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1043B -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1043B
CN112821043B CN202011632875.5A CN202011632875A CN112821043B CN 112821043 B CN112821043 B CN 112821043B CN 202011632875 A CN202011632875 A CN 202011632875A CN 112821043 B CN112821043 B CN 112821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ssembly
antenna assembly
frequency band
feed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28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1043A (zh
Inventor
雍征东
郭富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28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1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1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1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1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1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一馈电结构,第一天线包括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天线的第一端接地,第一天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馈电点;第二天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天线的第三端接地,第二天线的第四端与第一天线的第二端至少部分相对设置,第二天线的第四端设置有第二馈电点;第一馈电结构一端与第一馈电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馈电点连接,用于向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馈入激励信号,以激励第一天线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并激励第二天线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该天线组件拥有较小的体积,同时能够实现对通信对象的定位。

Description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可以采用UWB(Ultra Wide Band)定位技术来实现室内定位,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需要支持的射频信号类型越来越多,例如4G、5G、WiFi等射频信号,从而使得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较多的天线,也进一步使得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越来越小,根本不足以设置UWB天线来实现定位。因此,在体积小的电子设备上,设置UWB天线实现定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该天线组件的体积较小,能够在内部空间较小的电子设备中设置该天线组件,实现电子设备对通信对象的定位。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包括:
所述天线组件包括:
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
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馈电点;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二天线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二端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天线的第四端设置有第二馈电点;
第一馈电结构,所述第一馈电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一馈电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馈电点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馈入激励信号,以激励所述第一天线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并激励所述第二天线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天线组件,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天线组件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天线组件的工作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含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该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该天线组件来实现对通信对象的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一馈电结构,第一天线包括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天线的第一端接地,第一天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馈电点;第二天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天线的第三端接地,第二天线的第四端与第一天线的第二端至少部分相对设置,第二天线的第四端设置有第二馈电点;第一馈电结构一端与第一馈电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馈电点连接,用于向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馈入激励信号,以激励第一天线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并激励第二天线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该天线组件拥有较小的体积,同时能够实现对通信对象的定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反射参数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系统效率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相位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术语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桌面计算设备等。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壳体20、电路板30以及电池40。
其中,显示屏10设置在壳体2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其中,显示屏1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10可以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所述显示面相对的非显示面。所述显示面为所述显示屏10朝向用户的表面,也即所述显示屏10在电子设备100上用户可见的表面。所述非显示面为所述显示屏10朝向电子设备100内部的表面。其中,所述显示面用于显示信息,所述非显示面不显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10上还可以设置盖板,以对显示屏1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1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所述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10显示的内容。可以理解的,所述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壳体2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以便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等,同时对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和保护作用。例如,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电路板、振动马达等功能组件都可以设置在壳体20内部。可以理解的,所述壳体20可以包括中框和后盖。
其中,所述中框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中框用于为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例如,所述中框上可以设置凹槽、凸起等结构,以便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可以理解的,中框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
所述后盖与所述中框连接。例如,所述后盖可以通过诸如双面胶等粘接剂贴合到中框上以实现与中框的连接。其中,后盖用于与所述中框、所述显示屏10共同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密封在电子设备100内部,以对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后盖可以一体成型。在后盖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后盖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安装孔等结构。可以理解的,后盖的材质也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
电路板30设置在所述壳体20内部。例如,电路板30可以安装在壳体20的中框上,以进行固定,并通过后盖将电路板30密封在电子设备内部。具体的,所述电路板可以安装在承载板的一侧,以及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另一侧。其中,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所述电路板30上还可以集成有处理器、摄像头、耳机接口、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马达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以通过电路板30上的处理器对显示屏10的显示进行控制。
电池40设置在壳体20内部。例如,电池40可以安装在壳体20的中框上,以进行固定,并通过后盖将电池40密封在电子设备内部。同时,电池40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30,以实现电池4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4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器件。
其中,电子设备100中还设置有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用于向外界辐射射频信号和接收外界的射频信号,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其中,射频信号可以包括蜂窝网络信号、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信号、定位信号等信号中的一种。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该天线组件可以是UWB(Ultra Wideband)天线。UWB天线可以实现在室内的精确定位,例如,搭载UWB天线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UWB天线来实现对附近其他的UWB标签天线进行识别,从而根据其他电子设备的UWB标签天线确定出其他电子设备所在的位置。
UWB无线通信是一种不用载波,而采用时间间隔极短(小于1ns)的脉冲进行通信的方式,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通过在较宽的频谱上传送极低功率的信号,UWB能在10米左右的范围内实现数百Mbit/s至数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其抗干扰性能强,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发送功率非常小。UWB天线发射功率非常小,通信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信。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系统电源工作时间。而且,发射功率小,其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很小。
但是,在电子设备内部空间非常狭小时,传统的天线设计方式已经不能将UWB天线设置到电子设备内部,需要对天线组件进行体积缩小,从而使得天线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都进行缩小。但是在天线组件体积缩小的情况下,会导致UWB天线能够传输的射频信号的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天线组件的辐射性能和电子设备的定位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天线组件包括天线50、介质基板60以及金属地板70,其中天线50设置在介质基板60上,而金属地板70设置在介质基板60背离天线50的另一侧。即介质基板60设置在金属地板70和天线50之间。
该天线组件拥有较薄的厚度。例如,从天线50的到金属地板70的厚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此时的天线组件非常轻薄,可以设置在内部空间较为狭小的电子设备中。
同时,天线50连接有对应的馈线,馈线也可以设置在介质基板60上。介质基板60上设置有馈线可以穿过的穿孔,通过穿孔馈线可以和天线组件对应的馈源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金属地板70上设置有对应的穿孔,介质基板60上的穿孔和金属地板70上的穿孔是对齐的,天线50的馈线可以通过这两个对齐的穿孔来与天线组件对应的馈源连接。从而实现对天线组件进行馈电,是的天线组件能够辐射超宽带射频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电连接,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可以采用一个信号源来通过超宽带射频信号。其中,第一天线510用于收发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第二天线520用于收发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
在第一天线510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在所述第二天线520上设置有第二馈电点。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可以通过第一馈电结构连接,其中,第一馈电结构一端与第一馈电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馈电点连接,用于向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馈入激励信号,以激励第一天线510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从而产生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并激励第二天线520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从而产生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升第一天线510的辐射性能,在第一天线510的第一端511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地点514,多个第一接地点514和天线组件的系统地连接,通过将第一接地点514设置在第一端511来实现接地,能够提升第一天线510的辐射性能。
为了提升第二天线520的辐射性能,在第二天线520的第三端521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地点524,多个第二接地点524和天线组件的系统地连接,通过将第二接地点524设置第三端521来实现接地,能够提升第二天线520的辐射性能。第一端511和第三端521可以直接和金属地板70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的形状为矩形,第一天线510还包括第二端512,第二端512与第一端511相邻,可以将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二端512上。第二天线520还包括第四端522,第四端522与第三端521相邻,可以将第二馈电点设置在第四端522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天线520的第三端521相对于所述第一天线510的第一端511沿平行于第一天线的第二端512的方向偏移第一距离。也就是说,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在沿第二端512的方向上是错开的。其中,第二天线520的第四端522与第一天线510的第二端512至少部分相对设置。第一端511和第三端521可以朝向同一方向设置。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端511和第三端521可以朝向不同方向,例如第一端511朝向的方向和第三端521朝向的方向是相背的。从而减少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在工作时的互相干扰,提升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的辐射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组件还包括第二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电连接,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可以采用一个信号源来通过超宽带射频信号。其中,第三天线530用于收发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第四天线540用于收发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
在第三天线530上设置有第三馈电点,在所述第四天线540上设置有第四馈电点。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可以通过第二馈电结构连接,其中,第二馈电结构一端与第三馈电点连接,另一端与第四馈电点连接,用于向第三天线530和所述第二天线520馈入激励信号,以激励第三天线530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从而产生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并激励第四天线540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从而产生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升第三天线530的辐射性能,在第三天线530的第五端531设置有多个第三接地点534,多个第三接地点534和天线组件的系统地连接,通过将第三接地点534设置在第五端531来实现接地,能够提升第三天线530的辐射性能。
为了提升第四天线540的辐射性能,在第四天线540的第七端541设置有多个第四接地点544,多个第四接地点544和天线组件的系统地连接,通过将第四接地点544设置第七端541来实现接地,能够提升第四天线540的辐射性能。第五端531和第七端541可以直接和金属地板70连接。在第一端511、第三端521、第五端531、第七端541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接地结构,通过接地结构实现第一接地点514、第二接地点524、第三接地点534、第四接地点544与系统地的连接。其中接地结构可以是导电孔、导电柱等接地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的形状为矩形,第三天线530还包括第六端532,第六端532与第五端531相邻,可以将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六端532上。第四天线540还包括第八端542,第八端542与第七端541相邻,可以将第二馈电点设置在第八端542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天线540的第七端541相对于所述第三天线530的第五端531沿平行于第一天线的第六端532的方向偏移第二距离。也就是说,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在沿第六端532的方向上是错开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可以是相等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端531和第七端541可以朝向不同方向,例如第五端531朝向的方向和第七端541朝向的方向是相背的。从而减少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在工作时的互相干扰,提升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的辐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510的第一端511与第三天线530的第五端531相对设置,第二天线520的第三端521与第四天线540的第七端541相背设置。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可以是对称排布的,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可以是对称排布的。通过此排布方式可以减小天线组件的体积。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天线540的第八端542与第三天线530的第六端532至少部分相对设置。第五端531和第七端541可以朝向同一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为第一天线单元,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为第二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对称分布。也就是说,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是镜像对称的,对称轴方向为图中的PP轴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镜像对称排布,第一端511与第五端531相对设置,第一接地点514和第三接地点534相互靠近,在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镜像对称排布,第三端531与第七端541相对设置,第二接地点524和第四接地点544相互靠近,在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也就是说,第一端511与第五端531是相邻但是不连接的,第三端531与第七端541是相邻但是不连接的。
通过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镜像对称排布以及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镜像对称排布,能够减少天线组件的体积,同时天线组件还能够实现传输超宽带射频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天线组件测角的斜率及测角范围,需要对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使得天线组件能够发挥出最好的辐射性能,以及使得天线组件能够拥有合理的测角的斜率及测角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均为矩形,如图7所示,在水平方向上的侧边为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的宽度,在竖直方向的侧边为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的长度。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
其中,第一天线510包括第一侧513,第三天线530包括第三侧533,第一侧513和第三侧533是相背离的两个侧边。也就是说,从第一侧513到第三侧533的距离,就是第一天线510的宽度、第三天线530的宽度加上第一间距的长度L1。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用于传输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的频率为F1,频率F1对应的波长为R1,而第一侧513到第三侧533的直线距离L1为R1的一半,从而使得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拥有良好的测角的斜率及测角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均为矩形,如图7所示,在水平方向上的侧边为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的宽度,在竖直方向的侧边为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的长度。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
其中,第二天线520包括第二侧523,第四天线540包括第四侧543,第二侧523和第四侧543是相背离的两个侧边。也就是说,从第二侧523到第四侧543的距离,就是第二天线520的宽度、第四天线540的宽度加上第二间距的长度L2。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用于传输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的频率为F2,频率F2对应的波长为R2,而第二侧523到第四侧543的直线距离L2为R2的一半,从而使得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拥有良好的测角的斜率及测角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天线510和第三天线530之间的第一到达相位差,通过天线的测角原理就可以测得发射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的通信对象的角度。通过第二天线520和第四天线540之间的第二到达相位差,就可以测得发射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的通信对象的角度。从而实现对通信对象的基本定位,在测得角度之后,还可以通过改变电子设备的姿态,通过多次测量天线组件和通信对象之间的角度及距离,就可确定出发射超宽带射频信号的通信对象在三维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实现电子设备对通信对象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对第一天线510、第二天线520、第三天线530、第四天线540的尺寸进行调节,例如对第一天线510、第二天线520、第三天线530、第四天线540的长宽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天线组件对其他频率范围内的射频信号进行收发。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的方式,来改变天线组件的测角斜率和测角范围,来实现不同的天线测角方式。
请继续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第一天线单元连接有第一匹配电路M1、第一接收模块J1和第一信号源S1,第一匹配电路M1并联在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之间,第一信号源S1和第一匹配电路M1连接,第一接收模块J1和第一匹配电路M1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信号源S1可以输出至少两种频率范围的超宽带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匹配电路M1对超宽带射频信号进行匹配,从而使得第一天线510辐射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第二天线520辐射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
第一天线510接收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第二天线520接收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后,第一接收模块J1可以对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和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进行处理,从而确定发射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和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对应的通信对象所处的具体位置。
第三天线530单元连接有第二匹配电路M2、第二接收模块J2和第二信号源S2,第二匹配电路M2并联在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之间,第二信号源S2和第二匹配电路M2连接,第二接收模块J2和第二匹配电路M2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信号源S2可以输出至少两种频率范围的超宽带射频信号,通过第二匹配电路M2对超宽带射频信号进行匹配,从而使得第三天线530辐射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第四天线540辐射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
第三天线530接收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第四天线540接收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后,第一接收模块J1可以对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和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进行处理,从而确定发射第一超宽带射频信号和第二超宽带射频信号对应的通信对象所处的具体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组件还可以连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控制天线组件的工作状态,处理器可以直接对天线组件接收的超宽带射频信号进行处理,从而确定出发射超宽带射频信号的通信对象所处的位置。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反射参数图。
其中,图9中的坐标系横轴为频率,纵轴为反射系数,由图9可知,天线组件在辐射6.5GHz的超宽带射频信号时,天线辐射体的反射系数小于-15dB,天线组件拥有良好的辐射性能。当天线组件在辐射8GHz的超宽带射频信号时,天线辐射体的反射系数小于-30dB,天线组件拥有良好的辐射性能。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系统效率图。
其中,图9中的坐标系横轴为频率,纵轴为系统效率,由图10可知,天线组件在辐射6.5GHz的超宽带射频信号时,天线辐射体的反射系数大于-3dB,天线组件拥有良好的辐射性能。当天线组件在辐射8GHz的超宽带射频信号时,天线辐射体的反射系数大于-2dB,天线组件拥有良好的辐射效率。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相位差曲线图。
其中,曲线T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 ofArrival,PDOA)曲线,而T2是传统的天线组件的相位差曲线。由图11可知,曲线T1的斜率比曲线T2的斜率更大,本申请中的提供的天线组件拥有更好的测角性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申请中的天线组件能够更加准确的测出通信对象的角度。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天线510和第二天线520,第一天线510的第一端与系统地连接,第二天线520和第一天线510电连接,第二天线520的第二端与系统地连接;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三天线530和第四天线540,第三天线530的第三端与系统地连接,第四天线540与所述第三天线530电连接,第四天线540的第四端与系统地连接;其中,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对称排布,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用于传输至少两种频率范围内的超宽带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对称排布,使得天线组件体积减小,同时能够实现对通信对象的定位。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
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
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馈电点;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二天线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二端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天线的第四端设置有第二馈电点;
第一馈电结构,所述第一馈电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一馈电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馈电点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馈入激励信号,以激励所述第一天线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并激励所述第二天线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
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三天线的第五端接地,所述第三天线的第六端设置有第三馈电点;
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七端和第八端,所述第四天线的第七端接地,所述第四天线的第八端设置有第四馈电点,所述第八端与所述第三天线的第六端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第二馈电结构,所述第二馈电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三馈电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馈电点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馈入激励信号,以激励所述第三天线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并激励所述第四天线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镜像对称;
所述第一天线包括与所述第三天线相背离的第一侧,所述第三天线包括与所述第一天线相背离的第三侧,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三侧的直线距离为所述第一频段的谐振的波长的一半;
所述第二天线包括与所述第四天线相背离的第二侧,所述第四天线包括与所述第二天线相背离的第四侧,所述第二侧到所述第四侧的直线距离为所述第二频段的谐振的波长的一半;
所述天线组件可用于传输超宽带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天线的第五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四天线的第七端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天线的第五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四天线的第七端相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三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二端的方向偏移第一距离,所述第四天线的第七端相对于所述第三天线的第五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三天线的第六端的方向偏移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第三端、第五端、第七端上对应设置有多个接地结构,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上的接地点通过所述接地结构与所述天线组件的系统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
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一信号源和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
第二信号源,所述第二信号源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源和所述第二信号源用于提供第一频段的谐振和第二频段的谐振对应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
金属地板,所述第一端、第三端、第五端、第七端上的多个所述接地结构与所述金属地板连接,所述金属地板为所述天线组件的系统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
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对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接收的超宽带射频信号进行处理,以确定发射所述超宽带射频信号的通信对象的位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天线组件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天线组件的工作状态。
CN202011632875.5A 2020-12-31 2020-12-31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821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2875.5A CN112821043B (zh) 2020-12-31 2020-12-31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2875.5A CN112821043B (zh) 2020-12-31 2020-12-31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1043A CN112821043A (zh) 2021-05-18
CN112821043B true CN112821043B (zh) 2023-09-22

Family

ID=7585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2875.5A Active CN112821043B (zh) 2020-12-31 2020-12-31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10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9159B1 (ja) * 2010-07-06 2011-02-09 勉 菊池 フェイ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WO2016045830A1 (de) * 2014-09-25 2016-03-31 Robert Bosch Gmbh Antenne für nahbereichsradar
WO2020173298A1 (zh) * 2019-02-28 2020-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块、天线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WO2020214758A1 (en) * 2019-04-17 2020-10-22 Prestacom Services Llc Wirelessly locatable tag
CN212086499U (zh) * 2020-07-02 2020-12-04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Uwb天线、uwb定位标签及室内定位系统
CN112151962A (zh) * 2019-06-28 2020-12-29 苹果公司 具有多频率超宽带天线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32253B2 (en) * 2017-08-21 2020-08-04 Sr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of angle of arrival
US11095017B2 (en) * 2018-07-13 2021-08-1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gle of arrival detection capabiliti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9159B1 (ja) * 2010-07-06 2011-02-09 勉 菊池 フェイ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WO2016045830A1 (de) * 2014-09-25 2016-03-31 Robert Bosch Gmbh Antenne für nahbereichsradar
WO2020173298A1 (zh) * 2019-02-28 2020-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块、天线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WO2020214758A1 (en) * 2019-04-17 2020-10-22 Prestacom Services Llc Wirelessly locatable tag
CN112151962A (zh) * 2019-06-28 2020-12-29 苹果公司 具有多频率超宽带天线的电子设备
CN212086499U (zh) * 2020-07-02 2020-12-04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Uwb天线、uwb定位标签及室内定位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S-CDMA UWB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夏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信息科技辑》;全文 *
Influence of the real UWB antennas on the AoA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TDoA localization technique;Waldemar Gerok等;《IEEE Middle East Conference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ECAP 2010)》;全文 *
一种耦合微带馈电的印刷单极子天线设计研究;袁峰;;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1043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8224B (zh) 天线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081902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ulti-frequency ultra-wideband antennas
CN111755805B (zh) 天线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2142785A1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467387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69505B (zh) 天线到达角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2166525A1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21042B (zh) 电子设备
CN112736448B (zh) 电子设备
CN112736461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64829A (zh) 用于改善电子装置中的天线性能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12448162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40113449A9 (en) Millimeter-Wave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68904B (zh) 天线辐射体、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103624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36453B (zh) 电子设备
CN112736431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21043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013616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751189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965516B (zh) 电子设备
CN113471702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68928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EP4224630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51182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