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5177A - 成像透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成像透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5177A
CN112835177A CN202011259105.0A CN202011259105A CN112835177A CN 112835177 A CN112835177 A CN 112835177A CN 202011259105 A CN202011259105 A CN 202011259105A CN 112835177 A CN112835177 A CN 112835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refractive power
focal length
lens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91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5177B (zh
Inventor
郑弼镐
赵镛主
黄孝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092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8037A/zh
Priority to CN202211000382.9A priority patent/CN1152680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5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5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5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5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Distance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成像透镜系统包括在从物侧至成像面的方向上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在近轴区域中具有凹入的物侧面的第八透镜。成像透镜系统满足TTL/IMGHT<1.5,其中,TTL为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距离,以及IMGHT为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Description

成像透镜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1月25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9-015252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包括八个透镜的成像透镜系统。
背景技术
小型相机可以安装在无线终端设备上。例如,小型相机可以安装在无线终端设备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每一个上。由于这种小型相机可以用于各种目的,为了获取风景的图像、室内肖像的图像等,这种小型相机需要具有与普通相机的性能相类似的性能。然而,由于无线终端设备的尺寸有限,导致安装空间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小型相机可能难以实现高性能。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在不增加小型相机的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小型相机的性能的成像透镜系统。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部分旨在以简要的形式介绍对发明构思的选择,而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将进一步描述这些发明构思。本发明内容部分目的不在于确认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籍此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提供了可以改善小型相机的性能的成像透镜系统。
在一个总的方面中,成像透镜系统包括在从物侧至成像面的方向上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在近轴区域中具有凹入的物侧面的第八透镜。成像透镜系统满足TTL/IMGHT<1.5,其中TTL为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以及IMGHT为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第二透镜可以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第四透镜可以具有正屈光力。
第五透镜可以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第六透镜可以具有负屈光力。
第七透镜可以具有正屈光力。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满足0.5<f1/f<1.0,其中,f为成像透镜系统的焦距,以及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
第二透镜可以具有小于40的阿贝数。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满足0.05<TTL/FOV<0.2,其中,FOV为成像透镜系统的视场角。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满足0.2<T8/T7<0.9,其中,T7为第七透镜在其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以及T8为第八透镜在其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
在另一总的方面中,成像透镜系统包括在从物侧至成像面的方向上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的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具有凹入的物侧面的第八透镜。
成像透镜系统的F数可以为1.7或更小。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满足-4.0<f2/f1<-2.0,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以及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满足0.2<f2/f3<0.5,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以及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满足-5.0<f6/f7<-2.0,其中,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以及f7为第七透镜的焦距。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满足-3.0<f7/f8<-1.0,其中,f7为第七透镜的焦距,以及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
在另一总的方面中,成像透镜系统包括在从物侧至成像面的方向上依序设置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的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七透镜以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八透镜。成像透镜系统满足TTL/IMGHT<1.5,其中,TTL为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以及IMGHT为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可以为弯月透镜,以及第八透镜可以为双凹透镜。
第一透镜可以沿光轴比其它透镜中的每一个厚。
第二透镜可以沿光轴比其它透镜中的每一个薄。
根据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成像透镜系统的第一示例的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成像透镜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3是示出成像透镜系统的第二示例的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成像透镜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5是示出成像透镜系统的第三示例的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成像透镜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7是示出成像透镜系统的第四示例的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成像透镜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9是示出成像透镜系统的第五示例的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成像透镜系统的像差曲线。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出于清楚、说明和方便的目的,附图可能未按照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可能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操作的序列仅仅是示例,并且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不限于在本申请中所阐述的顺序,而是可以改变的,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可省略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理解为受限于本申请中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提供本申请所描述的示例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且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范围。
应注意,在本申请中,相对于示例或实施方式使用措辞“可以”,例如关于示例或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或实现的内容,意味着存在其中包括或实现这样的特征的至少一个示例或实施方式,而所有示例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位于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位于该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可不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其它元件。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何一项以及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在本申请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措辞来描述各种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措辞的限制。更确切地,这些措辞仅用于将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中所描述的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些示例中提及的第一构件、第一部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以被称作第二构件、第二部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诸如“在……之上”、“较上”、“在……之下”和“较下”的空间相对措辞可以在本申请中为了描述便利而使用,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关系。除了涵盖附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这些空间相对措辞旨在还涵盖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的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翻转,则描述为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相对于另一元件“较上”的元件将位于该另一元件“之下”或相对于该另一元件“较下”。因此,根据设备的空间定向,措辞“在……之上”涵盖“在......之上”和“在......之下”的两个定向。该设备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在其它定向上),并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措辞应被相应地解释。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而不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冠词“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措辞“包括”、“包含”和“具有”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形状的变化。因此,本申请中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变化。
可以以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组合本申请中描述的示例的特征。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描述的示例具有多种配置,但是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它配置也是可行的。
附图可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为了清楚、说明和方便的目的,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可能被夸大。
在示例中,第一透镜是指最靠近物体(或对象)的透镜,以及第八透镜是指最靠近成像面(或图像传感器)的透镜。在示例中,曲率半径的单位、厚度的单位、TTL(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的单位、2IMGHT(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单位以及焦距的单位以毫米(mm)表示。FOV的单位以度(°)表示。
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间隔以及TTL指在光轴上的距离。另外,在透镜的形状的描述中,一个面为凸出的配置表示该面的光轴区域是凸出的,以及一个面为凹入的配置表示该面的光轴区域是凹入的。因此,即使当描述透镜的一个面是凸出的时,透镜的边缘也可以是凹入的。类似地,即使当描述透镜的一个面是凹入的时,透镜的边缘也可以是凸出的。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包括八个透镜。例如,成像透镜系统可以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可以以其间具有预定间隔设置。例如,相邻透镜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中彼此不接触。因此,即使当图中的一侧透镜的像侧面与另一侧透镜的物侧面接触时,两个透镜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实际上也没有彼此接触。
第一透镜可以具有屈光力。第一透镜的一个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一透镜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第一透镜可以包括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的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一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一透镜可以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第一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可以小于1.6。第一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阿贝数。例如,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可以是50或更大。第一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一透镜的焦距可以为4.0mm至6.8mm。
第二透镜可以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二透镜可以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的一个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二透镜可以具有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可以包括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二透镜的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二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二透镜可以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第二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可以为1.6或更大。第二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阿贝数。例如,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可以小于23。第二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二透镜的焦距可以为-20mm至-10mm。
第三透镜可以具有屈光力。第三透镜的一个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三透镜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第三透镜可以包括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三透镜的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三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三透镜可以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第三透镜可以具有大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例如,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可以是1.6或更大。第三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阿贝数。例如,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可以小于23。第三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三透镜的焦距可以为-65mm至-30mm。
第四透镜可以具有屈光力。第四透镜的一个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四透镜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第四透镜可以包括非球面表面。例如,第四透镜的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四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四透镜可以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第四透镜可以具有小于第三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例如,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可以小于1.6。第四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阿贝数。例如,第四透镜的阿贝数可以大于第三透镜的阿贝数。第四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四透镜的焦距可以小于-100mm或为30mm或更大。
第五透镜可以具有屈光力。第五透镜的一个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五透镜可以具有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可以具有带反曲点的形状。例如,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反曲点。第五透镜可以包括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五透镜的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五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五透镜可以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第五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五透镜可以具有小于第三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第五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阿贝数。例如,第五透镜的阿贝数可以大于第三透镜的阿贝数。第五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五透镜的焦距可以为-50mm或更小或30mm或更大。
第六透镜可以具有屈光力。第六透镜的一个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六透镜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第六透镜可以具有带反曲点的形状。例如,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反曲点。第六透镜可以包括非球面表面。例如,第六透镜的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六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六透镜可以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第六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五透镜的折射率。第六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阿贝数。例如,第六透镜的阿贝数可以为25或更大且小于40。第六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六透镜的焦距可以为-38mm至-10mm。
第七透镜可以具有屈光力。第七透镜的一个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七透镜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第七透镜可以具有带反曲点的形状。例如,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反曲点。第七透镜可以包括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七透镜的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七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七透镜可以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第七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七透镜的折射率可以小于第六透镜的折射率。第七透镜可以具有大于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阿贝数。例如,第七透镜的阿贝数可以为50或更大。第七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七透镜的焦距可以为3.6mm至7.4mm。
第八透镜可以具有屈光力。第八透镜的至少一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八透镜可以在近轴区域中具有凹入的像侧面。第八透镜可以具有带反曲点的形状。例如,第八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反曲点。第八透镜可以包括非球面表面。例如,第八透镜的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八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八透镜可以使用塑料材料制造。第八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八透镜的折射率可以小于第六透镜的折射率。第八透镜可以具有大于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阿贝数。例如,第八透镜的阿贝数可以为50或更大。第八透镜可以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第八透镜的焦距可以为-6.2mm至-3.1mm。
在成像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可以为最厚的透镜。例如,第一透镜在其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可以大于其它透镜(第二透镜至第八透镜)在其各自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
在成像透镜系统中,第二透镜可以为最薄的透镜。例如,第二透镜在其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可以小于其它透镜(第一透镜以及第三透镜至第八透镜)在其各自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
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非球面表面。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中的每一个的非球面表面可以由下方的等式1表示:
[等式1]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091
在等式1中,“c”为各个透镜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圆锥常数,“r”为从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的某个点到光轴的距离,“A至J”为非球面常数,“Z”(或SAG)为在光轴方向上从非球面表面上的某个点到非球面表面的顶点的距离。
成像透镜系统还可以包括滤光片、图像传感器和光阑。滤光片可以设置在第八透镜和图像传感器之间。滤光片可以配置成阻挡特定波长的光。例如,滤光片可以阻挡红外波长的光。图像传感器可以形成成像面。例如,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可以形成成像面。光阑可以布置成调节入射至透镜的光量。例如,光阑可以设置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具有预定的焦距。例如,成像透镜系统的焦距f可以为5.6mm至7.0mm。成像透镜系统可以具有相当大尺寸的成像面以实现高分辨率。例如,成像透镜系统的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2IMGHT)可以为10mm至14mm。
成像透镜系统可以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TTL/IMGHT<1.5
0.05<TTL/FOV<0.2
0.2<T8/T7<0.9
F数≤1.7
78°≤FOV≤85°
0.5<f1/f<1.0
-4.0<f2/f1<-2.0
0.2<f2/f3<0.5
-5.0<f6/f7<-2.0
-3.0<f7/f8<-1.0
在条件表达式中,TTL为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IMGHT为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1/2,T7为第七透镜在其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T8为第八透镜在其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FOV为成像透镜系统的视场角,f为成像透镜系统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f7为第七透镜的焦距以及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
成像透镜系统还可以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0.4<f1/f7<1.2
-1.4<f1/f8<-0.4
18<(V2+V3)/2<22
V2<40
V3<V6<V7
T5<T4
2.0<(R11+R12)/(R11-R12)<5.0
0.72<DL1L4/DL5L8<0.82
1.06<f/IMGHT<1.12
在以上条件表达式中,V2为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3为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6为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7为第七透镜的阿贝数,T4为第四透镜在其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T5为第五透镜在其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R1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DL1L4为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以及DL5L8为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
成像透镜系统还可以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中的一个或多个:
F数≤1.64
0.4<|f3/f5|<1.6
2.0<(R5+R6)/(R5-R6)<4.0
-2.0<(R13+R14)/(R13-R14)<-0.8
1.0<f/f7<1.3
在以上条件表达式中,R5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为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以及R14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在以下描述中,将描述成像透镜系统的各种示例。
将参照图1描述成像透镜系统的第一示例。
成像透镜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和第八透镜180。
第一透镜11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12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13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14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15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五透镜1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六透镜16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六透镜1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七透镜17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七透镜1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八透镜18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以及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八透镜18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
成像透镜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IF、图像传感器IMG以及光阑ST。滤光片IF可以设置在第八透镜180与图像传感器IMG之间。图像传感器IMG可以提供其上形成有由第一透镜110至第八透镜180折射的光的表面。图像传感器IMG的一个表面可以与成像面的尺寸大致相同。例如,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2IMGHT)指图像传感器IMG的对角线长度,并且成像面的高度可以指从图像传感器IMG的光轴的中心至边缘的距离。光阑ST可以设置在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之间。
表1和表2列出了成像透镜系统100的透镜特性和非球面值。图2是上述配置的成像透镜系统100的像差曲线。
表1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21
表2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22
将参照图3描述成像透镜系统的第二示例。
成像透镜系统20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第七透镜270和第八透镜280。
第一透镜21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22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23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24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25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五透镜2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六透镜26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六透镜2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七透镜27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七透镜2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八透镜28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八透镜28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
成像透镜系统2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IF、图像传感器IMG以及光阑ST。滤光片IF可以设置在第八透镜280与图像传感器IMG之间。图像传感器IMG可以提供其上形成有由第一透镜210至第八透镜280折射的光的表面。图像传感器IMG的一个表面可以与成像面的尺寸大致相同。例如,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2IMGHT)是指图像传感器IMG的对角线长度,并且成像面的高度可以指从图像传感器IMG的光轴的中心至边缘的距离。光阑ST可以设置在第二透镜220与第三透镜230之间。
表3和表4列出了成像透镜系统200的透镜特性和非球面值。图4是上述配置的成像透镜系统200的像差曲线。
表3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31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41
表4
面号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977501 -0.003935 0.03566 -0.06648 0.07812 -0.05719 0.02357 -0.001832 -0.003927 0.002605
S2 24.256772 -0.01734 0.02382 -0.04735 0.09105 -0.1273 0.1247 -0.08725 0.04424 -0.01632
S3 16.447043 -0.04114 0.1252 -0.3314 0.5847 -0.6813 0.5346 -0.2841 0.09972 -0.02093
S4 2.4777825 -0.02548 0.1177 -0.3338 0.515 -0.3284 -0.2047 0.6032 -0.5729 0.3107
S5 0 0.0001756 -0.08569 0.3416 -0.9226 1.758 -2.428 2.459 -1.829 0.9952
S6 56.350823 -0.01711 0.02414 -0.09787 0.228 -0.3404 0.3182 -0.173 0.03554 0.01898
S7 98.884228 -0.03447 0.2124 -1.059 3.234 -6.491 8.929 -8.669 6.038 -3.03
S8 -99.00005 -0.03892 0.08133 -0.01505 -0.6266 2.045 -3.46 3.728 -2.737 1.404
S9 0 -0.03305 0.006005 -0.09955 0.3424 -0.6687 0.8536 -0.7539 0.4727 -0.2123
S10 0 -0.04115 0.02906 -0.06185 0.089 -0.09332 0.07136 -0.03976 0.01616 -0.004776
S11 0 -0.08603 0.09214 -0.08082 0.05511 -0.03092 0.01465 -0.005795 0.001809 -0.00042
S12 -39.38114 -0.1047 0.1 -0.07676 0.0443 -0.01861 0.005745 -0.001373 0.0002715 -4.57E-05
S13 -7.365153 -0.02249 0.01129 -0.00247 -0.002451 0.00202 -0.000725 0.0001571 -2.25E-05 2.215E-06
S14 23.383791 0.01202 -0.007542 0.007938 -0.006811 0.003202 -0.000929 0.0001797 -2.41E-05 2.286E-06
S15 -1.492134 -0.07336 0.04525 -0.0173 0.003788 -0.000412 2.16E-06 5.752E-06 -8.72E-07 7.101E-08
S16 -19.10332 -0.06043 0.03583 -0.01475 0.004065 -0.000781 0.0001088 -1.12E-05 8.63E-07 -4.94E-08
将参照图5描述成像透镜系统的第三示例。
成像透镜系统30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第七透镜370和第八透镜380。
第一透镜31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32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33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34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35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五透镜3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六透镜36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六透镜3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七透镜37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七透镜3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八透镜38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八透镜38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
成像透镜系统3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IF、图像传感器IMG以及光阑ST。滤光片IF可以设置在第八透镜380与图像传感器IMG之间。图像传感器IMG可以提供其上形成有由第一透镜310至第八透镜380折射的光的表面。图像传感器IMG的一个表面可以与成像面的尺寸大致相同。例如,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2IMGHT)是指图像传感器IMG的对角线长度,并且成像面的高度可以指从图像传感器IMG的光轴的中心至边缘的距离。光阑ST可以设置在第二透镜320与第三透镜330之间。
表5和表6列出了成像透镜系统300的透镜特性和非球面值。图6是上述配置的成像透镜系统300的像差曲线。
表5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51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61
表6
面号 K A B C D E F G H J
S1 -1.021828 -0.01896 0.1021 -0.2305 0.3375 -0.3375 0.239 -0.1221 0.04541 -0.01224
S2 27.483091 -0.02125 0.02647 -0.04209 0.08433 -0.1286 0.1344 -0.09851 0.05187 -0.01979
S3 16.571645 -0.0269 0.02934 -0.02785 0.005501 0.06759 -0.1621 0.1991 -0.1548 0.08107
S4 2.329664 -0.008104 0.01857 -0.07846 0.2349 -0.4188 0.4574 -0.2903 0.0682 0.04808
S5 0 0.03542 -0.3975 1.734 -4.822 9.088 -12.06 11.52 -8.02 4.072
S6 95.620843 -0.04713 0.2007 -0.809 2.045 -3.463 4.085 -3.434 2.081 -0.9096
S7 92.803604 -0.04517 0.2372 -1.015 2.742 -4.991 6.357 -5.802 3.841 -1.847
S8 19.623148 -0.0422 0.1464 -0.5006 1.076 -1.54 1.523 -1.066 0.5322 -0.1886
S9 0 -0.03346 0.01336 -0.1054 0.32 -0.589 0.7273 -0.6276 0.385 -0.1686
S10 0 -0.03637 0.04988 -0.1559 0.2794 -0.3299 0.2711 -0.1595 0.06818 -0.02119
S11 0 -0.05656 0.03784 -0.02001 0.003531 0.003559 -0.003956 0.00219 -0.000802 0.000204
S12 -37.93685 -0.06085 0.01424 0.01542 -0.02468 0.01805 -0.00854 0.002828 -0.000672 0.0001149
S13 -9.92841 -0.006148 -0.01069 0.01178 -0.008163 0.003492 -0.000994 0.000197 -2.78E-05 2.817E-06
S14 46.8868 0.02276 -0.0168 0.01054 -0.005761 0.002195 -0.000576 0.0001064 -1.41E-05 1.345E-06
S15 -1.893815 -0.07156 0.03583 -0.01332 0.003704 -0.000717 9.637E-05 -9.14E-06 6.184E-07 -2.98E-08
S16 -25.29874 -0.04909 0.02346 -0.008608 0.002275 -0.000431 5.922E-05 -5.95E-06 4.389E-07 -2.37E-08
将参照图7描述成像透镜系统的第四示例。
成像透镜系统40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第七透镜470和第八透镜480。
第一透镜41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42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43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44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45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五透镜4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六透镜46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六透镜4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七透镜47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七透镜4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八透镜48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八透镜48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
成像透镜系统4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IF、图像传感器IMG以及光阑ST。滤光片IF可以设置在第八透镜480与图像传感器IMG之间。图像传感器IMG可以提供其上形成有由第一透镜410至第八透镜480折射的光的表面。图像传感器IMG的一个表面可以与成像面的尺寸大致相同。例如,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2IMGHT)是指图像传感器IMG的对角线长度,并且成像面的高度可以指从图像传感器IMG的光轴的中心至边缘的距离。光阑ST可以设置在第二透镜420与第三透镜430之间。
表7和表8列出了成像透镜系统400的透镜特性和非球面值。图8是上述配置的成像透镜系统400的像差曲线。
表7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71
表8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72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81
将参照图9描述成像透镜系统的第五示例。
成像透镜系统50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第六透镜560、第七透镜570和第八透镜580。
第一透镜51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二透镜52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三透镜53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四透镜54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第五透镜55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五透镜55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六透镜56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六透镜56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七透镜570可以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七透镜5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第八透镜580可以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可以具有凹入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可在第八透镜58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反曲点。
成像透镜系统5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IF、图像传感器IMG以及光阑ST。滤光片IF可以设置在第八透镜580与图像传感器IMG之间。图像传感器IMG可以提供其上形成有由第一透镜510至第八透镜580折射的光的表面。图像传感器IMG的一个表面可以与成像面的尺寸大致相同。例如,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2IMGHT)是指图像传感器IMG的对角线长度,并且成像面的高度可以指从图像传感器IMG的光轴的中心至边缘的距离。光阑ST可以设置在第二透镜520与第三透镜530之间。
表9和表10列出了成像透镜系统500的透镜特性和非球面值。图10是上述配置的成像透镜系统500的像差曲线。
表9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91
表10
面号 K A B C D E F G H J
S1 -1.028837 -0.02409 0.1446 -0.3787 0.6314 -0.7099 0.5594 -0.3161 0.1294 -0.03841
S2 27.139418 -0.01912 0.01984 -0.01858 0.03317 -0.06354 0.0825 -0.07178 0.04322 -0.01831
S3 16.56626 -0.03611 0.08325 -0.1934 0.3467 -0.4275 0.3499 -0.18 0.04606 0.005663
S4 2.3619195 -0.006635 -0.02015 0.1695 -0.6002 1.364 -2.14 2.391 -1.928 1.124
S5 0 0.03964 -0.4617 2.104 -6.062 11.76 -16 15.64 -11.12 5.753
S6 98.932938 -0.05194 0.2269 -0.8855 2.193 -3.673 4.319 -3.642 2.225 -0.9845
S7 92.330151 -0.03483 0.1489 -0.6154 1.616 -2.873 3.577 -3.193 2.069 -0.9745
S8 -98.98639 -0.0416 0.134 -0.4795 1.094 -1.666 1.759 -1.327 0.7252 -0.2882
S9 0 -0.03919 0.02504 -0.1109 0.3044 -0.5401 0.652 -0.5516 0.3318 -0.1424
S10 0 -0.03933 0.05215 -0.1519 0.2678 -0.3165 0.2629 -0.1574 0.06872 -0.0219
S11 0 -0.06085 0.0609 -0.05644 0.0367 -0.01688 0.005064 -0.000733 -0.0001 8.014E-05
S12 -36.84334 -0.08749 0.07584 -0.05801 0.03358 -0.01451 0.004584 -0.001033 0.0001598 -1.57E-05
S13 -9.956325 -0.01164 6.404E-05 0.000979 -0.002315 0.001509 -0.000532 0.0001191 -1.81E-05 1.903E-06
S14 -84.33771 0.02575 -0.01685 0.007841 -0.00402 0.001651 -0.000474 9.442E-05 -1.33E-05 1.33E-06
S15 -1.549727 -0.06796 0.03522 -0.01412 0.004139 -0.000819 0.0001098 -1.01E-05 6.502E-07 -2.85E-08
S16 -23.9777 -0.04939 0.02417 -0.009403 0.002602 -0.000508 0.0000709 -7.18E-06 5.316E-07 -2.87E-08
表11和表12列出了第一示例至第五示例的成像透镜系统的光学特性值和条件表达式的值。在表11中,BFL指从第八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
表11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192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201
表12
Figure BDA0002774055060000202
根据上述示例,可以改善小型相机的性能。
虽然本公开包括具体示例,但是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本申请中所描述的示例应仅以描述性的意义进行理解,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被理解为可应用于其它示例中的类似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由其它部件或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补充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设备或电路中的部件,则仍可实现适当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由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限定,且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型都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Claims (20)

1.成像透镜系统,包括:
在从物侧至成像面的方向上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八透镜在近轴区域中具有凹入的物侧面,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非球面表面,
其中,TTL/IMGHT<1.5,其中,TTL为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成像面的距离,以及IMGHT为所述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
0.5<f1/f<1.0,
其中,f为所述成像透镜系统的焦距,以及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小于40的阿贝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
0.05<TTL/FOV<0.2,
其中,FOV为所述成像透镜系统的视场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
0.2<T8/T7<0.9,
其中,T7为所述第七透镜在其中心处沿光轴的厚度,以及T8为所述第八透镜在其中心处沿所述光轴的厚度。
11.成像透镜系统,包括:
在从物侧至成像面的方向上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所述第八透镜具有凹入的物侧面,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非球面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系统的F数为1.7或更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
-4.0<f2/f1<-2.0,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以及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
0.2<f2/f3<0.5,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以及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
-5.0<f6/f7<-2.0,
其中,f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以及f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
-3.0<f7/f8<-1.0,
其中,f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以及f8为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
17.成像透镜系统,包括:
在从物侧至成像面的方向上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屈光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以及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非球面表面,
其中,TTL/IMGHT<1.5,其中TTL为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成像面的距离,以及IMGHT为所述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为弯月透镜,以及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凹透镜。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沿光轴比其它透镜中的每一个厚。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透镜沿光轴比其它透镜中的每一个薄。
CN202011259105.0A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Active CN112835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9279.0A CN115268037A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CN202211000382.9A CN115268036A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52526 2019-11-25
KR1020190152526A KR102418603B1 (ko) 2019-11-25 2019-11-25 촬상 광학계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0382.9A Division CN115268036A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CN202211009279.0A Division CN115268037A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5177A true CN112835177A (zh) 2021-05-25
CN112835177B CN112835177B (zh) 2022-09-09

Family

ID=7592377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9105.0A Active CN112835177B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CN202211009279.0A Pending CN115268037A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CN202022615027.5U Active CN213659078U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CN202211000382.9A Pending CN115268036A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9279.0A Pending CN115268037A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CN202022615027.5U Active CN213659078U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CN202211000382.9A Pending CN115268036A (zh) 2019-11-25 2020-11-12 成像透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828917B2 (zh)
KR (2) KR102418603B1 (zh)
CN (4) CN112835177B (zh)
TW (3) TWI8142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359A1 (en) * 2022-07-11 2024-01-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imaging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6279B (zh) * 2017-08-18 2018-09-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光學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14368B (zh) 2019-11-27 2020-1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0989135A (zh) * 2019-12-20 2020-04-1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929858B (zh) * 2020-10-14 2020-12-15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394488B (zh) * 2020-12-09 2024-01-1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KR20230048897A (ko) * 2021-10-05 2023-04-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3071A1 (en) * 2005-09-02 2007-03-08 Samsung Techwin Co., Ltd. Zoom lens optical system
US20110075268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element having refractive index distribution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07703609A (zh) * 2017-11-22 2018-02-1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207424361U (zh) * 2017-11-22 2018-05-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412749A (zh) * 2019-08-28 2019-11-0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3260B2 (ja) * 2007-05-28 2013-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6204896B2 (ja) 2014-09-24 2017-09-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586998B (zh) 2015-08-11 2017-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53341B (zh) 2015-08-11 2016-10-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6478903B2 (ja) 2015-12-21 2019-03-06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JP2017161569A (ja) 2016-03-07 2017-09-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1671451B1 (ko) * 2016-03-09 2016-11-01 주식회사 에이스솔루텍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20180076742A (ko) 2016-12-28 2018-07-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2357292B1 (ko) 2017-02-17 2022-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CN108983400B (zh) 2017-06-01 2021-11-12 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 超广角镜头
TWI636279B (zh) * 2017-08-18 2018-09-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光學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WO2019100768A1 (zh) 2017-11-22 2019-05-3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254890A (zh) 2017-12-29 2018-07-0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121056A (zh) 2017-12-29 2018-06-0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JP6976998B2 (ja) 2018-02-28 2021-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JP6653111B2 (ja) 2018-05-07 2020-02-26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CN108761730B (zh) 2018-06-26 2024-03-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TWI694268B (zh) * 2019-06-12 2020-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0531503B (zh) * 2019-10-10 2024-05-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TWI709777B (zh) * 2019-11-15 2020-1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2449626B1 (ko) 2019-11-21 2022-09-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3071A1 (en) * 2005-09-02 2007-03-08 Samsung Techwin Co., Ltd. Zoom lens optical system
US20110075268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element having refractive index distribution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07703609A (zh) * 2017-11-22 2018-02-1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207424361U (zh) * 2017-11-22 2018-05-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412749A (zh) * 2019-08-28 2019-11-0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359A1 (en) * 2022-07-11 2024-01-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imag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18603B1 (ko) 2022-07-07
KR20220095178A (ko) 2022-07-06
KR20210063888A (ko) 2021-06-02
US20240061218A1 (en) 2024-02-22
TWI757869B (zh) 2022-03-11
CN213659078U (zh) 2021-07-09
KR102608095B1 (ko) 2023-12-01
US20210157104A1 (en) 2021-05-27
CN112835177B (zh) 2022-09-09
TW202120996A (zh) 2021-06-01
US11828917B2 (en) 2023-11-28
TW202219587A (zh) 2022-05-16
TWI814225B (zh) 2023-09-01
TW202346952A (zh) 2023-12-01
CN115268036A (zh) 2022-11-01
CN115268037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35177B (zh) 成像透镜系统
CN112099188B (zh) 成像透镜系统
CN213659076U (zh) 成像透镜系统
CN210376836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13382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068913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2099187B (zh) 成像透镜系统
CN11463710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362542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2824952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3092000U (zh) 成像透镜系统
CN114200640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7761871A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