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9361B - 成像校正单元以及成像模块 - Google Patents

成像校正单元以及成像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9361B
CN112859361B CN202110196349.7A CN202110196349A CN112859361B CN 112859361 B CN112859361 B CN 112859361B CN 202110196349 A CN202110196349 A CN 202110196349A CN 112859361 B CN112859361 B CN 1128593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shaped optical
optical element
imag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63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9361A (zh
Inventor
刘权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visions Innov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visions Innov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visions Innov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uxvisions Innov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63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9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9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361A/zh
Priority to US17/586,690 priority patent/US1171429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9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75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26/0883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racting elements the refracting element being a prism
    • G02B26/0891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racting elements the refracting element being a prism forming an optical we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校正单元以及成像模块,其具有小体积、低耗电以及高效能的优点。成像校正单元具有光轴,且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楔形光学元件依序排列设置在光轴上,其中各楔形光学元件在第一边缘处具有最小厚度尺寸与在第二边缘处具有最大厚度尺寸,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的连线形成各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且当沿成像校正单元的光轴传递的光束依序通过楔形光学元件而成像于成像面的中心时,四楔形光学元件中的任一者的对称轴相对于其中一相邻的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的角度为90度。

Description

成像校正单元以及成像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单元与光学模块,尤其涉及一种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相机用的手抖校正功能通常是物理性调整光轴的光学式方法,典型的该光学式的手抖校正功能为透镜移动式及拍摄元件移动式。进一步而言,透镜移动式的手抖校正功能通过用专用的驱动机构使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图像光的透镜组的一部分或全部相对于拍摄元件朝消除手抖的方向移动,从而校正光轴,将被摄体的图像光引导向拍摄元件。然而,如此一来,透镜移动式的手抖校正功能每次都必须针对每种相机所构成的透镜组设计与校正用透镜的形状或光学规格相适的驱动机构。另一方面,拍摄元件移动式的手抖校正功能通过用专用的驱动机构使拍摄元件根据手抖而移动,从而使拍摄元件相对于透镜组光轴的位置保持恒定。但是,拍摄元件移动式的手抖校正功能也是每次都必须根据每种相机的不同的拍摄元件设计专用的驱动机构。
因此,现有一种提出了在该光学透镜的光轴上安装用于校正的光学单元而成的结构,该光学单元包括使入射到光学透镜的光折射的可动棱镜、用于驱动该可动棱镜的致动器及包括用于将致动器的动力传递到可动棱镜的轴的动力传递机构。由此,不需要针对每种相机逐一设计校正用透镜的形状、驱动机构,能够谋求简化设计。然而,为了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光轴的调整,通常需对应二个维度而在不同的方向上皆配置有致动器。此外,由于可动棱镜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制作上,会使光学单元具有一定的体积,而不易整合至各种相机的机身之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其具有小体积、低耗电以及高效能的优点。
本发明的成像校正单元具有光轴,且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四个结构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依序排列设置在光轴上,其中各楔形光学元件在相对的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分别具有最小厚度尺寸与最大厚度尺寸,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的连线形成各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且当沿成像校正单元的光轴传递的光束依序通过楔形光学元件而成像于成像面的中心时,四楔形光学元件中的任一者的对称轴相对于其中一相邻的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的角度为90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成像校正单元还包括光学转向元件,光学转向元件具有入光面、反射光学面与出光面,反射光学面连接入光面与出光面,光学转向元件的出光面朝向四楔形光学元件中的其中一者,且出光面平行于成像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四楔形光学元件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且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能相对于光轴旋转,以校正通过成像校正单元的光束的行进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光轴旋转的旋转方向彼此相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光轴旋转的旋转方向相同。
本发明的成像校正单元,具有光轴,且包括成像校正元件以及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成像校正元件具有出光面,且出光面为复斜面,且沿成像校正元件的光轴传递的光束通过出光面的光学行为等效于通过假想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的光学行为。成像校正元件、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且第一楔形光学元件、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为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楔形光学元件在相对的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分别具有最小厚度尺寸与最大厚度尺寸,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的连线形成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且当沿成像校正单元的光轴传递的光束依序通过成像校正元件、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而成像于成像面的中心时,第三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相对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的角度为90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成像校正元件为三棱镜,且还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两侧面,成像校正元件的第一表面与光轴平行,第二表面连接第一表面与出光面,两侧面分别在成像校正元件的两侧连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出光面,出光面面向成像面,且出光面相对于第一表面倾斜第一角度,并相对于两侧面的其中一者倾斜第二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表面为入光面,第二表面为反射光学面,且从入光面入射成像校正元件的光束被反射光学面反射后,经由出光面离开成像校正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表面为入光面,且从入光面入射成像校正元件的光束穿透成像校正元件后经由出光面离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能相对于光轴旋转,以校正通过成像校正单元的光束的行进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光轴旋转的旋转方向彼此相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光轴旋转的旋转方向相同。
本发明的成像模块包括前述的成像校正单元以及镜头单元。镜头单元用以使通过的光束能成像于成像面的预定成像区域中。
基于上述,通过能够相对于光轴旋转的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的配置,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能够由同一致动器控制其相对转动的角度,就达成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进而具有低耗电以及高效能的优点。此外,通过第一楔形光学元件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或是与其等效的成像校正元件)的配置,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也能够配合及提前补正光束经过楔形光学元件后所造成的初始偏移,而能提升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的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成像模块的架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C是图1A的楔形光学元件旋转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1D是图1A的成像面上的参考校正位置示意图;
图1E是一比较例的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的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1F是图1E的成像面上的参考校正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成像模块的架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成像模块的架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成像校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成像模块的架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0、200A、400、400A:成像模块
100、100A、300、300A:成像校正单元
110:光学转向元件
210:镜头单元
310、310A:成像校正元件
S113:入光面
S111、S311:出光面
S112:反射光学面
S314、S315:侧面
S313:第一表面
S312:第二表面
AC:致动器
C:对称轴
CS:圆周端面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E1:第一边缘
E2:第二边缘
IS:成像面
L:光束
O:光轴
OS:外侧表面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T1:最小厚度尺寸
T2:最大厚度尺寸
TS:倾斜光学面
WE:楔形光学元件
WE1:第一楔形光学元件
WE2:第二楔形光学元件
WE3:第三楔形光学元件
WE4:第四楔形光学元件
X’:第一参考轴
Y’:第二参考轴
θr: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成像模块的架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四个结构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光学元件旋转时的光路示意图。图1D是图1A的成像面上的参考校正位置示意图。请参照图1A,本实施例的成像模块200包括一成像校正单元100以及一镜头单元210。成像校正单元100具有光轴O,且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WE。镜头单元210用以使通过楔形光学元件WE的一光束L能成像于一成像面IS的预定成像区域中。举例而言,光束L为形成被摄体的图像光,且该成像面IS为图像传感元件的传感面。举例来说,图像传感元件可包括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或其他适当种类的光学传感元件。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成像模块200还包括一致动器AC,致动器AC例如但不限于为一音圈马达。详细而言,致动器AC能够控制其中二楔形光学元件WE相对旋转。
进一步而言,如图1A与图1B所示,四个结构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WE依序排列设置在光轴O上。四楔形光学元件WE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如图1B所示,各楔形光学元件WE在相对的一第一边缘处与一第二边缘处分别具有一最小厚度尺寸T1与一最大厚度尺寸T2,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的连线形成各楔形光学元件WE的对称轴C,且各楔形光学元件WE的厚度尺寸沿各楔形光学元件WE的对称轴C自最小厚度尺寸T1渐变至最大厚度尺寸T2。并且,如图1A与图1C所示,各楔形光学元件WE的轮廓为圆形,且具有一倾斜光学面TS、一外侧表面OS与一圆周端面CS,外侧表面OS与倾斜光学面TS彼此相对。
如图1A与图1B所示,当沿成像校正单元100的光轴O传递的光束L依序通过楔形光学元件WE而成像于成像面IS的中心时,四楔形光学元件WE中的任一者的对称轴C相对于其中一相邻的楔形光学元件WE的对称轴C的角度为90度。举例而言,如图1B所示,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的对称轴C相对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对称轴C的角度为90度,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的对称轴C相对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对称轴C的角度为90度。并且,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设置为旋转对称,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与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的设置为旋转对称。如此,通过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配置,成像校正单元100与成像模块200能够配合及提前补正光束L经过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后所造成的初始偏移,而能提升成像校正单元100与成像模块200的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
并且,当原先预定沿成像校正单元100的光轴O传递的光束L因光学抖动而偏离光轴O时,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能相对于光轴O旋转,以校正通过成像校正单元100的光束L的行进方向,进而可使成像校正单元100与镜头单元210达成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以下将搭配图1C与图1D,针对利用楔形光学元件WE的校正过程进行进一步地解说。
如图1C所示,当楔形光学元件WE相对于光轴O旋转一角度时,可使通过楔形光学元件WE的光束L入射至成像面IS的成像位置发生变化,而从第一位置P1移动至第二位置P2。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相对于光轴O的旋转可由同一致动器AC控制,且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相对于光轴O旋转的旋转方向彼此相反。举例而言,如图1A所示,从四楔形光学元件WE往成像面IS的方向观看时,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的旋转方向可为逆时针方向,此时的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方向则为顺时针方向。如此,通过能够相对于光轴O旋转的二楔形光学元件WE的配置,成像校正单元100与成像模块200能够由同一致动器AC控制其相对转动的角度,就达成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进而具有低耗电以及高效能的优点。
进一步而言,如图1D所示,通过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参考校正位置会分别沿成像面IS的成像坐标的坐标轴排列配置。当致动器AC仅旋转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而不旋转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可使通过成像校正单元100的光束L沿成像面IS的成像坐标的横轴移动;而当致动器AC仅旋转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而不旋转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可使通过成像校正单元100的光束L沿成像面IS的成像坐标的纵轴移动。如此,现若欲将一偏离成像面IS的成像坐标轴的坐标原点的光束L的成像位置调整回坐标原点,则可通过相关计算来获取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所应旋转的角度,据此即可将此一偏离成像面IS的成像坐标轴的坐标原点的光束L的成像位置IP调整回成像坐标轴的坐标原点,进而能达成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
图1E是一比较例的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的配置结构示意图。图1F是图1E的成像面上的参考校正位置示意图。进一步而言,如图1E与图1F所示,当成像校正单元100缺乏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设置时,为了使成像校正单元100与成像模块200能够配合及提前补正光束L经过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后所造成的初始偏移,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须设置为图1E所示的那样,在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中心以及相对的第一边缘处(或第二边缘处)分别对齐后,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会以其中心为原点分别旋转一角度θr以作为初始使用状态。如此,通过光学转向元件110、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相对角度的匹配,成像校正单元100与成像模块200也可配合及提前补正光束L经过楔形光学元件WE后所造成的初始偏移,而能提升成像校正单元100与成像模块200的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
但由于缺乏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配置,因此,如图1F所示,通过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参考校正位置会分别沿一第一方向D1与一第二方向D2排列配置,因此,第一方向D1与一第二方向D2可视为能够形成一参考坐标轴的两个维度,此参考坐标轴的两个维度对应于上述角度θr的数值。进一步而言,当致动器AC仅旋转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而不旋转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时,可使通过成像校正单元100的光束L沿该参考坐标轴的第一参考轴X’移动,而致动器AC仅旋转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而不旋转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时,可使通过成像校正单元100的光束L沿该参考坐标轴的第二参考轴Y’移动。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成像校正单元100与成像模块200,通过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配置,通过成像校正单元100的光束L利用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而进行的校正移动过程可分别沿着成像面IS的成像坐标的横轴与纵轴移动,而未设置有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情况下,通过成像校正单元100的光束L利用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而进行的校正移动过程则是分别沿着另一相对于成像坐标轴倾斜的参考坐标轴移动。并且,由图1D与图1F相较可知,使光束L沿着成像面IS的成像坐标的横轴与纵轴移动所形成的校正区域会大于使光束L沿着另一相对于成像坐标轴倾斜的参考坐标轴移动所形成的校正区域,因此,通过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配置,本实施例的成像校正单元100与成像模块200具有大的校正区域,而有利于进行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相对于光轴旋转的旋转方向虽以彼此相反为例示,但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相对于光轴旋转的旋转方向也可以相同,只要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相对角度能够进行适当的匹配,以进行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即可。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成像模块的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成像模块200A与图1A的成像模块200类似,而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例的成像校正单元100A还包括光学转向元件110,光学转向元件110例如为三棱镜。光学转向元件110具有入光面S113、反射光学面S112与出光面S111,反射光学面S112连接入光面S113与出光面S111,光学转向元件110的出光面S111朝向四楔形光学元件WE中的其中一者,且出光面S111平行于成像面IS。并且,光学转向元件110的入光面S113与所述光轴O平行,且从入光面S113入射所述光学转向元件110的光束L被反射光学面S112反射后,经由出光面S111离开光学转向元件110。如此,通过光学转向元件110的配置,本发明的成像校正单元100A与成像模块200A可改变被摄物所形成的图像光的行进方向,而能使其中的光学元件配置紧凑,进而具有小体积的优点。
并且,成像模块200A与成像校正单元100A亦可通过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配置,而能具有前述成像模块200与成像校正单元100所提及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图3A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成像模块的架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成像校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A与图3B,本实施例的成像模块400与图2的成像模块200A类似,而差异如下所述。如图3A与图3B所示,成像校正单元300具有成像校正元件310,成像校正元件310、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更进一步而言,成像校正元件310为三棱镜,且具有出光面S311、第一表面S313、第二表面S312以及两侧面S314、S315。成像校正元件310的第一表面S313与光轴O平行,第二表面S312连接第一表面S313与出光面S311,两侧面S314、S315分别在成像校正元件310的两侧连接第一表面S313、第二表面S312以及出光面S311。
出光面S311面向成像面IS,且出光面S311为复斜面。在此,复斜面的定义为与三个主要投影面均不相平行也不相垂直的面,意即所述复斜面倾斜于三个主要投影面。进一步而言,如图3A与图3B所示,出光面S311相对于第一表面S313倾斜第一角度,并相对于两侧面S314、S315的其中一者倾斜第二角度。并且,沿成像校正元件310的光轴O传递的光束L通过成像校正元件310的出光面S311的光学行为等效于通过假想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光学行为。如此,由于沿成像校正元件310的光轴O传递的光束L通过出光面S311的光学行为等效于通过假想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光学行为,成像校正单元300与成像模块400亦可通过成像校正元件310的配置,来配合及提前补正光束L经过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后所造成的初始偏移,并具有大的校正区域,而能提升成像校正单元300与成像模块400的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
另一方面,成像校正元件310的第一表面S313为入光面,第二表面S312为反射光学面,且从第一表面S313(入光面)入射成像校正元件310的光束L被第二表面S312(反射光学面)反射后,经由出光面S311离开成像校正元件310。如此,通过成像校正元件310的配置,本发明的成像校正单元300与成像模块400可改变被摄物所形成的图像光的行进方向,而能使其中的光学元件配置紧凑,进而具有小体积的优点。
承上可知,成像校正单元300与成像模块400可通过成像校正元件310、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的配置,而能具有前述成像模块200A与成像校正单元100A所提及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图4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成像模块的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成像校正单元300A与成像模块400A与图3A的成像校正单元300与成像模块400类似,而差异如下所述。如图4所示,成像校正元件310A的第二表面S312A为入光面,且从第二表面S312A入射成像校正元件310A的光束L穿透成像校正元件310A后经由出光面S311离开,而未通过第一表面S313A。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沿成像校正元件310的光轴O传递的光束L通过出光面S311的光学行为也等效于通过假想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WE1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WE2的光学行为,因此,成像模块400A与成像校正单元300A亦可通过成像校正元件310A的配置,来配合及提前补正光束L经过第三楔形光学元件WE3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WE4后所造成的初始偏移,并具有大的校正区域,而能提升成像校正单元300A与成像模块400A的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进而能具有前述成像模块200与成像校正单元100所提及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通过能够相对于光轴旋转的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的配置,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能够由同一致动器控制其相对转动的角度,就达成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进而具有低耗电以及高效能的优点。此外,通过第一楔形光学元件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或是与其等效的成像校正元件)的配置,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也能够配合及提前补正光束经过楔形光学元件后所造成的初始偏移,而能提升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的光学抖动补偿的功能。

Claims (12)

1.一种成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光轴,且所述成像校正单元包括:
四个结构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依序排列设置在所述光轴上,其中各所述楔形光学元件在相对的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分别具有最小厚度尺寸与最大厚度尺寸,所述第一边缘处与所述第二边缘处的连线形成各所述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且当沿所述成像校正单元的所述光轴传递的光束依序通过所述楔形光学元件而成像于成像面的中心时,四所述楔形光学元件中的任一者的对称轴相对于其中一相邻的其中一所述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的角度为90度,四所述楔形光学元件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轴旋转,以校正通过所述成像校正单元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且所述第一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轴不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校正单元还包括光学转向元件,所述光学转向元件具有入光面、反射光学面与出光面,所述反射光学面连接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所述光学转向元件的所述出光面朝向四所述楔形光学元件中的其中一者,且所述出光面平行于所述成像面。
3.一种成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光轴,且所述成像校正单元包括:
成像校正元件,具有出光面,且所述出光面为复斜面,且沿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所述光轴传递的光束通过所述出光面的光学行为等效于通过假想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的光学行为;以及
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其中成像校正元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且所述第一楔形光学元件、所述第二楔形光学元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为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所述楔形光学元件在相对的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分别具有最小厚度尺寸与最大厚度尺寸,所述第一边缘处与所述第二边缘处的连线形成所述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且当沿所述成像校正单元的所述光轴传递的光束依序通过所述成像校正元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而成像于成像面的中心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相对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的角度为90度,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轴旋转,以校正通过所述成像校正单元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且所述第一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轴不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校正元件为三棱镜,且还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两侧面,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光轴平行,所述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出光面,所述两侧面分别在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出光面,所述出光面面向所述成像面,且所述出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倾斜第一角度,并相对于所述两侧面的其中一者倾斜第二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入光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反射光学面,且从所述入光面入射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光束被所述反射光学面反射后,经由所述出光面离开所述成像校正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为入光面,且从所述入光面入射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所述光束穿透所述成像校正元件后经由所述出光面离开。
7.一种成像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像校正单元,具有光轴,且所述成像校正单元包括:
四个结构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依序排列设置在所述光轴上,其中各所述楔形光学元件在相对的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分别具有最小厚度尺寸与最大厚度尺寸,所述第一边缘处与所述第二边缘处的连线形成各所述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且当沿所述成像校正单元的所述光轴传递的光束依序通过所述楔形光学元件而成像于成像面的中心时,四所述楔形光学元件中的任一者的对称轴相对于其中一相邻的所述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的角度为90度,四所述楔形光学元件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轴旋转,以校正通过所述成像校正单元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且所述第一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轴不旋转;以及
镜头单元,用以使通过的光束能成像于所述成像面的预定成像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校正单元还包括光学转向元件,所述光学转向元件具有入光面、反射光学面与出光面,所述反射光学面连接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所述光学转向元件的所述出光面朝向四所述楔形光学元件中的其中一者,且所述出光面平行于所述成像面。
9.一种成像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像校正单元,具有光轴,且所述成像校正单元包括:
成像校正元件,具有出光面,且所述出光面为复斜面,且沿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所述光轴传递的光束通过所述出光面的光学行为等效于通过假想的第一楔形光学元件与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的光学行为;以及
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第四楔形光学元件,其中成像校正元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且所述第一楔形光学元件、所述第二楔形光学元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为相同的楔形光学元件,所述楔形光学元件在相对的第一边缘处与第二边缘处分别具有最小厚度尺寸与最大厚度尺寸,所述第一边缘处与所述第二边缘处的连线形成所述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且当沿所述成像校正单元的所述光轴传递的光束依序通过所述成像校正元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而成像于成像面的中心时,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相对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的对称轴的角度为90度,所述第三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四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轴旋转,以校正通过所述成像校正单元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且所述第一楔形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楔形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轴不旋转;以及
镜头单元,用以使通过的光束能成像于所述成像面的预定成像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校正元件为三棱镜,且还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两侧面,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光轴平行,所述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出光面,所述两侧面分别在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出光面,所述出光面面向所述成像面,且所述出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倾斜第一角度,并相对于所述两侧面的其中一者倾斜第二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入光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反射光学面,且从所述入光面入射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光束被所述反射光学面反射后,经由所述出光面离开所述成像校正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为入光面,且从所述入光面入射所述成像校正元件的所述光束穿透所述成像校正元件后经由所述出光面离开。
CN202110196349.7A 2021-02-22 2021-02-22 成像校正单元以及成像模块 Active CN112859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6349.7A CN112859361B (zh) 2021-02-22 2021-02-22 成像校正单元以及成像模块
US17/586,690 US11714295B2 (en) 2021-02-22 2022-01-27 Imaging correction unit and imaging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6349.7A CN112859361B (zh) 2021-02-22 2021-02-22 成像校正单元以及成像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361A CN112859361A (zh) 2021-05-28
CN112859361B true CN112859361B (zh) 2023-04-07

Family

ID=75989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6349.7A Active CN112859361B (zh) 2021-02-22 2021-02-22 成像校正单元以及成像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4295B2 (zh)
CN (1) CN11285936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83A (en) * 1899-03-14 pulfrich
JPH06250099A (ja) * 1993-02-24 1994-09-09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像安定化装置
JPH10186434A (ja) * 1996-12-24 1998-07-14 Sony Corp 手振れ補正装置
JP2001066138A (ja) * 1999-06-23 2001-03-16 Mitsubishi Precision Co Ltd 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の計測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プリズム式光路制御装置
US20030053209A1 (en) * 2001-09-19 2003-03-20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Dual stage optical isolator with reduced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and beam offset
JP2004302055A (ja) * 2003-03-31 2004-10-28 Hitachi Koki Co Ltd ビーム出射角度補正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レーザ墨出し装置
US7321114B2 (en) * 2005-03-10 2008-01-22 Hitachi Via Mechanic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drift compensation
TWI274191B (en) * 2006-03-27 2007-02-21 Benq Corp Imaging apparatus with resolution adjustability
JP2008298983A (ja) * 2007-05-30 2008-12-1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画像振れ補正装置
JP2009271182A (ja) * 2008-05-01 2009-11-1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撮像装置
JP5446669B2 (ja) * 2009-09-28 2014-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2247842A (ja) * 2011-05-25 2012-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取得装置
US20130101276A1 (en) * 2011-10-21 2013-04-25 Raytheon Company Single axis gimbal optical stabilization system
US10571677B2 (en) * 2018-07-18 2020-02-25 Cubic Corporation Multi-wavelength Risley prisms for laser bore-sighting
CN111610534B (zh) * 2020-05-07 2022-12-02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CN112255817B (zh) * 2020-11-03 2022-10-04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
CN112255818B (zh) * 2020-11-03 2022-06-03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361A (zh) 2021-05-28
US11714295B2 (en) 2023-08-01
US20220269101A1 (en) 2022-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3342B2 (en) Optical tracking device using micromirror array lenses
KR20180010254A (ko) 멀티-개구 이미징 디바이스, 이미징 시스템 및 멀티-개구 이미징 디바이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US20220413282A1 (en) Spacer and camera module
CA3055816A1 (en) Multi-aperture imaging device,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available a multi-aperture imaging device
KR20140112838A (ko) 전방위 광학 시스템
JP6383505B2 (ja) 特性の異なる領域を含むレンズを有する光学システム
US20080144171A1 (en) Optical zoom system and devices having same
CN112859361B (zh) 成像校正单元以及成像模块
CN112255818B (zh) 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
JP3265091B2 (ja) 複眼撮像系
US10261336B2 (en) Anti-vibration optical system, telephoto optical system, binocle, and anti-vibration unit
CN112255817B (zh) 成像校正单元与成像模块
TWI777421B (zh) 成像校正單元以及成像模組
US11750904B2 (en)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camera module
US11609404B2 (en) Camera module
US11322343B2 (en) Optical alignment using reflective dove prisms
US12032175B2 (en) Imaging correction unit and imaging module
TWI764353B (zh) 成像校正單元以及成像模組
US6564017B2 (en)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an angle of a mirror incorporated in an optical device, and a parallax correcting mechanism of a camera
JP7505312B2 (ja) 光投射装置、物体検出装置、及び移動体
CN1809776A (zh) 可调光学系统以及使用并制造其的方法
JPH10104678A (ja) 頂角可変プリズ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振れ補正装置
JP2007199405A (ja) 屈曲光学ユニット
JPS62106425A (ja) 焦点検出用光学系
JPH0342641A (ja) ファインダ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