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6631A -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6631A
CN112816631A CN202110167407.3A CN202110167407A CN112816631A CN 112816631 A CN112816631 A CN 112816631A CN 202110167407 A CN202110167407 A CN 202110167407A CN 112816631 A CN112816631 A CN 112816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d
bag
odor
value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74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焰孟
姚谦
王坤
杜天强
李传杰
李骊璇
武金娜
胡俊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74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6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6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6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1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by organolep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6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ionisation of gases, e.g. aerosol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ic discharges, e.g. emission of catho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采用袋式法,通过FID的在线监测,对样品的FID值进行实时监控,对于测试结束后的FID值及气味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在不同条件下测试得到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通过测试得到的座椅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画出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提高实验室气味试验测试的通量,更高效的满足企业研发测试的需求;解决了气味主观评价过程中,由于人员的不稳定性、主观偏差等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输出更加稳定、客观的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FID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车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车内空气质量主要分为车内VOC及车内气味两个方面。针对车内VOC,目前国家有GB/T 27630-2011标准对车内VOC进行管控。针对车内气味,目前国家尚未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管控,现行主要通过气味评价员的主观评价对车内、零部件及材料的气味进行评价,目前行业内的气味等级可分为10个等级和6个等级两个维度,大部分的整车企业以6个维度为参考,评价的气味等级如表1所示,目前对车内气味进行评价主要依靠气味评价人员的主观评价,但使用车内气味进行评价会存在波动大、不稳定、评价数量受限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发气味客观化评价的技术路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以解决现有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存在波动大、不稳定、评价数量受限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袋式法,通过FID的在线监测,对样品的FID值进行实时监控,对于测试结束后的FID值及气味评价结果进行确认;
S2、在不同条件下测试得到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
S3、通过测试得到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画出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袋式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汽车的前排座椅一套放于袋子中,先将袋子冲洗之后,在袋子中充入氮气;
A2、将袋子置于24立方米的环境舱中,设置环境舱温度,静置处理;
A3、完成每一个温度的测试之后,将袋子置于无气味环境中,静置处理至常温后进行气味评价,同时采集样品的FID数值;
A4、将袋子继续放入环境舱中,设置下一个温度条件;
A5、重复所述A1-A4的操作,直到设置的温度条件下的袋子均测试完毕;
A6、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得到的座椅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
A7、通过测试得到的座椅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画出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6中,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的关系式为i=A*log(f)+B。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2设置环境舱温度条件为五组,且顺序依次为10℃、30℃、45℃、60℃、8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2中布袋每个温度条件下保持2小时的处理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3中布袋静置处理保持2小时至常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1中袋子体积为2000L,充入氮气体积为1000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1中袋子冲洗次数为3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提高实验室气味试验测试的通量,更高效的满足企业研发测试的需求;解决了气味主观评价过程中,由于人员的不稳定性、主观偏差等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输出更加稳定、客观的结果;解决了整车企业不同生产基地的气味主观评价的偏差,助力整车生产的一致性控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汽车气味等级描述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936499350000041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袋式法、箱式法或整车测试的方法,通过FID的在线监测,对样品的FID值进行实时监控,对于测试结束后的FID值及气味评价结果进行确认;
S2、在不同条件下测试得到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
S3、通过测试得到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画出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实现了通过FID值对产品的气味结果进行评价;
所述步骤S1中的袋式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汽车的前排座椅一套放于袋子中,先将袋子冲洗之后,在袋子中充入氮气;
A2、将袋子置于24立方米的环境舱中,设置环境舱温度,静置处理;
A3、完成每一个温度的测试之后,将袋子置于无气味环境中,静置处理至常温后进行气味评价,同时采集样品的FID数值;
A4、将袋子继续放入环境舱中,设置下一个温度条件;
A5、重复所述A1-A4的操作,直到设置的温度条件下的袋子均测试完毕;
A6、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得到的座椅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
A7、通过测试得到的座椅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画出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
所述步骤A6中,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的关系式为i=A*log(f)+B;
所述步骤A2设置环境舱温度条件为五组,且顺序依次为10℃、30℃、45℃、60℃、80℃;
所述步骤A2中布袋每个温度条件下保持2小时的处理时间;
所述步骤A3中布袋静置处理保持2小时至常温;
所述步骤A1中袋子体积为2000L,充入氮气体积为1000L;
所述步骤A1中袋子冲洗次数为3次;
所述步骤A6中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得到的座椅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的表格如下表所示:
T/℃ FID值/ppm 气味强度 log(fid)
10 7 2 0.84
30 12 2.5 1.08
45 30 3 1.48
60 60 3.7 1.78
80 125 4.5 2.1
将表格中log(fid)和气味强度对应的点画在如图1所示的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图上,从而画出曲线i=1.93*log(f)+0.33。
再次将该2000L袋子放置于70℃的环境舱中,通过对2000L袋子进行FID的测试,可得到f=96ppm,将该f值带入i=1.93*log(f)+0.33中,可得在70℃的温度条件下,对应的气味评价结果i=4.15,同时在70℃的温度条件下,气味评价员的评价结果为(4.5/4.5/4.5/4/4),所以气味评价员的评价结果的平均值为4.25,与利用i=1.93*log(f)+0.33计算出来的气味评价结果i=4.15十分接近,得以证明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有效,仅需要测试出FID值后,将FID值代入i=1.93*log(f)+0.33公式中,即能够得出气味评价结果;
通过对样品进行主观气味评价及总碳氢化合物分析,同时建立主观评价气味等级与总碳氢化合物的线性关系,最终达到对未知样品总碳氢化合物进行测试,评价样品气味等级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袋式法,通过FID的在线监测,对样品的FID值进行实时监控,对于测试结束后的FID值及气味评价结果进行确认;
S2、在不同条件下测试得到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
S3、通过测试得到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画出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袋式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汽车的前排座椅一套放于袋子中,先将袋子冲洗之后,在袋子中充入氮气;
A2、将袋子置于24立方米的环境舱中,设置环境舱温度,静置处理;
A3、完成每一个温度的测试之后,将袋子置于无气味环境中,静置处理至常温后进行气味评价,同时采集样品的FID数值;
A4、将袋子继续放入环境舱中,设置下一个温度条件;
A5、重复所述A1-A4的操作,直到设置的温度条件下的袋子均测试完毕;
A6、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得到的座椅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
A7、通过测试得到的座椅的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画出FID值与气味强度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7中,FID(f)值及气味评价结果(i)的关系式为i=A*log(f)+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设置环境舱温度条件为五组,且顺序依次为10℃、30℃、45℃、60℃、8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布袋每个温度条件下保持2小时的处理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中布袋静置处理保持2小时至常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袋子体积为2000L,充入氮气体积为1000L。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袋子冲洗次数为3次。
CN202110167407.3A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2816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7407.3A CN112816631A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7407.3A CN112816631A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6631A true CN112816631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2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7407.3A Pending CN112816631A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66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4770A (zh) * 2021-08-23 2022-04-01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谱匹配的气味评价方法
CN114324781A (zh) * 2022-03-11 2022-04-12 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嗅辨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6860A (zh) * 2016-12-19 2017-04-26 深圳市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气味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CN107796890A (zh) * 2017-10-23 2018-03-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结合的汽车车内异味来源评估方法
CN111007176A (zh) * 2019-12-26 2020-04-14 冲之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基于气相色谱与离子迁移谱的车内气味等级评价方法
CN111397996A (zh) * 2020-06-08 2020-07-10 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味强度浓度关系的气味标气配制方法
CN111693649A (zh) * 2020-06-08 2020-09-22 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材料阈值法气味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6860A (zh) * 2016-12-19 2017-04-26 深圳市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气味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CN107796890A (zh) * 2017-10-23 2018-03-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结合的汽车车内异味来源评估方法
CN111007176A (zh) * 2019-12-26 2020-04-14 冲之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基于气相色谱与离子迁移谱的车内气味等级评价方法
CN111397996A (zh) * 2020-06-08 2020-07-10 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味强度浓度关系的气味标气配制方法
CN111693649A (zh) * 2020-06-08 2020-09-22 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材料阈值法气味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凌紫: "基于主观感受的汽车车内气味评价", 《汽车实用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4770A (zh) * 2021-08-23 2022-04-01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谱匹配的气味评价方法
CN114324781A (zh) * 2022-03-11 2022-04-12 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嗅辨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16631A (zh) 一种智能嗅辨评价方法
DE112012004706T5 (de) Batteriepack-Testvorrichtung
CN105997072A (zh) 一种基于测量精度的电阻抗检测用电极接触状态检测方法
CN113588819A (zh) 一种汽车内饰零部件气味定量评价方法
CN106596860A (zh) 一种汽车气味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CN114280479A (zh) 一种基于电化学阻抗谱的退役电池快速分选方法
CN110045291A (zh) 一种锂电池容量估计方法
CN103558351A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子鼻系统的绿茶饮料品质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3512921A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子鼻系统的梨新鲜度分析装置及方法
Shi et al.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indicator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the state of health estimation of a Lithium-ion battery
CN109297534A (zh) 用于评价室内环境质量的环境参数权重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5866664A (zh) 一种基于幅频特征的模拟电路智能化故障诊断方法
JP7070224B2 (ja) 電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池情報処理方法
CN106093813A (zh) 一种实验分析磁介质单丝捕获的方法
CN106355379A (zh) 产品测试方法
CN110496799A (zh) 高效化成分辨异常电芯的方法
CN114325433A (zh) 基于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的锂离子电池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2285296A (zh) 一种基于电子鼻的汽车内饰零部件气味评价方法
CN103513013A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子鼻系统的冰红茶饮料品质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3412015A (zh) 一种混合食醋风味分析装置和方法
CN102353698B (zh) 人类血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4408150U (zh) 一种用于绝缘油的一次性采样袋
DE102011117097A1 (de) Delta-Spannungs-Messung bei einer dynamischen Batterieprüfung
CN111141861A (zh) 一种车内气味物质整改因子的计算方法
CN112033709A (zh) 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