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3452A -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3452A
CN112863452A CN202110181581.3A CN202110181581A CN112863452A CN 112863452 A CN112863452 A CN 112863452A CN 202110181581 A CN202110181581 A CN 202110181581A CN 112863452 A CN112863452 A CN 112863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riving
emitting
light emitting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15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3452B (zh
Inventor
赵三丰
乔艳冰
李森龙
蔡正伟
张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15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3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3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3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3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3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13Th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9G2320/062Adjustment of illumination source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发光基板包括:发光单元以及第一驱动模块;发光单元包括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n个子驱动电路,以及n个发光组;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子驱动电路与第一驱动模块和扫描信号端以及电源信号端耦接;第一驱动模块用于产生编码信号;发光组与子驱动电路一一对应耦接;发光组包括发光器件;每一子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驱动电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驱动控制信号配合电源信号端生成用以控制发光器件发光的驱动电流。第一驱动模块向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通过编码信号控制发光单元中的发光组发光,同时实现局部调光,可以降低发光基板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高色域、高对比度和超薄外观的追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面板技术凭借其轻薄、可弯曲等特点逐渐成为显示领域关注的焦点。但是,OLED普遍存在光衰和烧屏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OLED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近年来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由于具有色彩饱和度高、可局部调光、亮度高、节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Display,LCD)的背光显示器,受到众多面板企业的青睐。现有的Mini-LED背光技术主要是通过驱动电路控制Mini-LED分区发光实现动态背光,由背光数据驱动芯片(IntegratedCircuit Chip,IC)直接供电,逐行扫描来实现局部调光。该技术中背光驱动芯片往往需要根据接收的模拟信号向驱动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因此背光驱动芯片常需要包括模数转换模块,从而导致背光驱动芯片制作成本较高,进而增加了背光模组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用以节省发光基板制作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光基板,发光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以及与所述发光单元耦接的第一驱动模块;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n个子驱动电路,以及n个发光组;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子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扫描信号端以及电源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产生编码信号;
所述发光组与所述子驱动电路一一对应耦接;所述发光组包括发光器件;
每一所述子驱动电路包括:
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
驱动电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驱动控制信号配合电源信号端生成用以控制发光器件发光的驱动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
数据选择单元,用于根据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产生所述编码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选择单元包括:
数据选择器。
进一步的,至少部分所述发光组包括多个并联的所述发光器件;
各发光组包括的发光器件的数量均不相同。
进一步的,n个发光组包括第1发光组至第n发光组,第i发光组包括2i-1个发光器件;其中,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进一步的,驱动控制模块包括驱动控制开关;驱动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晶体管;
驱动电流生成模块包括:供电选择开关;供电选择开关包括:第二晶体管;
子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
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驱动模块耦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耦接;
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电源信号端耦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发光组耦接;
第一电容的第一级与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以及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耦接;
第一电容的第二级与发光组耦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至少n-1个限流电阻;
每一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耦接,每一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不同所述限流电阻耦接于不同所述发光组;
不同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不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至少n-1个限流电阻;
每一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耦接,每一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耦接;
不同所述限流电阻耦接于不同所述发光组以及所述子驱动电路;
不同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不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光基板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发光基板的当前亮度等级;
根据预设的编码信号与所述发光基板亮度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亮度等级对应的编码信号;
向所述发光基板中的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驱动每一驱动电路中与当前亮度等级对应的发光组发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发光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基板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发光基板中的第一驱动模块可以向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子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控制模块根据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驱动电流模块根据驱动控制信号配合电源信号端生成驱动电流,即将第一驱动模块提供的编码信号作为数据信号进而控制发光组发光。由于根据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从而第一驱动模块无需根据接收的模拟信号向驱动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因此第一驱动模块无需设置模数转换模块,可以降低发光基板的成本。并且,驱动电路包括n个子驱动电路以及n个发光组,多个发光组与子驱动电路一一对应耦接。当不同发光组的发光亮度不相同时,利用各子驱动电路可以控制各发光组产生超过n个发光亮度,从而可以通过较少的子驱动电路以及发光组实现较多发光等级,同时实现局部调光,并且,由于驱动电路包括多个子驱动电路,多个子驱动电路根据实际亮度需要选择向发光组提供驱动电流,相比于每一子驱动电路持续提供驱动电流的情况,可以提高每子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基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基板中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基板中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基板中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基板中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基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申请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基板,如图1、图2所示,发光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9,以及与所述发光单元9耦接的第一驱动模块10;
所述发光单元9包括: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n个子驱动电路1,以及n个发光组2;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各子驱动电路1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0、扫描信号端GATE以及电源信号端VDD耦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0用于产生编码信号;
所述发光组2与所述子驱动电路1一一对应耦接;所述发光组2包括发光器件3;
每一所述子驱动电路1包括:
驱动控制模块101,用于根据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
驱动电流生成模块102,用于根据驱动控制信号配合电源信号端生成用以控制发光器件3发光的驱动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控制模块101被配置为:响应于扫描信号端GATE的扫描信号,根据第一驱动模块10产生的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并将驱动控制信号提供给驱动电流生成模块102;
驱动电流生成模块102被配置为:响应于驱动控制信号,根据电源信号端VDD的电源信号生成驱动电流;或者,响应于驱动控制信号,控制电源信号端VDD与发光组2之间通过该驱动电流生成模块102不导电。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控制部分发光组发光,控制其余发光组不发光,也可以控制所有发光组均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发光基板通过驱动芯片控制发光组发光,驱动芯片根据接收的模拟信号向驱动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因此驱动芯片需要包括模数转换模块,导致驱动芯片成本较高。在具体实施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第一驱动模块可以根据接收的模拟信号,向驱动电路提供与驱动电路中的各发光组当前所需发光亮度对应的编码信号,从而第一驱动模块无需再设置模数转换模块便可以驱动发光组发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第一驱动模块可以向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子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控制模块根据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驱动电流生成模块根据驱动控制信号配合电源信号端生成驱动电流,即将第一驱动模块提供的编码信号作为数据信号进而控制发光组发光。由于根据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从而第一驱动模块无需根据接收的模拟信号向驱动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因此第一驱动模块无需设置模数转换模块,可以降低发光基板的成本。并且,驱动电路包括n个子驱动电路以及n个发光组,多个发光组与子驱动电路一一对应耦接。当不同发光组的发光亮度不相同时,利用各子驱动电路可以控制各发光组产生超过n个发光亮度,从而可以通过较少的子驱动电路以及发光组实现较多发光等级,同时实现局部调光,并且,由于驱动电路包括多个子驱动电路,多个子驱动电路根据实际亮度需要选择向发光组提供驱动电流,相比于每一子驱动电路持续提供驱动电流的情况,可以提高每子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既可以作为背光单元应用到显示装置中,也可以单独作为具有显示功能或发光功能的基板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示出部分发光单元,而未示出第一驱动模块,发光基板中发光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图2中仅示出一个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至少部分发光组2包括多个并联的发光器件3。
在具体实施时,至少部分发光组包括多个并联的发光器件,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发光组中发光器件的数量,实现不同发光组的发光亮度不相同。并且,相比于发光组仅包括一个发光器件的方案,当发光组包括多个并联的发光器件时,即便出现发光组中某一发光器件损坏时,也不会影响该发光组发光,可以增加发光组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发光基板的使用寿命。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对发光组中发光器件数量的设置,使得n个发光组产生2n个亮度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各发光组2包括的发光器件3的数量均不相同。
从而利用子驱动电路驱动各发光组发光时,更容易实现不同发光组发光亮度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包括第1发光组~第n发光组。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以驱动电路包括:第1发光组4、第2发光组5、第3发光组6以及第4发光组7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亮度等级需要设置发光组的数量。
例如,第1发光组的发光亮度为a,第2发光组的发光亮度为b,第3发光组的发光亮度为c,第4发光组的发光亮度为d;在具体实施时,当仅控制其中一个发光组发光时,驱动电路对应的发光亮度为a或b或c或d;当控制4个发光组中的两个发光组发光时,驱动电路对应的发光亮度为a+b或a+c或a+d或b+c或b+d或c+d;当控制4个发光组中的3个发光组发光时,驱动电路对应的发光亮度为a+b+c或a+b+d或a+c+d或b+c+d;当控制第1发光组、第2发光组、第3发光组和第4发光组发光时,驱动电路对应的发光亮度为a+b+c+d;再加上各发光组均不发光的情况,控制各发光组可以产生16个亮度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i发光组包括2i-1个发光器件;其中,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1发光组4包括1个发光器件3,第2发光组5包括2个发光器件3,第3发光组6包括4个发光器件3,第4发光组7包括8个发光器件3。
在具体实施时,编码信号例如可以是二进制编码信号。当驱动电路包括n个发光组时,可以利用n位编码向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n位编码可以产生2n个编码信号,当每一发光单元中的发光组发光亮度均不相同的情况下,从而可以使得每一发光单元实现2n个亮度等级。
接下来,以如图2所示的驱动电路为例,对利用编码信号控制发光单元发光进行举例说明:
其中,第1发光组包括1个发光器件,第2发光组包括2个发光器件,第3发光组包括4个发光单元3,第4发光组包括8个发光器件。
在具体实施时,1个4位编码可以产生16个编码信号,分别为:0000、0001、0010、0100、1000、0011、0101、1001、0110、1010、1100、0111、1011、1101、1110、1111。对于每一驱动电路,编码信号0000驱动各发光组均不发光;编码信号0001仅驱动第1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仅1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0010仅驱动第2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2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0011仅驱动第1发光组和第2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3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0100仅驱动第3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4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0101仅驱动第1发光组和第3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5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0110仅驱动第3发光组和第2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6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0111仅驱动第1发光组、第2发光组和第3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7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1000仅驱动第4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8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1001仅驱动第1发光组和第4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9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1010仅驱动第4发光组和第2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10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1011仅驱动第1发光组、第2发光组和第4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11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1100仅驱动第4发光组和第3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12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1101仅驱动第1发光组、第3发光组和第4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13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1110仅驱动第2发光组、第3发光组和第4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14个发光器件发光;编码信号1111驱动第1发光组、第2发光组、第3发光组和第4发光组发光,一个发光单元中有15个发光器件发光;即每种编码信号对应一个亮度等级,通过4位编码可以控制发光单元实现16个亮度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中,以驱动电路包括第1发光组~第4发光组为例,对一个发光单元中的各发光器件的排列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其中,第1发光组4位于发光单元9的中心区域,其余发光组围绕第1发光组4排列。在具体实施时,发光单元中的各发光器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排列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10包括:第一数据驱动芯片;
第一数据驱动芯片包括:
数据选择单元,用于根据发光单元9的亮度等级产生编码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光单元的亮度确定时,发光单元中所需发光的发光组便随之确定。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预先设置编码信号与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的对应关系,从而当数据选择单元接收与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对应的模拟信号时,数据选择单元便可以根据该模拟信号选择与当前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对应的编码信号,以驱动每一驱动电路中与当前亮度等级对应的发光组发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通过在第一数据驱动芯片中设置具有数据选择功能的单元,以使数据选择单元可以根据接收的模拟信号选择与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对应的编码信号,并向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以驱动与当前所需发光亮度等级匹配的发光组发光。从而第一数据驱动芯片无需再设置模数转换模块便可以实现驱动发光组发光,可以降低数据驱动芯片的成本,进而减少发光基板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选择单元包括:
数据选择器。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预先设置编码信号与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的对应关系,从而当数据选择器接收与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对应的模拟信号时,数据选择器便可以根据该模拟信号选择与当前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对应的编码信号,以驱动每一驱动电路中与当前亮度等级对应的发光组发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数据选择器根据接收的模拟信号,选择与驱动电路中的各发光组当前所需发光亮度对应的编码信号,并向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以驱动与当前所需发光亮度匹配的发光组发光。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数据驱动芯片可以仅包括数据选择器。即利用仅具有数据选择功能的数据驱动芯片驱动个发光组发光,可以进一步节省发光基板的成本。
在具体实施时,数据选择器包括实现数据选择功能的逻辑电路,实现数据选择功能的逻辑电路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熟知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10通过背光驱动数据线与驱动电路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控制模块101包括驱动控制开关101-1;驱动电流生成模块102包括:供电选择开关102-1。
在具体实施时,驱动控制开关响应于扫描信号打开时,将根据编码信号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提供给供电选择开关的控制端。对于每一子驱动电路,供电选择开关响应于驱动控制信号打开时,电源信号端与发光组之间导通,即通过该子驱动电路驱动与其耦接的发光组发光。对于每一子驱动电路,供电选择开关响应于驱动控制信号关断时,电源信号端与发光组之间通过该子驱动电路不导电,即该子驱动电路不向与其耦接的发光组提供驱动电流。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驱动模块向子驱动电路提供第一电平信号或第二电平信号。其中,第一电平信号为控制供电选择开关打开的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控制供电选择开关关断的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所需亮度等级,确定需要发光的发光组,并向与要发光的发光组耦接的子驱动电路提供第一电平信号,向其余子驱动电路提供第二电平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中的一个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另一个为低电平信号,在具体实施时,根据驱动控制开关以及供电选择开关的具体类型,确定第一电平信号的为高电平信号还是低电平信号。
具体地,第一驱动模块可以通过数据选择器向与需要发光的发光组耦接的子驱动电路提供第一电平信号,向与不需要发光的发光组耦接的子驱动电路供第二电平信号。例如,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编码信号中的“1”代表高电平信号,“0”代表低电平信号,编码信号0000则向各子驱动电路均提供低电平信号,编码信号1111则向各子驱动电路均提供高电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晶体管T1;供电选择开关包括:第二晶体管T2;
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端GATE耦接,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与第一驱动模块10耦接,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耦接;
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电源信号端VDD耦接,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与发光组2耦接。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仅通过一个子驱动电路控制发光器件发光。由于晶体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老化,尤其是对于作为供电控制开关的第二晶体管,当第二晶体管发生老化后,向发光器件提供的驱动电流大大减小,使得发光器件的亮度降低。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中,第二晶体管可以采用较大宽长比的晶体管,即便第二晶体管发生老化,由于晶体管宽长比较大,第二晶体管提供的电流大小仍可以使得发光器件正常工作,从而可以延长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并且,包括多个子驱动电路时,多个子驱动电路根据实际亮度需要选择向发光组提供驱动电流,相比于每一子驱动电路持续提供驱动电流的情况,减少了每一子驱动电路中晶体管的工作时间,从而可以延长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延长发光基板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驱动电路中通常采用宽长比范围为100~1000的晶体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的驱动电路中,第二晶体管可以采用宽长比为上述范围的倍数的晶体管,例如可以是2000倍~10000倍。在具体实施时,各子驱动电路中第二晶体管的宽长比不相同,在第二晶体管满足宽长比较大的条件下,每一子驱动电路中第二晶体管的宽长比与该子驱动电路需要向发光组提供的驱动电流大小有关,子驱动电路需要向发光组提供的驱动电流越大,该子驱动电路中第二晶体管的宽长比越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中的一种,其中,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称为MOS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可以为N型晶体管,也可以是P型晶体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子驱动电路1还包括:第一电容C;
第一电容C的第一级与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以及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耦接;
第一电容C的第二级与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包括微尺寸发光二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尺寸发光二极管例如可以是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Emitting Diode,Mini-LED)或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
需要说明的是,Mini-LED以及Micro-LED的尺寸小且亮度高,可以大量应用于显示装置或其背光模组中,通过对背光进行精细调节,从而实现高动态范围图像(High-DynamicRange,HDR)的显示。例如,Micro-LED的典型尺寸(例如长度)小于100微米;Mini-LED的典型尺寸(例如长度)为80微米~350微米。
在具体实施时,每一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和阴极,子驱动电路与发光器件的阳极耦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的阴极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驱动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R。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其驱动电路设置限流电阻,从而可以保护驱动电路不会超过设定电流,避免发光器件损坏,提高发光基板的使用寿命。
在具体实施时,每一驱动电路包括至少n-1个限流电阻。接下来,以每一驱动电路包括n-1个限流电阻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电路还包括:与第1发光组至第n-1发光组一一对应耦接的限流电阻R;即不同限流电阻R耦接于不同发光组2;
每一限流电阻R的一端与发光器件3的阴极耦接,每一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接地GND;
不同限流电阻R的阻值不相同。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驱动电路还包括:n-1个限流电阻R;
不同限流电阻R耦接于不同发光组2以及子驱动电路1;
每一限流电阻R的一端与发光器件3的阳极耦接,每一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耦接;
不同限流电阻R的阻值不相同。
如图4、图5所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以及第三限流电阻R3,第一限流电阻R1与第1发光组耦接,第二限流电阻R2与第2发光组耦接,第三限流电阻R3与第3发光组耦接。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以及第三限流电阻R3的阻值不相同,第一限流电阻R1的阻值大于第二限流电阻R2的阻值,第二限流电阻R2的阻值大于第三限流电阻R3的阻值。
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5以驱动电路包括n-1个限流电阻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在具体实施时,驱动电路也可以包括n个限流电阻,n个限流电阻与n个发光组一一对应耦接,或者,子驱动电路以及发光组通过限流电阻一一对应耦接。n个限流电阻的阻值不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基板还包括:第一扫描驱动电路;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向驱动电路提供扫描信号,即第一扫描驱动电路作为扫描信号端。具体实施时,第一扫描驱动电路通过背光驱动扫描线与驱动电路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基板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源;第一驱动电源向驱动电路提供电源信号。即第一驱动电源作为电源信号端。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驱动电源通过电源总线与驱动电路耦接。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数据驱动芯片时,也可以通过第一数据驱动芯片向驱动电路提供电源信号,即第一数据驱动芯片还可以作为电源信号端。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数据驱动芯片还通过电源总线与驱动电路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发光基板还包括衬底基板8。发光单元设置在衬底基板之上。在具体实施时,衬底基板例如可以是玻璃基板。衬底基板和驱动电路之间还可以设置反射层。
在具体实施时,当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数据驱动芯片时,可以采用双栅(DualGate)设计,或三栅(Triple Gate)设计等。即可以利用不同背光扫描线驱动不同发光单元,并可以设置不同背光扫描线驱动的部分相邻发光单元与同一条背光数据线电连接,从而可以减少背光数据线的数量,进而可以减少驱动芯片的数量,从而可以节约驱动芯片的成本。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的制备进行举例说明。发光基板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玻璃基板上溅射沉积一层金属作为反射层,并在反射层上形成一层绝缘层作为缓冲层;
反射层的材料例如包括铝,绝缘层的材料例如包括氮化硅;
S102、在缓冲层上利用光刻技术形成驱动电路中的子驱动电路各膜层,以及形成扫描驱动电路的各膜层;
S103、安装Mini-LED,使得Mini-LED与子驱动电路耦接;
S104、在Mini-LED之上形成绝缘层,之后在绝缘层之上利用光刻技术形成金属网格的图案,并在金属网格之上形成封装层;
其中,阵列排布的Mini-LED可以划分成多组,金属网格按照每组Mini-LED划分区域,金属网格的作用为聚拢Mini-LED的光,且起到支撑封装层的作用,且减少不同区域Mini-LED之间的互相干扰,其厚度与Mini-LED之间的间距有关,例如金属网格的厚度大于两颗Mini-LED之间的光耦合距离。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基板的驱动方法,如图6所示,驱动方法包括:
S201、确定发光基板中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
S202、根据预设的编码信号与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亮度等级对应的编码信号;
S203、向发光基板中的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驱动每一驱动电路中与当前亮度等级对应的发光组发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的驱动方法,基于编码向发光基板中的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从而发光基板的第一驱动模块无需设置模数转换模块,可以在实现控制发光单元中发光组发光的同时,降低发光基板的制作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以及位于发光基板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11具有显示侧P1和与显示侧P1相对的非显示侧P2,发光基板10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P2以作为背光单元。例如,发光基板可以作为面光源向显示面板提供背光。例如,显示面板可以为LCD面板、电子纸显示面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当显示面板为LCD面板时,显示面板例如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发光基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的光学膜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片包括下列之一或其组合棱镜膜、增量膜、反射片。当然,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光学膜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像素组;每一像素组包括多个像素。
在具体实施时,像素例如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二扫描驱动电路,第二数据驱动芯片,第二数据驱动芯片通过像素数据线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显示数据信号、第二扫描驱动电路通过像素扫描线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显示扫描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扫描驱动电路以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例如可以采用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 Driver on Array,GOA)电路工艺,即将栅极驱动电路直接制作在阵列基板上。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实现显示进行举例说明。以如图3所示的驱动电路为例,在一帧画面信号到来之前,驱动电源关闭,保持零电平直到所有第二晶体管T2保持在正确的开关状态。随后驱动电源恢复供电,发光基板的发光单元正常工作,液晶显示面板进行逐行扫描,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信号传递给各个像素,控制液晶翻转正确的角度,从而显示正确的画面。在具体实施时,例如一个60赫兹(Hz)刷新率的显示装置,即每秒刷新60次,一帧画面的时间大约是16.7毫秒(ms),在这16.7ms内只有15ms是真正的扫描时间,还有1.7ms的时间为空白时间(blanking time),blanking time整个发光基板的驱动电路充电并让其保持至下一帧画面到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发光基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发光基板中的第一驱动模块向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子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控制模块根据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驱动电流生成模块根据驱动控制信号配合电源信号端生成驱动电流,即将第一驱动模块提供的编码信号作为数据信号进而控制发光组发光。由于根据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从而第一驱动模块无需根据接收的模拟信号向驱动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因此第一驱动模块无需设置模数转换模块,可以降低发光基板的成本。并且,驱动电路包括n个子驱动电路以及n个发光组,多个发光组与子驱动电路一一对应耦接。当不同发光组的发光亮度不相同时,利用各子驱动电路可以控制各发光组产生超过n个发光亮度,从而可以通过较少的子驱动电路以及发光组实现较多发光等级,同时实现局部调光,并且,由于驱动电路包括多个子驱动电路,多个子驱动电路根据实际亮度需要选择向发光组提供驱动电流,相比于每一子驱动电路持续提供驱动电流的情况,可以提高每子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以及与所述发光单元耦接的第一驱动模块;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n个子驱动电路,以及n个发光组;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子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扫描信号端以及电源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产生编码信号;
所述发光组与所述子驱动电路一一对应耦接;所述发光组包括发光器件;
每一所述子驱动电路包括:
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
驱动电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驱动控制信号配合电源信号端生成用以控制所述发光器件发光的驱动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
数据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产生所述编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选择单元包括:
数据选择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发光组包括多个并联的所述发光器件;
各所述发光组包括的所述发光器件的数量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发光组包括第1发光组至第n发光组,第i发光组包括2i-1个发光器件;其中,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驱动控制开关;所述驱动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晶体管;
所述驱动电流生成模块包括:供电选择开关;所述供电选择开关包括:第二晶体管;
所述子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耦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发光组耦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级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耦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级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耦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至少n-1个限流电阻;每一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耦接,每一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不同所述限流电阻耦接于不同所述发光组;
不同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至少n-1个限流电阻;
每一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耦接,每一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耦接;
不同所述限流电阻耦接于不同所述发光组以及所述子驱动电路;
不同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不相同。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发光基板中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
根据预设的编码信号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亮度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亮度等级对应的编码信号;
向所述发光基板中的驱动电路提供编码信号,驱动每一所述驱动电路中与当前亮度等级对应的发光组发光。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基板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CN202110181581.3A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863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581.3A CN112863452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581.3A CN112863452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3452A true CN112863452A (zh) 2021-05-28
CN112863452B CN112863452B (zh) 2021-11-23

Family

ID=7598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581.3A Active CN112863452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34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569A (zh) * 2021-07-01 2021-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9249A (zh) * 2016-03-31 2016-06-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驱动方法
CN207217080U (zh) * 2017-08-31 2018-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77662A (zh) * 2018-09-13 2018-11-2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10395594B1 (en) * 2015-09-18 2019-08-27 Apple Inc. Hybrid microdriver and TFT architecture
CN111179819A (zh) * 2020-02-22 2020-05-19 禹创半导体(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及包括此像素的micro LED显示装置
CN111564143A (zh) * 2020-04-13 2020-08-21 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Led驱动芯片、背光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762836B1 (en) * 2016-02-18 2020-09-01 Apple Inc. Electronic display emission scanning using row drivers and microdrivers
CN212624748U (zh) * 2020-04-13 2021-02-26 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Led驱动芯片、背光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39955A (zh) * 2018-10-10 2021-04-09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oa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95594B1 (en) * 2015-09-18 2019-08-27 Apple Inc. Hybrid microdriver and TFT architecture
US10762836B1 (en) * 2016-02-18 2020-09-01 Apple Inc. Electronic display emission scanning using row drivers and microdrivers
CN105679249A (zh) * 2016-03-31 2016-06-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驱动方法
CN207217080U (zh) * 2017-08-31 2018-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77662A (zh) * 2018-09-13 2018-11-2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2639955A (zh) * 2018-10-10 2021-04-09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oa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CN111179819A (zh) * 2020-02-22 2020-05-19 禹创半导体(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及包括此像素的micro LED显示装置
CN111564143A (zh) * 2020-04-13 2020-08-21 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Led驱动芯片、背光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2624748U (zh) * 2020-04-13 2021-02-26 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Led驱动芯片、背光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569A (zh) * 2021-07-01 2021-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470569B (zh) * 2021-07-01 2023-05-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3452B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7179B2 (en) Smart pixel lighting and display microcontroller
CN109036279B (zh) 阵列基板、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749537B2 (en) Photo sensor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reof
KR20070075717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WO2017053477A1 (en) Hybrid micro-driver architectures having time multiplexing for driving displays
CN111696488B (zh) 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JP2005536778A (ja) 別個の電源線を備えたフルカラー電子ディスプレイ
CN103943062A (zh)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
CN111627388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06021276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0400542B (zh)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220278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s
CN112863452B (zh)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07008090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214099116U (zh) 一种驱动电路、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KR20070040588A (ko) 표시 장치
CN112820237B (zh) 电子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14099115U (zh) 一种驱动电路、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79083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127610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其驱动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20084460A1 (en) Pixel driving chip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13667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916020B (zh) 太阳能显示装置与电源切换方法
CN11672163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7133241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