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6491A -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 Google Patents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6491A
CN112856491A CN202110054054.6A CN202110054054A CN112856491A CN 112856491 A CN112856491 A CN 112856491A CN 202110054054 A CN202110054054 A CN 202110054054A CN 112856491 A CN112856491 A CN 112856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dry
dry combustion
combustor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40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6491B (zh
Inventor
邵海忠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40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6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6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6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6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6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26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with provision for a retention flam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84Flame spreading or otherwise sha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9/00Passages or apertures for delivering secondary air for completing combustion of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4Spillage trays or gro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3/1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包括燃烧器本体和防干烧传感器,燃烧器本体环绕防干烧传感器设置,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高于燃烧器本体设置,燃烧器本体的内侧形成容纳防干烧传感器的空腔,燃烧器本体还包括二次空气通道,二次空气通道连通至空腔,空腔与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为弧形过度面,燃烧器本体的火孔位于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该防干烧燃烧器,将二次空气通道连通至由燃烧器本体围成的空腔内,并在空腔与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设置弧形的过度面,使二次空气能够向燃烧器本体的顶面进行补充,避免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在检测部处聚集,有效解决防干烧探头测温不准而造成误判关火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灶具,特别涉及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干烧灶具,存在的问题包括:防干烧探头的检测端的设置位置靠近内环火盖,并且,为在锅具放置在防干烧灶具上时,保证检测端与锅底接触,检测端必须要高于内环火盖。因此,内环火孔的火焰燃烧产生的热量或者烟气都容易影响检测端,使检测端在非干烧状态也会上升至过高温度,容易导致防干烧探头测温不准容易造成误判关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防干烧探头容易受灶具加热的影响,导致防干烧探头测温不准容易造成误判关火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和防干烧传感器,所述燃烧器本体环绕所述防干烧传感器设置,所述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高于所述燃烧器本体设置,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内侧形成容纳所述防干烧传感器的空腔,所述燃烧器本体还包括二次空气通道,所述二次空气通道连通至所述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为弧形过度面,所述燃烧器本体的火孔位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
该防干烧燃烧器,通过将火孔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上,使火孔的火焰相对更远离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降低火焰产生热量对检测部的影响。同时,将二次空气通道连通至由燃烧器本体围成的空腔内,并在空腔与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设置弧形的过度面,使二次空气能够向燃烧器本体的顶面进行补充,避免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在检测部处聚集,有效解决防干烧探头测温不准而造成误判关火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外周侧具有第一挡檐,所述第一挡檐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挡檐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通过该结构设置,使第一挡檐能够遮挡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及热量,以进一步降低火孔火焰对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在第一挡檐上设置缺口,避免溢液滴落在燃烧器本体的顶面上时难以向外排出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火孔不设置于所述缺口的正下方。
通过该结构设置,在通过缺口集中排出位于燃烧器本体的顶面上溢液时,降低溢液滴落或流入火孔内部的概率,有效降低火孔堵塞等问题的发生概率。
较佳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外周侧相对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沿远离所述检测部的方向向外延伸。
通过该结构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上方形成水平延伸的遮挡结构,实现遮挡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及热量,以进一步降低火孔火焰对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产生的影响的目的。同时,该遮挡结构还可降低溢液沿遮挡结构流至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概率
较佳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外周侧具有第二挡檐,所述第二挡檐向下延伸。
通过该结构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上方呈水平延伸的遮挡结构上设置第二挡檐,通过使第二挡檐向下延伸,进一步降低溢液沿遮挡结构流至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概率。
较佳地,所述火孔包括主火孔和稳焰孔,所述主火孔位于所述稳焰孔的下方,所述稳焰孔相对所述主火孔更靠近于所述第二挡檐的下沿。
通过该结构设置,可使第二挡檐避免影响主火孔流速的情况下,提高对稳焰孔的遮挡效果,以实现进一步降低稳焰孔的燃气流速的目的,使稳焰孔的燃烧更加稳定,实现稳定主火孔火焰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火孔包括稳焰孔,所述稳焰孔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檐的下沿的上方。
通过该结构设置,提高第二挡檐的下沿能够对稳焰孔流出的燃气流速的影响,实现进一步降低稳焰孔的燃气流速的目的,使稳焰孔的燃烧更加稳定,实现稳定主火孔火焰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稳焰孔的燃气通道朝所述第二挡檐的方向设置,所述稳焰孔在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开孔距所述第二挡檐的下沿的水平距离大于竖直距离。
通过该结构设置,提高第二挡檐的下沿对稳焰孔流出的燃气流速的减速效果,同时,避免对稳焰孔的燃气顺畅流动造成影响。
较佳地,所述防干烧燃烧器还包括点火针,所述点火针的点火端位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下方,并沿竖直投影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挡檐的范围内。
通过该结构设置,使从燃烧器本体的顶面滴落的溢液不会滴在点火针的点火端上,保证点火端的点火可靠性和成功率。
较佳地,靠近所述点火端的所述第二挡檐距离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水平距离大于远离所述点火端的所述第二挡檐距离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水平距离。
通过该结构设置,使靠近点火端的第二挡檐与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相比远离点火端的第二挡檐与外侧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更大,从而提高了靠近点火端的空间内的燃气量,保证点火时的成功率。
较佳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缺口的正下方。
通过该结构设置,使位于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上的凹槽能够对从缺口处向下流出的溢液起到分隔作用,避免部分溢液在流至凹槽时往外侧表面的左右两侧流动,而影响位于外侧表面上的火孔的正常燃烧。
较佳地,所述凹槽的槽型为圆弧形。
通过该结构设置,提高凹槽对溢液的分隔能力。
较佳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沿远离所述检测部的方向斜向下延伸。
通过该结构设置,在溢液留至燃烧器本体的顶面后,提高燃烧器本体向外排出溢液的能力,避免溢液影响防干烧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较佳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斜向下延伸的斜率沿远离所述检测部的方向逐渐上升。
通过该结构设置,使溢液沿燃烧器本体的顶面流动至顶面的外侧时,提高溢液的流动速度,实现更快速排出溢液的目的。
一种防干烧灶具,其包括:
灶具台面;
如上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所述防干烧燃烧器设置于所述灶具台面的上方,所述燃烧器本体的下表面和所述灶具台面的上表面共同围成所述二次空气通道。
该防干烧灶具,通过将防干烧燃烧器的燃烧器本体的火孔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上,使火孔的火焰相对更远离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降低火焰产生热量对检测部的影响。同时,将二次空气通道连通至由燃烧器本体围成的空腔内,并在空腔与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设置弧形的过度面,使二次空气能够向燃烧器本体的顶面进行补充,避免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在检测部处聚集,有效解决防干烧探头测温不准而造成误判关火的问题。
同时,二次空气通道中的空气来自灶具台面上方,且相对远离防干烧燃烧器的火孔的区域,以相比其他位置的空气具有相对更低的温度,以更加有效地降低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的温度。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中,通过将燃烧器本体的火孔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上,使火孔的火焰相对更远离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降低火焰产生热量对检测部的影响。同时,将二次空气通道连通至由燃烧器本体围成的空腔内,并在空腔与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设置弧形的过度面,使二次空气能够向燃烧器本体的顶面进行补充,避免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在检测部处聚集,有效解决防干烧探头测温不准而造成误判关火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干烧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干烧灶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干烧燃烧器的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干烧燃烧器的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燃烧器本体1
基座11
火盖12
主火孔1211,稳焰孔1212
第一挡檐122
缺口123
遮挡结构124
第二挡檐125
凹槽126
空腔13
防干烧传感器2
检测部21
聚能环3
二次空气通道4
点火针5
灶具台面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干烧灶具,其包括灶具台面6以及设置在灶具台面6上的防干烧燃烧器。其中,防干烧燃烧器具体包括燃烧器本体1、防干烧传感器2和聚能环3。其中,燃烧器本体1的内环和外环部分分别是环绕防干烧传感器2设置的,聚能环3则环绕燃烧器本体1设置,在聚能环3上集成有锅支架结构。
防干烧传感器2的检测部21是高于燃烧器本体1的内环顶面1b设置的,以保证检测部21能够与锅具底面接触。该燃烧器本体1在内环部分的内侧形成容纳防干烧传感器2的空腔13,燃烧器本体1还包括二次空气通道4,该二次空气通道4从外界连通至空腔13内部,且空腔13与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的连接处1a为弧形过度面,而燃烧器本体1的内环上的火孔则位于内环的外侧表面1c上。
该防干烧燃烧器,通过将火孔设置在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上,使火孔的火焰相对更远离防干烧传感器2的检测部21,降低火焰产生热量对检测部21的影响。同时,将二次空气通道4连通至由燃烧器本体1围成的空腔13内,并在空腔13与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的连接处1a设置弧形的过度面,使二次空气能够向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进行补充,避免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在检测部21处聚集,因此可有效解决防干烧探头测温不准而造成误判关火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燃烧器本体1的内环由基座11和火盖12组成,而二次空气通道4则由燃烧器本体1的下表面(即基座11的下表面)和灶具台面6的上表面共同围成。二次空气通道4的延伸方向如图2中实线箭头所示,该结构设置使得二次空气通道4中的空气来自灶具台面6上方,且相对远离防干烧燃烧器的火孔的区域,以相比其他位置的空气具有相对更低的温度,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防干烧传感器2的检测部21的温度。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位于火盖12上,其外周侧具有第一挡檐122,第一挡檐122向上延伸,且在该第一挡檐122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123。该第一挡檐122能够遮挡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及热量,以进一步降低火孔火焰对防干烧传感器2的检测部21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在第一挡檐122上设置缺口123,避免溢液滴落在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上时难以向外排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火孔不设置在缺口123的正下方。通过该结构设置,在缺口123集中排出位于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上溢液时,降低溢液滴落或流入火孔内部的概率,从而降低火孔堵塞等问题的发生概率。
如图3所示,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的外周侧相对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沿远离检测部21的方向向外延伸,从而在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的上方形成水平延伸的遮挡结构124,实现遮挡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及热量,以进一步降低火孔火焰对防干烧传感器2的检测部21产生的影响的目的。同时,该遮挡结构124还可降低溢液沿遮挡结构124流至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的概率
此外,本实施例中,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的外周侧具有第二挡檐125,该第二挡檐125沿竖直向下方向延伸。该向下延伸的第二挡檐125可以阻止溢液往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上流动,以进一步降低溢液沿遮挡结构124流至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的概率,避免阻塞火孔的情况发生。
如图4所示,位于火盖12上的火孔包括主火孔1211和稳焰孔1212,本实施例中的部分稳焰孔1212是位于主火孔1211的上方的,且这些稳焰孔1212相对主火孔1211更靠近于第二挡檐125的下沿125a。这种对稳焰孔1212的布局方案,可使第二挡檐125的下沿125a部分在不影响主火孔1211流速的情况下,提高对稳焰孔1212的遮挡效果,以实现进一步降低稳焰孔1212的燃气流速的目的,使稳焰孔1212的燃烧更加稳定,实现稳定主火孔1211火焰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稳焰孔1212沿竖直方向是设置在第二挡檐125的下沿125a的上方位置处的,即第二挡檐125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完全覆盖了稳焰孔1212的燃气出口,提高第二挡檐125的下沿125a能够对稳焰孔1212流出的燃气流速的影响,实现进一步降低稳焰孔1212的燃气流速的目的,使稳焰孔1212的燃烧更加稳定,实现稳定主火孔1211火焰的目的。
如图3所示,稳焰孔1212的燃气通道还朝着第二挡檐125的方向设置,且稳焰孔1212在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的开孔距第二挡檐125的下沿125a的水平距离大于竖直距离。通过该结构设置,提高第二挡檐125的下沿125a对稳焰孔1212流出的燃气流速的减速效果,同时,避免对稳焰孔1212的燃气顺畅流动造成影响。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干烧燃烧器还包括点火针5,点火针5的两个点火端均位于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的下方,并沿竖直投影方向位于第二挡檐125的范围之内,使得从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滴落的溢液不会滴在点火针5的点火端上,保证点火端的点火可靠性和成功率。
在此基础上,如图5所示,靠近于点火端的第二挡檐125距离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的水平距离L1大于远离点火端的第二挡檐125距离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的水平距离L2。在这种结构设置下,靠近点火端的第二挡檐125与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之间形成的空间相比远离点火端的第二挡檐125与外侧表面1c之间形成的空间更大,从而提高了靠近点火端的空间内的燃气量,进一步保证点火时的成功率。参见图6,其为图5中水平距离L1的第二挡檐125处的局部放大图,点火针5的两个点火端设置在该处的下方,使得点火端四周的燃气量在点火时相对设置在其他区域更大。
优选的,如图6所示,设置在靠近点火端处的火孔数量也可以相对燃烧器本体1的其他区域更多一点,以进一步燃气在点火端处的浓度,以在开始点火时提高点火成功率和速度。
如图4和图6所示,在燃烧器本体1的外侧表面1c处还具有朝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126,该凹槽126设置在缺口123的正下方。设置该凹槽126可对从缺口123处向下流出的溢液起到分隔作用,以避免部分溢液在流至凹槽126时往外侧表面1c的左右两侧流动,从而影响位于外侧表面1c上的火孔的正常燃烧。因此,在缺口123的正下方不设置火孔的前提下,设置该凹槽126可彻底避免溢液从缺口123流动至火孔内的情况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凹槽126的槽型为圆弧形,通过该结构设置,降低溢液在该凹槽内流动的阻力,以提高凹槽126对溢液的分隔能力,降低在溢液流量大时,溢液沿水平方向流出凹槽的范围。
另外,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是沿着远离检测部21的方向斜向下延伸的。当顶面1b为倾斜时,在溢液留至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后,提高燃烧器本体1向外排出溢液的能力,避免溢液影响防干烧传感器2的正常工作。在此基础上,该顶面1b斜向下延伸的斜率是随着远离检测部21的方向逐渐上升的,从而可使溢液沿燃烧器本体1的顶面1b流动至顶面1b的外侧时,显著提高溢液的流动速度,以实现更快速排出溢液的目的,避免对位于顶面1b中间的防干烧传感器2造成影响。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和防干烧传感器,所述燃烧器本体环绕所述防干烧传感器设置,所述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高于所述燃烧器本体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内侧形成容纳所述防干烧传感器的空腔,所述燃烧器本体还包括二次空气通道,所述二次空气通道连通至所述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为弧形过度面,所述燃烧器本体的火孔位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外周侧具有第一挡檐,所述第一挡檐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挡檐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不设置于所述缺口的正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外周侧相对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沿远离所述检测部的方向向外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外周侧具有第二挡檐,所述第二挡檐向下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包括主火孔和稳焰孔,所述主火孔位于所述稳焰孔的下方,所述稳焰孔相对所述主火孔更靠近于所述第二挡檐的下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包括稳焰孔,所述稳焰孔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檐的下沿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焰孔的燃气通道朝所述第二挡檐的方向设置,所述稳焰孔在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开孔距所述第二挡檐的下沿的水平距离大于竖直距离。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烧燃烧器还包括点火针,所述点火针的点火端位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下方,并沿竖直投影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挡檐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点火端的所述第二挡檐距离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水平距离大于远离所述点火端的所述第二挡檐距离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的水平距离。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缺口的正下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型为圆弧形。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沿远离所述检测部的方向斜向下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顶面斜向下延伸的斜率沿远离所述检测部的方向逐渐上升。
15.一种防干烧灶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灶具台面;
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防干烧燃烧器,所述防干烧燃烧器设置于所述灶具台面的上方,所述燃烧器本体的下表面和所述灶具台面的上表面共同围成所述二次空气通道。
CN202110054054.6A 2021-01-15 2021-01-15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Active CN112856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4054.6A CN112856491B (zh) 2021-01-15 2021-01-15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4054.6A CN112856491B (zh) 2021-01-15 2021-01-15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6491A true CN112856491A (zh) 2021-05-28
CN112856491B CN112856491B (zh) 2022-08-19

Family

ID=76006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4054.6A Active CN112856491B (zh) 2021-01-15 2021-01-15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64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9147A (zh) * 2021-08-02 2021-12-0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上进风防干烧燃烧器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66164A2 (de) * 1981-05-29 1982-12-08 Akzo N.V. Verfahren zum Erwärmen der Oberfläche eines Substrates mittels eines Heissgasstrahls, insbesondere unter gleichzeitiger Zufuhr von Beschichtungsstoff nach dem Flammspritzverfahren und Brenner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2349575Y (zh) * 1998-10-23 1999-11-17 马纪路 防误报火灾感烟探测器
CN2352957Y (zh) * 1998-11-16 1999-12-08 李玉国 烟气含湿量测量仪
JP3304763B2 (ja) * 1996-06-06 2002-07-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空燃比検出装置
CN101995278A (zh) * 2009-08-10 2011-03-30 上海捷程机电有限公司 热式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
CN102620853A (zh) * 2011-01-31 2012-08-0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吸气温度传感器及具有其的热敏式空气流量计
CN102878553A (zh) * 2012-09-17 2013-01-1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低NOx防结渣的旋流煤粉燃烧器
CN204064475U (zh) * 2014-07-29 2014-12-31 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开放型高温检测元件保护装置
CN106461472A (zh) * 2014-10-20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状态检测传感器
CN107830808A (zh) * 2017-12-01 2018-03-23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高低温环境光栅位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8488842A (zh) * 2018-05-19 2018-09-04 湖南荣晟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防干烧的红外线灶具
CN207867317U (zh) * 2018-02-05 2018-09-14 西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喂丝机运行状态信息采集装置
CN108776052A (zh) * 2018-06-06 2018-11-09 青岛崂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
CN210107473U (zh) * 2019-04-30 2020-02-2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烧器
CN210398899U (zh) * 2019-04-11 2020-04-2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燃烧器
CN210861186U (zh) * 2019-04-30 2020-06-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气灶
CN111486456A (zh) * 2020-04-17 2020-08-0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CN111578280A (zh) * 2020-04-17 2020-08-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CN111853857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气灶
CN211925838U (zh) * 2020-03-17 2020-11-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燃烧器
CN111998342A (zh) * 2020-07-31 2020-11-2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66164A2 (de) * 1981-05-29 1982-12-08 Akzo N.V. Verfahren zum Erwärmen der Oberfläche eines Substrates mittels eines Heissgasstrahls, insbesondere unter gleichzeitiger Zufuhr von Beschichtungsstoff nach dem Flammspritzverfahren und Brenner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3304763B2 (ja) * 1996-06-06 2002-07-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空燃比検出装置
CN2349575Y (zh) * 1998-10-23 1999-11-17 马纪路 防误报火灾感烟探测器
CN2352957Y (zh) * 1998-11-16 1999-12-08 李玉国 烟气含湿量测量仪
CN101995278A (zh) * 2009-08-10 2011-03-30 上海捷程机电有限公司 热式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
CN102620853A (zh) * 2011-01-31 2012-08-0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吸气温度传感器及具有其的热敏式空气流量计
CN102878553A (zh) * 2012-09-17 2013-01-1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低NOx防结渣的旋流煤粉燃烧器
CN204064475U (zh) * 2014-07-29 2014-12-31 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开放型高温检测元件保护装置
CN106461472A (zh) * 2014-10-20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状态检测传感器
CN107830808A (zh) * 2017-12-01 2018-03-23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高低温环境光栅位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207867317U (zh) * 2018-02-05 2018-09-14 西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喂丝机运行状态信息采集装置
CN108488842A (zh) * 2018-05-19 2018-09-04 湖南荣晟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防干烧的红外线灶具
CN108776052A (zh) * 2018-06-06 2018-11-09 青岛崂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
CN210398899U (zh) * 2019-04-11 2020-04-2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燃烧器
CN210107473U (zh) * 2019-04-30 2020-02-2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烧器
CN210861186U (zh) * 2019-04-30 2020-06-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气灶
CN111853857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气灶
CN211925838U (zh) * 2020-03-17 2020-11-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燃烧器
CN111486456A (zh) * 2020-04-17 2020-08-0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CN111578280A (zh) * 2020-04-17 2020-08-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CN111998342A (zh) * 2020-07-31 2020-11-2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9147A (zh) * 2021-08-02 2021-12-0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上进风防干烧燃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6491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6491B (zh)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CN111486456A (zh) 一种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CN112856423B (zh) 防干烧灶具
JP4469049B2 (ja) ガスこんろ
CN211822378U (zh) 一种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CN112856492B (zh)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US4351316A (en) Combustion apparatus for burning waste oils
CN208108099U (zh) 火盖、燃烧器及燃烧厨具
CN210107473U (zh)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烧器
CN212378016U (zh) 一种上进风防干烧燃烧器
JP2000283415A (ja)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CN111578319B (zh) 燃气灶具
CN217875986U (zh) 一种具有防水、导水结构的集成灶
JP7175714B2 (ja) コンロバーナー
CN115111611A (zh) 一种具有防水、导水结构的集成灶
CN212362010U (zh) 一种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CN110274269A (zh) 燃气炉具
KR200393064Y1 (ko) 가스 버너
CN212204527U (zh) 一种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CN115574320A (zh) 火盖及包括其的灶具燃烧器
CN214172309U (zh) 一种燃气灶中心火盖
JP2015137808A (ja) ガスコンロ
CN218846137U (zh) 内环火盖及灶具燃烧器
CN110953586B (zh) 燃烧器火盖
JPH0566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