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9425B -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9425B
CN112859425B CN202110243734.2A CN202110243734A CN112859425B CN 112859425 B CN112859425 B CN 112859425B CN 202110243734 A CN202110243734 A CN 202110243734A CN 112859425 B CN112859425 B CN 112859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optical element
backlight module
distan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37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9425A (zh
Inventor
潘湾萍
吴恩龙
付常佳
黄建明
余海龙
林雅宾
苏学臻
贾小波
荆传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437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9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9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4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6057 priority patent/WO2022183746A1/zh
Priority to US18/271,037 priority patent/US2024001228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9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2Mechanical guidance or alignment of LCD panel support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5Assembl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 G09F13/04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9F13/0445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光学元件;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一周的固定框架,其中,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彼此独立且沿着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胶带,所述第一光学元件通过所述胶带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用于避免膜片褶皱不良,提高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显示装置中,光学膜材极易因热胀冷缩导致膜片褶皱,进而出现明暗不均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尺寸显示模组中,由于膜片面积大,所需的膨胀空间也大,为了兼顾屏占比,膜片膨胀往往受限于空间从而出现膜片褶皱的不良现象。
可见,现有显示装置存在膜片褶皱不良,显示品质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于避免膜片褶皱不良,提高显示品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第一光学元件;
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一周的固定框架,其中,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彼此独立且沿着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胶带,所述第一光学元件通过所述胶带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背离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第二光学元件和第三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上均开设有多个挂耳孔,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的多个挂耳贯穿相应的所述挂耳孔,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一延伸长度,所述第三边框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四边框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二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长度,各个边框上预留有用于固定所述挂耳的凹槽区域,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均设置有所述挂耳,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中的至少一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未设置所述挂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边框对应的所述挂耳孔沿该边框长度方向的尺寸,沿背离所述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凹槽区域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为一预设长度,在任一边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30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为均为第一预设距离,在所述第二边框上,所述第二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均为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不同的第二预设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边框上,背离所述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的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大于靠近所述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的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在所述第二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为同一预设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任一边框上,至少包括分别设置在该边两端点的第一凹槽区域和第二凹槽区域,至少一个所述胶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区域和所述第二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带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区域贴附,以及所述胶带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区域贴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任一边框上,任一所述胶带的长度范围为[a,2a+d],其中,a表示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d表示所述凹槽区域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任一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胶带间的间距范围为[a+2d,2a+3d],其中,a表示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d表示所述凹槽区域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胶带对应的且未设置所述挂耳的所述凹槽区域内填充有硅胶,其中,所述硅胶的厚度等于所述凹槽区域的深度。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面所述的背光模组。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其中,所述固定框架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一周,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
通过所述胶带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背离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的第二光学元件和第三光学元件,则在所述通过所述胶带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的多个挂耳贯穿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上所开设的多个挂耳孔,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上开设用于固定所述挂耳的凹槽区域;
将所述挂耳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中的至少一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未设置所述挂耳,其中,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一延伸长度,所述第三边框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四边框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二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包括:
将至少一个所述胶带设置在任一边框的两端点的第一凹槽区域和第二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内,其中,所述胶带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包括:
将所述胶带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区域贴附,以及将所述胶带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区域贴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挂耳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中未设置所述挂耳的所述凹槽区域内填充硅胶,其中,所述硅胶的厚度等于所述凹槽区域的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其中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MM方向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其中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NN方向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虚线框标注区域A对应结构的其中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其中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OO方向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虚线框标注区域B对应结构的其中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其中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沿图9中方向SS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其中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沿图11中方向PP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沿图11中PP方向的另外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中胶带和设置在凹槽区域内的挂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中胶带和设置在凹槽区域内的挂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中胶带和设置在凹槽区域内的挂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中胶带和设置在凹槽区域内的挂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中胶带和设置在凹槽区域内的挂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9为沿图6中OO方向的另外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胶带断裂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中胶带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中在步骤S101之前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现有技术中,膜片褶皱是显示模组开发中常见不良之一。膜片褶皱不良的主要表现为点灯状态下,侧视角观察下,显示模组呈现明亮不均的现象。尤其是在正常点屏或温湿度信赖性测试中,常由于背光膜片基本为有机树脂产品,多具备吸湿吸热膨胀特性,因而在背光模组设计时会预留一定的膜片膨胀空间。特别是在大尺寸显示模组中,背光膜片面积往往较大,相应地,背光膜片所需的膨胀空间也比较大。为了兼顾较高的屏占比,对膨胀空间的预留往往有一定的限制,这样的话,膜片膨胀往往受限于空间从而出现膜片褶皱的不良现象。
在现有膜片褶皱的不良现象中,现有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翘曲原因往往在于本身横向尺寸过大,且固定方式采用全胶固定,由于扩散板四周受力过大,尤其是在高温高湿信赖性测试中,四周膨胀空间受限,膨胀往往集中在扩散板内部。此外,由于背光模组中的膜片的横向尺寸往往较大,所预留的膨胀量不足,在高温高湿信赖性测试中,膜片膨胀,将与限位挂耳处发生干涉,从而出现膜片褶皱不良,进而降低显示品质。
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于避免膜片褶皱不良,提高显示品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其中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MM方向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第一光学元件10;
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设置一周的固定框架20,其中,所述固定框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201和第二边框20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203和第四边框204,所述固定框架20的每条边框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彼此独立且沿着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胶带30,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通过所述胶带30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所述第一边框201、所述第二边框202、所述第三边框203和所述第四边框204可以都是属于所述固定框架20的边缘部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20的材质可以是铝,还可以是其它的金属材质,在此不做限定。所述固定框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201和第二边框20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203和第四边框204,所述固定框架20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设置一周,在所述固定框架20的每条边框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彼此独立且沿着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胶带30,其中,每个胶带30的延伸长度可以是相同的,还可以是不同的,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设置,此外,每条边框上所设置的胶带30的个数可以是相同的个数,还可以是不同的个数,具体地,根据实际应用中相应边的具体长度以及每条胶带30的长度来设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彼此独立的胶带30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从而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此外,由于所述固定框架20上每条边框上所设置的胶带30间的彼此独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第一光学元件10与固定框架20间的全胶贴合来说,所述胶带30与所述固定框架20间的粘合力变小,而且所述胶带30对应光学元件膨胀和收缩而产生可回复变形的性质提升,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发生膨胀时,借助所述胶带30发生可回复变形的阻力相对较小,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将相较于所述固定框架20发生一定的偏移,该偏移可以是沿背离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的方向偏移,此外,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发生膨胀时,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胶带30将随之发生微量形变,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将随着所述胶带30形变的方向发生膨胀,如此一来,弱化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靠近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处的膨胀程度,从而避免了第一光学元件10对应膜片的褶皱不良,进而提高了显示品质。对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发生收缩时的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3至图5所示,其中,如图3所示为背光模组的其中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中波浪线所处的左上角区域为所述固定框架20上去除了相关光学膜层的结构,如图4所示为沿图3中NN方向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图3中虚线框标注区域A对应结构的其中一种局部放大图。具体来讲,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背离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的第二光学元件102和第三光学元件103,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上均开设有多个挂耳孔500,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多个挂耳50贯穿相应的所述挂耳孔500,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背光模组可以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的设置方式,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可以是扩散板,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可以是棱镜片,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可以是扩散片,这样的话,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的厚度。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所述胶带30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所述胶带30保证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稳固性,进一步地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多个挂耳50贯穿相应的所述挂耳孔500,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固定框架20上所设置的挂耳50的具体个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来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所述挂耳50贯穿相应元件的所述挂耳孔500,保证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稳固性,进一步地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可以通过所包括的多层膜层来对所述背光模组中来自背光源的光线进行相应的调制,进而保证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其中,在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量子点膜时,通过所述量子点膜可以使得来自所述背光源的色彩光线更加纯净,在将所述背光模组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之后,保证了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选择所述背光模组所包括的膜材,比如,所述背光模组除了可以包括依次背离所述固定框架20的扩散板、棱镜片和扩散片之外,还可以包括反射片、量子点膜等,在此不做限定。相应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选择所述背光模组中各光学膜层间的先后顺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6和图7所示,其中,图6所示为所述背光模组的其中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沿图6中OO方向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所述第一边框201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二边框202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一延伸长度,所述第三边框203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四边框204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二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长度,各个边框上预留有用于固定所述挂耳50的凹槽区域40,所述第一边框201和所述第二边框202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均设置有所述挂耳50,所述第三边框203和所述第四边框204中的至少一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未设置所述挂耳5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边框201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二边框202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一延伸长度,所述第三边框203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四边框204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二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长度,比如,所述第一延伸长度为2.2m,所述第二延伸长度为1.2m。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所述背光模组的实际尺寸来设置所述固定框架20各个边框的延伸长度,在此不做限定。此外,所述固定框架20上各个边框上预留有与用于固定所述挂耳50的凹槽区域40,所述第一边框201和所述第二边框202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均设置有所述挂耳50,所述第三边框203和所述第四边框204中的至少一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未设置所述挂耳50,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边框203上未设置挂耳50,所述第四边框204上也未设置挂耳50;再比如,还可以是所述第三边框203上未设置挂耳50,所述第四边框204上设置有挂耳50;再比如,还可以是所述第四边框204上未设置挂耳5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所述背光模组的横竖需求来设置挂耳50的实际分布情况,在此不做限定。其中,在所述背光模组沿长边延伸方向竖直放置时,可以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背离放置面的短边上设置所述挂耳50,从而避免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自身重力的影响,提高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发生膨胀时,由于相应的光学元件可以向未设置有所述挂耳50的一边框自由收缩,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沿未设置有所述挂耳50的一边框膨胀,这样的话,由于未设置有所述挂耳50的一边框为所述固定框架20的短边框,在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发生膨胀时,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可以向未设置有所述挂耳50的一边框自由收缩,尤其是相应光学元件的长边可以向短边方向自由收缩,如此一来,极大程度地减弱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与所述挂耳50间的干涉程度,从而减弱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的褶皱程度,避免了膜片褶皱不良的现象,进一步地保证了显示品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图3中虚线框标注区域B对应结构的其中一种局部放大图,具体来讲,任一边框对应的所述挂耳孔500沿该边框长度方向的尺寸,沿背离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个所述挂耳50沿该边框长度方向的尺寸大小相等,并非完全相等,可以是近似相等,大致相等,任一所述挂耳孔500沿该边框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相应的所述挂耳50沿该边框长度方向的尺寸,这样的话,可以保证所述挂耳50贯穿所述挂耳孔500,进而对相应的光学元件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任一边框对应的所述挂耳孔500沿该边框长度方向的尺寸,沿背离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所述挂耳孔500为所述挂耳50所预留的空间逐渐增大,在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发生膨胀时,在所述挂耳50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的同时,由于沿背离所述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方向的所述挂耳孔500所预留的空间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可以在所述挂耳孔500所预留的空间内自由活动,从而避免了相应光学元件与所述挂耳之间干涉,避免了膜片褶皱不良的现象,进一步地保证了显示品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任一所述凹槽区域40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为一预设长度,在任一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300mm),比如,在任一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间的间距范围为150mm,再比如,间距范围为200mm。如此一来,可以防止对所述背光模组中的膜片的过定位,还可以避免因间距范围设置过大,不能对所述背光模组中的膜片进行有效固定,从而导致所述背光模组中的膜片脱落。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区域40可以有以下两种设置方式,但又不仅限于以下两种设置方式。
第一种设置方式对应的所述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图如图9所示,具体来讲,在所述第一边框201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一预设距离,在所述第二边框202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均为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不同的第二预设距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所述凹槽区域40设置有所述挂耳50,则两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也就是对应两所述挂耳50之间的间距。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b1,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b2,所述第一预设距离b1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b2,所述第一边框201上所设置的所述挂耳50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边框202上所设置的所述挂耳50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均为同一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情况,均为同一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可以是近似相同,大致相同。如此一来,所述第一边框201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可以呈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边框202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可以呈轴对称分布。相应地,由于所述第一边框201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与所述第二边框202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不同,所述第一边框201上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可以与所述第二边框202上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呈非对称分布,如此一来,可以保证相关膜片的防呆设计,保证了相关膜片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安装速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采用上述第一种设置方式来设置所述第一边框201和所述第二边框202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所述第三边框203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和所述第四边框204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可以呈轴如图10的轴对称分布,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分别设置所述第三边框203上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四边框204上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所设置的间距可以是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相同或者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图9所示的所述固定框架20上所述第一边框201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一预设距离的情况,结合图10所示的沿图9中方向SS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来说,该边上设置有m个所述凹槽区域40,相应地,设置在所述凹槽区域40内的挂耳50编号依次为1,2,……,m,m为大于3的整数,考虑到工艺误差,该边上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的关系为:a1≈ax≈am-1,其中,“≈”表示近似相等,大致相等,编号为1的挂耳50和编号为2的挂耳50之间的间距为a1,位于所在边框中心位置的两挂耳50之间的间距为ax,编号为m的挂耳50和编号为(m-1)的挂耳50之间的间距为am-1,也就是说,该边上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呈轴对称分布。
第二种设置方式对应的所述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图如图11所示,具体来讲,在所述第一边框201上,背离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的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大于靠近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的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在所述第二边框202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为同一预设距离。如此一来,所述第一边框201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和所述第二边框202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呈非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边框201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可以呈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边框202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可以呈轴对称分布,如图11所示。此外,在第二种设置方式中,所述第三边框203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和所述第四边框204上的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可以呈轴对称分布,还可以呈非轴对称分布。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边框201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边框202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的数量均为九个,所述第三边框203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的数量和所述第三边框204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的均为四个,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来设置各个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12所示的沿图11中方向PP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来说,在采用第二种设置方式时,该边上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的关系为ax<a1≈am-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对所述第一边框201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进行轴对称设计。这样的话,由于所述第一边框201上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和所述第二边框202上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呈非轴对称分布,在所述凹槽区域40内设置所述挂耳50之后,可以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中的相关膜片通过相应的挂耳50快速地安装在所述背光模组中,此外,整个所述固定框架20上所有的所述凹槽区域40的非轴对称分布还可以保证相关膜片的防呆设计,在将挂耳50设置在相应的凹槽区域之后,便于将相关膜片安装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的制作效率。
另外,在所述第一边框201上,背离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的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大于靠近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的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这样的话,在将所述挂耳50安装至相应的所述凹槽区域40之后,背离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处的挂耳50之间预留有较为充足的膨胀空间,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发生膨胀时,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在背离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中心位置处的自由膨胀,同时有效避免边缘位置处挂耳50与相应膜片间的干涉,从而能够有效减轻针对相应膜片的内部膨胀,进一步地避免了膜片褶皱不良的现象,提高了显示品质。
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两种设置方式来设计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采用其它方式来设置所述凹槽区域40,比如,设置在任一边框上的任两个相邻所述挂耳50之间的间距也为同一所述预设距离。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设置所述预设距离的具体数值,在此不做限定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11和图13来说明一下所述背光模组中的胶带30分布情况,其中,图13所示为沿图11中PP方向的另外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在任一边框上,至少包括分别设置在该边两端点的第一凹槽区域401和第二凹槽区域402,至少一个所述胶带3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区域401和所述第二凹槽区域402之间的间距内。也就是说,将至少一个胶带30设置在位于单边的两端点的两凹槽区域之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至少一个所述胶带3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区域401和所述第二凹槽区域402之间的间距内,如图13所示,将三个胶带30贴附在图13中的第一边框201上的第一凹槽区域401和第二凹槽区域402之间,如此一来,即便是在所述第一边框201上的各个凹槽区域内设置了相应的挂耳50,由于胶带30仅设置在两端点的凹槽区域之间,因此预留出了较为充足的角落膨胀量,进一步地避免了膜片向内部膨胀的褶皱不良,保证了显示品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仍结合图13所示,所述胶带30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区域401贴附,以及所述胶带30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区域402贴附,也就是说,任一边框上位于两端点的凹槽区域内必须贴附有胶带30,如此一来,在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通过所述胶带30贴附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之后,避免了所述扩撒板的边角翘起,进一步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定性,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任一边框上,任一所述胶带30的长度范围为[a,2a+d],其中,a表示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d表示所述凹槽区域40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任一边框上,任一所述胶带30的长度大于等于a,且小于等于(2a+d),同一条边上的各个胶带30的长度可以是相同的长度,还可以是不同的长度,具体地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设置。其中,a表示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在所述凹槽区域40内设置有挂耳50时,a还可以表示两个相邻所述挂耳50之间的间距。比如,在所述胶带30长度为a时,所述胶带30和设置在所述凹槽区域40内的挂耳5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是如图14所示的情况,还可以是如图15所示的情况。再比如,在所述胶带30长度为1.5a时,所述胶带30和设置在所述凹槽区域40内的挂耳5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是如图16所示的情况。再比如,在所述胶带30长度为(2a+d)时,所述胶带30和设置在所述凹槽区域40内的挂耳5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是如图17所示的情况,还可以是如图18所示的情况。此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根据所述固定框架20单边的延伸长度,单个挂耳50的长度以及相邻两个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的实际设置情况来设置所述胶带30的长度,在此不再详述了。
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凹槽区域40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相较于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往往较小,在设置所述胶带30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以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为参照来设置,忽略所述凹槽区域40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比如,直接将所述胶带30的长度设置为a,或者将所述胶带30的长度设置为2a,从而提高了所述胶带30的贴附速度,进而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的制作效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任一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胶带30间的间距范围为[a+2d,2a+3d],其中,a表示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间距,d表示所述凹槽区域40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任一边框上,所贴附的任两个相邻胶带30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a+2d),且小于等于(2a+3d),同一条边上的所有两个相邻所述胶带30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的间距,还可以是不同的间距,具体地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设置。比如,每条边框上两相邻所述胶带30之间的间距均为(a+2d),所述第一边框201和所述第二边框202上所述胶带30的长度为(2a+d),所述第三边框203和所述第四边框204上所述胶带30的长度为1.5a。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固定框架20的同一条边上任两个相邻胶带30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为(a+2d),还可以设置为(2a+3d),在将所述扩散板101经由胶带30贴附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之后保证了所述扩散板101与所述固定框架20的稳固性,同时兼顾了所述扩散板101的膨胀预留量,进而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设置每条边框上相应所述胶带30的长度和所述胶带30之间的间距,在此不再详述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图19所示为沿图6中OO方向的另外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所述胶带30对应的且未设置所述挂耳50的所述凹槽区域40内填充有硅胶60,其中,所述硅胶60的厚度等于所述凹槽区域40的深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三边框203和所述第四边框204中的至少一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未设置所述挂耳50,这样的话,在后续将所述胶带30贴附在未设置有所述挂耳50的所述凹槽区域40所对应的位置时,特别是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与所述固定框架20进行对位时,由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可能出现撕扯导致所述胶带30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对应悬空位置处发生断裂,所述胶带30的断裂情况可以是如图20所示,断裂部位如图20中虚线框C所示,从而影响所述胶带30对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的固定性能,进而降低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用于贴附所述胶带30的位置所对应的未设置所述挂耳50的所述凹槽区域40内预先填充硅胶60(Rubber),所述硅胶60的厚度等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区域40的深度,这样的话,由于所填充的硅胶60的表面往往为较为光滑的表面,所述硅胶60与所贴附的所述胶带30的结合较为良好,可避免撕扯第一光学元件10导致所述胶带30断裂,保证了所述胶带30的完整性,进而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所述胶带30可以是采用无纺布亚克力胶水系列双面胶,如图21所示为所述胶带30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所述胶带3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离型膜301、第一层亚克力胶302、无纺布303和第二层亚克力胶304,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离型膜301撕掉,直接贴附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即可,整个贴附过程更方便快捷,此外,所述双面胶使用成本较低,且粘性较好,可以有效保证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进而保证所述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背光模组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背光模组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就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22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S101: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其中,所述固定框架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一周,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
S102:通过所述胶带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101至步骤S210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10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30,具体地,所述固定框架20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设置一周,所述固定框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201和第二边框20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203和第四边框204,然后,通过所述胶带30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具体地,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放置在所述胶带30的上方,从而通过所述胶带30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后续在对所述背光模组进行高温高湿性能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所述胶带30彼此独立放置,所述胶带30与所述固定框架20间的粘合力变小,而且所述胶带30对应光学元件膨胀和收缩而产生可回复形变的性质提升,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发生膨胀时,借助所述胶带30发生可回复变形的阻力相对较小可避免第一光学元件10中相应膜片的褶皱不良,进而提高了显示品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背离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设置的第二光学元件102和第三光学元件103,则在步骤S102:通过所述胶带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的多个挂耳,将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的多个挂耳贯穿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上所开设的多个挂耳孔,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通过所述胶带30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之后,保证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与所述固定框架20间的稳固性,然后,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的多个挂耳50,贯穿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上所开设的多个挂耳孔500,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从而保证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与所述固定框架20之间的稳固性,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在步骤S101: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201:在所述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上开设用于固定所述挂耳的凹槽区域;
S202:将所述挂耳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中的至少一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未设置所述挂耳,其中,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一延伸长度,所述第三边框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四边框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二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长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201至步骤S20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在所述固定框架20的每条边框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的一侧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30之前,先在所述固定框架20的每条边框上设置用于固定所述挂耳50的凹槽区域40,然后,将所述挂耳50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框201和所述第二边框202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内,所述第三边框203和所述第四边框204中的至少一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未设置所述挂耳50,仅保留其边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如此一来,通过相应所述凹槽区域40上的所述挂耳50便实现了对所述第二光学元件102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103与所述固定框架20之间的限位固定,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其中,所述第一边框201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二边框202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一延伸长度,所述第三边框203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四边框204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二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长度,也就是说,可以仅在所述固定框架20的长边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内设置挂耳50,而在所述固定框架20的两短边上可以不设置所述挂耳50仅保留所述凹槽区域40,这样的话,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发生膨胀时,所述棱镜片102和所述扩散片103可以沿未设置所述挂耳50的一边膨胀,相较于所述固定框架20所有边上均设置挂耳50来说,增大了预留的膨胀空间,避免了所述挂耳50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中的相关膜片间的干涉所致的膜片褶皱不良,提高了显示品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1: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包括:
将至少一个所述胶带设置在任一边框的两端点的第一凹槽区域401和第二凹槽区域402之间的间距内,其中,所述胶带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1: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10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包括:
将所述胶带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区域贴附,以及将所述胶带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区域贴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于所述胶带30的具体设置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在此不再详述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将所述挂耳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边框203和所述第四边框204中未设置所述挂耳的所述凹槽区域40内填充硅胶60,其中,所述硅胶60的厚度等于所述凹槽区域的深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将所述挂耳50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框201和所述第二边框202上的所述凹槽区域40之后,可以直接将硅胶60填充至所述第三边框203和所述第四边框204中未设置所述挂耳50的所述凹槽区域40内,其中,所述硅胶60的厚度等于所述凹槽区域40的深度,如此一来,在后续在所述固定框架20上贴附所述胶带30之后,对所述扩散板101与所述固定框架20之间的定位,可以避免因所述胶带30与所述凹槽区域40之间的悬空所致的胶带30断裂,保证了所述扩散板101与所述固定框架20之间的稳固性,进而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
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于所述凹槽区域40的具体开设情况以及所述胶带30的具体设置情况,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来设置,在此不再详述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光学元件10,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设置一周的固定框架20,所述固定框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201和第二边框20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203和第四边框204,所述固定框架20的每条边框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彼此独立且沿着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胶带30,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通过所述胶带30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由于所述固定框架20的每条边框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彼此独立且沿着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胶带30,这样的话,通过彼此独立的胶带30不仅可以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与所述固定框架20固定在一起,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固性,此外,由于所述胶带30间的彼此独立,所述胶带30与所述固定框架20间的粘合力变小,而且所述胶带对应光学元件膨胀和收缩而产生可回复变形的性质提升,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10发生膨胀时,借助所述胶带30发生可回复变形的阻力相对较小可避免第一光学元件10中相应膜片的褶皱不良,进而提高了显示品质。
尽管已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公开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
第一光学元件;
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一周的固定框架,其中,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彼此独立且沿着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胶带,所述第一光学元件通过所述胶带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背离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第二光学元件和第三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上均开设有多个挂耳孔,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的多个挂耳贯穿相应的所述挂耳孔,将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三光学元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一延伸长度,所述第三边框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四边框的延伸长度均为第二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长度,各个边框上预留有用于固定所述挂耳的凹槽区域,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均设置有所述挂耳,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中的至少一边框上的所述凹槽区域未设置所述挂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任一边框对应的所述挂耳孔沿该边框长度方向的尺寸,沿背离所述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的方向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任一所述凹槽区域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为一预设长度,在任一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间的间距范围为(100mm,30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所述第一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一预设距离,在所述第二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均为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不同的第二预设距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所述第一边框上,背离所述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的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大于靠近所述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的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在所述第二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为同一预设距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任一边框上,至少包括分别设置在该边两端点的第一凹槽区域和第二凹槽区域,至少一个所述胶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区域和所述第二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胶带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区域贴附,以及所述胶带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区域贴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任一边框上,任一所述胶带的长度范围为[a,2a+d],其中,a表示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d表示所述凹槽区域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任一边框上,任两个相邻所述胶带间的间距范围为[a+2d,2a+3d],其中,a表示任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区域之间的间距,d表示所述凹槽区域沿所在边框的延伸长度。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胶带对应的且未设置所述挂耳的所述凹槽区域内填充有硅胶,其中,所述硅胶的厚度等于所述凹槽区域的深度。
12.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3.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
在固定框架的每条边框面向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侧均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的胶带,其中,所述固定框架围绕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一周,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
通过所述胶带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
CN202110243734.2A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859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3734.2A CN112859425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PCT/CN2021/126057 WO2022183746A1 (zh) 2021-03-05 2021-10-25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8/271,037 US20240012289A1 (en) 2021-03-05 2021-10-25 Backlight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3734.2A CN112859425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425A CN112859425A (zh) 2021-05-28
CN112859425B true CN112859425B (zh) 2022-10-25

Family

ID=75993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3734.2A Active CN112859425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2289A1 (zh)
CN (1) CN112859425B (zh)
WO (1) WO20221837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9425B (zh) * 2021-03-05 2022-10-25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6893B (en) * 2005-06-22 2007-03-21 Au Optronics Corp A backlight unit
JP2008003313A (ja) * 2006-06-22 2008-01-10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照明装置
TW201341894A (zh) * 2012-04-06 2013-10-16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CN102798049A (zh) * 2012-08-15 2012-11-28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103672724B (zh) * 2013-11-27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遮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901654B (zh) * 2014-04-24 2016-02-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组的安装结构
CN203907348U (zh) * 2014-04-24 2014-10-2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749809A (zh) * 2015-04-03 2015-07-01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
CN205121100U (zh) * 2015-08-11 2016-03-30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以及包含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CN105158953B (zh) * 2015-09-30 2018-08-17 合一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57537B (zh) * 2016-03-25 2020-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942562A (zh) * 2017-11-27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208721951U (zh) * 2018-07-09 2019-04-09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的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8607472U (zh) * 2018-08-17 2019-03-1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定膜片的胶带、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8721958U (zh) * 2018-10-12 2019-04-09 长沙湘计海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752412A (zh) * 2020-06-12 2020-10-0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859425B (zh) * 2021-03-05 2022-10-25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862051B2 (en) * 2022-03-02 2024-01-02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light bo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12289A1 (en) 2024-01-11
CN112859425A (zh) 2021-05-28
WO2022183746A1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1657B2 (en)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467127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9983426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module
US9658386B2 (en)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20697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bendable light-transmissive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91497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3485049A (zh) 显示装置
CN20651558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285942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2519011B (zh) 光学膜片组及应用此光学膜片组的背光模块
US11991841B2 (en) Splicing display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90064586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4139278A1 (zh) Led显示装置
CN112305798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966887B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元件
CN107340652B (zh) 封装胶、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WO2020253005A1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107092A1 (zh) 反射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70090093A1 (en) Light source components and backlight modules
US20220145134A1 (en) Adhesive tap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20190384106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514882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式显示装置
CN209086600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185167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KR20170133101A (ko)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