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3130A -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于台秤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于台秤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3130A
CN112853130A CN202011585068.2A CN202011585068A CN112853130A CN 112853130 A CN112853130 A CN 112853130A CN 202011585068 A CN202011585068 A CN 202011585068A CN 112853130 A CN112853130 A CN 112853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aluminum alloy
improved
alloy materia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50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斌南
吴恩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Chaoqun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Chaoqu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Chaoqun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Chaoqu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50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3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3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3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2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12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22C21/1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with magnes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02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by rapid cooling or quenching; cooling agents used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2F1/057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of alloys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1/00Detail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于台秤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中将金属铝、金属镁、金属铜、金属铈、金属镱和金属铒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熔融处理,混合均匀后降温经固熔淬火处理制得所述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在铝‑镁‑铜合金中掺入了稀土金属金属铈、金属镱和金属铒,提高了铝合金的传热和导电性能,将其应用于台秤中提高了台秤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而且本申请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环境无污染,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制备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于台秤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在台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铝及铝合金广泛用于生产化工设备中换热设备、抗浓硝酸腐蚀的贮槽、吸附过滤器、分馏塔、管道及许多内衬等。铸造铝合金的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收缩率小,不易形成裂纹,抗腐蚀性能好,质量轻,力学性能好优良,大量用于制造结构复杂的抗腐蚀零部件,如汽缸、管件、阀门、泵、活塞等。铝在化工生产中有许多特殊的用途。
铝合金的比强度高、质量轻、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耐蚀性好、熔点低,广泛用于机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建筑装饰等行业。铝合金有优良的延展性,在日用品行业及食品行业得到大量使用。在输送电力领域,铝合金制作的导线成本低、质量轻、抗腐蚀性能好、传热及易导电、抗磨,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子产品中的对铝合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不能满足精度的要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铝合金能够提高天秤灵敏度与准确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铝合金材料用于天秤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低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熔炉并采用氩气气体对熔炉进行吹气清洗5-10min;
(2)向熔炉中依次加入金属镁和金属铝,并在温度为700-800℃条件下进行熔炉处理,搅拌均匀制得熔融液A;
(3)向熔融液A中加入金属铜,并在温度为1100-12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B;
(4)向熔融液B中缓慢加入稀土金属铈和金属镱,并在温度为850-9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C;
(5)向熔融液C中缓慢加入金属铒,并在温度为1500-16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D;
(6)采用循环水对熔融液D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降至250-300℃时,采用挤压设备对熔融液D进行挤压处理600-800min;
(7)将经挤压处理后的熔融液D置于淬火设备中,在温度为500-580℃条件下进行固熔淬火处理2-3h,制得所述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50-8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5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55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6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65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7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75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8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5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6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7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8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9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10min。
可选地,所述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为1.5-1.8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1.6wt%、1.7wt%、1.8wt%;所述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1.5wt%、1.6wt%、1.7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为4.0-4.5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4.1wt%、4.2wt%、4.3wt%、4.4wt%、4.5wt%;所述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4.0wt%、4.1wt%、4.2wt%、4.3wt%、4.4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为80-90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80wt%、81wt%、82wt%、83wt%、84wt%、85wt%、86wt%、87wt%、88wt%、89wt%、90wt%;所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80wt%、81wt%、82wt%、83wt%、84wt%、85wt%、86wt%、87wt%、88wt%、89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2:3-5。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4。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5。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4。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2:3-5:1-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4: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5: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3: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4: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4: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5: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3: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4: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4: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5: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3: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4: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3。
可选地,所述循环水的温度设置为20-25℃。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的温度为250-300℃。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的温度上限选自260℃、270℃、280℃、290℃、300℃,所述挤压处理的温度下限选自250℃、260℃、270℃、280℃、290℃。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600-800min。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650min。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700min。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750min。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800min。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00-58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0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1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2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3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4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5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6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7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80℃。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于电子台秤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在铝-镁合金中掺入了稀土金属铈金属、镱金属和铒金属,提高了铝合金的传热和导电性能,将其应用于台秤中提高了台秤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而且本申请的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环境无污染,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制备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所述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熔炉并采用氩气气体对熔炉进行吹气清洗5-10min;
(2)向熔炉中依次加入金属镁和金属铝,并在温度为700-800℃条件下进行熔炉处理,搅拌均匀制得熔融液A;
(3)向熔融液A中加入金属铜,并在温度为1100-12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B;
(4)向熔融液B中缓慢加入稀土金属铈和金属镱,并在温度为850-9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C;
(5)向熔融液C中缓慢加入金属铒,并在温度为1500-16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D;
(6)采用循环水对熔融液D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降至250-300℃时,采用挤压设备对熔融液D进行挤压处理600-800min;
(7)将经挤压处理后的熔融液D置于淬火设备中,在温度为500-580℃条件下进行固熔淬火处理2-3h,制得所述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50-8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5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55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6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65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7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75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的吹扫速度为80m/s。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5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6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7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8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9min。
可选地,所述氩气气体吹气清洗时间为10min。
可选地,所述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为1.5-1.8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1.6wt%、1.7wt%、1.8wt%;所述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1.5wt%、1.6wt%、1.7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为4.0-4.5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4.1wt%、4.2wt%、4.3wt%、4.4wt%、4.5wt%;所述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4.0wt%、4.1wt%、4.2wt%、4.3wt%、4.4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为80-90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80wt%、81wt%、82wt%、83wt%、84wt%、85wt%、86wt%、87wt%、88wt%、89wt%、90wt%;所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80wt%、81wt%、82wt%、83wt%、84wt%、85wt%、86wt%、87wt%、88wt%、89wt%。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2:3-5。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4。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5。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4。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2:3-5:1-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4: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5: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3: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4: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1。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4: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5: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3: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4: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2。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4: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5: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3: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4:3。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3。
可选地,所述循环水的温度设置为20-25℃。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的温度为250-300℃。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的温度上限选自260℃、270℃、280℃、290℃、300℃,所述挤压处理的温度下限选自250℃、260℃、270℃、280℃、290℃。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600-800min。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650min。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700min。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750min。
可选地,所述挤压处理时间为800min。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00-58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0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1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2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3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4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5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6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70℃。
可选地,固熔淬火处理的温度为580℃。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于电子台秤中的应用。
以下结合若干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物质均为市售。
实施例1
所述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熔炉并采用氩气气体对熔炉进行吹气清洗5min;
(2)向熔炉中依次加入金属镁和金属铝,并在温度为700℃条件下进行熔炉处理,搅拌均匀制得熔融液A;
(3)向熔融液A中加入金属铜,并在温度为11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B;
(4)向熔融液B中缓慢加入稀土金属铈和金属镱,并在温度为85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C;
(5)向熔融液C中缓慢加入金属铒,并在温度为15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D;
(6)采用循环水对熔融液D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降至250-300℃时,采用挤压设备对熔融液D进行挤压处理600min;
(7)将经挤压处理后的熔融液D置于淬火设备中,在温度为500℃条件下进行固熔淬火处理2h,制得所述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
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1。
实施例2
所述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熔炉并采用氩气气体对熔炉进行吹气清洗5min;
(2)向熔炉中依次加入金属镁和金属铝,并在温度为750℃条件下进行熔炉处理,搅拌均匀制得熔融液A;
(3)向熔融液A中加入金属铜,并在温度为115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B;
(4)向熔融液B中缓慢加入稀土金属铈和金属镱,并在温度为9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C;
(5)向熔融液C中缓慢加入金属铒,并在温度为16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D;
(6)采用循环水对熔融液D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降至250-300℃时,采用挤压设备对熔融液D进行挤压处理800min;
(7)将经挤压处理后的熔融液D置于淬火设备中,在温度为550℃条件下进行固熔淬火处理2-3h,制得所述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
可选地,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3:1。
实施例3
所述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熔炉并采用氩气气体对熔炉进行吹气清洗8min;
(2)向熔炉中依次加入金属镁和金属铝,并在温度为800℃条件下进行熔炉处理,搅拌均匀制得熔融液A;
(3)向熔融液A中加入金属铜,并在温度为12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B;
(4)向熔融液B中缓慢加入稀土金属铈和金属镱,并在温度为9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C;
(5)向熔融液C中缓慢加入金属铒,并在温度为16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D;
(6)采用循环水对熔融液D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降至250-300℃时,采用挤压设备对熔融液D进行挤压处理600min;
(7)将经挤压处理后的熔融液D置于淬火设备中,在温度为580℃条件下进行固熔淬火处理2-3h,制得所述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
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1。
实施例4
所述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熔炉并采用氩气气体对熔炉进行吹气清洗10min;
(2)向熔炉中依次加入金属镁和金属铝,并在温度为800℃条件下进行熔炉处理,搅拌均匀制得熔融液A;
(3)向熔融液A中加入金属铜,并在温度为12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B;
(4)向熔融液B中缓慢加入稀土金属铈和金属镱,并在温度为9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C;
(5)向熔融液C中缓慢加入金属铒,并在温度为16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D;
(6)采用循环水对熔融液D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降至300℃时,采用挤压设备对熔融液D进行挤压处理600min;
(7)将经挤压处理后的熔融液D置于淬火设备中,在温度为560℃条件下进行固熔淬火处理2h,制得所述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
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5:3。
将实施例1-实施例4中制得的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应用于台秤中,提升了台秤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熔炉并采用氩气气体对熔炉进行吹气清洗5-10min;
(2)向熔炉中依次加入金属镁和金属铝,并在温度为700-800℃条件下进行熔炉处理,搅拌均匀制得熔融液A;
(3)向熔融液A中加入金属铜,并在温度为1100-12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B;
(4)向熔融液B中缓慢加入稀土金属铈和金属镱,并在温度为850-9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C;
(5)向熔融液C中缓慢加入金属铒,并在温度为1500-1600℃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搅拌均匀后制得熔融液D;
(6)采用循环水对熔融液D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降至250-300℃时,采用挤压设备对熔融液D进行挤压处理600-800min;
(7)将经挤压处理后的熔融液D置于淬火设备中,在温度为500-580℃条件下进行固熔淬火处理2-3h,制得所述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为1.5-1.8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为4.0-4.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为80-9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铈和金属镱的质量分数之比我1-2: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2:3-5: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铈、金属镱、金属铒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的温度设置为20-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处理的温度为250-300℃。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制得的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于台秤中的应用。
CN202011585068.2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于台秤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2853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5068.2A CN112853130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于台秤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5068.2A CN112853130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于台秤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3130A true CN112853130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97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5068.2A Pending CN112853130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于台秤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313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0348A2 (en) * 2001-07-23 2003-02-06 Corus Aluminium Walzprodukte Gmbh Weldable high strength al-mg-si alloy
CN101177750A (zh) * 2007-12-07 2008-05-14 中南大学 一种含稀土镨的高强变形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US20120000578A1 (en) * 2010-06-30 2012-0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ast aluminum alloys
CN105624493A (zh) * 2016-03-18 2016-06-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耐热Al-Cu-Mg系铝合金
CN106591649A (zh) * 2016-12-14 2017-04-26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高强Al‑Cu‑Mg‑Mn‑Er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9721A (zh) * 2017-03-29 2017-07-07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低热裂倾向的高强度Al‑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7011A (zh) * 2017-10-25 2018-03-02 徐州轩辕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2024铝合金棒材的生产工艺
CN109136696A (zh) * 2018-08-08 2019-01-04 倧奇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辐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红外发射基材
US20190085431A1 (en) * 2017-09-15 2019-03-21 Orlando RIOS Aluminum alloys with improved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11014327A (zh) * 2019-12-31 2020-04-17 营口忠旺铝业有限公司 2024铝合金挤压棒材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0348A2 (en) * 2001-07-23 2003-02-06 Corus Aluminium Walzprodukte Gmbh Weldable high strength al-mg-si alloy
CN101177750A (zh) * 2007-12-07 2008-05-14 中南大学 一种含稀土镨的高强变形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US20120000578A1 (en) * 2010-06-30 2012-0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ast aluminum alloys
CN105624493A (zh) * 2016-03-18 2016-06-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耐热Al-Cu-Mg系铝合金
CN106591649A (zh) * 2016-12-14 2017-04-26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高强Al‑Cu‑Mg‑Mn‑Er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9721A (zh) * 2017-03-29 2017-07-07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低热裂倾向的高强度Al‑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085431A1 (en) * 2017-09-15 2019-03-21 Orlando RIOS Aluminum alloys with improved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7747011A (zh) * 2017-10-25 2018-03-02 徐州轩辕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2024铝合金棒材的生产工艺
CN109136696A (zh) * 2018-08-08 2019-01-04 倧奇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辐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红外发射基材
CN111014327A (zh) * 2019-12-31 2020-04-17 营口忠旺铝业有限公司 2024铝合金挤压棒材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子英: "《无机化学》", 31 May 2007,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0578B (zh) 高塑性铸造铝合金及其重力铸造制备方法
CN100366772C (zh) 耐腐蚀热交换器用无缝铜合金管的制备方法
CN101463440B (zh) 一种活塞用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8003B (zh) 一种镍铬硅青铜合金的加工工艺方法
CN103352137B (zh) 用于电力开关弹簧触头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6230B (zh) 一种氧化铝弥散强化铜的制备方法
CN105908029B (zh) 一种超高强度非快速凝固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3149A (zh) 用于热冲压成形钢的抗高温氧化镀层材料及热浸镀方法
CN105172260A (zh) 一种高强度、高性能散热器专用铝合金覆型材
CN102121079A (zh) 一种锌基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11621737B (zh) 一种多元素粉末共渗剂及其应用
CN106967905A (zh) 一种低膨胀高温铝合金层状电子封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25753A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镍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77395A (zh) 一种镍铜合金的制造工艺
CN101289721B (zh) 高锰含量的镁-锰中间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02277521B (zh) 室温高韧性单相固溶体镁稀土基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02352475A (zh) 一种热喷涂用稀土铝镁合金丝材
CN103484722A (zh) 一种锌合金的压铸及热处理工艺
CN112853130A (zh) 一种改进2024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于台秤中的应用
CN101429600A (zh) 碲铜排(板、棒、管)的生产工艺
CN103484732A (zh) 一种离心制冷压缩机叶轮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3014B (zh) 一种轴流压缩机动叶片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865475A (zh) 镁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78077A (zh) 一种耐热变形镁合金
CN101988169B (zh) 高强度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