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9351A - 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9351A
CN112839351A CN202011627230.2A CN202011627230A CN112839351A CN 112839351 A CN112839351 A CN 112839351A CN 202011627230 A CN202011627230 A CN 202011627230A CN 112839351 A CN112839351 A CN 112839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wireless access
interference
channel wireless
network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72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9351B (zh
Inventor
王乾
史琦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raffiti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72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9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9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8Through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使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测试辅助路由器无线连接、以及使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与测试辅助路由器连接;使多个干扰源分别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以形成多种干扰情况;获得在多种干扰情况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通过上述设计方案,能够分级定量模拟出不同的干扰环境以测试无线网络模块,可以很好地反映待测无线网络模块实际在不同干扰情况下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的无线网络产品种类逐渐丰富,在正常使用环境下,无线网络模块会受到其他物联网产品的干扰,若只是测试无线网络模块在无干扰环境下的性能就显得有些片面和理想,所以就需要量化模拟不同的干扰环境,对无线网络模块在不同的干扰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目前,模拟不同的干扰环境一般是通过部署无线网络模块的形式来模拟不同的干扰环境。但是,干扰环境无法进行分级定量模拟,无法量化模拟出不同的干扰环境,导致测试结果无定量数据进行比对,不能很好地反映无线网络模块实际在不同干扰情况下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能够分级定量模拟出不同的干扰环境以测试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使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测试辅助路由器无线连接、以及使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测试辅助路由器连接;使多个干扰源分别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或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以形成多种干扰情况;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其中,所述使多个干扰源分别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或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以形成多种干扰情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调节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测试辅助路由器之间的距离;所述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的步骤,包括:获得在当前距离下的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其中,所述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的步骤,包括:分别获得在多个所述干扰源无干扰、仅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的所述干扰源存在干扰、仅与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的干扰源存在干扰、以及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所述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的所述干扰源存在干扰的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其中,所述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的步骤,包括:改变当前多个所述干扰源中至少部分干扰源的数据传输速率;获得当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其中,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中,对应于同一干扰源的数据传输速率大于0。
其中,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中,对应于同一干扰源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至少三种。
其中,所述旁信道无线接入点的个数为二,所述干扰源的个数为三。
其中,所述使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测试辅助路由器连接的步骤,包括:使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测试辅助路由器有线连接。
其中,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多个所述干扰源、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以及所述旁信道无线接入点安装有流量测试工具;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流量测试工具获得在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以及旁信道无线接入点;测试辅助路由器,用于与待测无线网络模块无线连接、以及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多个干扰源,分别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或所述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以形成多种干扰情况;流量测试工具,用于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服务端,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干扰源,以改变当前多个所述干扰源中至少部分所述干扰源的数据传输速率。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使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测试辅助路由器无线连接、以及使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与测试辅助路由器连接;使多个干扰源分别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或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获得在多种干扰情况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分级定量模拟出不同的干扰环境以测试无线网络模块,可以很好地反映待测无线网络模块实际在不同干扰情况下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上述装置包括:
测试辅助路由器2、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以及多个干扰源5。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的个数为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可以包括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的个数在本申请不作限定,根据测试需要增加或减少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的个数。在本实施例中,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可以为网络摄像机,使网络摄像机处于无线访问接入模式,作为无线接入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也可以是无线路由器、无线中继器、无线收发器等,只需具有无线功能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阅图1,干扰源5的个数为三,干扰源5可以包括第一干扰源50、第二干扰源52、第三干扰源5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干扰源5的个数在本申请不作限定,根据测试需要增加或减少干扰源5的个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干扰源50、第二干扰源52、第三干扰源54可以为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可以发射固定功率的无线用户数据包,以对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造成干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干扰源50、第二干扰源52、第三干扰源54也可以为其他无线设备,只需具备发射固定功率的无线用户数据包的功能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测试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数据吞吐量,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2是本申请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上述方法包括:
S1:使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测试辅助路由器2无线连接、以及使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与测试辅助路由器2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测试辅助路由器2通过无线连接。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与测试辅助路由器2可以通过以太网有线连接,以使得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在此不作限定。当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距离较远时,将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测试辅助路由器2可以防止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断开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装置中也可以不包含测试辅助路由器2,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与第一干扰源50通过无线连接,在此不作限定。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的测试距离以测试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的性能。
S2:使多个干扰源5分别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和/或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连接,以形成多种干扰情况。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多个干扰源5中的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第二干扰源52、第三干扰源54分别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中的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通过无线连接,使其分别处于同一个局域网内。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上述步骤S2中多种干扰情况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或者第二干扰源52与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通过无线连接;又或者第三干扰源54与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通过无线连接;又或者第二干扰源52和第三干扰源54分别与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和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通过无线连接;再或者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以及第二干扰源52与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通过无线连接;再或者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以及第三干扰源54与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通过无线连接;又再或者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以及第二干扰源52、第三干扰源54分别与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和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通过无线连接,在此不作限定。通过上述方式,不同的连接方式能够模拟出不同的干扰情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上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根据测试要求调节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测试辅助路由器2之间的距离,例如,0米、10米、30米、50米、80米等,在此不作限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调节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测试辅助路由器2之间的距离模拟出实际不同的干扰情况。
S3:获得在多种干扰情况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以及多个干扰源5都安装有流量测试工具(图未示)。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上述流量测试工具可以获得在多种干扰情况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上述步骤S3中获得在多种干扰情况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数据吞吐量的步骤,包括:获得在当前距离下的多种干扰情况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数据吞吐量,当前距离可以为0米、10米、30米、50米、80米等,根据测试要求确定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距离,在此不作限定。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测试不同距离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的性能。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上述步骤S3具体包括:分别获得在多个干扰源5无干扰、仅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的干扰源5存在干扰、仅与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连接的干扰源5存在干扰、以及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连接的干扰源5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无干扰的情况为:第一干扰源50、第二干扰源52、第三干扰源54不连接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或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仅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的干扰源5存在干扰的情况为:仅有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仅与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连接的干扰源5存在干扰的情况为:仅有第二干扰源52与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通过无线连接;或者仅有第三干扰源54与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通过无线连接;又或者第二干扰源52和第三干扰源54分别与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和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通过无线连接。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连接的干扰源5存在干扰的情况为: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以及第二干扰源52与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通过无线连接;或者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以及第三干扰源54与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通过无线连接;又或者第一干扰源50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连接以及第二干扰源52、第三干扰源54分别与第一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0和第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2通过无线连接,根据测试需要确定干扰源5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4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通过流量测试工具获得在上述多种干扰情况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数据吞吐量,以研究上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的性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反映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实际在不同干扰情况下的性能。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上述装置还包括服务端(图未示)。具体地,上述步骤S3还包括:服务端通过Telnet协议登录到对应的干扰源5,以控制至少部分干扰源5的数据传输速率,其中,在上述多种干扰情况中,对应于同一干扰源5的数据传输速率大于0,具体而言,对应于同一干扰源5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至少三种,例如,2M,4M,6M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当然,上述服务端可以安装有流量测试工具,也可以不安装有流量测试工具,在此不作限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当前干扰情况不同干扰强度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能够分级定量模拟出不同的干扰环境以测试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3之间的数据吞吐量,为研究待测无线网络模块1的性能提供参考。
总而言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中使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测试辅助路由器无线连接、以及使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与测试辅助路由器连接;使多个干扰源分别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获得在多种干扰情况下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分级定量模拟出不同的干扰环境以测试无线网络模块,从而能够很好地反映待测无线网络模块在实际不同干扰情况下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测试辅助路由器无线连接、以及使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测试辅助路由器连接;
使多个干扰源分别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或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以形成多种干扰情况;
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多个干扰源分别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或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以形成多种干扰情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调节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测试辅助路由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的步骤,包括:
获得在当前距离下的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得在多个所述干扰源无干扰、仅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的所述干扰源存在干扰、仅与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的干扰源存在干扰、以及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所述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的所述干扰源存在干扰的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的步骤,包括:
改变当前多个所述干扰源中至少部分干扰源的数据传输速率;
获得当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其中,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中,对应于同一干扰源的数据传输速率大于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中,对应于同一干扰源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至少三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信道无线接入点的个数为二,所述干扰源的个数为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测试辅助路由器连接的步骤,包括:
使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测试辅助路由器有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多个所述干扰源、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以及所述旁信道无线接入点安装有流量测试工具;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流量测试工具获得在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9.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以及旁信道无线接入点;
测试辅助路由器,用于与待测无线网络模块无线连接、以及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
多个干扰源,分别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和/或所述旁信道无线接入点连接,以形成多种干扰情况;
流量测试工具,用于获得在所述多种干扰情况下所述待测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主信道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服务端,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干扰源,以改变当前多个所述干扰源中至少部分所述干扰源的数据传输速率。
CN202011627230.2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12839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7230.2A CN112839351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7230.2A CN112839351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9351A true CN112839351A (zh) 2021-05-25
CN112839351B CN112839351B (zh) 2022-12-27

Family

ID=75924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7230.2A Active CN112839351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935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3470A (zh) * 2011-05-31 2014-02-05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异构无线蜂窝系统中的设备辅助干扰管理的接入点
CN104883707A (zh) * 2015-06-25 2015-09-0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5307183A (zh) * 2014-07-31 2016-02-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数据业务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066201A1 (en) * 2013-03-25 2016-03-03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wireless system discovery and control using a state-space
CN108924006A (zh) * 2018-07-06 2018-11-30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器远近距离性能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31049A (zh) * 2019-10-23 2020-02-21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3470A (zh) * 2011-05-31 2014-02-05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异构无线蜂窝系统中的设备辅助干扰管理的接入点
US20160066201A1 (en) * 2013-03-25 2016-03-03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wireless system discovery and control using a state-space
CN105307183A (zh) * 2014-07-31 2016-02-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数据业务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83707A (zh) * 2015-06-25 2015-09-0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924006A (zh) * 2018-07-06 2018-11-30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器远近距离性能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31049A (zh) * 2019-10-23 2020-02-21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9351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urbank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network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the practicing engineer
Nobre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irelessHART networks using a new network simulator 3 module
WO2004107113A3 (en) Network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1825667B (zh) 电力通信传输通道故障检测设备、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5827476A (zh) 高速PING实现方法和Ping测试方法
Nobre et al. Towards a WirelessHART module for the ns-3 simulator
KR101801801B1 (ko) Tsch 기반 산업 무선 네트워크의 슬롯프레임 가상화 장치 및 방법
Fedullo et al. Adaptive LoRaWAN transmission exploit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he industrial case
Loh et al. Graph-based gateway placement for better performance in LoRaWAN deployments
CN112839351B (zh) 一种无线网络模块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CN105100000B (zh) 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11935767B (zh) 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CN104734900A (zh) 一种通信协议测试的发送控制方法
Moreno et al. Energy profiling technique for network-level energy optimization
Nobre et al.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wirelesshart under faulty link scenarios
Chung et al. Effect of network induced delays on WirelessHART control system
KR100970071B1 (ko) 히스토리에 기초하여 측정된 전력 제어 응답
CN109981394B (zh) 基于增强型can总线协议分析仪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Liu et al.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ad hoc network emulation system
Gnad et al. Relevant influences in wireless automation
Igel et al. A CC2420 Transceiver Simulation Module for ns-3 and its Integration into the FERAL Simulator Framework
Keyela et al. Analysis of average session time in Slotted Aloha Protocol
Yazdani et al. Virtual Automation Network Simulation (VANSIM): A tool for shared 5G campus networks in industrial working and co-working spaces
Jin et al. Distributed Computing Approach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esign in a Wire Harness Testing System
Böhm Split-Protocol-Stack network simulation and emulation of wireless embedded systems with Radio-in-the-Loop: towards accurate wireless network evalu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7

Address after: 518000 T2 office building 1601, Qianhai Kerry Business Center, Qianhai Avenue, Nanshan Street,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raffiti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701, Zhejiang Zheshang Fortune Center,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701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