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5153A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扩容方法、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扩容方法、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65153A CN112865153A CN202110229299.8A CN202110229299A CN112865153A CN 112865153 A CN112865153 A CN 112865153A CN 202110229299 A CN202110229299 A CN 202110229299A CN 112865153 A CN112865153 A CN 1128651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storage
- storage system
- branch
- capacity
- imped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及其扩容方法、控制方法,应用于储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路包括新增电池簇的第一储能支路、至少一路包括初始电池簇的第二储能支路、电池汇流柜和储能逆变器,各储能支路并联连接后经电池汇流柜与储能逆变器相连,储能逆变器与电网相连;并且,至少一路储能支路包括与电池簇串联的、用于调节所属储能支路阻抗值的阻抗调节电路。本系统中至少一路储能支路串联阻抗调节支路,通过阻抗调节支路调节各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分布,进而调节各储能支路的输出电流,从而有效避免储能系统中任一储能支路出现过流的问题,确保储能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使得新增电池簇在必要时可以满功率运行,有助于改善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扩容方法、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簇、电池汇流柜、储能逆变器和能量管理系统,各个电池簇并联连接后依次经过电池汇流柜和储能逆变器,最终与电网相连,并由能量管理系统实现能量管理功能。
在储能系统的实际使用中,随着电池簇运行时间的增加,电池簇的容量会发生衰减,进而导致储能系统的整体容量衰减,因此,为了保证储能系统整体容量的基本稳定,需要在储能系统投运一段时间后,向储能系统中新增一部分电池簇。现有技术中,新增电池簇通过DC/DC变换设备直接与储能系统中的电池汇流柜相连,进而完成对储能系统衰减容量补充。
然而,现有技术成本较高,且没有考虑储能系统中电池簇之间的性能差异,导致电池簇在输出电流时容易出现过流的问题,甚至影响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扩容方法、控制方法,储能系统中至少一路储能支路包括用于调节所属储能支路阻抗值的阻抗调节支路,通过阻抗调节支路平衡储能系统各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进而调节各储能支路内电池簇的输出电流,避免任一储能支路出现过流问题,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路第一储能支路、至少一路第二储能支路、电池汇流柜和储能逆变器,其中,
所述第一储能支路包括新增电池簇,所述第二储能支路包括初始电池簇;
各所述储能支路并联连接后经所述电池汇流柜与所述储能逆变器相连;
所述储能逆变器与电网相连;
至少一路所述储能支路包括与电池簇串联的、用于调节所属储能支路阻抗值的阻抗调节电路。
可选的,各所述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呈预设比例关系,且所述预设比例关系基于各所述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
可选的,所述预设电流分配比例基于各所述储能支路内电池簇的实际容量得到。
可选的,所述预设比例关系包括:
各所述储能支路的导纳之比,等于各所述储能支路对应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之比。
可选的,所述阻抗调节电路包括阻值恒定的第一调节电路和阻值可调的第二调节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所述阻抗调节电路包括所述第一调节电路和所述第二调节电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调节电路与所述第二调节电路串联或并联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恒值电阻。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可调电阻。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汇流柜内的电池管理系统相连。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扩容方法,包括:
根据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情况确定至少一路第一储能支路;
其中,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中包括新增电池簇,所述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路第二储能支路,且所述第二储能支路包括初始电池簇;
获取各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
基于所述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
针对每一所述储能支路,根据所述储能支路的阻抗值和所述储能支路中电池簇的内阻值,确定所述储能支路中电池簇需要串联的阻抗调节电路的阻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情况确定至少一路第一储能支路,包括:
获取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和容量衰减系数,以及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
根据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和所述容量衰减系数,计算所述储能系统的衰减容量;
根据所述衰减容量和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确定新增电池簇的数量;
将任一所述新增电池簇作为一路第一储能支路。
可选的,所述获取各储能支路的电流分配比例,包括:
获取各所述初始电池簇的实际容量和各所述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
基于各所述初始电池簇的实际容量和各所述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的比例,确定各储能支路的电流分配比例。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包括:
将各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之比,作为各所述储能支路的导纳之比;
根据各所述储能支路的导纳之比,确定各所述储能支路的阻抗值。
可选的,本发明第二方面任一项提供的储能系统扩容方法,还包括:
以预设通讯方式获取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情况。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储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表征所述储能系统容量衰减情况的目标参数;
判断所述目标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调整条件;
若所述目标参数满足所述预设调整条件,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表征需要调节所述储能系统内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
可选的,在所述储能系统内的阻抗调节电路包括第二调节电路的情况下,还包括:
调节所述阻抗调节电路的阻抗值,直至各所述储能支路的输出电流满足预设电流分配比例。
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路包括新增电池簇的第一储能支路、至少一路包括初始电池簇的第二储能支路、电池汇流柜和储能逆变器,各储能支路并联连接后经电池汇流柜与储能逆变器相连,储能逆变器与电网相连;并且,至少一路储能支路包括与电池簇串联的、用于调节所属储能支路阻抗值的阻抗调节电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中,至少一路储能支路串联阻抗调节支路,通过阻抗调节支路调节各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分布,进而调节各储能支路的输出电流,即功率分配,从而有效避免储能系统中任一储能支路出现过流的问题,确保储能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同时,使得新增电池簇在必要时可以满功率运行,有助于改善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中,新增电池簇所在的储能支路直接与电池汇流柜相连,不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DC/DC变换设备,能够降低维护储能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内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内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扩容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前所述,储能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容量衰减,需要补充新的电池簇以维持储能系统总体容量的基本稳定,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储能系统即指补充新的电池簇的储能系统,为便于区分,在后续内容中,将储能系统中原来即包括的、实际容量已经出现较为明显衰减的电池簇称为初始电池簇,同时,将储能系统中补充的电池簇称为新增电池簇。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路第一储能支路10、至少一路第二储能支路20、电池汇流柜30和储能逆变器40。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给出一路第一储能支路10、两路第二储能支路20,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储能支路10以及第二储能支路20的设置数量,需要结合具体的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以及容量衰减情况确定,对于第一储能支路10的设置数量的具体确定过程,将在后续内容中展开,此处暂不详述,图2所示仅仅是对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的一种示例性说明,不作为对储能系统具体结构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第一储能支路10指包括新增电池簇101的储能支路,第二储能支路20指包括初始电池簇201的储能支路。在实际应用中,各储能支路并联连接,形成并联支路,所得并联支路与电池汇流柜30的一端相连,电池汇流柜30的另一端经储能逆变器40与电网60相连。
为获取各电池簇的运行状态信息,电池汇流柜30内的BMS(Battery 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各储能支路中的电池簇相连。可选的,图2所示的储能系统中还设置有能量管理系统70,电池汇流柜30内的BMS进一步将所得信息发送至能量管理系统70中,供能量管理系统70进行能量管理使用。同时,能量管理系统70还分别与储能逆变器40以及电网60相连,执行预设的能量调度功能。对于能量管理系统70与电池汇流柜30、储能逆变器40以及电网60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详述。
重要的是,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提供储能系统中,至少一路储能支路中包括阻抗调节电路50,该阻抗调节电路50与所属储能支路中的电池簇串联连接,主要用于调节所属储能支路的阻抗值。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储能支路10中包括阻抗调节支路50,两路第二储能支路20中则只有一路串联有阻抗调节支路50。
可以想到的是,对于任一储能支路而言,如果该储能支路内不包括阻抗调节电路,那么该储能支路内电池簇的内阻将作为所属储能支路的阻抗,相应的,如果该储能支路中包括阻抗调节电路,那么该储能支路的阻抗将相应的变为电池簇内阻与阻抗调节电路阻值的和。正因为如此,通过设置不同阻值的阻抗调节电路,即可改变储能系统内各个储能支路的阻抗值,进而实现对储能支路输出电流的调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中,至少一路储能支路串联阻抗调节支路,通过阻抗调节支路调节各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分布,进而调节各储能支路的输出电流,即功率分配,从而有效避免储能系统中任一储能支路出现过流的问题,确保储能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同时,使得新增电池簇在必要时可以满功率运行,有助于改善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中,新增电池簇所在的储能支路直接与电池汇流柜相连,不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DC/DC变换设备,能够降低维护储能系统的成本。相应的,还可以节省现有技术中因为布设DC/DC变换设备所需的场地,节省相应的场地基建费用。
可选的,在储能系统的实际使用中,即使是使用同一批次、相同型号的电池簇,各个电池簇的容量衰减情况也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储能系统包括新增电池簇的情况下,各个电池簇之间的实际容量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为了平衡储能系统内各个电池簇的输出电流,能够更为精确或有目的的控制各个储能支路的输出电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中各个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呈预设比例关系,并且该预设比例关系实际与各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各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对应的预设比例关系与预设电流分配比例是一致的,即各储能支路的导纳(即阻抗的倒数)之比等于各储能支路对应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之比,从而有效避免个别电池簇出现过流故障。
具体的,各储能支路的阻抗之间的预设比例关系可以如下式所示:
a1…an表示各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
可选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是基于各储能支路内电池簇的实际容量得到的,通过设置预设比例关系,可以使得实际容量小的电池簇在工作时输出较小的电流,而实际容量大的电池簇,比如新增电池簇,则在工作时输出较大的电流,从而达到均衡各个储能支路输出的目的。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阻抗调节电路包括阻值恒定的第一调节电路和阻值可调的第二调节电路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在实际应用中,阻抗调节电路的可选构成包括:阻值恒定的第一调节电路、阻值可调的第二调节电路、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并且,在阻抗调节电路同时包括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的情况下,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可以采用串联或并联的连接方式,至于具体采用何种连接方式,需要结合储能系统内各电池簇容量的具体衰减情况以及各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差异来选择。
基于上述内容,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阻抗调节电路50由阻值恒定的第一调节电路构成。
具体的,阻值恒定的第一调节电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恒值电阻R。在第一调节电路包括多个恒值电阻R的情况下,各个恒值电阻可以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
可选的,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阻抗调节电路50包括至少一个可调电阻Rz。当然,在可调电阻包括多个的情况下,同样可以采用串联或并联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详述。
对于阻抗调节电路同时包括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的情况,则可以参见图5所示,在本图5所示实施例中,以恒值电阻R表示第一调节电路,以可调电阻Rz表示第二调节电路。如前所述,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串联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并联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阻抗调节电路中包括第二调节电路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情况,灵活调整各储能支路的阻抗,使得各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维持前述内容中述及的预设比例关系,从而保证储能系统运行于效率最高的状态,对于具体的控制过程将在后续内容中展开,此处暂不详述。可选的,第二调节电路的控制端与电池汇流柜30中的BMS相连,由BMS控制第二调节电路的具体接入阻值。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阻抗调节电路与电池簇的负极相连,在此基础上,阻抗调节电路还可以和电池簇的正极相连,在电池簇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阻抗调节电路甚至可以串联于电池簇内相邻的电池包之间。在不超出本发明核心思想范围的前提下,同样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系统中,已经包括新增电池簇和阻抗调节电路,下面具体介绍针对一个系统容量出现衰减的储能系统而言,如何确定新增第一储能支路的数量,以及如何确定阻抗调节电路的具体阻值的过程。
可选的,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扩容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可以包括:
S100、根据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情况确定至少一路第一储能支路。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参照上述内容,在本实施例中述及的第一储能支路指包括新增电池簇的储能支路,第二储能支路指包括初始电池簇的储能支路,且储能系统中包括至少一路第二储能支路。
在储能系统组建之初,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是明确的,即储能系统内各个电池簇的额定容量之和。随着储能系统的运行,储能系统内各个电池簇的容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因此,在此步骤中,首先要获取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和容量衰减系数,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此处的额定容量指的是储能系统组建之初的容量,可以看作是设计容量。
如前所述,储能系统内各个初始电池簇的衰减情况是不一致的,意味着各个初始电池簇的衰减系数并不相同,在此前提下,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系数需要基于各个初始电池簇的衰减系数确定。比如,可以将系统内各个初始电池簇的衰减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系数,也可以将各个初始电池簇中最大的衰减系数作为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系数,在不超出本发明核心思想范围的前提下,同样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而对于各个初始电池簇的衰减系数,可以采用电池簇的SOH值表示,并由BMS估算得到,至于BMS估算电池簇SOH值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实现。
可选的,在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内各个构成部分之间按照预设的通讯方式进行信息交互,比如,能量管理系统可获取与其具有通信连接关系的电池汇流柜、储能逆变器以及电网的参数信息,从而实现既定的能量管理功能,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扩容方法在具体应用时,对于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情况,同样可以在不增设额外电路的情况下,通过预设通信方式获取得到,具体的,可以由BMS或者能量管理系统反馈。
基于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和容量衰减系数,即可计算得到储能系统的衰减容量。进一步的,根据衰减容量和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确定新增电池簇的数量,并将任一新增电池簇作为一路第一储能支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新增电池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新增电池簇与初始电池簇选用同一型号甚至同一批次的电池簇,新增电池簇与初始电池簇的额定容量相同;其二是新增电池簇与初始电池簇的额定容量不同。
对于第一种情况,第一储能支路的数量可以按照下述公式确定:
其中,N表示第一储能支路的数量;
W表示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
n表示储能系统中初始电池簇的数量,W/n则表示初始电池簇的额定容量,当然,在第一种情况下,也可以表示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
SOH表示容量衰减系数。
对于第二种情况,第一储能支路的数量可以按照下述公式确定:
其中,W0表示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其他参数项含义可参照前述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两种情况的基础上,还可以存在一种可能性不大的情况,即各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不完全相同,当然,新增电池簇的其他参数必须是满足接入要求的。此种情况下,需要按照下述公式确定第一储能支路的数量:
W×(1-SOH)=W0+W1+……+Wm
其中,W0至Wm表示各个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m表示新增电池簇,即第一储能支路的数量,其余参数含义可参照前述内容。
S110、获取各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
可选的,如前所述,储能系统中第一储能支路和第二储能支路内电池簇的实际容量不同,而各电池簇与能够承担的输出电流与电池簇自身的实际容量是正相关的,因此,可以在获取各初始电池簇的实际容量和各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可等效看作新增电池簇的实际容量)之后,基于各初始电池簇的实际容量和各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的比例,确定各储能支路的电流分配比例。
当然,对于各个储能支路的电流分配比例,还可以结合各电池簇的衰减程度差异、温度差异等参数来确定,此处不再展开。
S120、基于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
基于电能传输的基本原理可知,在实际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储能电池输出电流的大小与其所在支路的阻抗大小成反比,相应的,与其所在支路的导纳,即阻抗的倒数成正比,前述步骤中,已经基于各储能支路,即电池簇的实际容量确定了各个储能支路之间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在此情况下,可以基于这一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各个储能支路阻抗之间的预设比例关系,即将各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之比,作为各储能支路的导纳之比,然后根据各储能支路的导纳之比,确定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
具体的,可以参照下式具体确定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
a1…an表示各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
可以想到的是,基于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储能支路之间的预设比例关系,只是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的基础上,基于实际的控制需求,对各储能支路阻抗之间的预设比例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比如,当需要对某个储能支路的输出进行特殊保护时,可以将该储能支路的阻抗值选取的稍微大一些,以减少该储能支路的输出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仅仅是确定了各个储能支路阻抗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不能直接确定各个储能支路的具体阻抗值,还需要按照上述比例关系,选择确定具体的阻值。处于系统运行效率的考虑,各个储能系统的阻值不应选择的太大,以降低储能系统整体的能量损失和减少系统的发热量。至于具体阻值的选取,可以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灵活选择,本发明对于各个储能支路的具体阻值的选择不做明确限定。
S130、针对每一储能支路,根据储能支路的阻抗值和储能支路中电池簇的内阻值,确定储能支路中电池簇需要串联的阻抗调节电路的阻值。
经过前述步骤,可以确定得到每一储能支路对应的阻抗值。由于电池簇本身包括一定的内阻值,因此,前述步骤中确定得到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是包括电池簇的内阻值的。因此,主要针对每一储能记录,计算该储能支路的阻抗值与储能支路中电池簇的内阻值的差值,从而得到该储能支路中电池簇需要串联的阻抗调节电路的阻值。
可以想到的值,在合理选择的情况下,部分储能支路中电池簇的内阻值即可作为储能支路的阻抗值,此时,该储能支路则不再需要串联阻抗调节电路,从而使得储能系统中部分储能支路内只包括电池簇,而并不包含阻抗调节电路。
储能系统是光伏发电系统中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功率变换电路,为了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储能系统的输入端,储能系统的输出端连接至直流母线,并经由与直流母线连接的逆变电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后,供给负载或接入公共电网。
在确定得到需要接入的新增电池簇的数量、需要接入阻抗调节电路的电池簇之后,将阻抗调节电路与相应的电池簇串联,组成储能支路,同时,将没有串联阻抗调节电路的电池簇也作为一路储能支路,将各储能支路并联连接,即可得到上述实施例中述及的储能系统。
可选的,基于上述内容提供的各个储能系统,以及储能系统扩容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能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具体的,可以应用于储能系统中电池汇流柜内的电池管理系统,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储能系统中其他能够采集各储能支路运行状态,并对储能支路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器之中,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应用于网络侧的服务器。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可以包括:
S200、获取表征储能系统容量衰减情况的目标参数。
参照前述内容,表征储能系统容量衰减情况的目标参数可以是各个储能支路内电池簇的SOH值,也可以是其他可以表征储能系统容量衰减情况的参数,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可参照前述内容或现有技术实现。
S210、判断目标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调整条件,若是,执行S220。
对于预设调整条件的设定,主要需要参考储能系统的衰减情况以及对于储能系统实际容量变化的要求设定。比如,如果要求储能系统的实际容量不能低于额定容量的95%,则可以基于这一要求设置预设调整条件,相反的,如果对于实际容量的要求较为宽松,可以将预设调整条件设定为不能低于额定容量的80%。
当然,前述步骤中选取的目标参数不同,具体的预设调整条件也会相应作出调整,具体的设置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如果判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调整条件,则执行S220,如果判定不满足预设调整条件,则退出当前执行周期,进行下一周期的控制过程。
S220、生成表征需要调节储能系统内各储能支路阻抗值的提示信息。
在判定满足预设调整条件的情况下,生成表征需要调节储能系统内各储能支路阻抗值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该提示信息可以发送至能量管理系统,也可以发送至其他可以通知运维人员需要对储能系统进行调整的终端或上位机,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如前所述,储能系统中的阻抗调节电路的阻抗值有可能可调,有可能不可调,对于阻抗值不可调的储能系统,运维人员在接收到该提示信息后,需要手动更换各储能支路中的阻抗调节电路,或者,按照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扩容方法,再次对储能系统进行扩容处理。
对于储能系统内的阻抗调节电路包括第二调节电路,即阻抗调节电路的阻抗值可调的情况下,BMS或其他运行本方法的控制器,即可调节储能系统中各阻抗调节电路的阻抗值,直至各储能支路的输出电流满足前述内容中述及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储能系统中不是所有的储能支路都设置有阻抗值可调的阻抗调节电路,因此,在部分情况下,BMS等控制器不能使储能系统内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恢复最初的预设比例关系,即使得各储能支路的输出电流满足前述内容中述及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此时,同样需要按照前述内容调整各储能支路接入阻抗调节电路的情况,或者,再次对储能系统进行扩容处理。
本发明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路第一储能支路、至少一路第二储能支路、电池汇流柜和储能逆变器,其中,
所述第一储能支路包括新增电池簇,所述第二储能支路包括初始电池簇;
各所述储能支路并联连接后经所述电池汇流柜与所述储能逆变器相连;
所述储能逆变器与电网相连;
至少一路所述储能支路包括与电池簇串联的、用于调节所属储能支路阻抗值的阻抗调节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能支路之间的阻抗呈预设比例关系,且所述预设比例关系基于各所述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流分配比例基于各所述储能支路内电池簇的实际容量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比例关系包括:
各所述储能支路的导纳之比,等于各所述储能支路对应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之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调节电路包括阻值恒定的第一调节电路和阻值可调的第二调节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抗调节电路包括所述第一调节电路和所述第二调节电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调节电路与所述第二调节电路串联或并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恒值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可调电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汇流柜内的电池管理系统相连。
10.一种储能系统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情况确定至少一路第一储能支路;
其中,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中包括新增电池簇,所述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路第二储能支路,且所述第二储能支路包括初始电池簇;
获取各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
基于所述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
针对每一所述储能支路,根据所述储能支路的阻抗值和所述储能支路中电池簇的内阻值,确定所述储能支路中电池簇需要串联的阻抗调节电路的阻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系统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情况确定至少一路第一储能支路,包括:
获取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和容量衰减系数,以及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
根据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和所述容量衰减系数,计算所述储能系统的衰减容量;
根据所述衰减容量和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确定新增电池簇的数量;
将任一所述新增电池簇作为一路第一储能支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系统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储能支路的电流分配比例,包括:
获取各所述初始电池簇的实际容量和各所述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
基于各所述初始电池簇的实际容量和各所述新增电池簇的额定容量的比例,确定各储能支路的电流分配比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系统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电流分配比例,确定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包括:
将各储能支路的预设电流分配比例之比,作为各所述储能支路的导纳之比;
根据各所述储能支路的导纳之比,确定各所述储能支路的阻抗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预设通讯方式获取储能系统的容量衰减情况。
15.一种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表征所述储能系统容量衰减情况的目标参数;
判断所述目标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调整条件;
若所述目标参数满足所述预设调整条件,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表征需要调节所述储能系统内各储能支路的阻抗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能系统内的阻抗调节电路包括第二调节电路的情况下,还包括:
调节所述阻抗调节电路的阻抗值,直至各所述储能支路的输出电流满足预设电流分配比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9299.8A CN112865153B (zh) | 2021-03-02 | 2021-03-02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扩容方法、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9299.8A CN112865153B (zh) | 2021-03-02 | 2021-03-02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扩容方法、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65153A true CN112865153A (zh) | 2021-05-28 |
CN112865153B CN112865153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75990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29299.8A Active CN112865153B (zh) | 2021-03-02 | 2021-03-02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扩容方法、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65153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36126A1 (zh) * | 2021-09-09 | 2023-03-16 |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 |
WO2023155325A1 (zh) * | 2022-02-18 | 2023-08-2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 |
EP4254717A4 (en) * | 2022-02-18 | 2024-01-03 |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 ENERGY STORAGE SYSTEM |
JP7574309B2 (ja) | 2022-02-18 | 2024-10-28 | 香港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21589A (ja) * | 2006-07-14 | 2008-01-31 | Nissan Motor Co Ltd | 容量調整装置 |
US20080204031A1 (en) * | 2005-09-16 | 2008-08-28 |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eterioration 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therewith |
CN103199583A (zh) * | 2013-03-28 | 2013-07-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方法、装置和由电池供电的设备 |
CN103427429A (zh) * | 2013-08-21 | 2013-12-04 | 华北电力大学 | 用户侧分散储能设备的实时功率分配系统和分配方法 |
CN104348177A (zh) * | 2014-11-17 | 2015-02-11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背靠背式储能变流器的多直流分支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
CN105790252A (zh) * | 2016-04-15 | 2016-07-20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储能系统及其能量优化控制系统 |
CN205898880U (zh) * | 2016-07-27 | 2017-01-18 | 无锡丰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电池支路电流检测装置 |
CN109037802A (zh) * | 2018-07-26 | 2018-12-18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
US20190123369A1 (en) * | 2016-03-14 | 2019-04-25 | Dalian Rongkepower Co., Ltd | Adjustmen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low battery and adjustment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of, and flow battery |
CN110048176A (zh) * | 2019-02-28 | 2019-07-23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监控管理系统 |
CN110137989A (zh) * | 2018-02-02 | 2019-08-16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多机并联自治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10266081A (zh) * | 2019-07-12 | 2019-09-20 |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站及其增容方法 |
CN110690721A (zh) * | 2019-08-30 | 2020-01-14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的开机自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装置和系统 |
CN111641245A (zh) * | 2020-07-02 | 2020-09-08 | 深圳市欧力普能源与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锂电池包均流控制方法 |
CN111890987A (zh) * | 2020-06-28 | 2020-11-06 | 易事特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 有源阻尼装置、电池并联管理系统及电池并联管理方法 |
CN212462870U (zh) * | 2020-07-30 | 2021-02-02 | 苏州中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站多簇电池并联环流控制电路 |
-
2021
- 2021-03-02 CN CN202110229299.8A patent/CN1128651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04031A1 (en) * | 2005-09-16 | 2008-08-28 |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eterioration 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therewith |
JP2008021589A (ja) * | 2006-07-14 | 2008-01-31 | Nissan Motor Co Ltd | 容量調整装置 |
CN103199583A (zh) * | 2013-03-28 | 2013-07-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方法、装置和由电池供电的设备 |
CN103427429A (zh) * | 2013-08-21 | 2013-12-04 | 华北电力大学 | 用户侧分散储能设备的实时功率分配系统和分配方法 |
CN104348177A (zh) * | 2014-11-17 | 2015-02-11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背靠背式储能变流器的多直流分支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
US20190123369A1 (en) * | 2016-03-14 | 2019-04-25 | Dalian Rongkepower Co., Ltd | Adjustmen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low battery and adjustment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of, and flow battery |
CN105790252A (zh) * | 2016-04-15 | 2016-07-20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储能系统及其能量优化控制系统 |
CN205898880U (zh) * | 2016-07-27 | 2017-01-18 | 无锡丰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电池支路电流检测装置 |
CN110137989A (zh) * | 2018-02-02 | 2019-08-16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多机并联自治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9037802A (zh) * | 2018-07-26 | 2018-12-18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10048176A (zh) * | 2019-02-28 | 2019-07-23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监控管理系统 |
CN110266081A (zh) * | 2019-07-12 | 2019-09-20 |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站及其增容方法 |
CN110690721A (zh) * | 2019-08-30 | 2020-01-14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的开机自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装置和系统 |
CN111890987A (zh) * | 2020-06-28 | 2020-11-06 | 易事特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 有源阻尼装置、电池并联管理系统及电池并联管理方法 |
CN111641245A (zh) * | 2020-07-02 | 2020-09-08 | 深圳市欧力普能源与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锂电池包均流控制方法 |
CN212462870U (zh) * | 2020-07-30 | 2021-02-02 | 苏州中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站多簇电池并联环流控制电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辉;付博;杨超;赵斌;唐显虎;: "多级钒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优化分配及控制策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no. 16, 5 June 2013 (2013-06-05)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36126A1 (zh) * | 2021-09-09 | 2023-03-16 |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 |
WO2023155325A1 (zh) * | 2022-02-18 | 2023-08-2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 |
EP4254717A4 (en) * | 2022-02-18 | 2024-01-03 |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 ENERGY STORAGE SYSTEM |
JP7574309B2 (ja) | 2022-02-18 | 2024-10-28 | 香港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65153B (zh) | 2024-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65153A (zh)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扩容方法、控制方法 | |
CN108819747B (zh) | 多支路储能系统的多支路功率分配管理 | |
CN111756046B (zh) | 一种母线电压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光伏储能变换系统 | |
EP3057192A1 (en) | An energy internet and a hierarchical control system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09861261B (zh) | 一种基于ems的储能变流器的功率均衡控制方法以及储能控制系统 | |
CN107221945B (zh) | 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预想故障辅助决策方法和装置 | |
CN111668847B (zh) | 一种跨台区光伏消纳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及系统 | |
CN111697626A (zh) | 一种光伏电站、发电控制方法及组串逆变器 | |
CN105634128B (zh) | 一种变电主站与从站之间的维控系统 | |
CN112072672A (zh) | 含智能负荷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 | |
CN113346550B (zh) | 一种光储联网系统控制方法及其应用装置 | |
CN111327047A (zh) | 一种确定级联式电网多交流断面输电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2332481A (zh) | 一种多电池组并联系统的均流方法 | |
CN113890039B (zh) |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潮流调度优化方法 | |
Yang et al. | Unbalanced voltage control of bipolar DC microgrid based on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control | |
KR101689017B1 (ko) | 마이크로그리드 내 다수 bess의 퍼지 드룹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2332483A (zh) | 一种串联型锂电池组的能量管理控制方法 | |
CN109361231B (zh) | 基于聚合恒温控制负荷的特高压直流故障调度方法 | |
CN116154791A (zh) | 一种协同多可控资源的功角稳定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 |
CN115130300A (zh) | 一种基于过载型连锁故障的电网关键支路辨识方法及系统 | |
CN215071655U (zh) | 一种储能系统 | |
CN113629764A (zh) |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其应用装置 | |
CN110460070B (zh) | 一种超大规模电网的需求侧频率紧急控制的敏捷反应方法 | |
CN114696337A (zh) | 规模化储能参与电压支撑的无功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3991745A (zh) | 逆变器控制方法、逆变控制器、逆变器及供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