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0043A - 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及档案存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及档案存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0043A
CN112820043A CN202011576449.4A CN202011576449A CN112820043A CN 112820043 A CN112820043 A CN 112820043A CN 202011576449 A CN202011576449 A CN 202011576449A CN 112820043 A CN112820043 A CN 112820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hift register
file
parallel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64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
蒋宗清
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Zhengze Ping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Zhengze Ping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Zhengze Ping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Zhengze Ping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64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0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0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0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0036Checkout proced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63/00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books, documents, form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0036Checkout procedures
    • G07G1/0045Checkout procedures with a code reader for reading of an identifying code of the article to be registered, e.g. barcode reader or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RFID] read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及档案存储方法,档案柜设有主控制板和多个子柜,各子柜内被分隔为多层,各柜门分别设有电磁锁,各隔板的内腔分别设有子控制板,主控制板与各子控制板通讯连接;主控制板包括主板MCU,各电磁锁分别受控于主板MCU;主板MCU通过通信模块A分别与PC上位机及显示屏通讯连接。PC上位机与主控制板进行通信,文件入库时,PC上位机将开门指令传送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接收开门指令,打开子柜并使相应门锁指示灯闪。文件出库时,PC上位机发出出库指令,并将档案袋的位置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发送指令,打开相应子柜,并将档案的位置信息传送给子控制板。本发明实现档案的无序入库和有序出库,降低了时间与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及档案存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还涉及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的档案存储方法,属于档案智能管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各类单位中,随着业务量的递增,要保存和管理的纸质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多,早期对这些资料的管理一般就是放在传统的档案柜中,随着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比如在银行,印鉴卡作为一种纸质档案,数量众多,并且分类复杂。如果采用传统的档案柜进行保存,不同类别的印鉴卡需要放置在不同的档案柜中,导致占用的档案柜数量众多,储存效率差。
入库时,首先要分类,登记分类信息,然后找到该类别的档案柜,存放后,还要登记该档案袋所在的层位,至于每一层中的具体位置难以记录,使得入库时,既非常费时,占用空间大,又不能准确登记文件的位置。
需要某印鉴卡出柜时,即使找到该印鉴卡所在类别的档案柜,也很难快速将其找出,因为档案柜的每一层通常放置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印鉴卡档案袋,逐层逐个查看档案袋十分费时,而且很容易弄乱原来的存放位置。因此,如何使档案柜能够精准管理和显示其存储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可对档案袋进行内容与位置绑定,实现档案的无序入库和有序出库,对档案柜的可自动开锁、提示、入库和出库,省去了复杂的分类与查找工序,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与人工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所述档案柜设有主控制板和多个子柜,每个子柜设置有一扇以上的柜门,各子柜内腔被隔板分隔为多个档案存放层,各柜门分别设有电磁锁,各隔板的内腔分别设有子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通过通信模块B与各子控制板通讯连接;所述主控制板包括主板MCU,各所述电磁锁分别受控于主板MCU;所述主板MCU通过通信模块A分别与PC上位机及显示屏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板还包括光耦隔离模块和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所述主板MCU通过所述光耦隔离模块与各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各电磁锁分别配套有门锁指示灯,各所述电磁锁及门锁指示灯分别受控于相应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各电磁锁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主板MCU的门锁信号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档案柜的正面设有上下两个子柜,所述档案柜的背面也设有上下两个子柜,每个子柜内被分隔为四层,各隔板的内腔分别设有两个子控制板;所述电磁锁设有四个,电磁锁一的输出端DEC LOCK1与主板MCU的PC1端口相连,电磁锁二的输出端DECLOCK2与主板MCU的PC0端口相连,电磁锁三的输出端DEC LOCK3与主板MCU的PC2端口相连,电磁锁四的输出端DEC LOCK4与主板MCU的PC3端口相连。
进一步的,各隔板的前侧(朝向各自柜门的一侧)分别设有两排等距离排列且上下一一对应的小孔,上一排小孔内分别安装有LED灯,下一排小孔为信号检测孔,各信号检测孔内分别设有挂钩定位块,各挂钩定位块上分别设有插入感应开关;各档案袋的上部分别设有挂钩,各挂钩分别穿过信号检测孔插入相应的挂钩定位块中;所述子控制板包括子板MCU,各所述插入感应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并转串移位寄存器与子板MCU的档案插入信号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子板MCU的档案指示信号输出端通过串转并移位寄存器与各LED指示模块相连,各LED指示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所述LED灯相连。
进一步的,插入感应开关S1-插入感应开关S8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9-插入感应开关S16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3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17-插入感应开关S24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4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25-插入感应开关S32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5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33-插入感应开关S40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6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41-插入感应开关S48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7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49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1相接,插入感应开关S50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2相接;所述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与子板MCU的引脚13相连,所述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2与子板MCU的引脚14相连,所述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9与子板MCU的引脚12相连,所述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5与子板MCU的引脚11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的引脚11与子板MCU的引脚10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的引脚12与子板MCU的引脚9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的引脚14与子板MCU的引脚8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1-LED8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6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9-LED16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7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17- LED24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8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25-LED32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9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33-LED40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10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41-LED48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11的引脚15与发光二极管LED49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11的引脚1与发光二极管LED50相连。
进一步的,各档案袋或挂钩上分别粘贴有RFID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MCU的PA1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8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A4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6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C5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4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B0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2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B13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8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B14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6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B15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4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C6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2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0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一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2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二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4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三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6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四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0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五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2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六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4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6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八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2及光耦隔离芯片U3均为TLP290-4双向光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PC上位机通过通信模块A与主控制板进行通信,文件入库时,PC上位机通过通信模块A将开门指令传送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接收开门指令,通过光耦隔离模块使电磁锁解锁,并使相应门锁指示灯闪烁。
2、各挂钩定位块上分别设有插入感应开关,各信号检测孔分别对应一个插入感应开关,当挂钩穿过信号检测孔插入相应挂钩定位块中时,插入感应开关被触发,触发信号通过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U18输入到子板MCU的开关信号输入端,子板MCU得到该位置已存放某档案的信号,通过通信模块B发送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发送给PC上位机后,该位置即与该档案袋绑定。
3、某档案袋需要出库时,PC上位机发出出库指令,并将档案袋的位置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发送指令,使电磁锁解锁,打开相应的子柜柜门,并发送某位置出柜指令给子板MCU,子板MCU的指示信号输出端通过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将亮灯信号发送至LED指示模块,该位置相应的LED灯闪烁。如此,每一路LED灯对应一组信号开关,用户取件时通过LED灯闪烁来显示档案袋的位置,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取件,无需逐层逐个翻找。出柜完成后,子板MCU通过通信模块B将出柜完成信息上传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再上传给PC上位机。
4、主板MCU通过通信模块B模块与子控制板通信,进行开锁、查询状态、提示、入库的指令交互;主控制板通过通信模块B向子板MCU下发出柜指令,子控制板将出柜孔位的LED灯亮起,便于操作者迅速找到相应的档案袋;子控制板执行后,子板MCU通过通信模块B将信息上传给主控制板。
5、入库前将档案袋的RFID标签到RFID阅读器上登记,录入PC上位机,当档案袋的挂钩插入挂钩定位块中时,文件信息与挂钩孔位信息绑定,文件放入挂钩时是无序放置的,但是因为两者有绑定关系,所以出库时,只要在PC上位机中找到要出库的文件信息,那么孔位信息就知道了,相应的子柜打开,LED灯亮起,就能很容易找到要出库的文件,做到了无序入库,有序出库。空的孔位数量,也能通过插入感应开关是否触发来计算。
6、由于子板MCU的输入/输出引脚资源有限,使用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U18和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大大节省了子板的输入/输出引脚资源。
7、本发明的档案柜存储银行的印鉴卡等数量众多且分类复杂的档案时,无需分类存放,可节省大量用于存放分类的档案柜。本发明档案柜省去了入库时分类、登记、查找档案柜、查找层位等手续,完全做到各层无序入库,且可以密集排放,不会出现有些类别档案柜比较满,有些类别档案柜比较空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存储的空间效率,大幅度减少档案柜的占用。减少了入库与出库时大量的登记、查找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用工成本与时间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的档案存储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档案袋的上部安装挂钩,在挂钩或档案袋或档案袋的内部文件上粘贴RFID标签;
步骤2:将该档案袋的RFID标签到RFID阅读器上登记,录入PC上位机;
步骤3:PC上位机将开门指令传送给主控制板;
步骤4:主控制板接收开门指令,使电磁锁解锁,打开相应的子柜柜门;
步骤5:将档案袋放入打开的子柜中,该档案袋的挂钩插入某个信号检测孔,该信号检测孔内安装的挂钩定位块的插入感应开关被触发,相应的子控制板通过主控制板将该档案袋的孔位信息传送至PC上位机,PC上位机将该档案袋的文件信息与该信号检测孔的孔位信息绑定;
步骤6:PC上位机发出出库指令,并将档案袋的孔位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板;
步骤7:主控制板发送指令,使电磁锁解锁,打开相应的子柜柜门,并将档案的孔位信息发送给子控制板;
步骤8:子控制板使该档案袋所在孔位的LED灯闪烁;
步骤9:取出档案袋,相应孔位的插入感应开关复位,子控制板通过主控制板向PC上位机传送档案袋已取出的信号;
步骤10:关闭相应子柜柜门,电磁锁自动上锁。
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有益效果:可实现对档案柜的自动开锁、提示、入库和出库,对档案的自动定位,做到了无序入库,有序出库。便于工作人员对档案的管理,省去复杂的分类与查找工序,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管理档案柜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某一层入库时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主控制板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子控制板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主控制板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子控制板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隔板;1a.LED灯;1b.信号检测孔;2.档案袋;2a.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智能管理档案柜,档案柜设有主控制板和多个子柜,各子柜内腔被隔板1分隔为多个档案存放层,各柜门分别设有电磁锁,各隔板1的内腔分别设有子控制板。例如,档案柜的正面设有上下两个子柜,档案柜的背面也设有上下两个子柜,每个子柜内被分隔为四层,各隔板1的内腔分别设有两个子控制板。
各隔板1的前侧分别设有两排等距离排列且上下一一对应的小孔,上一排小孔内分别安装有LED灯1a,下一排小孔为信号检测孔1b,各信号检测孔1b内分别设有挂钩定位块,各挂钩定位块上分别设有插入感应开关;各档案袋的上部分别设有挂钩2a,各挂钩2a分别穿过信号检测孔1b插入相应的挂钩定位块中;各档案袋或挂钩2a上分别粘贴有RFID标签。
如图3、图4所示,主控制板包括主板MCU,各电磁锁分别受控于主板MCU;主板MCU通过RS232模块分别与PC上位机及彩色显示屏通讯连接。主板MCU为STM32F103芯片,主控制板还包括光耦隔离模块和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主板MCU通过光耦隔离模块与各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各电磁锁分别配套有门锁指示灯,各电磁锁及门锁指示灯分别受控于相应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各电磁锁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主板MCU的门锁信号输入端相连。
电磁锁设有四个,电磁锁一的输出端DEC LOCK1与主板MCU的PC1端口相连,电磁锁二的输出端DEC LOCK2与主板MCU的PC0端口相连,电磁锁三的输出端DEC LOCK3与主板MCU的PC2端口相连,电磁锁四的输出端DEC LOCK4与主板MCU的PC3端口相连。主控制板通过RS485模块与各子控制板通讯连接。
主板MCU的PA1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8相连,主板MCU的PA4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6相连,主板MCU的PC5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4相连,主板MCU的PB0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2相连;主板MCU的PB13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8相连,主板MCU的PB14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6相连,主板MCU的PB15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4相连,主板MCU的PC6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2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0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一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2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二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4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三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6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四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0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五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2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六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4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七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6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八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2及光耦隔离芯片U3均为TLP290-4双向光耦。
如图5和图6所示,子控制板包括子板MCU,各插入感应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并转串移位寄存器与子板MCU的档案插入信号输入端相连。子板MCU的档案指示信号输出端通过串转并移位寄存器与各LED指示模块相连,各LED指示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LED灯1a相连;并转串移位寄存器为74HC165移位寄存器,串转并移位寄存器为74HC595移位寄存器。
插入感应开关S1-插入感应开关S8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9-插入感应开关S16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3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17-插入感应开关S24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4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25-插入感应开关S32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5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33-插入感应开关S40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6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41-插入感应开关S48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7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49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1相接,插入感应开关S50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2相接;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与子板MCU的引脚13相连,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2与子板MCU的引脚14相连,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9与子板MCU的引脚12相连,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5与子板MCU的引脚11相连。
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的引脚11与子板MCU的引脚10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的引脚12与子板MCU的引脚9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的引脚14与子板MCU的引脚8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1-LED8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6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9-LED16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7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17- LED24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8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25-LED32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9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33-LED40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10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41-LED48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11的引脚15与发光二极管LED49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11的引脚1与发光二极管LED50相连。由于子板MCU的输入/输出引脚资源有限,使用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U18和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大大节省了子板的输入/输出引脚资源。
PC上位机通过RS232模块与主控制板进行通信,文件入库时,PC上位机通过RS232模块将开门指令传送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接收开门指令,通过光耦隔离模块使电磁锁解锁,并使相应门锁指示灯闪烁。
各挂钩定位块上分别设有插入感应开关,各信号检测孔1b分别对应一个插入感应开关,当挂钩2a穿过信号检测孔1b插入相应挂钩定位块中时,插入感应开关被触发,触发信号通过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U18输入到子板MCU的开关信号输入端,子板MCU得到该位置已存放某档案的信号,通过RS232模块发送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发送给PC上位机后,该位置即与该档案袋绑定。
某档案袋需要出库时,PC上位机发出出库指令,并将档案袋的位置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发送指令,使电磁锁解锁,打开相应的子柜柜门,并发送某位置出柜指令给子板MCU,子板MCU的指示信号输出端通过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将亮灯信号发送至LED指示模块,该位置相应的LED灯1a闪烁。如此,每一路LED灯1a对应一组信号开关,用户取件时通过LED灯1a闪烁来显示档案袋的位置,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取件,无需逐层逐个翻找。出柜完成后,子板MCU通过RS232模块将出柜完成信息上传给主控制板,主控制板再上传给PC上位机。
主板MCU通过MAX485模块与子控制板通信,进行开锁、查询状态、提示、入库的指令交互;主控制板通过RS485模块向子板MCU下发出柜指令,子控制板将出柜孔位的LED灯1a亮起,便于操作者迅速找到相应的档案袋;子控制板执行后,子板MCU通过RS485模块将信息上传给主控制板。
入库前将档案袋的RFID标签到RFID阅读器上登记,录入PC上位机,当档案袋的挂钩2a插入挂钩定位块中时,文件信息与挂钩孔位信息绑定,文件放入挂钩时是无序放置的,但是因为两者有绑定关系,所以出库时,只要在PC上位机中找到要出库的文件信息,那么孔位信息就知道了,相应的子柜打开,LED灯1a亮起,就能很容易找到要出库的文件,做到了无序入库,有序出库。空的孔位数量,也能通过插入感应开关是否触发来计算。
本发明的智能管理档案柜的档案存储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档案袋的上部安装挂钩2a,在挂钩2a上粘贴RFID标签;
步骤2:将该档案袋的RFID标签到RFID阅读器上登记,录入PC上位机;
步骤3:PC上位机将开门指令传送给主控制板;
步骤4:主控制板接收开门指令,使电磁锁解锁,打开相应的子柜柜门;
步骤5:将档案袋放入打开的子柜中,该档案袋的挂钩2a插入某个信号检测孔1b,该信号检测孔1b内安装的挂钩定位块的插入感应开关被触发,相应的子控制板通过主控制板将该档案袋的孔位信息传送至PC上位机,PC上位机将该档案袋的文件信息与该信号检测孔1b的孔位信息绑定;
步骤6:PC上位机发出出库指令,并将档案袋的孔位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板;
步骤7:主控制板发送指令,使电磁锁解锁,打开相应的子柜柜门,并将档案的孔位信息发送给子控制板;
步骤8:子控制板使该档案袋所在孔位的LED灯1a闪烁;
步骤9:取出档案袋,相应孔位的插入感应开关复位,子控制板通过主控制板向PC上位机传送档案袋已取出的信号;
步骤10:关闭相应子柜柜门,电磁锁自动上锁。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所述档案柜设有主控制板和多个子柜,每个子柜设置有一扇以上的柜门,各子柜内腔被隔板分隔为多个档案存放层,其特征在于:各柜门分别设有电磁锁,各隔板的内腔分别设有子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通过通信模块B与各子控制板通讯连接;所述主控制板包括主板MCU,各所述电磁锁分别受控于主板MCU;所述主板MCU通过通信模块A分别与PC上位机及显示屏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理档案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板还包括光耦隔离模块和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所述主板MCU通过所述光耦隔离模块与各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各电磁锁分别配套有门锁指示灯,各所述电磁锁及门锁指示灯分别受控于相应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各电磁锁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主板MCU的门锁信号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理档案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案柜的正面设有上下两个子柜,所述档案柜的背面也设有上下两个子柜,每个子柜内被分隔为四层,各隔板的内腔分别设有两个子控制板;所述电磁锁设有四个,电磁锁一的输出端DEC LOCK1与主板MCU的PC1端口相连,电磁锁二的输出端DEC LOCK2与主板MCU的PC0端口相连,电磁锁三的输出端DEC LOCK3与主板MCU的PC2端口相连,电磁锁四的输出端DEC LOCK4与主板MCU的PC3端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理档案柜,其特征在于:各隔板的前侧分别设有两排等距离排列且上下一一对应的小孔,上一排小孔内分别安装有LED灯,下一排小孔为信号检测孔,各信号检测孔内分别设有挂钩定位块,各挂钩定位块上分别设有插入感应开关;各档案袋的上部分别设有挂钩,各挂钩分别穿过信号检测孔插入相应的挂钩定位块中;所述子控制板包括子板MCU,各所述插入感应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并转串移位寄存器与子板MCU的档案插入信号输入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管理档案柜,其特征在于:子板MCU的档案指示信号输出端通过串转并移位寄存器与各LED指示模块相连,各LED指示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所述LED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管理档案柜,其特征在于:插入感应开关S1-插入感应开关S8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9-插入感应开关S16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3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17-插入感应开关S24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4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25-插入感应开关S32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5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33-插入感应开关S40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6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41-插入感应开关S48分别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7的相应引脚相连,插入感应开关S49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1相接,插入感应开关S50与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2相接;所述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与子板MCU的引脚13相连,所述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2与子板MCU的引脚14相连,所述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9与子板MCU的引脚12相连,所述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2-并转串移位寄存器U18的引脚15与子板MCU的引脚1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管理档案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的引脚11与子板MCU的引脚10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的引脚12与子板MCU的引脚9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U11的引脚14与子板MCU的引脚8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5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1-LED8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6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9-LED16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7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17- LED24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8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25-LED32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9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33-LED40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10的相应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41-LED48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11的引脚15与发光二极管LED49相连,串转并移位寄存器U11的引脚1与发光二极管LED50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管理档案柜,其特征在于:各档案袋或挂钩上分别粘贴有RFID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管理档案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MCU的PA1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8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A4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6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C5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4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B0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2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B13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8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B14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6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B15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4相连,所述主板MCU的PC6端口与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2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0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一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2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二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4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三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2的引脚16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四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0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五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2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六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4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3的引脚16与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八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芯片U2及光耦隔离芯片U3均为TLP290-4双向光耦。
10.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的档案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档案袋的上部安装挂钩,在挂钩上粘贴RFID标签;
步骤2:将该档案袋的RFID标签到RFID阅读器上登记,录入PC上位机;
步骤3:PC上位机将开门指令传送给主控制板;
步骤4:主控制板接收开门指令,使电磁锁解锁,打开相应的子柜柜门;
步骤5:将档案袋放入打开的子柜中,该档案袋的挂钩插入某个信号检测孔,该信号检测孔内安装的挂钩定位块的插入感应开关被触发,相应的子控制板通过主控制板将该档案袋的孔位信息传送至PC上位机,PC上位机将该档案袋的文件信息与该信号检测孔的孔位信息绑定;
步骤6:PC上位机发出出库指令,并将档案袋的孔位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板;
步骤7:主控制板发送指令,使电磁锁解锁,打开相应的子柜柜门,并将档案的孔位信息发送给子控制板;
步骤8:子控制板使该档案袋所在孔位的LED灯闪烁;
步骤9:取出档案袋,相应孔位的插入感应开关复位,子控制板通过主控制板向PC上位机传送档案袋已取出的信号;
步骤10:关闭相应子柜柜门,电磁锁自动上锁。
CN202011576449.4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及档案存储方法 Pending CN112820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6449.4A CN112820043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及档案存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6449.4A CN112820043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及档案存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0043A true CN112820043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5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6449.4A Pending CN112820043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及档案存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004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7883A (ja) * 2002-09-13 2004-04-08 Okamura Corp 什器の施解錠システム
CN202312109U (zh) * 2011-10-31 2012-07-11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管理系统
CN108643761A (zh) * 2018-04-22 2018-10-12 湖南银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全自动保管箱
CN110109393A (zh) * 2019-05-06 2019-08-09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量输出板卡
CN110705323A (zh) * 2019-09-12 2020-01-17 宁波东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Rfid盒定位技术的智能密集架、保密文件柜控制方法
CN111340988A (zh) * 2019-12-06 2020-06-26 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企业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
CN111602973A (zh) * 2019-12-18 2020-09-01 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897248A (zh) * 2019-05-06 2020-11-06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数字量采集板卡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7883A (ja) * 2002-09-13 2004-04-08 Okamura Corp 什器の施解錠システム
CN202312109U (zh) * 2011-10-31 2012-07-11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管理系统
CN108643761A (zh) * 2018-04-22 2018-10-12 湖南银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全自动保管箱
CN110109393A (zh) * 2019-05-06 2019-08-09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量输出板卡
CN111897248A (zh) * 2019-05-06 2020-11-06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数字量采集板卡
CN110705323A (zh) * 2019-09-12 2020-01-17 宁波东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Rfid盒定位技术的智能密集架、保密文件柜控制方法
CN111340988A (zh) * 2019-12-06 2020-06-26 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企业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
CN111602973A (zh) * 2019-12-18 2020-09-01 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2003U (zh) 一种智能储物柜
CN103818675B (zh) Rfid智能识别托盘系统
CN103584516A (zh) 智能档案柜、档案管理系统及档案定位方法
CN103632178B (zh) Rfid密集档案管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84374B (zh) 一种数据中心it设备及机柜u位检测系统
CN105416960B (zh) 基于rfid的药品管理系统和方法、及药品包装结构
CN11160297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3676499U (zh)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档案柜及智能档案管理系统
CN112820043A (zh) 一种智能管理档案柜及档案存储方法
CN103294018A (zh) 智能钥匙管理系统及其自检处理方法
CN209625349U (zh) 一种动车组主控钥匙管理设备
CN102184474B (zh) 基于rfid的病案自动存取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4408498A (zh) 基于物联网的驾照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13888079A (zh) 智能货架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940510A (zh) 一种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档案柜
CN215271321U (zh) 一种挂钩定位的档案存储装置
CN211298956U (zh) 一种智能抽屉式物品定位柜
CN206696882U (zh) 一种现代家居物品智能管理系统
CN103002444A (zh) 一种金融机具设备及其数据通讯方法
CN112127750A (zh) 一种财务智能档案柜及应用方法
CN207943449U (zh) 实时闭环监控、指示和快速盘点档案的智能回转库
CN209417855U (zh) 一种高密集抵质押品智能保管柜
CN215271320U (zh) 一种档案柜子控制系统
CN109920164B (zh) 一种高密集抵质押品智能保管柜
CN204242209U (zh) 基于物联网的驾照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