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7974B - 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7974B
CN112817974B CN202110098090.2A CN202110098090A CN112817974B CN 112817974 B CN112817974 B CN 112817974B CN 202110098090 A CN202110098090 A CN 202110098090A CN 112817974 B CN112817974 B CN 112817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arallel
head
heads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80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7974A (zh
Inventor
徐翀
韦忠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ew China And Bi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ew China And Bi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ew China And Bi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ew China And Bi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0980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7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7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7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7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7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一种列表多层列头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操作步骤复杂,重复操作多,耗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方法包括建立操作区和展示区,展示区内预设一行初始列头;通过检测操作区内操作动作,进行新增合并列头步骤,通过检测展示区内删除动作,进行删除合并列头步骤;本发明简化了多层列头增加和删除的步骤,通过指点设备的点击拖拉操作和删除操作一个动作就能够自动完成列头增加和消除工作,展示区域内其他列头能够根据区域大小自动自上而下排列,动态扩展和收缩区域高度以及自动排列列头上下级关系,极大减少了重复操作数量,节省了工作人员操作时间,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列表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列表控件大量使用在报表设置、数据分析操作中,列表控件一般都有多层列头的展现形式,多层列头的展现形式有如下规律:每个列头占用一行的高度,占据一列或者多列的宽度,上下级列头之间的关系按照占据列数的多少进行排列,占据列数多的列头排在上面。但现有列表控件存在操作过程复杂,功能受限的问题。
现有的列表控件包括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一、在列表控件中的表头区域添加一个空白二维表格(预先添加若干行),一般操作为通过增加或者删除现有行,然后在第N行的第M0列处鼠标点击、拖动到M1列然后释放鼠标按键,完成一个合并列头(N,M(0)~M(1))的创建,在这种方式中,需要在列表控件中实现很多二维表格的处理,如添加、删除行、合并、撤销合并单元格等;
二、在列表控件的顶部引入一个空白区,一般操作为通过在该空白区域中布局N个树控件,N等于顶层列头的数量,每个树控件的位置(M0~M1)由用户通对话框输入,然后选定某个树控件,在其根节点下添加下级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一个列头,节点的层级对应N,节点的宽度(M(0)~M(1))通过对话框输入,每插入一个节点,就刷新多层列头区域,以显示新增的列头。
上述方式一存在问题:当预置行数量不足时,需要手动添加行;需要对列表进行编辑,操作复杂性较高;当需要在两个上下级列头之间插入/删除一个新列头的时候,需要手动修改所有不相关列头的高度,重复操作很多。上述方式二存在问题:功能实现需要很多UI交互,操作复杂;通过树控件的层次结构来控制多层列头,不够直观。综上所述现有技术需要操作者经过多个复杂的操作才能够完成多层列头操作,操作复杂,重复操作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操作步骤复杂,重复操作多,耗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建立操作区和展示区,展示区内预设一行初始列头;
通过检测操作区内操作动作,进行新增合并列头步骤,通过检测展示区内删除动作,进行删除合并列头步骤;
新增合并列头步骤包括:
A1.根据操作区内操作动作,建立新增合并列头请求;
A2.根据展示区内合并列头情况进行重复和冲突检测;
A3.对应新增合并列头位置在垂直方向扩展展示区高度;
A4.在展示区内初始列头上部建立新增合并列头;
A5.在水平方向对新增合并列头两侧的列头调整位置和尺寸;
删除合并列头步骤包括:
B1.根据展示区内删除动作,建立删除合并列头请求;
B2.对应删除合并列头位置在垂直方向收缩展示区高度,;
B3.在展示区内删除合并列头;
B4.在水平方向对删除合并列头两侧的列头调整位置和尺寸。
本发明简化了多层列头增加和删除的步骤,通过指点设备的点击拖拉操作和删除操作一个动作就能够自动完成列头增加和消除工作,展示区域内其他列头能够根据区域大小自动自上而下排列,动态扩展和收缩区域高度以及自动排列列头上下级关系,相比现有技术无需进行添加行、修改列头高度等复杂操作,极大减少了重复操作数量,节省了工作人员操作时间,提高了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展示区位于操作区上部,展示区内初始列头每列分别对应操作区内一个位置,展示区内列头包括起始列索引、结束列索引、行号RN、动态行号DRN、动态行跨度DRS属性。本方案中操作区用于检测其区域内是否有操作的动作,展示区初始设置有一行若干初始列头,通过操作后在展示区内生成合并列头,上述中的列头包括初始列头和合并列头,分别都包括起始列索引、结束列索引、行号、动态行号、动态行跨度属性,其中动态行号为合并列头调整垂直位置后计算出的虚拟行号,动态行跨度为合并列头调整后对于行的跨度值。根据每个列头的动态行号和动态行跨度,可以计算其垂直方向的位置和尺寸,完成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1的具体过程包括:
A11.检测操作区内连贯执行的点击、拖动和释放动作;检测操作区内指点设备动作,指点设备如鼠标,检测到鼠标按下左键,保持按下状态移动,抬起左键的动作,检测到动作后生成增加合并列头请求。
A12.获取点击和释放动作位置,对应初始列头所在列位置分别获取列数作为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A13.建立新增合并列头请求,请求包括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2具体过程包括:
重复检测: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若否判断非重复;若是检测新增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是否与其他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相同,若否判断非重复,若是判断重复;
冲突检测: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若否判断非冲突;若是检测其他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或结束列索引是否位于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或结束列索引之间,若否判断非冲突,若是判断冲突;
检测是否存在重复或冲突情况,若是停止新增合并列头,若否进入步骤A3。检测过程中重复检测和冲突检测不存在先后,检测到重复或冲突任意情况都停止新增合并列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3包括对新增合并单元位置属性设置过程,包括:
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
若是,获取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之间所有合并列头的行号,设置新增合并列头的行号为Min(RNn),RNn为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之间所有合并列头的行号;本步骤中将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之间所有合并列头的行号的最小值作为新增合并列头行号,n为1……合并列头个数。
若否,设置新增合并列头的行号为初始列头行号+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3包括对新增合并列头上部合并列头位置属性设置过程,包括:
A31.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若否进入步骤A4,若是则获取起始列索引小于等于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且终止列索引列大于等于新增合并列头终止列索引的合并列头;
A32.遍历上述每个合并列头,设置合并列头的行号RN为:RN=RN+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B1的具体过程包括:
B11.检测展示区内对合并列头删除动作;
B12.获取对应删除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B13.建立删除合并列头请求,请求包括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通过检测鼠标点击删除操作,生成删除合并列头请求,自动进行删除和调整展示区域各列头位置和尺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B2具体步骤包括:
B21.获取起始列索引小于等于删除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且终止列索引列大于等于新增合并列头终止列索引的合并列头;
B22.按照行号从小到大遍历上述每个合并列头,设置合并列头的行号RN为:RN=RN-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A5和B4的具体过程包括:
a.获取所有列头,按照行号从大到小遍历列头,当前列头记为Cell,查找距离当前列头最近,且行号大于当前列头行号的列头,记为相邻列头NHCell,若存在执行步骤b,若不存在执行步骤c;
b.若Cell.RN=1即为初始列头,则设置:
Cell.DRN=1
Cell.DRS= NHCell.DRN-1;
若Cell.RN >1即为合并列头,则设置:
Cell.DRN= NHCell.DRN-1
Cell.DRS=1;
c.若Cell.RN=1,则设置:
Cell.DRN=1
Cell.DRS=MaxRC
若Cell.RN >1,则设置:
Cell.DRN= MaxRC
Cell.DRS=1
其中MaxRC为展示区最大行数。
MaxRC为进行新增和删除合并列头后展示区最大行数。
d.获取所有列头,根据其动态行号DRN和动态行跨度DRS循环设置每个列头位置和尺寸。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是:简化了多层列头增加和删除的步骤,通过指点设备的点击拖拉操作和删除操作一个动作就能够自动完成列头增加和消除工作,展示区域内其他列头能够根据区域大小自动自上而下排列,动态扩展和收缩区域高度以及自动排列列头上下级关系,相比现有技术无需进行添加行、修改列头高度等复杂操作,极大减少了重复操作数量,节省了工作人员操作时间,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表控件初始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表控件新增合并单元状态图。
1-展示区 2-操作区 3-初始列头 4-合并列头 5-新增合并列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过程:
建立操作区2和展示区1,如图2所示,展示区内预设一行初始列头3,如图中标号A-E的列头,以及通过新增后的合并列头4,如图中标号F和G的列头;展示区位于操作区上部,展示区内初始列头所在垂直范围为一列,每列分别对应操作区内一个区域位置,展示区内列头(初始列头和合并列头)包括起始列索引、结束列索引、行号RN、动态行号DRN、动态行跨度DRS属性,例如图1初始列头A-E的行号RN=1,动态行号DRN=1,动态行跨度=1,合并列头F和G的行号RN=2,动态行号DRN=1,动态行跨度=1。操作区接受鼠标等指点设备的操作动作,包括点击、拖动、释放。展示区内合并列头接受鼠标等指点设备选中和删除操作动作。
通过检测操作区内操作动作,进行新增合并列头步骤,通过检测展示区内删除动作,进行删除合并列头步骤;
新增合并列头步骤包括:
A1.根据操作区内操作动作,建立新增合并列头请求;过程包括:
A11.检测操作区内连贯执行的点击、拖动和释放动作;检测操作区内指点设备动作,指点设备如鼠标,检测到鼠标按下左键,保持按下状态移动,抬起左键的动作。如图2中,准备根据初始列头A和初始列头B进行新增合并列头,在初始列头A所在列范围内点击,拖动鼠标至初始列头B所在列范围,释放鼠标,在检测到上述动作后,开始进行新增合并列头。
A12.获取点击和释放动作位置,对应初始列头所在列位置分别获取列数作为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A13.建立新增合并列头请求,请求包括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A2.根据展示区内合并列头情况进行重复和冲突检测;具体过程包括:
重复检测: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若否判断非重复;若是检测新增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是否与其他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相同,若否判断非重复,若是判断重复;
冲突检测: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若否判断非冲突;若是检测其他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或结束列索引是否位于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或结束列索引之间,若否判断非冲突,若是判断冲突;
检测是否存在重复或冲突情况,若是停止新增合并列头,若否进入步骤A3。
A3.对应新增合并列头位置在垂直方向扩展展示区高度;
包括对新增合并单元位置属性设置过程,过程包括:
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
若是,获取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之间所有合并列头的行号,设置新增合并列头的行号为Min(RNn),RNn为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之间所有合并列头的行号;n为1……合并列头个数。以图2所示控件为例,获得一个合并列头F,该合并列头行号RN为2,新增合并列头的行号RN为2。
若否,设置新增合并列头的行号为初始列头行号+1。初始列头行号RN为1,新增合并列头行号RN为2。
还包括对新增合并列头上部合并列头位置属性设置过程,过程包括:
A31.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若否进入步骤A4,若是则获取起始列索引小于等于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且终止列索引列大于等于新增合并列头终止列索引的合并列头;根据上述实例,这里获得合并列头F。
A32.遍历上述每个合并列头,设置合并列头的行号RN为:RN=RN+1。设置合并列头F的行号RN为3,合并列头G不进行设置,其行号RN为2。
通过对合并列头和新增合并列头增加行号来进行展示区扩展,以容纳新增合并列头。
A4.在展示区内初始列头上部建立新增合并列头;如图3中新增合并列头H。
A5.在水平方向对新增合并列头两侧的列头调整位置和尺寸;过程包括:
a.获取所有列头,按照行号从大到小遍历列头,当前列头记为Cell,查找距离当前列头最近,且行号大于当前列头行号的列头,记为相邻列头NHCell,若存在执行步骤b,若不存在执行步骤c;
b.若Cell.RN=1即为初始列头,则设置:
Cell.DRN=1
Cell.DRS= NHCell.DRN-1;
若Cell.RN >1即为合并列头,则设置:
Cell.DRN= NHCell.DRN-1
Cell.DRS=1;
c.若Cell.RN=1,则设置:
Cell.DRN=1
Cell.DRS=MaxRC
若Cell.RN >1,则设置:
Cell.DRN= MaxRC
Cell.DRS=1
其中MaxRC为展示区最大行数。如图3中例子MaxRC=3。
MaxRC为进行新增合并列头后展示区最大行数。
以图3中合并操作为例,设置合并列头F动态行号DRN=3,动态行跨度=1,合并列头H动态行号DRN=2,动态行跨度=1,合并列头G动态行号DRN=3,动态行跨度=1,合并列头A和B的动态行号DRN=1,动态行跨度=1,合并列头C、D和E动态行号DRN=1,动态行跨度=2。
d.获取所有列头,根据其动态行号DRN和动态行跨度DRS循环设置每个列头位置和尺寸。对每个列头进行了位置和尺寸的调整,其中自动提升了合并列头F和G的位置,并对初始列头C、D和E进行高度扩展。
删除合并列头步骤包括:
B1.根据展示区内删除动作,建立删除合并列头请求;具体过程包括:
B11.检测展示区内对合并列头删除动作;
B12.获取对应删除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B13.建立删除合并列头请求,请求包括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B2.对应删除合并列头位置在垂直方向收缩展示区高度;具体步骤包括:
B21.获取起始列索引小于等于删除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且终止列索引列大于等于新增合并列头终止列索引的合并列头;
B22.按照行号从小到大遍历上述每个合并列头,设置合并列头的行号RN为:RN=RN-1。
B3.在展示区内删除合并列头;
B4.在水平方向对删除合并列头两侧的列头调整位置和尺寸。过程包括:
a.获取所有列头,按照行号从大到小遍历列头,当前列头记为Cell,查找距离当前列头最近,且行号大于当前列头行号的列头,记为相邻列头NHCell,若存在执行步骤b,若不存在执行步骤c;
b.若Cell.RN=1即为初始列头,则设置:
Cell.DRN=1
Cell.DRS= NHCell.DRN-1;
若Cell.RN >1即为合并列头,则设置:
Cell.DRN= NHCell.DRN-1
Cell.DRS=1;
c.若Cell.RN=1,则设置:
Cell.DRN=1
Cell.DRS=MaxRC
若Cell.RN >1,则设置:
Cell.DRN= MaxRC
Cell.DRS=1
其中MaxRC为展示区最大行数。
MaxRC为进行删除合并列头后展示区最大行数。
d.获取所有列头,根据其动态行号DRN和动态行跨度DRS循环设置每个列头位置和尺寸。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展示区、操作区、初始列头、合并列头、新增合并列头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建立操作区和展示区,展示区内预设一行初始列头;
通过检测操作区内操作动作,进行新增合并列头步骤,通过检测展示区内删除动作,进行删除合并列头步骤;
新增合并列头步骤包括:
A1.根据操作区内操作动作,建立新增合并列头请求;具体过程包括:
A11.检测操作区内连贯执行的点击、拖动和释放动作;
A12.获取点击和释放动作位置,对应初始列头所在列位置分别获取列数作为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A13.建立新增合并列头请求,请求包括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A2.根据展示区内合并列头情况进行重复和冲突检测;
A3.对应新增合并列头位置在垂直方向扩展展示区高度;
A4.在展示区内初始列头上部建立新增合并列头;
A5.在水平方向对新增合并列头两侧的列头调整位置和尺寸;
删除合并列头步骤包括:
B1.根据展示区内删除动作,建立删除合并列头请求;
B2.对应删除合并列头位置在垂直方向收缩展示区高度;
B3.在展示区内删除合并列头;
B4.在水平方向对删除合并列头两侧的列头调整位置和尺寸;
步骤A5和B4过程包括:
a.获取所有列头,按照行号从大到小遍历列头,当前列头记为Cell,查找距离当前列头最近,且行号大于当前列头行号的列头,记为相邻列头NHCell,若存在执行步骤b,若不存在执行步骤c;
b.若Cell.RN=1,则设置:
Cell.DRN=1
Cell.DRS= NHCell.DRN-1;
若Cell.RN >1,则设置:
Cell.DRN= NHCell.DRN-1
Cell.DRS=1;
c.若Cell.RN=1,则设置:
Cell.DRN=1
Cell.DRS=MaxRC
若Cell.RN >1,则设置:
Cell.DRN= MaxRC
Cell.DRS=1
其中MaxRC为展示区最大行数;
d.获取所有列头,根据其动态行号DRN和动态行跨度DRS循环设置每个列头位置和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展示区位于操作区上部,展示区内初始列头每列分别对应操作区内一个位置,展示区内列头包括起始列索引、结束列索引、行号RN、动态行号DRN、动态行跨度DRS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2具体过程包括:
重复检测: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若否判断非重复;若是检测新增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是否与其他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相同,若否判断非重复,若是判断重复;
冲突检测: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若否判断非冲突;若是检测其他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或结束列索引是否位于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之间,若否判断非冲突,若是判断冲突;
检测是否存在重复或冲突情况,若是停止新增合并列头,若否进入步骤A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3包括对新增合并单元位置属性设置过程,包括:
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
若是,获取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之间所有合并列头的行号,设置新增合并列头的行号为Min(RNn),RNn为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之间所有合并列头的行号;
若否,设置新增合并列头的行号为初始列头行号+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3包括对新增合并列头上部合并列头位置属性设置过程,包括:
A31.检测展示区内是否存在其他合并列头,若否进入步骤A4,若是则获取起始列索引小于等于新增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且终止列索引列大于等于新增合并列头终止列索引的合并列头;
A32.遍历上述每个合并列头,设置合并列头的行号RN为:RN=RN+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1的具体过程包括:
B11.检测展示区内对合并列头删除动作;
B12.获取对应删除合并列头的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B13.建立删除合并列头请求,请求包括起始列索引和结束列索引。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2具体步骤包括:
B21.获取起始列索引小于等于删除合并列头起始列索引且终止列索引列大于等于新增合并列头终止列索引的合并列头;
B22.按照行号从小到大遍历上述每个合并列头,设置合并列头的行号RN为:RN=RN-1。
CN202110098090.2A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817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8090.2A CN112817974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8090.2A CN112817974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7974A CN112817974A (zh) 2021-05-18
CN112817974B true CN112817974B (zh) 2021-10-15

Family

ID=75859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8090.2A Active CN112817974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797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984A (zh) * 2011-06-28 2012-01-25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下级表头生成装置和下级表头生成方法
CN104391833A (zh) * 2014-12-05 2015-03-04 张明兴 制表软件的横排、表头、并行的自动化
CN10598865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表格行列区域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844297A (zh) * 2017-10-17 2018-03-27 广东广业开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可视化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11832270A (zh) * 2019-03-27 2020-10-27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表格的行号和列标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2400A (ja) * 2002-09-05 2004-04-02 Beac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Kk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984A (zh) * 2011-06-28 2012-01-25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下级表头生成装置和下级表头生成方法
CN104391833A (zh) * 2014-12-05 2015-03-04 张明兴 制表软件的横排、表头、并行的自动化
CN10598865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表格行列区域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844297A (zh) * 2017-10-17 2018-03-27 广东广业开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可视化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11832270A (zh) * 2019-03-27 2020-10-27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表格的行号和列标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分局调度系统中通用表头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刘斌 等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630;第21卷(第3期);第103-10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7974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94373B1 (ko) 선택된 데이터의 일시적인 포맷팅 및 도표화 기법
US7458034B2 (en) Data organization support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AU201823687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rag and drop analytics in a dynamic data visualization interface
JP5613118B2 (ja) 変換規則生成支援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373442B1 (ko) 시퀀스 프로그램 작성 장치
US11586617B2 (en) Method and computing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search query for a graph database
US8271867B2 (en) Program for displaying and operating table
CN107657150A (zh) 一种可视化生物信息分析工具生成方法和装置
KR101986476B1 (ko) 프로그램 작성 장치
CN112817974B (zh) 一种列表控件多层列头控制方法
US2024011140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6569988A (zh) 智能管理系统生成系统Hxcel格式技术方法
JPH08249170A (ja) 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設計/製造支援装置
CN104809145B (zh) 层次式数据分析方法
US20090327967A1 (en) Engineering tool
JP7442896B1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2817510B (zh) 图形程序语言的垂直线连续编辑方法
TWI738113B (zh) 圖形程式語言的垂直線連續編輯方法
JPH02272622A (ja) データ表示制御装置
CN108021602A (zh) 大文本智能管理系统生成系统Hxcel搜索技术方法
JP3988900B2 (ja) 文書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872854B2 (ja) 図形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916794A (ja) 図形指示における視覚的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
JPH01224813A (ja) プラント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のデータ表示装置
JPH08147167A (ja) 知識編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Li

Inventor after: Wei Zhongji

Inventor after: Han Aisheng

Inventor before: Xu Li

Inventor before: Wei Zhongj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