加强电机内部的换热效果,有效改善电机内部温升现象。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叶片的厚度在所述转动轴指向所述转子总成外周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
可以减小其对气流的阻力,利于气流流入到相邻两个第一散热叶片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壳体,所述转子总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所述壳体具有朝向所述散热叶片所在端面的内连接面,所述内连接面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叶片,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叶片环绕所述转动轴分布。
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散热叶片,从第一散热叶片流出的气流能够流入相邻两个第二散热叶片所形成的气流通道内,并沿着第二散热叶片流向壳体的周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叶片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
弧形的第二散热叶片与气流的流动路径更加匹配,可以保证气流更好的沿着第二散热叶片流向壳体的周侧,加强换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叶片具有沿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凹弧面和第一凸弧面;所述第二散热叶片具有沿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凹弧面和第二凸弧面;所述第一凹弧面与所述第二凹弧面相对,所述第一凸弧面与所述第二凸弧面相对;所述第一散热叶片宽度的延伸方向沿所述转动轴的第一周向,所述第二散热叶片宽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周向相反。
如此第一散热叶片形成的气流的流出方向与相邻两个第二散热叶片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流出方向大体一致,从而可以减小由于两股气流方向不一致导致的风压损失。
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朝向所述转子总成外周面的内周面;所述第一散热叶片具有沿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侧缘和第二侧缘,所述第二侧缘靠近所述转子总成的外周面;所述第二散热叶片位于所述第二侧缘和所述内周面之间。
如此气流流出第二侧缘后,能够对着相邻两个第二散热叶片之间的间隔,从间隔的入口端直接流入到两个第二散热叶片之间,实现了气流流道更好的对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叶片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叶片的宽度。
通过设置较长的第二散热叶片,能够延长气流的流动通道,使得气流具有更长的缓冲通道,可以减缓气流接触壳体内周面的速度,从而大大减小噪音。
可选地,所述电机的壳体还具有与内连接面相对的外连接面,所述外连接面设有多个第三散热叶片,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叶片环绕所述转动轴分布。
设置多个第三散热叶片后,可以增大壳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端盖、后端盖、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围合形成供所述转子总成放置的容纳腔;
所述第一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后端盖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叶片;所述第二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后端盖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叶片。
将多个第二散热叶片设置在第一散热板上形成一个整体,多个第三散热叶片设置在第二散热板上形成一个整体,利于与后端盖连接,而不需要将第二散热叶片和第三散热叶片一个个分别与后端盖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二散热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让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让位孔和所述定位孔。
从而实现第二散热板的定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
外壳,具有风道;
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以及
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连接,以驱动所述风机转动;所述电机包括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子总成的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叶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叶片环绕所述转动轴分布,所述第一散热叶片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
采用弧形的第一散热叶片后,第一散热叶片不但可以搅动壳体内部的空气,加速气流的流动,还可以对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引导气流流向壳体周侧。如此能够避免电机内的热气聚集在一起,保证电机内部的热气有效及时排出,从而可以大大加强电机内部的换热效果,有效改善电机内部温升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机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转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转子总成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后端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电机的另一剖切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第一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电机 15 壳体
11 转子总成 151 前端盖
111 转动轴 152 后端盖
112 端面 1521 限位凸起
12 第一散热叶片 153 第一散热板
121 第一侧缘 1531 内连接面
122 第二侧缘 1532 定位柱
123 第一凹弧面 1533 限位孔
124 第一凸弧面 154 第二散热板
13 第二散热叶片 1541 外连接面
131 第二凹弧面 1542 定位孔
132 第二凸弧面 16 轴承
14 第三散热叶片 17 定子组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3,电机10包括转子总成11,所述转子总成11具有转动轴111。通常,电机10还包括壳体15,所述转子总成11设置在所述壳体15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15转动。此外,电机10还包括定子组件17和轴承16,定子组件17位于壳体15内,并与壳体15连接,转子总成11相对定子组件17转动。轴承16安装在壳体15上,并且转动轴111与轴承16的内圈连接。
由于转子总成11的转动,气流是随着转子总成11流动的,即气流大体是沿着转子总成11的周向流动。对于传统的转子总成11的端面112设置直条凸筋的方式,直条凸筋沿着转动轴111径向方向延伸,直条凸筋的延伸方向直接切断了气流的周向流动,对气流的周向流动起到阻碍作用,阻挡了气流的离心运动,导致气流很难流向壳体15的周侧。因此,该直条凸筋仅能够对空气进行扰流,而无法起到有序的导流的作用,因此很难将气流从转动轴111所在的位置导向四周。
请结合参考图4,针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总成11的端面112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叶片12,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环绕所述转动轴111分布,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的宽度方向(即图7中的第一散热叶片宽度的延伸方向)大体指的是所述转动轴111指向所述转子总成11外周的方向。
由于转子总成11上的第一散热叶片12沿宽度方向呈弧形,即弧形的延伸方向是大体沿着转子总成11的周向的,这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体相同,因此可以对气流起到引导作用。如此沿着转子总成11周向运动的气流可以顺着第一散热叶片12的弧形表面流动,并逐渐流向壳体15周侧,而与壳体15接触,即气流能够顺着第一散热叶片12做离心运动,则气流携带的热量能够直接接触壳体15,并通过壳体15发散到外界。
本发明中,采用弧形的第一散热叶片12后,第一散热叶片12不但可以搅动壳体15内部的空气,加速气流的流动,还可以对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引导气流流向壳体15周侧。如此能够避免电机10内的热气聚集在一起,保证电机10内部的热气有效及时排出,从而可以大大加强电机10内部的换热效果,有效改善电机10内部温升现象。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叶片12设置在转子总成11的后端,即第一散热叶片12设置在转子总成11朝向后端盖152的表面。此外,其它实施例中,转子总成11的两个端面112也可设置第一散热叶片12。
转子总成11的端面112上可以设置至少三个第一散热叶片12,例如但不限于六个、十个、十五个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散热叶片12的宽度方向沿所述转动轴111指向所述转子总成11外周的方向,具体指的是第一散热叶片12的宽度方向可以是沿着转动轴111的径向方向,或者,第一散热叶片12的宽度方向与转动轴111的径向方向交叉。如此气流可以从转动轴111所在的位置顺着第一散热叶片12的宽度方向流向壳体15的内周面,从而将热量带离转子总成11的中心区域,即带离转动轴111所在的位置。
请结合参考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的厚度B在所述转动轴111指向所述转子总成11外周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具体地,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具有沿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侧缘121和第二侧缘122,第一侧缘121靠近转动轴111,所述第二侧缘122靠近所述转子总成11的外周面。本实施例中,第一侧缘121和第二侧缘122的厚度均较小。由于第一侧缘121是靠近转动轴111的,第一侧缘121位于气流流入的一端,直接面向气流的流动方向,因此将第一侧缘121的厚度B设置较小,可以减小其对气流的阻力,利于气流流入到相邻两个第一散热叶片12之间。而第二侧缘122位于气流流出的一端,将该处的厚度B设置得较小,相当于第一散热叶片12的第一凹弧面123和第一凸弧面124(请结合参考图7)是逐渐靠近并连接在一起的,如此顺着第一凹弧面123流动的气流以及顺着第一凸弧面124流动的气流能够在第二侧缘122处汇合到一起,避免两股气流分流,故可以在流出第一散热叶片12后形成连续的旋转气流。
请结合参考图6,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5具有朝向所述散热叶片所在端面112的内连接面1531,所述内连接面1531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叶片13,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环绕所述转动轴111分布。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散热叶片13,从第一散热叶片12流出的气流能够流入相邻两个第二散热叶片13所形成的气流通道内,并沿着第二散热叶片13流向壳体15的周侧。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叶片的宽度方向大体沿着所述转动轴111指向所述转子总成11外周的方向。具体地,气流在转子总成11和第一散热叶片12的作用下是形成旋转气流的,在气流流出第一散热叶片12后其大体是做离心的旋转运动。弧形的第二散热叶片13与气流的流动路径更加匹配,可以保证气流更好的沿着第二散热叶片13流向壳体15的周侧,加强换热效率。并且弧形的第二散热叶片13相较于直条形而言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可以更好的将热量从内连接面1531导向外界。
请结合参考图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具有沿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凹弧面123和第一凸弧面124;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具有沿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凹弧面131和第二凸弧面132。所述第一凹弧面123与所述第二凹弧面131相对,所述第一凸弧面124与所述第二凸弧面132相对。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宽度的延伸方向沿所述转动轴111的第一周向,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宽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周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第一凹弧面123和第一凸弧面124均是沿着第一散热叶片12宽度方向延伸的表面,第二凹弧面131和第二凸弧面132均是沿着第二散热叶片13宽度方向延伸的表面。即第一散热叶片12的两个表面均是弧形表面,第二散热叶片13的两个表面也均是弧形表面。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叶片12宽度方向的表面也可仅一个为弧形面,同样的,第二散热叶片13宽度方向的表面也可仅一个为弧形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周向指的是沿着转动轴111的周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例如,第一周向与转子总成11的旋转方向相反。如此第一散热叶片12的倾斜方向与转子总成11的旋转方向相反,而第二散热叶片13的倾斜方向则与转子总成11的旋转方向相同,例如,第一散热叶片12的宽度方向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延伸,第二散热叶片13的宽度方向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延伸。上述中,第一散热叶片12宽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宽度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从而使得两者是朝向两个相反的周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在转子总成11旋转时,第一散热叶片12形成的气流方向与第二散热叶片13形成的气流方向均是沿逆时针方向(此处以转子总成11逆时针转动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并且第一散热叶片12形成的气流的流出方向是直接指向相邻两个第二散热叶片13之间的,且第一散热叶片12形成的气流的流出方向与相邻两个第二散热叶片13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流出方向大体一致,从而可以减小由于两股气流方向不一致导致的风压损失。
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5具有朝向所述转子总成11外周面的内周面,该内周面与内连接面1531相邻。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具有沿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侧缘121和第二侧缘122,所述第二侧缘122靠近所述转子总成11的外周面;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位于所述第二侧缘122和所述内周面之间。如此气流流出第二侧缘122后,能够对着相邻两个第二散热叶片13之间的间隔,从间隔的入口端直接流入到两个第二散热叶片13之间,实现了气流流道更好的对接。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的宽度L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的宽度D。由于转子总成11转动时,带动气流流动的速度是极快的,因此从第一散热叶片12流出的气流流动的速度很快。故通过设置较长的第二散热叶片13,能够延长气流的流动通道,使得气流具有更长的缓冲通道,可以减缓气流接触壳体15内周面的速度,从而大大减小噪音。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的宽度L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的宽度D,指的是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的弦长L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的弦长D,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散热叶片13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叶片12的弧长。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6,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0的壳体15还具有与内连接面1531相对的外连接面1541,所述外连接面1541设有多个第三散热叶片14,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叶片14环绕所述转动轴111分布。设置多个第三散热叶片14后,可以增大壳体15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第三散热叶片14沿其宽度方向同样可为弧形。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2和图6,具体地,所述壳体15包括前端盖151、后端盖152、第一散热板153和第二散热板154,所述前端盖151和所述后端盖152围合形成供所述转子总成11放置的容纳腔。所述第一散热板153设置在所述后端盖152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散热板153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叶片13;所述第二散热板154设置在所述后端盖15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散热板154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叶片14。可选地,第一散热板153和第二散热板154分别与后端盖152通过螺钉连接,或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多个第二散热叶片13设置在第一散热板153上形成一个整体,多个第三散热叶片14设置在第二散热板154上形成一个整体,利于与后端盖152连接,而不需要将第二散热叶片13和第三散热叶片14一个个分别与后端盖152连接。
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6,所述后端盖152的内表面设有限位凸起1521,第一散热板153具有限位孔1533,以使得第一散热板153呈环状,限位凸起1521穿过限位孔1533,从而实现第一散热板153的定位,防止第一散热板153沿径向移动。该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散热叶片12环绕限位孔1533分布。另外,一实施例中,限位凸起1521为后端盖152朝内凸起的鼓包结构。
请结合参考图6和图8,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板153上设有多个定位柱1532,所述第二散热板154上设有定位孔1542,所述后端盖152上设有让位孔,所述定位柱1532穿设于所述让位孔和所述定位孔1542,从而实现第二散热板154的定位。可选地,多个定位柱1532沿转动轴111的周向间隔排布。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板154也呈环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
外壳,具有风道;
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以及
电机10,所述电机10与所述风机连接,以驱动所述风机转动。
该电机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吸油烟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具有转动轴,且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所述转子总成的端面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叶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叶片环绕所述转动轴分布,所述第一散热叶片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所述壳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散热叶片所在端面的内连接面,以及朝向所述转子总成外周面的内周面,所述内连接面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叶片,所述第二散热叶片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叶片环绕所述转动轴分布;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叶片具有沿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凹弧面和第一凸弧面,以及沿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侧缘和第二侧缘,所述第二侧缘靠近所述转子总成的外周面;所述第二散热叶片位于所述第二侧缘和所述内周面之间,且具有沿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凹弧面和第二凸弧面;所述第一凹弧面与所述第二凹弧面相对,所述第一凸弧面与所述第二凸弧面相对;所述第一散热叶片宽度的延伸方向沿所述转动轴的第一周向,所述第二散热叶片宽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周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叶片的厚度在所述转动轴指向所述转子总成外周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叶片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叶片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壳体还具有与内连接面相对的外连接面,所述外连接面设有多个第三散热叶片,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叶片环绕所述转动轴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端盖、后端盖、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围合形成供所述转子总成放置的容纳腔;
所述第一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后端盖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叶片;所述第二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后端盖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二散热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让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让位孔和所述定位孔。
7.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风道;
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连接,以驱动所述风机转动。
CN201911104887.8A 2019-11-12 2019-11-12 电机和吸油烟机 Active CN112865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4887.8A CN112865353B (zh) 2019-11-12 2019-11-12 电机和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4887.8A CN112865353B (zh) 2019-11-12 2019-11-12 电机和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5353A CN112865353A (zh) 2021-05-28
CN112865353B true CN112865353B (zh) 2022-12-02

Family

ID=75984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4887.8A Active CN112865353B (zh) 2019-11-12 2019-11-12 电机和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535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9199A (en) * 1992-11-23 1994-07-12 Ford Motor Company Rotor assembly with molded fa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1298782Y (zh) * 2008-11-05 2009-08-26 环一军 提高电动机自扇冷却能力降低电动机温升的转子结构
CN201813259U (zh) * 2010-09-29 2011-04-2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散热装置
CN205105046U (zh) * 2015-10-22 2016-03-23 湖州威洋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向运行洗衣机电机的散热叶轮结构
CN108321959A (zh) * 2017-01-16 2018-07-24 苏州金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发电机的前端盖
CN207819574U (zh) * 2017-02-23 2018-09-04 依必安派特兰茨胡特有限公司 电动机的转子和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18229B1 (ko) * 2014-12-10 2021-10-2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로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CN105356649A (zh) * 2015-12-15 2016-02-24 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散热型防爆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06169830A (zh) * 2016-08-12 2016-11-30 广西大学 一种永磁电机冷却端盖
CN107863838A (zh) * 2017-12-14 2018-03-30 江苏世隆电机有限公司 风冷式电动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9199A (en) * 1992-11-23 1994-07-12 Ford Motor Company Rotor assembly with molded fa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1298782Y (zh) * 2008-11-05 2009-08-26 环一军 提高电动机自扇冷却能力降低电动机温升的转子结构
CN201813259U (zh) * 2010-09-29 2011-04-2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散热装置
CN205105046U (zh) * 2015-10-22 2016-03-23 湖州威洋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向运行洗衣机电机的散热叶轮结构
CN108321959A (zh) * 2017-01-16 2018-07-24 苏州金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发电机的前端盖
CN207819574U (zh) * 2017-02-23 2018-09-04 依必安派特兰茨胡特有限公司 电动机的转子和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5353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24046B1 (ko) 완전-폐쇄형모터
JP4728294B2 (ja) ファン援用熱減少装置
US7946805B2 (en) Fan unit including tapered airflow passage
BRPI0716803A2 (pt) Máquina elétrica com um rotor internamente resfriado
US20060292020A1 (en) Cooling fan
US20080223558A1 (en) Cooling device
US20050025620A1 (en) Airflow guiding structure for a heat-dissipating fan
US7018175B2 (en) Airflow guiding structure for a heat dissipation fan
JP2008157216A (ja) 遠心ファン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12865353B (zh) 电机和吸油烟机
CN110630538A (zh) 风扇
CN210509652U (zh) 离心风扇以及电机
JP3974886B2 (ja) 放熱ファンの風排出口の気流導引構造
CN217406893U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9124205A (ja) 送風機
JP2015228768A (ja) 回転機械
US11668318B2 (en) Blade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blade angles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7192249B2 (en) Turbulent flow blower
US20040223848A1 (en) Axial-flow fan structure
CN216216374U (zh) 电机及电器
KR20080087463A (ko) 팬 및 쉬라우드의 조립체
JPS623659B2 (zh)
TWI824720B (zh) 風扇
CN210343846U (zh) 离心风机的叶轮、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US20080152490A1 (en) Fa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