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5345B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5345B
CN112825345B CN201911148411.4A CN201911148411A CN112825345B CN 112825345 B CN112825345 B CN 112825345B CN 201911148411 A CN201911148411 A CN 201911148411A CN 112825345 B CN112825345 B CN 112825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unctional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compensation
emit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84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5345A (zh
Inventor
何传友
马群
胡峻霖
杨光辉
张冬梅
黄强
杨婷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84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5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5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5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5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5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65Intermediate layers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materials of the adjoining a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由于阳极不平坦导致的影响发光元件的发光效果的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功能膜层、以及设置在功能膜层背向基底的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功能膜层包括功能图形和补偿功能图形,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功能图形背向基底的表面与补偿功能图形背向基底的表面的高度差在预设范围内;每个发光元件均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功能图形在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一交叠区域,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补偿功能图形在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二交叠区域。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用于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简称:AMOLED)显示面板以其自发光、低功耗、能够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AM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一般包括:基底,依次层叠设置在基底上的驱动电路层,发光元件和封装层;其中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和多种信号线,发光元件包括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
由于驱动电路层背向基底的表面存在段差,因此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该段差对发光元件产生影响,一般会在驱动电路层背向基底的表面制作平坦层,然后将发光元件形成在该平坦层的表面;但是由于驱动电路层中产生的段差较大,平坦层无法保证后续用于制作阳极的表面的平坦度,从而使得形成在平坦层上的阳极仍可能存在倾斜的现象,影响发光元件的发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由于阳极不平坦导致的影响发光元件的发光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功能膜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功能膜层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功能膜层包括功能图形和补偿功能图形,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的高度差在预设范围内;
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均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可选的,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域。
可选的,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之间的中间,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域。
可选的,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包括多个补偿子图形,所述多个补偿子图形包括多个补偿单元,每个所述补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子图形,所述补偿单元与所述目标发光元件一一对应;
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的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子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功能图形沿第一方向延伸,当所述补偿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补偿子图形时,至少两个所述补偿子图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可选的,所述补偿功能图形与所述功能图形同层同材料设置。
可选的,所述功能图形包括数据线和/或电源信号线。
可选的,所述目标发光元件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基于上述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显示面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基底上制作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包括功能图形和补偿功能图形,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的高度差在预设范围内;
在所述功能膜层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制作多个发光元件,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均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补偿功能图形来补偿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并设置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能够同时与所述功能图形和所述补偿功能图形交叠,使得所述目标发光元件形成在相对平坦的表面上,从而避免了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发生倾斜,使得发光元件亮度能够对称分布,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观看视角下各子像素对应的亮度衰减曲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二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AMOLED显示面板包括基底30,设置在所述基底30上的驱动电路层和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背向所述基底30的一侧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交叉设置的栅线和数据线,以及阵列分布的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中,位于同一行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共用同一条栅线,位于同一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共用同一条数据线;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电源信号线,所述电源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数据线相同,位于同一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共用同一条电源信号线。
更详细地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聚酰亚胺层40、缓冲层50、平坦层63和像素界定层PDL;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第一绝缘层60、第二绝缘层61、第三绝缘层62、第二有源图形73、第一导电图形81和第二导电图形82;各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包括第一有源图形70、第一连接部71、第二连接部72、栅极80、输入电极21和输出电极22。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90、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所述阳极90与对应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耦接,显示面板工作时,由所述多种信号线13为各子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相应的信号,所述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产生驱动信号并提供给对应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在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发出相应颜色和亮度的光。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布局所述显示面板时,由于各子像素驱动电路和所述多条信号线13的结构和布局位置等因素,会导致所述驱动电路层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存在段差,而当该段差较大时,即使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与发光元件之间形成平坦层63,仍然无法保证用于形成发光元件中的阳极90的表面平坦。
经进一步研究发现,造成段差的主要原因为所述多条信号线13和一些起到电连接作用的导电连接部23,而且由于这些结构的位置相对集中,导致后续形成的发光元件的阳极90覆盖在这些结构上的部分偏高,未覆盖在这些结构上的部分偏低,使得阳极90发生倾斜现象;而现有子像素开口形状一般为轴对称设计,倾斜的阳极90会引起发光元件亮度分布不对称。
另外,AMOLED显示面板具有微腔效应,即垂直阳极90平面的方向亮度最大,随着观看视角增大亮度逐渐减小,颜色发生变化,即产生色偏现象。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中的横坐标代表预设观看角度,纵坐标代表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对应的亮度衰减比例,其中RL代表红色发光单元12对应发出的红光亮度衰减曲线,GL代表绿色发光单元10对应发出的绿光亮度衰减曲线,BL代表蓝色发光单元11对应发出的蓝光亮度衰减曲线,WL代表混合的白光的亮度衰减曲线。
而且,AM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每个像素单元1中均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形成该像素单元1发出的光线,因而宏观上,亮度两侧分布不对称会引起显示面板左右视角颜色不一致,导致左右色偏对称不良。同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发光元件的分布位置不同,还可能导致各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元件的阳极90的倾斜方向不一致,进一步加重AMOLED显示面板的色偏不良。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30、设置在所述基底30上的功能膜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功能膜层背向所述基底30的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
所述功能膜层包括功能图形(示例性的,如图4中的导电连接部23)和补偿功能图形20,在垂直于所述基底30的方向上,所述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的高度差在预设范围内;
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均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3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90’、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具体地,所述功能膜层可包括驱动电路膜层,该驱动电路膜层包括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和用于为所述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相应的信号的多种信号线13。所述功能膜层中的功能图形包括使所述功能膜层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产生段差的图形,所述功能膜层包括的补偿功能图形20用于补偿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更详细地说,通过设置所述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的高度差在预设范围内,使得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能够补偿由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
值得注意,所述预设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示例性的,可设置在0~1μm之间,且该预设范围越小,对段差的补偿效果越好。另外,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可为独立的图形,不会与具有导电性能的功能图形电连接。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与所述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各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90’与对应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22耦接,接收由该输出电极22输出的驱动信号。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包括至少部分目标发光元件,该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存在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由于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仅与所述功能图形交叠,会导致该阳极90’不平坦,因此可进一步设置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还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根据上述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通过设置补偿功能图形20来补偿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并设置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能够同时与所述功能图形和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交叠,使得所述目标发光元件形成在相对平坦的表面上,从而避免了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发生倾斜,使得发光元件亮度能够对称分布,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布局所述显示面板时,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所述功能图形和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的具体布局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下面给出两种具体的布局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域。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相对设置,设置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域,使得所述第一交叠区域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相对设置,从而保证了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在垂直于所述基底30的方向上的高度基本一致,从而避免了阳极90’发生倾斜,保证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之间的中间,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域。
具体地,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域,使得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的第一边缘部分、第二边缘部分和中间部分在垂直于所述基底30的方向上的高度基本一致,从而更好的保证了阳极90’的平坦性。
值得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发光元件可选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可位于该对称结构的对称轴的一侧,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可位于该对称结构的对称轴的另一侧。
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的具体结构多种多样,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包括多个补偿子图形2010,所述多个补偿子图形2010包括多个补偿单元201,每个所述补偿单元201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子图形2010,所述补偿单元201与所述目标发光元件一一对应;所述补偿单元201包括的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子图形201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的内部。
具体地,在对所述功能膜层进行布局时,由于受到布局空间的限制,补偿功能图形20可能无法形成为一体的整块图形,在这种情况下,可设置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补偿子图形2010,并将所述多个补偿子图形2010划分为与所述目标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的多个补偿单元201,其中每个所述补偿单元201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子图形2010。
同时,通过设置所述补偿单元201包括的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子图形201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的内部,使得各补偿单元201包括的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子图形2010,能够对其对应的阳极90’的下方的段差进行补偿,从而保证阳极90’的平坦度。
将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设置为上述结构,保证了在有限的布局空间内,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能够很好的补偿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从而更好的保证了阳极90’的平坦度。
当每个所述补偿单元201包括多个补偿子图形2010时,该多个补偿子图形2010的具体分布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示例性的,可将所述多个补偿子图形2010均匀的分布在对应的阳极90’的正下方;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功能图形沿第一方向延伸时,当所述补偿单元20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补偿子图形2010时,该至少两个所述补偿子图形2010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具体地,上述将所述多个补偿子图形2010均匀分布,以及将所述多个补偿子图形2010沿所述补偿子图形2010的延伸方向排列的方式,均能够实现对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的良好补偿,使得形成的阳极90’具有更好的平坦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与所述功能图形同层同材料设置。
具体地,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的材质和具体设置位置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示例性的,可设置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与所述功能图形同层同材料设置,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能够与所述功能图形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形成,避免为了制作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而增加额外的构图工艺,很好的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节约了生产成本。
值得注意,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功能图形20也可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只需满足所制作的补偿功能图形20能够补偿上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即可。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功能图形的具体类型多种多样,示例性的,所述功能图形包括数据线和/或电源信号线。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中包括栅线和数据线,以及由该栅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出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呈阵列分布,且位于同一行的子像素共用一条栅线,位于同一列的子像素共用一条数据线和一条电源信号线,由于显示面板中的布局空间有限,因此,至少部分子像素包括的发光元件的阳极90’会形成在所述数据线和/或电源信号线的正上方。
值得注意,上述功能图形除了可包括:数据线和/或电源信号线外,也可包括所述显示面板中用于起到电连接作用的导电连接部23。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目标发光元件包括红色发光元件12、绿色发光元件10和蓝色发光元件11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中包括的各子像素的颜色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示例性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由于在实际布局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分布的位置不同,因此所述显示面板中各子像素包括的发光元件可能部分或全部形成在所述功能图形的正上方,因此,显示面板中包括的所述目标发光元件可包括红色子像素中的红色发光元件12、绿色子像素中的绿色发光元件10以及蓝色子像素中的蓝色发光元件11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通过设置补偿功能图形20来补偿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并设置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能够同时与所述功能图形和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交叠,使得所述目标发光元件形成在相对平坦的表面上,从而避免了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发生倾斜,使得发光元件亮度能够对称分布,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时,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基底30上制作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包括功能图形和补偿功能图形20,在垂直于所述基底30的方向上,所述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的高度差在预设范围内;
在所述功能膜层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制作多个发光元件,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均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3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具体地,所述功能膜层可包括驱动电路膜层,该驱动电路膜层包括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和用于为所述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相应的信号的多种信号线13。所述功能膜层中的功能图形包括使所述功能膜层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产生段差的图形,所述功能膜层包括的补偿功能图形20用于补偿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更详细地说,通过设置所述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背向所述基底30的表面的高度差在预设范围内,使得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能够补偿由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
值得注意,所述预设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示例性的,可设置在0~1μm之间,且该预设范围越小,对段差的补偿效果越好。另外,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可为独立的图形,不会与具有导电性能的功能图形电连接。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与所述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各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90’与对应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22耦接,接收由该输出电极22输出的驱动信号。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包括至少部分目标发光元件,该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存在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由于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仅与所述功能图形交叠,会导致该阳极90’不平坦,因此可进一步设置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还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在所述基底30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显示面板中,通过设置补偿功能图形20来补偿所述功能图形产生的段差,并设置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能够同时与所述功能图形和所述补偿功能图形20交叠,使得所述目标发光元件形成在相对平坦的表面上,从而避免了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90’发生倾斜,使得发光元件亮度能够对称分布,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产品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耦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功能膜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功能膜层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膜层包括功能图形和补偿功能图形,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的高度差在预设范围内;
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均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之间的中间,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包括多个补偿子图形,所述多个补偿子图形包括多个补偿单元,每个所述补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子图形,所述补偿单元与所述目标发光元件一一对应;
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的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子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图形沿第一方向延伸,当所述补偿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补偿子图形时,至少两个所述补偿子图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与所述功能图形同层同材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图形包括数据线和/或电源信号线。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发光元件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基底上制作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包括功能图形和补偿功能图形,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的高度差在预设范围内;
在所述功能膜层背向所述基底的表面制作多个发光元件,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均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目标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补偿功能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CN201911148411.4A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825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8411.4A CN112825345B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8411.4A CN112825345B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5345A CN112825345A (zh) 2021-05-21
CN112825345B true CN112825345B (zh) 2024-04-26

Family

ID=7590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8411.4A Active CN112825345B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5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5597A (zh) * 2021-05-31 2023-03-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
CN113871432B (zh) * 2021-09-17 2023-05-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63250A (ko) * 2011-12-06 2013-06-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50145417A (ko) * 2014-06-19 2015-12-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08365132A (zh) * 2018-02-07 2018-08-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顶发光oled基板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面板
CN110047898A (zh) * 2019-04-26 2019-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63250A (ko) * 2011-12-06 2013-06-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50145417A (ko) * 2014-06-19 2015-12-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08365132A (zh) * 2018-02-07 2018-08-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顶发光oled基板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面板
CN110047898A (zh) * 2019-04-26 2019-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5345A (zh) 2021-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32477B2 (ja) 画素配列構造、表示基板、表示装置及びマスクプレート群
US10163985B2 (en) Sub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display device
US20210091145A1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427855B (zh) 显示设备和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US983747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JP2023040143A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製作方法、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基板
JP2023138574A (ja) ピクセル配列構造、表示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JP6573635B2 (ja) 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アレイ基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関連表示装置
US20150009104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WO2019019604A1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掩模板
KR20180025053A (ko) 유기 발광 어레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5141402A (ja) 表示装置
US9312310B2 (en) Display panel,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70148366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13212167U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282534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111171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160129688A (ko)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JP2005129505A (ja) 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画素レイアウト形成方法
KR20050031888A (ko)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표시 디바이스
WO2021227025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4007425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280099A1 (zh) 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2074895B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JP5179105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