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0978A - 可折叠容器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0978A
CN112810978A CN202110160932.2A CN202110160932A CN112810978A CN 112810978 A CN112810978 A CN 112810978A CN 202110160932 A CN202110160932 A CN 202110160932A CN 112810978 A CN112810978 A CN 112810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uxiliary
pipe
reinforcing
tub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09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09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0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0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0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20External fittings
    • B65D25/24External fittings for spacing bases of containers from supporting surfaces, e.g. le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 B65D11/18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 B65D11/1833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whereby all side walls are hingedly connected to the base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 B65D11/20Details of walls made of plastics material
    • B65D11/22Reinforcing for strengthening parts of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容器,包括侧板和底座,该侧板可相对于该底座折叠,该底座设有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其中,该底座包括底部和环绕所底部形成的侧部,该第一加强件设置于该底部内,该第二加强件设置于该侧部内并与该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本发明改进了底座护边结构并调整了加强件的布局,使得底座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可折叠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容器。
背景技术
中型散装容器在液体包装领域被广泛使用,这些容器需要通过严格的可靠性安全测试才能被客户认可,常规的非危类液体包装用容器一般按照ista 3e标准进行测试,而不高于II类危化液体的包装容器则需要增加垂直跌落等测试项目。根据多方的测试结果,容器的垂直跌落测试其箱体的损坏形式是不同的。吨桶结构上不可折叠,四面围成的侧缘和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或铆接、焊接等),内胆使用韧性优良的吹塑级hdpe材料,在1.5米垂直跌落测试中,一般表现为侧缘大幅度外鼓,侧缘和底座的连接失效,但内胆可以有效的保护液体不会泄露。
可折叠的中型散装容器一般为铁塑复合的材料,一般包括底座、两对侧板和盖子组成,侧板可折叠的连接于底座,其连接结构主要包括侧板的伸出部和底座的开放槽,其中设置有铰链结构和挂台结构:铰链结构使得侧板可以相对于底座向内侧旋转,挂台结构使得侧板在直立状态时不会向上脱离底座。在垂直1.5米跌落过程中,底座上伸出的护边由于是纯塑料材质,在内侧液体压力以及侧板鼓出变形的作用下向外侧大幅度变形,从而使得底和侧板之间的连接极大可能的存在失效风险,进而产生底或侧板的断裂,使得衬袋被划破,造成液体泄漏。
根据研究,现有几乎所有可折叠IBC的底座护边均为一对侧护边伸出高度较矮,另一对侧护边伸出高度较高,而底座中内置的钢管其支持范围只覆盖到底座的承载面上。由于高温环境下(40~50摄氏度)塑胶材料的物性下降,或者盛放了高温的液体(不超过60度),容器在满载静置时也存在底的较高的一对护边向外鼓出的情况,该变形几乎无法完全恢复,于是在箱体需要折叠回收时,盖子就可能无法正常和底座扣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容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容器,包括侧板和底座,所述侧板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折叠,所述底座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底部和环绕所底部形成的侧部,所述第一加强件设置于所述底部内,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侧部内并与所述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由多根管件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布置于所述底部的多根横管,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布置于所述侧部的多根立管,所述立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横管的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还设有辅助加强件,所述辅助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横管连接,所述辅助加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立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加强件为斜片,所述斜片设置于所述立管与所述横管连接形成的角部,所述斜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管的侧壁,所述斜片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立管的侧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管包括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管以及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辅管,所述主管从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另一端,所述辅管与所述主管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管包括第一辅管和第二辅管,所述第一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主管的侧壁,所述第二辅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的侧壁以及另一端与所述立管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由多根钢管焊接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四个侧部,以及所述四个侧部的高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第一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上底座的侧部;较佳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底脚,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下底座的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安装槽,所述上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所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配合并用于布置所述第一加强件,以及所述上底座的侧部还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加强件布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四个底座角部,所述底座角部的外侧通过圆角过渡,所述底座角部的内侧通过斜面过渡,其中,所述底座角部的主体部分具有较厚的第一厚度,所述底座角部的顶部区域具有较薄的第二厚度,所述底座角部的主体部分与顶部区域通过设置于所述底座角部外侧的斜面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具有向底座伸出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两侧设有挂台,所述伸出部的端部设有铰链销,
所述底座的内壁设有开放槽,所述开放槽的两侧设有挂槽,所述开放槽的中部设有铰链槽,其中
所述侧板的伸出部安装于所述开放槽内,所述挂槽与所述挂台配合从而限制所述侧板向上移动,所述铰链销配合安装于所述铰链槽内使得所述侧板可绕所述铰链销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本发明改进了底座护边结构并调整了加强件的布局,使得底座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安全性能,因此可以用于二类以下非危液体的包装,实现了该类包装容器中鲜有的可折叠结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强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上底座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的一块侧板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容器沿图7中的面A-A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容器沿图7中的面B-B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下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容器,包括侧板和底座,侧板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折叠,底座内设有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底座包括底部和环绕底部形成的侧部,第一加强件设置于底部,第二加强件设置于侧部并与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其中,底座的侧部也称为护边,本发明通过在护边内设置与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强件,使得护边的强度得到加强,从而整体上提升了可折叠容器的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容器进行描述。
图1是可折叠容器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可折叠容器100包括底座10、箱体20以及箱盖30,箱体20由两对相对的侧板21构成,侧板21可相对于底座10折叠,在不需要盛装物体时,可将侧板21折叠于底座10上,从而节省运输空间。
图2是底座10的立体图,图3是底座10的立体分解图,如图2-3所示,底座10包括底脚11、加强结构12、下底座13以及上底座14,底脚11例如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下底座13的底部,加强结构12设置于下底座13以及上底座14内,下底座13与上底座14通过诸如焊接等的方式固定连接。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强结构12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加强结构12包括第一加强件121和第二加强件122,第一加强件121布置于上底座14和下底座13之间并位于上底座14的底部,第二加强件122主要布置于上底座14内并位于上底座14的侧部(也称为护边)。第一加强件121与第二加强件12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12例如可以通过多根钢管焊接形成,例如,第一加强件121由多根水平放置的横管1211连接构成,第二加强件122由多根竖直放置的立管1221连接在横管1211的端部构成,具体地,立管1221连接在横管1211的端部并与横管1211大致垂直布置。多根横管1211交错布置,并优选包括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L(即箱体20的其中一对长侧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主管1211A和沿底座的宽度方向W(即箱体的另一对短侧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辅管1211B。主管1211A从底座1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辅管1211B包括第一辅管和第二辅管,第一辅管连接在相邻两根主管1211A之间并通过诸如焊接的方式焊接在主管1211A的侧壁,第二辅管的一端连接在主管1211A的侧壁,另一端与立管1221连接,多根主管1211A平行布置,多根辅管1211B平行布置并与辅管交错布置,例如主管1211A与辅管1211B相互垂直布置。每一根主管1211A的两端以及第二辅管1211B的连接到主管1211A的一端各连接一根立管1221。
继续参照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结构12还设置有辅助加强件15,辅助加强件15的一端连接于横管1211的侧壁,辅助加强件15的另一端连接于立管1221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该辅助加强件15为斜片,该斜片设置立管1221与横管1211连接形成的角部,斜片15的上端连接在立管1221的侧壁上,斜片15的下端连接在横管1211的侧壁上。立管1221伸入到上底座14的侧部(护边),当侧部受到内侧的液体压力或侧板外鼓带来的形变压力时,立管1221将分担相当大的作用力,最终应力点积聚在辅助加强件15及其附近,从而通过辅助加强件15能够显著加强底座10的强度。
图5是上底座14的立体图,其示出上底座14的下表面。参照图5并结合图3,下底座13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31,上底座14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凹槽141,第一凹槽131与第二凹槽141对应配合,第一加强件121布置于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41内。也就是说,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41围成一个容纳第一加强件121的腔室。在本实施例中,下底座13的上表面设有与主管1211A对应的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凹槽131,以及与辅管1211B对应的沿底座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凹槽131,每一个第一凹槽131从下底座13的一个端部延伸到相对的另一个端部。类似地,上底座14的下表面设有与主管1211A对应的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凹槽141,以及与辅管1211B对应的沿底座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凹槽141,每一个第二凹槽141从上底座14的一个端部延伸到另一个端部。第二凹槽141的两端还设有第三凹槽142,第三凹槽142位于上底座143的侧部内并沿上底座14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加强件122安装于第三凹槽142内。由于第一加强件121与第二加强件122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第二加强件122位于底座10的侧部,因此,可以显著提高底座10的侧部的强度,满足各种应用场景及严苛测试要求。
图6是容器100的一块侧板21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侧板21具有和底座10连接的伸出部211,伸出部211的两侧设有挂台212,伸出部211的端部设有铰链销213。具体地,伸出部211的中部形成有直槽214,直槽214沿伸出部211的伸出方向延伸,铰链销213设置于直槽214内并从直槽214两侧的侧壁上相对伸出形成,两个铰链销213之间形成有一定间隙215。
返回参照图3,上底座14对应侧板21的伸出部211的内壁设有开放槽144,开放槽144的两侧设有挂槽145,开放槽144的中部设有凸出部147,凸出部147的两侧形成铰链槽146。侧板21的伸出部211安装于开放槽144内,挂槽145与伸出部211的挂台212配合,从而限制侧板21向上移动,凸出部147与伸出部21上的直槽214配合,铰链销213配合安装于铰链槽146内,使得侧板21可以绕铰链销213相对于底座100转动。
图7是容器100的俯视图,图8是容器100沿图7中的面A-A剖开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10是容器100沿图7中的面B-B剖开的剖视图。如图7-10所示,加强结构12中的横杆121从底座1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在两端分别连接立管122,立管122沿大致垂直于横管121的方向在底座100的侧部内延伸以加强底座100的侧部的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立管122和横管121为钢管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底座100的强度。在横管121和立管122上还设有辅助加强件123,辅助加强件123的一端连接于横管121的侧壁,辅助加强件123的另一端连接于立管122的侧壁,从而通过辅助加强件123进一步连接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大大提高底座100的整体强度。
图10示出底座10的角部16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容器100的底座10的角部16也进行了加强,相对于传统的底座角部的内侧为直角拐角,图7和图10展示了一种底座角部16的内侧为一个斜面162过度的方案,也就是说,底座角部16的外侧通过圆角163过渡,底座角部16的内侧通过斜面162过渡,因此,底座内侧整体上形成八边形,而底座外侧为四边形。具体地,底座角部16的外侧圆角163和内侧斜面162之间形成第一厚度d2,在靠近侧部顶端的区域使用一个倾斜的斜面161进行过渡到厚度d1,也就是说,底座角部16的主体部分具有较厚的第一厚度d1,在顶端则具有较薄的第一厚度d2,这样的设计比现有的底座角部厚度只有d1的结构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定,不仅在承压能力上有所进步,在保护侧部侧向受力时也能提供高强度支持。
本发明的可折叠容器通过利用特别的加强结构,使得底座侧部(护边)整体的变形量远小于普通的容器底座护边,同时由于第二加强件的分担,使得底座在面临巨大液体冲击力时,更多了一重保护,第一加强件与第二加强件连接处总是应力集中点,也将先于底座结构被损坏,本发明通过在该位置设置辅助加强件解决该处受力集中问题。
特别是当本发明的加强结构由钢管焊接形成时,根据CAE分析,底座钢管布局改进后,底座护边整体的变形量只有原先的30%,同时由于直立钢管的分担,使得底座在面临巨大液体冲击力时,更多了一重保护。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容器,包括侧板和底座,所述侧板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折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底部和环绕所底部形成的侧部,所述第一加强件设置于所述底部内,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侧部内并与所述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由多根管件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布置于所述底部的多根横管,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布置于所述侧部的多根立管,所述立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横管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还设有辅助加强件,所述辅助加强件的一部分与所述横管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加强件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立管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辅助加强件为斜片,所述斜片设置于所述立管与所述横管连接形成的角部,所述斜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管的侧壁,所述斜片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立管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包括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管以及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辅管,所述主管从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另一端,所述辅管与所述主管的侧壁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辅管包括第一辅管和第二辅管,所述第一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主管的侧壁,所述第二辅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的侧壁,所述第二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立管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由多根钢管焊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四个侧部,以及所述四个侧部的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第一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上底座的侧部;较佳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底脚,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下底座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安装槽,所述上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所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配合并用于布置所述第一加强件,以及所述上底座的侧部还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加强件布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四个角部,所述角部的外侧通过圆角过渡,所述角部的内侧通过斜面过渡,其中,所述角部的主体部分具有较厚的第一厚度,所述角部的顶部区域具有较薄的第二厚度,所述角部的主体部分与顶部区域通过设置于所述角部外侧的斜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具有向底座伸出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两侧设有挂台,所述伸出部的端部设有铰链销,所述底座的内壁设有开放槽,所述开放槽的两侧设有挂槽,所述开放槽的中部设有铰链槽,所述侧板的伸出部安装于所述开放槽内,所述挂槽与所述挂台配合从而限制所述侧板向上移动,所述铰链销配合安装于所述铰链槽内使得所述侧板可绕所述铰链销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CN202110160932.2A 2021-02-05 2021-02-05 可折叠容器 Pending CN112810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0932.2A CN112810978A (zh) 2021-02-05 2021-02-05 可折叠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0932.2A CN112810978A (zh) 2021-02-05 2021-02-05 可折叠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0978A true CN112810978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1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0932.2A Pending CN112810978A (zh) 2021-02-05 2021-02-05 可折叠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09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824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容器及其侧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824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容器及其侧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25783C2 (ru) Несущая рама в виде поддона для контейнеров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 хранения жидкостей
US6811048B2 (en) Fold-up storage container
US6109469A (en) Freight container
US3403806A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construction
JP5377338B2 (ja) 折畳み及び展開可能な輸送用コンテナ及び輸送用コンテナを折畳み及び展開する方法
JP2005502555A (ja) バラ荷用コンテナ構体
CN112193570A (zh) 容器
CN112810978A (zh) 可折叠容器
US20110186581A1 (en) Multiple-walled storage tank
CN101898664B (zh) 可折叠集装箱以及侧板结构
CN101492113A (zh) 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框架结构
CN104781152A (zh) 可折叠金属盒
CN214453198U (zh) 可折叠容器
WO2018090679A1 (zh) 折叠液罐
CN105819064A (zh) 可折叠容器
KR100729286B1 (ko) 합성수지제 팰릿
EP1659076A1 (en) Handling & stacking support for open-sided container
CN204297396U (zh) 侧壁结构及具有其的可折叠式集装箱
CN102491022B (zh) 立式近海罐箱
US20060016807A1 (en) Foldable freight container
CN1814519B (zh) 运输半挂车底盘的可折叠集装箱
WO2019214712A1 (zh) 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结构
CN213677674U (zh) 容器
KR20220085039A (ko) 조립식 운송용 포장박스
US20170043945A1 (en) Tank Type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