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0126A -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0126A
CN112860126A CN202110302603.7A CN202110302603A CN112860126A CN 112860126 A CN112860126 A CN 112860126A CN 202110302603 A CN202110302603 A CN 202110302603A CN 112860126 A CN112860126 A CN 112860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strate
touch
layer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26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0126B (zh
Inventor
闵航
姜立清
张贵玉
罗鸿强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26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0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0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01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1566 priority patent/WO2022199071A1/zh
Priority to US18/283,224 priority patent/US2024009483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0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0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公开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衬底、触控层和遮光层,触控层设于衬底一侧。遮光层与触控层设于衬底的同一侧,遮光层呈环形,且围绕于触控层外;遮光层包括呈标识图形的透光部;透光部的开口率满足如下公式:T=N×π×(D/2)2/A;T为开口率,N为透光部中透光孔的数量,D为透光孔的直径,A为透光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本公开的触控面板可实现标识图形的显示和关闭,避免标识图形磨损脱落。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这些电子设备中,通常会在特定的位置设置商标等标识图形,即LOGO。一般的标识图形通常为固定的结构配合特定的颜色展示的图案,长期使用,容易磨损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可实现标识图形的显示和关闭,避免标识图形磨损脱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
触控层,设于所述衬底一侧;
遮光层,与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遮光层呈环形,且围绕于所述触控层外;所述遮光层包括呈标识图形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阵列分布的透光孔,所述透光部的开口率满足如下公式:
T=N×π×(D/2)2/A;
T为开口率,N为所述透光部中透光孔的数量,D为所述透光孔的直径,A为所述透光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率不大于0.8。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所述透光孔的间距小于任一所述透光孔的孔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孔的孔径为5μm-10μm,相邻两所述透光孔的间距为3μm-8μ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的材料包括光刻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包括: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行方向延伸,且沿列方向分布;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列方向延伸,且沿行方向分布;任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与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且在交叉处绝缘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衬底一侧形成环形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呈标识图形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阵列分布的透光孔,所述透光部的开口率满足如下公式:
T=N×π×(D/2)2/A;
T为开口率,N为所述透光部中透光孔的数量,D为所述透光孔的直径,A为所述透光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在所述衬底设置有所述遮光层的一侧形成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遮光层围绕的范围内。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显示基板,设于所述遮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显示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外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层围绕的范围内;所述第二显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驱动背板;
发光器件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且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均设有多个所述发光器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阵列基板;
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
彩膜基板,设于所述液晶层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个滤光部,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均设有多个滤光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显示基板,设于所述遮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发光件,设于所述遮光层和所述显示基板之间,所述发光件用于向所述透光部发光。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外壳,套设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外,且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具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透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触控面板的遮光层上设置了透光部,且透光部呈标识图形。可利用显示基板的第二显示区或专门的光源向透光部发光,透光部发出的光线透过外壳的透光区后,可在外壳中显示标识图形,而不再采用固定的结构配合固定的涂装颜色来展示标识图形,可避免标识图形磨损,且可通过对发光颜色的控制,实时调整标识图形的颜色。同时,在关机状态下,可以不显示标识图形,减小能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触控面板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本公开触控面板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为本公开触控面板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制造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触控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6为本公开触控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中显示基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公开触控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8为本公开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9为本公开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中外壳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图6以及图8和图9中:1、触控面板;11、衬底;110、触控区;111、边缘区;12、触控层;121、第一触控电极;122、第二触控电极;1221、连接单元;1222、电极单元;13、遮光层;131、透光部;1310、透光孔;2、显示基板;21、第一显示区;22、第二显示区;23、外围区;3、发光件;4、外壳;41、透光区。
图7中:210、显示区;220、外围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可用于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可包括显示基板和本公开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可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确定触控位置。该显示基板可以是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基板,也可以是液晶显示基板,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的触控面板1可包括衬底11、触控层12和遮光层13,其中:
触控层12设于衬底11一侧。遮光层13与触控层12设于衬底11的同一侧,遮光层13呈环形,且围绕于触控层12外;遮光层13包括呈标识图形的透光部131。
结合图8,本公开的触控面板,可利用显示基板2的第二显示区22或专门的光源向透光部131发光,透光部131发出的光线透过外壳的透光区41后,可在外壳4中显示标识图形,而不再采用固定的结构配合固定的涂装颜色来展示标识图形,可避免标识图形磨损,且可通过对发光颜色的控制,实时调整标识图形的颜色。同时,在关机状态下,可以不显示标识图形,减小能耗。
下面对本公开触控面板1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衬底11可为平板结构,其可采用单层或多层结构,且衬底11的材料可包括玻璃等硬质的材料,也可以包括聚酰亚胺等柔性的材料,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同时,衬底11可包括触控区110和围绕于触控区110外的边缘区111,其中,触控区110和边缘区111只是根据所承载的膜层的功能进行的划分,可以没有可以被实际观察到的边界。
如图1和图2所示,触控层12可设于衬底11一侧,且位于触控区110,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并根据触控操作确定触控区110,以便控制显示基板显示的画面,实现人机交互。触控层12可以采用自容式结构或互容式结构,当然,还可以是电阻式结构等,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只要能实现触控功能即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层12为互容式结构,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触控层12可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2,其中:
各第一触控电极121可沿行方向延伸,且沿列方向间隔分布。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2可沿列方向延伸,且沿行方向间隔分布。任一第二触控电极122均与各第一触控电极121交叉,且在交叉处绝缘设置。具体而言:
为了防止第一触控电极121和第二触控电极122短接,触控层12可包括导电层、绝缘层和连接层,其中:
导电层设于衬底11的触控区110内,且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21,第一触控电极121可沿行方向延伸,且沿列方向间隔分布。同时,导电层还可包括多个电极单元组,各电极单元组沿列方向延伸且沿行方向分布,每个电极单元组包括沿列方向分布的多个电极单元1222,相邻两第一触控电极121之间设有沿行方向分布的一排电极单元1222。行方向如图1中的X方向所示,列方向如图1中的Y方向所示。
绝缘层覆盖导电层,其为透明绝缘材质,且绝缘层背离衬底11的表面可为平面。
连接层设于绝缘层背离衬底11的表面。连接层可包括多个连接单元1221,在列方向上,相邻两电极单元1222通过一连接单元1221连接。任一第二触控电极122包括一列连接单元1221及其连接的电极单元1222。连接层的材料可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氧化铟锡)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电极121和第二触控电极122可以互换,即第一触控电极121也可沿列方向延伸,并沿行方向分布;第二触控电极122也可沿行方向延伸,并沿列方向分布。图1中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第一触控电极121和第二触控电极122的方向和图案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3所示,遮光层13与触控层12设于衬底11的同一侧,例如,二者可设于衬底11的同一表面。遮光层13可位于衬底11的边缘区111内,且围绕触控层12设置,即触控层12位于遮光层13围绕的范围内。遮光层13可采用光刻胶等树脂材料,且不透光,当然,遮光层13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只要遮光即可。遮光层13的厚度不小于触控层12的厚度,在触控面板1与显示基板2对置时,遮光层13可与显示基板2贴合,起到支撑和粘合的作用。
遮光层13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视衬底11的形状而定,若衬底11为矩形,则遮光层13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为矩形,若衬底11为圆形,遮光层13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为圆形。
如图1-图3所示,遮光层13可包括透光部131,透光部131位于遮光层13的局部区域,且其呈预先设定的标识图形,标识图形的具体造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可以是几何图形,也可以是文字等,用于展示产品的商标或其它标识图案。在有光线透过透光部131时,可显示出标识图形所展示的图案,若无光线透过透光部131,则不显示标识图形。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透光部131可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透光孔1310,透光孔1310沿垂直于衬底11的方向贯穿遮光层13,从而可透过光线。通过透光孔1310的分布可形成特定的图案,即标识图形,每个透光孔1310为构成标识图形的基本元素。当然,透光部131也可以是连续的完全透光的区域。
透光部131的开口率满足如下公式:
T=N×π×(D/2)2/A;
T为开口率,N为透光部131中透光孔1310的数量,D为透光孔1310的直径,A为透光部13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若开口率过大,则使遮光层13难以起到遮挡作用,因此,可使开口率不大于0.8,即透光部131中透光区域的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80%。
进一步的,为了既能够在存在光线时看到标识图形,又能在无光线时对显示基板2对应于遮光部131的区域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需要对透光部131中透光孔1310的尺寸和密度进行一定的限定。
经过大量的试验和分析,如图3所示,申请人得出,透光孔1310的孔径D可为5μm-10μm,5μm、7μm、8μm和10μm等;相邻两透光孔1310的间距d为3μm-8μm,例如3μm、5μm、6μm和8μm等。进一步的,透光孔1310的孔径D可为5μm-10μm,相邻两透光孔1310的间距d为5μm-6μ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若透光孔1310为圆孔,则其孔径为透光孔1310的直径;若透光孔1310为正多边形孔,则孔径为其外接圆的直径;若透光孔1310为其它形状,则孔径为透光孔1310边沿上距离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不论透光孔1310为何形状,其孔径都不大于其边沿上距离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同时,相邻两透光孔1310的间距为该两个透光孔1310距离最近的点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可使相邻透光孔1310的间距d小于任一透光孔1310的孔径D,即d<D,避免因透光孔1310过于稀疏而无法显示清晰可变的标识图形。例如,相邻两透光孔1310的间距为5μm,透光孔1310的孔径为7μm。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该触控面板可为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如图4所示,该制造方法可包括步骤S110和步骤S120,其中:
步骤S110、在衬底一侧形成环形的遮光层;遮光层包括呈标识图形的透光部。
步骤S120、在衬底设置有遮光层的一侧形成触控层,触控层位于遮光层围绕的范围内。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衬底可采用玻璃材质,例如,其可以是钢化的白玻璃,遮光层可采用黑色的光刻胶。在步骤S110中,可先对衬底进行清洗,再在衬底上刮涂一层黑色光刻胶。然后,将衬底及其上的黑色光刻胶投入曝光机内,采用掩膜版进行曝光,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印到黑色光刻胶上。再在显影液里进行显影,把遮光层及其透光部的标识图形的图案保留下来,得到具有透光部的遮光层。
本公开制造方法所制造的触控面板的细节已在上文触控面板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在采用上述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面板中,透光部131需要配合光线才能显示出标识图形,因而,触控显示面板中需要设置用于向透光部131发光的光源,例如,可利用触控显示面板自身的发光器件作为光源,向透光部131发光,当然,也可采用独立的光源向透光部131发光。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如图5和图6所示,其可包括触控面板1和显示基板2,其中:
触控面板1可以是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其结构可参考上文触控面板1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基板2设于遮光层13背离衬底11的一侧;显示基板2具有第一显示区21和位于第一显示区21外的第二显示区22,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均可朝向触控面板1发光。
进一步的,显示基板2具有围绕于第一显示区21外的外围区23,第二显示区22位于外围区23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外围区23的局部区域可发光,该局部区域即为第二显示区22。第二显示区22与第一显示区21可以是间隔的两个可发光的区域,也可以是连续的区域,即第二显示22可以是第一显示区21延伸至外围区23内的部分。
第一显示区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层13围绕的范围内,用于显示供用户观看的画面。第二显示区22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与透光部1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二显示区22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可通过透光部131,使透光部131显示标识图形。由此,可利用显示基板2本身的显示区,在显示图像的同时,第二显示区22作为光源,使透光部131显示标识图形。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显示基板2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具体而言,显示基板2可包括驱动背板和发光器件层,其中:
驱动背板包括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器件发光。举例而言,驱动背板包括像素区和位于像素区外的外围电路区,像素区为驱动背板对应于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的区域,外围电路区为驱动背板对应于外围区23的区域。
驱动电路可包括像素电路和外围电路,像素电路的数量为多个,且位于像素区内,像素电路可以是7T1C、7T2C、6T1C或6T2C等像素电路,只要能驱动发光器件发光即可,在此不对其结构做特殊限定。像素电路的数量与发光器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地与各发光器件连接,以便分别控制各个发光器件发光。其中,nTmC表示一个像素电路包括n个晶体管(用字母“T”表示)和m个电容(用字母“C”表示)。
外围电路位于外围电路区,且与像素电路连接,用于向像素电路输入驱动信号,以便控制发光器件发光。外围电路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电路,当然,还可包括其它电路,在此不对外围电路的具体结构做特殊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22的像素电路可位于第二显示区22的区域内,即位于外围区23内。或者,也可通过将对应于第一显示区21的部分像素电路进行压缩,形成可容纳驱动第二显示区22的像素电路的空间,并将驱动第二显示区22的像素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21内。
驱动背板可由多个膜层形成,举例而言,驱动背板可包括基底和设于基底一侧的驱动层,其中,基底可为单层或多层结构,且其可以是硬质或柔性结构,在此不做特殊限定。上述的驱动电路可位于驱动层,以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驱动层可包括有源层、第一栅绝缘层、栅极、第二栅绝缘层、层间介质层、第一源漏层、钝化层、第一平坦层、第二源漏层和第二平坦层,其中:
有源层设于基底上;第一栅绝缘层覆盖有源层;栅极设于第一栅绝缘层背离基底的表面,且与有源层正对设置;第二栅绝缘层覆盖栅极和第一栅绝缘层;层间介质层覆盖第二栅绝缘层;第一源漏层设于层间介质层背离基底的表面,且包括源极和漏极,源极和漏极连接于有源层;钝化层覆盖第一源漏层;第一平坦层覆盖钝化层;第二源漏层设于第一平坦层背离基底的表面,且与第一源漏层连接;第二平坦层覆盖第二源漏层和第一平坦层。
发光器件层设于驱动背板靠近触控面板1的一侧,且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可一一对应地与各像素电路连接,从而在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发光。例如,发光器件可与第二源漏层连接,可在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发光。以发光器件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例,发光器件可包括沿背离驱动背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发光功能层可包括沿背离驱动背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可通过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驱动信号,产生空穴和电子,并使空穴和电子在发光材料层复合成激子,由激子辐射光子,从而产生可见光,具体发光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显示基板2可包括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第一显示区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层13围绕的范围内,第二显示区22位于第一显示区21以外,且第二显示区22的范围小于第一显示区21的范围。第二显示区22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与透光部1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内均设有多个发光器件,第一显示区21内的发光器件可用于显示图像,第二显示区22内的发光器件可作为光源,向透光部131发光,以显示标识图形。
此外,该触控显示面板,还可包括封装层,其可覆盖显示基板2靠近触控面板1的表面,触控面板1设于封装层背离显示基板2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显示基板2可为液晶显示基板2,该显示基板2包括阵列基板、液晶层和彩膜基板,其中:
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设置,液晶层设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该显示基板2还可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均可设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用于向液晶层施加电场,调整液晶层的液晶的偏转方向,从而到达调整液晶层的透光程度的目的。彩膜基板包括多个滤光部,每个滤光部可透过一种颜色的光线,根据滤光部的颜色,可将滤光部分为至少三种,同种滤光部的颜色相同,不同种滤光部的颜色不同。
显示基板2可包括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第一显示区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层13围绕的范围内,第二显示区22位于第一显示区21以外,且第二显示区22的范围小于第一显示区21的范围。第二显示区22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与透光部1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内均设有多个滤光部,使得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均可出光,从而可利用第一显示区21显示画面,利用第二显示区22向透光部131发光,显示标识图形。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如图7所示,其可包括触控面板1、显示基板2和发光件3,其中:
触控面板1可以是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其结构可参考上文触控面板1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基板2设于遮光层13背离衬底11的一侧;显示基板2具有显示区210以及围绕显示区210的外围区220,且显示区210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层13围绕的范围内,用于显示画面,外围区220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遮光层13内。
发光件3可设于遮光层13和显示基板2之间,且与透光部131对应,即发光件3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与透光部131至少部分重合,发光件3用于向透光部131发光,以显示标识图形。发光件3的结构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只要能发光即可,例如,发光件3可为发光二极管。同时,发光件3的发光的颜色和数量也不做特殊限定。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8所示,其可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和外壳4,其中:
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是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考上文中触控面板1和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外壳4套设于触控显示面板外,且遮光层13位于外壳4内。外壳4可为遮光材质,但为了避免外壳4对透光部131造成遮挡,外壳4可具有透光区41,透光区41和透光部1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得透光部131透过的光线可经透光区41传播至外壳4以外,确保用户能看到标识图形。
举例而言,如图8和图9所示,外壳4可包括边框,边框包覆于触控显示面板的边缘外,且遮光层13位于边框的范围内,透光区41可设于边框背离显示基板2的表面。
透光区41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举例而言,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区41可开设与透光部131的各透光孔1310一一对应的开孔,从而可在透光区41形成标识图形。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外界的灰尘、水滴等由开孔进入外壳4内,可将开孔用透明材料填充,或者,利用透明的保护层覆盖透光区41。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区41还可采用与标识图形的形状和尺寸一致的透明材料,只要能看到标识图形即可。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2)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触控层,设于所述衬底一侧;
遮光层,与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遮光层呈环形,且围绕于所述触控层外;所述遮光层包括呈标识图形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阵列分布的透光孔,所述透光部的开口率满足如下公式:
T=N×π×(D/2)2/A;
T为开口率,N为所述透光部中透光孔的数量,D为所述透光孔的直径,A为所述透光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率不大于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透光孔的间距小于任一所述透光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的孔径为5μm-10μm,相邻两所述透光孔的间距为3μm-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材料包括光刻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行方向延伸,且沿列方向分布;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列方向延伸,且沿行方向分布;任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与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且在交叉处绝缘设置。
7.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一侧形成环形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呈标识图形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阵列分布的透光孔,所述透光部的开口率满足如下公式:
T=N×π×(D/2)2/A;
T为开口率,N为所述透光部中透光孔的数量,D为所述透光孔的直径,A为所述透光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在所述衬底设置有所述遮光层的一侧形成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遮光层围绕的范围内。
8.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显示基板,设于所述遮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显示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外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层围绕的范围内;所述第二显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驱动背板;
发光器件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且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均设有多个所述发光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阵列基板;
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
彩膜基板,设于所述液晶层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个滤光部,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均设有多个滤光部。
1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显示基板,设于所述遮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发光件,设于所述遮光层和所述显示基板之间,所述发光件用于向所述透光部发光。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外壳,套设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外,且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外壳具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透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CN202110302603.7A 2021-03-22 2021-03-22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860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2603.7A CN112860126B (zh) 2021-03-22 2021-03-22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CT/CN2021/131566 WO2022199071A1 (zh) 2021-03-22 2021-11-18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8/283,224 US20240094837A1 (en) 2021-03-22 2021-11-18 Display devic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2603.7A CN112860126B (zh) 2021-03-22 2021-03-22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0126A true CN112860126A (zh) 2021-05-28
CN112860126B CN112860126B (zh) 2024-03-05

Family

ID=75991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2603.7A Active CN112860126B (zh) 2021-03-22 2021-03-22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4837A1 (zh)
CN (1) CN112860126B (zh)
WO (1) WO20221990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071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503A (zh) * 2011-01-13 2012-07-18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US20130038545A1 (en) * 2011-08-12 2013-02-14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sensing panel and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US20160041329A1 (en) * 2014-08-05 2016-02-11 Silitech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hared-Type Back Light Module
CN207354368U (zh) * 2017-11-17 2018-05-11 厦门市华励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发光手机后盖及手机
CN209895322U (zh) * 2019-07-24 2020-01-03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及柔性oled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0126B (zh) * 2021-03-22 2024-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503A (zh) * 2011-01-13 2012-07-18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US20130038545A1 (en) * 2011-08-12 2013-02-14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sensing panel and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US20160041329A1 (en) * 2014-08-05 2016-02-11 Silitech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hared-Type Back Light Module
CN207354368U (zh) * 2017-11-17 2018-05-11 厦门市华励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发光手机后盖及手机
CN209895322U (zh) * 2019-07-24 2020-01-03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及柔性oled显示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071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94837A1 (en) 2024-03-21
CN112860126B (zh) 2024-03-05
WO2022199071A1 (zh)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73640B1 (ko) 근적외선 유기 광 센서가 임베디드된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607379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1341806B (zh) 显示装置
CN110767681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US1104365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ng a scattering pattern
WO2016033928A1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070195252A1 (en) Electronic Ink Display
CN109273482A (zh) 触控显示装置
WO2011031605A1 (en) Tiled display with overlapping flexible substrates
CN109782458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20170032958A (ko) 커브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187427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1156456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1238258U (zh) 显示背板及显示面板
KR20160063116A (ko) 양면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860126A (zh)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2207434A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KR20140028758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5734667A (zh) 显示装置
US11528813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window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92559B1 (ko) 터치패널, 이를 포함하는 평판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터치패널의 제조방법
US11843762B2 (en) Switchable float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9163131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1607207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137129A1 (en)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