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8825A - 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8825A
CN112858825A CN202110222546.1A CN202110222546A CN112858825A CN 112858825 A CN112858825 A CN 112858825A CN 202110222546 A CN202110222546 A CN 202110222546A CN 112858825 A CN112858825 A CN 112858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anchor
slide rail
pulley
inhaul cabl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25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钢
刘占超
郭栋才
刘淑钰
苗艳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2225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8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8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8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Abstract

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用于风荷载或覆冰载荷工程环境下,针对变电站跨线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的装置。所述试验装置由导线支架系统、滑轮支架系统和测量系统构成,导线支架系统安装有滑轮支架系统;滑轮支架系统安装有测量系统。针对所设计的测试装置提出相应等效加载的计算方法,将有助于获得变电站跨线的力学特征和变形规律;保证变电站内线路能够在风、雪等恶劣环境下稳定的运行。

Description

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风荷载或覆冰载荷作用下变电站跨线力学响应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工程中,构架间跨线是连通站内各设备的重要线路,因此,线路的设计与安装是变电站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部分,在线路设计过程中,所有跨线的选用与安装分别都经过严格的强度计算与科学化布设。但在变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大风载荷或覆冰载荷往往会改变跨线的受力特征,经常导致跨线出现跨中弧垂增大、侧向大幅度摆动、连接具损伤断裂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变电站内线路能够在风、雪等恶劣环境下稳定的运行,本发明提供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考虑在实际工程中,变电站跨线所受到的风载荷或覆冰载荷并不是集中载荷,而是分布载荷。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模拟试验装置用于风载荷或覆冰载荷作用下,变电站跨线的内力、变形、导线弧垂增量与摆角位移力学特性的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试验装置由导线支架系统、滑轮支架系统和测量系统构成;导线支架系统安装有滑轮支架系统;滑轮支架系统安装有测量系统;所述导线支架系统由一对刚性支架柱、地锚滑轨(3)、转接板组件、膨胀式地锚螺栓、卡位螺栓组成;地锚滑轨(3)两端分别开有安装孔(1),通过膨胀式地锚螺栓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转接板组件与刚性支架柱连接;所述的滑轮支架系统,由N个刚性支架柱、定滑轮组件、地锚滑轨、卡位螺栓、钢丝拉索、牵引线夹、牵引线夹紧固螺丝及螺母、拉索线夹、拉索线夹紧固螺丝及螺母、空心圆柱体砝码组成;所述的测量系统,由激光测距仪、激光位移传感器、电阻应变计、静态电阻应变计、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组成。
所述刚性支架柱成对使用;柱体为大截面方钢管,方钢管单面开有竖向定位滑槽(7);刚性支架柱底座(9)为矩形钢板,钢板上对称开有两个卡位孔(8);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所述转接板组件由转接板(12)、转接板(12)为T形截面,转接板的翼板分别开有两个安装孔(10),便于通过螺栓将转接板(12)安装于刚性支架柱的竖向滑槽(7)中;转接板的腹板边缘位置开有挂钩滑槽(11),挂钩通过挂钩螺栓与预留孔(14)安装于挂钩滑槽(11)处;挂钩(15)用于和变电站内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的连接。
所述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为2m,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在孔中塞入膨胀式地锚螺栓并拧紧;滑轮支架柱数量与试验所需加载点数量一致。
所述定滑轮组件由定滑轮、轮轴杆、滑轮定位垫板构成,通过螺栓将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滑轮位置通过竖向定位滑槽进行调整;牵引线夹预留有紧固螺栓孔与牵引孔(22),紧固螺栓孔用于牵引线夹对导线实现夹紧,牵引孔用来连接钢丝拉索;钢丝拉索的截面直径为3cm,空心圆柱体砝码(25)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内径为3.5cm。
通过牵引线夹螺丝及螺母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26)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可有效托起其上砝码。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方法的步骤为:
(1)挂架组装过程中,应将两个支架柱组件的钢制底座9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保证两卡位孔圆心连线与滑轨滑槽轴线为同一直线时滑入);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3,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
(2)将螺栓穿过翼板安装孔,将转接板12安装于刚性支架柱6的竖向滑槽7中;将挂钩与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相连接,再通过挂钩螺栓与预留孔14,安装挂钩于挂钩滑槽处。调整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用以调整跨线的弧垂),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3)滑轮支架组装过程中,将与加载点的等数量的滑轮支架柱组件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3,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注意保证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约为2m左右。根据加载位置的不同,滑轮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可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可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4)通过螺栓将定滑轮组件的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起来。滑轮位置可根据试验情况,通过竖向定位滑槽进行调整。每个滑轮支架柱配套一个滑轮组;
(5)试验中,竖向载荷与导线所受覆冰载荷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连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将覆冰载荷等效为若干竖向集中载荷Pk1、Pk2……Pkn(各个竖向集中载荷的作用点应分别为No.1、No.2……No.n等各分段的中点位置,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竖向位移δy)。
(6)可将n个定滑轮组件分别安装于柱边指定位置(各滑轮组件的高度应分别为No.1、No.2……No.n等各分段的中点高度,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水平位移δx)。使用内径与导线直径相同的牵引线夹夹持导线,将螺栓穿过线夹预留的紧固螺栓孔实现牵引线夹21对导线的夹紧,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7)通过应变计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观测导线相应位置的应变数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构相应位置的偏移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导线摆角;电阻应变计粘贴于导线和金具表面,电阻应变计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应变数据的测量与采集,从而结合材料属性,进一步计算测点处的应力值;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并记录变电站实际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角,并求取平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保证变电站内线路能够在风、雪等恶劣环境下稳定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地锚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刚性支架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刚性支架柱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接板的三视图。
图6为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导线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牵引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砝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钢丝拉索及拉索线夹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安装孔;2-滑槽;3-地锚滑轨;4-螺帽;5-膨胀式地锚螺栓;6-刚性支架柱;7-定位滑槽;8-卡位孔;9-钢制底座;10-安装孔;11-竖向滑槽;12-转接板腹板;13-转接板翼缘板;14-挂钩预留螺栓;15-挂钩;16-阵列孔;17-设备连线转接板安装孔;18-设备连线转接板腹板;19-设备连线转接板翼缘板;20-环形卡具;21-牵引棒;22-牵引孔;23-连接螺栓;24-牵引孔;25-砝码;26-钢丝拉索;27-拉索线夹;28-卡扣螺栓;29-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风荷载作用下变电站跨线系统的力学响应
考虑在实际工程中,变电站跨线所受到的风载荷并不是集中载荷,而是分布载荷。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的步骤为:
第一步,挂架组装过程中,应将两个支架柱组件的钢制底座9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保证两卡位孔圆心连线与滑轨滑槽轴线为同一直线时滑入);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3,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
将螺栓穿过翼板安装孔,将转接板12安装于刚性支架柱的竖向滑槽7中;将挂钩与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相连接,再通过挂钩螺栓与预留孔14,安装挂钩于挂钩滑槽处。
调整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用以调整跨线的弧垂),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第二步,须将分布式风载荷转化为等效的若干集中载荷。根据伯努利方法得出的等效风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Pt=0.5kρ0v2Lndsinθ (1)
其中,Pt为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压力,N;k为空气动力系数;v为风速平均值(该数据可通过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于实际工程地域提前采集整理),m/s;Ln为第N段导线的长度,m;d为导线直径,m;θ为风向与导线轴向的夹角值,°;ρ0为空气密度(依据中国气象行业标准《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kg/m3
试验中,水平集中载荷与导线所受风压力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根据公式(1)将分布式风载荷等效为若干水平集中载荷Pt1、Pt2……Ptn。可将n个定滑轮组件分别安装于柱边指定位置(各滑轮组件的高度应分别为No.1、No.2……No.n等各分段的中点高度,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水平位移δx)。
第三步,滑轮支架组装过程中,将与加载点的等数量的滑轮支架柱组件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3,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注意保证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约为2m左右。根据加载位置的不同,滑轮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可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可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通过螺栓将定滑轮组件的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起来。滑轮位置可根据试验情况,通过竖向定位滑槽进行调整。每个滑轮支架柱配套一个滑轮组;使用内径与导线直径相同的牵引线夹夹持导线,将螺栓穿过线夹预留的紧固螺栓孔实现牵引线夹21对导线的夹紧,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
砝码的吊挂方式为: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作为牵引质量以提供等效牵引力)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使其凌空托起其上砝码,其中各分段所对应的牵引质量的大小分别为
Figure BDA0002955455060000061
第四步,通过应变计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观测导线相应位置的应变数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构相应位置的偏移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导线摆角;电阻应变计粘贴于导线和金具表面,电阻应变计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应变数据的测量与采集,从而结合材料属性,进一步计算测点处的应力值;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并记录变电站实际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角,并求取平均值。
实施例2
覆冰荷载作用下变电站跨线系统的力学响应
考虑在实际工程中,变电站跨线所受到的覆冰载荷并不是集中载荷,而是分布载荷。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的步骤为:
第一步,挂架组装过程中,应将两个支架柱组件的钢制底座9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保证两卡位孔圆心连线与滑轨滑槽轴线为同一直线时滑入);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3,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
将螺栓穿过翼板安装孔,将转接板12安装于刚性支架柱的竖向滑槽7中;将挂钩与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相连接,再通过挂钩螺栓与预留孔14,安装挂钩于挂钩滑槽处。
调整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用以调整跨线的弧垂),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第二步,滑轮支架组装过程中,将与加载点的等数量的滑轮支架柱组件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3,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注意保证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约为2m左右。根据加载位置的不同,滑轮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可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可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通过螺栓将定滑轮组件的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起来。滑轮位置可根据试验情况,通过竖向定位滑槽进行调整。每个滑轮支架柱配套一个滑轮组;
第三步,须将分布式覆冰载荷转化为等效的若干集中载荷。
等效覆冰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Pk=0.25ρkgπ(t2+2td)Ln (2)
其中,Pk为第n段导线上的覆冰载荷,N;t为覆冰厚度;Ln为第N段导线的长度,m;d为导线直径,m;ρk为冰的密度,kg/m3
试验中,竖向载荷与导线所受覆冰载荷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根据公式(2)将覆冰载荷等效为若干竖向集中载荷Pk1、Pk2……Pkn(各个竖向集中载荷的作用点应分别为No.1、No.2……No.n等各分段的中点位置,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竖向位移δy)。
砝码的吊挂方式为: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作为牵引质量以提供等效牵引力)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使其凌空托起其上砝码,其中各分段所对应的砝码质量的大小分别为
Figure BDA0002955455060000071
使用内径与导线直径相同的牵引线夹夹持导线,将螺栓穿过线夹预留的紧固螺栓孔实现牵引线夹21对导线的夹紧,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
第四步,通过应变计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观测导线相应位置的应变数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构相应位置的偏移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导线摆角;电阻应变计粘贴于导线和金具表面,电阻应变计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应变数据的测量与采集,从而结合材料属性,进一步计算测点处的应力值;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并记录变电站实际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角,并求取平均值。
实施例3
风荷载与覆冰载荷耦合作用下变电站跨线系统的力学响应
考虑在实际工程中,变电站跨线所受到的风载荷与覆冰载荷并不是集中载荷,而是分布载荷。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的步骤为:
第一步,挂架组装过程中,应将两个支架柱组件的钢制底座9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保证两卡位孔圆心连线与滑轨滑槽轴线为同一直线时滑入);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3,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
将螺栓穿过翼板安装孔,将转接板12安装于刚性支架柱的竖向滑槽7中;将挂钩与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相连接,再通过挂钩螺栓与预留孔14,安装挂钩于挂钩滑槽处。
调整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用以调整跨线的弧垂),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第二步,滑轮支架组装过程中,将与加载点的等数量的滑轮支架柱组件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3,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注意保证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约为2m左右。根据加载位置的不同,滑轮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可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可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通过螺栓将定滑轮组件的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起来。滑轮位置可根据试验情况,通过竖向定位滑槽进行调整。每个滑轮支架柱配套一个滑轮组。
第三步,须将分布式覆冰载荷转化为等效的若干竖向集中载荷。
(1)等效覆冰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Pk=0.25ρkgπ(t2+2td)Ln (3)
其中,Pk为第n段导线上的覆冰载荷,N;t为覆冰厚度;Ln为第N段导线的长度,m;d为导线直径,m;ρk为冰的密度,kg/m3
试验中,竖向载荷与导线所受覆冰载荷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根据公式(3)将覆冰载荷等效为若干竖向集中载荷Pk1、Pk2……Pkn(各个竖向集中载荷的作用点应分别为No.1、No.2……No.n等各分段的中点位置,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竖向位移δy)。
砝码的吊挂方式为: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作为牵引质量以提供等效牵引力)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使其凌空托起其上砝码,其中各分段所对应的砝码质量的大小分别为
Figure BDA0002955455060000091
(2)覆冰载荷下得出的等效风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Pkt=0.5kρ0v2Ln(d+t)sinθ (4)
其中,Pkt为覆冰情况下,第n段导线上的风载荷,N;
试验中,水平集中载荷与覆冰导线所受风载荷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根据公式(4)将分布式风载荷等效为若干集中载荷Pkt1、Pkt2……Pktn。
可将n个定滑轮组件分别安装于柱边指定位置(各滑轮组件的高度应分别为No.1、No.2……No.n等各分段的中点高度,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水平位移δx)。
砝码的吊挂方式为: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作为牵引质量以提供等效牵引力)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使其凌空托起其上砝码,其中各分段所对应的牵引质量的大小分别为
Figure BDA0002955455060000092
使用内径与导线直径相同的牵引线夹夹持导线,将螺栓穿过线夹预留的紧固螺栓孔实现牵引线夹21对导线的夹紧,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
第四步,通过应变计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观测导线相应位置的应变数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构相应位置的偏移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导线摆角;电阻应变计粘贴于导线和金具表面,电阻应变计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应变数据的测量与采集,从而结合材料属性,进一步计算测点处的应力值;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并记录变电站实际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角,并求取平均值。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模拟试验装置用于风载荷或覆冰载荷作用下,变电站跨线的内力、变形、导线弧垂增量与摆角位移力学特性的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试验装置由导线支架系统、滑轮支架系统和测量系统构成;导线支架系统安装有滑轮支架系统;滑轮支架系统安装有测量系统;所述导线支架系统由一对刚性支架柱、地锚滑轨(3)、转接板组件、膨胀式地锚螺栓、卡位螺栓组成;地锚滑轨(3)两端分别开有安装孔(1),通过膨胀式地锚螺栓将地锚滑轨(3)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转接板组件与刚性支架柱连接;所述的滑轮支架系统,由N个刚性支架柱、定滑轮组件、地锚滑轨、卡位螺栓、钢丝拉索、牵引线夹、牵引线夹紧固螺丝及螺母、拉索线夹、拉索线夹紧固螺丝及螺母、空心圆柱体砝码组成;所述的测量系统,由激光测距仪、激光位移传感器、电阻应变计、静态电阻应变计、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刚性支架柱成对使用;柱体为大截面方钢管,方钢管单面开有竖向定位滑槽(7);刚性支架柱底座(9)为矩形钢板,钢板上对称开有两个卡位孔(8);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接板组件由转接板(12)、转接板(12)为T形截面,转接板的翼板分别开有两个安装孔(10),便于通过螺栓将转接板(12)安装于刚性支架柱的竖向滑槽(7)中;转接板的腹板边缘位置开有挂钩滑槽(11),挂钩通过挂钩螺栓与预留孔(14)安装于挂钩滑槽(11)处;挂钩(15)用于和变电站内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为2m,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在孔中塞入膨胀式地锚螺栓并拧紧;滑轮支架柱数量与试验所需加载点数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滑轮组件由定滑轮、轮轴杆、滑轮定位垫板构成,通过螺栓将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滑轮位置通过竖向定位滑槽进行调整;牵引线夹预留有紧固螺栓孔与牵引孔(22),紧固螺栓孔用于牵引线夹对导线实现夹紧,牵引孔用来连接钢丝拉索;钢丝拉索的截面直径为3cm,空心圆柱体砝码(25)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内径为3.5cm。
6.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是通过牵引线夹螺丝及螺母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26)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可有效托起其上砝码。
7.一种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1)挂架组装: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个支架柱的底座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保证两卡位孔圆心连线与滑轨滑槽轴线为同一直线时滑入;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将地锚滑轨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
(2)将螺栓穿过翼板安装孔,将转接板安装于刚性支架柱的竖向滑槽中;将挂钩与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相连接,安装挂钩于挂钩滑槽处;调整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3)滑轮支架组装:将与加载点的等数量的滑轮支架柱组件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将地锚滑轨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保证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为2m,根据加载位置的不同,滑轮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可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可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4)通过螺栓将定滑轮组件的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起来;每个滑轮支架柱配套一个滑轮组;
(5)竖向载荷与导线所受覆冰载荷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连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将覆冰载荷等效为若干竖向集中载荷Pk1、Pk2……Pkn;各个竖向集中载荷的作用点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的中点位置,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竖向位移δy;
(6)将n个定滑轮组件分别安装于指定位置,各滑轮组件的高度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的中点高度,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水平位移δx;使用内径与导线直径相同的牵引线夹夹持导线,将螺栓穿过线夹预留的紧固螺栓孔实现牵引线夹对导线的夹紧,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
(7)通过应变计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观测导线相应位置的应变数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构相应位置的偏移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导线摆角;电阻应变计粘贴于导线和金具表面,电阻应变计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应变数据的测量与采集,从而结合材料属性,进一步计算测点处的应力值;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并记录变电站实际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角,并求取平均值。
8.风荷载作用下变电站跨线系统的力学响应试验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挂架组装过程中,应将两个支架柱组件的钢制底座9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保证两卡位孔圆心连线与滑轨滑槽轴线为同一直线时滑入,;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将地锚滑轨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
将螺栓穿过翼板安装孔,将转接板安装于刚性支架柱的竖向滑槽中;将挂钩与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相连接,再通过挂钩螺栓与预留孔,安装挂钩于挂钩滑槽处;
调整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第二步,须将分布式风载荷转化为等效的若干集中载荷,根据伯努利方法得出的等效风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Pt=0.5kρ0v2Lndsinθ (1)
其中,Pt为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压力,N;k为空气动力系数;v为风速平均值,该数据可通过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于实际工程地域提前采集整理,m/s;Ln为第N段导线的长度,m;d为导线直径,m;θ为风向与导线轴向的夹角值,°;ρ0为空气密度,kg/m3
试验中,水平集中载荷与导线所受风压力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根据公式(1)将分布式风载荷等效为若干水平集中载荷Pt1、Pt2……Ptn。可将n个定滑轮组件分别安装于柱边指定位置,各滑轮组件的高度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的中点高度,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水平位移δx;
第三步,滑轮支架组装过程中,将与加载点的等数量的滑轮支架柱组件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将地锚滑轨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注意保证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为2m;根据加载位置的不同,滑轮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可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可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通过螺栓将定滑轮组件的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起来;滑轮位置可根据试验情况,通过竖向定位滑槽进行调整;使用内径与导线直径相同的牵引线夹夹持导线,将螺栓穿过线夹预留的紧固螺栓孔实现牵引线夹对导线的夹紧,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
砝码的吊挂方式为: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使其凌空托起其上砝码,其中各分段所对应的牵引质量的大小分别为
Figure FDA0002955455050000051
第四步,通过应变计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观测导线相应位置的应变数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构相应位置的偏移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导线摆角;电阻应变计粘贴于导线和金具表面,电阻应变计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应变数据的测量与采集,从而结合材料属性,进一步计算测点处的应力值;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并记录变电站实际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角,并求取平均值。
9.覆冰荷载作用下变电站跨线系统的力学响应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挂架组装过程中,应将两个支架柱组件的钢制底座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保证两卡位孔圆心连线与滑轨滑槽轴线为同一直线时滑入;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将地锚滑轨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
将螺栓穿过翼板安装孔,将转接板安装于刚性支架柱的竖向滑槽中;将挂钩与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相连接,再通过挂钩螺栓与预留孔,安装挂钩于挂钩滑槽处;
调整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第二步,滑轮支架组装过程中,将与加载点的等数量的滑轮支架柱组件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将地锚滑轨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注意保证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为2m;根据加载位置的不同,滑轮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可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可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通过螺栓将定滑轮组件的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起来;滑轮位置可根据试验情况,通过竖向定位滑槽进行调整;
第三步,将分布式覆冰载荷转化为等效的若干集中载荷;
等效覆冰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Pk=0.25ρkgπ(t2+2td)Ln (2)
其中,Pk为第n段导线上的覆冰载荷,N;t为覆冰厚度;Ln为第N段导线的长度,m;d为导线直径,m;ρk为冰的密度,kg/m3
试验中,竖向载荷与导线所受覆冰载荷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根据公式(2)将覆冰载荷等效为若干竖向集中载荷Pk1、Pk2……Pkn各个竖向集中载荷的作用点应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的中点位置,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竖向位移δy;
砝码的吊挂方式为: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使其凌空托起其上砝码,其中各分段所对应的砝码质量的大小分别为
Figure FDA0002955455050000061
使用内径与导线直径相同的牵引线夹夹持导线,将螺栓穿过线夹预留的紧固螺栓孔实现牵引线夹对导线的夹紧,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
第四步,通过应变计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观测导线相应位置的应变数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构相应位置的偏移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导线摆角;电阻应变计粘贴于导线和金具表面,电阻应变计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应变数据的测量与采集,从而结合材料属性,进一步计算测点处的应力值;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并记录变电站实际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角,并求取平均值。
10.风荷载与覆冰载荷耦合作用下变电站跨线系统的力学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挂架组装过程中,应将两个支架柱组件的钢制底座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保证两卡位孔圆心连线与滑轨滑槽轴线为同一直线时滑入;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将地锚滑轨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
将螺栓穿过翼板安装孔,将转接板安装于刚性支架柱的竖向滑槽中;将挂钩与标准跨线端部所自带的拉环相连接,再通过挂钩螺栓与预留孔,安装挂钩于挂钩滑槽处;
调整刚性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
第二步,滑轮支架组装过程中,将与加载点的等数量的滑轮支架柱组件预先分别滑入地锚滑轨;在平整混凝土地面相应位置打孔;将膨胀螺栓穿过地锚滑轨的安装孔后塞入地面安装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以固定地锚滑轨,将地锚滑轨安装于平整的混凝土地面;注意保证滑轮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与跨线支架系统的地锚滑轨相平行,二者间距为2m根据加载位置的不同,滑轮支架柱在地锚滑轨上的相对位置可通过滑动进行调整,并可通过刚性支架柱底座卡位孔与卡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通过螺栓将定滑轮组件的滑轮定位垫板与刚性支架柱预留的竖向定位滑槽连接起来。滑轮位置可根据试验情况,通过竖向定位滑槽进行调整;
第三步,将分布式覆冰载荷转化为等效的若干竖向集中载荷:
(1)等效覆冰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Pk=0.25ρkgπ(t2+2td)Ln (3)
其中,Pk为第n段导线上的覆冰载荷,N;t为覆冰厚度;Ln为第N段导线的长度,m;d为导线直径,m;ρk为冰的密度,kg/m3
试验中,竖向载荷与导线所受覆冰载荷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根据公式(3)将覆冰载荷等效为若干竖向集中载荷Pk1、Pk2……Pkn各个竖向集中载荷的作用点应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的中点位置,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竖向位移δy;
砝码的吊挂方式为: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使其凌空托起其上砝码,其中各分段所对应的砝码质量的大小分别为
Figure FDA0002955455050000071
(2)覆冰载荷下得出的等效风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Pkt=0.5kρ0V2Ln(d+t)sinθ (4)
其中,Pkt为覆冰情况下,第n段导线上的风载荷,N;
试验中,水平集中载荷与覆冰导线所受风载荷间的等效换算依据为:将跨线沿轴线方向顺序标记为n段,各分段编号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长度分别为L1、L2……Ln,基于各分段编号与分段长度,根据公式(4)将分布式风载荷等效为若干集中载荷Pkt1、Pkt2……Pktn;
将n个定滑轮组件分别安装于柱边指定位置,各滑轮组件的高度应分别为No.1、No.2……No.n各分段的中点高度,各滑轮组件同位置处均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以测量该位置处导线的水平位移δx;
砝码的吊挂方式为:将钢丝拉索的另一侧穿过制定重量的砝码,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使其凌空托起其上砝码,其中各分段所对应的牵引质量的大小分别为
Figure FDA0002955455050000081
使用内径与导线直径相同的牵引线夹夹持导线,将螺栓穿过线夹预留的紧固螺栓孔实现牵引线夹对导线的夹紧,将牵引线夹固定于导线指定位置;将钢丝拉索一侧末端穿过牵引线夹的牵引孔后,将钢丝拉索末端弯曲并用拉索线夹固定成环状,实现对导线的水平牵引;钢丝拉索通过定滑轮后,拉索轴线转为竖直方向;
第四步,通过应变计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观测导线相应位置的应变数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构相应位置的偏移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导线摆角;电阻应变计粘贴于导线和金具表面,电阻应变计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应变数据的测量与采集,从而结合材料属性,进一步计算测点处的应力值;风速风向自动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并记录变电站实际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角,并求取平均值。
CN202110222546.1A 2021-02-28 2021-02-28 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2858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2546.1A CN112858825A (zh) 2021-02-28 2021-02-28 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2546.1A CN112858825A (zh) 2021-02-28 2021-02-28 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8825A true CN112858825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90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2546.1A Pending CN112858825A (zh) 2021-02-28 2021-02-28 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882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133A (zh) * 2009-01-23 2009-07-08 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输电线覆冰跳跃模拟试验方法
CN201548240U (zh) * 2009-12-04 2010-08-11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装置
JP2012002702A (ja) * 2010-06-17 2012-01-05 Central Res Inst Of Electric Power Ind 送電線部分模型の弾性支持方法及び弾性支持装置
CN205752997U (zh) * 2015-11-25 2016-11-30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垂直排列导线的变电构架
US20180143234A1 (en) * 2016-11-18 2018-05-24 Dennis Allen Saxby Overhead power line sensor
CN108760206A (zh) * 2018-06-27 2018-11-0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诱发脱冰振动模拟实验方法
CN110412423A (zh) * 2019-08-04 2019-11-05 西南交通大学 输电线路单相断线短接杆塔的生物安全评估平台及方法
CN111209691A (zh) * 2020-02-25 2020-05-2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变电站套管系统的动态力学特性分析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200061200A (ko) * 2018-11-23 2020-06-02 한국전력공사 변전소 운전 제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211291345U (zh) * 2020-01-21 2020-08-18 南京大学 一种分布式光纤覆冰监测模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133A (zh) * 2009-01-23 2009-07-08 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输电线覆冰跳跃模拟试验方法
CN201548240U (zh) * 2009-12-04 2010-08-11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电力线路覆冰监测装置
JP2012002702A (ja) * 2010-06-17 2012-01-05 Central Res Inst Of Electric Power Ind 送電線部分模型の弾性支持方法及び弾性支持装置
CN205752997U (zh) * 2015-11-25 2016-11-30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垂直排列导线的变电构架
US20180143234A1 (en) * 2016-11-18 2018-05-24 Dennis Allen Saxby Overhead power line sensor
CN108760206A (zh) * 2018-06-27 2018-11-0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诱发脱冰振动模拟实验方法
KR20200061200A (ko) * 2018-11-23 2020-06-02 한국전력공사 변전소 운전 제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10412423A (zh) * 2019-08-04 2019-11-05 西南交通大学 输电线路单相断线短接杆塔的生物安全评估平台及方法
CN211291345U (zh) * 2020-01-21 2020-08-18 南京大学 一种分布式光纤覆冰监测模拟装置
CN111209691A (zh) * 2020-02-25 2020-05-2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变电站套管系统的动态力学特性分析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家宁;张栋梁;赵高煜;边美华;: "覆冰输电塔线体系风载荷影响因素分析", 固体力学学报, vol. 35, pages 208 - 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7311B (zh)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覆冰不平衡张力试验方法及系统
CN202041365U (zh) 一种风洞试验模型支撑架
CN109186932A (zh) 一种大高差塔线体系风洞试验装置
CN106327966B (zh) 一种装配梁结构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
James et al. Precision digital instruments to measure dynamic wind loads on trees during storms
CN112985671B (zh) 基于全索系索力测试和误差自适应分析的损伤判定方法
CN109388865A (zh) 一种地沉降工况下的杆塔应急失效预警方法
CN108181079A (zh) 一种基于双天平的输电塔横担体型系数风洞测试装置
CN109799053B (zh) 一种输电设备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CN106568562B (zh) 输电塔横担螺栓防松性能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12858825A (zh) 应用于变电站跨线的可变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7036401U (zh)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覆冰不平衡张力试验系统
CN112985672A (zh) 基于非接触空间振动测试的预应力索系索力分析方法
CN212432397U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钢拱肋垂直拉索应力调整测试装置
CN103528494A (zh) 一种电涡流徐变变形量测量装置
CN109520922A (zh) 一种螺栓摩擦系数和扭矩系数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1226194Y (zh) 多用组合教学仪
CN201926464U (zh) 基于损伤识别的独塔斜拉桥试验模型
CN112629801A (zh) 一种测定邻近桥梁气动干扰的风洞试验装置
CN209198033U (zh) 一种输电导线脱冰振动测试装置
CN116564045A (zh) 一种基于电力微气象的输电线路风偏灾害预警装置
CN109060214B (zh) 一种不平衡张力工况下的导线应力监测方法
CN112067236B (zh) 双天平同步刚性测力风洞试验装置
CN109470445A (zh) 一种长细构件阻力系数的简支型风洞测试装置
CN215296993U (zh) 一种全应力路径追踪的多联岩土原位剪切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