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9229A -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9229A
CN112859229A CN202110036877.6A CN202110036877A CN112859229A CN 112859229 A CN112859229 A CN 112859229A CN 202110036877 A CN202110036877 A CN 202110036877A CN 112859229 A CN112859229 A CN 112859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cattering
polarizer
adhesive
ambi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68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黎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68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9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偏光片及显示面板,所述偏光片至少包括偏光功能层和散射层,所述偏光功能层的一侧定义为环境光入射侧,则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相对另一侧定义为显示光入射侧;其中,所述散射层位于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环境光入射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改善OLED面板对环境光的反射问题,提升图像显示质量,改善显示面板的大视角颜色偏移问题。

Description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光片和包含该偏光片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OLED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广泛的优点,例如色域高、响应时间快、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但其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缺陷,OLED器件因为自身较强的反射问题,需要在表面贴合圆偏光片,从而大幅降低环境光反射率,但是圆偏光片不能完全消除环境光的反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及显示面板,可以改善OLED面板对环境光的反射问题,提升图像显示质量,改善显示面板的大视角颜色偏移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至少包括偏光功能层和散射层,所述偏光功能层的一侧定义为环境光入射侧,则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相对另一侧定义为显示光入射侧;
其中,所述散射层位于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环境光入射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射层包括粘结胶层本体,且所述粘结胶层本体内布设有散射粒子。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环境光入射侧还包括表面处理层和第一保护层,所述散射层设于所述偏光功能层之上,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散射层之上,所述表面处理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环境光入射侧还包括表面处理层、第一粘附层和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粘附层设于所述偏光功能层之上,所述第一保护层设于所述第一粘附层之上,所述散射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上,所述表面处理层设于所述散射层之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功能层的显示光入射侧还包括第二保护层、第二粘附层和补偿层,所述偏光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上,所述第二保护层设于所述第二粘附层之上,所述第二粘附层设于所述补偿层之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射粒子的折射率大于2.0,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位于100纳米至2微米之间,所述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小于1.8。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射粒子的材料包括TiO2、ZrO2、ZnO、BaTiO3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射粒子的折射率小于1.55,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位于100纳米至2微米之间,所述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大于1.7。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射粒子的材料包括压克力、SiO2、聚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在偏光片中偏光功能层的环境光入射侧设置散射层,散射层通过在粘结胶层本体内布设有散射粒子形成,当环境光照射到偏光片表面时,有少量环境光被偏光片反射,这部分少量的环境光被散射层中的散射粒子散射,而不会发生全反射,从而提升了偏光片的抗反射功能,也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图像品质,改善了大视角的颜色偏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及显示面板。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片200,偏光片200至少包括偏光功能层201和散射层210,偏光功能层201的一侧定义为环境光入射侧,则偏光功能层201的相对另一侧定义为显示光入射侧;其中,散射层210位于偏光功能层201的环境光入射侧。
散射层210包括粘结胶层本体,且粘结胶层本体内布设有散射粒子。
偏光功能层201的环境光入射侧还包括表面处理层203和第一保护层202,散射层210设于偏光功能层201之上,第一保护层202设置于散射层210之上,表面处理层203设于第一保护层202之上。
偏光功能层201的显示光入射侧还包括第二保护层204、第二粘附层205和补偿层206,偏光功能层201设于第二保护层204之上,第二保护层204设于第二粘附层205之上,第二粘附层205设于补偿层206之上。
具体的,偏光片200还包括第三粘附层,补偿层206设于第三粘附层之上,偏光片200可以通过第三粘附层贴附于显示面板本体部。偏光功能层201的一侧定义为环境光入射侧,环境光入射侧指偏光功能层201远离第二保护层204的一侧,环境光先照射到表面处理层203,环境光再透过表面处理层203到达偏光功能层201。偏光功能层201的相对另一侧定义为显示光入射侧,显示光入射侧指偏光功能层201远离第一保护层202的一侧,显示图像的光线先到达补偿层206,显示图像的光线再透过补偿层206到达偏光功能层201。
具体的,第一保护层202与第二保护层204可以为同一种材料,第一保护层202与第二保护层204的材料可以为压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醋酸纤维素(TAC)等。偏光功能层201的材料可以为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等,第一保护层202与第二保护层204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高光透过率、优异的耐水性,可以达到保护偏光功能层201的功效。
具体的,表面处理层203可以为硬化涂层(Harding coating,硬化处理层),表面处理层203可以为防炫粒子的涂布层,具有防炫效果(Anti-Glare),不限于此。
具体的,第二粘附层205和第三粘附层为已知粘接剂材料,例如可使用水系粘接剂、光固化性粘接剂、以及压敏粘接剂。例如使用水系粘接剂时,可以使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形成的粘接剂、水系二液型氨基甲酸酯系乳液粘接剂等。
具体的,补偿膜的材料可以为1/4λ波片,使得偏光片200形成圆偏光片,圆偏光片通过第三贴附层贴合于OLED面板中,起到抗反射的作用。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偏光片的结构依次包括:第三粘附层、设于第三粘附层之上的补偿层206、设于补偿层206之上的第二粘附层205、设于第二粘附层205之上的第二保护层204、设于第二保护层204之上的偏光功能层201、设于偏光功能层201之上的散射层210、设于散射层210之上的第一保护层202、以及设于第一保护层202之上的表面处理层203。
可选的,虽然举例说明的偏光片200的一种或几种结构,可以理解的偏光片200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只需要满足偏光片200至少包括偏光功能层201和散射层210,且散射层210位于偏光功能层201的环境光入射侧。
进一步的,可选的,虽然举例说明的偏光片200的一种或几种结构,可以理解的偏光片200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只需要满足散射层210设于偏光功能层201与第一保护层202之间。
具体的,散射粒子均匀分布于对应的粘结胶层本体中,以形成散射层210。增设散射层210,或者使用散射层210代替代现有偏光片200的偏光功能层201和第一保护层202之间的胶层,且使得散射层210设于偏光功能层201的环境光入射侧,当环境光照射到偏光片200表面时,一部分环境光透过偏光功能层201,一部环境光被散射层210散射,一部分环境光被偏光功能层201吸收,使得偏光片200具有更好的抗反射作用,即便有少量环境光被偏光片200反射,这部分少量的环境光也被散射层210中的散射粒子散射,而不会发生全反射,从而提升了偏光片200的抗反射功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片200,偏光片200至少包括偏光功能层201和散射层210,偏光功能层201的一侧定义为环境光入射侧,则偏光功能层201的相对另一侧定义为显示光入射侧;其中,散射层210位于偏光功能层201的环境光入射侧。
散射层210包括粘结胶层本体,且粘结胶层本体内布设有散射粒子。
偏光功能层201的环境光入射侧还包括表面处理层203、第一粘附层207和第一保护层202,第一粘附层207设于偏光功能层201之上,第一保护层202设于第一粘附层207之上,散射层210设于第一保护层202之上,表面处理层203设于散射层210之上。
偏光功能层201的显示光入射侧还包括第二保护层204、第二粘附层205和补偿层206,偏光功能层201设于第二保护层204之上,第二保护层204设于第二粘附层205之上,第二粘附层205设于补偿层206之上。
具体的,偏光片200还包括第三粘附层,补偿层206设于第三粘附层之上,偏光片200可以通过第三粘附层贴附于显示面板本体部。偏光功能层201的一侧定义为环境光入射侧,环境光入射侧指偏光功能层201远离第二保护层204的一侧,环境光先照射到表面处理层203,环境光再透过表面处理层203到达偏光功能层201。偏光功能层201的相对另一侧定义为显示光入射侧,显示光入射侧指偏光功能层201远离第一保护层202的一侧,显示图像的光线先到达补偿层206,显示图像的光线再透过补偿层206到达偏光功能层201。
具体的,第一保护层202与第二保护层204可以为同一种材料,第一保护层202与第二保护层204的材料可以为压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醋酸纤维素(TAC)等。偏光功能层201的材料可以为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等,第一保护层202与第二保护层204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高光透过率、优异的耐水性,可以达到保护偏光功能层201的功效。
具体的,表面处理层203可以为硬化涂层(Harding coating,硬化处理层),表面处理层203可以为防炫粒子的涂布层,具有防炫效果(Anti-Glare),不限于此。
具体的,第一粘附层207、第二粘附层205和第三粘附层为已知粘接剂材料,例如可使用水系粘接剂、光固化性粘接剂、以及压敏粘接剂。例如使用水系粘接剂时,可以使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形成的粘接剂、水系二液型氨基甲酸酯系乳液粘接剂等。
具体的,补偿膜的材料可以为1/4λ波片,使得偏光片200形成圆偏光片,圆偏光片通过第三贴附层贴合于OLED面板中,起到抗反射的作用。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偏光片的结构依次包括:第三粘附层、设于第三粘附层之上的补偿层206、设于补偿层206之上的第二粘附层205、设于第二粘附层205之上的第二保护层204、设于第二保护层204之上的偏光功能层201、设于偏光功能层201之上的第一粘附层207、设于第一粘附层207之上的第一保护层202、设于第一保护层202之上的散射层210、以及设于散射层210之上的表面处理层203
可选的,虽然举例说明的偏光片200的一种或几种结构,可以理解的偏光片200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只需要满足偏光片200至少包括偏光功能层201和散射层210,且散射层210位于偏光功能层201的环境光入射侧。
进一步的,可选的,虽然举例说明的偏光片200的一种或几种结构,可以理解的偏光片200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只需要满足散射层210设于第一保护层202与表面处理层203之间。
具体的,散射粒子均匀分布于对应的粘结胶层本体中,以形成散射层210。增设散射层210,或者使用散射层210代替代现有偏光片200的第一保护层202和表面处理层203之间的胶层,且使得散射层210设于偏光功能层201的环境光入射侧,当环境光照射到偏光片200表面时,一部分环境光透过偏光功能层201,一部环境光被散射层210散射,一部分环境光被偏光功能层201吸收,使得偏光片200具有更好的抗反射作用,即便有少量环境光被偏光片200反射,这部分少量的环境光也被散射层210中的散射粒子散射,而不会发生全反射,从而提升了偏光片200的抗反射功能。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请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偏光功能层201的的环境光入射侧还包括其他功能层208,其他功能层208可以为第三保护层、又一表面处理层等层,在此不限定。
在图3中示意了其他功能层208设于第一保护层202之上,散射层210设于其他功能层208之上,表面处理层203设于散射层210之上。虽然举例说明了其他功能层208的位置,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功能层208可以设于散射层210之上。虽然举例说明了散射层210的位置,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功能层208设于散射层210之上,例如其他功能层208为多层结构,散射层210设于其他功能层208的内部膜层之间。
实施例四、
请结合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
散射粒子的折射率大于2.0,散射粒子的粒径位于100纳米至2微米之间,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小于1.8。
散射粒子的材料包括TiO2、ZrO2、ZnO、BaTiO3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具体的,散射层中的散射粒子使用一种高折射率的纳米粒子,例如TiO2,ZrO2,ZnO或BaTiO3,其折射率均>2.0,其粒径在一区间范围内,例如:100nm<粒径<2um。散射层中的粘结胶层本体可选的采用普通亚克力、或硅氧烷、或环氧树脂体系的胶水,典型的例如压敏胶,粘结胶层本体可以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其折射率<1.8。较少的散射粒子尺寸可以提升散射效果,使得光线被散射得更加均匀,散射粒子的折射率较大,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较小,散射粒子与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差异较大,可以提升散射效果。
散射粒子与粘结胶层本体的重量百分比为0.2wt%至3wt%之间。散射粒子与粘结胶层本体的重量百分比需要选择适当范围,散射粒子的浓度太低影响散射层210的散射效果,散射粒子的浓度太高则会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些情况中,散射粒子和粘结胶层本体进行共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共混,例如添加额外稀释剂并通过热固化方式挥发,或修饰纳米粒子的表面。
在一些情况中,需要特别考虑的是在粘结胶层本体中混入多于一种的纳米粒子,第一种纳米粒子是上述的纳米粒子,第二种纳米粒子是SiO2小球,其主要作用为防止第一种纳米粒子团聚。
实施例五、
请结合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
散射粒子的折射率小于1.55,散射粒子的粒径位于100纳米至2微米之间,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大于1.7。
散射粒子的材料包括压克力、SiO2、聚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具体的,散射层中的散射粒子使用一种低折射率的纳米粒子,例如PMMA小球,SiO2小球,以及PS小球,其折射率<1.55。粘结胶层本体可选的采用一种高折射率胶,以硅氧烷体系为主,其折射率>1.7。较少的散射粒子尺寸可以提升散射效果,使得光线被散射得更加均匀,散射粒子的折射率较小,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较大,散射粒子与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差异较大,可以提升散射效果。
散射粒子与粘结胶层本体的重量百分比为0.2wt%至3wt%之间。散射粒子与粘结胶层本体的重量百分比需要选择适当范围,散射粒子的浓度太低影响散射层210的散射效果,散射粒子的浓度太高则会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些情况中,散射粒子和粘结胶层本体进行共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共混,例如添加额外稀释剂并通过热固化方式挥发,或修饰纳米粒子的表面。
在一些情况中,需要特别考虑的是在粘结胶层本体中混入多于一种的纳米粒子,第一种纳米粒子是上述的纳米粒子,第二种纳米粒子是SiO2小球,其主要作用为防止第一种纳米粒子团聚,当第一纳米粒子为SiO2时除外。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偏光片200。
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01、设于阵列基板101之上的发光器件层102、设于发光器件层102之上的薄膜封装层103、设于薄膜封装层103之上的封装盖板(刚性封装层)或保护盖板(CG,coverglass)104,偏光片200通过第三粘附层贴合于封装盖板或保护盖板104之上。虽然举例说明了显示面板100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显示面板100可以不包括薄膜封装层103。
显示面板100为OLED面板,偏光片200为圆偏光片,偏光片200贴合于显示面板100之中,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偏光片可以起到更好的散射效果。当环境光照射到偏光片200表面时,一部分环境光透过偏光功能层201,一部环境光被散射层210散射,一部分环境光被偏光功能层201吸收,使得偏光片200具有更好的抗反射作用,即便有少量环境光被偏光片200反射,这部分少量的环境光也被散射层210中的散射粒子散射,而不会发生全反射,从而提升了偏光片200的抗反射功能。从而提升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显示面板100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偏光片,还可以解决大视角颜色偏移的问题,在大视角斜视观察显示面板100时,由于全反射的环境光减少,环境光对显示图像的干扰减小,大视角色偏得以改善。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偏光片及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至少包括偏光功能层和散射层,所述偏光功能层的一侧定义为环境光入射侧,则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相对另一侧定义为显示光入射侧;
其中,所述散射层位于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环境光入射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层包括粘结胶层本体,且所述粘结胶层本体内布设有散射粒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环境光入射侧还包括表面处理层和第一保护层,所述散射层设于所述偏光功能层之上,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散射层之上,所述表面处理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功能层的环境光入射侧还包括表面处理层、第一粘附层和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粘附层设于所述偏光功能层之上,所述第一保护层设于所述第一粘附层之上,所述散射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上,所述表面处理层设于所述散射层之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功能层的显示光入射侧还包括第二保护层、第二粘附层和补偿层,所述偏光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上,所述第二保护层设于所述第二粘附层之上,所述第二粘附层设于所述补偿层之上。
6.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粒子的折射率大于2.0,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位于100纳米至2微米之间,所述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小于1.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粒子的材料包括TiO2、ZrO2、ZnO、BaTiO3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粒子的折射率小于1.55,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位于100纳米至2微米之间,所述粘结胶层本体的折射率大于1.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粒子的材料包括压克力、SiO2、聚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
CN202110036877.6A 2021-01-12 2021-01-12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2859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6877.6A CN112859229A (zh) 2021-01-12 2021-01-12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6877.6A CN112859229A (zh) 2021-01-12 2021-01-12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229A true CN112859229A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02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6877.6A Pending CN112859229A (zh) 2021-01-12 2021-01-12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922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3308A (zh) * 2005-10-03 2008-10-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设备
US20090027599A1 (en) * 2004-02-26 2009-01-29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1864105A (zh) * 2020-07-09 2020-10-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27599A1 (en) * 2004-02-26 2009-01-29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283308A (zh) * 2005-10-03 2008-10-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设备
CN111864105A (zh) * 2020-07-09 2020-10-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0044B2 (en) Set of polarizing plates having a young&#39;s modulus and front-plate-integra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the same
JP6664866B2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前面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US9606395B2 (en) Set of polarizing plates and front-plate-integra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O2020062414A1 (zh) 光学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TWI605266B (zh) 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防眩性薄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09564304B (zh) 反射型显示装置用光漫射膜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反射型显示装置
CN102033252A (zh) 防眩性硬涂薄膜、使用该薄膜的偏振片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08158536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07041533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5932749B2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前面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09752784A (zh) 光学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设备
WO2004031813A1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2010039170A (ja) 感圧接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部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706175B (zh) 偏光板及包括其的光學顯示器
WO2019100707A1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面板
JP6641323B2 (ja) 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防眩性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2341752A (zh) 具有高对比度的前投影屏
US20240160060A1 (en) Anti-glare and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er and display panel
JP2017083857A (ja) 前面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CN212256275U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18166182A1 (zh)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WO2022082981A1 (zh) 偏光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585475B (zh) 偏光膜與顯示器
CN112859229A (zh)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KR102313377B1 (ko)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